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化还原电容器以及其制造方法 CN201080044992.8 2010-09-17 CN102576608B 2015-06-03 栗城和贵; 荻野清文; 斋藤祐美子; 坂田淳一郎
提供可在室温被制造的化还原电容器以及其制造方法。含有氢的非晶半导体被用作氧化还原电容器的电解质。可使用含有诸如非晶、非晶硅锗、或非晶锗之类的半导体元素的非晶半导体作为含有氢的非晶半导体的典型示例。可使用含有氢的非晶半导体作为含有氢的非晶半导体的另一个示例。可给出含有诸如氧化锌、氧化、氧化镍、氧化、以及氧化铟之类的单组分氧化物半导体的非晶半导体作为含有氢的氧化物半导体的典型示例。可使用诸如In-M-Zn-氧化物半导体(M是选自Al、Ga、Fe、Ni、Mn、以及Co的一个或多个金属元素)之类的多组分氧化物半导体作为含有氢的非晶半导体的另一个示例。
22 电极浆料 CN202380063732.2 2023-07-20 CN119816948A 2025-04-11 F·休森; R·博拉; T·南恩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电极浆料组合物,所述电极浆料组合物包括包含以下各项的电极浆料组合物:电极活性材料;粘合剂;以及微乳液,所述微乳液包含相、水不混溶相和两亲物,其中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和所述粘合剂被掺入所述微乳液内,所述电极浆料组合物可以用于制备电极,包括用于产生电化学电池单元。
23 具有电能储存功能的聚合物人造石及其制造方法 CN202380049280.2 2023-05-04 CN119452445A 2025-02-14 S·诺文·瓦加里
该人造石可以用作表现类似于超级电容器的电能储存器,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根据本发明,地质聚合物泥被用作电解质的材料。本发明的超级电容器包括地质聚合物水泥基质(1)和正负极电极(2、3),由此钢电极(2、3)布置在基质中,基质由导电砂浆制备。导电砂浆包括灰、水泥、砾石和沙子、性活化剂(KOH和SiO2),以及一些人造石化合物的添加剂,例如聚羧酸醚、缓凝剂、木质素磺酸盐、乙烯‑乙酸乙烯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颜料、MXene和炭黑。该超级电容器人造石结构简单并基于特定的配方。
24 一种锰掺杂钴镍层状双氢化物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411734218.X 2024-11-29 CN119419073A 2025-02-11 沈嘉豪; 潘洋洋; 韩奇花; 徐万青; 王天石; 宋洁; 胡华友; 殷竟洲
发明公开了一种锰掺杂钴镍层状双氢化物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钴盐、镍盐混合溶解于中制得钴盐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经预处理的锰粉并混合均匀,加盖保鲜膜静置保存24h,生成的产物通过离心分离、去离子水洗涤三次,烘干得到锰掺杂钴镍层状双氢氧化物。本发明的锰掺杂钴镍层状双氢氧化物电极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钴镍双氢氧化物具有较高的表面能、易聚集,导致电极材料的比表面积较小等缺点,促进了电化学电荷转移效率,增强电解质的吸附,从而获得了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25 一种可植入体内的锌离子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410677850.9 2024-05-29 CN118538545A 2024-08-23 朱英杰; 李恒; 李丹丹
发明涉及一种可植入体内的锌离子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可植入体内的锌离子超级电容器包括负极/原位聚合凝胶电解质结构//正极薄膜//封装层的结构;所述可植入体内的锌离子超级电容器的整体厚度在339‑600μm之间;所述负极/原位凝胶电解质结构为在负极上原位聚合形成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解质的结构;所述正极薄膜为含有正极材料的柔性导电薄层;所述封装层为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膜。
26 MOFs超薄纳米花异质复合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202211420194.1 2022-11-14 CN115910628B 2024-08-06 吴亚盘; 闫雪雪; 李东升; 伍学谦; 韩庆文; 马会娟; 习本军; 李防
发明属于一种MOFs超薄纳米花异质复合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恒压电沉积泡沫镍上制备的α‑Co(OH)2为自牺牲模板,公开了一种由有机配体2,5‑噻吩二甲酸硝酸铜、N,N‑二甲基甲酰胺、HBF4的混合溶液中进行自组装得到的一例多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作为前驱体,和α‑Co(OH)2自组装而成的二维纳米针组成的球状三维纳米花结构的复合纳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在超级电容性能方面的应用。本发明具有大量的活性位点,很好的导电性,使得它具备良好的超级电容性能。
27 一种自支撑双金属NiCo-Tdc/NF纳米片电极及其制法与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CN202311726499.X 2023-12-15 CN118116750A 2024-05-31 奚红霞; 刘术俊; 段崇雄; 余仪
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支撑双金属NiCo‑Tdc/NF纳米片电极及其制法与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一步热法在导电泡沫镍基质上原位生长了镍钴双金属MOF电极材料,呈现出均匀纳米片结构。通过水热生长得到的NiCo‑Tdc纳米片与泡沫镍基质有良好的结合,制备工艺简单易行,不需额外的导电剂和粘结剂可直接作为电极材料。获得的NiCo‑Tdc/NF电极由于均一纳米片形貌以及金属镍和钴的协同作用,在电解质中暴露更多可及性化还原位点,有利于法拉第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28 一种致密石墨烯基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410410986.3 2024-04-08 CN118016453A 2024-05-10 韩方明; 林豆
发明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致密石墨烯基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结合两次热反应和真空抽滤工艺制得致密石墨烯基复合薄膜,嵌入的碳量子点避免了石墨烯纳米片自堆叠,碳化的海藻酸钠增强了石墨烯层间作用,因此薄膜的电导率、抗压强度和比表面积显著提高。该薄膜作为电极使用时具有平滑的离子迁移通道、良好的柔性和亲水性,在两电极体系中测试其电化学性能,表现出具有超高功率性能和高抗压能,解决了现有技术制得的薄膜无法兼顾高表面积、高密度、高电导率、高机械强度和高孔隙率的技术问题,可用于耐压电子设备的储能单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9 一种钼离子浸出矿锰基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410082194.8 2024-01-19 CN117912863A 2024-04-19 卜云飞; 杨志辉
发明公开了一种钼离子浸出矿锰基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化学能源技术领域,包括将硝酸镨、硝酸钡、硝酸锰、硝酸镍和钼酸铵加入中,加热搅拌至溶解;加入一水合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加热搅拌,调节pH值至6.5~7.5;加热搅拌形成凝胶,将凝胶在空气中加热得到黑色前驱体,将黑色前驱体烧制得到钙钛矿锰基氧化物;将钙钛矿锰基氧化物在氢氧化溶液中浸泡,然后提纯得到钼离子浸出型钙钛矿锰基氧化物;本发明比电容能达到2300F/g,相对于Pr0.5Ba0.5Mn0.9Ni0.1O3‑δ样品提升了近2倍,充放电30000次后电容保持率高达94.53%,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30 一种三维多孔Ti3C2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310370207.7 2023-04-10 CN116435112A 2023-07-14 郭晓辉; 岳斯亮; 靳心惠; 胡昊; 白佳煜
发明属于无机材料和功能材料制备工艺,公开一种三维多孔Ti3C2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为:将掺杂源与Ti3C2均匀分散于溶剂A中,随后于110~130℃的温度下进行水热反应,获得前驱体材料;所述掺杂源为源,或氮源和钒源;将所述前驱体材料均匀分散于水溶剂B中,获得前驱体溶液;随后将所述前驱体溶液过滤后,冷冻干燥,即获得所述三维多孔Ti3C2膜。本发明通过钒和氮共掺杂提供了丰富的活性位点,可以优化金属离子与表面含官能团的相互作用,提高电荷在材料表面的传输速度,提供丰富的氧化还原活性位点。
31 一种基于化还泥基固态电解质的结构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10175689.0 2023-02-28 CN116313554A 2023-06-23 张东; 张圆圆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化还泥基固态电解质的结构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该结构超级电容器是以rGO/Mn2O3为正极,rGO为负极,以聚丙烯酰胺‑水泥‑Mn(NO3)2·4H2O为氧化还原固态电解质组装而成的。首先通过两步水热法制备rGO/Mn2O3电极,其次,通过同步反应法制备氧化还原水泥基固态电解质,最后将上述制备的电极与电解质进行组装,制备结构超级电容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同步反应法制备固态电解质,充分的利用水泥水化过程放出的热量对聚合物单体进行引发,在固态电解质内部形成3D贯通的网络结构,一定的程度上平衡了其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之间的矛盾。此外,通过向固态电解质中添加Mn2+实现了固态电解质对结构超级电容器比电容的贡献。
32 一种羧基化CNTs负载CoNiB复合材料 CN202210598397.3 2022-05-30 CN114899017B 2023-06-02 孙立贤; 方淞文; 陈玉莲; 徐芬; 眭清丽; 杨飞燕; 邹勇进; 向翠丽
发明公开了一种Co/Ni比为1:3的羧基化CNTs负载CoNiB复合材料,以羧基化CNTs、六氯化钴、六水氯化镍、三乙胺、无水乙醇、水和氢化钠为原料,采用在水条件下硼氢化钠原位还原的方法,其中三乙胺起到将金属预锚定于羧基化CNTs的作用,其中,所述六水氯化钴和六水氯化镍的质量比为1:3;所得材料的微观形貌为,CoNiB生长在羧基化CNTs表面,羧基化CNTs贯穿于整个复合材料之中;其表面积为70‑120 m2 g‑1,孔径分布为3‑5 nm和30‑35 nm。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在电流密度为1 A g‑1时,比电容可以达到1900‑2300 F g‑1;在电流密度为10 A g‑1时,在5000圈循环后的比电容为初始比电容的85‑90%。
33 具有导电性纳米结构的多孔质导电体、使用了该多孔质导电体的蓄电器件 CN201880053703.7 2018-09-19 CN111033659B 2023-01-03 星野胜义; 菅原阳辅; 山田理央; 马郡葵; 青木信之; 土师圭一朗; 村松大辅
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放电容量、高反复充放电耐久性、能够实现更便宜的蓄电器件的、使用了表面形成有导电性纳米结构的多孔质导电体的蓄电器件用电极。作为解决本发明课题的手段涉及一种多孔质导电体,是作为蓄电器件用电极使用的多孔质导电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多孔质导电体的表面具有多个导电性纳米结构。
34 一种三元镍钴钨碲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202210666626.0 2022-06-14 CN115101357A 2022-09-23 王朝阳; 韩文静; 袁磊; 钟铭龙; 李佳; 黄传群
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镍钴钨碲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将生长在布上具有缺陷的氧化钨纳米片CC‑WO3‑x与碲粉在氢氩混合气氛和一定温度下发生化学反应,得到在碳布上生长的CC‑WTe2;将得到的CC‑WTe2在三电极体系中通过电化学沉积,得到CC‑WTe2‑Ni‑Co三元复合材料,其中,在三电极体系中,电解液为Ni(NO3)2·6H2O和Co(NO3)2·6H2O的混合溶液,工作电极为CC‑WTe2,参比电极为Ag/AgCl电极,对电极为Pt片电极。制备的CWNC‑8电极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A g‑1时,比电容739F g‑1,在经5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84%,与CC‑Ni‑Co电极相比提高了12%。同时在功率密度为3000W kg‑1时,仍保留了23.4W h kg‑1的能量密度。
35 具有纳米结构的片上超级电容器 CN201880016550.9 2018-03-06 CN110462773B 2022-04-15 陈旭源; 吕派; 佩尔·阿尔弗雷德·厄尔克斯
一种片上超级电容器,具有包括一维的(Si)纳米结构(3)的电极,所述一维的硅(Si)纳米结构(3)涂覆有氮化(TiN)的第一层(10)。所述片上超级电容器还包括沉积在第一层上的二化锰(MnO2)的第二层(20)。还公开了一种相关的方法。
36 一种超高面积能量密度的微型化还原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CN202111439330.7 2021-11-30 CN114141547A 2022-03-04 胡海波; 曹志钱; 吴玉东
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面积能量密度的微型化还原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MXene/纳米线和细菌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制备;聚丙烯酰胺/ZnCl2和NH4Cl凝胶电解质的合成;系微型氧化还原电容器的组装。本发明基于MXene/银纳米线和细菌纤维素复合薄膜制备的微型氧化还原电容器具有超高的面积能量密度。首先,通过在2D MXene片之间的AgNWs&BC插层,扩大2D MXene片之间的层间间距,从而获得了更大的离子传输通道,促进离子传输的动学,并提高了离子插层的电荷储存能力;其次,在MXene层间耦合氧化还原Ag/AgCl电对的同步固‑固转换反应提供了一个超平坦的放电平台,加强了电荷储存能力和输出稳定性
37 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1880062436.X 2018-10-02 CN111133542B 2021-11-30 小关良弥; 长原和宏; 町田健治
提供一种能够可靠性良好地表现出阴极导电性高分子层的化还原电容的电解电容器。一种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其具备:阴极,其具有导电性基体和设置在该导电性基体的表面的导电性高分子层;阳极,其具有由金属构成的基体和设置在该基体的表面的由上述阀金属的氧化物构成的介电层,该介电层与上述阴极的导电性高分子层按照隔开空间且相对的方式配置;和离子传导性电解质,其填充于上述空间;通过对上述阳极与上述阴极之间施加电压,由此与上述离子传导性电解质接触的上述阴极的导电性高分子层表现氧化还原电容,上述阴极中的导电性基体与导电性高分子层的接触电阻为1Ωcm2以下。
38 一种ACNFs@Ni-Mn-P纳米片阵列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110813165.0 2021-07-19 CN113539699A 2021-10-22 邹勇进; 王莹; 赵贵林; 向翠丽; 孙立贤; 徐芬
发明公开了一种ACNFs@Ni‑Mn‑P纳米片阵列复合材料,以聚丙烯腈、N,N‑二甲基甲酰胺、四合乙酸锰、四水合乙酸镍、尿素、氟化铵、次磷酸钠为起始原料,首先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前驱体,再经低温预碳化,高温碳化和活化得到活性碳纳米纤维,最后经水热反应和煅烧制得;整体直径为6‑7μm;Ni‑Mn‑P纳米片厚度为30‑40nm且表面粗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碳纳米纤维前驱体的制备;活性碳纳米纤维的制备与活化;ACNFs@Ni‑Mn‑OH和ACNFs@Ni‑Mn‑P的制备。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在0‑0.45 V范围内充放电,在放电电流密度为1 A g‑1时,比电容可以达到1000‑1100 F g‑1;在放电电流密度为10A g‑1时,在5000圈循环后的循环稳定性为88.53%,库伦效率为100%。
39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石墨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010906263.4 2020-09-01 CN112201485B 2021-08-10 朱亚明; 黄皓浩
发明公开了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石墨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合成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石墨烯与恶唑啉衍生物发生接枝反应,随后引发恶唑啉衍生物发生自由基聚合得到氧化石墨烯‑聚恶唑啉,然后与吡啶羧酸类物质反应,再与脂肪族二元酸反应使得聚恶唑啉分子链交联起来,随后与过渡金属离子进行配位得到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本发明得到的电极材料性能优异,结构稳定,可变性强,绿色无毒,材料比电容可达720.7F g‑1,充放电循环稳定性优异,1000次循环后比电容保有率达95%以上。
40 具有导电性纳米结构的多孔质导电体、使用了该多孔质导电体的蓄电器件 CN201880053703.7 2018-09-19 CN111033659A 2020-04-17 星野胜义; 菅原阳辅; 山田理央; 马郡葵; 青木信之; 土师圭一朗; 村松大辅
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放电容量、高反复充放电耐久性、能够实现更便宜的蓄电器件的、使用了表面形成有导电性纳米结构的多孔质导电体的蓄电器件用电极。作为解决本发明课题的手段涉及一种多孔质导电体,是作为蓄电器件用电极使用的多孔质导电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多孔质导电体的表面具有多个导电性纳米结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