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电通信技术 / 传输 / 噪声或干扰的抑制或限制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一种多智能反射面辅助通信主被动波束赋形迭代优化方法 CN202210835698.3 2022-07-15 CN115173914A 2022-10-11 孙强; 武宜阳; 于晓娇; 黄勋; 杨永杰; 陈晓敏; 徐淼淼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智能反射面辅助通信主被动波束赋形迭代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用户端通过智能反射面发送导频信号,基站端根据导频信号获取级联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然后基站端为每个用户端分配一个智能反射面,采用广义瑞利熵算法计算得到基站端通过所选智能反射面服务各自用户端的最优主动波束赋形向量,并计算信噪泄漏比值;接着基站端通过最大化各个用户端的最小信噪泄漏比,优化用户端所选择的智能反射面的被动波束赋形;之后基站端联合基站端的主动波束赋形和智能反射面的被动波束赋形进行迭代优化。本发明增强了无线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提升了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
102 一种多波束抗干扰相控阵天线 CN202210924994.0 2022-08-03 CN115173083A 2022-10-11 山妮娜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波束抗干扰相控阵天线,属于通信天线技术领域,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天线阵面、射频组件单元、热控单元和抗干扰数字处理单元,抗干扰数字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设置在同一层,射频组件单元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变频单元和电源模;射频组件单元与抗干扰数字处理单元连接;控制单元与射频组件单元通信连接;控制单元与抗干扰数字处理单元进行通信,实现抗干扰模式与非抗干扰模式之间的切换,并监测抗干扰数字处理单元工作状态。本申请通过设置的两个圆极化信号合成线极化信号,这样可以保证在方位360°离轴±60°范围的扫描内稳定的信号增益,并且能够大幅降低增益损失,从而实现高精度稳定性的极化跟踪
103 一种基于CMA-SAE的声信道信号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02010501480.5 2020-06-04 CN111683026B 2022-09-30 刘振兴; 陆剑锋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MA‑SAE的声信道信号处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水声通信系统接收端的输入信号;采用基于CMA算法的均衡器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均衡处理,得到均衡输出信号;对所述均衡输出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所述均衡输出信号对应的频域信号;根据所述均衡输出信号和所述均衡输出信号对应的频域信号,利用堆栈自编码网络模型进行去噪处理,得到所述水声通信系统发射信号对应的无噪信号。本发明可以提高水声信道均衡处理的速度和精度,降低误码率,提高通信质量
104 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2110296525.4 2021-03-19 CN115117946A 2022-09-27 陈朝喜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充电控制方法包括:在第一终端充电过程中,对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蓝牙通信状态进行监测。若监测到蓝牙通信状态为异常状态,则基于第一终端支持的充电协议,调整降低第一终端充电的充电功率。通过充电控制方法,能够通过监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蓝牙通信状态,确定在第一终端充电过程中,是否对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蓝牙通信产生影响,以便能够及时调整充电功率,保障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蓝牙通信能够正常通信,避免充电功率过大影响蓝牙通信状态,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105 音频接收机及用于音频接收机的方法 CN202010969446.0 2020-09-15 CN114189257B 2022-09-23 赖照民; 罗国元; 吴家豪
发明涉及一种音频接收机及用于音频接收机的方法,该音频接收机包括第一信号端口、第二信号端口、电源供应端口、电源接地端口及放大器电路;第一信号端口耦接于传输接口音频信号线以接收音频源装置的音频输入信号;第二信号端口耦接传输接口的音频接地线以连接至音频源装置的音频接地电平;电源供应端口耦接于传输接口的电源供应线,产生电源供应电平至电源供应线;电源接地端口连接接地电平以及耦接于传输接口的电源接地线;当该音频接收机通过该电源供应端口输出供应电流通过该电源供应线至该音频源装置时,该第二信号端口与该电源接地端口之间的一连接状态位于一高阻抗状态。
106 一种井间镜像差分电流型地面收发天线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CN202210636065.X 2022-06-07 CN114726460B 2022-09-20 李红斌; 陈庆; 周凯
发明涉及一种井间镜像差分电流型地面收发天线装置及其通信方法,其装置包括:电流信号收发模、镜像差分模块、井场噪声分析模块和终端模块,所述电流信号收发模块包括主电流传感器、副电流传感器,其分别安装在目标井及其相邻井的井口;且其与目标井的井下设备构成回路;所述镜像差分模块,用于将电流信号收发模块的电流信号差分处理;所述井场噪声分析模块,用于采集井场噪声并对所述单端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所述终端模块,用于通过回路与目标井的井下设备通信。本发明通过对目标井与相邻井的接收含噪电流信号的差分处理,增强有效信号的同时大幅抑制噪声,进而提高接收信号信噪比,可实现从安培级的噪声中准确提取出微安级极低频电流信号。
107 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的干扰抵消波束设计方法 CN202111262623.2 2021-10-28 CN113890634B 2022-09-16 张敏洁; 赵楼; 刘春山; 刘天乐
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的干扰抵消波束设计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场景假设和信道模型;步骤2、利用波束分裂方法设计部分发射波束;步骤3、设计智能反射面反射系数;步骤4、根据设计的智能反射面反射系数,执行用户干扰抵消发射波束设计方法及功率分配系数设计方法。本方法能够在信道状态信息全部已知或部分已知的情况下,通过设计基站端波束形成、波束分裂功率分配系数、及智能反射面反射系数,在不采用数字端预编码器的情况下,显著降低用户间干扰,从而达到大幅提高系统性能并显著降低系统硬件成本和功耗的目的。
108 基于量子学去噪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信道估计方法 CN202210526448.1 2022-05-16 CN115022130A 2022-09-06 王咸鹏; 荆晓丽; 黄梦醒; 兰翔; 苏婷; 韩枝光; 杨永钦; 迟阔; 国月皓
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量子学去噪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信道估计方法,包括步骤:对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进行建模,确定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噪声接收信号模型;构造哈密顿矩阵并计算其特征向量和特征值,根据哈密顿矩阵特征向量计算对噪声接收信号进行去噪处理所需的自适应基;将噪声接收信号投影到自适应基上计算系数,在转换空间时,对系数进行软阈值处理,重构去噪接收信号;针对去噪接收信号的无约束优化问题确定优化目标函数具体形式,将目标函数等效为迭代替代函数,将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信道估计问题简化为对度参数的估计;通过预设算法将角度参数迭代地移动到实际角度值,获得信道估计结果。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更好的信道估计性能。
109 用于促进预测性噪声减轻的系统和方法 CN202210517767.6 2018-07-03 CN114978380A 2022-08-30 S.S.科登; Y.刘; J.P.米歇尔斯
提供便于噪声的预测性减轻的系统和方法。交通工具能测量本底噪声平,并且将本底噪声信号发射到噪声信号聚合器。基于所述噪声信号,所述噪声信号聚合器能更新本底噪声图数据库。所述本底噪声图数据库能使多个地理位置与多个周期段的本底噪声水平相关联。因此,所述噪声信号聚合器能更新所述本底噪声图数据库中对应于与发射的噪声信号相关联的所述位置和时间的本底噪声水平。然后可查询所述本底噪声图数据库以检索沿交通工具横穿的路线更远的位置的本底噪声水平,使得所述交通工具能预测性地调谐一个或多个天线以减轻与所述本底噪声相关联的干扰。
110 一种应用于北斗三号通信基带的抗带内干扰处理方法 CN202210816127.5 2022-07-12 CN114978358A 2022-08-30 林仁杰; 张勇鹏; 余之喜
发明属于北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北斗三号通信基带的抗带内干扰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作业产生信号,信号输入依次采用低噪声放大器LNA、混频器、中频滤波器进行处理,接着ADC采样,得到ADC采样值,然后基带处理等。本发明中将低噪声放大器设计为可变增益放大器,其增益通过外部电压值来进行控制,然后基带对ADC采样值进行噪声分析,判断当前系统是否存在较强的带内干扰信号,然后基带控制DAC数模转换器来调节LNA增益,在没有干扰信号时,低噪声放大器LNA增益调大,灵敏度高,在存在干扰信号时,低噪声放大器LNA增益调小,保证ADC采样值不会饱和,从而保证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接收系统的正常稳定工作。
111 一种面向卫星互联网的跨层抗干扰方法和系统 CN202210902263.6 2022-07-29 CN114978295A 2022-08-30 储飞黄; 颜培杰; 贾录良; 方胜良; 王梦阳; 熊达鹏; 马淑丽; 董尧尧
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卫星互联网的跨层抗干扰方法和系统,针对链路层的常规干扰,卫星互联网的卫星节点基于“路径修复”抗干扰策略进行优化,从而选出最优信道;在网络层,卫星互联网的中央节点基于“路径重建”抗干扰策略进行优化,从而规划最优路由。相比于其他算法,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具有高时效、低成本、强抗扰的特性,尤其适用于处理局部小样本问题。
112 一种用于降低微带振荡器相位噪声的控制网络 CN202110081071.9 2021-01-21 CN112929098B 2022-08-30 肖飞; 陈杨; 陈邦超; 黄丹; 孙园成
发明提供一种相噪控制网络,用于降低微带振荡器相位噪声。该相噪控制网络具有窄带带通特点,散射参数除了直流处的抑制外,共有四个传输零点,一个位于通带左侧,其余三个位于通带右侧;散射参数除了直流处的抑制外,共有两个传输零点。该相噪控制网络能够在微带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处获得较低的插损、高群时延和良好带外抑制,在降低微带振荡器的相位噪声发挥重要的作用。微带振荡器实施例振荡于2.03GHz频率,输出功率为6.43dBm,在100kHz频率偏移下,测得的相位噪声分别为‑129.48dBc/Hz,二次和三次谐波抑制分别为26.49dBc和19.1dBc。
113 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通信终端 CN202110282180.7 2021-03-16 CN113067647B 2022-08-19 王达金; 苑红梨; 仲崇祥; 张海涛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通信终端,干扰抑制方法包括:计算多根天线针对干扰信号的接收信号能量,以及被干扰信号与所述干扰信号在频域的距离;根据所述接收信号能量在所述距离上的衰减程度计算干扰能量;根据所述干扰能量以及噪声的能量计算移位比特;将MIMO检测输出的对数似然比按照所述移位比特进行移位。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抑制混合参数集场景下的信号干扰。
114 基于环形光纤链路的光子毫米波/太赫兹传递系统和传递方法 CN202210388318.6 2022-04-11 CN114884583A 2022-08-09 胡亮; 李奇; 吴龟灵; 刘娇; 金敏慧; 陈建平
一种基于环形光纤链路的毫米波/太赫兹传递系统和传递方法,装置包括本地端、环形光纤链路和接入端;本发明采用被动相位噪声补偿方式,通过双外差探测的方式将毫米波引入的相位噪声转换到中频信号上处理,经简单地微波混频、微波滤波、微波分频以及光学移频处理,实现了基于环形光纤链路的分布式毫米波/太赫兹信号传递。本发明可在环形光纤链路任意位置获取相位稳定的毫米波/太赫兹信号,具有系统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的特点。
115 基于扩频信号的卫星通信临界干扰功率阈值估计方法及系统 CN202210358244.1 2022-04-07 CN114866128A 2022-08-05 王锋; 王静; 吴楠; 黄洁; 党同心; 张雪松; 杨静静
发明属于卫星通信对抗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扩频信号的卫星通信临界干扰功率阈值估计方法及系统,利用扩频原理构建无感的扩频参考信号,将扩频参考信号与目标信号共同接入卫星转发器,经卫星转发器接收放大处理后,再转发至接收站;通过干扰监测站对扩频参考信号进行检测接收,并估计扩频参考信号与目标信号的功率比,利用该功率比确定干扰发射站发射干扰信号的临界干扰功率阈值。本发明在发射站和转发器关键参数未知情况下能够实现卫星上行链路临界干扰功率阈值估计,提升通信对抗的干扰性能,且估计准确、可靠,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116 一种用于显示从通信服务接收的电子通信的设备 CN202210321895.3 2022-03-30 CN114785562A 2022-07-22 宋伟中; 李小亮; 王宁; 薛春玲; 赵彦伟; 田凯
发明属于电子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显示从通信服务接收的电子通信的设备,所述用于显示从通信服务接收的电子通信的设备包括:机壳、显示器、主板、通信模中央处理器、加密模块、显示模块、存储器;机壳正面嵌装有显示器;机壳内部通过螺丝固定有主板;主板上方右边设置有通信模块;主板嵌装有中央处理器;主板下方右边设置有加密模块;主板下方左边设置有显示模块;主板上方左边嵌装有存储器;本发明通过加密模块能够提高通信信息的隐私性的技术效果;同时,通过显示模块可以精确确定目标通信信息位于对话框的位置,极大地提高了定位精度的效果。
117 一种射频双载波唤醒系统及方法 CN202210666137.5 2022-06-14 CN114785375A 2022-07-22 唐光辉; 孙飞; 张恒飞; 成雪夫; 杨琳; 梁云昊; 刘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射频双载波唤醒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发射装置包括键控制器、微控制单元MCU、相环PLL、第一、第二射频电路;两路射频电路均由天线ANT、功放PA、声表面滤波器SAW、高Q值带通滤波器LRC顺序电连接构成;键控制器、MCU和PLL顺序电连接后,分别与两路射频电路电连接;MCU还分别与两路PA电连接,接收装置包括第一接收电路、第二接收电路、或电路和远程测控终端RTU;两路接收电路均由天线ANT、高Q值带通滤波器LRC和比较器顺序电连接组成;两路接收电路的比较器与或门电路和远程测控终端RTU顺序电连接。本发明能够使用低功耗接收机,能够远程通过射频的方式,将测控终端唤醒,同时考虑抗干扰能并易于布置天线。
118 改善近场链路的EMI抑制 CN201980021656.2 2019-03-12 CN111903075B 2022-07-22 K·G·理查森
对于近场通信,将耦合到每个通信电路的电感线圈靠近在一起,以使两个线圈之间存在电感耦合。然后可以在两个电路之间中继数据信号,而无需在它们之间进行任何直接连接。但是,系统容易受到共模噪声(例如环境EMI)的影响。除了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有源”线圈对之外,还提供一对靠近“有源”线圈对的“无源”线圈,它们仅用于检测环境EMI。由无源线圈检测到的EMI信号由噪声检测器/处理器处理,然后噪声检测器处理器控制发射器和/或接收器至少部分地补偿检测到的EMI信号。发射功率或接收器阈值可以由噪声检测器/处理器控制以改善信噪比,或者可以使用其他补偿技术。
119 一种井间镜像差分电流型地面收发天线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CN202210636065.X 2022-06-07 CN114726460A 2022-07-08 李红斌; 陈庆; 周凯
发明涉及一种井间镜像差分电流型地面收发天线装置及其通信方法,其装置包括:电流信号收发模、镜像差分模块、井场噪声分析模块和终端模块,所述电流信号收发模块包括主电流传感器、副电流传感器,其分别安装在目标井及其相邻井的井口;且其与目标井的井下设备构成回路;所述镜像差分模块,用于将电流信号收发模块的电流信号差分处理;所述井场噪声分析模块,用于采集井场噪声并对所述单端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所述终端模块,用于通过回路与目标井的井下设备通信。本发明通过对目标井与相邻井的接收含噪电流信号的差分处理,增强有效信号的同时大幅抑制噪声,进而提高接收信号信噪比,可实现从安培级的噪声中准确提取出微安级极低频电流信号。
120 射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无线通信设备 CN202210327006.4 2022-03-30 CN114710179A 2022-07-05 彭博
提供了一种射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无线通信设备。该射频系统包括:第一射频电路,具有第一射频通路;第二射频电路,具有第二射频通路;滤波电路,用于滤除第一射频通路中的信号的谐波信号,该谐波信号为第二射频通路中的信号的干扰信号开关电路,用于控制滤波电路与第一射频通路之间的连接与断开;控制电路,用于执行以下操作:响应于第一射频电路和第二射频电路均处于工作状态,控制开关电路处于连通状态;响应于第一射频电路处于工作状态,且第二射频电路处于非工作状态,控制开关电路处于断开状态。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射频系统中的各个射频通路单独工作时,会自动控制滤波电路与第一射频通路断开连接,以避免不必要的通路损耗。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