一种含有茶粉的全麦面包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2110711911.5 申请日 2021-06-25 公开(公告)号 CN113383808B 公开(公告)日 2023-11-17
申请人 多麦(福建)食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邱艺超; 洪庆年;
摘要 本 申请 涉及面包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含有茶粉的全麦面包及其制备方法。全麦面包包括全麦粉13.0‑16.6重量份、面包粉35‑45重量份、 水 20‑28重量份、茶粉3.0‑4.2重量份、 酵母 0.15‑0.25重量份、面包改良剂0.2‑0.24重量份、 牛 奶3‑5重量份、奶油3.0‑4.2重量份、调味料2‑4重量份、 甜味剂 4.0‑4.8重量份、 防腐剂 0.05‑0.07重量份;其制备方法为:将所有材料混合搅拌形成面团,然后 发酵 ,整形,醒发, 烘烤 ,冷却至室温。本申请的全麦面包具有茶所特有的幽香和滋味,并且比容较大,质地柔软,弹性良好,保鲜期限较长,口感和 风 味较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含有茶粉的全麦面包,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包括以下组分:
全麦粉13.0‑16.6重量份;
面包粉35‑45重量份;
20‑28重量份;
茶粉3.0‑4.2重量份;
酵母0.15‑0.25重量份;
面包改良剂0.2‑0.24重量份;
奶3‑5重量份;
奶油3.0‑4.2重量份;
调味料2‑4重量份;
甜味剂4.0‑4.8重量份;
防腐剂0.05‑0.07重量份;
薏米粉0.5‑1.1重量份;
红豆粉0.5‑1.3重量份;
奇亚籽0.3‑0.7重量份;
所述茶粉包括重量比为1:3.5的红茶茶粉和乌龙茶茶粉;
所述茶粉的目数为1200‑1300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茶粉的全麦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包括以下组分:
全麦粉14.8重量份;
面包粉40重量份;
水24重量份;
茶粉3.6重量份;
酵母0.2重量份;
面包改良剂0.22重量份;
牛奶4重量份;
奶油3.6重量份;
调味料3重量份;
甜味剂4.4重量份;
防腐剂0.06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含有茶粉的全麦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味料包括重量比为1:(3.5‑4.5)的盐和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含有茶粉的全麦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甜味剂包括重量比为1:(1.5‑2.5):(1.5‑2.5)的山梨糖醇、丙三醇和麦芽糖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含有茶粉的全麦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剂包括重量比为1:(1.5‑2.5)的脱氢乙酸钠和丙酸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含有茶粉的全麦面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有材料混合搅拌20‑40min,形成面团,然后在‑18 ‑15℃的温度下,发酵3‑3.5h,之~
后整形,再在28‑32℃的温度下醒发50‑60min,随后在170‑190℃的温度下烘烤20‑25min,最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全麦面包。

说明书全文

一种含有茶粉的全麦面包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面包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含有茶粉的全麦面包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全麦面包是指用没有去掉外面麸皮和胚芽的全麦面粉制作的面包,其含有丰富的粗纤维、维生素E族和B族元素以及锌、等多种矿物质,对疲倦、腰酸背痛、食欲不振、脚气病、癞皮病及各种皮肤病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并且能使食物膨胀,增加粪便的体积,促进肠胃的蠕动,有利于正常排泄,对便秘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同时还能减缓化合物的吸收速度,维持较长时间的饱腹感,从而帮助人体血糖浓度的稳定,因此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全麦面包,尤其是减肥者。
[0003] 但是正由于全麦面包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这些膳食纤维会阻碍面筋网络结构的形成,导致了全麦面包出现比容较小、口感粗糙、质地干硬、缺乏弹性等问题;并且由于全麦面包中较高的植酸含量,影响了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了全麦面包的营养价值。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全麦面包的发展与推广应用。因此,发明人认为开发一种质地柔软,口感较佳,且营养价值较高的全麦面包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含有茶粉的全麦面包及其制备方法。
[0005]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含有茶粉的全麦面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含有茶粉的全麦面包,所用原料包括以下组分:
[0007] 全麦粉                   13.0‑16.6重量份;
[0008] 面包粉                   35‑45重量份;
[0009] 水                       20‑28重量份;
[0010] 茶粉                     3.0‑4.2重量份;
[0011] 酵母                     0.15‑0.25重量份;
[0012] 面包改良剂               0.2‑0.24重量份;
[0013] 奶                     3‑5重量份;
[0014] 奶油                     3.0‑4.2重量份;
[0015] 调味料                   2‑4重量份;
[0016] 甜味剂                   4.0‑4.8重量份;
[0017] 防腐剂                   0.05‑0.07重量份。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茶粉中富含儿茶素、茶多酚、茶多糖、茶酸、茶色素等活性物质,使得茶粉具有多种营养、保健和药理作用,并且茶粉还具有多种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将其加入全麦面包中,可以较大程度的提高全麦面包的营养价值。同时茶粉还可以赋予全麦面包茶所特有的幽香和滋味,用以改善全麦面包的味,并且还能赋予全麦面包纯天然的色素。
[0019] 茶粉的加入还能够强化全麦面包的面筋结构,改善其强度及持气性,从而增大了全麦面包的体积和比容,使得全麦面包质地较为柔软,烘烤弹性较强,改善了全麦面包的口感。茶粉中的儿茶素、茶氨酸等成分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可以使得面团在发酵时面筋膜得到充分的形成和扩展,将面团水分束缚在内,保持了水分,提高了全麦面包的柔软度,有效延缓了面包老化,并且茶粉能够有效抑制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协同延长了全麦面包的保鲜期限。
[0020] 除此之外,本申请还控制了茶粉在全麦面包中的加入量,若是茶粉的加入量过小,则不能充分起到促进全麦面包柔软,改善全麦面包口感,延长全麦面包保鲜期限,提高全麦面包营养价值的作用;但若是茶粉的加入量过多,茶粉中的茶多酚、咖啡等苦涩味的呈味物质会使得全麦面包的苦涩感较重,影响全麦面包的口感,并且儿茶素、粗纤维等成分会阻碍面筋网络形成,使得全麦面包的比容降低,从而使得全麦面包变硬,弹性变差。
[0021] 综上所述,本申请向全麦面包中加入了特定使用量范围的茶粉,增加了全麦面包的比容,提高了全麦面包的持水性,使全麦面包质地柔软并增加了全麦面包的烘烤弹性,抑制了全麦面包老化,从而较大程度的改善了全麦面包的口感和风味,并且提高了全麦面包的营养价值。
[0022] 优选的,所述原料包括以下组分:
[0023] 全麦粉                   14.8重量份;
[0024] 面包粉                   40重量份;
[0025] 水                       24重量份;
[0026] 茶粉                     3.6重量份;
[0027] 酵母                     0.2重量份;
[0028] 面包改良剂               0.22重量份;
[0029] 牛奶                     4重量份;
[0030] 奶油                     3.6重量份;
[0031] 调味料                   3重量份;
[0032] 甜味剂                   4.4重量份;
[0033] 防腐剂                   0.06重量份。
[003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进一步控制全麦面包中各组分的使用量,可以进一步提高全麦面包的比容和持水性,促进全麦面包柔软,改善全麦面包的口感,提高全麦面包的营养价值。
[0035] 优选的,所述茶粉包括重量比为1:(3.0‑4.0)的红茶茶粉和乌龙茶茶粉。
[003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乌龙茶中含有茶多酚、植物碱、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具有养颜、排毒、利便、溶解脂肪,减少糖类和脂肪类食物被吸收等效果。红茶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和香气物质,具有较强的茶香,并且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和药理作用。
[0037] 因此,本申请采用红茶茶粉和乌龙茶茶粉混合加入全麦面包当中,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较大程度的增加了全麦面包的比容,提高了全麦面包的持水,使得全麦面包质地柔软,口感较佳,且具有浓郁的香味,改善了全麦面包的风味和口感,同时增强了全麦面包的营养价值。
[0038] 优选的,所述红茶茶粉和乌龙茶茶粉的重量比为1:3.5。
[003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进一步控制红茶茶粉和乌龙茶茶粉在此优选范围下,可以进一步发挥彼此之间的协同作用,从而进一步改善全麦面包的风味和口感,增强全麦面包的营养价值。
[0040] 优选的,所述茶粉茶粉的目数为1200‑1300目。
[004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控制茶粉的目数在此范围内,使得茶粉的粉末较细,易于分散在全麦面包的原料当中,可以与全麦面包中其余组分充分混合,并且将茶叶研磨至该目数所需研磨时间较长,在研磨过程中可以充分释放茶叶当中的有效营养物质,从而提高茶粉对全麦面包作用的效果。
[0042] 优选的,所述原料还包括0.5‑1.1重量份的薏米粉、0.5‑1.3重量份的红豆粉和0.3‑0.7重量份的奇亚籽。
[004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薏米粉、红豆粉和奇亚籽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和药理作用,将上述三者组分加入全麦面包中,可以与茶粉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进一步改善全麦面包的风味和口感,并丰富全麦面包的营养成分,提高全麦面包的营养价值。
[0044] 优选的,所述调味料包括重量比为1:(3.5‑4.5)的盐和糖。
[004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将盐和糖作为调味料加入全麦面包中,来调节全麦面包的味道,使得全麦面包的味道能满足大部分消费者。
[0046] 优选的,所述甜味剂包括重量比为1:(1.5‑2.5):(1.5‑2.5)的山梨糖醇、丙三醇和麦芽糖醇。
[004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采用山梨糖醇、丙三醇和麦芽糖醇这三种甜味剂加入全麦面包中,用以增加全麦面包的甜味,平衡全麦面包自身的苦涩感和茶粉加入所带来的苦涩味。并且山梨糖醇、丙三醇和麦芽糖醇的甜度蔗糖近似,但却可以在体内被缓慢吸收利用,血糖值不增加,既能保证全麦面包的味道,又不会像蔗糖一样带给人较大的负担,可供糖尿病、肝病等患者食用。
[0048] 优选的,所述防腐剂包括重量比为1:(1.5‑2.5)的脱氢乙酸钠和丙酸
[004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采用脱氢乙酸钠和丙酸钙作为防腐剂加入全麦面包中,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适当延长全麦面包的保鲜期限。
[0050]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含有茶粉的全麦面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1] 将所有材料混合搅拌20‑40min,形成面团,然后在‑18 ‑15℃的温度下,发酵3‑~3.5h,之后整形,再在28‑32℃的温度下醒发50‑60min,随后在170‑190℃的温度下烘烤20‑
25min,最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全麦面包。
[005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将所有原料混合均匀后,先在较低的温度进行发酵,然后再进行整形、醒发、烘烤等步骤制得全麦面包,制作过程步骤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并且低温发酵与常温发酵相比,可以使得酵母慢慢发酵,并且可以让水分慢慢渗进面粉中,使得面团可以多增加10%左右的水分,从而提高了全麦面包的柔软度和弹性,口感更佳。
[0053]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54] 1.本申请的全麦面包具有较大的比容,持水性较高,质地柔软,弹性良好,保鲜期限较长,口感较佳;
[0055] 2.本申请的全麦面包具有茶所特有的幽香和滋味,风味较佳,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0056] 3.本申请的全麦面包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易操作,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57]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58] <物料来源>
[0059] 红茶茶粉,购自山东唐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60] 乌龙茶茶粉,购自西安优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61] 山梨糖醇,购自济南允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62] 丙三醇,购自济南鑫冠化工产品有限公司,食品级;
[0063] 麦芽糖醇,购自河北润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64] 脱氢乙酸钠,购自济南允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65] 丙酸钙,购自山东富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66] 面包改良剂,购自郑州裕和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
[0067] <实施例>
[0068] 实施例1
[0069] 一种含有茶粉的全麦面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0] 将13kg的全麦粉、45kg的面包粉、20kg的水、4.2kg的茶粉(1.05kg的红茶茶粉、3.15kg的乌龙茶茶粉)、0.15kg的酵母、0.24kg的面包改良剂、3kg的牛奶、4.2kg的奶油、2kg的调味料(0.44kg的盐、1.56kg的糖)、4.8kg的甜味剂(1.2kg的山梨糖醇、1.8kg的丙三醇、
1.8kg的麦芽糖醇)和0.05kg的防腐剂(0.02kg的脱氢乙酸钠、0.03kg的丙酸钙)放入和面机中混合搅拌20min,形成面团,然后将面团放入温度为‑18℃的冷库中,发酵3h,之后整形,再将面团放入温度为28℃的醒发箱中醒发50min,随后放入烤箱中,设定上火为190℃,下火为
170℃,烘烤20min,最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全麦面包;其中茶粉的目数为200‑400目。
[0071] 实施例2
[0072] 一种含有茶粉的全麦面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3] 将14.8kg的全麦粉、40kg的面包粉、24kg的水、3.6kg的茶粉(0.9kg的红茶茶粉、2.7kg的乌龙茶茶粉)、0.2kg的酵母、0.22kg的面包改良剂、4kg的牛奶、3.6kg的奶油、3kg的调味料(0.6kg的盐、2.4kg的糖)、4.4kg的甜味剂(0.8kg的山梨糖醇、1.6kg的丙三醇、2kg的麦芽糖醇)和0.06kg的防腐剂(0.02kg的脱氢乙酸钠、0.04kg的丙酸钙)放入和面机中混合搅拌30min,形成面团,然后将面团放入温度为‑16.5℃的冷库中,发酵3.25h,之后整形,再将面团放入温度为30℃的醒发箱中醒发55min,随后放入烤箱中,设定上火为190℃,下火为
170℃,烘烤22.5min,最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全麦面包;其中茶粉的目数为300‑600目。
[0074] 实施例3
[0075] 一种含有茶粉的全麦面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6] 将16.6kg的全麦粉、35kg的面包粉、28kg的水、3kg的茶粉(0.6kg的红茶茶粉、2.4kg的乌龙茶茶粉)、0.25kg的酵母、0.2kg的面包改良剂、5kg的牛奶、3kg的奶油、4kg的调味料(0.73kg的盐、3.27kg的糖)、4kg的甜味剂(0.67kg的山梨糖醇、1.66kg的丙三醇、
1.67kg的麦芽糖醇)和0.07kg的防腐剂(0.02kg的脱氢乙酸钠、0.05kg的丙酸钙)放入和面机中混合搅拌40min,形成面团,然后将面团放入温度为‑15℃的冷库中,发酵3.5h,之后整形,再将面团放入温度为32℃的醒发箱中醒发60min,随后放入烤箱中,设定上火为190℃,下火为170℃,烘烤25min,最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全麦面包;其中茶粉的目数为200‑500目。
[0077] 实施例4
[0078] 一种含有茶粉的全麦面包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将13kg的全麦粉、45kg的面包粉、20kg的水、4.2kg的茶粉(1.05kg的红茶茶粉、3.15kg的乌龙茶茶粉)、0.15kg的酵母、0.24kg的面包改良剂、3kg的牛奶、4.2kg的奶油、2kg的调味料(0.44kg的盐、
1.56kg的糖)、4.8kg的甜味剂(1.2kg的山梨糖醇、1.8kg的丙三醇、1.8kg的麦芽糖醇)和
0.05kg的防腐剂(0.02kg的脱氢乙酸钠、0.03kg的丙酸钙)放入和面机中,其余均相同。
[0079] 实施例5
[0080] 一种含有茶粉的全麦面包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将16.6kg的全麦粉、35kg的面包粉、28kg的水、3kg的茶粉(0.6kg的红茶茶粉、2.4kg的乌龙茶茶粉)、0.25kg的酵母、0.2kg的面包改良剂、5kg的牛奶、3kg的奶油、4kg的调味料(0.73kg的盐、
3.27kg的糖)、4kg的甜味剂(0.67kg的山梨糖醇、1.66kg的丙三醇、1.67kg的麦芽糖醇)和
0.07kg的防腐剂(0.02kg的脱氢乙酸钠、0.05kg的丙酸钙)放入和面机中,其余均相同。
[0081] 实施例6
[0082] 一种含有茶粉的全麦面包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红茶茶粉为0.8kg,乌龙茶茶粉为2.8kg,其余均相同。
[0083] 实施例7
[0084] 一种含有茶粉的全麦面包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红茶粉和乌龙茶粉的目数为1200‑1300目。
[0085] 实施例8
[0086] 一种含有茶粉的全麦面包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面团机中还加入0.5kg的薏米粉、1.3kg的红豆粉和0.3kg的奇亚籽。
[0087] 实施例9
[0088] 一种含有茶粉的全麦面包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面团机中还加入1.1kg的薏米粉、0.5kg的红豆粉和0.7kg的奇亚籽。
[0089] 实施例10
[0090] 一种含有茶粉的全麦面包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面团机中还加入0.8kg的薏米粉、0.9kg的红豆粉和0.5kg的奇亚籽。
[0091] <对比例>
[0092] 对比例1
[0093]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加入茶粉,其余均相同。
[0094] 对比例2
[0095]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将10kg的全麦粉、50kg的面包粉、15kg的水、5kg的茶粉(1.25kg的红茶茶粉、3.75kg的乌龙茶茶粉)、0.1kg的酵母、0.5kg的面包改良剂、2kg的牛奶、5kg的奶油、1kg的调味料(0.2kg的盐、0.8kg的糖)、6kg的甜味剂(1.09kg的山梨糖醇、2.18kg的丙三醇、2.73kg的麦芽糖醇)和0.02kg的防腐剂(0.007kg的脱氢乙酸钠、0.013kg的丙酸钙)放入和面机中,其余均相同。
[0096] 对比例3
[0097]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将20kg的全麦粉、30kg的面包粉、30kg的水、2kg的茶粉(0.5kg的红茶茶粉、1.5kg的乌龙茶茶粉)、0.5kg的酵母、0.1kg的面包改良剂、10kg的牛奶、2kg的奶油、6kg的调味料(1.2kg的盐、4.8kg的糖)、3kg的甜味剂(0.55kg的山梨糖醇、1.09kg的丙三醇、1.36kg的麦芽糖醇)和0.09kg的防腐剂(0.03kg的脱氢乙酸钠、0.06kg的丙酸钙)放入和面机中,其余均相同。
[0098] 对比例4
[0099]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茶粉的使用量为2kg,其中红茶茶粉为0.5kg,乌龙茶茶粉为1.5kg,其余均相同。
[0100] 对比例5
[0101]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茶粉的使用量为8kg,其中红茶茶粉为2kg,乌龙茶茶粉为6kg,其余均相同。
[0102] 对比例6
[0103]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加入乌龙茶茶粉,3.6kg的茶粉均为红茶茶粉,其余均相同。
[0104] 对比例7
[0105]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加入红茶茶粉,3.6kg的茶粉均为乌龙茶茶粉,其余均相同。
[0106] 对比例8
[0107]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形成面团后,将面团在30℃的温度下,发酵40min,其余均相同。
[0108] <性能检测>
[0109] 1、参考油菜籽排除法,先记录实施例1‑10和对比例1‑8制得的全麦面包出炉5min时的重量,然后用油菜籽置换法测得全麦面包的体积,记录每个全麦面包的重量和体积,分别为W和V,全麦面包的比容SV=V/W;
[0110] 2、采用质构仪,选择TPA模式,用P/36型号探头,压缩比为25%,测前速度1mm/s,测中速度5mm/s,测后速度5mm/s,触发力30g,两次压缩时间间隔5s,对实施例1‑10和对比例1‑8制得的全麦面包进行硬度和弹性检测;
[0111] 3、参考GB/T 14611‑93《面包烘焙品质评分标准》对实施例1‑10和对比例1‑8制得的全麦面包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其中体积35分,纹理结构25分,包心平滑度10分,包心色泽5分,表皮色泽5分,表皮质地与面包形状5分,弹柔性10分,口感5分;
[0112] 以上性能检测1‑3的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0113] 表1 性能检测结果表
[0114]项目 比容(mL/g) 硬度(N) 弹性 感官评分
实施例1 4.52 7.17 4.81 91.6
实施例2 4.81 6.98 4.95 93.8
实施例3 4.50 7.20 4.77 91.4
实施例4 4.55 7.12 4.85 92.0
实施例5 4.53 7.12 4.82 91.7
实施例6 4.90 6.87 5.05 94.3
实施例7 4.88 6.87 5.03 94.0
实施例8 5.02 6.74 5.11 94.5
实施例9 5.00 6.75 5.09 94.0
实施例10 5.04 6.71 5.15 95.0
对比例1 3.05 11.16 2.78 75.2
对比例2 3.15 10.22 2.88 80.6
对比例3 3.18 10.20 2.91 81.2
对比例4 3.22 10.06 3.00 81.9
对比例5 3.25 9.98 3.16 82.5
对比例6 3.19 10.21 2.93 81.5
对比例7 3.20 10.15 2.96 81.6
对比例8 3.50 9.76 3.65 83.1
[0115] 从表1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1‑3制得的全麦面包比容最高可达4.81mL/g,硬度在7.25N以下,弹性可以达到4.75以上,感官评分最高可达93.8分,并且经测试可适当延长保鲜期1‑3天,说明本申请实施例1‑3制得的全麦面包的比容较大,质地柔软,弹性较佳,口感和风味较佳,并且保鲜期限较长。
[0116] 实施例4‑5制得的全麦面包的比容、弹性和感官评分均低于实施例2,硬度高于实施例2,说明进一步全麦面包中各组分的使用量,可以进一步增大全麦面包的比容,改善柔软性和弹性,提高全麦面包的口感,并改善了其风味。
[0117] 实施例6制得的全麦面包的比容、弹性和感官评分均高于实施例2,硬度低于实施例2,说明进一步控制红茶茶粉和乌龙茶茶粉,可以进一步发挥两者的协同增效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大全麦面包的比容,改善柔软性和弹性,提高全麦面包的口感,并改善了其风味。
[0118] 实施例7制得的全麦面包的比容、弹性和感官评分均高于实施例2,硬度低于实施例2,说明进一步控制红茶茶粉和乌龙茶茶粉的目数,可以进一步发挥两种茶粉的功效,从而进一步增大全麦面包的比容,改善柔软性和弹性,提高全麦面包的口感,并改善了其风味。
[0119] 实施例8‑10制得的全麦面包的比容、弹性和感官评分均高于实施例2,硬度低于实施例2,说明进一步向全麦面包中加入薏米粉、红豆粉和奇亚籽,可以进一步发挥上述三种组分和乌龙茶茶粉、红茶茶粉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大全麦面包的比容,改善柔软性和弹性,提高全麦面包的口感,并改善了其风味。
[0120] 对比例1制得的全麦面包的比容、弹性和感官评分均低于实施例2,硬度高于实施例2,说明进一步全麦面包中不加入茶粉,会使得其比容较小,柔软性和弹性较差,全麦面包的口感和风味一般。
[0121] 对比例2‑3制得的全麦面包的比容、弹性和感官评分均低于实施例2,硬度高于实施例2,说明全麦面包中各组分的使用量不在本申请的范围内,会降低全麦面包的比容,使得其柔软性和弹性变差,从而降低了全麦面包的口感和风味。
[0122] 对比例4‑5制得的全麦面包的比容、弹性和感官评分均低于实施例2,硬度高于实施例2,说明茶粉在全麦面包中的使用量不在本申请的范围内,会明显降低全麦面包的比容,使得其柔软性和弹性变差,从而降低了全麦面包的口感和风味。
[0123] 对比例6‑7制得的全麦面包的比容、弹性和感官评分均低于实施例2,硬度高于实施例2,说明只加入乌龙茶茶粉和红茶茶粉中的任意一种,都不能充分发挥二者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从而降低了全麦面包的比容,使得其柔软性和弹性变差,进而降低了全麦面包的口感和风味。
[0124] 对比例8制得的全麦面包的比容、弹性和感官评分均低于实施例2,硬度高于实施例2,说明全麦面包在常温状态下发酵,全麦面包中的水分会较少,全麦面包的比容较小,柔软性和弹性较差,从而降低了全麦面包的口感和风味。
[0125]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