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采暖制冷用超导介子装置 CN201820352180.3 2018-03-14 CN208205485U 2018-12-07 张永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暖制冷用超导介子装置,包括压缩机和储液罐,储液罐位于压缩机的右侧,且储液罐与压缩机固定连接,压缩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压缩机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压缩机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压缩机的顶部中间位置贯穿有排气管,储液罐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储液罐的顶部贯穿有进气管,储液罐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杆。设置有超导介子,通过超导介子可克服了现有以、氟利昂等超导介子的不足,提高超导介子吸放热效率,同时材质便宜环保,价格低廉,提高了超导介子的实用性。适用于采暖制冷用超导介子的生产与使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 一种混合制冷剂回收装置 CN201720596717.6 2017-05-25 CN206736165U 2017-12-12 周俊; 陈源; 陈新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制冷剂回收装置,包括回收槽,所述回收槽的输入端与一缓冲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回收槽与所述缓冲罐之间设置有活塞压缩机;所述缓冲罐的输入端与一R410A集装箱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回收槽的输出端与一冷凝器的输入端连接,且所述回收槽上设置有夹套,所述夹套的输出端与一循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回收槽,并形成一个循环支路;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还接有一混配槽。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对R410A集装箱不合格品进行回收处理,从而减少产品的消耗,并且降低生产成本,达到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的效果。
3 一种超导液真空散热 CN201020261070.X 2010-07-16 CN201926351U 2011-08-10 杜宝华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导液真空散热器,包括并排设置的、相互连通的多个散热片和设置于散热片内腔底部的热媒流通管,所述散热片上部设有抽真空口,所述散热片内腔内有超导液,所述散热片的高度为950mm~1100mm。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散热器每柱热负荷为170~200瓦,适用场所多,室内放热效果好,节约了室内散热器柱数,同时也节约了材。
4 一种真空热管式供热空调 CN200920103154.8 2009-06-05 CN201513970U 2010-06-23 杨云潮
一种真空热管式供热空调,包括散热管,在散热管外部有散热翅片,所述的散热管由纵向散热管及与纵向散热管相连的横向散热管组成,所述散热管为真空管,在散热管内有工质,在散热管下部有一个插孔,插孔内有电热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真空热管式供热空调,采用热管原理,将电能直接转变为热能,使室内温度升高,其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热效率高。减去了现有空调压缩机等主要部件,制作成本大幅度降低。
5 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 CN200920109080.9 2009-07-07 CN201497218U 2010-06-02 许长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支架、装设于支架的聚光器、可接收聚光器反射光线的真空热管、终端换能器、以及,将真空集热管和终端换能器连通的高温传输管道;所述真空集热管包括第一内管和第一外管,第一内管和第一外管之间为第一真空腔,所述真空集热管的第一内管和第一外管由石英玻璃制成,其表面均具有金属膜;所述真空集热管的第一内管中装有可在受热汽化后通过高温传输管道进入终端换能器、并在温度降低后液化回流至真空集热管的第一内管的超导介质。
6 R404A/CO2载冷剂 CN200920025163.X 2009-05-18 CN201421221Y 2010-03-10 宋明刚; 马训刚; 李增录; 张猛; 王振宇
一种R404A/CO2载冷剂,由R404A循环系统和CO2循环系统组成,分别采用R404A、CO2制冷工质。R404A循环系统主要由通过管路首尾相连的R404A单机双级压缩机蒸发器、经济器、冷凝器组成。经济器管路上设置有经济器膨胀蒸发器管路上设置有蒸发器膨胀阀。CO2循环系统主要由通过管路首尾相连的CO2、CO2蒸发器和上述的蒸发器组成。R404A/CO2载冷剂利用R404A单机双级系统将蒸发器中吸热气化的CO2气体冷凝成液体,使CO2液体重新蒸发制冷。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可以作为传统制冷剂直接替代物的绿色制冷工质和CO2为制冷剂的载冷剂;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成本低廉的载冷剂。
7 密封式压缩机 CN200520132147.2 2005-12-12 CN2913667Y 2007-06-20 片山诚; 坪井康祐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冷冻能、高效率的密封式压缩机,该密封式压缩机能够防止因压缩时的活塞倾斜发生的局部摩损及密封性的下降,并使可靠性得到提高。其中,在活塞(140)的周围的上侧面(154)及下侧面(155)上,设有至少在下止点附近与密封壳体(101)内的空间连通、且与活塞的顶面(151)及裙侧面(152)不发生连通的低洼部分(153)。同时,在至少在下止点附近与密封壳体(101)内的空间相连通的部分中,低洼部分在平面展开时的形状中不形成与活塞轴线(170)平行的平行线,活塞在平方向上不易发生倾斜。这样,致冷剂的泄漏可以得到抑制,另外对滑动部分的侧压负载也可以降低。
8 用于制造热源单元的方法和用于制造制冷循环设备的方法 CN202380063121.8 2023-09-01 CN119816694A 2025-04-11 山口贵弘; 柳裕一
用于制造制冷循环设备(1)的方法是用于制造包括热源单元(2)、利用单元(3a、3b)以及连接管(4、5)的制冷循环设备的方法。连接管(4、5)连接热源单元(2)和利用单元(3a、3b)。用于制造制冷循环设备(101)的方法包括产生步骤(S40)和密封步骤(S50)。产生步骤(S40)将密封了包括R1234yf的制冷剂的热源单元(2)和与所述利用单元(3a、3b)连接的所述连接管(4、5)连接,并且产生制冷剂回路(10)。密封步骤(S50)向所述制冷剂回路(10)填充从现有设施回收并再循环的R32,并且密封包括至少R32和R1234yf的混合制冷剂。
9 一种适用于汽车电动压缩机的制冷剂组合物 CN202510286543.2 2025-03-12 CN119799389A 2025-04-11 刘克大; 王军; 王泽昊
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汽车电动压缩机的制冷剂组合物,所属制冷材料技术领域,制冷剂组合物包括纳米、聚丙二醇、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甲基苯骈三氮唑、IRMOF‑1、三甘醇、表面活性剂和制冷剂;各成分按照特定比例配合使用,能够在高电压、高转速、高温度环境下,提高体系稳定性,降低制冷温度,且不易磨损压缩机部件。相比于制冷剂R134a和制冷剂R1234yf,本发明制冷剂组合物添加的多种成分能够优化制冷循环,提高制冷剂的换热性能,使制冷系统在相同的功率输入下能够获得更低的温度,提升制冷效果;抗氧剂、防锈剂等成分的加入,有效防止系统部件的腐蚀和氧化,减少故障发生概率,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10 液体回收和固体泡沫再循环/回收:组合物和方法 CN202380062503.9 2023-08-30 CN119789939A 2025-04-08 彭晟; J·B·索德; B·H·迈纳; J·孙-布兰克斯; A·R·潘苏拉; J·休斯; D·M·斯奈德; A·F·斯塔肖; R·吴
提供了用于回收使用或包括但不限于卤代烯液体制冷剂、溶剂、浸没流体泡沫形成的废液体和固体材料的方法和系统。还提供了满足AHRI_700_2019行业标准的质量的回收的组合物和组分。
11 一种纳米四元混合制冷剂及其应用 CN202411963209.8 2024-12-30 CN119775969A 2025-04-08 贺小勇; 杨帆
发明属于制冷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四元混合制冷剂及其应用。该纳米四元混合制冷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份组成:四氟丙烯R‑1234ZE:35‑60份;丙烷R‑290:25‑55份;三氟碘甲烷R‑13I1:10‑30份;多孔纳米金属材料2‑5份。本发明提供的纳米四元混合制冷剂具有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的特点,可用于替代家用、工业、商业用途的固定式压缩机中的R‑22、R‑407C制冷剂。
12 一种纳米制冷剂及其应用 CN202411963206.4 2024-12-30 CN119775968A 2025-04-08 贺小勇; 杨帆
发明属于制冷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制冷剂及其应用。该纳米制冷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氟乙烷R161:10‑35份;四氟丙烯R1234YF:30‑75份;三氟碘甲烷R13I1:10‑25份;金属纳米材料:2‑5份。本发明提供的制冷剂绿色、节能、环保。
13 一种氢氟烯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510008133.1 2025-01-03 CN119775111A 2025-04-08 贺祖章; 于洁; 杨之书; 刘孔华; 李勃; 杨文豪; 杨健虹; 蒋锋
申请实施例属于温控工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氢氟烯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氢氟烯醚类化合物,具有如式Ⅰ所示结构:其中,Rfa和Rfb均为‑CF3,Rfc为‑CF2CF3;Rfh为烷基或氟代烷基。本申请提供的氢氟烯醚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绝缘性能,与油类、矿物油类相比较具有更好的抗化性能,具有优秀的材料兼容性,对各种金属、高分子材料、玻璃陶瓷材料没有腐蚀性;且适用温度范围宽,可在‑80~150℃范围内用作高温或低温温控液;最重要的是本申请提供的氢氟烯醚类化合物的GWP小于100,具有环境友好性。
14 冷冻机油、工作流体组合物和制冷剂溶解粘度改良剂 CN202380061229.3 2023-08-30 CN119744293A 2025-04-01 川口昌辉; 新行内一; 大沼田靖之; 水谷祐也; 尾形英俊; 关由真
一种冷冻机油,其含有:基础油、和包含下述式(1):[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2表示烷基、或烷基的一部分被取代而得到的基团。]所示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聚合物中的R2所示的基团的原子数平均为4~18。
15 一种储热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411921441.5 2024-12-25 CN119736069A 2025-04-01 金岩; 多思羽
发明公开一种储热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储热剂以100ml为配比单位,包括如下组分:乙二醇40ml,负离子50ml偏酸钠5ml、硅酸盐2ml、三乙醇胺2ml、盐酸0.2ml、铬锌0.3ml、硝酸钠0.2ml、2‑羟基苯甲酸0.3ml;该储热剂在满足储热同时也满足防冻、防腐、防锈,可以灌装在储能罐、暖气、地暖管等各种取暖设备里,增加产品的储热能,提升产品储热率。
16 一种混合制冷剂及其添加剂、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510221588.1 2025-02-27 CN119709131A 2025-03-28 王吉凯; 王帅; 李锐; 李文栋; 牛继开; 王力
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制冷剂及其添加剂、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制冷剂技术领域,包括:a.可燃成分,所述可燃成分包括R290和R1150,其中所述可燃成分75质量份;b.不可燃成分,所述不可燃成分包括R245fa,R23和R728,其中所述不可燃成分210~265质量份。本发明的混合制冷剂通过合理配比可燃成分和不可燃成分,并添加乙二醇、酸乙烯酯和碳酸丙烯酯作为添加剂,显著提高了制冷剂的性能。该制冷剂具有环保性优异、循环能耗低、低温性能强、温度稳定性好、恢复能强等优点,适用于超低温箱、冷库、空调制冷设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7 一种混合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空调系统 CN202311226012.1 2023-09-22 CN117447964B 2025-03-28 李华杰; 钟权; 史贺纯; 黄宇杰; 吴敏庭; 马刚
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空调系统,该制冷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第一组分为3,3,3‑三氟丙炔,第二组分为三氟碘甲烷,第三组分为1,1,2,2‑四氟乙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混合制冷剂GWP远小于150,ODP为0,绿色、安全,具备明显环保优势,该混合制冷剂热性能与R290相当、单位容积制冷量优于R290,安全性高于R290,成为能够替代R290的混合制冷剂;3,3,3‑三氟丙炔与三氟碘甲烷、1,1,2,2‑四氟乙烷和1,1,1,2‑四氟乙烷结合,得到的常压沸点低至‑40℃,与R290的沸点接近,具有良好的制冷和制热性能且温度滑移低于4℃。
18 一种混合制冷剂及其应用 CN202411606489.7 2024-11-12 CN119505815A 2025-02-25 蔡德华; 郝子安
发明属于制冷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合制冷剂及其应用,该混合制冷剂,是由乙烷、丙烷、丙烯和二氟乙烷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当组分中包含乙烷时,乙烷在混合制冷剂中的质量百分数不超过10%,或者为21%~50%;当组分中包含二氟乙烷时,二氟乙烷在混合制冷剂中的质量百分数为65~85%。本发明通过对混合制冷剂的组分成分及各组分的占比进行改进,能够解决现有制冷剂GWP值高、能效低、单位容积制冷量低、影响制冷性能的技术问题,可用于替代R32或R290,排气温度低,单位容积制冷量大,制冷剂充注量少,可用于R32、R410A等高GWP制冷剂的替代。
19 一种中低温热功转换绿色工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411705129.2 2024-11-26 CN119490826A 2025-02-21 王晓东; 黄传德; 许国梁; 陈帅; 冯璐
发明公开了一种中低温热功转换绿色工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绿色工质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25%~90%的醇、1%~5%的醇胺、1%~5%的芳香族化合物,其余为;醇包括甲醇、乙醇、异丙醇、乙二醇、正丙醇和正丁醇中的至少三种。本发明工质通过耦合物理相变、化学反应吸热,其热沉可达6MJ/kg以上,可用于速度高于5赫的高速飞行器气动热吸收,具有成本低、冷却能强的优势,适用于较高热流密度并持续长时间气动加热部件的热防护统;此外,产生高温高压小分子气体用于做功,有效强化高速飞行器的机动能力。
20 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11193928.1 2023-09-15 CN117264603B 2025-02-11 李华杰; 伍旋; 史贺纯; 黄宇杰; 吴敏庭; 钟权
申请提供一种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冷剂由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组合而成,其中:所述第一组分为3,3,3‑三氟丙炔;所述第二组分为三氟碘甲烷;所述第三组分为2,3,3,3‑四氟丙烯或反式‑1,3,3,3‑四氟丙烯中的一种;在所述制冷剂中,所述第一组分所占含量为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组分所占含量为第二预设值,所述第三组分所占含量为第三预设值;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预设值和所述第三预设值均大于零,且总和为百分之百。本申请为采用三种组分组合而成的制冷剂,GWP远小于150,具备明显的环保优势;其制冷剂热性能、单位容积制冷量与R290相近,因此可替代R290,其可燃性大大降低,安全性得到明显提升,优于R290的安全等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