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分离器

申请号 CN201320827829.X 申请日 2013-12-05 公开(公告)号 CN203635352U 公开(公告)日 2014-06-11
申请人 肖丰利; 发明人 肖丰利; 姜庆兵; 宋颉; 黄勇; 张红; 邱东升;
摘要 一种螺旋式分离器,包括分离器体、捕雾伞、分离伞、螺旋管、量油玻璃管、气液进口管、出油管、出气管和排污管,分离器体设为立式圆筒形,在分离器体内中上部中心 位置 设有一根螺旋管,在螺旋管内壁布满气液孔,气液孔斜向下,旋向设计,斜 角 相同,螺旋管进口与分离气体的气液进口管相连;在螺旋管上方设有一个捕雾伞,在螺旋管的下方设有一个分离伞。本实用新型能充分利用来油管线的压 力 ,通过螺旋管让油气进行充分分离,提高了油气分离效果。捕雾伞的设置,能进一步把气中的油捕集下来,使分离出的气更干净,为工业用气提高了纯度,分离后的油几乎不含气,提高了量油 精度 。
权利要求

1.一种螺旋式分离器,包括分离器体、捕雾伞、分离伞、螺旋管、量油玻璃管、气液进口管、出油管、出气管和排污管,其特征在于分离器体设为立式圆筒形,在分离器体内中上部中心位置设有一根螺旋管,在螺旋管内壁布满气液孔,气液孔斜向下,旋向设计,斜相同,螺旋管进口与分离气体的气液进口管相连;在螺旋管上方设有一个捕雾伞,在螺旋管的下方设有一个分离伞。

说明书全文

螺旋式分离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计量站用的螺旋式分离器。解决现有分离器分离效果差,影响量油精度的问题。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采油工程和集输工程中使用的分离器都是普通的分离器,这种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是靠分离伞分离,容器沉降进行油气分离的,没有充分利用管路的压能,分离效率不高。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式分离器,克服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0005] 本实用新型包括分离器体、捕雾伞、分离伞、螺旋管、量油玻璃管、气液进口管、出油管、出气管和排污管,其特征在于分离器体设为立式圆筒形,在分离器体内中上部中心位置设有一根螺旋管,在螺旋管内壁布满气液孔,气液孔斜向下,旋向设计,斜相同,螺旋管进口与分离气体的气液进口管相连;在螺旋管上方设有一个捕雾伞,在螺旋管的下方设有一个分离伞。
[0006]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07] 1、能充分利用来油管线的压力,通过螺旋管让油气进行充分分离,提高了油气分离效果。
[0008] 2、捕雾伞的设置,能进一步把气中的油捕集下来,使分离出的气更干净,为工业用气提高了纯度
[0009] 3、分离后的油几乎不含气,提高了量油精度。附图说明
[0010]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中1-分离器体2-捕雾伞3-螺旋管4-气液进口管5-过滤腔6-排污管7-出油管8-量油玻璃管9-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为进一步公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13] 本实用新型包括分离器体1、捕雾伞2、分离伞、螺旋管3、量油玻璃管8、气液进口管4、过滤腔5、出油管7、出气管9和排污管6,其特征在于分离器体设为立式圆筒形,在分离器体内中上部中心位置设有一根螺旋管,在螺旋管内壁布满气液孔,气液孔斜向下,旋向设计,斜角相同,螺旋管进口管与分离气体的气液进口相连;在螺旋管上方设有一个捕雾伞,在螺旋管的下方设有一个分离伞。
[001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油气混合液从气液进口管进入,经螺旋管的气液孔旋出,形成气液旋流,油向上气向下,气经捕集伞进一步把气中的油捕集下来,从出气管流出供工业用气或经平衡管进入集油管线。油经分离伞进一步把油中气分离出,落入分离气体下部。如量油时,关上出油管7上的出油,打开平衡阀,关上出气阀,开始量油,油液面开始上升,当油液面升到量油位置,量油结束,导回流程,分离器正常走油。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