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种中华鳖胚胎和稚鳖性别判定辅助装置及方法 |
CN202411901150.X |
2024-12-23 |
CN119837076A |
2025-04-18 |
王伟; 吴加圳; 李玉龙; 李彩燕; 钱国英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华鳖胚胎和稚鳖性别判定辅助装置及方法,通过计算性腺与中肾的长度比值,并根据比值是否大于性别判定线的斜率,且斜率为0.59±0.01,判定样品性别。装置包括底板、上盖板、中肾限位板、均质修型刀片和固定弦,辅助性别判定。底板用于承载性腺‑中肾‑肾上腺复合物,上盖板提供固定与测量功能,中肾限位板固定中肾位置,均质修型刀片切除多余组织,固定弦保持性腺稳定。方法包括样品准备、固定、处理、测量和性别判定。通过测量性腺与中肾长度比值判定性别,结合切片制备、脱水透明化、染色和显微镜观察验证其准确性。本发明方法结构简洁、流程规范,适用于不同日龄中华鳖胚胎和稚鳖的性别筛选,具备高效性、低成本和强适用性。 |
2 |
一种筛选淡水螺类活体的装置及筛选方法 |
CN202310319733.0 |
2023-03-29 |
CN116171913B |
2025-04-15 |
金武; 闻海波; 马学艳; 吕国华 |
本发明涉及一种筛选淡水螺类活体的装置及筛选方法,装置包括零溶解氧区和高溶解氧区,零溶解氧区包括零氧水箱和零溶解氧水槽,零氧水箱和零溶解氧水槽通过第一连接管路连通;零溶解氧水槽中放置淡水螺类,并均匀铺开;零氧水箱中的零氧水通过第一连接管路分散到零溶解氧水槽中;零氧水的溶解氧浓度不高于1毫克/升。本发明通过零氧水箱中的零氧水营造低溶解氧水体,使得活力好的淡水螺类在受到零氧水的刺激后迅速逃离零溶解氧水槽,从而实现快速筛选的目的,操作简便、成本低,极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
3 |
一种香港牡蛎分级培育装置 |
CN202411986685.1 |
2024-12-31 |
CN119791038A |
2025-04-11 |
梁正; 丘金花; 罗帮; 彭金霞; 张兴志; 陈玉芳 |
本发明涉及牡蛎分级培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香港牡蛎分级培育装置,包括分级机构、培育机构、取料机构、供料机构和供氧机构。本发明中,在搅拌轴内填充浮游植物颗粒,然后接通氧气管二和搅拌轴,打开供氧机和电热器,然后培养箱内的海水达到合适温度后,培养箱内的公牡蛎和母牡蛎相互交融繁殖,之后外接PLC打开电磁阀一、电磁阀二,然后水箱内的海水将水箱内的幼苗冲向一个个营养箱内,然后启动电动推杆,齿板使带有齿环的搅拌轴顺时、逆时循环转动,然后搅拌轴内的浮游植物颗粒、氧气从通孔位置流入营养箱内部,然后搅拌轴搅动下,使浮游植物颗粒充满营养箱内的每一处位置,方便各处牡蛎进食,系统化专业培育,提高牡蛎产量、质量。 |
4 |
一种斑点叉尾鮰和罗氏沼虾套养方法及捕捞分拣系统 |
CN202411827887.1 |
2024-12-12 |
CN119791025A |
2025-04-11 |
高令梅; 郭建林; 姜建湖; 孙丽慧; 李倩; 张海琪; 陈建明; 彭俊; 杨必成; 孙守向 |
本发明涉及鱼虾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斑点叉尾鮰与罗氏沼虾套养的方法及捕捞分拣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池塘准备:包括池塘基础条件、堤坝、溢洪道、缓冲带和消毒;步骤2:苗种放养:包括罗氏沼虾放养、斑点叉尾鮰放养、滤食性动物放养;步骤3:饲料制作;步骤4:饲料投喂;步骤5:日常管理:包括水质调控、温度调控、疾病预防;步骤6:捕获;步骤7:鱼虾分拣;本发明通过斑点叉尾鮰与罗氏沼虾的套养,利用不同水体生活空间特性实现空间的充分利用;两种鱼类均为杂食性动物,因此在食物范围有一定的重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饲料的利用效率;另外还能促进水体的物质交换实现改善水质。具有显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
5 |
一种全自动海参高通量生长性状测量及预测装置和方法 |
CN202411884500.6 |
2024-12-20 |
CN119762265A |
2025-04-04 |
孙丽娜; 吴千文; 崔玮; 苏芳; 张立斌; 林承刚; 杨红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海参高通量生长性状测量及预测装置和方法,使用安装在支架中行走单元上的图像采集模块获取包含海参目标的图像,图像识别模块使用预先构建的视觉识别模型识别海参目标,以海参目标边缘的最长处与最宽处为临界点绘制识别框,数据处理模块计算识别框实际尺寸,预测模型基于识别框实际尺寸与海参生长性状间的关系对海参目标生长性状数据进行测量与预测,选择多个具有最高置信度且置信度大于阈值的拟合模型,计算所述拟合模型平均值获得海参目标长度与宽度的测量数据和湿重与干重的预测数据,可一次性自动对识别区域内的海参目标生长性状数据进行测量与预测。 |
6 |
一种用于克氏原螯虾的分级筛选装置 |
CN202411977588.6 |
2024-12-31 |
CN119605717A |
2025-03-14 |
傅纯洁; 葛红星; 董志国; 赵士力; 李前方; 朱建群; 王青青; 朱军玲; 许丽川; 陈前进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克氏原螯虾的分级筛选装置,包括保护箱和筛选罐,所述保护箱的上端设有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输送机构,所述搅拌罐内设有第一搅拌机构,所述保护箱内设有筛选机构,所述筛选机构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筛选罐内的上端安装有往复提拉结构,所述往复提拉结构的下端连接有筛选桶,所述筛选罐内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搅拌机构,所述第二搅拌机构延伸至筛选桶内。本发明可以实现克氏原螯虾的快速筛选和快速打散,避免其筛选前结块粘接,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将其筛选呈三种规格的大小的克氏原螯虾种,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不仅可以实现自动筛选,而且可以保证筛选时的充分性、快速性,增强了稳定性和有效性。 |
7 |
一种智能虾类养殖观测系统 |
CN202110501318.8 |
2021-05-08 |
CN113287566B |
2025-02-28 |
曾国权; 於俊琦; 陈琛; 马建忠; 张立宁; 邵鑫斌; 聂鹏程; 闫茂仓; 陈劲飞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虾类养殖观测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捕捞组件、检测组件,投喂组件和控制组件,捕捞组件包括升降架,升降架上连接有升降机构和辅助支撑机构,升降架包括底座和配重块,底座上端设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上均连接有导向杆,升降机构包括导向杆连接的移动板,移动板上设有与升降驱动件连接的四个升降杆,升降杆下端连接的观测平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辅助撑杆,辅助撑杆与辅助驱动件连接,所述投喂组件安装在移动板的下侧,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箱,控制箱内设有控制芯片和控制按钮,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在投喂组件下方的相机。本发明具有观测平台升降时更加稳定易于对养殖虾进行检测,且能够为虾供氧提高生存环境。 |
8 |
一种无损检测贝类性别的自动分拣系统及其方法 |
CN202411758915.9 |
2024-12-03 |
CN119422987A |
2025-02-14 |
张守都; 张伟; 吴莹莹; 王琪; 陈艺文; 宋爱环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损检测贝类性别的自动分拣系统及其方法,属于贝类性别鉴定及分拣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基于X射线的无损检测贝类性别的自动分拣的系统,可在精确测定每个贝类个体性别的基础上,通过物理手段将雌雄个体分开暂养,在有效减少因雄性个体多引起的精子排放过多导致的孵化率低的问题同时,可适当减少雄性个体的培育数量,有效提高贝类苗种生产孵化率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对贝类苗种生产综合效益,为开展贝类育种和苗种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
9 |
可移动式河蟹快速分类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
CN202411333091.0 |
2024-09-24 |
CN119111449A |
2024-12-13 |
张洪洲; 刘人豪; 李庆旭 |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是可移动式河蟹快速分类检测装置及其方法,本发明包括可移动式箱体,可移动式箱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滑台电机和出蟹口,可移动式箱体的内部安装有移动滑台,移动滑台上安装有可沿着移动滑台方向活动的滑块,滑块上设置有可沿着滑块方向活动的载蟹盒;所述可移动式箱体内部且位于移动滑台的上方设置有光谱采集装置,光谱采集装置用于对载蟹盒中河蟹进行光谱信息采集,本发明利用光谱采集装置对河蟹进行光谱的采集,近红外光谱仪对不同品种的河蟹区别较为敏感,能够有效获取河蟹光谱信息,并根据检测结果,利用载蟹盒和移动滑台的配合,将河蟹输送到不同的出蟹口进行出蟹。 |
10 |
一种贝类捕集器及其捕集方法 |
CN202411406693.4 |
2024-10-10 |
CN118901675A |
2024-11-08 |
陆金琪; 徐德耀; 高寒松; 晋利群; 阮杰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贝类捕集器及其捕集方法,涉及核电的领域,其包括安装在海内并为内部结构提供防护的捕集器组件;以及倾斜设置在捕集器组件内腔上部并进行最后过滤的过滤组件一,倾斜设置在捕集器组件内腔下部并进行初次过滤的过滤组件二,过滤组件二与过滤组件一结构尺寸相同并呈“V”字形设置;过滤组件二与过滤组件一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过滤组件二以及过滤组件一的过滤间隙的驱动转换机构。实现对贝类的阻隔,同时降低贝类附着在热交换器表面的概率,进而提高热交换器的交换效果,同时,也具有冗余效果;借助驱动转换机构可以使多个过滤挡板转动进而对过滤间隙内部的贝类进行破碎清理,避免贝类在过滤间隙内堆积生长,保持过滤间隙的畅通。 |
11 |
对虾苗种智能计数方法及装置 |
CN202010781403.X |
2020-08-06 |
CN111862246B |
2024-11-08 |
刘丹; 程远; 毕海; 刘影; 李向军; 宋金岩; 刘明剑; 赵云丽; 罗耀明; 王路平; 刘敏; 吴江奕; 杜鑫; 许祯行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避免对虾苗种损伤、提高效率及准确率的对虾苗种智能计数方法及装置,是以数字摄像头定期提取流过透明圆管的含有待测对虾苗种水体的数字图像,经过直方图分析、二值化处理及使用9~12像素的圆形滤波核对二值图像进行腐烛操作,再使用7~9像素的圆形滤波核进行膨胀操作,得到适合识别和参数提取的二值分析图像,提取二值分析图像中的每个白色轮廓并计算轮廓面积、质心坐标、轮廓面积占边界区域的比例和轮廓直径等四个轮廓特征,用人工方法判断并构成正负样本集,从而通过支持相量机(SVM)算法模型学习及阈值参数建立分类参数,对待测对虾苗种进行分类计数。 |
12 |
一种贻贝打散清洗装置及贻贝机械化采收作业工船 |
CN202411176759.5 |
2024-08-26 |
CN118787019A |
2024-10-18 |
李明智; 刘鹰; 叶宏宝; 于功志; 吴志宝; 张盛霖; 杜秋峰; 潘炳至; 徐永昊; 董柏达; 于德江; 都冰; 苏冠珩; 赵弈超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贻贝打散清洗装置及贻贝机械化采收作业工船,贻贝打散清洗装置包括机架、喷水清洗组件、筒体、输料组件和打散机构;筒体倾斜架设在机架上,喷水清洗组件设置在筒体上;输料组件设置在筒体内,用于输送贻贝,输料组件包括旋转驱动部、转轴和绞龙叶片,转轴同轴穿设在筒体内,旋转驱动部与转轴的一端连接,绞龙叶片固定在转轴的周向侧壁上;打散机构包括多个拨杆和多个链条,多个拨杆固定在转轴上,且沿转轴的轴向设置,多个链条的中部搭接在转轴上,多个链条的两端均与筒体的内壁固定,多个链条与多个拨杆相互交错设置。本发明无需分批对贻贝团进行拿取后再进行清洗打散,能够实现连续的输送、清洗和打散作业过程。 |
13 |
一种虾苗繁育装置及方法 |
CN202410936707.7 |
2024-07-12 |
CN118696869A |
2024-09-27 |
崔松; 冯彬; 朱海艳; 刘江鹏; 王晓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虾苗繁育装置及方法,虾苗繁育装置包括:养殖箱,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多个繁育桶,可拆卸地设于养殖箱内,繁育桶上下两端均开口设置以在上端形成投放口以及在下端形成取虾口,取虾口处设有能够开闭取虾口的第一滤板,繁育桶内水平设有第二滤板,第二滤板将繁育桶的内腔分隔成上下相对分布的成虾腔和虾苗腔,繁育桶的侧壁对应成虾腔和虾苗腔均设有多个过水孔,第一滤板的滤孔尺寸小于第二滤板的滤孔尺寸且大于或等于过水孔的尺寸;抖动装置,包括弹性件和驱动机构,弹性件用于对第二滤板施加朝上的弹性力,驱动机构用于配合弹性件驱动第二滤板竖向往复运动。本发明能够方便快捷地分离成虾与虾苗。 |
14 |
水生生物进食行为的观察系统 |
CN202010063477.X |
2020-01-20 |
CN112889733B |
2024-09-24 |
朱莉飞; 孙砚胜; 张欣; 李文通; 王赛赛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生生物进食行为的观察系统。该观察系统包括:固定装置、投喂笼、多个传感器,以及图像获取装置;固定装置用于将投喂笼悬设于水中;多个传感器设置在投喂笼的饲料台上,传感器用于获取并发送水生生物触碰饲料台的信号;图像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并发送饲料在饲料台上的覆盖面积的信息。本发明通过传感器与图像获取装置的相配合可有效对下次饲料的投喂量进行调整,以确定合理的饵料系数,不仅可以提高水生生物的增长速度,而且避免饲料的浪费,防止水质变坏,提高水生生物的生长环境,进而提高水生生物的品质。 |
15 |
一种河蟹捕捞装置 |
CN202410663471.4 |
2024-05-27 |
CN118575793A |
2024-09-03 |
朱虹; 肖茂华; 沈启扬; 陈竹泉; 张越; 孙龙霞; 葛迅一; 胡双燕; 刘思源 |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河蟹捕捞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方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支承板与卷扬机,卷扬机右侧通过钢丝绳连接有放置框,放置框内部从左至右均通过可拆卸方式依次连接有饵料筐与捕捞箱,捕捞箱右端底部设置有入口,放置框外侧连接有称重单元,捕捞箱内部连接有三个捕捞单元。本发明在对河蟹进行捕捞的同时能够根据河蟹的体型大小进行快速分开装载,提高了分装的准确度;通过称重单元对捕捞的河蟹进行实时检测称重,进而根据捕捞量的多少来控制收集的时间,设置捕捞单元能够对河蟹进行二次筛选并保证河蟹分布均匀并有效防止河蟹出逃,避免了因发生冲突而导致断钳,提高了河蟹的捕捞质量。 |
16 |
运输中自动分筛虾类的装置 |
CN201811180895.6 |
2018-10-09 |
CN109169482B |
2024-08-20 |
刘栋梁; 姜松; 黄建华; 杨丽诗; 张玉; 谭理琦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输中自动分筛虾类的装置,包括储物箱,储物箱的顶部设有开口,储物箱的底部开设有排放口,储物箱的底部呈漏斗式结构,排放口位于储物箱的底部的最低处;储物箱中设有筛选机构,筛选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分筛条和支撑各分筛条的支撑框,相邻两分筛条之间形成用于供虾类通过以对虾进行分筛的分筛孔隙。本发明通过在储物箱中设置筛选机构,当在虾和水进入储物箱时,小于筛选机构的分筛孔隙的虾会流至下层,进而自动对虾进行分筛,节约人工挑选分类虾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成本,减少虾的损伤;而在储物箱的底部设置排放口,在转移虾时,可以由排放口排出降低虾体的受损度,效率高。 |
17 |
一种用于分离罗氏沼虾蚤状幼体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202410688306.4 |
2024-05-30 |
CN118266424B |
2024-08-13 |
于凌云; 王亚坤; 魏捷; 朱新平; 苏启遥; 刘付柏 |
本发明涉及幼虾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分离罗氏沼虾蚤状幼体的方法、装置及设备。采集目标蚤状幼体的区域图像,并基于区域生长算法对所述区域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处理;对目标蚤状幼体的单体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处理,得到若干特征点,并对所述特征点进行离群检测与稠密处理,得到密布特征点,基于所述密布特征点构建目标蚤状幼体的实际三维模型图;根据所述实际三维模型图与特征三维模型图之间的重叠程度对目标蚤状幼体进行识别,若识别结果为变态成功蚤状幼体,则控制分离设备将变态成功蚤状幼体在培育池中分离出来,能够准确地识别和区分变态成功和未变态成功的蚤状幼体,从而实现自动化分离过程。 |
18 |
一种适用于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的装置 |
CN202410515991.0 |
2024-04-27 |
CN118177116A |
2024-06-14 |
佟春光; 高赛赛; 蒋春娇; 张小龙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的装置,包括:底座;培养罐结构,培养罐结构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培养罐结构用于培养未出现附肢的虾卵;过滤消毒池,过滤消毒池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位于培养罐结构的一侧,本发明可以在使用时,辅助取卵结构的作用下,可以将出现附肢后的虾苗进行集中取出,同时可以在筛选出水结构的作用下,使得培养罐体内部的水可以流向过滤消毒池,进而可以对内部漂浮的死卵进行清除,同时可以配合循环供水结构进行水循环,且从培养罐体的底部进行水流动,使得水体可以由下而上翻滚,水流动翻滚对虾卵的伤害较小,同时无需人为控制,只需要保持水循环状态即可。 |
19 |
一种鳗苗分拣装置及其分拣方法 |
CN202410300107.1 |
2024-03-15 |
CN118104600A |
2024-05-31 |
李德伟; 张洪亮; 管青龙; 方光杰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鳗苗分拣装置及其分拣方法,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鳗苗手动分拣方式存在的易导致鳗苗受伤、缺氧与影响暂养水质,而降低鳗苗的存活率的问题的鳗苗分拣装置及其分拣方法。一种鳗苗分拣装置,包括:分拣水槽,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处设有隔离网;鳗苗暂养腔室,底部设有第二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处设有隔离网;倾斜布置的顶流分拣流道,其下端与分拣水槽的底部连通,其上端连接进水流道;倾斜布置的吸入流道,其上端与顶流分拣流道的顶部连通,其下端与鳗苗暂养腔室的顶部连通,吸入流道内的流速大于顶流分拣流道内的流速。 |
20 |
一种水产养殖筛苗装置 |
CN202211663742.3 |
2022-12-23 |
CN116019045B |
2024-05-28 |
王武刚; 米海峰; 张璐; 尹恒; 冯硕恒; 李宝圣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筛苗装置,属于水产养殖筛苗技术领域。一种水产养殖筛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升降组件,升降组件的数量至少为3组,均独立设置在支撑件上;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分别与所有升降组件连接;以及筛网组件,筛网组件位于所有升降组件之间并与连接组件连接;所有升降组件独立工作,带动筛网组件沿竖直方向升降或进行晃动。本发明的设置多个独立的升降组件,所有升降组件的升降高度位置和变化一致时,能够带动筛网组件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便于向筛网组件中放入鱼苗或虾苗,所有升降组件的升降高度和位置具有先后顺序时,可以使筛网组件进行晃动,加快鱼苗或虾苗的分筛,同时还能使分筛更加省时、省力、彻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