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流除雾器

申请号 CN201620944579.1 申请日 2016-08-26 公开(公告)号 CN206121328U 公开(公告)日 2017-04-26
申请人 吴江市兆舜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丁仰平; 白松;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漩流除雾器,其包括一端开口的圆筒形旋转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筒外同轴设置一圆环形罩筒,所述旋转筒通过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加强筋连接所述罩筒,所述旋转筒的 侧壁 上等间距地设置若干个 叶片 。本实用新型的漩流除雾器通过叶片的旋转产生漩流来达到除雾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漩流除雾器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除雾效果好等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漩流除雾器,其包括一端开口的圆筒形旋转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筒外同轴设置一圆环形罩筒,所述旋转筒通过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加强筋连接所述罩筒,所述旋转筒的侧壁上等间距地设置若干个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漩流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与垂直于所述旋转筒的平面之间的夹范围为15°-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漩流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与垂直于所述旋转筒的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漩流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筒的宽度等于所述旋转筒的长度,且大于所述叶片在所述旋转筒轴线上的最大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漩流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为梯形,所述旋转筒外侧壁上设置有两垂直于所述旋转筒外侧壁的环形板,两所述环形板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叶片的窄端卡设在所述卡槽中。

说明书全文

漩流除雾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漩流除雾器,尤其是用于洗涤塔除气的漩流除雾器。

背景技术

[0002] 洗涤塔中为净化废气,通常会进行喷雾,以增加吸附填料的净化效果。为避免水气随废气排出,造成水资源浪费,通常需要对水气进行回收,即除雾。如何设计一种结构合理、有效除雾的漩流除雾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除雾的漩流除雾器。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漩流除雾器,其包括一端开口的圆筒形旋转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筒外同轴设置一圆环形罩筒,所述旋转筒通过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加强筋连接所述罩筒,所述旋转筒的侧壁上等间距地设置若干个叶片
[0005] 优选的,所述叶片与垂直于所述旋转筒的平面之间的夹范围为15°-35°。
[0006] 优选的,所述叶片与垂直于所述旋转筒的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25°。
[0007] 优选的,所述罩筒的宽度等于所述旋转筒的长度,且大于所述叶片在所述旋转筒轴线上的最大宽度。
[0008] 优选的,所述叶片为梯形,所述旋转筒外侧壁上设置有两垂直于所述旋转筒外侧壁的环形板,两所述环形板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叶片的窄端卡设在所述卡槽中。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漩流除雾器通过叶片的旋转产生漩流来达到除雾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漩流除雾器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除雾效果好等优点。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一种漩流除雾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一种漩流除雾器的正视图;
[0012]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一种漩流除雾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4]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漩流除雾器包括一端开口的圆筒形旋转筒10,旋转筒10外同轴设置一圆环形罩筒12。旋转筒10通过16个均匀分布的加强筋14(图2中仅显示4个)连接罩筒12,旋转筒10的侧壁上等间距地设置20个叶片16。叶片16与垂直于旋转筒10的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25°。
[0015] 叶片16为梯形,旋转筒10外侧壁上设置有两垂直于旋转筒10外侧壁的环形板18,两环形板18之间形成卡槽,叶片16的窄端卡设在卡槽中。
[0016] 罩筒12的宽度等于旋转筒10的长度,且大于叶片16在旋转筒10轴线上的最大宽度。
[0017]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漩流除雾器在使用时,废气通过叶片16被高速转动的叶片16甩至边缘,形成凝结
[0018]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