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蝙蝠蛾幼虫在促进中华被毛孢产芽生孢子中的应用 CN202211428162.6 2022-11-15 CN116004504A 2023-04-25 熊佳福; 周雯
发明公开了蝙蝠蛾幼虫在促进中华被毛孢产芽生孢子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了蝙蝠蛾幼虫在促进中华被毛孢产芽生孢子和/或提高芽生孢子活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实验发现,蝙蝠蛾幼虫替代大蜡螟作为蛋白质源可以提高中华被毛孢的芽生孢子产量和提高芽生孢子活力,对冬虫夏草人工培养非常重要。
82 棘孢木霉10564菌株及在番茄枯萎病生防中的应用 CN202210516202.6 2022-05-12 CN114774291B 2023-04-21 张迎迎; 王前程; 朱为民; 陈捷; 杨学东; 刘雅慧; 张辉
发明提供了棘孢木霉10564菌株及在番茄枯萎病生防中的应用,具体涉及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生防作用的棘孢木霉10564菌株,表现出棘孢木霉10564菌株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经过10564菌株与尖孢镰刀菌混合孢子液处理的番茄幼苗表现出对尖孢镰刀菌较显著地抗病效果,同时测量叶片中叶绿素荧光相关参数以及激素含量发现,10564菌株能够保护番茄幼苗中光合系统II并可以诱导植株激素含量变化,以提高抗病性,可应用制备相应的生防菌剂。
83 户外孢子分离器和孢子的分离采集方法及应用 CN201710778591.9 2017-09-01 CN107674828B 2023-04-21 陈春; 胡亚强; 彭锐
发明提出了一种户外孢子分离器和方法,包括消毒槽、下盘、中阀盘和上盖盘,并自下而上可拆卸式地组装在一起,下阀盘上设置有贯穿下阀盘的灭菌孔和收集孔,中阀盘上设置有贯穿中阀盘的孔道,孔道至少具有位于下阀盘的灭菌孔之上或收集孔之上的两种安装位,上盖盘上设置有存样槽,存样槽至少具有位于下阀盘的灭菌孔之上或收集孔之上的两种安装位。所述分离器和分离方法可以在无菌情况下分离真菌孢子,避免了传统方法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中操作的设备要求,是一种携带方便,小巧易操作的便携式户外孢子分离器。因此本发明的孢子分离器在户外采集病原真菌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84 一种根结线虫生防真菌交枝顶孢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方法 CN202010724152.1 2020-07-24 CN111705004B 2023-04-14 姚玉荣; 郝永娟; 霍建飞; 贲海燕; 刘晓琳; 高苇; 王万立
发明公开了一种根结线虫生防真菌交枝顶孢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方法。属于农业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菌株活化;孢子悬浮液的制备;团状菌丝体制备;原生质体的制备;原生质体的再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制备原生质体活高的根结线虫生防真菌交枝顶孢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方法,原生质体的再生率达到了17.78%,为A.implicatum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以及该菌生防机理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85 一株兼具低温耐受与生防拮抗特性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 CN202211115321.7 2022-09-14 CN115948277A 2023-04-11 吴又多; 王国旭; 薛闯
发明公开了一株兼具低温耐受与生防拮抗特性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TB2022,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2858,保藏日期为2022年6月10日。该植物乳杆菌分离于大连地区海参人工养殖体环境,在15‑25℃环境下兼具良好低温耐受与生防拮抗特性,发酵24‑48h有效活菌数≥1010cfu/mL。本发明提供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TB2022及发酵产物可高效拮抗多种水产养殖致病菌,水产应用价值及优势明显。
86 一种快速筛选生长迅速且高产葡萄糖酸的霉菌菌株的方法 CN202211621586.4 2022-12-16 CN115927011A 2023-04-07 王松江; 郭传庄; 李俊霖; 王建彬; 隋松森; 蔡超; 李小双; 孙瑞成
发明适用于有机化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快速筛选生长迅速且高产葡萄糖酸的霉菌菌株的方法,制备若干个筛选平板;菌种活化:将需要进行筛选的多种或多支霉菌菌株分别接种于筛选平板中,恒温恒湿培养后进行活化;待筛选霉菌孢子悬液的制备:将活化完成的霉菌培养斜面,接种针刮取霉菌孢子,接入无菌生理盐中悬浮,并梯度稀释,制备霉菌孢子悬液;待筛选霉菌菌悬液的接种:将制备的待筛选霉菌孢子悬液涂布到定向筛选平板中,然后置于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培养;待筛选霉菌的生长速度和产葡萄糖酸的筛选;观察筛选平板上单菌落周围培养基的变色情况。借此,本发明方便操作、过程快速、准确率高、工作量小以及成本低的优点。
87 垫状青霉EJ2-16及其在提取枇杷叶多糖中的应用 CN202211566128.5 2022-12-07 CN115927009A 2023-04-07 梅建凤; 赵翔; 宁恬; 易喻; 应国清
发明公开了一种垫状青霉EJ2‑16及其在提取枇杷叶多糖中的应用,将枇杷叶粉中加入垫状青霉EJ2‑16的孢子液,搅拌均匀后于30℃发酵64–72h,获得枇杷叶发酵物;枇杷叶发酵物中加入去离子,搅拌均匀后于40–45℃保温2–3h,经超声水提后浓缩,获得枇杷叶水提浓缩物;枇杷叶水提浓缩物中加入乙醇使多糖沉淀,沉淀物经乙醇洗涤和干燥后,获得枇杷叶多糖。本发明在从枇杷叶中提取多糖前,增加了生物发酵预处理,经发酵的枇杷叶粉加水保温酶解,有助于结合态的枇杷叶多糖在超声水提时溶出,从而能够显著提高多糖的提取得率。较不采用发酵预处理的常规方法相比,枇杷叶多糖的提取得率可以提高62.4%。
88 一种葫芦抗根腐病的苗期鉴定方法 CN201910712292.4 2019-08-02 CN110331185B 2023-04-07 张曼; 羊杏平; 徐锦华; 刘广; 姚协丰
发明涉及一种葫芦抗根腐病的苗期鉴定方法,属于作物抗病性鉴定技术领域。首先取葫芦根腐病菌制备根腐病菌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06/mL,待葫芦幼苗子叶展平后,根部注射接种葫芦根腐病菌孢子悬浮液,20d后调查各植株的病级数并计算病情指数,评价葫芦砧木种质资源对根腐病菌的抗病性。本发明建立了葫芦砧木根腐病抗性苗期鉴定方法,该鉴定方法为苗期鉴定,操作简单,快速高效,鉴定结果准确可靠,可显著区分不同葫芦砧木材料对根腐病的抗感差异,适合对大批量的材料进行根腐病抗病性鉴定和筛选,提高了种质资源材料的筛选效率。
89 一种蝗虫米曲霉及其分生孢子的获取方法和悬浮液复合菌剂 CN202310033064.0 2023-01-10 CN115895915A 2023-04-04 张龙; 游银伟
发明属于农业和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蝗虫米曲霉及其分生孢子的获取方法和悬浮液复合菌剂。本发明的蝗虫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 XJ‑1,保藏号为CGMCC No.23240,于2021年09月23日保藏于中国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本发明将蝗虫米曲霉分生孢子菌种液接种至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培养,可以低成本得到大量蝗虫米曲霉分生孢子;而且,固体发酵培养基的原料取材方便,质优价廉,充分保证了源、氮源和营养的供给。本发明的悬浮液复合菌剂,包括蝗虫米曲霉分生孢子,还包括蝗虫微孢子虫孢子。本发明生产过程中无废气、废渣、的排放,绿色环保,具有工厂化生产的潜
90 一种草菇菌株及其培养和应用 CN202211574199.X 2022-12-08 CN115873723A 2023-03-31 刘主; 黄清华; 许喜佳; 刘静华; 陈长青; 康林芝; 林文英; 叶璐瑶; 吴景
发明提供一种草菇菌株及其培养和应用。该草菇菌株于2021年12月30日保藏于广东省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171。与现有的草菇品种相比,该草菇菌株的栽培周期短,生物学转化率高,单产高,能够提高草菇的生产效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该草菇菌株的抗逆性更强,不易退化;对该草菇菌株进行培养和栽培得到的草菇子实体分布较密,其形状与现有草菇菌株生产得到的子实体形状差异较大,口感更好;该草菇菌株的形貌特征优良,菇形整齐,有利于产品的分装和销售;综合性能好,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91 一种促进丛枝菌根真菌产孢的扩繁基质及其扩繁方法 CN202211345584.7 2022-10-31 CN115873719A 2023-03-31 李晓亮; 杜公福; 戚志强; 余小兰; 杨衍
发明提出了一种促进丛枝菌根真菌产孢的扩繁基质及其扩繁方法,包括独金内酯和乙酸。本发明选用独脚金内脂与萘乙酸的协同作用,以蚯蚓粪和草炭为主要原料,搭配蛭石、吲哚乙酸、腐殖酸镁磷肥,制备的丛枝菌根真菌的扩繁基质,有效提高丛枝菌根真菌的根侵染率和丛枝菌根真菌产孢子的数量;本发明提供的丛枝菌根真菌扩繁基质成本低,操作简单,能够实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大规模生产与应用。
92 用于制备伊氏杀线真菌孢子粉的培养基及伊氏杀线真菌孢子粉的制备方法 CN202211567108.X 2022-12-07 CN115851453A 2023-03-28 理永霞; 温晓健; 王璇; 刘振凯; 李东振; 张伟; 冯宇倩; 张星耀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伊氏杀线真菌孢子粉的培养基及伊氏杀线真菌孢子粉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用于制备伊氏杀线真菌孢子粉的培养基,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葡萄糖2‑3%,酵母浸粉0.5‑1%,蛋白胨0.1‑0.5%,无机盐0.4‑0.8%,余量为。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及制备方法可获得高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和高活性的孢子粉,同时获得的孢子粉便于储存和运输,且可以进一步加工成不同类型的剂型用于松材线虫病的防治。
93 一种蓝莓灰霉病菌的分离装置及分离培养方法 CN202211709088.5 2022-12-29 CN115820396A 2023-03-21 罗璇
发明涉及植物病菌分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蓝莓灰霉病菌的分离装置及分离培养方法,分离装置包括连杆、外筒、夹持装置和分离针;外筒的顶部设有通孔、底部为圆台形结构,且圆台形结构的底部设有出口,外筒内设有夹持装置,连杆贯穿通孔、并伸入外筒内部与夹持装置连接。本发明的分离装置,操作简单易行,能根据需要替换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分离针,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分离效果产生的影响。本发明的分离方法采用加入蓝莓汁的PDA培养基或加入蓝莓汁的PSA培养基,提高了蓝莓灰霉病菌落的生长速度,促进灰霉病菌落的生长。
94 一种莱茵衣藻人工叶绿体基因组合成组装与功能测试的方法 CN202210917993.3 2022-08-01 CN115807021A 2023-03-17 胡章立; 王潮岗; 郭春立; 张桂英; 贾彬
发明提供了一种莱茵衣藻人工叶绿体基因组合成组装与功能测试的方法。首次对莱茵衣藻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理性设计,提出全人工合成莱茵衣藻叶绿体基因组。利用全化学合成的叶绿体基因组片段,在酵母‑细菌系统中,实现叶绿体基因组的全化学从头合成及组装。然后将全化学合成的叶绿体基因组转化衣藻细胞,替换叶绿体原有基因组,发挥正常功能并进行了验证,实现了全化学合成叶绿体基因组的生物学功能。本发明展示莱茵衣藻叶绿体基因组是一个开展合成生物学操作的高效平台,其基因组的从头设计、全化学合成、体外组装及鉴定,为光合生物光合作用系统的理性设计与改造重构,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解决粮食安全等农业危机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95 小反扭藓配子体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CN202211644635.6 2022-12-20 CN115806930A 2023-03-17 王玉婷; 敦雁婷; 崔晓静
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提出了小反扭藓配子体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所述小反扭藓配子体的孢子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MgSO4·7H2O 200~300mg/L、KH2PO4200~300mg/L、FeSO4·4H2O 10~15mg/L、KNO31000~1500mg/L、酒石酸铵900~1000mg/L、CaCl2·2H2O100~150mg/L、葡萄糖4800~5200mg/L;小反扭藓配子体的增殖培养基,包括MgSO4·7H2O200~300mg/L、KH2PO4200~300mg/L、FeSO4·4H2O 10~15mg/L、KNO31000~1500mg/L、酒石酸铵900~1000mg/L、CaCl2·2H2O 100~150mg/L、葡萄糖4800~5200mg/L、2,4‑D 0.5mg/L、琼脂粉8g/L。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以实现短时间内小反扭藓配子体的形成和扩繁,为小反扭藓的培养和继代提供可行的途径,为利用苔藓进行环境修复和园林造景提供种苗材料和繁育技术。
96 一种短波单胞菌在诱导少孢节丛孢产生捕食器官中的应用 CN202211426008.5 2022-11-14 CN115747104A 2023-03-07 李国红; 孙永香; 邓晓彤; 张克勤
发明提供了一种短波单胞菌在诱导少孢节丛孢产生捕食器官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短波单胞菌于2019年12月10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122。将短波单胞菌的发酵液与少孢节丛孢的孢子悬液进行混合培养,能够诱导少孢节丛孢产生大量捕食器官,为植物寄生线虫的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短波单胞菌在诱导少孢节丛孢产生捕食器官中的应用。
97 一种提高酱油种曲孢子数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202110728834.4 2021-06-29 CN113430124B 2023-02-21 赖理智; 李荔; 吴彤锐; 洪钦辉; 莫媚花
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酱油种曲孢子数的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麸皮20‑60%、豆渣20‑50%、大豆蛋白10‑30%、面粉2‑6%。本发明通过将大豆蛋白按一定比例与麸皮、豆渣、面粉混合制备种曲培养基,在实现了豆渣、麸皮农副产品资源回收利用的情况下,同时解决了麸皮、豆渣的天然农副产物制备种曲培养基质量稳定性差的问题,使米曲霉稳定产孢、保持高活性。
98 一种白僵菌用液体培养基及白僵菌菌剂制备方法 CN202110143160.1 2021-02-02 CN112680365B 2023-01-31 程志强; 于晓斌; 赵春莉; 刘文丛; 高峰
发明提供了一种白僵菌用液体培养基及白僵菌菌剂制备方法,实现快速生产白僵菌,其是将菌糠、硫酸锰和硝酸铵混匀后经高压蒸汽灭菌得到,每克菌糠中加入水4~5ml,每克菌糠中加入硫酸锰0.03~0.05g,每克菌糠中加入硝酸铵0.05~0.1g。将浓度为107孢子/ml的白僵菌接种液接入白僵菌用液体培养基,按每克干菌糠加入接种液0.05~0.10ml,密封后在25~27℃摇床中以150rpm速度培养4~6d后收获白僵菌菌剂,本发明产孢量高,生产成本较低。
99 一种孢子悬浮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211396010.2 2022-11-08 CN115537370A 2022-12-30 夏鹏亮; 任晓红; 黄勇; 宋兴宜; 文涛; 乔保明
发明公开一种孢子悬浮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农业生物学技术领域。该孢子悬浮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市售白僵蚕用白僵菌孢子粉在培养基上培养,充分产孢后,用冲洗,置于振荡器上振荡,之后将孢子用水配制成孢子悬浮液。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孢子悬浮液,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上述孢子悬浮液在抑制虫斜纹夜蛾中的应用。该孢子悬浮液也对斜纹夜蛾有着很好的抑制效果。
100 一种提高地衣芽孢杆菌芽孢数量的流加补料发酵方法 CN202211295146.4 2022-10-21 CN115433699A 2022-12-06 汪坤; 许志国; 王博; 丁健
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地衣芽孢杆菌芽孢数量的流加补料发酵方法,属于生物发酵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流加补料技术控制源和氮源浓度促使细胞生长和芽孢形成,增加了地衣芽孢杆菌BF‑002细胞数量和芽孢数量。使地衣芽孢杆菌细胞数量在发酵结束能达到2.88×1010cfu/mL,比前期所达到的最高细胞量提高了1.07倍。芽孢数量达到2.56×1010cfu/mL,相对于前期的最优批次芽孢量提高了1.16倍。本发明使用的培养基成分来源易得且价格便宜,工艺参数简单,显著提高了单位产量,降低了单位生产成本,可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发酵生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