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
一种混合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空调系统 |
CN202311226012.1 |
2023-09-22 |
CN117447964A |
2024-01-26 |
李华杰; 钟权; 史贺纯; 黄宇杰; 吴敏庭; 马刚 |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空调系统,该制冷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第一组分为3,3,3‑三氟丙炔,第二组分为三氟碘甲烷,第三组分为1,1,2,2‑四氟乙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混合制冷剂GWP远小于150,ODP为0,绿色、安全,具备明显环保优势,该混合制冷剂热力性能与R290相当、单位容积制冷量优于R290,安全性高于R290,成为能够替代R290的混合制冷剂;3,3,3‑三氟丙炔与三氟碘甲烷、1,1,2,2‑四氟乙烷和1,1,1,2‑四氟乙烷结合,得到的常压沸点低至‑40℃,与R290的沸点接近,具有良好的制冷和制热性能且温度滑移低于4℃。 |
102 |
一种环保型三元混合制冷剂 |
CN202311338365.0 |
2023-10-17 |
CN117402594A |
2024-01-16 |
张钰昕; 王海鹰; 宓宏; 王双双; 徐宏; 臧建彬 |
本发明为一种环保型三元混合制冷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1,1‑二氟甲烷5%~35%、一氟乙烷20%~45%以及三氟碘甲烷34%~75%。将1,1‑二氟甲烷、一氟乙烷和三氟碘甲烷按质量百分比混合,得到所述多元混合制冷剂组合物;本申请以1,1‑二氟甲烷、一氟乙烷和三氟碘甲烷为混配组分,结合了各组分的优势,具有GWP低、绿色环保、制冷效果好、阻燃效果好的优点。 |
103 |
一种高温节能环保型热泵工质及其应用 |
CN202111368148.7 |
2021-11-18 |
CN114106777B |
2024-01-16 |
何国庚; 刘菁菁 |
本发明属于制冷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节能环保型热泵工质及其应用。该节能环保型热泵工质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丙烷11%~15%,丁烷89%~85%。本发明的节能环保热泵工质相比于高温热泵常用的R142b,相同工况条件下,单位容积制热量相当,无需重新设计压缩机,理论制热系数COP略高,具有一定的节能效应,压缩机排气温度低,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压缩比小,提高输气系数,减少压缩过程的不可逆损耗,进一步提高热泵系统的能效。本发明所提供的节能环保混合工质与R142b常用的润滑油以及矿物油均有良好的溶解性,可直接用于替代R142b,尤其是在高温热泵领域直接替代R142b,从而有效解决对臭氧层有破坏且具有高GWP工质的替代问题。 |
104 |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有机朗肯循环工质设计方法 |
CN202010704345.0 |
2020-07-21 |
CN111816264B |
2024-01-12 |
苏文; 彭艳楠; 周乃君; 欧少端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有机朗肯循环工质设计方法,属于有机朗肯循环技术领域。为了提高工质筛选效率以研发新型环保高效的工质,本发明的基于机器学习的有机朗肯循环工质设计方法,将机器学习应用于循环性能及工质物性的预测,并提出了以工质物性为中心分别优化循环工况及分子基团的第三代工质设计。基于工质物性‑循环参数学习库及基础物性数据库,分别建立循环性能及工质物性的机器学习模型,以完成不同冷热源工况及循环构型下工质的大规模分子设计。 |
105 |
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压缩机和制冷系统 |
CN202210778877.8 |
2022-06-30 |
CN117363322A |
2024-01-09 |
黄海伟; 高斌; 龙春仙; 魏琪青 |
本发明公开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压缩机和制冷系统。该方法包括:提供复合制冷剂,所述复合制冷剂含有至少15wt%的HFO制冷剂以及至少55wt%的HFC制冷剂;和基于所述复合制冷剂的组成,确定所述冷冻机油的组成,以便所述组合物在所述冷冻机油质量的含油率处于预定区间时,满足以下要求:所述组合物在‑30℃~20℃内进行的制冷系统循环运行过程中,所述制冷剂和冷冻机油相分离。该方法获得的组合物具有GWP值较低,可保证压缩机可靠的密封性和润滑性等优点。 |
106 |
一种可实现高温制热的节能环保型热泵工质及其应用 |
CN202111370933.6 |
2021-11-18 |
CN114149791B |
2023-12-29 |
何国庚; 刘菁菁 |
本发明属于制冷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高温制热的节能环保型热泵工质及其应用。该工质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丙烯9%~12%,丁烷91%~88%。本发明的节能环保热泵工质相比于高温热泵常用的R142b,相同工况条件下,单位容积制热量相当,无需重新设计压缩机,理论制热系数COP高2‑3%,具有较好的节能效应,压缩机排气温度低,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压缩比小,提高输气系数,减少压缩过程的不可逆损耗,进一步提高热泵系统的能效。本发明所提供的节能环保混合工质与R142b常用的润滑油以及矿物油均有良好的溶解性,可直接用于替代R142b,尤其是在高温热泵领域直接替代R142b,可有效解决对臭氧层有破坏且具有高GWP工质的替代问题。 |
107 |
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311193928.1 |
2023-09-15 |
CN117264603A |
2023-12-22 |
李华杰; 伍旋; 史贺纯; 黄宇杰; 吴敏庭; 钟权 |
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冷剂由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组合而成,其中:所述第一组分为3,3,3‑三氟丙炔;所述第二组分为三氟碘甲烷;所述第三组分为2,3,3,3‑四氟丙烯或反式‑1,3,3,3‑四氟丙烯中的一种;在所述制冷剂中,所述第一组分所占含量为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组分所占含量为第二预设值,所述第三组分所占含量为第三预设值;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预设值和所述第三预设值均大于零,且总和为百分之百。本申请为采用三种组分组合而成的制冷剂,GWP远小于150,具备明显的环保优势;其制冷剂热力性能、单位容积制冷量与R290相近,因此可替代R290,其可燃性大大降低,安全性得到明显提升,优于R290的安全等级。 |
108 |
一种适用于高温热泵的新型混合工质 |
CN202211085018.7 |
2022-09-06 |
CN115353863B |
2023-12-22 |
冯彪; 王丹; 马素霞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温热泵的新型混合工质,适用于高温热泵系统或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属于制冷热泵技术领域,所述工质包括二元混合物或四元混合物,所述二元混合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1%~76%的R1233zd(E)和24%~99%R的1234ze(Z);所述四元混合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1%~55%的R1233zd(E)、41%~97%的R1234ze(Z)、1%~17%的R245ca以及1%~5%的R600a。通过综合比较替代工质与R245fa的热力学性能、环境性能等因素,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高温热泵混合工质,可作为高温热泵或有机朗肯循环适配工质R245fa的替代品。 |
109 |
HFO-1234YF、HFC-152A和HFC-32的组合物以及使用所述组合物的系统 |
CN202280030645.2 |
2022-07-14 |
CN117242154A |
2023-12-15 |
J·R·尤哈斯; D·M·斯奈德; L·D·西蒙尼 |
使用包含2,3,3,3‑四氟丙烯(HFO‑1234yf)、二氟甲烷(HFC‑32)和1,1‑二氟乙烷(HFC‑152a)的制冷剂的环境友好制冷剂共混物。所述共混物具有低GWP、低毒性、以及低可燃性,具有低温度滑移,用于混合动力、轻度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或全电动车辆中用于乘客舱的热管理(将热量从车辆的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向客舱提供空调(A/C)或加热。 |
110 |
十氟己烯在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中的应用 |
CN202311163828.4 |
2023-09-08 |
CN117222190A |
2023-12-12 |
贺祖章; 杨之书; 于洁; 孙爱祥; 刘孔华; 杨健虹; 蒋锋 |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提供了十氟己烯在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中的应用。十氟己烯的相变温度为52±1℃,汽化潜热为112±3KJ/kg,利用其作为冷却剂,散热效率高,能够满足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的应用需求;并且,十氟己烯的ODP值(臭氧破坏指数)为0,GWP值(温室效应指数)<20,具有优异的环保性。 |
111 |
氢氟烯烃化合物在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中的应用 |
CN202311163826.5 |
2023-09-08 |
CN117222189A |
2023-12-12 |
孙爱祥; 贺祖章; 于洁; 杨之书; 刘孔华; 杨健虹; 蒋锋 |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提供了氢氟烃化合物在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的五碳氢氟烃化合物和/或六碳氢氟烃化合物汽化潜热高(≥105KJ/Kg)、相变温度在30~80℃范围内,散热效率高,能够满足两相浸没式冷却系统的应用需求;进一步的,本发明采用的五碳氢氟烃化合物和/或六碳氢氟烃化合物环保性好,ODP值(臭氧破坏指数)为0,GWP值(温室效应指数)小于300。 |
112 |
含有氟代烃的混合物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202311163054.5 |
2016-11-15 |
CN117210201A |
2023-12-12 |
板野充司; 山田康夫; 土屋立美; 黒木眸 |
本发明提供一种GWP小、且兼备ASHRAE不燃性能的冷媒组合物。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氟代烃的混合物的组合物,上述混合物是以特定浓度含有二氟甲烷(R32)、五氟乙烷(R125)、1,1,1,2-四氟乙烷(R134a)和2,3,3,3-四氟丙烯(1234yf)的混合物。 |
113 |
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
CN202310985805.5 |
2023-08-07 |
CN117186844A |
2023-12-08 |
钟权; 沈军; 黄宇杰; 李华杰; 吴敏庭; 史贺纯 |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所述混合制冷剂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组成,其中:所述第一组分为3,3,3‑三氟丙炔,所述第二组分为二氟甲烷和2,3,3,3‑四氟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发明的混合制冷剂能够在保证安全性和系统性能的前提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效解决了其他制冷剂的GWP偏高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其他制冷剂的热力性能差的问题,在降低GWP的同时还提高了相对容积制冷量,提高了制冷/制热性能(即提高了热力性能)。 |
114 |
一种环保混合工质及其应用 |
CN202310049183.5 |
2023-02-01 |
CN117186843A |
2023-12-08 |
王勤; 邹德鑫; 杨凯寅; 赵朕; 罗介霖; 张靖鹏; 韩晓红; 陈光明 |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保混合工质及其应用,其中,以摩尔百分比计,混合工质包括:45~85%低沸点组分,15~55%高沸点组分;所述低沸点组分为二氧化碳;所述高沸点组分为顺式‑1‑氯‑2,3,3,3‑四氟丙烯。本发明所述环保混合工质可以在保证混合工质的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混合工质临界温度(相较于CO2),降低系统的运行排气压力和压比,进而减少节流损失,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了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
115 |
环保节能型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制冷系统 |
CN202210918319.7 |
2022-08-01 |
CN115160990B |
2023-12-08 |
徐璐; 梁祥飞; 皇甫启捷; 黄泽清 |
本申请涉及制冷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环保节能型组合物、该环保节能型组合物制备方法、该环保节能型组合物应用及制冷系统。环保节能型组合物,其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为一氟甲烷,所述第二组分选自丙烯和丙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环保节能型组合物的GWP值小于100。本发明提出的环保节能型组合物,不仅具有低GWP的环保特性,单位容积制冷量和系统性能系数喜相比R134a更优,是一种低GWP且高系统性能的制冷剂替代方案。 |
116 |
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311044545.8 |
2023-08-18 |
CN117050729A |
2023-11-14 |
吴敏庭; 钟权; 黄宇杰; 李华杰; 史贺纯 |
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冷剂由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组合而成,其中:所述第一组分为3,3,3‑三氟丙炔;所述第二组分为三氟碘甲烷;所述第三组分为丙烯或氟乙烷的一种;在所述制冷剂中,所述第一组分所占含量为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组分所占含量为第二预设值,所述第三组分所占含量为第三预设值;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预设值和所述第三预设值均大于零,且总和为百分之百。本申请为采用三种组分组合而成的制冷剂,GWP小于150,ODP为0,能在保证制冷剂环保性能好的前提下,热力性能与R290相当,可燃性大大降低,这样能解决R290制冷剂可燃性高、安全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
117 |
含有氢氟烯烃化合物的组合物 |
CN202311036348.1 |
2016-03-31 |
CN117004374A |
2023-11-07 |
茶木勇博; 加留部大辅 |
本发明提供含有HFO化合物、含氯化合物和水的组合物作为载热体、发泡剂或喷射剂的用途,其中,(1)所述HFO化合物为选自HFO-1234yf、(E-/Z-)HFO-1234ze和(E-/Z-)HFO-1225ye中的至少一种,(2)所述含氯化合物为选自CH2=CHCl、CHF=CHCl、CH2=CFCl、CF3Cl、CH3Cl、CF3CH2Cl、CClF=CHCl和CHF=CCl2中的至少一种,(3)所述含氯化合物的含量为1~500000质量ppm的范围,(4)所述水的含量为1000质量ppm以下。 |
118 |
含有氢氟烯烃化合物的组合物 |
CN202311034679.1 |
2016-03-31 |
CN117004373A |
2023-11-07 |
茶木勇博; 加留部大辅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HFO化合物的组合物,其中HFO化合物的分解、氧化被抑制,稳定性优异,并且,与仅使用HFO化合物的情况相比,作为载热体使用时的致冷能力得到提高。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选自HFO-1234yf、(E-/Z-)HFO-1234ze和(E-/Z-)HFO-1225ye中的至少一种HFO化合物与含氯化合物,(1)上述含氯化合物为选自CH2=CHCl、CHF=CHCl、CH2=CFCl、CF3Cl、CH3Cl、CF3CH2Cl、CClF=CHCl和CHF=CCl2中的至少一种,(2)上述含氯化合物的含量为1~500000质量ppm的范围。 |
119 |
包含(E)-1,1,1,4,4,4-六氟丁-2-烯的共沸物和类共沸物组合物 |
CN202080009687.9 |
2020-01-16 |
CN113316626B |
2023-10-27 |
M·L·罗宾; J·R·尤哈斯; H·K·穆西米; L·D·西蒙尼 |
本发明提供了可用于例如热传递应用中的共沸物和类共沸物组合物,所述共沸物和类共沸物组合物包含E‑1,1,1,4,4,4‑六氟丁‑2‑烯与乙醇或异丙醇。还提供了在制冷和热传递应用中使用所述组合物的方法。 |
120 |
包含2,3,3,3-四氟丙烯和氧化产物的组合物 |
CN202280019592.4 |
2022-03-08 |
CN116940650A |
2023-10-24 |
彭晟; J·孙-布兰克斯 |
本发明公开了包含HFO‑1234yf、抑制剂和衍生自该抑制剂的氧化产物的组合物。此类组合物可用作在制冷、空调和热泵系统中使用的热传递组合物以及其它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