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具有柔软的非织造纤维网的制品 CN201380058009.1 2013-11-01 CN104780884A 2015-07-15 徐晗; J·费勒; A·L·德比尔; Z·梅茨尔; F·克拉斯卡; J·库马; P·卡什帕尔科瓦; J·卡哈特
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柔软的非织造纤维网的产品。所述非织造纤维网包括由第一组合物制成的第一纤维层和由第二组合物制成的第二纤维层。所述第二组合物不同于所述第一组合物。
162 用于形成弹性条带式层压件的方法 CN201380054019.8 2013-09-10 CN104736754A 2015-06-24 S·D·布鲁斯
公开了用于形成弹性层压件的系统和方法。例如,弹性材料可被挤出至第一无纺幅面上。在挤出时,弹性材料可在机器方向中连续地、且在横向方向中不连续地直接施加至该第一无纺幅面,以在第一无纺幅面上形成具有一个或多个弹性条带的弹性层压件。弹性材料也可在横向方向中不一致地或不均匀地在该第一无纺幅面上施加条带。第二无纺幅面可接合至具有该一个或多个弹性条带的该第一无纺幅面。该第一或第二无纺品也可经预先活化以进一步提高拉伸和/或柔软性。
163 无纺布及吸收性物品 CN201380050930.1 2013-09-12 CN104684520A 2015-06-03 中下将志; 野田祐树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吸收经血之后不易发粘、干爽,并且所吸收的经血不易在无纺布上扩散的吸收性物品的表层用的无纺布。本公开的无纺布具有以下的特征。一种无纺布(5),其特征在于,其为吸收性物品的表层用的具有纵向(L)和横向(C)的无纺布(5),无纺布(5)在横向(C)具有多个包含在纵向(L)延伸的第一区域(1)、第二区域(2)、第三区域(3)和第四区域(4)这四个区域的单元(6),第二区域(2)和第四区域(4)具有高于第三区域(3)的在纵向(L)取向的纤维的含有率,第一区域(1)具有高于第三区域(3)的在横向(C)取向的纤维的含有率,第二区域(2)、第三区域(3)和第四区域(4)分别具有含有规定的血液润滑性赋予剂的含血液润滑性赋予剂的第二区域(12)、含血液润滑性赋予剂的第三区域(13)和含血液润滑性赋予剂的第四区域(14),并且含血液润滑性赋予剂的第二区域(12)和含血液润滑性赋予剂的第四区域(14)中的上述血液润滑性赋予剂的基重大于含血液润滑性赋予剂的第三区域(13)中的上述血液润滑性赋予剂的基重。
164 使用发散圆盘制造机械固件的方法 CN201380025755.0 2013-03-14 CN104661551A 2015-05-27 托马斯·J·吉尔伯特; 彼得·J·加格农; 马克·A·佩尔蒂埃
发明公开一种制造机械固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具有机械紧固元件的切口幅材;在纵向上对切口幅材施加张;以及通过将切口幅材的侧边缘引导到两个旋转发散圆盘上来在横向上展开切口幅材,从而提供展开的机械紧固幅材。切口幅材包括由幅材的完整跨接区域断续的多个断续切口。两个旋转发散圆盘侧向地间隔并且在它们之间具有在展开期间接触切口幅材的支撑表面。展开的机械紧固幅材包括切口幅材的多根股线,多根股线至少在一些完整跨接区域处彼此附接并且在至少一些完整跨接区域之间彼此分开。
165 一种电气胶带基布用缝编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CN201210480514.2 2012-11-22 CN102965852B 2015-05-20 王宝荣; 田雨胜; 吴端; 王山英
发明公开一种电气胶带基布用缝编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其由特定纤度的涤纶短纤维经开松、梳理后,铺叠形成特定单层克重的纤维网,采用主动送经的方式,以经过特定整经方式的细旦涤纶长丝加固缝线,在经过工艺调整的缝编机上缝编加固后再经热轧工序制成。通过本发明制备方法生产的一种电气胶带基布用缝编非织造布相对于普通产品具有横向断裂强大有利于产品的后道涂胶加工,纵向撕裂强力小确保了后道终端产品实际应用中手撕便捷的优势,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缆电子元器件用电气胶带等的基布,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166 一种带珍珠点的网格状无纺布 CN201510011479.3 2015-01-12 CN104611842A 2015-05-13 葛宏伟; 翟勤勇; 孙晓阳
发明涉及一种带珍珠点的网格状无纺布,包含网格部;所述多个网格部组合成平面状的网格;所述网格的空心部分别设置有布;所述布的正面反面上分别均匀的设置有珍珠点;所述网格部内设置有多个小孔;本发明增大了清洁赃物时布与接触面的摩擦,且清洁时产生的赃物可通过网格内的若干小孔收纳干净,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清洁度。
167 包含各种层和区域的可拉伸片材以及生产这种产品的方法 CN201380036761.6 2013-06-20 CN104471131A 2015-03-25 R·梅拉米德; E·基罗
发明提供生产柔性、可拉伸和/或弹性片材的方法,以及具有材料特征和性能不同的两个或更多个区域的产品。所述产品由材料例如天然弹性体和其它合成聚合物构成。生产可拉伸产品的方法为通过向工件成型机或输送带的不同区域喷雾不同类型的产品材料。
168 高性能PTFE针刺毡滤料及其制备工艺 CN201310352523.8 2013-08-13 CN103432827B 2015-03-25 李刚
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PTFE针刺毡滤料及其制备工艺,滤料依次包括细旦PTFE纤维网层、第一基布层、上层PTFE纤维网层、第二基布层、下层PTFE纤维网层;所述细旦PTFE纤维网层由细旦PTFE纤维经过预处理-预开松-梳理制成,所述第一基布层和第二基布层为PTFE基布经过预处理加工而成,所述上层PTFE纤维网和下层PTFE纤维网为普通PTFE纤维经过预处理-预开松-梳理制成;本发明滤料结构稳定,过滤精度高、强度高、耐温好、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各种复杂工况条件下的烟尘过滤和产品收集。
169 一种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 CN201210588020.6 2012-12-29 CN103120803B 2015-03-25 钟春燕;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将菌株活化制备的种子醪液滴加在无纺布或织造布上,加入少量发酵培养基培养12~48h。然后补加发酵培养基,培养3~6d后取出发酵产物。发酵产物经纯化处理,得到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采用静电纺丝法将壳聚糖溶液从喷丝头射出,射出的壳聚糖溶液细流喷射到含有无乙醇和/或水的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上,经后处理得到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成本低,制备的湿性抗菌敷料可治愈慢性不愈性创伤、压急性难治性创伤,烧伤以及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和/或感染。
170 用于制备具有增强的机械性能的多层非织造纤维网的方法 CN201380034696.3 2013-06-27 CN104394825A 2015-03-04 S·Y·兰尼; A·阿什拉夫; M·J·克林; 刘芳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多层非织造纤维网的方法,所述多层非织造纤维网包括单组分纤维层和多组分纤维层。所述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在单组分纤维喷丝头箱体处对多个单组分纤维进行纺丝,并将经纺丝的多个单组分纤维朝带引导以形成单组分絮层;在多组分纤维喷丝头箱体处对多个多组分纤维进行纺丝,并将经纺丝的多个多组分纤维朝所述带引导以形成多组分棉絮层;其中所述单组分棉絮层和多组分棉絮层在彼此上方或下方铺设在所述带上以形成棉絮;并且以热粘结图案粘结所述棉絮来形非织造纤维网。
171 通过插入热塑性网施加的焊点牢固连接的多向层叠体 CN201080047746.8 2010-10-21 CN102575401B 2015-03-04 J-M.贝劳德; J-B.希尔
发明涉及包括至少两个纤维单向层的纤维材料的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每个单向层沿不同的方向延伸,其中单向层中的每一个通过其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连接至相邻的热塑性纤维的网,至少一个网插入两个连续的单向层之间,其特征在于,每个单向层与每个相邻的网之间的连结通过网、生成间断的整体焊接的焊点提供,并且所述焊点还保证层叠体的内聚
172 超吸纤维冷却衣 CN201410343117.X 2014-07-18 CN104172619A 2014-12-03 江小林
超吸纤维冷却衣,包括内、外层衣料,所述内、外层衣料之间设置有超吸水纤维无纺布夹层;所述超吸水纤维无纺布的组成为:超吸水纤维,重量25-30%;涤纶,重量75%-70%;所述超吸水纤维无纺布的厚度0.5-2mm;所述超吸水纤维无纺布的克重80-150g/m2。本发明提供的超吸水纤维冷却衣,重量轻薄,穿戴舒适,适合广泛运用;使用的超吸水纤维无纺布夹层,可吸水,使周围温度降低,可降温6-8度,同时水、保水性好,可维持温度。
173 一种胶原基硬脑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1310176893.0 2013-05-14 CN103263694B 2014-12-03 胡杨; 但卫华; 但年华; 富勇; 马文杰
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过程友好型离子液体原位纺丝技术的胶原基硬脑膜及其制备方法,系以一种新型的过程友好型溶剂体系—离子液体与钠盐复合体系溶解I型胶原,同时以脱细胞猪真皮为基底,采用电解质溶液充分浸润,以空气为介质进行静电纺丝,通过调节电纺条件来调控胶原纤维的孔隙结构。再以合适的洗脱液,除去残留离子液体,经冻干、灭菌、封装得到胶原基硬脑膜。该胶原基硬脑膜具备两层或两层以上结构:紧贴脑组织一侧胶原纤维的孔径控制在3μm及以下,背离脑组织一侧胶原纤维的孔径控制在20μm及以上。相比传统溶剂纺丝,过程友好,毒副作用降低,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胶原的三股螺旋结构。
174 制备耐热无纺织物的方法 CN201180013045.7 2011-02-11 CN102791917B 2014-11-05 A·D·韦斯特伍德; M·G·威廉斯; G·C·里奇森
耐热多层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由其制备的制品。该方法包括挤出一种或多种MFR小于90dg/min的聚烯聚合物通过至少一个具有多个喷口的口模以形成多数个连续纤维,至少一个口模在熔体压大于500psi(3447kPa)下操作以形成至少一个弹性熔喷层;向至少一可拉伸层粘附至少一个弹性熔喷层以形成多层复合材料;以及至少部分交联该弹性熔喷层或者该可拉伸层或者两者。
175 用于吸收制品的疏性表面涂覆的材料 CN201080009564.1 2010-02-24 CN102333550B 2014-10-15 小约翰逊.J.蒂; 卡马.V.卡特兰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吸收制品的改进的阻挡构件,该阻挡构件包括用疏性表面涂层处理过的非织造材料。所述疏水性表面涂层包括非水性的、不溶解的、多组分烷组合物。所述疏水性表面涂层可以基本上不含基硅氧烷。
176 导电纤网及其制作方法 CN200980151695.0 2009-11-05 CN102257200B 2014-08-20 T·M·阿莱斯; D-D·H·恩汉; D·J·舒考斯奇; M·J·雷考斯科
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非织造网。该非织造纤网含有与导电纤维相结合的浆料纤维。在一个实施例中,纤网由湿法成网造纸工艺制成。包含在纤网中的浆料纤维可以包括软木纤维,所述导电纤维可以包括纤维。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础纤网可以被制成具有小于100欧姆每平方的电阻。一旦生产完成,导电材料就可以被切制成长条,这些长条随后被卷绕到卷轴上。导电的长条可以从该卷轴供应到某一工艺中来制成合适的产品。
177 用于含加筋层的厚型非织造材料的针刺加固方法 CN201210340763.1 2012-09-15 CN102797115B 2014-08-13 吴海波; 张旭东; 靳向煜; 王荣武; 王洪; 郭卫昂; 张楠; 李兵涛; 马月双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含加筋层的厚型非织造材料的针刺加固方法,是将“三明治”的复合叠合体,在选用由椭圆柱状基体、与基体成一体的两个截面为等腰三形的脊棱和每个脊棱的顶角棱边上各开有的2~3个钩刺所组成的针叶的刺针为专用刺针;设定该针叶的基体的横截面的长径与经纱导纱方向的夹角为45°~90°;在第1~3道主针刺机的针刺区域内将加筋层纬纱张紧的措施下,按顺序进行上刺、下刺交替的主针刺,再经修面,最终成卷制成加筋层损伤小、强高、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厚型针刺非织造材料。本方法不仅适合单一经纱层,而且更适合机织布加筋层的厚型非织造材料的针刺加固,产品可广泛用于耐高温滤料、公路路基土工布、沙发合成革基布等领域。
178 用于弹性多层织物的可延展非纺织面层 CN200980138176.0 2009-09-24 CN102164741B 2014-07-09 N·R·达马拉简; P·麦卡
发明公开的是多层织物和形成多层织物的方法,所述多层织物包含一个或多个面层和与其相邻或夹在其间的一个或多个弹性层,所述一个或多个面层包含聚丙烯;和具有小于80dg/min的MFR的丙烯-α-烯弹性体;其中所述面层是可延展的和非弹性的,并且具有小于60g的织物手感测定器值和小于1000MPa的1%割线挠曲模量。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面层中不存在聚乙烯。
179 羽绒保暖无纺布料的生产方法 CN201210561791.6 2012-12-22 CN103882627A 2014-06-25 赵建英
发明公开了一种羽绒保暖无纺布料的生产方法,原料经筛选、开松、混配、梳理、辅网、定型工序制得成品,原料包括羽绒40—60%、聚胺酯薄膜5—10%、醋酸纤维10—20%、涤纶10—20%。原料经清洗后,将聚胺酯薄膜,羽绒、涤纶混合,送入开松机开松,然后送入梳理装置,将束状纤维梳理成单根状,之后铺网、缝编加固、定型、烘干之后即得成品。羽绒无纺布料保温性能好,容易成型,可加工成多种保暖服装及保暖用品,应用广泛;质量轻,保暖的同时不显臃肿;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180 一种改良弹性蚕丝絮片及其应用 CN201210533258.9 2012-12-11 CN103866493A 2014-06-18 徐良平; 陈喜庭; 钟绵国; 胡志刚; 曾旭琴
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弹性蚕丝絮片,从下到上依次包括:面料层、蚕丝絮片层无纺布层,所述面料层、蚕丝絮片层以及无纺布层通过针刺工艺固定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改良弹性蚕丝絮片的应用,可用于制造服装或床上用品。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