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面食智能加工设备

申请号 CN202311078557.2 申请日 2023-08-25 公开(公告)号 CN117099803A 公开(公告)日 2023-11-24
申请人 湖南金林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李春梅; 冯凯; 何亚平; 肖金林; 何玲;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复合面食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面食智能加工设备。技术问题: 搅拌机 和面时,面团会因为搅拌叶转动而被甩至搅拌叶的边缘,中心处的搅拌叶无法发挥作用,使得搅拌叶只有外侧边缘在工作,使得搅拌效率低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面食智能加工设备,包括有工作舱、第一 电机 、第二电机和第一连接柱等;工作舱底部固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动部贯穿工作舱底部后固接有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柱内部固接有若干个第二电机。本发明通过螺旋状的凸条,在转动过程中,会将面团分割为小份,然后向工作舱中心 位置 运输,使得靠近工作舱中心的第一凸板和第二连接柱也可以对面团进行搅动工作,使得面团搅动效率高。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面食智能加工设备,包括有工作舱(1);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第一电机(101)、第二电机(102)、第一连接柱(103)、凸条(104)和第二连接柱(108);工作舱(1)底部固接有第一电机(101);第一电机(101)的转动部贯穿工作舱(1)底部后固接有第一连接柱(103),且第一连接柱(103)位于工作舱(1)内,第一连接柱(103)与工作舱(1)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柱(103)内部固接有若干个第二电机(102);每个第二电机(102)的转动部均贯穿第一连接柱(103)后,各设置有第二连接柱(108);每个第二连接柱(108)外表面均套设有螺旋设计的凸条(104),且所有的凸条(104)关于第一电机(101)中心对称,每个凸条(104)呈若干圈螺旋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面食智能加工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顶(1010);第二电机(102)的转动轴与第二连接柱(108)为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柱(108)内部开有对应凸条(104)螺旋圈数的第二环形槽(108a),每个第二环形槽(108a)内均固接有若干个顶块(1010),每个第二电机(102)的转动部均设有若干个直线分布的顶头(102a),且顶头(102a)位于对应第二环形槽(108a)内设有的顶块(1010)之间。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面食智能加工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调整单元和第一凸板(107);每个第一连接柱(103)均连接有若干个调整单元;每个调整单元均连接有第一凸板(107),调整单元用于带动第一凸板(107)转动,每个第二环形槽(108a)内的所有顶块(1010)之间形成的夹与第一凸板(107)转动角度相等。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面食智能加工设备,其特征是:调整单元包括有第一锥齿轮(105)、圆杆(106)和第二锥齿轮(109);每个第二连接柱(108)内部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三环形槽(108b),且第三环形槽(108b)与第二环形槽(108a)为垂直关系;每个第二电机(102)的转动部均固接有第一锥齿轮(105);第二连接柱(108)转动连接有圆杆(106);每个圆杆(106)均固接有第二锥齿轮(109),每个第一锥齿轮(105)与对应的第二锥齿轮(109)啮合,且第二锥齿轮(109)分别位于相应的第三环形槽(108b)内;每个圆杆(106)均与一个第一凸板(107)固接。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面食智能加工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撒粉组件;
撒粉组件包括有圆柱管(201)、第一连接板(202)、下料框(203)、连接杆(204)、卡块(206)、机(2010)、导流管(2011)和出料管(2012);第一连接柱(103)开有第一环形槽(103a);第一环形槽(103a)内滑动连接有圆柱管(201),圆柱管(201)上部设有若干个第二凸板(201a);工作舱(1)左侧固接有第一连接板(202);第一连接板(202)固接有下料框(203),下料框(203)开设有滑槽(203a),且圆柱管(201)通过第二凸板(201a)在下料框(203)的滑槽(203a)内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柱(103)中心滑动连接有连接杆(204);连接杆(204)固接有若干个上下分布的卡块(206),每个卡块(206)均开设有下料槽(206a),最下方的卡块(206)未开设下料槽(206a);圆柱管(201)左侧和右侧均固接有若干个上下分布的导流管(2011),每个卡块(206)底部与对应的导流管(2011)内底部相平齐;每个导流管(2011)均固接有若干个出料管(2012);连接杆(204)上部固接有风机(2010)。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面食智能加工设备,其特征是:所有的导流管(2011)从上往下为从长到短设计。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面食智能加工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第一凸块(205);圆柱管(201)底部开设有若干个斜板(201b);第一环形槽(103a)内固接有若干个第一凸块(205)。
8.按照权利要求5‑7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复合面食智能加工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第二顶杆(207)、第二连接板(208)和第二凸块(209);最下方的卡块(206)底部固接有若干个第二顶杆(207);圆柱管(201)内侧固接有第二连接板(208),第二连接板(208)位于第二顶杆(207)的下方,且第二顶杆(207)底部与第二连接板(208)上表面相接触;第二连接板(208)固接有若干个第二凸块(209)。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复合面食智能加工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刮除组件,每个第二电机(102)的转轴均连接有一个刮除组件;刮除组件包括有刮板(301)和滑块(305);工作舱(1)上部滑动连接有若干个滑块(305);每个滑块(305)均固接有刮板(301),且第二电机(102)的转轴与对应的顶板(303)转动连接。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复合面食智能加工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弹簧(302)、顶板(303)、第三顶杆(304)和第三凸块(306);每个刮板(301)表面均开有若干个直槽(301a);每个直槽(301a)内均固接有若干个左右分布的弹簧(302);每个直槽(301a)内的所有弹簧(302)之间均固接有第三凸块(306);每个刮板(301)均开有若干个缺口(301b),每个刮板(301)均开有若干个通孔(301c),且通孔(301c)分别位于对应的缺口(301b)处;同一侧的所有第三凸块(306)均共同固接有顶板(303),每个顶板(303)底部均设有弧面(303a);
每个的第二电机(102)转轴上均固接有第三顶杆(304),第三顶杆(304)位于弧面(303a)下方。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复合面食智能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复合面食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面食智能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使用搅拌机和面时,面团会因为搅拌叶转动而被甩至搅拌叶的边缘,中心处的搅拌叶无法发挥作用,使得搅拌叶只有外侧边缘在工作,使得搅拌效率低下;并且,搅拌机刚开始工作时,操作人员将定量的面粉和加入舱体内后开始搅拌,面粉和水刚开始接触时,因为面粉还未和水完全混合,使得面粉和水接触后变得粘稠,会粘附到搅拌叶中心处,而搅拌叶中心处因为没有面团聚集,而导致搅拌叶中心位置粘附到的面粉和水的混合物无法被面团吸附走,导致硬化,不仅浪费资源,还会造成后续清洁工作难度加大;搅拌机在搅动过程中,面粉会飘散在舱体的内壁上半区域,舱体内壁下半区域的面粉则会被面团吸附,但是会有部分面团粘附在舱体内壁下半区域,长时间不刮除,也会造成硬化,使得后续清洁工作难度加大。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搅拌机和面时,面团会因为搅拌叶转动而被甩至搅拌叶的边缘,中心处的搅拌叶无法发挥作用,使得搅拌叶只有外侧边缘在工作,使得搅拌效率低下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面食智能加工设备。
[0004] 技术方案:一种复合面食智能加工设备,包括有工作舱;还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连接柱、凸条和第二连接柱;工作舱底部固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动部贯穿工作舱底部后固接有第一连接柱,且第一连接柱位于工作舱内,第一连接柱与工作舱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柱内部固接有若干个第二电机;每个第二电机的转动部均贯穿第一连接柱后,各设置有第二连接柱;每个第二连接柱外表面均套设有螺旋设计的凸条,且所有的凸条关于第一电机中心对称,每个凸条呈若干圈螺旋状。
[0005]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顶;第二电机的转动轴与第二连接柱为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柱内部开有对应凸条螺旋圈数的第二环形槽,每个第二环形槽内均固接有若干个顶块,每个第二电机的转动部均设有若干个直线分布的顶头,且顶头位于对应第二环形槽内设有的顶块之间。
[0006]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调整单元和第一凸板;每个第一连接柱均连接有若干个调整单元;每个调整单元均连接有第一凸板,调整单元用于带动第一凸板转动,每个第二环形槽内的所有顶块之间形成的夹与第一凸板转动角度相等。
[0007]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调整单元包括有第一锥齿轮、圆杆和第二锥齿轮;每个第二连接柱内部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三环形槽,且第三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为垂直关系;每个第二电机的转动部均固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二连接柱转动连接有圆杆;每个圆杆均固接有第二锥齿轮,每个第一锥齿轮与相应的第二锥齿轮啮合,且第二锥齿轮分别位于相应的第三环形槽内;每个圆杆均与一个第一凸板固接。
[0008]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撒粉组件;撒粉组件包括有圆柱管、第一连接板、下料框、连接杆、卡块、机、导流管和出料管;第一连接柱开有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内滑动连接有圆柱管,圆柱管上部设有若干个第二凸板;工作舱左侧固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固接有下料框,下料框开设有滑槽,且圆柱管通过第二凸板在下料框的滑槽内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柱中心滑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固接有若干个上下分布的卡块,每个卡块均开设有下料槽,最下方的卡块未开设下料槽;圆柱管左侧和右侧均固接有若干个上下分布的导流管,每个卡块底部与对应的导流管内底部相平齐;每个导流管均固接有若干个出料管;连接杆上部固接有风机。
[0009]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所有的导流管从上往下为从长到短设计。
[0010]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第一凸块;圆柱管底部开设有若干个斜板;第一环形槽内固接有若干个第一凸块。
[0011]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第二顶杆、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凸块;最下方的卡块底部固接有若干个第二顶杆;圆柱管内侧固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位于第二顶杆的下方,且第二顶杆底部与第二连接板上表面相接触;第二连接板固接有若干个第二凸块。
[0012]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刮除组件,每个第二电机(102)的转轴均连接有一个刮除组件;刮除组件包括有刮板和滑块;工作舱上部滑动连接有若干个滑块;每个滑块均固接有刮板,且第二电机的转轴与对应的顶板转动连接。
[0013]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弹簧、顶板、第三顶杆和第三凸块;每个刮板表面均开有若干个直槽;每个直槽内均固接有若干个左右分布的弹簧;每个直槽内的所有弹簧之间均固接有第三凸块;每个刮板均开有若干个缺口,每个刮板均开有若干个通孔,且通孔分别位于对应的缺口处;同一侧的所有第三凸块均共同固接有顶板,每个顶板底部均设有弧面;每个的第二电机转轴上均固接有第三顶杆,第三顶杆位于弧面下方。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解决了面团会因为搅拌叶转动而被甩至搅拌叶的边缘,中心处的搅拌叶无法发挥作用,使得搅拌叶只有两外侧边缘在工作,使得搅拌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螺旋状的凸条,在转动过程中,会将面团分割为小份,然后向工作舱中心位置运输,使得靠近工作舱中心的第一凸板和第二连接柱也可以对面团进行搅动工作,使得面团搅动效率高。
[0015] 解决了面粉和水刚开始接触时,因为面粉还未和水完全混合,使得面粉和水接触后变得粘稠,会粘附到搅拌叶中心处,而搅拌叶中心处因为没有面团聚集,而导致搅拌叶中心位置粘附到的面粉和水的混合物无法被面团吸附走,导致硬化,不仅浪费资源,还会造成后续清洁工作难度加大的问题;凸条将面团向工作舱中心位置运输的过程中,面团会与经过的机构接触,使得面团会将刚开始搅动时粘附到机构上的粘稠状混合物吸附下来,融合进面团内。
[0016] 本发明解决了搅拌机在搅动过程中,面粉会飘散在舱体的内壁上半区域,舱体内壁下半区域的面粉则会被面团吸附,但是会有部分面团粘附在舱体内壁下半区域,长时间不刮除,也会造成硬化,使得后续清洁工作难度加大的问题;当第一电机转动时,会通过第一连接柱带动左侧和右侧的第二电机以工作舱的中心为基准进行公转,使得第二电机的转轴会带动刮板一同进行公转,使得刮板在工作舱内壁面刮动,使得刮板会将工作舱内表面粘附的面粉刮除。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复合面食智能加工设备公开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发明复合面食智能加工设备公开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发明复合面食智能加工设备公开的第一凸板横置状态结构剖视图;
[0020] 图4为本发明复合面食智能加工设备公开的第一种部分零件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发明复合面食智能加工设备公开的第二种部分零件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为本发明复合面食智能加工设备公开的刮板和顶板的爆炸图;
[0023] 图7为图6的A处放大图;
[0024] 图8为图6的B处放大图;
[0025] 图9为图2的C处放大图;
[0026] 图10为本发明复合面食智能加工设备公开的第一凸板的斜向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7] 图中标号名称:1‑工作舱,101‑第一电机,102‑第二电机,103‑第一连接柱,104‑凸条,105‑第一锥齿轮,106‑圆杆,107‑第一凸板,108‑第二连接柱,109‑第二锥齿轮,1010‑顶块,201‑圆柱管,202‑第一连接板,203‑下料框,204‑连接杆,205‑第一凸块,206‑卡块,207‑第二顶杆,208‑第二连接板,209‑第二凸块,2010‑风机,2011‑导流管,2012‑出料管,301‑刮板,302‑弹簧,303‑顶板,304‑第三顶杆,305‑滑块,306‑第三凸块,102a‑顶头,103a‑第一环形槽,108a‑第二环形槽,108b‑第三环形槽,201a‑第二凸板,201b‑斜板,203a‑滑槽,206a‑下料槽,301a‑直槽,301b‑缺口,301c‑通孔,303a‑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0029] 实施例1
[0030] 一种复合面食智能加工设备,如图1‑10所示,包括有工作舱1;
[0031] 还包括有第一电机101、第二电机102、第一连接柱103、凸条104和第二连接柱108;工作舱1底部螺栓连接有第一电机101;第一电机101的转动部贯穿工作舱1底部后固接有第一连接柱103,且第一连接柱103位于工作舱1内,第一连接柱103与工作舱1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柱103内部螺栓连接有两个第二电机102;每个第二电机102的转动部均贯穿第一连接柱103后,各设置有第二连接柱108;每个第二连接柱108外表面均套设有螺旋设计的凸条
104,且所有的凸条104关于第一电机101中心对称,每个凸条104呈若干圈螺旋状。
[0032] 还包括有顶块1010;第二电机102的转动轴与第二连接柱108为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柱108内部开有对应凸条104螺旋圈数的第二环形槽108a,每个第二环形槽108a内均固接有两个顶块1010,每个第二电机102的转动部均设有九个直线分布的顶头102a,且顶头102a位于对应第二环形槽108a内设有的顶块1010之间,当第二电机102的转动轴带动顶头102a移动,顶头102a与顶块1010接触后,第二电机102的转动轴将带动第二连接柱108旋转。
[0033] 还包括有调整单元和第一凸板107;每个第一连接柱103均连接有九个调整单元;每个调整单元均连接有第一凸板107。
[0034] 调整单元包括有第一锥齿轮105、圆杆106和第二锥齿轮109;每个第二连接柱108内部均开设有九个第三环形槽108b,且第三环形槽108b与第二环形槽108a为垂直关系;每个第二电机102的转动部均固接有第一锥齿轮105;第二连接柱108转动连接有圆杆106;每个圆杆106均固接有第二锥齿轮109,每个第一锥齿轮105与相应的第二锥齿轮109啮合,且第二锥齿轮109分别位于相应的第三环形槽108b内;每个圆杆106均与一个第一凸板107固接。
[0035] 以下是上述实施例的工作方式:
[0036] 制作面食前,需要先制作面团,通过人工将面粉和水加入工作舱1内,随后启动第一电机101带动第一连接柱103转动,以从左往右看为基准,启动第二电机102顺时针转动,使得左侧和右侧的第二电机102带动相关零部件转动,使得顶头102a转动,当第一锥齿轮105带动第二锥齿轮109转动,使得第一凸板107转动成水平状态时,顶头102a刚好被靠近第二锥齿轮109的顶块1010卡住,如图4所示,使得第一凸板107一直保持水平状态,同时使得第二连接柱108转动,同时带动第一凸板107随着第二连接柱108转动,通过第一凸板107对面粉和水进行初步搅拌,因为面粉和水刚加入工作舱1内时,面粉和水还未完全混合,混合物的状态呈粘稠状,此状态极具粘附性,所以会粘附到任何能接触到的机构,但是通过搅拌时间的增加,面粉和水完全混合后,会变成具有韧性的面团,但是面团在搅拌的过程中,会被第二连接柱108向远离工作舱1中心的边缘甩动,使得面团只会被边缘的第一凸板107和第二连接柱108搅动,使得靠近工作舱1中心的第一凸板107和第二连接柱108无法对面团进行搅动工作,使得搅动效率低下,因此,通过螺旋状的凸条104,在转动过程中,会将面团分割为小份,然后向工作舱1中心位置运输,使得靠近工作舱1中心的第一凸板107和第二连接柱108也可以对面团进行搅动工作,使得面团搅动效率高,且搅动的效果更好,凸条104将面团向工作舱1中心位置运输的过程中,面团会与经过的机构接触,使得面团会将刚开始搅动时粘附到机构上的粘稠状混合物吸附下来,融合进面团内,避免了粘稠状混合物会粘附到机构上,硬化结块,导致后续清理难度加大的问题,因为搅动过程中,面团会一直被第二连接柱108向边缘甩动,所以面团不会全部都被凸条104运输至中心,当面粉和水完全混合,形成面团时,第一凸板107的各个边角会对面团进行挤压,使得面团更加具有韧性,提高面团的筋,有时面团会将面粉包裹住,使得制作成各类食物蒸熟后,还会存在生面粉的问题,通过第一凸板107的挤压,将面团包裹住的面粉挤压至面团的其他部位,使得包裹住的面粉也与面团混合,避免了食物蒸熟后,还有生面粉的问题发生,当搅拌结束后,第一电机101反转,第二电机102带动第一锥齿轮105,使得第一锥齿轮105带动第二锥齿轮109转动,使得第二锥齿轮109带动圆杆106转动,使得圆杆106带动第一凸板107转动,直至顶头102a顶住第三环形槽108b内远离第二锥齿轮109的顶块1010,使得第一凸板107斜向上,如图10所示,使得凸条104也反转,使得面团会被凸条104向工作舱1边缘运输,当第一凸板107转动至与凸条104方向一致时,凸条104与第二连接柱108间隙内的面团不再受到第一凸板107的阻挡,使得凸条104与第二连接柱108间隙内的面团则更容易向工作舱1边缘运输,避免了面团被第一凸板107卡住的问题,当全部的面团都集中运输至工作舱1边缘,然后停机,人工将搅拌好的面团取出,完成操作。
[0037] 实施例2
[0038]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还包括有撒粉组件;撒粉组件包括有圆柱管201、第一连接板202、下料框203、连接杆204、卡块206、风机2010、导流管2011和出料管
2012;第一连接柱103开有第一环形槽103a;第一环形槽103a内滑动连接有圆柱管201,圆柱管201上部设有两个第二凸板201a;工作舱1左侧固接有第一连接板202;第一连接板202固接有下料框203,下料框203开设有滑槽203a,且圆柱管201通过第二凸板201a在下料框203的滑槽203a内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柱103中心滑动连接有连接杆204;连接杆204固接有四个上下分布的卡块206,每个卡块206均开设有下料槽206a,最下方的卡块206未开设下料槽
206a;圆柱管201左侧和右侧均固接有四个上下分布的导流管2011,每个卡块206底部与对应的导流管2011内底部相平齐;每个导流管2011均固接有若干个出料管2012;连接杆204上部螺栓连接有风机2010。
[0039] 所有下料槽206a为交错设置,且从上往下排列的下料槽206a的大小逐级减小,减缓面粉下落的时间,使得上层的卡块206有足够的面粉向导流管2011流动。
[0040] 所有的导流管2011从上往下为从长到短设计,因为上方的导流管2011内先进入面粉,所以,通过长短分布,使得所有的导流管2011内的面粉同时下落至面团表面的时间一致,使得面粉的混合效果更好且更加均匀。
[0041] 出料管2012的出料口均与对应下方导流管2011的底部平齐,当出料管2012的出料口向下撒面粉时,面粉会飘散至下层的导流管2011上表面,导致积攒大量的面粉,通过将出料管2012的出料口设置成与对应下方导流管2011的底部平齐,使得面粉不会飘散至下层的导流管2011上表面。
[0042] 还包括有第一凸块205;圆柱管201底部开设有两个斜板201b;第一环形槽103a内固接有两个第一凸块205。
[0043] 还包括有第二顶杆207、第二连接板208和第二凸块209;最下方的卡块206底部固接有两个第二顶杆207;圆柱管201内侧固接有第二连接板208,第二连接板208位于第二顶杆207的下方,且第二顶杆207底部与第二连接板208上表面相接触;第二连接板208固接有两个第二凸块209。
[0044] 以下是上述实施例的工作方式:
[0045] 在制作面团过程中,为了控制面粉的用量,所以不会一开始就将所有的面粉加入混合,通常会通过二次加粉的方式将其余的面粉加入,与面团混合,在二次加粉的过程中,工人通过将面粉袋开个口,直接往工作舱1内倒入面粉,此方式加粉量太大,且面粉同一位置堆积大,导致搅拌时,新加入的面粉很难均匀的融入面团内,因此,当需要二次加粉时,通过人工将需要加入的面粉倒入下料框203内,使得面粉通过下料框203流至圆柱管201,然后面粉会先流至最上层的卡块206,启动风机2010向下导入空气,面粉会沿着卡块206的弧面303a向对应的导流管2011内部流动,需要注意的是,初始状态时,卡块206的底面与对应导流管2011内底面平齐,当最上层卡块206上的面粉超过下料槽206a位置时,面粉会流向下一层,然后面粉再沿着对应卡块206的弧面303a流向对应的导流管2011内,如此往复,直至面粉流至最下层,随后面粉从出料管2012向下流出至工作舱1内,通过设置长短不一的导流管
2011,使得面粉下落速度一致,并且面粉下落均匀,避免了面粉全部堆积在下料位置,导致新加入的面粉很难融入面团内,且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0046] 由于二次加料时,面粉量也会较多,因此容易导致下料槽206a的堵塞,因此,通过第一电机101带动第一连接柱103转动,使得连接杆204带动卡块206转动,使得第二顶杆207会在第二连接板208表面转动,过程中会经过第二凸块209向上的斜面,使得第二顶杆207会沿着第二凸块209的斜面向上移动,使得第二顶杆207会将连接杆204和卡块206向上顶起,随后第二顶杆207沿着第二凸块209向下的斜面移动,使得第二顶杆207带动连接杆204和卡块206向下移动,如此往复,使得卡块206会上下抖动,使得面粉会被振动抖散,避免了面粉会堵塞下料槽206a的问题;
[0047] 加入面粉时,会有面粉飘散在圆柱管201表面,导致圆柱管201表面会积攒面粉,导致面粉堆积,因此,通过第一连接柱103带动第一凸块205挤压斜板201b,使得斜板201b沿着第一凸块205表面向上移动,使得斜板201b将圆柱管201向上顶起,随着转动,斜板201b又会沿着第一凸块205向下的斜面移动,使得斜板201b将圆柱管201向下移动,如此往复,使得圆柱管201上下往复抖动,使得圆柱管201表面的面粉抖落,避免了面粉的积攒;
[0048] 同时,由于上方的导流管2011较长,容易导致面粉残留在内部,因此,通过斜板201b带动圆柱管201上下往复抖动,使得导流管2011也会随之抖动,使得面粉会在导流管
2011向出料管2012抖动,避免了面粉残留在导流管2011内部,同时圆柱管201和卡块206相互交错上下抖动,使得卡块206上的面粉会间断式的向导流管2011内运输,避免了面粉一直向导流管2011内部灌入,导致面粉下落量大,导致面粉与面团混合效果不好的问题。
[0049] 实施例3
[0050]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1‑2和图5‑8所示,还包括有刮除组件,每个第二电机102的转轴均连接有一个刮除组件;刮除组件包括有刮板301和滑块305;工作舱1上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305;每个滑块305均固接有刮板301,且第二电机102的转轴与对应的顶板303转动连接。
[0051] 还包括有弹簧302、顶板303、第三顶杆304和第三凸块306;每个刮板301表面均开有两个直槽301a;每个直槽301a内均固接有两个左右分布的弹簧302;每个直槽301a内的所有弹簧302之间均固接有第三凸块306;每个刮板301均开有两个缺口301b,每个刮板301均开有两个通孔301c,且通孔301c分别位于对应的缺口301b处;同一侧的所有第三凸块306均共同固接有顶板303,每个顶板303底部均设有弧面303a;每个的第二电机102转轴上均固接有第三顶杆304,第三顶杆304位于弧面303a下方。
[0052] 以下是上述实施例的工作方式:
[0053] 当第一电机101转动时,会通过第一连接柱103带动左侧和右侧的第二电机102以工作舱1的中心为基准进行公转,使得第二电机102的转轴会带动刮板301一同进行公转,使得刮板301在工作舱1内壁面刮动,使得刮板301会将工作舱1内表面粘附的面粉刮除,由于面粉主要粘附在工作舱1内表面的上半区域,因此,通过将刮板301开设缺口301b,使得面粉被刮板301刮除后,会掉落至缺口301b内,缺口301b被顶板303挡住,避免了面粉刮除下来时,会再次飘散在空气中,当面粉掉落至缺口301b底部时,面粉会沿着通孔301c向下流动至工作舱1内底部,然后与面团混合,工作舱1内表面的下半区域通常会粘附到面团,当刮板301将面团刮除后,因为面团具有粘性,所以会粘附在刮板301上,不容易掉落下来,因此,通过第二电机102带动第三顶杆304拨动弧面303a,使得顶板303带动第三凸块306压缩弹簧
302,当第三顶杆304离开弧面303a时,弹簧302会将顶板303弹出,使得顶板303将刮板301刮除下来的面团弹落,避免了面团粘附到刮板301上,掉不下来的问题。
[005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