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21 催化剂组合物以及制备和使用其的方法 CN200980139023.8 2009-10-01 CN102171259A 2011-08-31 A·K·阿加皮奥; J·S·阿比昌达尼
发明提供了具有改进的流动性性能的烯聚合用催化剂组合物。
222 多齿β-亚胺盐的金属络合物 CN200710109792.6 2007-04-25 CN101074203B 2010-12-29 雷新建; M·尤尔曼; L·奎因; H·程
发明涉及多种含金属多齿β-亚胺盐络合物,其中一个实施方案由以下结构表示:其中M为例如、锶、钡、钪、钇、镧、、锆、、钨、锰、钴、、镍、钌、锌、、钯、铂、铱、铼和锇的金属,其中R1选自具有1-10个原子的烷基、氟代烷基、环脂基和芳基;R2选自氢、烷基、烷基、环脂基和芳基;R3为直链或支链的并选自烷基、氟代烷基、环脂基和芳基;R4为亚烷基桥;R5-6每个为直链或支链的并选自烷基、氟代烷基、环脂基、芳基,并且它们可以连接形成含有碳、氧或氮原子的环;n为等于金属M的化合价的整数。
223 包含β-酸基配体的金属络合物 CN200580015265.8 2005-03-15 CN1953953B 2010-12-22 角田巧; 长谷川千寻; 绵贯耕平; 樱井弘之; 金户宏树
提供能够适合用于通过CVD法制造含金属薄膜的金属络合物和用以制造含金属薄膜的方法。包含具有烷基烷基甲基的β-酸基配体的金属络合物,和使用所述金属络合物通过CVD法制造含金属薄膜的方法。
224 -金属络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1010207010.4 2010-06-23 CN101891783A 2010-11-24 李旭东; 陈震华; 王彩红; 陈君泽; 周慧慧; 桑琳; 罗冬梅
-金属络合微球,其形貌呈球状,球的结构为实心球或中空球或多孔球,球的粒径为50nm~5000nm。黄酮-金属络合微球由黄酮类物质如黄烷醇、花色素、茶多酚等与金属之间通过络合作用形成,制备工艺步骤依次如下:(1)黄酮溶液配制,(2)反应合成,(3)产物收集与干燥。反应合成时,以丙三醇或乙二醇为助剂,反应温度为60℃~70℃即获实心微球。反应合成时,以乙酸乙酯或乙烯醇为助剂,反应温度为90℃~150℃即获中空微球。反应合成时,以乙醇为助剂,反应温度为70℃~90℃即获多孔微球。所述黄酮-金属络合中空微球可作为药物载体或荧光分子载体应用。
225 制备多孔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方法 CN200780005157.1 2007-02-05 CN101384537A 2009-03-11 M·舒伯特; U·米勒; M·黑塞; U·蒂尔曼
发明涉及生产多孔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液相中使由至少一种化合物与至少一种可与该铜配位连接的至少二齿的有机化合物组成的反应混合物在非溶剂存在下反应,其中所述至少一种至少二齿的有机化合物衍生自具有至少三个羧基的多元羧酸,并且反应在大气压和高于80℃下进行。
226 制备多孔有机骨架材料的方法 CN200780004923.2 2007-02-08 CN101379068A 2009-03-04 M·舒伯特; U·米勒; H·马腾海默
发明涉及制备多孔有机骨架材料的方法,通过在液相中将由相应起始化合物组成的反应混合物在非有机溶剂的存在下,在水的存在下和/或同时释放出水进行反应,反应期间将该水从反应混合物的液相中除去。该方法中能够可再现地获得具有较高比表面积的骨架材料。
227 抗耐青霉素炎链球菌(PRSP)的多酸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0410011104.9 2004-09-17 CN100460405C 2009-02-11 刘术侠; 白云鹏; 翟红菊; 杜宏明; 李德惠; 梁大栋
发明属于化学合成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是由金刚烷胺、吗啉胍、5-Fu(5-Fc)、异烟肼等临床药物与多金属酸盐自组装合成。这里多金属氧酸盐包括化学式分别为XM12O40n-(X=P,As,Si,Ge....;M=Mo,W...)的Keggin型、X2M18O62n-(X=P,As,Si,Ge....;M=Mo,W...)的Dowson型和化学式为LnW10O36n-(Ln为镧系元素)的杂多酸盐。由金刚烷胺、吗啉胍、5-Fu(5-Fc)、异烟肼等临床药物与多金属氧酸盐自组装形成化合物的一种或几种联合使用对目前抗生素难于治愈的炎链球菌感染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228 多齿β-亚胺盐的金属络合物 CN200710109792.6 2007-04-25 CN101074203A 2007-11-21 雷新建; M·尤尔曼; L·奎因; H·程
发明涉及多种含金属多齿β-亚胺盐络合物,其中一个实施方案由(a)结构表示,其中M为例如、锶、钡、钪、钇、镧、、锆、、钨、锰、钴、、镍、钌、锌、、钯、铂、铱、铼和锇的金属,其中R1选自具有1-10个原子的烷基、氟代烷基、环脂基和芳基;R2选自氢、烷基、烷基、环脂基和芳基;R3为直链或支链的并选自烷基、氟代烷基、环脂基和芳基;R4为亚烷基桥;R5-6每个为直链或支链的并选自烷基、氟代烷基、环脂基、芳基,并且它们可以连接形成含有碳、氧或氮原子的环;n为等于金属M的化合价的整数。
229 有机金属络合物、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和用途 CN200510079826.2 2005-06-29 CN1887887A 2007-01-03 曾雄飞; 曾江
发明涉及有机金属络合物、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和用途。通过金属分子配位中心将营养素同有机酸和含有功能基的有机和/或无机化合物相结合,所述营养素(特别是抗坏血酸和必需基酸)的功能获得提升、稳定性和可吸收利用性得以改善并且增强了功效,如抗逆功能和抗应激功能。
230 含芴二芳基乙烯金属氮杂卟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0510027783.3 2005-07-15 CN1724534A 2006-01-25 黄维; 罗千福
发明属光致变色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含芴二芳基乙烯金属氮杂卟啉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该化合物结构新颖,其关环体的最大吸收波长近红外区域内,有利于信息读出的实际应用;具有较大的摩尔吸光系数和强的近红外荧光发射,有利于光信息的存储和读出的灵敏度;烷基芴的加入,增加了该材料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并可提高其发光性能;利用二噻吩乙烯的开/关环反应来调节化合物的荧光变化,并藉此实现非破坏性读出。该类材料可应用于高密度信息存储、分子光开关、多色彩显示以及三维存储等领域。
231 稀土-β-二-二氮杂菲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CN200510009882.9 2005-04-07 CN1687079A 2005-10-26 马东哲; 吴谊群; 左霞
稀土-β-二-二氮杂菲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涉及化工产品及制备技术;该稀土-β配合物分子结构通式如下:其合成方法是将稀土化物溶解在无机酸中,用二次蒸馏溶解产物,制得稀土无机盐水溶液;将1,3-二苯基-1,3-丙二酮和1,10-二氮杂菲溶于乙醇水溶液中,加入稀土无机盐水溶液,恒温搅拌,静置,过滤,溶剂洗涤,高温真空干燥得稀土-β-二酮-二氮杂菲配合物;本配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度、光学性质和光、热稳定性;合成方法产率高,操作简单,条件易于控制,合成周期短,分离提纯方便,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232 一种取代卟啉金属配位化合物的应用 CN02135327.1 2002-07-29 CN1199973C 2005-05-04 李忠芳; 姚福生; 王宇新; 王素文
一种新的取代卟啉金属配位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通式:式中:R1,R2,R3,R4分别为具有芳香性的取代基,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M为过渡金属离子或稀土离子。该化合物是模拟生物酶催化剂设计合成的,具有催化分子发生4e还原的含氮大环金属配合物。其用途是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
233 含有多氟烷离子配体的弱配位阴离子 CN00804803.7 2000-03-10 CN1198828C 2005-04-27 斯蒂文·H·斯特劳斯; 本杰明·G·诺兰; 本杰明·P·福伯
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多氟代阴离子的化合物及其用途。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阴离子的化合物,所述阴离子包括一种与过渡金属或III,IV或V族元素配位的多氟代烷离子。
234 含有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的烯类单体及其制法和用途 CN200410027055.8 2004-04-30 CN1569836A 2005-01-26 杜乃婴; 吕满庚; 梅群波
发明涉及一类结构如下含有多个可聚合官能团的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烯类单体及其制法和用途。其制备方法是通过合成含有8-羟基喹啉烯类单体,再与金属离子配合生成的含有多个可聚合官能团的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的烯类单体。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方法以及所制备的发光材料,与其他方法和原料制备的发光材料相比,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成本低廉,材料兼具优良的加工性能和光电性能,可用作有机/高分子电致发光平面显示器件中的电致发光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对于发展下一代性能优越的平面显示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235 有机金属配合物分子及使用该配合物分子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00800736.5 2000-03-30 CN1173980C 2004-11-03 金公谦; 孙世焕; 金玉姬; 尹锡喜; 金孝锡; 斐在顺; 李允九
发明公开了新型有机金属配合物分子,该配合物分子具有发光和电子转运特性。还公开了使用上述有机金属配合物作为电子转运材料的有机EL(电致发光)器件。在掺杂或者不掺杂其他发光材料时可用所述有机金属配合物分子形成发光层。该有机金属配合物分子还可用于有机EL器件的电子转运层中。添加有机金属配合物分子的有机EL器件具有高度的热稳定性
236 维生素C稀土络合物的制备方法 CN02152366.5 2002-12-05 CN1417211A 2003-05-14 高明富; 刘秀江
发明公开了一种维生素C稀土络合物的制备方法,它用氯化稀土、氢化钠、抗坏血酸盐酸为原料,其重量份数比为75∶18.5∶69~70∶0.5,其制备步骤为:先将已经分离除去钐、铕、钆元素的氯化稀土固体放入容器中,按比例加盐酸和溶解,将已经溶解好的清料液按比例加氢氧化钠溶液,使氯化稀土生成稀土氢氧化物,将沉淀物静止5~8小时,倾倒出上清液,然后加入水,搅拌,加热,如此反复3~4次洗涤,将洗涤好的料浆加热按比例加入抗坏血酸,再加热直至成为半透明浆糊状,烘干、粉碎,然后用暗色袋包装。用本方法制备的维生素C稀土纯度高,只要在饲料中添加0.12/1000~0.15/1000即可,方法简单,收率为69~73%。
237 催化剂组分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97113178.3 1997-05-30 CN1099422C 2003-01-22 C·福里兹; F·库伯; H·博南
发明涉及式I化学化合物式中R相同或不同,为一卤原子或C1-C40含的基团,X相同或不同,为-C1-C40-含碳基团,M相同或不同,为元素周期表的IIa,IIIa,IVa和Va族的一种元素,A是元素周期表的Ia,IIa,IIIa族的一种阳离子,碳鎓,鎓或锍阳离子或一个季铵化合物,其余符号的意义见说明书。化合物适合作烯聚合的催化剂组分。
238 不对称酞菁衍生物及其在光学记录介质中的应用 CN01130635.1 2001-08-16 CN1356329A 2002-07-03 宾月景; 郑飞璠; 陈炜
发明涉及一种不对称酞菁衍生物及其在光学记录介质中的应用,其是酞菁与二价、三价或四价金属、合金属、卤合金属、羟合金属、二个氢原子或非金属的配合物,它含有至少两个与外围骨架不对称连接的一个-Br,一个-O-KW或一个-KW取代基,其中,KW为饱和的、不饱和的或者芳族的、取代或未取代的基。与传统酞菁材料相比,其具有在醇醚类溶剂溶解度高,不需要加入辅助溶剂,简化染料溶液配制过程,降低光盘制造成本,提高光盘质量的优点。
239 含有多氟烷离子配体的弱配位阴离子 CN00804803.7 2000-03-10 CN1343210A 2002-04-03 斯蒂文·H·斯特劳斯; 本杰明·G·诺兰; 本杰明·P·福伯
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多氟代阴离子的化合物及其用途。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阴离子的化合物,所述阴离子包括一种与过渡金属或III,IV或V族元素配位的多氟代烷离子。
240 金属酞菁羧酸类衍生物及其应用 CN99111517.1 1999-08-19 CN1082053C 2002-04-03 佘远斌; 杨锦宗
发明涉及通式为(I)的金属酞菁羧酸类衍生物和这类化合物在合成硝基苯甲酸中的应用。该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是加入偏苯三甲酸酐、Co、Fe、Cu、Zn的无机盐、尿素、氯化铵、钼酸铵及硝基苯,在180~185℃的油浴中反应3~4h,解后得到2,9,16,23-四羧基金属酞菁。该类衍生物在合成硝基苯甲酸反应中作为催化剂:在性甲醇溶液中,加入3~15%硝基甲苯、0.5~20%氢化钠、0.01~1%催化剂,在30~60℃、0.5~2MPa氧压下反应4~48小时,收集生成物。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