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41 一种频率倍增电路 CN201310395871.3 2013-09-04 CN103490728A 2014-01-01 刘雄
发明公开了一种频率倍增电路,具有时钟源模,所述时钟源模块输出端上并联有多相位可变延迟器、沿比较器和沿检测和输出缓冲模块;所述沿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多相位可变延迟器,多相位可变延迟器输出端上并联有多相位延迟0.5T时钟模块、多相位延迟1TE时钟模块、多相位延迟1TL时钟模块和多相位延迟1T时钟模块,所述多相位延迟0.5T时钟模块连接沿检测和输出缓冲模块的输入端,多相位延迟1TE时钟模块、多相位延迟1TL时钟模块和多相位延迟1T时钟模块均连接沿比较器的输入端;所述时钟源模块为晶振输出的等参考时钟或者其他任何需要倍增的时钟。这种频率倍增电路可以实现更多的倍增数,结构比较简单,功耗也比较低。
142 一种基于微机械间接热电式功率传感器倍频器及制法 CN201310245085.5 2013-06-19 CN103346738A 2013-10-09 廖小平; 杨国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机械间接热电式功率传感器倍频器及制法,该倍频器包括以砷化镓(GaAs)为材料的衬底、设置在衬底上的功合器和MEMS间接式微波功率传感器、以及外接的压控振荡器和除法器,压控振荡器的输出信号通过一个除法器再反馈到功合器的一个输入端,参考信号加在功合器的另一个输入端,经间接热电式功率传感器检测,得到与参考信号和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相位差成比例的电压,该电压加到压控振荡器的输入端,使压控振荡器的本振信号频率随着所输入的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机械间接热电式功率传感器的倍频器的制备方法。该发明结构简单、体积更小、精度更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143 基于微机械固支梁电容式功率传感器倍频器及制备方法 CN201310245642.3 2013-06-19 CN103326668A 2013-09-25 廖小平; 乔威
发明公开了基于微机械固支梁电容式功率传感器倍频器及制备方法,包括衬底、设置在衬底上的共面波导信号线、两对MEMS固支梁结构、功合器、终端匹配电阻和MEMS固支梁结构电容式功率传感器,以及外接电容三点式压控振荡器和除法器。通过功合器将输入信号和经除法器进行频率改变处理后的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进行矢量合成,直接反映在MEMS固支梁结构电容式功率传感器中的第三固支梁与传感电极之间电容的变化上并作为控制压控振荡器的可变电容,从而控制输出信号频率,再经除法器对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频率进行频率改变处理再反馈,直至系统定,达到倍频作用。本发明不但易于模化、集成化,而且相比传统电路,省去了环路滤波器,结构简单、新颖,具有与砷化镓单片微波集成电路兼容的优点。
144 具有自动调节输出信号占空比功能的倍频电路及系统 CN201210096639.5 2012-04-05 CN102624360A 2012-08-01 范方平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输出信号占空比功能的倍频电路,包括一输入端、一倍频控制单元、一输出端、一第一检测单元、一第二检测单元、一占空比调节单元及一接地端,所述倍频控制单元包括一第一缓冲器、一与、一第一或非门及一第二或非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包括一反向器、一第一电阻及一第一电容,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包括一第二缓冲器、一第二电阻及一第二电容,所述占空比调节单元包括一与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阻、第二电容及第一缓冲器相连的比较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自动调节输出信号占空比功能的倍频系统。本发明能够自动将输出信号的占空比调节为50%。
145 一种右手非线性传输线微波倍频电路及其制作方法 CN201010578442.6 2010-12-08 CN102570977A 2012-07-11 黄杰; 董军荣; 杨浩; 张海英; 田超
发明涉及微电子微波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平面肖特基二极管的右手非线性传输线微波倍频电路及其制作方法。一种右手非线性传输线微波倍频电路,该倍频电路由23节右手非线性传输线单元串联构成,每节右手非线性传输线单元由并联的肖特基二极管和串联的两段相同传输线组成。本发明提供的右手非线性传输线微波倍频电路,优化了电路结构,简化了外围偏置电路;本发明提供的右手非线性传输线微波倍频电路的制作方法,简化相应电路制作工艺,以改善倍频电路的谐波输出功率,增加谐波转化效率,改善窄频带谐波输出特性,增强谐波输出纯度等特性。
146 具有输出信号转换率控制的电子芯片 CN201210003001.2 2012-01-06 CN102522950A 2012-06-27 卢武宏
发明揭示一种具有输出信号转换率控制的电子芯片,包括一转换率控制电路以及耦接该电子芯片一输出脚位的转换率控制充电与放电晶体管。根据该电子芯片一输出级输入信号以及该输出脚位上的信号,转换率控制电路产生转换率控制充电与放电信号分别操控上述转换率控制充电与放电晶体管充/放电该输出脚位所耦接的负载电容。
147 基于NPN三极管的100MHz三倍频器 CN201010504176.2 2010-10-12 CN101931367B 2012-05-30 高阳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PN三极管的100MHz三倍频器,由NPN三极管、输入匹配电路、隔离电路、电源分压滤波电路、输入匹配与基波空闲电路、二次、四次谐波空闲电路与输出滤波电路组成,其中,输入匹配电路与隔离电路连接,隔离电路连接于NPN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和电容C组成的交、直流回路,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输出匹配与基波空闲电路,输出匹配电路与基波空闲连接二次、四次谐波空闲电路与输出滤波电路。其成本低廉、引入的额外噪声小,输出的信号相位噪声指标优良。输出的频率成份少,易于解决电磁兼容问题。
148 用于生成具有等于基频小数部分的频率本振信号电子装置 CN200680015249.3 2006-03-01 CN101322310B 2011-08-17 多米尼克·德尔贝克; 米克尔·热尔姆
电子装置(ED)设计用于从由压控振荡器(VCO)输出并且具有基频FVCO及其谐波的主信号生成具有选定频率FLO的本振信号。这个电子装置(ED)包括安排成用于将信号的频率除以所选定因子N的分频装置(D1,D2;D)和安排成用于选择信号的所选定的M阶谐波的滤波器装置(F1,F2),这些分频装置(D1,D2;D)和滤波器装置(F1,F2)安排成用于共同地处理主信号,以输出具有等于M×FVCO/N的选定频率FLO的本振信号。
149 一种毫米波倍频器及级联倍频器 CN201110049324.0 2011-03-01 CN102104362A 2011-06-22 叶乐; 廖怀林; 王逸潇; 黄如
发明公开了一种毫米波倍频器及级联倍频器,属于射频/毫米波集成电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倍频器包括:伪差分房大器、LC并联谐振腔、LC串联谐振腔;所述LC并联谐振腔连接在所述伪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电源VDD之间,所述LC串联谐振腔连接在所述伪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地线之间,所述伪差分放大器的两输入端分别与输入基频信号f0的正端、负端连接;其中,LC并联谐振腔的谐振频率为2f0,LC串联谐振腔的谐振频率为4f0。本发明的级联倍频器包括多个上述倍频器,多个所述倍频器依次通过单转双的无源变压器相连。本发明具有功耗低、倍频输出信号频谱纯、谐波抑制好,输出信号强、频率高,易于在基工艺上单芯片集成的特点。
150 一种超宽带快速捷变频源 CN200610137875.1 2006-11-08 CN101178433B 2011-02-09 刘林; 洪韬; 田进军; 彭刚; 孙文波; 薛明华; 王振荣
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宽带快速捷变频源,包括控制单元、DDS单元、功分单元、倍频单元A、倍频单元B、频率选择单元。参考时钟经PLL相得到1GHz的DDS时钟信号,驱动DDS单元产生0~400MHz信号,经功分单元分为3路,分别送入倍频单元A、倍频单元B和频率选择单元,倍频单元A和倍频单元B的输出信号也送入频率选择单元,最后由频率选择单元输出最终的捷变频信号。本发明将DDS输出的信号倍频,然后再进行选择输出,实现了超宽带快速捷变频,频率转换响应时间极短(<200ns),产生频率速度达纳秒量级,输出频率范围宽达1GHz以上,频率分辨率小于0.01Hz,最坏情况下,杂散及偕波低于-55dBc,相噪低于-95dBc/Hz@1KHz、-105dBc/Hz@10KHz,且外围控制接口简单,使用方便。
151 倍频器 CN200380110813.6 2003-12-10 CN1879303B 2010-06-23 H·雅各布松; T·莱温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倍增信号、也即脉冲序列的脉冲频率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用于所述信号的输入装置以及用于在多个点上访问所述信号的装置,所述信号在所述点之间具有预定的相位差。所述设备另外包括在第一级上的用于组合被访问的信号对的装置,在所有被组合的对内具有同一相位距离,来自每第一级组合装置的输出是脉冲序列。所述设备另外包括在第二级上的用于组合来自第一级的脉冲序列的组合装置,并且所述在第一级上的组合装置是这样的以致于在它们输出脉冲序列中的脉冲具有通常与被组合的访问信号对中的第一信号的上升沿重合的上升沿,以及具有通常与所述对中的第二信号的下降沿重合的下降沿。
152 一种适用于光纤陀螺的分频装置 CN200610113626.9 2006-10-10 CN1932442B 2010-04-21 张春熹; 潘雄; 宋凝芳; 金靖; 李立京
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光纤陀螺的分频装置,由一个FPGA处理器芯片、分频系数产生器和晶体振荡器构成;晶体振荡器输出的晶振频率Clk_in端与FPGA处理器的时钟输入CLKIN端联接,分频系数产生器将产生的分频系数输出给FPGA处理器芯片的配置文件,保存在EPROM中。本发明是利用一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配合片外一晶振电路,完成单轴、双轴以至三轴陀螺的分频工作。它区别于通讯系统的分频,在于事先不知道与它连接的光路特征频率情况下,在装配完成后以一定的精度逼近特征频率,从而保证光纤陀螺的性能。
153 低频时钟信号产生方法及低频时钟信号产生装置 CN200510056467.9 2005-03-22 CN100456630C 2009-01-28 蒋玉峰; 邓兴
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频时钟信号产生方法和产生装置,该方法包括:(1)可编程逻辑器件按照低频时钟信号的周期To和源时钟脉冲信号的周期Ts确定倍频数N1和分频数N2,其中N1为2n且n为0或自然数;(2)接收由时钟源发送的周期为Ts的源时钟脉冲信号,并将其频率扩大至原频率的N1倍得到频率为N1/Ts的时钟信号;(3)将频率为N1/Ts的时钟信号的频率缩小至1/N2后输出,进而得到所述周期为To的低频时钟信号。本发明当N1为2n且n为0或自然数时,通过分频步骤和倍频步骤产生相应频率的低频信号,无需增加额外的器件即可产生低频时钟信号,降低实现成本及降低了实现难度。
154 用于生成具有等于基频小数部分的频率本振信号电子装置 CN200680015249.3 2006-03-01 CN101322310A 2008-12-10 多米尼克·德尔贝克; 米克尔·热尔姆
电子装置(ED)设计用于从由压控振荡器(VCO)输出并且具有基频FVCO及其谐波的主信号生成具有选定频率FLO的本振信号。这个电子装置(ED)包括安排成用于将信号的频率除以所选定因子N的分频装置(D1,D2;D)和安排成用于选择信号的所选定的M阶谐波的滤波器装置(F1,F2),这些分频装置(D1,D2;D)和滤波器装置(F1,F2)安排成用于共同地处理主信号,以输出具有等于M×FVCO/N的选定频率FLO的本振信号。
155 一种任意分频器及其实现方法 CN02139939.5 2002-12-26 CN100373770C 2008-03-05 李斌; 王艳儒; 谢俊杰
一种任意分频器及其实现方法,主要包括与逻辑D4,两个寄存器RA、RB,加法器D1,减法器D2,选择器D3,在实现方法中,分成五个步骤:确定寄存器RA、RB所存输入、输出参考频率参数A、B;加法器D1在输入频率信号的下降沿对输出频率参数B及选择器D3的输出信号AS求和,输出信号S;减法器D2对信号S及输入频率参数A求差,将S-A的差值以信号X输出,同时在S≥A时,将信号Y置1,否则,信号Y置0;选择器D3在信号Y为1时选择信号X输出到信号AS,否则选择信号S输出到信号AS;与逻辑D4或触发器D4进行相应动作,输出频率信号;此分频器,可以任意分频,并消除了分频误差,简化系统确定方法。
156 无牵引LO产生系统和方法 CN200580013639.2 2005-04-25 CN1985436A 2007-06-20 J·P·A·弗拉姆巴赫; P·T·M·蔡尔
发明提供了一种产生用于RF发射机的LO信号的系统和方法,其消除了LO牵引的险。采用滤波技术来选择VCO信号的所需谐波,其通常为三次谐波。所需的同相和正交LO信号可以利用除法器得到。避免了发送信号和VCO频率之间的任何谐波关系并且无需产生接近VCO频率的中间信号,从而避免了VCO的牵引。
157 倍频器 CN200380110813.6 2003-12-10 CN1879303A 2006-12-13 H·雅各布松; T·莱温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倍增信号、也即脉冲序列的脉冲频率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用于所述信号的输入装置以及用于在多个点上访问所述信号的装置,所述信号在所述点之间具有预定的相位差。所述设备另外包括在第一级上的用于组合被访问的信号对的装置,在所有被组合的对内具有同一相位距离,来自每第一级组合装置的输出是脉冲序列。所述设备另外包括在第二级上的用于组合来自第一级的脉冲序列的组合装置,并且所述在第一级上的组合装置是这样的以致于在它们输出脉冲序列中的脉冲具有通常与被组合的访问信号对中的第一信号的上升沿重合的上升沿,以及具有通常与所述对中的第二信号的下降沿重合的下降沿。
158 振荡电路 CN200610084477.8 2006-05-23 CN1874143A 2006-12-06 木下雅贵; 上村贵志
一种振荡电路。使用LC振荡器生成两个有90°的相位差的振荡信号的振荡电路不利于集成化。作为原振荡器(20),不是使用LC振荡器而是使用由4级的插补型延迟电路(16)构成的差动式环形振荡器。原振荡器的振荡频率设定为f/2。作为原振荡器的各级的输出,得到对于基准相位具有45(k-1)°的相位差的中间信号S(k)。倍增电路(22)由混频器(MX1、MX2)生成S(2)和S(4)的积信号。该积信号以cos(ft/2)振动,并基于该信号生成输出信号(Vout1)。倍增电路(24)由混频器(MX3、MX4)生成S(1)和S(3)的积信号。该积信号以cos(ft/2+π/2)振动,并基于该信号生成输出信号(Vout2)。作为频率f且互相有90°相位差的振荡信号,输出(Vout1、Vout2)。
159 产生参考信号电路装置 CN200610084291.2 2006-05-30 CN1874142A 2006-12-06 简·博伦贝克; 马库斯·维斯特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振荡器(2)产生参考信号电路装置。在振荡器(2)后面连接有相位受控的滤波器(12)。该相位受控的滤波器(12)后面连接有频率倍增器(10)。该频率倍增器(10)与用于输出参考信号的输出端(8)连接。
160 频率转换方法及接收机 CN200510091312.9 2005-01-31 CN1722610A 2006-01-18 雷蒙德·雷贝尔
发明涉及一种频率转换的方法,使用该种方法把一个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信号(50)通过与一个被分频了的振荡器信号(40)混频(14)转换到一个第二频率上,其中被分频了的振荡器信号(40)的频率与一个未被分频的振荡器信号(16)的频率为有理分数比。该方法的特征在于,这样来分频振荡器信号(16),使得被分频了的振荡器信号(40)的时间中值(24)相应于被分频了的振荡器信号(40)的极值(26,28)的间距的一半。此外介绍了使用该方法的接收机(46)。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