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性潮交联树脂的制备方法 CN201711348679.3 2017-12-15 CN108084381B 2020-11-10 曹春晓; 张怀迁; 王艾德
发明属于纺织助剂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亲性潮交联树脂的制备方法。将尿素、小分子类、交联剂和三乙醇胺在40‑80℃下反应,再加入乙二醛,最后加入醇类物质进行醚化,反应结束后用调节pH至4‑7,降温出料即得亲水性潮交联树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操作性强并且原料廉价易得;通过该方法制备的树脂整理剂使用时,具有整理品的手感舒适、强保持好、免烫性能高、游离甲醛和甲醛释放量少、白度高并且稳定性好的优点。
42 一种用于铸造用过滤网的复合树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201810955466.5 2018-08-21 CN109111681B 2020-11-03 黄仁和; 袁振飞; 唐尧基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铸造用过滤网的复合树脂、制备方法及应用,步骤为:固聚甲苯酚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热塑性酚醛树脂脂醇溶液和,废水与固体甲醛和性催化剂,反应得到热固性酚醛树脂,在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三聚氰胺、碱性催化剂得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再加入热塑性酚醛树脂脂醇溶液,得到甲醚化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进而得到三元复合树脂溶液。复合树脂的耐热性和耐烧蚀性与单一热塑性酚醛树脂基本一样,而阻燃性能有所提高。复合树脂制备过程无废水排放,复合树脂中基本无游离酚与游离醛;该复合树脂固化时,无需乌洛托品固化剂,从而避免了乌洛托品分解时产生与甲醛对周围环境污染。
43 一种二维共价有机框架改性柔性纤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1911199312.9 2019-11-29 CN110904685A 2020-03-24 陶立明; 郭丽和; 王廷梅; 王齐华
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维共价有机框架改性柔性纤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织物领域。本发明制得的改性柔性纤维织物可用于大型自润滑杆端关节轴承内外球面之间的减摩处理,有效实现固/油复合润滑作用,在不损失PTFE复合纤维织物自身柔性可变形特性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PTFE复合纤维织物表面摩擦系数及杆端关节轴承内外球面之间的摆动摩擦矩。
44 单组分树脂涂料组合物 CN201580064225.6 2015-08-06 CN107001849B 2020-03-06 H·舍费尔; D·特普; D·弗拉哈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良好的化学品耐受性、良好的硬度‑弹性比例并且快速干燥的单组分树脂涂料组合物,涉及其用途并涉及涂覆方法。所述涂料组合物含有氨基树脂、作为主要多元醇的含羟基的聚合物以及特定的支化聚酯多元醇作为结构组分,所述支化聚酯多元醇通过六氢邻苯二甲酸酐、三羟甲基丙烷和任选其它组分的缩聚而可获得。
45 赛克改性三聚氰胺甲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201911131749.9 2019-11-19 CN110698621A 2020-01-17 孙明媚; 王阳; 杨晶巍; 唐敏; 唐林生; 周福龙
专利发明了一种赛克改性三聚氰胺甲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树脂以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和赛克为原料,酸为催化剂,通过无溶剂醚化制得。具体过程如下:先将赛克加入到带加热装置的捏合机中,开启搅拌并加热至150℃,待赛克完全融化后,加入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和催化剂,并将物料加热至150℃~200℃反应1~8h,随后冷却至室温,再用粉碎机粉粹成粉末状产品。该树脂的优点在于:制备工艺简单,制备过程中基本无三废排放,产品不含氯,溶性小,热稳定性和成炭性良好,可作为膨胀型阻燃剂的成炭剂,属于化工及高分子材料助剂领域。
46 一种羟乙基腰果酚封端三聚氰胺甲树脂的制备方法 CN201910770778.3 2019-08-20 CN110527045A 2019-12-03 顾奇; 斯鑫磊; 褚昭宁
发明公开了一种羟乙基腰果酚封端三聚氰胺甲树脂的制备方法,它将1-6份羟乙基腰果酚、0.5-5份多聚甲醛和0.8-1.3份的三聚氰胺混合并于60-100℃温度、pH值为9-14下搅拌0.5-3小时,随后加入0-4份羟乙基腰果酚于70-80℃温度搅拌0-3小时后,再加入1-4份羟乙基腰果酚,加酸调节pH=3-7、搅拌降温至40-80℃且搅拌0.5-3小时后,加调节pH=7-10,再减压蒸馏除去反应产生的甲醛和轻组分,所得蒸馏后料液中加入1-7份羟乙基腰果酚,加酸调节pH=1-5,于40-70℃保温搅拌0.3-1小时,再加碱调节pH=7-11,减压蒸馏除去反应产生的甲醛和水轻组分,蒸馏后的产品搅拌保温至70~90℃并加入0-4份的溶剂后,出料。本发明的羟乙基腰果酚作为反应物参与反应并作为反应液相溶剂,反应后余留的羟乙基腰果酚无需分离,有效减少VOC排放。
47 一种用于轮胎制造的改性粘合剂的制备方法 CN201910523306.8 2019-06-17 CN110305608A 2019-10-08 胡立新; 郎旭东; 宗红兴; 谈建新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轮胎制造的改性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醚化产物;b)制备改性预制体;c)表面处理;本发明相对传统工艺在六羟甲基密胺进行甲醚化的过程中,创新性的加入一定比例的二叔丁基苯并噻唑,以提高结合甲含量,使得醚化反应向有利于生产醚化产物的一方进行,从而解决了传统工艺粘合体系粘合性能不高、醚化反应不彻底的的技术难题,达到提高粘合剂粘合性能的目的。
48 一种以季戊四醇改性三聚氰胺甲树脂/焦磷酸哌嗪复合物为成炭剂的膨胀型阻燃剂 CN201910085070.4 2019-01-29 CN109810415A 2019-05-28 孙明媚; 唐林生; 朱鑫; 杨晶巍; 何为; 仇艳艳
发明涉及的是一种以季戊四醇改性三聚氰胺甲树脂/焦磷酸哌嗪的复合物为成炭剂,三聚氰胺氰尿酸盐为发泡剂,聚磷酸铵为脱剂,通过混合复配而成的膨胀型阻燃剂(IFR)。该IFR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如下:聚磷酸铵70~80%,季戊四醇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10~20%,三聚氰胺氰尿酸盐2~5%和焦磷酸哌嗪7~12%。该IFR不仅对聚丙烯具有良好的阻燃作用,而且基本不含氯,因此更加安全环保。另外,制得的阻燃聚丙烯颜色较好。
49 热压用三聚氰胺改性胶的生产方法及产品 CN201811223905.X 2018-10-19 CN109456721A 2019-03-12 何龙江; 杨铁勋; 何凤娟; 何静; 黄梓珈; 贾伟君
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压用三聚氰胺改性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质量组份如下:甲50%、尿素40%、聚乙烯醇2%、三聚氰胺7%、淀粉1%,其制备方法如下:a、甲醛50%抽入反应釜中,调节PH为8-8.5,加入聚乙烯醇7%、尿素8%升温;b、升温到88℃停气,保温30分钟;c、调节PH值4.8,缩聚反应20分钟;d、调节PH值5.0-5.2,加三聚氰胺4%,反应10分钟,加尿素8%;e、反应20分钟,调节PH值为8.0,加三聚氰胺3%、尿素8%;f、反应20分钟,降温,加尿素8%;g、温度降至80℃,加淀粉1%,糊化20分钟;h、温度降至65℃,加尿素8%;i、温度降至45℃出料。
50 一种高稳定性低粘甲基醚化脲树脂的制备工艺 CN201611119148.2 2016-12-08 CN106750075B 2019-03-05 蒋红卫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低粘甲基醚化脲树脂的制备工艺,在脲醛树脂的合成过程中加入甲醇,与甲醛和尿素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甲基醚化的脲醛树脂,其中,甲醛和尿素均为分批加入。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所得到的甲基醚化脲醛树脂甲醛释放量低,减少了甲醛对空气的污染,同时具有较高的热变形温度,说明其具有高稳定性。在保持高稳定性的同时,粘度在450~452 mPa·s范围内,既保证了一定程度的流动性,又满足了基本的粘度要求。
51 多臂羟甲基三聚氰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201811027679.8 2018-09-04 CN109280329A 2019-01-29 施燕琴; 王旭; 费俊豪; 严明亮; 陈思; 马猛
发明涉及热固性树脂改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臂羟甲基三聚氰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分散于惰性稀释剂中,加入有机长链改性剂,用酸调节体系pH至2.5~4.5,于50~80℃下反应2~12h后,用调节体系pH值为7,减压蒸馏回收惰性稀释剂后,得到多臂羟甲基三聚氰胺衍生物。本发明通过控制添加的多臂羟甲基三聚氰胺衍生物种类及含量,控制密胺树脂网络交联密度及弹性增韧区域大小和数量,实现密胺树脂韧性的可控性。通过本发明多臂羟甲基三聚氰胺衍生物改性后的高韧性密胺材料效果显著,与未添加多臂羟甲基三聚氰胺衍生物的密胺树脂制品相比,其冲击强度最多可提高50~120%。
52 一种HMMM粉末产品的生产系统 CN201811238900.4 2018-10-23 CN109134796A 2019-01-04 曹建平
发明涉及一种橡胶粘合剂的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HMMM粉末产品的生产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用于合成HMMM的醚化反应釜、用于蒸馏出甲醇的至少一个蒸馏釜、用于中转的保温储罐、用于混料和输出粉末产品的混料机,在所述混料机的出料口完成粉末产品的袋装。本发明的装置能够有效控制反应过程,同时可以保证溶剂的充分回收,整个过程为流线生产,降低了实际生产的成本,提高了最终产品的质量
53 一种高甲醚化三聚氰胺树脂低温稳定性的快速判定方法 CN201810658997.8 2018-06-25 CN108794714A 2018-11-13 杨振国; 钟力; 池华春; 张志轩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甲醚化三聚氰胺树脂低温稳定性的快速判定方法,包括:测定所述树脂在25±1℃下的粘度;测定所述树脂中六甲甲基三聚氰胺的含量;在所述粘度小于3000mpa.s或所述六甲氧甲基三聚氰胺的含量的含量大于75wt%时,判定所述树脂在‑20℃下稳定存放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在所述粘度小于3000mpa.s并且所述六甲氧甲基三聚氰胺的含量的含量大于75wt%时,判定所述树脂在‑5℃下稳定存放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在所述粘度在3500‑5000mpa.s并且所述六甲氧甲基三聚氰胺的含量的含量小于68wt%时,判定所述树脂在‑20℃下稳定存放的时间超过三个月。根据本发明,可预测树脂在冬季低温下产品的储存时间,从而指导产品在出现问题之前使用,降低企业的损失。
54 一种甲醚化脲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201810472601.0 2018-05-17 CN108794713A 2018-11-13 王正强; 周毛荣; 谌兴旺
发明公开了一种甲醚化脲树脂,其包括如下组分:质量浓度37%的液体甲醛115份,质量浓度98%的尿素35份,质量浓度99.8%的三聚氰胺2份,质量浓度98%的甲醇500份,质量浓度30%的液适量,质量浓度36%的盐酸适量;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加入液体甲醛115份,液碱适量使得PH=8,加入尿素35份、三聚氰胺2份,使得PH值在7.5‑8;升温到80℃加热1.5h;再加入甲醇、盐酸,调节PH值在5‑6,醚化反应2h,加入液碱使得PH=8‑9;脱醇、、醛,控制终点温度80℃,真空0.09MPA,加丁醇20g,搅拌、过滤包装即得成品。本发明具有环保、节能、健康等优点。
55 高亚基甲醚化阻燃密胺树脂及其生产方法 CN201810498832.9 2018-05-23 CN108623766A 2018-10-09 吴常兴; 李平; 胡劲松; 周建平
高亚基甲醚化阻燃密胺树脂及其生产方法,包括:甲醚化三羟甲基三聚氰胺;酸性条件下直接吸附反应脱除甲;以及添加增效阻燃剂。根据本发明的阻燃密胺树脂无论在甲醛含量还是阻燃性能等方面均十分优异,适合用于油性涂料和性涂料。
56 一种高性能醚化生物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201711402989.9 2017-12-22 CN108003311A 2018-05-08 刘仁; 陈淼; 刘敬成; 刘朋飞; 张丽萍; 刘晓亚; 陈明清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醚化生物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合成树脂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以基树脂与具有羟基基团的羟乙基腰果酚醚作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醚交换反应得到高生物基含量改性氨基树脂,也可再加入一定量的单羟基低级醚混醚化制得更低粘度稳定性好的混醚化氨基树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可控性强,合成的新型生物基混醚化氨基树脂固含高,粘度低,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产品性能稳定,并且可作为化工中间体应用于工业涂料领域。
57 以五羟甲基三聚氰胺合成丁醚化树脂的方法 CN201710971752.6 2017-10-18 CN107540803A 2018-01-05 王文武; 胡劲松; 周建平; 张志轩
以五羟甲基三聚氰胺合成丁醚化树脂的方法,包括:向反应釜中按比例依次投入丁醇和五羟甲基三聚氰胺;控制温度并加酸调节pH值;反应后通入氨气调节pH值;控制温度进行常压脱醇;再控制温度进行真空脱醇脱处理;加入稳定剂丁醇;以及过滤。本发明获得了性能特异的丁醚化氨基树脂,显著减少了废水处理量,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58 五羟甲基三聚氰胺合成高甲醚化树脂 CN201710970744.X 2017-10-18 CN107540802A 2018-01-05 王文武; 胡劲松; 周建平; 张志轩
五羟甲基三聚氰胺合成高甲醚化树脂,包括:向反应釜中按比例投入甲醇和五羟甲基三聚氰胺;加酸调节釜内溶液pH值;升温搅拌直至五羟甲基三聚氰胺完全溶解;将氨气通入反应釜来调节升高pH;脱醇脱处理后得到树脂初品;以及过滤后所得无色粘稠液体即为高甲醚化氨基树脂。本发明获得了性能特异的高甲醚化氨基树脂,显著减少了废水处理量,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59 四羟甲基三聚氰胺合成丁醚化树脂 CN201710826503.8 2017-09-14 CN107353380A 2017-11-17 王文武; 胡劲松; 周建平; 张志轩
四羟甲基三聚氰胺合成丁醚化树脂,包括:向反应釜中按比例依次投入丁醇和四羟甲基三聚氰胺;控制温度并加酸调节pH值;反应后通入氨气调节pH值;加入二甲苯进行常压脱醇、脱;再控制温度并进行真空水处理;以及降温过滤。本发明获得了性能优良的丁醚化氨基树脂,显著减少了废水处理量,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60 一种部分甲醚化树脂的制备方法 CN201510180047.5 2015-04-16 CN104829797B 2017-02-22 王正强; 谌兴旺; 祝晋文
发明涉及一种部分甲醚化树脂的制备方法,将三聚氰胺与聚甲进行羟基化反应,然后加入甲醇生成甲醚化氨基树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转化率高,反应生产安全,工艺简单,能耗低,后处理简单,成本低,环境污染小,产品质量好,条件容易控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