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一种圆盘齿型复合离心 CN202410408648.6 2024-04-07 CN117989136A 2024-05-07 裴迎举; 李宝平; 薛喆中; 廉晓龙; 周波; 罗旭; 王川; 曹书峰
发明公开了一种圆盘齿型复合离心,涉及离心泵技术领域,包括离心泵体、复合泵机构和泵水动机构,离心泵体包含有泵壳,所述泵壳左右两端的纵截面均为半圆形结构,且泵壳的上侧中部设置有凸起的出水口,所述泵壳的前侧开口通过固定螺丝固定连接有泵盖,复合泵水机构包含有空心盘,所述泵壳的后侧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纵向的转轴,两个转轴的前端延伸至泵壳且分别固定连接两个空心盘的中部。该圆盘齿型复合离心泵,将离心泵和齿轮泵的优点复合到一起,相比于齿轮泵对液体介质的处理量大,对粘性含颗粒介质适应性强,同时在启动前不用在泵壳内灌满水即可针对不同性状的液体介质不需要更换泵的类型,通用性良好。
62 具有叶片和出口导向轮叶的声学间距的燃气涡轮发动机 CN202311428592.2 2023-10-31 CN117988980A 2024-05-07 布兰登·韦恩·米勒; 埃格伯特·格特西玛; 亚瑟·W·西巴赫; 安德鲁·胡德基; 蒂莫西·理查德·德普伊; 约翰·C·席林; 弗兰克·沃斯奥夫; 中野嗣治
一种燃气涡轮发动机,包括扇、联接到风扇的核心涡轮发动机、容纳风扇和核心涡轮发动机的风扇壳体、在核心涡轮发动机和风扇壳体之间延伸的多个出口导向轮叶、以及声学间距。风扇包括限定风扇直径和BEAL的多个风扇叶片。风扇壳体包括入口和入口与风扇之间的入口长度。声学间距包括风扇与多个出口导向轮叶之间的距离,并且与BEAL相结合确定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声学间距比。
63 摇臂喷雾降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2410129352.0 2024-01-30 CN117988841A 2024-05-07 刘凡
申请涉及采降尘技术领域,公开采煤机摇臂喷雾降尘装置,包括:摇臂、固定座、喷雾降尘机构、抽吸降尘机构、净化箱、传动导气机构、注座及搅动机构,摇臂上连接固定设置有固定座;喷雾降尘机构连接固定设置于固定座内;抽吸降尘机构连接固定设置于固定座内;两个注水座滑动配合设置于净化箱内;搅动机构转动连接设置于注水座内。本发明采用抽吸降尘机构,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在喷雾降尘机构进行降尘时,利用水带动叶轮转动,从而会带动抽吸降尘机构将含有煤灰的空气抽吸到净化箱内,利用伸缩导气管导入到注水座内,利用水对空气内的煤灰进行过滤处理,从而实现多种降尘方式,提高装置的实用性的效果。
64 抽油井井口 CN202310070089.8 2023-02-07 CN117988777A 2024-05-07 李桂江
发明提供了抽油井井口,所述抽油井井口设有抽油机和采油树,抽油机通过悬绳器驱动抽油井光杆往复直线运动,其特征在于:井口泵设置在抽油井的采油树和输油管道之间,所述井口泵包括往复泵或回转泵或叶轮式泵或由两个及以上往复泵构成的组合泵或由两个及以上回转泵构成的组合泵或由两个及以上叶轮式泵构成的组合泵,所述井口泵进口连通所述采油树的出口,所述井口泵出口连通所述输油管道。本发明在深井泵抽油井的基础上增加了井口泵抽油,构成深井泵和井口泵串联的两级泵抽油井系统,有效的降低井口压、深井泵举升和抽油机负荷,提高泵效、增加产量。
65 一种智能选择电压散热扇控制电路 CN202311594910.2 2023-11-28 CN117514887B 2024-05-07 吴志通; 周林丽; 温广燃
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选择电压散热扇控制电路,属于电子产品散热技术领域,采用升温因子量化待散热元件在不同运行功率下的升温速度,根据升温因子对不同运行功率的温度阈值进行调整,并计算不同运行功率相应的散热风扇启动时间,解决了由于电子产品在不同运行功率下的升温速度存在差异,难以根据运行功率的变化提前启动散热风扇,导致散热风扇降温质量低的问题;采用K‑means聚类划分散热风扇的转速档次,以及利用数据融合的方式获取运行功率和升温因子的温度变量,最后构建温度变量与转速档次之间的人工智能模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根据运行功率及其升温情况的变化智能控制转速,导致散热风扇降温效率低的问题。
66 一种引机用盘式消音器 CN202310115737.7 2023-02-15 CN117231567B 2024-05-07 许冬雷; 周旭; 许慧琳; 赵珊
发明提供一种引机用盘式消音器,包括连接环、分流盘、阻性管以及共振盘,连接环的右侧面与引风机出风口密封连接,连接环的内壁与分流盘外壁密封焊接,分流盘左端密封设置有阻性管,阻性管左端旋转固定有共振盘;分流盘为缺少右侧面的横置盘状结构,分流盘的左侧面上贯通设置有分流口,阻性管的内壁上密封固定设置有阻隔体,共振盘包括挡板与共振腔,挡板将共振盘均分为多个共振腔,每个共振腔内均穿设共振管,共振管的外壁与共振腔内壁不相接触,共振管上的管壁上均匀贯通设置有共振孔,共振管穿出共振盘,本发明通过阻性管与共振盘相结合,对各种频率的噪声均能起到消声效果,并且易于组装。
67 一种用于叶轮机械降噪的仿生稳流结构 CN202211353993.1 2022-11-01 CN115450953B 2024-05-07 张成春; 程文; 崔震; 孙潇伟; 沈淳; 吴正阳; 韩志武; 任露泉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叶轮机械降噪的仿生稳流结构,主要思想是受到猫头鹰前缘“梳状”结构流动控制机理的启发,属于气动噪声控制领域。所述仿生稳流结构是具有通孔特征的波浪薄片结构,所述的波浪薄片结构起到切割气流的作用,可以将大尺度涡切割成规则的状结构,减小了脱落涡在展向的关联性。气流在流经通孔后和外部的气流快速融合,从而缩短了过渡段,增加了气流的稳定裕度。两者协同作用,可以在近壁面处形成更细碎、稳定的流向涡,从而减弱了气流对叶片尾缘的流固作用,降低尾缘处的脉动强度,起到降低气动噪声的作用。
68 一种多翼离心机的陷窝结构及多翼离心风机 CN202210731033.8 2022-06-24 CN115111198B 2024-05-07 韩吉昂; 李蓝宇; 杨嗣涵; 江达林
发明提供一种多翼离心机的陷窝结构及多翼离心风机。本发明包括至少一个陷窝设置在所述风机主体的蜗舌上,通过陷窝不同的形状、数量和所处位置的组合,对气流冲击涡舌导致的噪声产生抑制作用。本发明多翼离心风机涡舌设计,考虑到多翼离心风机中噪声和分离损失带来的影响,通过添加陷窝结构可减轻气流在蜗舌处的回流和分离进而减少气流流动损失以及减弱蜗舌噪声。本发明在现有的蜗舌造型上设置陷窝不仅较大程度保留了蜗壳对数螺线造型,还增大了叶轮出口气流撞击蜗舌的距离,减弱了蜗舌位置的非定常脉动。通过分别调整陷窝造型,数量和位置,使陷窝减弱蜗舌噪声同时减轻对叶轮内部气流流动的影响,减少叶轮内部旋涡产生进而减弱叶轮噪声。
69 一种新型通换气设备及风机 CN202210561348.2 2022-05-23 CN114857051B 2024-05-07 蔡义祥
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通换气设备及风机,其包括风机、管道组件、过滤组件,风机包括蜗壳(1)、离心叶轮(2),叶轮包括前盘(21)、后盘(22)、叶片(23),蜗壳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第三壳体(13),第二壳体形成有扩散通道(14),其特征在于:第三壳体上设置有凹槽(15),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导流叶片(16)、第二导流叶片(17),第一导流叶片设置于第二导流叶片的径向内侧,多个第一导流叶片沿周向分布,一个或多个第二导流叶片沿周向螺旋设置,第一导流叶片、第二导流叶片的轴向高度小于或等于凹槽的轴向深度。本发明的风机结构能够很好地平衡轴向、减小振动。
70 转子支撑件和具有这种转子支撑件的真空 CN202080042931.1 2020-06-02 CN113924418B 2024-05-07 N·P·肖菲尔德
公开了一种转子支撑件(5),其构造成将转子轴(20)可旋转地安装在真空中。转子支撑件(5)包括:滚动轴承(10),用于可旋转地支撑轴(20);插入件(70)和至少一个弹性阻尼构件(40),所述插入件(70)和所述至少一个弹性阻尼构件(40)围绕所述滚动轴承(10)。插入件(70)包括由多个柔性构件(58)连接的内和外环形部分(54,56),所述多个柔性构件(58)构造成在径向平面中挠曲并抵抗在轴向平面中的运动,从而吸收轴(20)的径向运动。所述至少一个弹性阻尼构件(40)由构造成在径向和轴向方向两者上挠曲的弹性体材料形成。
71 光伏板清洗机器人 CN202110741355.6 2021-07-01 CN113333389B 2024-05-07 王林; 汪金芝; 孙慧平; 高敬业; 顾泓浩; 王彦凯; 曾泽斌
发明公开了光伏板清洗机器人,包括底部框架,在底部框架上盖设有封闭底部框架开口的盖板件,在盖板件上设置有多组涵道扇,在底部框架的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箱体机构,在所述底部框架上固定设置有多组清洁刷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件包括多组呈不同度设置的盖板组件,所述组涵道风扇分别安装在所述盖板组件上,在光伏板清洗机器人底部上设置有多组可实时监测压的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和所述涵道风扇的控制模联动。本发明通过涵道风扇的整机结构实现对光伏板上的清洁,且通过力传感器和不同角度设置的涵道风扇联动,力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压力,如果某一部分出现压力变化的情况,涵道风扇的控制模块控制涵道风扇加速或减速,以保证装置负压腔的平衡,防止大风环境下吹落机器人导致损坏。
72 散热 CN202010086906.5 2020-02-11 CN113250978B 2024-05-07 陈宗廷; 陈伟今; 谢铮玟; 廖文能
发明提供一种散热扇,包括壳体、轮毂与多个叶片。轮毂可旋转地配置于壳体内。叶片配置于轮毂的周缘以随轮毂旋转。当散热风扇运转时,相邻的两叶片形成至少一流径,且流径远离轮毂处具有缩减段。
73 基于人体姿势的扇调节方法、风扇和存储介质 CN201911176243.X 2019-11-26 CN112949347B 2024-05-07 陈小平; 陈伟健; 唐清生; 林勇进
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人体姿势的扇调节方法、风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风扇搭载的摄像头拍摄的深度图像作为待检测图像;确定待检测图像中用户的姿势高度,提取待检测图像中的人体轮廓图像;基于姿势识别模型,根据人体轮廓图像确定待检测图像中的用户的姿势类型;根据用户的姿势类型确定用户对应的送风模式,根据姿势高度确定风扇对应的送风范围,可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调节风扇的转动度按照送风范围并采用送风模式进行送风。提高了用户吹风时的体验度。
74 双吸蜗壳抽芯式长轴 CN201910770258.2 2019-08-20 CN112412807B 2024-05-07 张培富; 秦勇; 周跃
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吸蜗壳抽芯式长轴,该泵包括双流道蜗壳,为中心对称结构;双吸叶轮,位于双流道蜗壳中;叶轮轴,双吸叶轮固定于叶轮轴的下端,且随叶轮轴一起旋转;轴承,与双流道蜗壳固定连接,水导轴承用于径向支撑叶轮轴,与叶轮轴固定连接的双吸叶轮通过水导轴承相对于双流道蜗壳旋转;传动轴,与叶轮轴同轴布置,且传动轴在叶轮轴上方;联轴器,叶轮轴和传动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成一体,联轴器为套筒联轴器;以及抽芯部件,传动轴的上端与抽芯部件固定连接,抽芯部件与底座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本发明在追求高效的同时注重高效区域的宽广,使泵在整个工作范围内运行时都处于高效状态,即提高泵的综合运行效率。
75 叶片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CN201810881342.7 2018-08-05 CN108757552B 2024-05-07 孙大飞
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叶片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全角度叶片调节装置包括轴、轮毂组件和至少2片叶片,泵轴与轮毂组件固定连接,叶片均布于轮毂组件上,还包括调节组件、制动组件和叶片伞齿;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和调节伞齿,制动组件包括制动杆、油缸和制动滑,需要调节叶片角度时,转动制动杆让油缸制动无压,制动滑块失去压力,调节杆旋转使调节伞齿转动,调节伞齿带动叶片伞齿转动,直至到达想要调整的角度,然后制动杆旋转让油缸产生压力,制动滑块产生制动力,固定住调节伞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调节叶片的角度范围很大,能实现叶片360度旋转,满足泵双向运行时约180度的大角度调节的要求。
76 燃料电池增压系统 CN202280061664.1 2022-10-11 CN117980608A 2024-05-03 沙沙·斯拉维奇; 蒂姆·基纳
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增压系统(1),所述增压系统具有用于容纳可旋转的压缩轮(3)和可旋转的膨胀轮(4)的壳体(2),其中壳体(2)包括压缩部段(5)和膨胀部段(6),其中压缩部段(5)构成用于容纳压缩轮(3)并且膨胀部段(6)构成用于容纳膨胀轮(4),并且所述增压系统具有用于驱动轴(14)的电动达(8),所述轴至少与膨胀轮(4)抗扭地连接,其中电动马达(8)容纳在马达壳体(7)中。根据本发明,为了冷却电动马达(8),马达壳体(7)以可穿流的方式与壳体(2)一起构成。
77 具有自适应冷却功能的下对转电机和水下装备 CN202410381523.9 2024-04-01 CN117977883A 2024-05-03 程博; 李波
为解决现有主要通过闭式循环甩油冷却的方式对下对转电机进行冷却的方案需配备油、冷却油以及用于对油泵进行控制的电气系统,导致整体结构复杂、能耗较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自适应冷却功能的水下对转电机和水下装备。本发明在现有水下对转电机的基础上,在其内转子组件和外转子组件上设置特殊的冷却流道,同时将内转子组件设计为具有两个转子轴,其中第一转子轴为内输出轴,第二转子轴为非驱动内轴且其上安装了泵叶,当非驱动内轴转动时能够带动泵叶抽取外部海水进入冷却流道内实现自适应被动冷却。本发明无需额外配置泵、换热器、冷却油等,且无需电气控制,整体结构更简单。
78 一种汽车环境洞主风机电机变频器温湿度调节控制方法 CN202410147929.0 2024-01-31 CN117969004A 2024-05-03 谭文林; 徐磊; 王庆洋; 龙海生; 王文杰; 周游; 席椿富; 石锋; 张皓崎; 张鹤鸣; 赵东鹏
发明涉及汽车环境洞安全运行控制策略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环境风洞主风机电机变频器温湿度调节控制方法,应用于电机及变频器温湿度控制系统;收到主风机启动指令时,控制主风机保持停机状态,并启动电机温湿度调节系统和变频器温湿度调节系统;电机温湿度调节系统控制电机所处区域的温度和湿度,变频器温湿度调节系统控制变频器所处区域的温度和湿度;当电机温湿度调节系统控制电机的表面温度稳定在第一阈值,且变频器温湿度系统控制变频器所处区域温度稳定在第二阈值、湿度稳定在第三阈值时,控制主风机开始运行;直至收到主风机停止指令,控制主风机立即停机,以及保持电机温湿度调节系统和变频器温湿度调节系统运行预设时间后关闭。以解决现有风洞内主风机电机和变频器的运行过程中易发生故障的问题。
79 空气源除霜控制方法以及空气源热泵除霜控制系统 CN202311737772.9 2023-12-18 CN117968288A 2024-05-03 张慧; 董亚倩; 蔡正峰; 秦盛昌; 张惟
发明关于空气源除霜控制方法以及空气源热泵除霜控制系统,涉及热泵除霜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机振动信号;对风机振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得到振动信号频谱分析结果;确定降噪后的振动信号频谱分析结果;获取振动信号特征向量;获取与目标热泵对应的结霜故障诊断结果;根据结霜故障诊断结果生成除霜控制信号。在获取与目标热泵对应的风机振动信号后,通过对于风机振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并预处理后提取特征的方式,结合人工智能模型的分析手段,采用组合算法对空气源热泵的振动状态所表征出的结霜故障情况进行准确、迅速的判断,对于空气源热泵的结霜故障诊断,并结合除霜控制信号,按需进行除霜。
80 机头总成及循环扇 CN202311772940.8 2023-12-21 CN117968249A 2024-05-03 郭宏俊; 陈宇强; 胡健兴; 刘润生
申请涉及一种机头总成及循环扇,机头总成包括外壳叶、出雾件及发热组件,所述外壳内形成有送风流道,所述风叶、所述出雾件及所述发热组件均配接于所述送风流道内,并均沿所述送风流道的出风方向设置。在本申请中,发热组件用于在机头总成的运行过程产生热量,并通过热辐射加热送风流道内的气流。如此,加热后的气流与雾汇合后会加剧水雾中水分子运动,从而提升加湿效果,同时还能够提升环境温度,提升产品使用的舒适度。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