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处理沥青路面裂缝的应吸收层、路面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1510674085.6 2015-10-13 CN105297574A 2016-02-03 贺建辉
发明涉及一种处理沥青路面裂缝的应吸收层、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用于处理沥青路面裂缝的应力吸收层为设置在基层和路面层之间的袋装散体材料层,袋装散体材料层由顺着道路纵向铺设装有散体材料的袋子组成,使用的袋子为土工布裁剪缝制而成,袋子中的散体材料选用沙子、石子、沥青路面铣刨料、土体、渣土、砂土中的一种或多种,该路面结构包括基层、路面层以及应力吸收层,应力吸收层设置在基层和路面层之间。本发明利用袋装散体材料作为应力吸收层,能够有效解决半刚性沥青路面的产生的反射裂纹,施工简单,材料价廉易得,在降低成本和节省人力的情况下较好的提高路面寿命。
2 植物碎石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CN200310108879.3 2003-11-26 CN100453734C 2009-01-21 温学钧
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碎石路面,其特征为:所述的路面为二层,基层为级配碎石,面层为碎石和植物土混合料,其中的碎石和植物土混合料面层由级配碎石、种植土混合料、草种和组成,它们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级配碎石80-88%、种植土混合料6-18%、草种0.1-1%,水为5-13%,级配碎石基层为10-30厘米,碎石和种植土混合料面层为10-25厘米。本发明的路面具有100%的绿化率和较高的路面承载,适应于作为停车坪、广场路面和人行道路面使用。透水性好、热辐射小、自然环保,有利于植物、动物组成的地面生态系统生物活动。且结构简单,成本低,现场施工速度快,时间短。
3 纤维的应用 CN201280019737.7 2012-03-14 CN103492639A 2014-01-01 琳达·德·维里斯
发明提供了一种骑乘地面,所述骑乘地面由沙子和石纤维的混合物形成。
4 植物碎石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CN200310108879.3 2003-11-26 CN1544757A 2004-11-10 温学钧
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碎石路面,其特征为:所述的路面为二层,基层为级配碎石,面层为碎石和植物土混合料,其中的碎石和植物土混合料面层由级配碎石、种植土混合料、草种和组成,它们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级配碎石80-88%、种植土混合料6-18%、草种0.1-1%,水为5-13%,级配碎石基层为10-30厘米,碎石和种植土混合料面层为10-25厘米。本发明的路面具有100%的绿化率和较高的路面承载,适应于作为停车坪、广场路面和人行道路面使用。透水性好、热辐射小、自然环保,有利于植物、动物组成的地面生态系统生物活动。且结构简单,成本低,现场施工速度快,时间短。
5 彩色路面用胶结料及其制备方法 CN93107531.9 1993-07-02 CN1041739C 1999-01-20 宁爱民; 陈杰; 赵明; 张中清; 于世海; 高佑海; 郭皎河
一种彩色路面用胶结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成分主要包括石油树脂、SBS和润滑油精制抽出油,其性能优于重交通道路沥青,克服了以往彩色路面用胶结料高、低温性能不能兼顾的缺点,并具有简便的制备方法。
6 治沙、筑路方法及其装置 CN97104067.2 1997-04-24 CN1165893A 1997-11-26 王普林
一种治理沙漠和筑路的方法及装置,将聚焦后的太阳光束扫描地面,使地面的沙粒或土壤熔融或者烧结,冷却后使地面上形成坚硬覆盖物。利用太阳能,就地取材,能节省大量的能源、人、物力,因此减少了环境污染。并利于土保持,利用本发明修筑公路,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用本发明的方法,还可用来对水库进行防渗处理。
7 一种用于大间距伸缩缝路面的滑动隔离层结构及建造方法 CN202210371131.5 2022-04-11 CN114657833A 2022-06-24 罗辉; 王伟; 芦文红; 陶江峰; 李彦龙; 陈国亮; 胡团委; 李彦辰; 黄贵松; 韩玉芝; 宋旭耿; 王宏涛; 李凯; 郭欢歌; 秦刚; 张文奇; 康觉鹏; 王康坦; 程刚; 刘红; 赵文彬; 任俊阳; 马栋
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大间距伸缩缝路面的滑动隔离层结构,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防层、碎石层和脆性薄板层;所述防水层包括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在路面的伸缩缝处向上包裹住所述碎石层并延伸至所述脆性薄板层,与所述脆性薄板层固定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路基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无粘结强度,减小滑动摩擦系数
8 城市园林绿地有机地表覆盖的方法 CN201610502369.1 2016-06-30 CN106087634B 2018-04-06 吴军; 李鹏波; 徐双; 雷大朋; 董旭辉; 刘玮芳; 张丹阳
发明公开一种城市园林绿地有机地表覆盖技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步骤S1:选择覆盖区域:覆盖区域选择在已有或新建的城市园林绿地中;步骤S2:对覆盖区域的表层土壤进行适度松土,松土厚度为20‑30cm;步骤S3:选择覆盖材料,并进行覆盖材料铺设。本发明利用塑料格栅或者三维植被网对有机地表覆盖物进行固定,可以避免覆盖物被动移动,导致覆盖场地的再次裸露,从而有效的抑制绿地裸露土地扬尘,实现土壤的保保墒作用;通过塑料格栅或者三维植被网有效增加地表负荷,耐践踏;降低城市绿地的管理成本,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重复投入;采用彩色有机地表覆盖物,增加了城市园林绿地的景观丰富度,提升园林绿地的景观效果。
9 处理沥青路面裂缝的应吸收层、路面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1510674085.6 2015-10-13 CN105297574B 2018-01-12 贺建辉
发明涉及一种处理沥青路面裂缝的应吸收层、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用于处理沥青路面裂缝的应力吸收层为设置在基层和路面层之间的袋装散体材料层,袋装散体材料层由顺着道路纵向铺设装有散体材料的袋子组成,使用的袋子为土工布裁剪缝制而成,袋子中的散体材料选用沙子、石子、沥青路面铣刨料、土体、渣土、砂土中的一种或多种,该路面结构包括基层、路面层以及应力吸收层,应力吸收层设置在基层和路面层之间。本发明利用袋装散体材料作为应力吸收层,能够有效解决半刚性沥青路面的产生的反射裂纹,施工简单,材料价廉易得,在降低成本和节省人力的情况下较好的提高路面寿命。
10 城市园林绿地有机地表覆盖的方法 CN201610502369.1 2016-06-30 CN106087634A 2016-11-09 吴军; 李鹏波; 徐双; 雷大朋; 董旭辉; 刘玮芳; 张丹阳
发明公开一种城市园林绿地有机地表覆盖技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步骤S1:选择覆盖区域:覆盖区域选择在已有或新建的城市园林绿地中;步骤S2:对覆盖区域的表层土壤进行适度松土,松土厚度为20‑30cm;步骤S3:选择覆盖材料,并进行覆盖材料铺设。本发明利用塑料格栅或者三维植被网对有机地表覆盖物进行固定,可以避免覆盖物被动移动,导致覆盖场地的再次裸露,从而有效的抑制绿地裸露土地扬尘,实现土壤的保保墒作用;通过塑料格栅或者三维植被网有效增加地表负荷,耐践踏;降低城市绿地的管理成本,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重复投入;采用彩色有机地表覆盖物,增加了城市园林绿地的景观丰富度,提升园林绿地的景观效果。
11 纤维的应用 CN201280019737.7 2012-03-14 CN103492639B 2016-07-06 琳达·德·维里斯
发明提供了一种骑乘地面,所述骑乘地面由沙子和石纤维的混合物形成。
12 彩色路面用胶结料及其制备方法 CN93107531.9 1993-07-02 CN1097014A 1995-01-04 宁爱民; 陈杰; 赵明; 张中清; 于世海; 高佑海; 郭皎河
一种彩色路面用胶结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成分主要包括石油树脂、SBS和润滑油精制抽出油,其性能优于重交通道路沥青,克服了以往彩色路面用胶结料高、低温性能不能兼顾的缺点,并具有简便的制备方法。
13 一种抗压性强、不透性的砂土路面结构 CN202223329467.X 2022-12-13 CN219218563U 2023-06-20 郭月; 刘倩倩
一种抗压性强、不透性的砂土路面结构,为了解决现有针对遗址公园路面铺设采用路面结构,成本造价高,与遗址公园貌不符,使用机械容易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素土地面,素土地面上方设有碎石层垫层,碎石层垫层上方设有固化土稳定层,固化土稳定层上方设有细沙固化土层,细沙固化土层上方依次设有细沙土层面层封层、自然砂土层,达到了减少混凝土硬化道路,绿色环保的同时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高砂土路面的整体性能及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和降本增效、与遗址公园自然、生态、野趣的特质相融合的效果。
14 一种用于沿海浅滩区的灰施工便道 CN202220230408.8 2022-01-27 CN217419184U 2022-09-13 易佳飞; 张立杰; 李少贤; 张海春; 朱湘华; 邓文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沿海浅滩区的灰施工便道,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砖渣层和粉煤灰层,施工便道一侧紧贴素土围堰,施工便道的另一侧为斜坡,在斜坡上覆盖土工复合毯,施工便道在斜坡侧设有护栏,护栏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立柱,在立柱的上部连接至少一节灯杆,在最上面的灯杆的顶端设有太阳能灯;立柱及灯杆均为空心管,且位于上面的灯杆的下部套设在位于下面的灯杆的上端的内部,在灯杆和立柱的上部均设有若干螺纹孔,在螺纹孔内旋接紧定螺钉,紧定螺钉的顶端顶在相对应的灯杆的外面。本实用新型具有质量好、施工周期短、人员机械投入小、施工成本低的特点。
15 Method of making an equestrian surface using stone fibers US14004761 2012-03-14 US10066344B2 2018-09-04 Linda de Vrie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iding surface formed of a mixture of sand with stone fibers.
16 Drilling apparatus US12701134 2010-02-05 US09527140B2 2016-12-27 Robert L. Kern
Disclosed is an automated drill apparatus composed of one or more gang drills mounted to a gang drill chassis, at least one powered drive wheel affixed to the gang drill chassis, and at least three pivotable support wheels. A control panel provides remote operation of drill rotation activation, drill advance, and drill bed position adjustment, and a panic off switch. A control system implements steering the automated drill apparatus and is selectable by the operator for steering in two-wheel mode or crab steer mode. The pivotable drive wheel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control panel and control system, are used to position the automated drill apparatus along a slab to be drilled, and further activate one or more gang drills for drilling a slab.
17 工隧洞施工期间的临时路面 CN202322457473.1 2023-09-11 CN220927377U 2024-05-10 刘俊峰; 段江鹏; 尹黔; 郝俊锁; 李惠民; 徐刚; 刘浩; 邢飞; 李鹏伟; 肖建; 刘鑫; 宋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隧洞施工期间的临时路面,所述水工隧洞包括顶拱和衬砌底板,衬砌底板包括中间的弧形段和弧形段两端的边墙,边墙与顶拱相连,衬砌底板表面铺设有隔水层,隔水层之上铺设有沙袋层;沙袋层之上铺设有土石层,土石层铺设至弧形段上端标高;沙袋内所装沙料是粒径2mm以下的细沙,沙袋层沙袋铺设有3~4层,各层的沙袋于水工隧洞横向截面方向、纵向截面方向均呈交错叠放,本实用新型利用沙袋层隔离上层土石与下层底板,保护底板,同时能将上层荷载均匀传递到下层;利用土石层石的强度以石块与石块之间的咬合保证基础稳定性;在隧洞施工过程中工程车能正常通行;本实用新型易挖除清理。
18 一种粉砂土路面结构及粉砂土路面 CN201720483384.6 2017-05-03 CN206800109U 2017-12-26 陈胜亮; 魏国涛; 易达; 陈福平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砂土公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粉砂土路面结构及粉砂土路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粉砂土路面结构,包括依次设置在路面上的框架层、导流层以及铺装层;框架层包括设置在路面上的两根对称的第一安装架以及两根对称的第二安装架,并且两根第一安装架以及两根第二安装架首尾连接形成封闭的填充腔;填充腔内填充有粉砂土以及碎石;导流层包括用于封闭填充腔的第一工作面以及与铺装层配合的第二工作面;铺装层具备与第二工作面配合的配合面以及用于通行的通过面;第二工作面与配合面之间还设有排结构。该结构能够有效提高粉砂土路面的公路的稳定性,降低粉砂土公路的施工成本。
19 一种跨越趾板的填筑施工道路结构 CN201120119471.6 2011-04-21 CN202031002U 2011-11-09 潘福营; 向君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越趾板的填筑施工道路结构,其包括砂袋、石渣、插入趾板内的低处锚筋和高处锚筋、筋网片和横向拉筋,钢筋网片通过横向拉筋与高处锚筋固定,砂袋堆砌于钢筋网片的内侧形成挡土墙,在挡土墙内侧回填石渣形成道路路面。该实用新型跨越趾板的填筑施工道路结构的制造工艺简单、易于施工,所用材料都可就地取材,费用低且适合于各种地形;另外,拆除的钢筋和石渣料均可以再次利用,节约了工程成本,能够有效的解决在高陡边坡和趾板上下游落差较大的部位布置坝体填筑施工道路跨越趾板的问题,利于推广应用。
20 USE OF STONE FIBRES EP12708354.1 2012-03-14 EP2686483A1 2014-01-22 DE VRIES, Linda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iding surface formed of a mixture of sand with stone fibres.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