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

申请号 CN99230281.1 申请日 1999-12-10 公开(公告)号 CN2405659Y 公开(公告)日 2000-11-15
申请人 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发明人 钱东奇;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 风 吸尘器 ,包括旋风外筒体(4)、管 接口 (2)、出风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的筒壁外侧设有气流弯道(9),所述的管接口(2)通过所述的气流弯道(9)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的内腔相连通,弯道外侧内壁(11)所在的面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的内壁所在的面基本上相切,所述的管接口(2)基本上位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的 中轴 线的正上方 位置 。使用者在工作时可以在吸尘器周围作360度移动,操作方便,灰尘与空气分离效果好。
权利要求

1、一种旋吸尘器,包括吸尘状态下一端封闭的旋风外筒体[4]、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 的内腔相连通的用于气流输入的管接口[2]、用于气流输出的出风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旋风外筒体[4]的筒壁外侧设有气流弯道[9],所述的管接口[2]通过所述的气流弯道[9]与所 述的旋风外筒体[4]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的气流弯道[9]上的靠近旋风外筒体气流入口[13]处 的外侧内壁称为弯道外铡内壁[11],所述的弯道外侧内壁[11]所在的面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 的内壁所在的面基本上相切,所述的管接口[2]基本上位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的中轴线的 正上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接口[2]的轴心线所在的 垂直面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的中轴线所在的垂直面基本上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风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接口[2]的轴心线所在的 垂直面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的中轴线所在的垂直面之间的距离为0-2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风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接口[2]的轴心线所在的 垂直面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的中轴线所在的垂直面之间的偏离距离为0-4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弯道[9]的弯道外铡内 壁[11]所在的面为平面,该平面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的内壁所在的面基本上相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弯道[9]的弯道外铡内 壁[11]所在的面为曲面,该曲面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的中轴线相平行,该曲面与所述的旋 风外筒体[4]的内壁所在的面基本上相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的内腔中设 有同轴的内筒体[6],该内筒体[6]的筒壁上开有多个通气孔[7],该通气孔[7]使得所述的内筒 体[6]的内腔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的出风口[1]与所述的内筒体[6]的内 腔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风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体[6]的筒体外表面罩 有过滤层[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由第一旋风 外筒体和第二旋风外筒体两部分对合而成,其中第一旋风外筒体固定于吸尘器壳体[8]上, 所述的管接口[2]及气流弯道[9]也设置于该第一旋风外筒体上;所述的第一旋风外筒体和第 二旋风外筒体的连接部设有密封圈,所述的第一旋风外筒体和第二旋风外筒体同轴设置, 并且两者通过定装置相锁定。

说明书全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吸尘器

现有技术中,1996年英国诺特特里有限公司率先开发出利用旋转气流离心 机理的灰尘分离装置,它是基于一个普通的物理原理:要使物体以一定的加速 度(a)作圆周运动,加在其上的外(F)与其质量(m)成正比,即F=ma; 当外力不存在后,质量大的物体在高速旋转过程中离心倾向也大。因此,如果 使带有灰尘的气流以一定的高速度作旋转运动,则灰尘颗粒会因其质量大于空 气质量而被分离出来。英国诺特特里有限公司的第一个设计如附图3所示,把 进气管设置于旋风筒体的正上方,而向旋风筒体的内腔中伸入一弯道隔片, 使气流尽量沿旋风筒体的内壁切线方向进入旋风筒体,而实际上由该块弯道隔 片与旋风筒体内壁组成的气流弯道设置于旋风筒体内侧,使得大部分气流是以 旋风筒体的圆周截面割线方向进入旋风筒体内腔并旋转,因此导致灰尘的离心 效率降低,除尘效果不好,并且导致吸尘时噪音增大。因此,该公司实际的成 型产品如附图4所示,管接口通过气流弯道与旋风筒体内腔相连通,其气流弯 道的外侧内壁与旋风筒体的内壁相切,使得大部分气流按旋风筒体的内壁切线 方向进入筒体内腔。但由于管接口位于吸尘器的侧边,而管接口与吸尘软管相 连接,使手持吸尘管的工作者不便于围绕吸尘器作360度走动,操作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灰尘与空气分离效果好、操作方便的旋风 吸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风吸尘器,包括吸尘状态下一端封闭的旋风外筒 体、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的内腔相连通的用于气流输入的管接口、用于气流输出的出风口, 所述的旋风外筒体的筒壁外侧设有气流弯道,所述的管接口通过所述的气流弯道与所述的 旋风外筒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的气流弯道上的靠近旋风外筒体气流入口处的外侧内壁称 为弯道外铡内壁,所述的弯道外侧内壁所在的面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的内壁所在的面基本 上相切,所述的管接口基本上位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的中轴线的正上方位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由于管接口位于旋风筒体的正上方位置,因此使用者手持连在管接口上的吸尘管工作时 可以在吸尘器周围作360度移动,操作方便,并且由于弯道外侧内壁所在的面与所述的旋 风外筒体的内壁所在的面基本上相切,使得大部分气流按旋风外筒体的截面内壁切线方向 进入旋风外筒体内腔,气流可获得较大的旋转速度,便于灰尘与空气分离,因此除尘效果 好。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剖视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A方向截面图;

附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第一种旋风吸尘器的结构原理图;

附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第二种旋风吸尘器的结构原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截面图;其中:

[1]、出风口;[2]、管接口;[3]、气流旋转室;[4]、旋风外筒体;[5]、过滤层;[6]、 内筒体;[7]、通气孔;[8]、吸尘器壳体;[9]、气流弯道;[10]、弯道隔片;[11]、弯 道外侧内壁;[12]、内筒体固定支架;[13]、旋风外筒体气流入口;

实施例:参见附图1至附图2,一种旋风吸尘器,包括在吸尘状态下一端封闭的旋风外 筒体[4](非吸尘状态下,该端可以打开以倾倒灰尘)、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的内腔相连通 的用于气流输入的管接口[2]、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的内腔相连通的用于气流输出的出风 口[1],所述的管接口[2]可以设置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上,也可以设置于吸尘器壳体[8] 上。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的筒壁外侧设有气流弯道[9],所述的管接口[2]通过所述的气流弯 道[9]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的气流弯道[9]上的靠近旋风外筒体气流入 口[13]处的外侧内壁称为弯道外铡内壁[11],所述的弯道外侧内壁[11]所在的面与所述的旋 风外筒体[4]的内壁所在的面基本上相切,所述的管接口[2]基本上位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 的中轴线的正上方位置。带有灰尘的气流通过管接口[2]吸入,经过气流弯道[9]按切线方向 进入旋风外筒体[4]内腔的气流旋转室[3]中,灰尘由于质量大而被分离并附着于旋风外筒体[4] 的内腔壁上,洁净的空气经出风口吸出。

由于产品的实际制作过程中总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前面要求的所述的弯道外侧内壁 [11]所在的面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的内壁所在的面基本上相切是指:所述的管接口[2]的 轴心线所在的垂直面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的中轴线所在的垂直面基本上重合,可以是所 述的管接口[2]的轴心线所在的垂直面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的中轴线所在的垂直面之间的 距离为0-20毫米。

最好,所述的管接口[2]的轴心线所在的垂直面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的中轴线所在的 垂直面之间的偏离距离为0-4毫米。

如附图5所示,所述的气流弯道[9]的弯道外铡内壁[11]所在的面为平面,该平面与所述 的旋风外筒体[4]的内壁所在的面基本上相切。

也可以所述的气流弯道[9]的弯道外铡内壁[11]所在的面为曲面,该曲面与所述的旋风外 筒体[4]的中轴线相平行,该曲面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的内壁所在的面基本上相切。

实际除尘操作中,部分灰尘会随着洁净气流经通气孔[7]进入内筒体[6]的内腔中,再从 出风口[1]排出。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的内腔中设有同轴的内筒体[6],该内筒体[6]的筒壁上 开有多个通气孔[7],所述的通气孔[7]均匀分布于所述的内筒体[6]上,所述的通气孔[7]可以 采用格栅孔状、网孔状等,该通气孔[7]使得所述的内筒体[6]的内腔与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 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的出风口[1]与所述的内筒体[6]的内腔相连通,并在所述的内筒体[6]的 筒体外表面罩有过滤层[5],阻隔部分末被分离的灰尘。

参见附图1,所述的旋风外筒体[4]由左侧的第一旋风外筒体和右侧的带有封闭端的第二 旋风外筒体两部分对合而成,其中第一旋风外筒体固定于吸尘器壳体[8]上,所述的管接口[2] 及气流弯道[9]也设置于该第一旋风外筒体上;所述的第一旋风外筒体和第二旋风外筒体的 连接部设有密封圈,使两相接触处不漏气;所述的第一旋风外筒体和第二旋风外筒体同轴、 同直径设置,并且两者通过定装置相锁定,当锁定装置解锁后,所述的第二旋风外筒体 可以从吸尘器壳体[8]上取下,便于倾倒灰尘和清洗。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