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蓄电装置 CN202380026689.2 2023-02-09 CN119998993A 2025-05-13 前田晃希; 小西敦之; 岩岛泰行
蓄电装置(1)具有:蓄电元件单元,具有沿着第一方向排列配置的复数个蓄电元件;以及外装体,容纳蓄电元件单元。外装体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的端部具有开口部。外装体具有与开口部对置的底壁部和与底壁部连接的侧壁部。侧壁部在第一方向上与蓄电元件单元对置,并且随着远离底壁部向与蓄电元件单元分离的方向倾斜。侧壁部在第一方向上与蓄电元件单元对置的内侧面的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与第一方向垂直的平面即第一垂直面。
2 芯片形式超级电容器 CN202210292161.7 2018-10-03 CN114613616B 2025-05-09 尼科洛·布兰比拉; 约翰·海德; 怀亚特·安德烈; 苏希尔·M·J·卡拉巴图拉; 约瑟夫·K·莱恩
芯片形式超级电容器。公开一种适合于使用焊料回流工艺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储能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包括:密封的壳主体(例如,其上附接有盖的下主体),所述密封的壳主体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内的正极内部接触件和负极内部接触件(例如,金属接触垫),并且每个接触件相应地与正极外部接触件和负极外部接触件电连通。所述外部接触件中的每个都提供到主体外部的电连通,并且可以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外表面上。双电层电容器(EDLC)(在本文中也称为“超级电容器”或“超级电容”)储能单元设置在所述主体中的空腔内,包括交替的电极层和电绝缘分隔体层的堆叠体。电解质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且润湿所述电极层。
3 电化学元件 CN202380058113.4 2023-08-08 CN119816994A 2025-04-11 山口浩司; 佐藤清司; 古川一挥; 大冢拓海; 增田俊平
发明提供能够容易地安装配置于发电元件与盖材之间的导电板并且能够维持良好的电连接的电化学元件。电化学元件(1)具备:具有凹状容器(11)和覆盖凹状容器(11)的开口的盖材(12)的外壳(10),凹状容器(11)具备底部(111)及侧壁部(112);发电元件(20),其具有将电极层(21)、电极层(22)以及固体电介质层(23)层叠的层叠体并以底部(111)与电极层(21)对置的方式收纳在外壳(11)的内部空间;以及导电板(30),其在凹状容器(11)的开口侧配置于电极层(22)与盖材(12)之间。凹状容器(11)具有在侧壁部(112)的上端面具有开口的多个插入孔(115)。导电板(30)在其缘端具有与各个插入孔(115)的位置对应的多个弹性卡定部(31)。在各个弹性卡定部(31)插入到插入孔(115)的状态下,弹性卡定部(31)的前端部(311)按压插入孔(115)的侧面。
4 一种防电解液泄露的电容器及其工作方法 CN202411984467.4 2024-12-31 CN119786279A 2025-04-08 邹伟平; 黎华章; 王国华; 王云飞
发明涉及电容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电解液泄露的电容器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螺纹连接有盖板,壳体内部下方固定连接有底板,盖板与底板内部安装有电容器。本发明通过将电容器安装在壳体内部,通过壳体将电容器与电路板之间形成隔绝,从而避免了电容器直接漏液后,将电路板腐蚀了,从而增加了损失成本,提升维修程度,且通过壳体内外侧的散热结构,保证电容器工作时的热量能够及时散出。当电容器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路板安装在设备内部时,电容器的横向时,其漏液会向下流,通过接板在重的影响下移动至电容器下方,可将电容器的漏液接住,避免电解液在壳体内部乱流。
5 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及使用其的蓄电装置 CN202210322936.0 2016-03-02 CN114696014B 2025-03-28 伊集院涉; 佐佐木聪
一种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其具有依次层叠至少基材层、粘接层、金属箔层、密封剂粘接层和密封剂层而成的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与所述粘接层之间的易粘接处理层、以及设置在所述金属箔层的两面上的第一和第二防腐蚀处理层,在所述易粘接处理层与所述第一防腐蚀处理层之间仅层叠有所述粘接层,在所述第二防腐蚀处理层与所述密封剂层之间仅层叠有所述密封剂粘接层,所述基材层为由95℃热收缩率低于5%且180℃热收缩率为10%至25%的聚酯膜构成的层。
6 蓄电模和蓄电模块的制造方法 CN202380058648.1 2023-08-01 CN119678299A 2025-03-21 冈本夕纪; 弘濑贵之; 石黑文彦; 神谷亮太; 中村知广
一种蓄电模,具备电极层叠体、设置在电极层叠体的封闭体、以及接合于封闭体的注射树脂部。多个电极各自包含从第一方向观看时呈矩形状的集电体。封闭体包含:熔接端部,其是多个框状构件的外周缘被相互熔接而成的;以及多个连通孔,其与熔接端部的注液口面的外侧连通。注射树脂部包含:主体部,其部分地包覆注液口面;以及多个突出框部,其从与注液口面交叉的第二方向观看时,将与多个连通孔各自连接的开口包围。
7 蓄电模 CN202380058933.3 2023-07-26 CN119678279A 2025-03-21 冈山泰彰; 中村知广; 弘濑贵之; 坂本隼也
一种蓄电模,具备:电极层叠体,其具有包含集电体并沿着第一方向层叠的多个电极;第一树脂部,其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所述集电体之间形成内部空间并且封闭该内部空间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电极层叠体;以及封闭体,其接合于所述第一树脂部,所述第一树脂部的外表面包含: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面;以及4个外侧面,其以将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连接的方式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8 蓄电设备及蓄电设备的制造方法 CN202410841050.6 2024-06-27 CN119674250A 2025-03-21 内田阳三; 佐藤友纪; 藤村哲史; 立山望美; 内村将大; 浅井正孝; 松本繁; 泷本崇志; 中村竣亮; 町田圭太郎
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40℃的低温下放置蓄电设备,也不易在树脂构件的树脂内侧部中的一对长边侧接合面的附近产生龟裂的蓄电设备以及蓄电设备的制造方法。蓄电设备具备壳体盖构件、端子构件以及树脂构件。树脂构件具有树脂外侧部、树脂内侧部以及树脂孔内部,壳体盖构件和树脂构件构成为,在放置于‑40℃的温度环境下时,在树脂构件产生在盖长边方向上向盖厚度方向的外侧呈凸形状的翘曲,树脂内侧部中的一对长边侧接合面分别在盖长边方向上按压端子构件。
9 蓄电器件、加强部件和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 CN202380057354.7 2023-08-10 CN119631237A 2025-03-14 佐佐木美帆; 奥村昌平; 神田信之; 瓜生敏史; 白石武; 松元丰
蓄电器件包括:电极体;与所述电极体电连接的电极端子;配置于所述电极体的侧方的加强部件;和用于包装所述电极体和所述加强部件的外装膜,所述电极端子具有露出部,所述露出部是相对于所述加强部件露出到与所述电极体相反的一侧的外部的部分,所述露出部的一部分与所述外装膜接合。
10 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的成形工序中的品质管理方法、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和蓄电器件 CN202411677428.X 2020-08-19 CN119560705A 2025-03-04 立泽雅博; 木村优; 景山纯
一种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的成形工序中的品质管理方法,上述品质管理方法将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作为品质管理的对象,上述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由从外侧起至少依次具有基材层、阻隔层和热熔接性树脂层的层叠体构成,上述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以从上述热熔接性树脂层侧向上述基材层侧突出的方式成形,在上述热熔接性树脂层侧形成有能够收纳蓄电器件元件的凹部,上述品质管理方法包括判断工序,在该判断工序中,从上述形成有凹部的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中抽取被检验对象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对于上述被检验对象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的形成上述凹部的外侧表面的曲面部和非曲面部分别在SCI方式、视场10°和光源F2的测量条件下测量反射光的L*a*b*颜色空间中的L*值,基于L*值之差的大小,判断形成有凹部的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是否为合格品。
11 蓄电元件 CN201880078609.7 2018-11-29 CN111433935B 2025-02-11 前田宪利; 上林广和
发明提供一种蓄电元件,蓄电元件(10)具备:容器(100),具有容器主体(120)和盖体(110);和电极端子(正极端子(200)、负极端子(300)),固定于盖体(110),其中,在容器(100)的电极端子侧的面形成有容器主体(120)和盖体(110)的接合部(130),盖体(110)具有:凹部(111~118),不配置在电极端子和接合部(130)之间,在与接合部(130)相邻的位置沿着接合部(130)配置。
12 蓄电模、蓄电组和车辆 CN202380047636.9 2023-06-29 CN119384761A 2025-01-28 泽田耕一; 高崎裕史; 饭岛直纯
蓄电模具备:至少一个圆筒形的蓄电装置(60);以及下保持件(41),其沿蓄电装置(60)的轴向(Z)保持蓄电装置(60),在将与蓄电装置(60)的轴向(Z)正交的方向设为方向(Y)、将与轴向(Z)和方向(Y)都相互正交的方向设为方向(X)时,该蓄电模块在方向(Y)上的端部设有刚度比下保持件(41)的刚度高的构件。
13 蓄电元件及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CN202380046692.0 2023-06-09 CN119366058A 2025-01-24 山根久幸
一种蓄电元件,具有:容器,具有用于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口;注液盖,从所述容器的外侧密封所述注液口;以及中盖,介于所述注液口和所述注液盖之间,覆盖所述注液口,所述中盖具有绝缘性,呈向所述容器的外侧凸出的形状。
14 用于增强电存储的系统和方法 CN202210845466.6 2018-08-30 CN115188604B 2025-01-14 N·G·纽马克; S·M·柯林斯
一种电能存储设备,包括:壳体,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电极,其被部署在壳体中、邻近第一侧;第二电极,其被部署在壳体中、邻近第二侧;以及电解质混合物,其被部署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所述电解质混合物包含多个离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被部署在壳体中的通道允许离子邻近第一端流动,并且壳体中的阻挡物防止离子邻近第二端流动。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离子中的一些是磁性的。在又一实施方式中,离子中的一些具有比其他离子更大的密度。通过向电能存储设备施加磁场或使该设备旋转来增强对电能存储设备的充电。
15 一种竖向组装超级电容器电芯的方法 CN202410059815.0 2024-07-03 CN119296983A 2025-01-10 武建飞
发明公开了一种竖向组装超级电容器电芯的方法,本发明采用价格低廉的材料做成用于竖向组装超级电容器电芯的模具,简易快速的得到超级电容器电芯。超级电容器的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竖向组装超级电容器电芯的模具设置为上下开口的可折叠的柔性连续卡槽(1),卡槽(1)上下两端需短于极片的上下长度,将单片正、负极片和隔膜分别依次嵌入卡槽(1)内,嵌入需要的正、负极片和隔膜的数量后,将卡槽(1)折叠,再固定卡槽(1)上、下两侧开口的其中一侧正、负极片和隔膜,取出卡槽(1),得到超级电容器的电芯。通过这种竖向组装超级电容器电芯的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的组装超级电容器电芯,避免横向叠片花费的大量时间,解决了横向叠片使正、负极片无法精准对齐,导致的超级电容器容量无法完全发挥的问题,从而提高的电芯的组装效率,提高正、负极片和隔膜的对齐度,提高了超级电容器的可靠性。
16 蓄电模 CN201880089770.4 2018-09-18 CN111742435B 2025-01-10 中条祐贵; 弘濑贵之; 中村知广; 山田正博
一种蓄电模,具备:层叠体,其包含沿着第1方向层叠的多个电极;密封体,其以包围电极的周缘部的方式设置于层叠体,在沿着第1方向相邻的电极之间形成收纳电解液的内部空间,并且密封内部空间;以及加强体,其设置于电极,用于抑制电极的变形,电极包含多个双极电极、以及负极终端电极,双极电极包含电极板、设置在电极板的第1面的正极、以及设置在电极板的与第1面相反的一侧的第2面的负极,负极终端电极包含电极板、以及设置在第2面的负极,且以第2面朝向层叠体的第1方向的内侧的方式配置在层叠体的第1方向上的一端。
17 蓄电装置 CN202380043706.3 2023-06-27 CN119213617A 2024-12-27 池田隆志; 绵野伊吹; 井上朋重
蓄电装置(10)具备:蓄电元件单元(210),其具有蓄电元件(211);外壳体(100),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开口的外壳体主体(110),且收容蓄电元件单元(210);以及第一构件(内壳体上壁(310)),其配置于蓄电元件单元(210)的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外壳体(100)具有:配置于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外壳体底壁(111);以及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对置的外壳体侧壁(112),第一构件固定于在外壳体侧壁(112)固定的第二构件(配重(400)),或者第一构件固定于外壳体侧壁(112)。
18 蓄电装置结构体 CN202380036472.X 2023-04-03 CN119096399A 2024-12-06 八木稔
蓄电装置结构体由蓄电装置和壳体构成,所述壳体有空隙地包围该蓄电装置,并且,该蓄电装置结构体具有在蓄电装置与壳体的空隙中配置有含有热解聚性聚合物的成型体的结构。该成型体优选为膜状、片状或板状。根据这样的蓄电装置结构体,能够降低在蓄电装置、特别是层叠了复数个蓄电装置而成的蓄电装置堆叠体破损时或过度充电时等异常时起火的险。
19 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 CN202411205835.0 2018-05-18 CN119092909A 2024-12-06 今元惇哉; 荻原悠; 铃田昌由
发明提供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本发明的外包装材料是至少按顺序具备基材层、在一个或两个面上设有防腐蚀处理层的金属箔层、以及密封胶层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其中,密封胶层含有聚丙烯系树脂(A)及1~40质量%的非相容系成分(B),对所述外包装材料进行热封、粘接而成的粘接部的最大密封强度SM为35N/15mm以上且满足下述(1)或(2)的条件:(1)稳定区域中的密封强度SS与最大密封强度SM之比SS/SM为0.3以上,(2)平均密封强度SA与最大密封强度SM之比SA/SM为0.3以上。
20 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其制造方法、外观的检查方法和蓄电器件 CN202380035225.8 2023-03-10 CN119054136A 2024-11-29 中村真一郎; 河合桃香; 立泽雅博; 盐田育万; 初田千秋; 山下孝典
发明提供一种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其由从外侧起至少依次具有表面覆盖层、基材层、阻隔层和热熔接性树脂层的叠层体构成,上述表面覆盖层包含树脂和填料,对于上述表面覆盖层的所述外侧的表面、使用可变度光度计、在入射光角度60°的条件下每隔0.1°受光角度测定的、受光角度55.0°以上65.0°以下的范围内的反射率的最大值A与受光角度70.0°以上80.0°以下的范围内的反射率的最大值B之比(A/B)为3.50以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