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Lindqvist型钼多酸-杯[4]芳无机-有机杂化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410242023.7 2024-03-04 CN117816249B 2024-05-28 于明月; 张倩; 王萌; 高庆平; 徐知萌
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indqvist型钼多酸‑杯[4]芳无机‑有机杂化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化学式为[Cu2(TMR4A)(CH3CN)2(H2O)2]•[Mo6O19]•CH3CN•3H2O,由同多钼酸盐、间苯二酚杯[4]芳烃衍生物配体及一价离子组成,所述间苯二酚杯[4]芳烃衍生物配体为2‑巯基吡啶‑N‑化物修饰的间苯二酚杯[4]芳烃。本发明提供的Lindqvist型钼多酸‑杯[4]芳烃无机‑有机杂化配合物,其具有二维超分子层结构,既能克服多酸本身易溶于反应溶剂的缺点,又保留了同多钼酸盐本身的催化能,在硫化物的催化氧化中提供了催化活性位点。
2 一种等离子体制备高缺陷基双金属有机框架脱硫催化剂的方法与应用 CN202410112365.7 2024-01-26 CN118045634A 2024-05-17 冯潇; 侯国震
一种等离子体制备高缺陷基双金属有机框架脱硫催化剂的方法与应用,将N,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酸混合,再添加均苯三甲酸土金属盐,得到溶液。固体完全溶解后加入钛酸四异丙酯并保持高速搅拌。将反应容器密封并加热,反应结束后过滤得到样品,再干燥后用乙醇洗涤、干燥。将样品使用惰性气体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得到Ti2M2(μ3‑O)2(BTC)x,M=Ca、Sr、Ba、Cd,4/3<x<8/3。通过使用惰性气体进行处理,保证材料不会在处理过程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更好地利用缺陷的优势。制备的催化剂用于化大分子的含硫化合物,其催化活性相比于等离子体处理前有着大幅度的提升,且在5‑20次循环实验中催化性能没有明显的下降。
3 催化系统和从流中去除杂原子化合物的方法 CN201880051485.3 2018-06-08 CN111278952B 2023-08-15 W.F.德苏扎; J.阿达姆斯基; J.杜邦
发明描述了使用与(II)的有机金属离子复合物结合的离子液体,从流中去除污染物的萃取化方法,所述铁(II)的有机金属离子复合物包含铁(II)阳离子与亲离子结合剂的复合物,该复合物是在其分子结构中具有亲离子结合剂的铁(II)催化剂,所述氧化是用氧化剂来进行并由存在于离子液体相中的有机金属铁(II)复合物来催化。除了保持离子液体的氧化化合物的选择性溶剂的特性外,离子液体与铁(II)和氧化剂的催化性亲离子结合剂的有机金属复合物结合,刺激发生在离子液体相中的反应现象,具有的效果是铁在离子液体相中保持稳定,而没有被浸出到油相中。这种措施导致从烃介质中去除杂原子的相当大的改进。
4 一种钴基金属有机框架固载有机催化剂的制备及在燃油脱硫领域的应用 CN202111149070.X 2021-09-29 CN113976181A 2022-01-28 蒋伟; 朱坤; 高翔; 安鑫; 李宏平; 朱文帅; 李华明
发明涉及一种钴基金属有机框架固载有机催化剂的制备及在燃油脱硫领域的应用,采用钴源六硝酸钴与不同配体对苯二甲酸、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2‑甲基咪唑水热反应或室温老化合成的钴基金属有机框架Co‑MOF、通过浸渍法将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固载到Co‑MOF的孔道结构或沉积附着在Co‑MOF表面形成微孔‑介孔催化剂,是具有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在活化气下对含有硫化物特别是芳香族硫化物的油相进行氧化脱硫制得脱硫油品,Co‑MOF作为载体和助催化剂提升NHPI的固载和催化性能,使催化剂易于回收、增强稳定性、循环性能,反应条件温和、相较于NHPI及与六水合硝酸钴构成的催化系统具有更为优异的氧化脱硫效果,满足深度脱硫和绿色化工需求。
5 化工艺 CN201780038976.X 2017-06-09 CN109415636B 2021-06-08 J·B·戈马赫
公开一种从富液体苛性移除残余硫化合物的工艺,其中含有两个反应区的单一管柱将硫醇催化化为二硫化物油。第二反应区利用一束垂直悬挂纤维并维持为气体连续相,所述气体连续相包含约20体积%到约100体积%蒸气。此工艺尤其适用作脱硫工艺流程方案的一部分。
6 一种MOF基布固载化多酸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011474526.5 2020-12-15 CN112517078A 2021-03-19 李斯文; 张海艳
发明涉及脱硫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OF基布固载化多酸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MOF基棉布固载多酸催化材料,包括以下原料:MOF基棉布和固载在MOF基棉布上的Keggin型磷‑钼‑钨型多酸;MOF基棉布为棉布和生长在棉布上的MOF材料。本发明制得的制得MOF基棉布多酸催化材料,能够解决了MOF基多酸催化材料不易成型的问题,其制备过程简单,且制得的MOF基棉布多酸脱硫催化材料用于汽柴油模拟体系中具有较好的脱硫效果,制得的棉布@MIL‑101‑NH2‑POM的脱硫率可高达100%,且棉布@MIL‑101‑NH2‑POM在重复使用12次时,其脱硫率仍可达96%。
7 催化系统和从流中去除杂原子化合物的方法 CN201880051485.3 2018-06-08 CN111278952A 2020-06-12 W.F.德苏扎; J.阿达姆斯基; J.杜邦
发明描述了使用与(II)的有机金属离子复合物结合的离子液体,从流中去除污染物的萃取化方法,所述铁(II)的有机金属离子复合物包含铁(II)阳离子与亲离子结合剂的复合物,该复合物是在其分子结构中具有亲离子结合剂的铁(II)催化剂,所述氧化是用氧化剂来进行并由存在于离子液体相中的有机金属铁(II)复合物来催化。除了保持离子液体的氧化化合物的选择性溶剂的特性外,离子液体与铁(II)和氧化剂的催化性亲离子结合剂的有机金属复合物结合,刺激发生在离子液体相中的反应现象,具有的效果是铁在离子液体相中保持稳定,而没有被浸出到油相中。这种措施导致从烃介质中去除杂原子的相当大的改进。
8 用于从液体组合物中去除硫化合物的方法 CN201780092492.3 2017-05-08 CN110799628A 2020-02-14 周文娟; A.T.里伊本斯; P.杜内尔; A.威尔森
披露了一种用于从与不混溶的液体组合物中去除硫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在至少一种多金属酸盐和两亲性固体颗粒的存在下将包含至少一种硫化合物的液体组合物与包含至少一种氧化剂的氧化性水溶液接触来至少部分地氧化这些硫化合物。
9 一种复合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1810710272.9 2018-07-02 CN108855232A 2018-11-23 张宏; 付佳伟; 马雯雯
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纳米纤维,分子式为(OTA)10[Co4(H2O)2(VW9O34)2]/TiO2;制备方法包括:(1)Co(NO3)2·6H2O和Na2WO4·2H2O在磁搅拌下,溶于0.5M NaAC/HAC缓冲溶液中,再加入NaVO3,加热,热过滤,干燥,得到Na10[Co4(H2O)2(VW9O34)2]·35H2O;(2)酸丁酯、聚乙烯吡咯烷溶解于由N,N‑二甲基甲酰胺、乙酸和乙酰丙酮形成的混合溶剂中,运用静电纺丝方法,获得TiO2纳米纤维;(3)将TiO2纳米纤维分散在30‑50mL乙醇中,搅拌,加入C18H37N(CH3)3·Cl,继续搅拌,得到溶液A;Na10[Co4(H2O)2(VW9O34)2]·35H2O溶于20‑40mL中,得到溶液B;将溶液B缓慢滴加到溶液A中,搅拌20~30h,用水和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得到复合纳米纤维;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多酸团聚问题;循环使用5次后催化效率无明显降低;与过化氢和离子液体[Bmim]PF6共同形成萃取催化氧化脱硫体系,表现出较高的脱硫效率和优异的可重用性。
10 流化催化裂化工艺中的脱硫 CN201280047073.5 2012-07-27 CN103827264B 2015-09-02 O·R·克塞奥卢; A·布朗尼
提供了用于催化裂化和脱硫包含有机硫化合物的原料的方法。将含氧气体与裂化催化剂和原料一起引入以形成悬浮物。烃原料中的至少一部分有机硫化合物被氧化生成经氧化的有机硫化合物,经氧化的有机硫化合物的-硫键断裂形成不含硫的烃化合物和硫氧化物,经氧化和未经氧化的化合物被催化裂化成较低沸点的烃化合物。将裂化组分和裂化催化剂颗粒分离并回收以再生和重复利用。
11 一种硫醇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201310524731.1 2013-10-30 CN104588096A 2015-05-06 潘光成
发明公开了一种硫醇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金属酞菁溶液与多孔性载体接触并干燥,其中,所述金属酞菁溶液含有溶解的金属酞菁、有机性氮化物和,所述有机碱性氮化物为醇胺化合物、肼化合物、脲化合物和胍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使制成的催化剂上金属酞菁活性组分均匀分散并负载牢固、不易流失,因而在用于硫醇氧化或油脱臭时具有较好的活性与稳定性。此外,本发明提供的金属酞菁型硫醇氧化催化剂的工艺是简单环保、成本低廉的器外制备方法。
12 一种金属纳米粒子和微孔配位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制法 CN201410731227.3 2014-12-05 CN104475158A 2015-04-01 李亚丰; 路静静
发明提供一种金属纳米粒子和微孔配位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的复合材料的金属纳米粒子是钯或铂纳米粒子,微孔配位聚合物是基微孔配位聚合物MIL-53(Fe),MIL-53(Fe)具有拓扑结构,通式可以写成Fe(OH)L·H2O,其中L为有机配体,铁离子被和有机配体的羧基连接成“之”字形的链,这些链通过有机配体连接成1D孔道结构。在常温常压搅拌下,将铁盐溶解在有机溶剂形成棕色溶液;加入有机配体直至溶解;加入金属纳米粒子的溶液制得混合溶液,将获得的混合溶液反应得到目标物。按加入的铁盐计算产率在35%-87%,金属纳米粒子的质量含量在0.01%-20%。该复合材料具有高热稳定性和大比表面积,可用于油品的深度脱硫。对某些特殊的分子有选择性催化作用。
13 磺化化催化剂以及使用该催化剂的方法和体系 CN200880128410.7 2008-10-31 CN101981160B 2014-07-30 凯尔·E·利茨; 特雷西·M·乔丹; 马克·N·罗塞特; 安东尼·J·洛克伦; 珍妮弗·L·弗里兰
发明披露了能够化硫化合物的催化剂以及使用这些催化剂来实现从原油和原油镏出物中除去硫的体系和方法。所述催化剂配置有氧基部分,所述钛氧基部分用于选择性配位硫化合物和影响它们的氧化。钛氧基可以结合在聚合物内,或者在聚合物的表面,或者在无机载体的表面上或载无机载体的孔内。如在所披露的体系和方法中所描述的,通过所列举的传统分离技术,所得到的氧化的硫化合物易于与初始的原油或原油镏出物流分离。
14 金属酞菁敏化二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1410083052.X 2014-03-07 CN103846106A 2014-06-11 赵建社; 张改; 张荣兰; 李莹莹; 冯勋
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酞菁(MPc)敏化二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脱硫催化剂含有MPc/SnO2粉末,Pc表示酞菁,M为选白Mn2+、Fe2+、Co2+、Ni2+、Cu2+、Zn2+金属离子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使用本发明的染料敏化半导体光催化脱硫剂进行脱硫3h后噻吩脱除率可以达到89%,比未敏化的半导体提高50%。
15 用于脱硫醇的催化剂的液态磺化酞菁钴的制备方法 CN201210053036.7 2012-03-02 CN102614921B 2013-12-11 张晓龙; 刘福全; 赵伟; 温暖
一种用于脱硫醇的催化剂的液态磺化酞菁钴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工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固态磺化酞菁钴,提供一种纯度高、使用方便、脱硫效率高的液态磺化酞菁钴脱硫催化剂。本发明用于脱硫醇的催化剂的液态磺化酞菁钴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①提纯精制、②研磨、③配液,即制得液态磺化酞菁鈷。本发明针对磺化酞菁钴中含有溶性及不溶性杂质的现状,先对其进行提纯精制,提纯精制后的中间产品中加入溶剂、助溶剂、和乳化剂,经过研磨和乳化工序,使之混合均匀,得到液态磺化酞菁钴。通过碱液和吡啶的乳化作用,减少了吡啶的挥发,在使用过程中减少对操作人员身体的危害。本发明具有纯度高、使用方便、脱硫效率高等特点。
16 处理工艺 CN201280005098.9 2012-01-31 CN103298914A 2013-09-11 张铁军; K·迈克尔·哈迪; V·凯特·特纳; 伊格纳西奥·C·班卡兹; 汤姆·瓦拉迪
在催化处理工艺中,在非分散性混合装置中使用含有螯合多价金属催化剂、金属氢化物和至少一种醇的碱金属盐的性处理溶液将酸质中的硫醇氧化为二硫化物油,其中产生含有所述二硫化物油的升级烃。
17 硫磺分离/脱硫溶液再生一体化的硫化氢液相化吸收方法 CN200910083004.X 2009-04-24 CN101870884B 2013-04-24 蒋国强; 常宏岗; 江盛阳; 何金龙; 赵洲洋; 张伍; 丁富新; 黄瑛
发明涉及一种硫磺分离/脱硫溶液再生一体化的硫化氢液相化吸收方法;包括一种由鼓泡反应段、气液分离段和泡沫收集段构成的再生-分离塔,自吸收塔流出的吸收H2S后的脱硫溶液进入塔后,在鼓泡反应段,催化剂氧化再生,硫磺颗粒在气泡界面富集;在气液分离段,再生脱硫溶液和泡沫分离,脱硫溶液返回吸收塔循环使用,硫磺被泡沫携带至泡沫收集段,通过收集泡沫回收硫磺;塔中每进入含有1g硫磺的脱硫液,加入表面活性剂0.008~0.012g;;含1g硫磺的脱硫溶液通入空气量不少于34L,空塔气速为0.8~2.5cm/s;硫磺颗粒分离率和再生反应速率高,能耗和剂耗低,应用于中等潜硫量的含H2S气体的吸收过程中。
18 具有改进的抗机械性的活性炭、及其用途、特别是作为催化剂载体 CN200580008864.7 2005-01-19 CN1934030B 2012-01-25 雷米·利贝克
发明涉及具有改进机械性能的活性炭。这些可有利地用于石油馏分的软化,作为硫醇化转化为二硫化物的催化剂载体,也用于任何其它类型反应,例如中存在的氰化物的氧化或草甘膦的合成,和用于由液相中和/或气相中的选择性吸附的提纯和/或分离方法(液体食品的脱色,水处理,空气处理,溶剂回收等)。
19 硫磺分离/脱硫溶液再生一体化的硫化氢液相化吸收方法 CN200910083004.X 2009-04-24 CN101870884A 2010-10-27 蒋国强; 常宏岗; 江盛阳; 何金龙; 赵洲洋; 张伍; 丁富新; 黄瑛
发明涉及一种硫磺分离/脱硫溶液再生一体化的硫化氢液相化吸收方法;包括一种由鼓泡反应段、气液分离段和泡沫收集段构成的再生-分离塔,自吸收塔流出的吸收H2S后的脱硫溶液进入塔后,在鼓泡反应段,催化剂氧化再生,硫磺颗粒在气泡界面富集;在气液分离段,再生脱硫溶液和泡沫分离,脱硫溶液返回吸收塔循环使用,硫磺被泡沫携带至泡沫收集段,通过收集泡沫回收硫磺;塔中每进入含有1g硫磺的脱硫液,加入表面活性剂0.008~0.012g;含1g硫磺的脱硫溶液通入空气量不少于34L,空塔气速为0.8~2.5cm/s;硫磺颗粒分离率和再生反应速率高,能耗和剂耗低,应用于中等潜硫量的含H2S气体的吸收过程中。
20 一种负载型酞菁钴硫醇化催化剂 CN97112307.1 1997-06-04 CN1074313C 2001-11-07 刘海超; 冉国朋; 闵恩泽; 冯蕾; 李惠娜; 董伟; 靳爱民; 潘光成
发明提供了一种由固体化物负载金属酞菁的硫醇氧化或油品脱臭催化剂,该催化剂由负载在一种固体碱性氧化物表面的由具有负离子基团的磺酸盐酞菁钴或者羧酸盐酞菁钴与具有正离子基团的季铵盐酞菁钴所形成的离子对配合物所组成;该催化剂在用于硫醇氧化反应时不用外加液体碱同时又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