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利用容性连接的附加绕组进行无功功率补偿的可磁控的扼流圈 CN201980036676.7 2019-05-02 CN112204494B 2022-11-18 O.比特; R.弗里切; T.哈默; M.库斯特曼; T.曼特; R.摩根斯特恩; G.皮尔兹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容性连接的附加绕组进行无功功率补偿的可磁控的扼流圈。为了实现紧凑并且同时也可以提供容性无功功率的、具有两个可磁控的高压扼流圈(5、6)的全可变并联电抗器(FVSR),提出了使用附加绕组(36),附加绕组与高压扼流圈(5,6)感性地耦合,其中,附加绕组(36)与至少一个容性地起作用的部件(35,45)互连。
2 基于多源协调的变压器自适应型直流偏磁调节系统及方法 CN202211092094.0 2022-09-08 CN115189480A 2022-10-14 童涛; 王鹏; 万华; 李唐兵; 徐碧川; 童超; 曾磊磊; 张竞
发明属于电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协调的变压器自适应型直流偏磁调节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设备监测模、状态分析模块、治理调整模块和反馈修正模块,所述设备监测模块对电网中接地极电流和变压器多源状态变量数据进行采集、数据传输和存储,所述状态分析模块对当前直流偏磁治理下变压器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评价;所述治理调整模块根据重新构建电网初始拓扑模型,计算需调整串入的中性点隔直装置最小电阻,调节中性点隔直装置内部电阻值;所述反馈修正模块对调节后的变压器状态反馈和修正。本发明通过多源协调实现了变压器直流偏磁自适应调节。
3 一种调整多路高压输出交叉调整率的绕制结构及方法 CN202010838209.0 2020-08-19 CN112087122B 2022-05-24 陈鹏; 白德鹏; 刘少鹏; 焦堂沛; 姜仲宁; 史晨璐; 王明
一种调整多路高压输出交叉调整率的绕制结构及方法,包括:初级绕组Np和多个次级绕组;初级绕组P‑1和初级绕组P‑2的数均为N;初级绕组P‑1设置在输出对地电压最高的次级绕组的上层;初级绕组P‑2设置在负载电流最大的次级绕组的下层;初级绕组Np和所有次级绕组的同名端方向均相同;绝缘层的厚度根据两相邻层之间的电压差确定;初级绕组Np和多个次级绕组均使用PCB绕组实现。本发明通过调整初级绕组的绕制方式,使高压变压器不同绕组间的漏感最小,从而改善多路高压输出的交叉调整率。
4 一种抑制单相工频变压器直流偏磁控制装置及方法 CN201911080882.6 2019-11-07 CN110943432B 2022-04-05 莫明熙; 谢超; 林圣雄
发明涉及一种抑制单相工频变压器直流偏磁控制装置及方法,其采用特殊的偏磁电流采样计算模,获取单相工频变压器的原边电流与变压器副边电流,并根据原边电流和副边电流计算出偏磁特征信号;通过信号处理模块对偏磁特征信号进行处理,准确提取偏磁方向及大小;然后采用PID控制器模块实现闭环控制,并将PID控制器模块输出量叠加在逆变器输出电压调制上,使实际偏磁电流朝零的方向收敛调节,实现抑制偏磁电流的作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简单有效的抑制直流偏磁。
5 具有中心接头的可磁性调节的扼流圈 CN201880099740.1 2018-11-26 CN113168959A 2021-07-23 A.布宁; C.科祖拉; T.曼特; M.库斯特曼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具有至少一个相导体(16,18,19)的高压电网(17)中进行无功功率补偿的装置(1)。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针对每个相导体具有高压接头(8)。针对每个高压接头(8)设置有:第一和第二芯部段(3,4),它们是闭合磁路的一部分;第一高压绕组(5),其包围第一铁芯部段;第二高压绕组,其包围第二铁芯部段并且与第一高压绕组并联连接;至少一个饱和开关支路(10,11),其被设计为用于使至少一个铁芯部段(3,4)饱和并且具有可控的功率半导体开关(20,21,22,23);以及控制单元(26),其用于控制功率半导体开关(20,21,22,23)。为了避免漏磁场损耗,至少一个高压绕组装备有中心接头并且在其绕组端部与饱和开关支路连接。而中心接头(50)与高压接头(8)连接。
6 一种基于直流记忆磁通助磁调磁型正交磁化可控电抗器 CN201710396998.5 2017-05-31 CN106992068A 2017-07-28 岳泽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流记忆磁通助磁调磁型正交磁化可控电抗器,包括交流工作绕组、交流工作心和直流记忆磁通正交助磁调磁装置,所述直流记忆磁通正交助磁调磁装置由正交直流工作铁心、直流激磁绕组和具有直流磁场记忆功能的镍钴永磁体组成,所述正交直流工作铁心的两侧均设有开口,交流工作铁心的心柱从正交直流工作铁心的一侧的开口中穿过,所述铝镍钴永磁体嵌设于正交直流工作铁心的另一侧的开口中,所述直流激磁绕组绕设于铝镍钴永磁体上,所述交流工作绕组绕设于交流工作铁心上。本发明结构简单,电抗值线性,并能在很大范围内平滑调节,采用铝镍钴助磁调磁还极大地缓解了直流激磁绕组的电磁负荷,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7 一种新型可调式电抗器 CN201710334748.9 2017-05-12 CN106971833A 2017-07-21 李国宾; 孙绪明; 颜超
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可调式电抗器,具体涉及到电设备的气隙可调电抗器的技术领域。可调式电抗器包括壳体、绝缘子、导电杆、气隙调节机构和器身机构。可调电抗器主机采用并联谐振的工作方式,把试验变压器与电抗器集成为一体,并采用SF6气体绝缘,用金属壳体加以封闭。器身机构固定在气隙调节机构上,通过控制气隙调节机构可使得器身机构中的动心和静铁心之间发生相对移动,达到调节气隙的目的,实现电抗器的可调。该可调电抗器具有连续可调、体积小、重量轻、便于与其他电力设备集成一体化和运输方便等性能优势。
8 磁性接触式转换器 CN201180038917.5 2011-06-28 CN103069517B 2017-05-10 J·L·小佩克; R·L·勃兰特
发明涉及一种转换器,其包括多个变压器和包括若干电线的路径。多个变压器中的每个均包括芯体和控制绕组。所述路径经配置使得多个变压器连接到彼此。非直流电流流过路径。直流电流被输送到用于多个变压器一部分中每个的控制绕组中,从而使得用于多个变压器的所述一部分中的所述每个的芯体饱和,以便在多个变压器的所述一部分中的所述每个的芯体和路径之间的能量传递基本上不存在。
9 一种混合调节式可调电抗器 CN201510713806.X 2015-10-28 CN105244152A 2016-01-13 顾灶根; 赵高峰; 邓峰; 张何; 李斌; 李红; 陈抒瑢; 左红兵; 夏一羽
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调节式可调电抗器,包括机械调节系统、励磁调节系统;机械调节系统采用在主磁路中内嵌旋转芯,通过外部电机驱动控制旋转铁芯的旋转度以调节主磁路的磁阻来达到调节电抗的目的。励磁系统则采用在穿过主绕组铁芯上下装配励磁铁芯和励磁绕组,并通过外部电电子换流器控制通过励磁绕组的电流,进而控制通过主绕组的磁通量,以达到调节电抗的目的。两套电抗调节系统可以互为冗余以提高可靠性,也可以相互协调控制以提高控制精度。本发明具有调节精度高、可靠性高的优点。
10 一种等效气隙可调电抗器 CN201510019484.9 2015-01-14 CN104505238A 2015-04-08 林克曼; 李念; 林明耀
发明公开了一种等效气隙可调电抗器,包括心、交流工作绕组和若干组直流等效气隙绕组;铁心为封闭的环形结构,以铁心的中心点为原点建立直坐标系,铁心的两侧以Y轴对称;Y轴左侧的铁心中部绕有交流工作绕组,Y轴右侧的铁心中部设置有若干对铁心孔,成对的铁心孔对称设置在X轴两侧,在相邻的两个铁心孔上绕制有一组直流等效气隙绕组,各组直流等效气隙绕组之间反向串联;直流等效气隙绕组均沿X轴方向或均沿Y轴方向绕制。本发明用控制直流电流大小产生局部饱和现象看作等效气隙来替代机械装置控制气隙简化了铁心结构,降低了电抗器的响应时间,同时保证电抗器电抗值线性,并有较大的调节范围。
11 兼具直流偏磁及无功补偿功能的新型电变压器控制系统 CN201410279706.6 2014-06-20 CN104022698A 2014-09-03 白保东; 陈志伟; 于江华; 胡召富; 赵晓旋; 王禹
发明涉及一种兼具直流偏磁及无功补偿功能的新型电变压器控制系统,包括与电网连接的等效阻抗、PWM可控整流器、单相逆变器、电容、正向充磁控制接触器、反向充磁控制接触器、退磁控制接触器和CPU,PWM可控整流器、单相逆变器、正向充磁控制接触器、反向充磁控制接触器、退磁控制接触器均与CPU相连接。本发明利用了对两相磁性材料磁特性的转换的功能,使变压器自身具有抑制直流偏磁和无功调节的能力。降低电力系统损耗,节能效果明显;并且克服了传统的抑制直流偏磁方法所带来的不足,保证了变压器中性点的可靠接地;提高了电力网及变压器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对整个电力系统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12 一种可调式电感器 CN201310753404.3 2013-12-31 CN103824675A 2014-05-28 李怀田; 宫龙; 程辉; 张浩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式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感器为磁芯线圈套在底座内,磁芯线圈旁设有永久磁与磁芯线圈相接触外壳套住永久磁铁和铁磁线圈与底座相固定,从而通过转动永久磁铁改变线圈周围的磁场强度以达到电感量可调的目的。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本发明不但可以降低设计成本、物料管理成本、降低库存、解决一些因特殊场合的需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还能够低降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且外形美观。
13 磁性接触式转换器 CN201180038917.5 2011-06-28 CN103069517A 2013-04-24 J·L·小佩克; R·L·勃兰特
发明涉及一种转换器,其包括多个变压器和包括若干电线的路径。多个变压器中的每个均包括芯体和控制绕组。所述路径经配置使得多个变压器连接到彼此。非直流电流流过路径。直流电流被输送到用于多个变压器一部分中每个的控制绕组中,从而使得用于多个变压器的所述一部分中的所述每个的芯体饱和,以便在多个变压器的所述一部分中的所述每个的芯体和路径之间的能量传递基本上不存在。
14 新型正交磁化直流助磁可调电抗器 CN201110387892.1 2011-11-29 CN102903494A 2013-01-30 谭勇; 李淑芹; 宗宝峰
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正交磁化可调电抗器,其包括电抗器心,绕制在所述电抗器铁心柱上的电抗器交流工作绕组以及直流控制单元;所述电抗器铁心柱包括至少一个铁心段,在所述电抗器的每相铁心柱中的至少一个铁心段的位置置换为一直流控制单元。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直流助磁式可调电抗器结构复杂,绕组和芯柱数量多,制造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电抗器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工作中仅直流控制单元铁心处于饱和状态,其余铁心中磁密低,损耗小,谐波含量减小。直流控制单元仅占电抗器铁心中一个铁心段位置,其铁心和绕组体积小,控制单元与电抗器交流绕组之间不需要绝缘处理,大大降低了成本,适于低压、高压、超高压电网中应用。
15 基于多源协调的变压器自适应型直流偏磁调节系统及方法 CN202211092094.0 2022-09-08 CN115189480B 2022-12-09 童涛; 王鹏; 万华; 李唐兵; 徐碧川; 童超; 曾磊磊; 张竞
发明属于电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协调的变压器自适应型直流偏磁调节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设备监测模、状态分析模块、治理调整模块和反馈修正模块,所述设备监测模块对电网中接地极电流和变压器多源状态变量数据进行采集、数据传输和存储,所述状态分析模块对当前直流偏磁治理下变压器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评价;所述治理调整模块根据重新构建电网初始拓扑模型,计算需调整串入的中性点隔直装置最小电阻,调节中性点隔直装置内部电阻值;所述反馈修正模块对调节后的变压器状态反馈和修正。本发明通过多源协调实现了变压器直流偏磁自适应调节。
16 一种路电气化偏磁抑制系统及方法 CN202110289810.3 2021-03-17 CN113067512B 2022-10-18 陈汉杰; 敖晓峰; 张华志; 刘金根; 吕文利; 黄军; 陈争; 李晨琨
发明提供一种路电气化偏磁抑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供电监测平台、电流解析单元和偏磁抑制单元;供电监测平台用于采集铁路供电网络系统中多个变压器间回路的电流数据;电流解析单元用于通过供电监测平台采集到的回路电流数据计算出相应回路电流信号中的直流分量;偏磁抑制单元用于根据直流分量向对应变压器执行直流偏磁抑制;当直流分量大于设定电流阈值时,电流解析单元控制偏磁抑制单元产生等量的反向直流电流,从而达到抑制直流偏磁的效果。本发明拟结合铁路供电电流以奇次谐波为主的特性,采用平均电流法分离出含奇次谐波信号中的直流分量,同时结合铁路电气化供电网络分区的特点,从而合理设置铁路偏磁抑制系统。
17 一种变压器直流偏磁抑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202110861743.8 2021-07-29 CN113708682A 2021-11-26 吴泳聪; 胡上茂; 张义; 廖民传; 刘刚; 贾磊; 蔡汉生; 钱海; 喇元; 胡泰山; 屈路; 冯瑞发; 王俊刚; 梅琪; 钟伟华; 刘浩; 罗炜; 祁汭晗
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直流偏磁抑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首先获取变压器中性点处的实测波形数据,并对实测波形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直流偏置分量,再对直流偏置分量进行频域特征分析,得到频域特征分析结果,然后根据频域特征分析结果,对直流偏置分量进行电流成分分析,得到电流成分分析结果,根据电流成分分析结果,计算直流偏置分量的电流成分占比,得到电流成分占比结果,最后基于电流成分与直流偏磁抑制策略之间的预置对应关系,确定与电流成分占比结果对应的直流偏磁抑制策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对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中不同分量的占比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抑制措施。
18 一种调整多路高压输出交叉调整率的绕制结构及方法 CN202010838209.0 2020-08-19 CN112087122A 2020-12-15 陈鹏; 白德鹏; 刘少鹏; 焦堂沛; 姜仲宁; 史晨璐; 王明
一种调整多路高压输出交叉调整率的绕制结构及方法,包括:初级绕组Np和多个次级绕组;初级绕组P‑1和初级绕组P‑2的数均为N;初级绕组P‑1设置在输出对地电压最高的次级绕组的上层;初级绕组P‑2设置在负载电流最大的次级绕组的下层;初级绕组Np和所有次级绕组的同名端方向均相同;绝缘层的厚度根据两相邻层之间的电压差确定;初级绕组Np和多个次级绕组均使用PCB绕组实现。本发明通过调整初级绕组的绕制方式,使高压变压器不同绕组间的漏感最小,从而改善多路高压输出的交叉调整率。
19 一种抑制单相工频变压器直流偏磁控制装置及方法 CN201911080882.6 2019-11-07 CN110943432A 2020-03-31 莫明熙; 谢超; 林圣雄
发明涉及一种抑制单相工频变压器直流偏磁控制装置及方法,其采用特殊的偏磁电流采样计算模,获取单相工频变压器的原边电流与变压器副边电流,并根据原边电流和副边电流计算出偏磁特征信号;通过信号处理模块对偏磁特征信号进行处理,准确提取偏磁方向及大小;然后采用PID控制器模块实现闭环控制,并将PID控制器模块输出量叠加在逆变器输出电压调制上,使实际偏磁电流朝零的方向收敛调节,实现抑制偏磁电流的作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简单有效的抑制直流偏磁。
20 一种具有永磁偏置的直流电流控制电感调谐装置 CN201910559084.5 2019-06-26 CN110379611A 2019-10-25 张建忠; 王丽; 赵进; 邓富金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永磁偏置的直流电流控制电感调谐装置,包括磁芯、永磁体、气隙、控制线圈和电感线圈;所述的永磁体置于磁芯的磁回路中,保持永磁体和磁芯的截面积相等;磁芯的磁回路中还设置有气隙,使得永磁体与气隙形成串联磁路,以防止永磁磁路短路;所述的控制线圈和电感线圈绕在同一个磁芯骨架上,通过调节控制线圈通入的直流电流大小和方向,调节电感线圈的电感值大小。本发明通过在磁芯磁回路中增加永磁体,在磁芯中产生了偏置永磁磁场,使得磁芯在零直流控制电流状态下达到磁化曲线饱和工作点,仅需通入较小的直流控制电流,即可实现电感值的双向调节,大幅降低了直流控制电流产生的功率损耗。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