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
蓄电元件以及蓄电装置 |
CN202380026724.0 |
2023-03-07 |
CN118922986A |
2024-11-08 |
奥山良一; 冈部一弥; 相田广德 |
蓄电元件具备容器,该容器容纳电极体,容器在从容器的厚度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面中且在面的角部的一部分或者面的边部的一部分具有第一凹部。第一凹部在厚度方向上贯通,在第一凹部具备气体排出阀。 |
22 |
一种多色彩电致变色储能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311336101.1 |
2023-10-16 |
CN117410104B |
2024-11-08 |
朱凯; 焦杨 |
本发明属于电致变色和超级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色彩电致变色储能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多色彩电致变色储能器件由自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阴极层、电解质层和阳极层组成,阴极层由导电基底底层和离子存储层组成,阳极层由电致变色储能层和导电基底顶层组成;导电基底底层、离子存储层、电解质层、电致变色储能层、导电基底顶层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离子存储层为普鲁士蓝薄膜层,电解质层为ZnSO4水溶液层,电致变色储能层为MnO2/V2O5复合薄膜层。本发明在电致变色器件具有电致变色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了储能功能的叠加,使其同时具备电致变色和储能的双重功能,并且器件的色彩变化可以反映其多个储能状态。 |
23 |
蓄电单元 |
CN202380021742.X |
2023-02-10 |
CN118843915A |
2024-10-25 |
高桥彻 |
本公开的蓄电单元具备:树脂制的保持架,以使蓄电元件的一部分向上侧露出的状态收容所述蓄电元件;电路基板,包括与所述蓄电元件电连接的配线,固定于所述保持架的下侧;以及金属制的壳体,通过将向所述下侧开放的开放端固定于所述电路基板,来收容所述蓄电元件和所述保持架。所述保持架包括一个或多个柱部,所述柱部比所述蓄电元件向所述上侧突出。 |
24 |
盖体、盖体单元及其制造方法、蓄电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CN202380023701.4 |
2023-02-27 |
CN118765456A |
2024-10-11 |
佐佐木美帆; 斋藤敦; 阿久津纮基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蓄电器件的盖体,所述蓄电器件包括电极体、与所述电极体电连接的电极端子、和以具有开口部的方式卷绕于所述电极体的外装薄膜,所述盖体被配置于所述开口部,包括以能够经由所述电极端子进行电力输入输出的方式夹持所述电极端子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 |
25 |
蓄电装置 |
CN202380016513.9 |
2023-01-12 |
CN118743093A |
2024-10-01 |
新宅正行; 水田治彦 |
本发明涉及蓄电装置。蓄电装置(1)具备:多个蓄电元件(20);排气部(71),其配置在多个蓄电元件(20)各自的气体排出阀(29)上,并形成气体的排气路径(76);多个歧管部(31),其使多个蓄电元件(20)各自的气体排出阀(29)与排气部(71)的排气路径(76)连通;以及多个阀部(40),其堵塞多个歧管部(31)的各个。阀部(40)具有:单侧打开式盖体(41),其堵塞歧管部(310),包含开放端部(414)、以及与开放端部(414)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亦即基端部(413),且开放端部(414)的开放宽度比基端部(413)的开放宽度大;以及整流部(42),其配置在盖体(41)的朝向气体排出阀(29)的主表面(下表面(419)),并沿与从基端部(413)朝向开放端部(414)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
26 |
保持架及蓄电单元 |
CN202380021781.X |
2023-02-10 |
CN118648077A |
2024-09-13 |
高桥彻 |
本公开的保持架对在排列方向上排列的多个蓄电元件进行保持,其中,所述保持架具备:多个凹部,分别以向与所述排列方向交叉的上下方向的上侧露出的状态收容多个所述蓄电元件;多个框部,划分多个所述凹部中的在所述排列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凹部;及多个保持部,分别从多个所述框部向所述上侧突出,保持收容于所述凹部的蓄电元件。多个所述保持部包括:第一保持部,从所述排列方向的一侧与收容于所述凹部的蓄电元件抵接;及第二保持部,从所述排列方向的另一侧与收容于所述凹部的蓄电元件抵接,在从所述排列方向观察时,设置于多个所述框部中的同一框部的所述第一保持部与所述第二保持部不重叠。 |
27 |
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及其制造方法、带有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的金属端子、使用该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的蓄电器件、包括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和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的套件、以及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 |
CN202380018034.0 |
2023-01-19 |
CN118633200A |
2024-09-10 |
望月洋一; 田中润 |
一种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其设置在与蓄电器件元件的电极电连接的金属端子和将所述蓄电器件元件密封的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之间,所述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的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的至少一侧的表面由包含3种以上的结构单元的树脂形成,所述树脂的熔解峰温度为170℃以上。 |
28 |
蓄电装置 |
CN202380018835.7 |
2023-01-19 |
CN118613954A |
2024-09-06 |
西村洋介 |
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蓄电元件的层叠体、在第一方向上夹持层叠体的一对终端构件、以及将各终端构件的端部彼此连接的连接构件,终端构件具有板状的终端构件主体,终端构件主体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边和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边,连接构件具有与层叠体相邻的连接构件主体、从连接构件主体的第三方向上的端部沿着层叠体延伸的第一片部、从连接构件主体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部沿着终端构件主体延伸的第二片部、以及将第一片部与第二片部连接的连接部,终端构件主体的将第一边与第二边相连的第一端缘和包含连接部以及第二片部的各端缘在内的第二端缘分别具有交叉地对置的对置部,终端构件以及连接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包含对置部的端部相对于与该端部相邻的部位以远离对方侧的对置部方式弯曲。 |
29 |
绝缘架及蓄电器件 |
CN202410219068.2 |
2024-02-28 |
CN118589171A |
2024-09-03 |
鹿田胜也 |
本公开涉及绝缘架及使用该绝缘架的蓄电器件。根据本公开,可以抑制将电极体插入壳体主体时的绝缘架的破损。此处公开的绝缘架(10)是收容蓄电器件的电极体(20)的绝缘性的箱状体。该绝缘架具备:平面矩形的底面部、从底面部向上方延伸的一对正面部(14)及从底面部向上方延伸的一对侧面部(16)。并且,该绝缘架(10)在底面侧形成有角部(10C),在该角部(10C)的附近形成有槽部(19)。根据该结构,在绝缘架的角部(10C)与壳体主体(34)干涉时,绝缘架沿着槽部(19)弯折,角部(10C)朝向内部侧变形。其结果是,由于绝缘架的角部(10C)与壳体主体(34)的干涉被消除,因此,能够抑制由与壳体主体(34)的摩擦导致的绝缘架(10)的破损。 |
30 |
蓄电设备 |
CN202410227610.9 |
2024-02-29 |
CN118589113A |
2024-09-03 |
大嶋一生 |
本发明公开的蓄电设备具备外壳主体(12)、具有端子装配孔的封口板(14)、收容于外壳主体(12)的内部的电极体、集电端子、以及配置于封口板(14)与集电端子之间的绝缘部件(40)。在蓄电设备中,绝缘部件(40)在其与封口板(14)的端子装配孔(18)的周缘部分以及集电端子一体成型了的状态下,配置于端子装配孔(18)的周缘(18a)。其中,封口板(14)和集电端子由0.2%屈服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满足规定的范围的金属材料构成。 |
31 |
电馈通件和具有这种电馈通件的储能器 |
CN202280089533.4 |
2022-12-14 |
CN118575242A |
2024-08-30 |
H·哈特尔; B·朗母多尔 |
提供一种特别是用于电储存装置的电馈通件(10)。电馈通件(10)包括具有贯通开口(14)的基体(12)和布置在贯通开口(14)中的连接销(20),所述连接销以电绝缘的方式经由固定材料(16)保持在贯通开口(14)中。还提出连接销(20)具有由第一导电材料构成的芯(22),并且至少在电馈通件(10)的第一侧上,芯(22)的第一端面借助由第二导电材料构成的遮盖材料(24)覆盖,其中连接销(24)和固定材料(16)构造和布置成使得在电馈通件(10)的第一侧上,不可接近芯(22)的第一导电材料。 |
32 |
一种可植入体内的锌离子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202410677850.9 |
2024-05-29 |
CN118538545A |
2024-08-23 |
朱英杰; 李恒; 李丹丹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植入体内的锌离子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可植入体内的锌离子超级电容器包括负极/原位聚合凝胶电解质结构//正极薄膜//封装层的结构;所述可植入体内的锌离子超级电容器的整体厚度在339‑600μm之间;所述负极/原位凝胶电解质结构为在负极上原位聚合形成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解质的结构;所述正极薄膜为含有正极材料的柔性导电薄层;所述封装层为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膜。 |
33 |
蓄电模块 |
CN202280087615.5 |
2022-12-07 |
CN118525402A |
2024-08-20 |
冈本夕纪; 儿玉凉介 |
在蓄电模块(1)中,以覆盖层叠体(10)的外侧面(10s)的方式设置有包含金属层(41)的片构件(30)。因此,与设置仅为树脂层的片的情况相比较,水分向层叠体(10)的侵入得到抑制。尤其是,片构件(30)以从正极终端电极(13)的集电体(15)上的位置经过外侧面(10s)到达负极终端电极(12)的集电体(15)上的位置的方式延伸,并且在沿着层叠方向(D)的截面内被分割成部分地重复的第1部分(31)和第2部分(32)。并且,第1部分(31)与第2部分(32)是相互电绝缘的。 |
34 |
蓄电装置 |
CN202280084039.9 |
2022-12-23 |
CN118414750A |
2024-07-30 |
坂本真一; 下司真也 |
电池(1)的电极端子(50),其具有将设置于电池(1)的周壁的圆环状的槽部(23)的轴向上的一侧包围的第一连接部(50a)、将槽部(23)的轴向上的另一侧包围的第二连接部(50b)、以及将第一连接部(50a)与第二连接部(50b)连接的架桥部(50d)。由于电池(1)的膨胀而所述槽部(23)沿轴向扩展,由此,架桥部(50d)断裂从而切断第一连接部(50a)与第二连接部(50b)之间的电流。 |
35 |
蓄电装置 |
CN202380015292.3 |
2023-01-19 |
CN118414747A |
2024-07-30 |
西村洋介 |
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蓄电元件、相邻构件以及末端构件;和从末端构件朝向相邻构件突出的第一凸部,相邻构件具有:第一面,沿着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延展且与末端构件对置;和第二面,沿着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延展且与蓄电元件对置,第一面在与第一凸部对应的位置具有朝向第二面凹陷的第一凹部。 |
36 |
蓄电器件 |
CN202280083517.4 |
2022-12-27 |
CN118414743A |
2024-07-30 |
阿久津纮基; 佐佐木美帆 |
蓄电器件包括:电极体;和将上述电极体密封的外包装体,上述外包装体包括:以具有比上述电极体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部的方式包覆所述电极体的外包装膜;和通过上述外包装膜的相互面对的面彼此接合而密封形成的密封部,上述密封部包括:形成于上述伸出部的伸出密封部;和在俯视时在与上述伸出密封部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背贴密封部。 |
37 |
可视化超级电容器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410250645.4 |
2024-03-05 |
CN118263037A |
2024-06-28 |
王跃丹; 王栋; 江威; 李沐芳; 李梦杰; 郝盼盼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视化超级电容器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以柔性导电纤维为基材,在柔性导电基材表面聚合电致变色层,电致变色层既可存储离子,也可以作为可视化界面,以聚合了电致变色层的基材为电容器的正负极,用凝胶电解质完全包覆电致变色层,自然固化后得到电致变色可视化超级电容器;该电容器具有良好的柔性、稳定的变色性能、稳定充放电循环和较高的能量密度。本发明采用浸泡和电镀结合的方法,使五氧化二钒自然生长在纤维基材表面,可在纤维表面形成珊瑚状结构,使纤维同时具备电致变色和能量存储的功能。该可视化超级电容器能够随充放电过程中电压变化显示不同的颜色,具有可控性、柔韧性和巨大的应用优势和前景。 |
38 |
二次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
CN202280072752.1 |
2022-10-31 |
CN118251797A |
2024-06-25 |
栗城和贵; 米田祐美子; 斋藤圣矢; 高桥辰义 |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正极导线连接部或负极导线连接部的劣化的柔性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具有如下结构:正极导线以贯穿设置在第一隔离体中的一个开口部、设置在第一负极中的开口部及设置在第二隔离体中的一个开口部的内侧的方式与第一正极所包括的正极集流体露出部及第二正极所包括的正极集流体露出部连接;负极导线以贯穿设置在第一隔离体中的另一个开口部的内侧的方式与第一负极所包括的负极集流体露出部连接;以及负极导线及第一负极所包括的负极集流体露出部以贯穿设置在第二隔离体中的另一个开口部、设置在第一正极中的开口部、设置在第二正极中的开口部及设置在第三隔离体中的另一个开口部的内侧的方式与第二负极所包括的负极集流体露出部连接。 |
39 |
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其制造方法和蓄电器件 |
CN202280067180.8 |
2022-10-06 |
CN118160133A |
2024-06-07 |
村泽宪 |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其由至少依次具有基材层、阻隔层和热熔接性树脂层的叠层体构成,对上述热熔接性树脂层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得的DSC曲线在115℃以上、130℃以下的范围内至少具有一个熔融峰值温度,基于压痕法,在测量温度为110℃时,将维氏压头从上述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的上述热熔接性树脂层一侧的表面沿厚度方向压入至1μm的深度测得的马氏硬度为8.5MPa以上、11.0MPa以下。 |
40 |
用于储能电池的盖组件、包括盖组件的套件和储能电池 |
CN202311674023.6 |
2023-12-06 |
CN118156051A |
2024-06-07 |
M·金特 |
为了实现盖组件,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造盖组件(5)的方法,该盖组件(5)配置成用于封闭超级电容器(11)的电池主体(2),电池主体(2)包括底部(21)、壁部(22)和顶部开口(23),盖组件(5)包括导电盖构件(51)和电绝缘密封构件(52),其中,盖构件(51)和密封构件(52)配置成配合形成布置在盖构件(51)与密封构件(52)之间的膨胀室(6),其中,膨胀室(6)可流体连接到电池主体(2)的内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