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5G无线直放站覆盖稳定性的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202410145760.5 2024-02-01 CN118075854A 2024-05-24 姚咏祥; 黎志樑
申请涉及5G信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5G无线直放站覆盖稳定性的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在最大增益状态下,定时获取当前周期内的自动衰减控制值;基于自动衰减控制值中的指定数值,计算平均控制值;基于周期的数量,依次计算每一个所述周期内的平均控制值,得到全部平均控制值;基于全部平均控制值计算出算术平均值;将所述算数平均值作为固定衰减值;在指定时间间隔之后,再次在所述周期内定时获取无线直放站的自动衰减控制值,直到计算出当前的算术平均值;若当前的算术平均值与固定衰减值的差值大于指定阈值,将固定衰减值更新为当前的算术平均值的值。本申请能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情况下对基站RS信号保持稳定增益。
182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202211466014.3 2022-11-22 CN118075845A 2024-05-24 杨弃; 潘永朝; 钟文果; 吴康
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降低模功耗,又不影响多天线射频模块所具备的高容量高体验能。具体方案为:利用第一射频通道集合中的射频通道承载第一类型信号;利用第二射频通道集合中的射频通道承载第二类型信号;其中,第一射频通道集合和第二射频通道集合不同,第一类型信号和第二类型信号的功能不同。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射频通道发送信号的过程。
183 通过归一化发射功率失衡获得更好的连接体验 CN202311446539.5 2023-11-01 CN118075827A 2024-05-24 P·克里希纳潘迪; S·库马尔; M·杜塔·H·K
本公开涉及通过归一化发射功率失衡获得更好的连接体验。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集成电路包含存储器控制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指令,且所述控制器电路系统可操作地耦合到所述存储器。执行所述指令致使所述控制器电路系统获得第一及第二归一化RSSI,将所述第一归一化RSSI与所述第二归一化RSSI进行比较,及从第一网络装置及第二网络装置选择与所述第一归一化RSSI及所述第二归一化RSSI中的较大者相关联的网络装置。所述第一归一化RSSI包含所述第一网络装置的第一Tx功率值与电子装置Tx功率之间的第一差值。所述第二归一化RSSI包含所述第二网络装置的第二Tx功率值与所述电子装置Tx功率之间的第二差值。
184 一种干扰识别方法及装置 CN202211463414.9 2022-11-22 CN118075801A 2024-05-24 戴剑浩; 陆子煜; 张泰宇; 王纯桂
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干扰识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干扰小区的第一时频谱图、第一频点序列数据和第一工参信息;基于已训练的多模态分类模型,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谱图、所述第一频点序列数据和所述第一工参信息,对所述干扰小区的干扰类型进行识别。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干扰识别的准确性。
185 基于基站多用户无线通信自组网的鲁棒通信方法及系统 CN202410465976.X 2024-04-18 CN118075783A 2024-05-24 张博; 秦姗; 李晓蕾; 白佳俊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基站多用户无线通信自组网的鲁棒通信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站多用户启动各自系统完成自组网;S2.入网用户上传实时状态信息;S3.基站的通信本能计算模接收各用户实时状态信息;S4.基站的网络数字孪生计算模块生成用户实时通信策略及运动策略;S5.通信本能计算模块策略下发;S6.用户接收实时策略信息,根据通信策略调整通信参数,根据运动策略调整飞行轨迹,返回步骤S2。本发明针对作战场景中面对的问题,从控制信道、联合规划等度入手,旨在无人系统在动态作战时也能保持正常通信,提高无人作战通信系统的鲁棒性。
186 基于智能反射面的多播方向调制网络安全通信方案 CN202410391065.7 2024-04-02 CN118075757A 2024-05-24 陈颖玚; 刘宇龙; 裴廷睿; 游才文; 罗辉; 李哲涛
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的多播方向调制网络安全通信方案,包括下述步骤:构建基于智能反射面的多播方向调制网络;获得信道状态信息;构建基站发射信号模型;构建合法用户的接收信号模型以及窃听者的窃听信号模型;计算合法用户和窃听者窃取不同用户信息时的可实现速率;将合法用户的可实现速率减去窃听者窃取信息时的可实现速率得到合法用户的保密速率;构建初步目标函数;对所有合法用户的保密速率等价转化,将初步目标函数解耦成两个待优化子函数;求解两个待优化子函数,迭代优化得到最优发射波束赋形向量和最优智能反射面相移矩阵;调整基站天线及智能反射面的电磁反射系数。本发明实现提升用户保密速率的目标,提高无线通信的安全性。
187 一种面向应急通信场景的无人机响应决策方法及装置 CN202410496870.6 2024-04-24 CN118075728A 2024-05-24 杜瑜; 郭一珺; 杜美杰; 伍凌; 李征仁; 刘欣怡; 董雅; 刘若愚; 于晓雨
发明涉及应急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面向应急通信场景的无人机响应决策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使用第一训练样本对初始应急通信需求预测模型进行训练;根据第一训练样本以及训练好的应急通信需求预测模型,确定第二训练样本;使用第二训练样本对初始服务权重调节参数预测模型进行训练;根据每个单位区域的状态信息以及应急通信需求预测模型,确定每个单位区域的需求预测概率,进而根据服务权重调节参数预测模型,确定应急通信服务权重算法的调节参数,进而确定每个单位区域的服务权重;根据每个单位区域的服务权重以及无人机信息,确定无人机服务飞行路径规划方案。采用本发明,可以提升应急通信响应效率。
188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辅助的野外应急救援系统 CN202410386906.5 2024-04-01 CN118075727A 2024-05-24 张羽; 陈则睿; 于鑫淼; 陈健宇; 吴限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辅助的野外应急救援系统,它属于野外救援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野外应急救援系统不能保证求救信息被及时发出,且存在信息泄露险的问题。在传统移动信号无法覆盖的区域,本发明使用短报文的方式进行卫星链路通信,可以保证求救信息被及时发出去。而且,本发明方法对需要发送的短报文信息进行加密、对采集的用户人脸视频进行加密,可以有效防止用户隐私信息被窃听方获取,造成信息泄露的问题,而且在注册和登录时需要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该认证方式是通过借助深度学习的方法避免非法分子注册和登录系统来篡改和窃取信息,保证了用户的安全。本发明方法可以应用于野外救援技术领域。
189 采用主动式能量采集技术的无线能量信息同传方法及系统 CN202211479947.6 2022-11-24 CN118075702A 2024-05-24 李楠; 李烨
发明涉及一种采用主动式能量采集技术的无线能量信息同传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及系统设计特定的协同用户终端作为混合接入点和其它用户终端之间传输的潜在中继,受限于有限的能量存储,协同用户在中继开始之前采集能量,并将所采集到的能量用于后续传输。在进行中继的同时,协同用户利用部分采集的能量完成自己的传输。本申请没有产生额外的能耗,基于无线能量传输的能效优化使大型网络中的各种传输模式和终端属性得以结合,并能够在无线网络传输中更好地利用环境射频信号
190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2310916016.6 2023-07-24 CN118075643A 2024-05-24 谢海洋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链路的检测结果,在根据检测结果确定第一链路故障的情况下,确定第二链路是否发生故障,在第二链路未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从第一链路切换至第二链路进行数据传输。通过上述的方法,当第一链路故障时,能够从第一链路切换至第二链路,实现了以太汇聚无源网络架构下从第一链路切换至第二链路,避免等待故障链路恢复,提高了以太汇聚无源网络架构的便捷性。
191 远程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02410207733.6 2024-02-26 CN118075318A 2024-05-24 齐春晨; 赵丽娟; 李兴国; 盖淑敏; 黄彬彬; 王一民; 敖奇; 丁欢
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远程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获取操作员输入的远程控制信号;为远程控制信号增加校验码和顺序标识码,得到目标信号;将目标信号发送给主机端,以便于主机端接收操作端发送的目标信号;对目标信号进行解析,得到远程控制信号、校验码和顺序标识码;通过校验码和顺序标识码,确定远程控制信号是否正确。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对远程控制信号正确性的判断,保障了远程控制的可靠性。
192 快速傅里叶变换电路、芯片、电线载波通信系统 CN202410504258.9 2024-04-25 CN118075078A 2024-05-24 王联埕; 迟海明; 周春良; 韩红娟; 黄其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傅里叶变换电路、芯片、电线载波通信系统。其中,电路包括:控制模、取数模块、蝶形运算模块、存数模块和缓存模块;其中,缓存模块,具有与多个输入通道一一对应的多个通道输入端口,用于对输入通道的输入数据进行缓存;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缓存模块中输入数据的缓存情况,控制取数模块从缓存模块读取数据,并将读取的数据输出至蝶形运算模块,以及根据目标快速傅里叶变换点数控制蝶形运算模块对输入的数据进行蝶形运算,并将蝶形运算过程中的中间结果缓存至缓存模块,在蝶形运算结束后,控制存数模块对蝶形运算结果进行数据调整,并将调整后的数据缓存至缓存模块,以使缓存模块按照正序的地址输出快速傅里叶变换后的数据。
193 一种基于非正交图像特征的CIM-OFDM调制方法、解调方法及系统 CN202410155921.9 2024-02-04 CN118075075A 2024-05-24 林榕彬; 周明章; 孙海信; 徐位凯; 於楚楚
公开了一种基于非正交图像特征的CIM‑OFDM调制方法、解调方法及系统,该发明将非正交图像特征引入通信系统中,从而打破一般的通信系统对正交码本的依赖,提高通信频谱效率。通过建立图像索引设计和使用基于图像特征的非正交图像码本,消除了系统对正交码的需求,增加携带的信息量,提高传输频谱效率。端对端学习进行联合优化降低恢复数据和传输数据之间不一致性的端对端损失。通过自设计的端对端网络,自动学习输入到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而无需人工设计中间模,简化网络复杂度,降低训练成本。
194 线通信系统中基于GF-NOMA的信道和脉冲噪声估计方法 CN202410041080.9 2024-01-11 CN118075068A 2024-05-24 陈江涛; 李有明; 马冲亚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线通信系统中基于GF‑NOMA的信道和脉冲噪声估计方法,其将活跃用户的信道和脉冲噪声共同视为未知稀疏变量,将高斯广义近似消息传递引入,以取代传统的基于期望最大化的稀疏贝叶斯学习算法中的计算复杂度高的E步,显著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本发明方法在取得良好的信道和脉冲噪声估计效果的前提下,显著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195 一种适于低轨卫星复杂环境下的OTFS信道估计方法 CN202410494186.4 2024-04-24 CN118075064A 2024-05-24 刘子威; 赵鑫杰; 张更新; 汪洋; 陈川; 洪涛
发明提出一种适于低轨卫星复杂环境下的OTFS信道估计方法,包括:根据设计的OTFS结构和前导结构估计多普勒尺度因子;根据估计的多普勒尺度因子对接收信号进行重采样,完成多普勒预补偿;根据空子载波的信息估计剩余的多普勒频移的整数部分;根据估计的整数多普勒偏移和导频信道脉冲响应计算分数多普勒频移和其他的信道参数,完成信道估计;利用估计的信道响应和LMMSE检测实现OTFS信号检测。本发明引入多普勒尺度因子进行预补偿,利用空子载波的正交信息估计多普勒频移,基于导频信道响应的互相关表达式进行信道估计,解决了复杂环境下不能进行有效信道估计的问题,同时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提升了信号传输的稳健性,更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卫星物联网场景。
196 一种机器人自动上网联网方法、系统及机器人 CN202410447263.0 2024-04-15 CN118075048A 2024-05-24 韩永红
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自动上网联网方法、系统及机器人,涉及机器人数字信息传输技术领域。包括构建网络通道,在矿道深处设置信号发射器,并以信号发射器为起点向矿道入口铺设若干个功能中继器,所述功能中继器用于实时采集矿道内环境数据以及向矿道内发射和所述信号发射器相同通信频段的数字信号,所述功能中继器搭配信号发射器形成局域网。本发明通过基于环境数据和关联数据对机器人在矿道内的通信状态进行了全面评估,通过模拟机器人在不同拟态矿道建模内的通信场景,提取通信频段信息,从而计算出频段差异值,并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不仅提高了通信状态的准确性,而且为后续的调整指令提供了可靠依据。
197 一种受电设备和供电设备 CN202410498412.6 2024-04-24 CN118075040A 2024-05-24 戴士妍; 邹双根; 黄翔; 傅嘉嘉
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受电设备和供电设备,涉及POE供电技术领域,受电设备包括:受电接口,受电接口的输入端与供电设备的输出端电连接;受电接口用于接收供电设备提供的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受电接口的输出端电连接;转换电路用于将第一电压转换为第一目标电压,第一目标电压大于等于预设工作电压;直流‑直流转换模,直流‑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直流‑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用电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直流‑直流转换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目标电压,向用电单元提供第二目标电压。该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网络的稳健性。
198 一种光模以太网供电组件、光模块及通信设备 CN202211726224.1 2022-12-29 CN118075039A 2024-05-24 唐丰
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模以太网供电组件、光模块及通信设备,该光模块以太网供电组件包括用于与主板电连接的第一连接器、用于与外部传输线缆电连接的第二连接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中间连接体,所述中间连接体导通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该光模块以太网供电组件、光模块及通信设备改善了设备终端需要进行设备光缆和电缆两次线路铺设,施工过程繁琐、工期长,而且供电成本较高的问题。
199 面向量子纠缠分发网的环回型量子时间同步方法及装置 CN202410146688.8 2024-02-01 CN118074844A 2024-05-24 刘博; 唐帮盈; 徐博; 李方召; 虞万荣; 韩惠; 赵靓
一种面向量子纠缠分发网的环回型量子时间同步方法及装置,在服务器端部署一套纠缠源,以生成纠缠光子对。根据波分复用策略将纠缠光子对按照波长进行区分并分发至指定用户。指定用户探测接收到的部分纠缠光子信号,将剩余的部分纠缠光子信号反馈至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探测本地的闲散光子,同时探测环回的纠缠光子。所有的光子均被服务器端的第一单光子探测器探测,第一单光子探测器的输出连接至第一时间数字转换器,最终输出光子到达的时间戳。根据时间戳信号进行符合计数,生成光子单向传播时间和环回传播时间,获得服务器端和指定用户的时钟差。本发明基于一个纠缠源实现量子纠缠分发网中多用户间的时间同步,成本更低,应用广阔。
200 一种无线信道多径分簇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202410345739.X 2024-03-25 CN118074838A 2024-05-24 张晓瀛; 米渊; 魏急波; 刘潇然; 赵海涛; 熊俊; 辜方林
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信道多径分簇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无线信道探测与建模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无线信道的信道数据,利用信道模型对所述信道数据进行计算,以得到分簇参数;利用核密度函数对所述分簇参数进行计算,以得到多径密度,根据所述多径密度计算相对密度;基于所述相对密度确定簇心多径点,根据除所述簇心多径点之外的非簇心多径点建立弧方向表,基于所述弧方向表对所述非簇心多径点进行初始化分簇,以得到簇分类表;计算所述簇分类表的簇内紧度,判断所述簇内紧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所述簇内紧度大于预设阈值,则对所述簇分类表进行孤立径去除处理,以得到多径点分簇的目标簇分类表。本申请能够提高无线信道多径分簇效果。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