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装置

申请号 CN201580014120.X 申请日 2015-03-06 公开(公告)号 CN106102923A 公开(公告)日 2016-11-09
申请人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发明人 中原健吾; 稻垣纯;
摘要 本 发明 的除尘装置包括:具有气流吸入部和气流吹出部的主体壳;和设置于该主体壳,将从气流吸入部吸入到主体壳内的气流从气流吹出部排出到主体壳外的 风 扇。另外,包括尘埃回旋分离部(5),其使通过该风扇经由气流吸入部吸入到主体壳内的气流回旋,将该吸入气流中所含的尘埃分离。尘埃回旋分离部(5)具有尘埃回收箱(7)和多个回旋单元(8),设置于各回旋单元(8)的回旋壁(9)的尘埃排出口(10)与尘埃回收箱(7)连结。而且,在尘埃回收箱(7)内设置有循环风路,从多个尘埃排出口(10)吹出的吹出方向与循环风路的循环方向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壳,其具有气流吸入部和气流吹出部;
扇,其设置于该主体壳,将从所述气流吸入部吸入到所述主体壳内的气流从所述气流吹出部排出到所述主体壳外;
尘埃回旋分离部,其使通过所述风扇经由所述气流吸入部吸入到所述主体壳内的气流回旋,将该吸入气流中所含的尘埃分离,
所述尘埃回旋分离部具有尘埃回收箱和多个回旋单元,设置于各个所述回旋单元的回旋壁的尘埃排出口与尘埃回收箱连结,
在所述尘埃回收箱内设置有循环风路,从多个所述尘埃排出口吹出的吹出方向与所述循环风路的循环方向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风路包括:与配置在上下方向的所述尘埃排出口连通的第1风路部和配置在上下方向的第2风路部,所述第1风路部和所述第2风路部的上端彼此连通,所述第1风路部和所述第2风路部的下端彼此连通,并且从所述尘埃排出口向斜下方吹出到第1风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风路部的平截面积比所述第1风路部的水平截面积大。

说明书全文

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包括尘埃回旋分离部的除尘(集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这种除尘装置广泛用于吸尘器,其包括:具有气流吸入部和气流吹出部的主体壳和设置于该主体壳内的、将从气流吸入部吸入到主体壳内的气流从气流吹出部排出到主体壳外的扇。而且,是包括回旋单元的结构,该回旋单元使通过该风扇经由气流吸入部吸入到主体壳内的气流回旋,将该吸入气流中所含的尘埃分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 在上述现有例中,当驱动风扇时,首先,气流从气流吸入部吸入到主体壳内,接着,该气流通过回旋单元而回旋,由此,该吸入气流中所含的尘埃被分离、除尘。
[0004] 例如,如果是吸尘器,则可动操作的吸入喷嘴与主体壳的气流吸入部连接,通过将该吸入喷嘴移动到想要清扫的部分,就能够进行广泛区域的除尘。
[0005] 但是,在不使用可动操作的吸入喷嘴的除尘装置,即将主体壳放置的状态下收集其附近的尘埃的除尘装置时,由于回旋单元只有一个,所以只能对狭小范围的尘埃进行除尘。因此,除尘效果差。
[0006]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除尘效果。
[0007] 现有技术文献
[0008] 专利文献
[0009]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574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 这样,现有的除尘装置具有从广泛范围收除尘埃,提高除尘效果的课题。
[0011] 本发明一个方式的除尘装置包括:具有气流吸入部和气流吹出部的主体壳;和设置于该主体壳,将从气流吸入部吸入到主体壳内的气流从气流吹出部排出到主体壳外的风扇。另外,包括使通过风扇经由气流吸入部吸入到主体壳内的气流回旋,将该吸入气流中所含的尘埃分离的尘埃回旋分离部。而且,尘埃回旋分离部具有尘埃回收箱和多个回旋单元,设置于各个回旋单元的回旋壁的尘埃排出口与尘埃回收箱连结。另外,在尘埃回收箱内设置有循环风路,从多个尘埃排出口吹出的吹出方向与循环风路的循环方向相同。
[0012] 如上所述,在尘埃回收箱内设置有循环风路,从形成于多个回旋单元的多个尘埃排出口吹出的气流的吹出方向与循环风路的循环方向相同,由此能够提高除尘效果。
[0013] 即,尘埃回旋分离部能够通过多个回旋单元将广泛的尘埃收集到尘埃回收箱,能够提高除尘效果。
[0014] 另外,在尘埃回收箱内设置有循环风路,从多个尘埃排出口吹出的气流的吹出方向与循环风路相同,由此,通过从设置于各个回旋单元的回旋壁的尘埃排出口与尘埃一起吹出的气流,在尘埃回收箱内的循环风路产生循环气流。
[0015] 由此,能够抑制从各个回旋单元的尘埃排出口吹出的气流进入其他回旋单元的尘埃排出口,作为其结果,各个回旋单元的除尘效果提高。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除尘装置的立体图。
[0017]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除尘装置的纵截面图。
[0018]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除尘装置的尘埃回旋分离部的纵截面图。
[0019] 图4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除尘装置的尘埃回旋分离部的立体图。
[0020]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除尘装置的尘埃回旋分离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2] (实施方式)
[0023] 图1是除尘装置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在箱状的主体壳1的两侧面设置有气流吸入部2,在上方设置有气流吹出部3。
[0024] 如图2所示,在主体壳1内设置有风扇4,当驱动该风扇4时,主体壳1外侧的空气从气流吸入部2被吸入,接着,通过尘埃回旋分离部5,之后通过过滤器6。
[0025] 通过了过滤器6的气流通过风扇4,之后,从气流吹出部3向主体壳1之外吹出。
[0026] 在此,在从气流吸入部2吸入到尘埃回旋分离部5内的气流中含有尘埃。气流中所含的尘埃中,大的尘埃通过尘埃回旋分离部5回旋而被分离。然后,分离出的尘埃被回收到图3所示的尘埃回收箱7,堆积在处于尘埃回收箱7的下部的抽出托盘7a。该抽出托盘7a能够从主体壳1上装卸,能够将尘埃简单地丢掉。
[0027] 另外,从气流吸入部2吸入到主体壳1内的气流所含的尘埃中,小的尘埃通过尘埃回旋分离部5,之后在过滤器6除尘。
[0028] 然后,除去了尘埃的气流通过风扇4,之后从气流吹出部3向主体壳1外吹出。
[0029] 接着,对尘埃回旋分离部5详细地进行说明。如图4、图5所示,尘埃回旋分离部5为在上下方向排列多个回旋单元8的结构。
[0030] 即,如该图4、图5所示,回旋单元8是在上下方向排列各个回旋单元8的回旋壁9的结构。各个回旋单元8的回旋壁9的侧面部成为与设置于主体壳1的侧面的气流吸入部2连结的状态。各个回旋单元8的回旋壁9的轴向为平方向,气流吸入部2在主体壳1的前面侧开口。
[0031] 因此,当驱动风扇4时,从气流吸入部2进入尘埃回旋分离部5的气流通过回旋单元8而回旋,通过该回旋,从气流吸入部2吸入到主体壳1内的气流所含的尘埃中,大的尘埃在设置于回旋壁9的尘埃排出口10被分离,回收到尘埃回收箱7。尘埃回收箱7设置于各个回旋单元8的主体壳1的背面侧,尘埃排出口10在主体壳1的背面侧开口。
[0032] 另外,在尘埃回收箱7内,如图3所示设置有循环风路11,从多个尘埃排出口10吹出的气流的吹出方向与循环风路11的循环方向相同,气流与粉尘一起从多个尘埃排出口10被吹出到循环风路11内。
[0033] 即,本实施方式的尘埃回旋分离部5为具有多个回旋单元8和与设置于各个回旋单元8的回旋壁9上的尘埃排出口10外连结的尘埃回收箱7的结构。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多个回旋单元8将广泛的尘埃除尘到尘埃回收箱7,能够提高除尘效果。
[0034] 另外,在尘埃回收箱7内设置有循环风路11,气流与粉尘一起从多个尘埃排出口10向与循环风路11的循环方向相同的方向吹出。根据该结构,因从各尘埃排出口10与尘埃一起吹出的气流,在尘埃回收箱7内的循环风路11产生循环气流。
[0035] 由此,能够抑制从各个回旋单元8的尘埃排出口10吹出的粉尘进入其他回旋单元8的尘埃排出口10,作为其结果,能够提高各个回旋单元8每个的除尘效果。
[0036] 在此,对尘埃排出口10附近的气流的流动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回旋单元8包括:筒形状的回旋壁9;和以将回旋壁的一方形成盖的方式以螺旋形状形成壁,通过螺旋的落差构成气流吸入部2的螺旋壁9a。而且,从气流吸入部2流入的气流通过回旋壁9和螺旋壁9a边回旋边向回旋壁9的轴向行进。这时,气流从尘埃排出口10沿着回旋流的方向向斜下方向吹出。与尘埃排出口10连接的尘埃回收箱7在尘埃排出口10以外没有开口,而回旋流的一部分如上述说明,保持指向性地吹出。另外,在尘埃排出口10必然也会产生从尘埃回收箱7向回旋单元8去的流动。
[0037] 另外,如图3所示,循环风路11由在上下方向配置且连通尘埃排出口10的第1风路部12和同样在上下方向配置的第2风路部13构成。而且,第1风路部12和第2风路部13,上端彼此连通,并且下端彼此连通。气流与粉尘一起从各个回旋单元8的尘埃排出口10向斜下方吹出到第1风路部12。具体而言,在尘埃回收箱7内设置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的分隔板14,分隔出第1风路部12和第2风路部13。第1风路部12和第2风路部13相对于分隔板14位于主体壳1的左右方向,第1风路部12位于比第2风路部13靠主体壳1的内方侧。在分隔板14的上端具有将第1风路部12和第2风路部13的上端彼此连通的上端连通部15,在分隔板14的下端设置有将第1风路部12和第2风路部13的下端彼此连通的下端连通部16。
[0038] 根据以上的结构,气流与粉尘一起从多个尘埃排出口10向斜下方吹出到第1风路部12。通过向斜下方吹出到该第1风路部12的气流,第1风路部12内成为向下方流动的气流。该气流经由下端连通部16向第2风路部13流动,在第2风路部13成为向上方流动的气流。该气流再次经由上端连通部15成为向第1风路部12流动的气流。由此,通过从设置于各个回旋单元8的回旋壁9的尘埃排出口10与尘埃一起吹出的气流,在尘埃回收箱7内的循环风路11中产生循环气流。另外,一部分气流再次返回到回旋单元8。
[0039] 这样,向斜下方吹出到第1风路部12的气流成为在第1风路部12内向下方流动的气流,在下端连通部16,流动的方向从下方向变成上方向。即,如图3中记载的箭头,气流成为U形回转的流动,气流中所含的尘埃受到向下方向的离心。由此,气流中所含的尘埃的一部分未向第2风路部13流动,而是同时作用离心力和重力,由此易堆积在尘埃回收箱7内的底部或部等。作为结果,能够抑制从各个回旋单元8的尘埃排出口10吹出的粉尘进入其他回旋单元8的尘埃排出口10的情况。
[0040] 另外,第2风路部13的水平截面积比第1风路部12的水平截面积大。即,在第2风路部13向上方流动的气流的速度比在第1风路部12向下方流动的气流的速度小。
[0041] 这样,在第2风路部13向上方流动的气流的速度比在第1风路部12向下方流动的气流的速度小,所以在第1风路部12向下方流动的气流中所含的尘埃的一部分难以在第2风路部13向上方流动,更容易堆积在尘埃回收箱7内的角部等。作为结果,能够抑制从各个回旋单元8的尘埃排出口10吹出的气流的粉尘进入其他回旋单元8的尘埃排出口10的情况。
[0042] 如上所述,粉尘因下端连通部16的U形回转的气流而被分离,而且,第2风路部13的截面积比第1风路部12大,所以粉尘难以上升,因此上端连通部15中的粉尘浓度变低。根据这些结构,提高了将从各个回旋单元8的尘埃排出口10吹出的气流的粉尘留在尘埃回收箱7内的效果,作为结果,能够提高尘埃回旋分离部5的除尘效果。
[0043]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0044] 这样,除尘装置有望作为在家庭或办公室等有效利用的除尘装置来应用。
[0045] 附图标记说明
[0046] 1 主体壳
[0047] 2 气流吸入部
[0048] 3 气流吹出部
[0049] 4 风扇
[0050] 5 尘埃回旋分离部
[0051] 6 过滤器
[0052] 7 尘埃回收箱
[0053] 7a 抽出托盘
[0054] 8 回旋单元
[0055] 9 回旋壁
[0056] 9a 螺旋壁
[0057] 10 尘埃排出口
[0058] 11 循环风路
[0059] 12 第1风路部
[0060] 13 第2风路部
[0061] 14 分隔板
[0062] 15 上端连通部
[0063] 16 下端连通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