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
双池耦合全循环零管路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 |
CN202410818380.3 |
2024-06-24 |
CN118592386A |
2024-09-06 |
王玉; 葛国栋; 陈先艺; 朱亦晨; 张振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池耦合全循环零管路养殖系统,包括第一养殖池和第二养殖池,第一养殖池和第二养殖池之间通过第一抽水泵和第二抽水泵实现首尾相连。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一种双池耦合全循环零管路养殖方法,包括第一抽水泵将第一养殖池内的水体自其头部位置输送至第一离心机,经第一离心机过滤处理后的水落入第二养殖池中;电解装置抽取养殖池中的水体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原位落入所述养殖池中。第二抽水泵将第二养殖池内的水体自其头部位置输送至第二离心机,经第二离心机过滤处理后的水落入第一养殖池中。本发明减少了管路的使用,解决了污染死角的问题,提升了水处理效率、降低了微生物处理的风险,并整体降低了能耗。 |
182 |
一种用于模拟深地复合环境的生命实验舱的使用方法 |
CN202310143357.4 |
2023-02-21 |
CN116235729B |
2024-09-06 |
王领; 文继锐; 成娟; 李灿; 吴江; 邹剑; 刘吉峰; 万学红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模拟深地复合环境的生命实验舱及使用方法,属于深地实验舱技术领域,该用于模拟深地复合环境的生命实验舱包括舱体和设置在舱体内的培养装置,舱体一端设有密封舱门,舱体一侧设有用于监测和控制舱体内部温度、湿度、压力和氧气的控制台,舱体的容积不大于2.2m3,采用该结构,通过控制台精确控制舱体内的温湿度、压力和氧气参数以模拟深地环境,从而了解生物体在模拟深地环境中出现应激反应时的各项参数阈值,便于绘制生物体在该环境下的机能红线,为进一步探索如何使人类适应深地极端环境提供实验基础,结构更简易,操作方便,舱体内部空间更小,使舱内温湿度、压力和氧气调节更迅速,更有利于观测生物体在应激源参数急性变化时的应激反应。 |
183 |
专用于养殖南美对虾的养殖池 |
CN202410784404.8 |
2024-06-18 |
CN118575778A |
2024-09-03 |
常新雨; 王婷; 蒋雯; 毕春晖; 莘海东; 张涛; 林振毅; 赵煜彤; 徐雪晴; 杨亦菲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专用于养殖南美对虾的养殖池,属于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进水管道连通分流管,分流管上设多个喷嘴;进水管道上连通有用于将外部水源加热后输入进水管道的加热装置;漂浮板上设有增氧装置,增氧装置通过导气管连通储存箱,储存箱连通有曝气管;漂浮板上还设有与导气管连通的第二过滤装置,将水池中的水进行过滤后再排入水池中;漂浮板上还设有收卷装置,通过连接绳实现储存箱在水池中下沉或上升。本发明实现了水体循环流动的同时,可对进水进行温度调控;增氧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通过漂浮板在水池中移动位置,可对不同位置处的水进行过滤并进行增氧,曝气管能够上升下降,可在水池中不同深度处对水体进行增氧,提高了水体含氧量。 |
184 |
一种光氢循环动力养殖船及其工作方法 |
CN202311405453.8 |
2023-10-25 |
CN118575776A |
2024-09-03 |
李欣南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殖工作船,旨在提供一种供能稳定,养殖存活率高,通过光能与氢能混合发电的光氢循环动力养殖船及其工作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太阳能发电板将接收的太阳能转变为电能,所述的电能用于驱动船体以及电解水产生氢气与氧气,所述的氢气与氧气作为氢燃料电池的原料,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同时输出热量与水,所述的热量用于维持养殖仓的温度,所述的水用于对氢气与氧气进行反应前的加湿,所述工作方法内全部的产物全部得到利用,环保性好,资源的利用效率高,养殖船内各个模块结构紧凑,氢燃料电池输出的水和热量能充分利用,实用性好,效率高,本发明适用于船舶领域。 |
185 |
一种生态环保、产量高、成本低的黄鳝养殖方法 |
CN202410599024.7 |
2024-05-15 |
CN118556625A |
2024-08-30 |
王勖; 王炀炀; 王加鑫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环保、产量高、成本低的黄鳝养殖方法,包括选用长6m、宽5m、深0.6m的长方体帆布池作为养殖池,采用地下水或采用无污染的河水作为养殖池用水;投放凤凰虫作为饵料;通过定时开闭增氧机增加活动量,本发明为黄鳝生长提供原生态的水环境,确保天天有活水;采用饵料为特殊养殖的凤凰虫,黄鳝食用后无副作用,有利于黄鳝的生长,增加黄鳝的免疫力;而且饵料用量少,能够节省大量的饲料成本,同时,凤凰虫可以在水中存活十天左右,因此一次投喂凤凰虫后可以连续几天不再投放,大大节省人工成本,对水质也无污染。 |
186 |
一种有助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水产养殖装置 |
CN202410843602.7 |
2024-06-27 |
CN118542279A |
2024-08-27 |
方增冰; 刘苏; 牟桐; 郑施展 |
本发明涉及海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助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水产养殖装置,包括养殖仓,养殖仓顶面为开口结构,养殖仓顶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顶面通过角度调节部连接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顶面贴合有光伏组件,加热组件连通有海水蒸发组件,海水蒸发组件与养殖仓底部连通,光伏组件顶面安装有光线角度传感器,养殖仓侧壁固定连接有漂浮调节部,漂浮调节部用调节养殖仓的漂浮高度以补充养殖仓内的水量,角度调节部、光线角度传感器、光伏组件、漂浮调节部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本发明在养殖仓底部侧壁连通海水蒸发组件,通过海水蒸发组件将养殖仓底部的海产排泄废料、养殖饲料剩余废料送入至海水蒸发组件内,经过蒸发后在排入至海中,减少了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
187 |
一种鱼类繁殖实验的水槽控温装置及增氧设备 |
CN202410771750.2 |
2024-06-15 |
CN118542278A |
2024-08-27 |
俞立雄; 王敏; 周雪; 朱峰跃; 段辛斌; 刘明典; 王珂; 田辉伍 |
本发明涉及鱼类繁殖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鱼类繁殖实验的水槽控温装置,包括集水桶和养殖槽,集水桶的上端设置有开口,开口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端盖,集水桶内固定连接有圆板,圆板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内安装有多个换热器,套筒内安装有导流机构,导流机构能够对圆板下方集水桶内的水体进行搅动,使水体与换热器均匀接触,集水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与养殖槽的下端固定连接。该鱼类繁殖实验的水槽控温装置及增氧设备,可以在进行鱼类繁殖实验室均匀控制水槽内的水温,有利于鱼类在合适的水温下产卵繁殖,并且能够快速提高水体的溶氧量,调节鱼类繁殖实验需的水体环境。 |
188 |
一种大跨径柔性索网结构支架 |
CN202410735436.9 |
2024-06-07 |
CN118309174B |
2024-08-27 |
张东栋; 张斌; 范信凌; 朱代强; 吴龙生; 曾树元; 张丽华; 王瑞; 肖鸿; 勾文鑫; 宋波 |
本发明涉及露天水面的清理或保持其清洁所用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大跨径柔性索网结构支架,包括横跨水区两侧的承重桩,所述两侧的承重桩的上端横跨固定连接有多组承重索,每组承重索均包括并行的第一承重索和第二承重索,承重桩上位于承重索下方的位置还横跨固定连接有稳定索,第一承重索、第二承重索、稳定索之间有固定有多个三角撑杆和V形撑杆。本发明能有效解决鱼塘难以适用传统固定式钢支架结构等地区,造成的此类地区建设支架结构难题,通过大跨度柔性索网结构的结构形式,做到大跨度跨越鱼塘等地区上空,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实现土地节约。 |
189 |
旋转圆盘式连续自动化生物饲养设备 |
CN202210031036.0 |
2022-01-12 |
CN115104579B |
2024-08-23 |
石正人 |
本申请公开一种旋转圆盘式连续自动化生物饲养设备,包括复数个旋转圆盘式饲养盒及一中央转轴心。复数个旋转圆盘式饲养盒沿一纵向方向彼此堆叠以构成一饲养槽。每个旋转圆盘式饲养盒包含至少一推料板及一下料口,并且至少一推料板用以将饲养盒区隔出至少一饲养格。中央转轴心沿纵向方向贯穿复数个旋转圆盘式饲养盒。每个旋转圆盘式饲养盒的至少一推料板固接于中央转轴心,并且中央转轴心经配置驱动推料板转动。旋转圆盘式连续自动化生物饲养设备用以馈入及培养生物体,并利用生物体处理诸如厨余等有机废弃物。 |
190 |
一种澳洲淡水龙虾仿生孵化系统 |
CN202011329306.3 |
2020-11-24 |
CN112471043B |
2024-08-23 |
孙丽慧; 郭建林; 李倩; 姜建湖; 顾志敏; 陈建明; 黄爱霞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澳洲淡水龙虾仿生孵化系统,包括水泵(1)、孵化主体箱(2)、淋水管路(3)及摇动器(4),所述孵化主体箱内均布有多个流水槽(21),每个流水槽内均布有多个孵化框(22),孵化主体箱上设有固定架(23),淋水管路位于孵化主体箱上方并与固定架活动连接,淋水管路上设有多个出水口,每个出水口上连有一淋水软管(26),淋水软管的数量和位置与孵化框数量和位置相匹配,每根淋水软管伸入一孵化框内,摇动器固定于出水口一侧的孵化主体箱上。本发明与澳洲淡水龙虾自然孵化过程高度相仿,使得澳洲淡水龙虾的培养更接近自然状态,受精卵的孵化率接近自然状态。 |
191 |
一种微藻捕集二氧化碳及水产联动的养殖系统 |
CN202410751689.5 |
2024-06-12 |
CN118516211A |
2024-08-20 |
赵建祥; 陈斌; 沈其祥; 张山青; 郑大海; 张莫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藻捕集二氧化碳及水产联动的养殖系统,涉及养殖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水箱,水箱右侧设置有电机,水箱正面设置有U形管,U形管左侧背面设置有微藻罐,微藻罐右侧贯穿且固定安装有输送管,且输送管右侧贯穿且固定安装在水箱左侧,输送管外壁设置有抽动组件,水箱顶部左侧边缘处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伸缩端顶部铰接有滑块,滑块顶部滑动安装有透光板,且透光板底部右侧铰接在水箱顶部右侧,水箱内部转动安装有往复丝杆。本发明通过透光板根据不同时间段进行不同角度的光源折射,保证水箱内部微藻能够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使得微藻充分繁殖扩大自身集群,提升对水源中二氧化碳的捕获效果。 |
192 |
一种重复内循环用水的水产养殖池 |
CN202410738671.1 |
2024-06-07 |
CN118511846A |
2024-08-20 |
刘加庆 |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重复内循环用水的水产养殖池,包括养殖池本体,所述养殖池本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养殖池本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过滤箱的正面固定镶嵌有密封轴承,所述密封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连接杆;通过设置有第一泵体、第二泵体和第二排水管,利用第一泵体、第一吸管和第一排水管的配合,便于将水排放至过滤网内部,同时利用过滤网进行过滤,紧接着根据第二泵体、第二吸管和第二排水管的连接关系,便于将水排放至养殖池本体内部,同时可以循环利用水源,并且通过电机和连接杆的设计,便于刮板对过滤网进行疏通,避免过滤网出现堵塞。 |
193 |
一种鱼类养殖用食物投放装置 |
CN202410889093.1 |
2024-07-04 |
CN118511843A |
2024-08-20 |
柏军 |
本发明涉及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鱼类养殖用食物投放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框,所述水箱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框的后侧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座,所述传动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投食机构,所述投食机构包括投食架,所述投食架的内壁设置有投食仓,所述投食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投食机构和传动座,可以实现对多个养殖箱进行均匀且定时的食物投放,大大减少了人工投放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投放效率,同时,由于投食机构采用旋转式投食方式,使得食物能够大范围、均匀地投放,避免了鱼群在争抢食物时互相损伤,从而提高了鱼类的生存寿命和养产量。 |
194 |
一种水产养殖系统 |
CN202410752577.1 |
2024-06-12 |
CN118489609A |
2024-08-16 |
魏京广; 吴思婷; 秦启伟; 雷晓霞; 詹洲玲; 许琼月; 曹贺龙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过滤装置、脱气装置、生化池、回水装置和沉淀去除装置,养殖池底部设置有进水系统,养殖池的侧壁设置有排水口;过滤装置通过管道与排水口连接,用于将从排水口流出的养殖水进行过滤;脱气装置与过滤装置连接,用于将从过滤装置排出的水进行二氧化碳脱气去除;生化池用于除去从脱气装置排出水中的的重金属离子;回水装置与生化池连接和养殖池连接,用于将生化池排出的水会送至养殖池内;沉淀去除装置设置在养殖池内,能沿着养殖池的内底面运动,并在运动的过程中将养殖池底部的沉淀物铲起。本水产养殖系统,能对养殖箱进行清扫,减少养殖箱内的沉淀,从而提高养殖水的质量。 |
195 |
利用沼液培养植物生物饵料的海洋生物综合养殖装置 |
CN202410744199.2 |
2024-06-11 |
CN118489608A |
2024-08-16 |
张小葵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沼液培养植物生物饵料的海洋生物综合养殖装置,属于海水养殖领域。沼液储存区的出液口经沼液总出液管与植物饵料培养区相连通,植物饵料培养区经过滤泵与植物饵料入水管相连,沼液储存区的出渣口经排渣总管与底渣处理区相连通,底渣处理区底部设有充气石,充气石与充气管相连,沼液储存区高于底渣处理区和植物饵料培养区,底渣处理区的出渣口经底渣投喂管与综合养殖区相连通,底渣处理区及植物饵料培养区高于综合养殖区,植物饵料培养区经藻类总投喂管与综合养殖区相连通,综合养殖区安装有潮间带换水闸,能够实现沼液的连续性使用,不同食性动物空间隔离实现了生物多样性且有效避免了食物竞争,保证了整个养殖体系的稳定性。 |
196 |
一种织锦巴非蛤亲本高位池塘越夏养殖与育肥方法 |
CN202210563514.2 |
2022-05-23 |
CN114938788B |
2024-08-16 |
彭慧婧; 邹杰; 蔡德建 |
本发明属于织锦巴非蛤亲本高位池塘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织锦巴非蛤亲本高位池塘越夏养殖与育肥方法,包括S1,蓄水池塘的准备;S2,养殖池塘的准备;S3,饵料池塘的准备;S4,池塘的前期处理;S5,亲本的试养与养殖投放;S6,养殖管理;S7,育肥管理;S8,收获;本发明为织锦巴非蛤高位池的越夏和促肥提供了新途径,本发明的管理手段科学,设计合理,具有高效养殖、解决并优化亲本培育途径具有实际优势,缩短了织锦巴非蛤的养殖周期,降低了织锦巴非蛤的养殖风险,适用于织锦巴非蛤亲本养殖与育肥。 |
197 |
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应用的离水报警器及系统 |
CN202311304480.6 |
2023-10-10 |
CN117296777B |
2024-08-13 |
孙弋博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应用的离水报警器及系统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机构,且主机体的相向一侧设置有加温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连接套筒,且连接套筒固定在主机体的一侧外壁,连接套筒内固定连接有套管,且套管上位于连接套筒的两侧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片,套管的两侧内壁分别活动穿插有内撑杆,且两个内撑杆的相对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片,两个内撑杆的相向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套管和内撑杆的外壁通过多个固定圈固定连接有滤网,且滤网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软性加重条,本发明公开的基于大数据处理应用的离水报警器及系统具有对离水报警器进行有效支撑的同时,还可对鱼类进行有效保护的效果。 |
198 |
一种育苗和养殖两用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装置 |
CN202410720891.1 |
2024-06-05 |
CN118452143A |
2024-08-09 |
李伟业; 殷小龙; 徐羡; 邱豪军; 覃事奇; 毛志增 |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育苗和养殖两用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装置,包括育苗池和养殖池,育苗池与养殖池之间设置有连通组件;育苗池内设置有分隔组件和清洁组件;分隔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育苗池内的分隔板,分隔板与育苗池内的内壁滑动接触,分隔板上设置有可开合设置的通过孔,分隔板与清洁组件可拆卸连接;育苗池内设置有第一循环组件,养殖池上设置有第二循环组件,第一循环组件和第二循环组件之间通过中控组件连通。本发明结构紧凑,能有效实现水产品育苗和养殖的自动化养殖,在实现育苗水和养殖水循环使用的同时,还能快速安全地分离鱼苗,并实现鱼苗的自动化转移,防止鱼苗转移导致的鱼苗损伤,提高了养殖的成活率。 |
199 |
一种基于鱼菜共生系统的提高蔬菜抗性方法 |
CN202410684728.4 |
2024-05-29 |
CN118452142A |
2024-08-09 |
郝东川; 司雨; 吴颖仪; 韩向峰; 李颖仪; 王怡玫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鱼菜共生系统的提高蔬菜抗性方法,包括储水池,述储水池的顶部连通有第一进水管。本发明中硝化种植床呈三层过滤结构,由上往下依次填充砾石、陶粒和蛭石,砾石填充层2cm厚,陶粒填充层3cm厚,蛭石填充层15厘米厚,由上往下填充层颗粒直径依次减少,能起到充分过滤的作用,上层砾石疏水性强,能保持作物茎基部干爽,减轻作物茎基腐病的发生,中层陶粒呈蜂窝状,增加硝化细菌附着面积,充分反应,蛭石层是辣椒根系和鱼腥草主要分布层,由于蛭石具有良好的阳离子交换性、吸附性、透气性和保水性,可起到缓冲作用,使肥料在作物生长介质中缓慢释放,持续、稳定地给作物供给营养。 |
200 |
一种盐碱地渔农综合种养殖方法和系统 |
CN202410536910.5 |
2024-04-30 |
CN118452113A |
2024-08-09 |
王振华; 穆晓国; 尹飞虎; 张继红; 李文昊; 张金珠 |
本发明涉及盐碱地改良与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渔农综合种养殖方法和系统,所述养殖系统,包括:种植区、养殖池塘区、光伏咸水淡化装置和排盐装置;其中,种植区设置于养殖池塘区的一侧,养殖池塘区与地下咸水相连通;咸水淡化装置,包括发电装置、加热蒸发装置和冷凝装置;排盐装置,包括吸水装置、集水装置以及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的出水口与养殖池塘区相连通。本发明在高效利用地下咸水的基础上,进行淡化咸水,预防次生盐碱化问题,实现盐碱地综合治理,维持水土生态高效与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