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油胺锌配合物蓝色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11799750.X 2024-12-09 CN119528944A 2025-02-28 吴天敏; 邓翔达
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胺锌配合物蓝色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一定比例,加入无醋酸锌、油胺和十八烯,在氮气氛围下进行加热搅拌处理,待反应结束后经冷却、离心,得到去除未反应的无水醋酸锌的混合物十八烯溶液;S2、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萃取S1得到的混合物十八烯溶液,取下层液体,得到混合物DMF溶液;S3、将S2得到的混合物DMF溶液进行旋蒸处理,得到黄色透明液体的油胺锌配合物蓝色荧光材料。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油胺锌配合物蓝色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适合规模化生产,制得的锌配合物具有良好的蓝色荧光发射性能,在新型光致发光材料和器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一种杂化双金属卤化物发光材料及制备方法 CN202410116973.5 2024-01-26 CN117924375A 2024-04-26 毛陵玲; 蔺佳伟
发明提供一种杂化双金属卤化物发光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发光材料领域。所述发光材料均为溶剂配位的A位金属杂化双金属卤化物,化学组成为A(L)n[BClm],其中A为稀土元素、土金属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L是有机溶剂配体,B为ns2主族金属。本发明所述发光材料,激发波长范围为250nm‑450nm,发射波长范围为380nm‑900nm。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易于大规模技术推广,该材料具有高的热猝灭温度发光效率较高。该发光材料可用于制造发光器件,以及应用于荧光粉、安全防伪等领域。
3 一种高效稳定的镧系分子团簇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11576504.3 2023-11-24 CN117683054A 2024-03-12 白雪; 南迪; 张宇; 武振楠; 陆敏; 姜峰
发明适用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效稳定的镧系分子团簇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制甲醇和乙腈的混合溶液;将Ln(NO3)3·6H2O与同等摩尔量的6‑氯‑2‑甲基吡啶一同加入到甲醇和乙腈混合溶液中,等待固体完全溶解;加入同等摩尔量的三乙胺;磁搅拌、反应、过滤;将过滤后的澄清溶液静置,石英玻璃瓶壁析出状晶体;清洗单晶得到纯净的分子团簇发光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效稳定的镧系分子团簇发光材料。本发明操作简单,耗能低,不需要高温高压等严苛的合成环境,制备得到由外层可调谐的多齿有机配体作为发射天线包裹着内层多核无机金属发光中心的镧系分子团簇发光材料。
4 由赖溶液制备单赖氨酸盐化合物 CN201980083696.X 2019-12-10 CN113316565B 2024-02-02 赫尔曼·罗斯; 伊冯娜·林克; 尤利亚妮·多姆斯
发明涉及一种制取单赖酸盐化合物(200,300,400,500,600,700,800,900)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502)溶解有赖氨酸(802)和金属盐(404)的液态反应混合物(810);使溶解于反应混合物中的赖氨酸和金属盐反应成该单赖氨酸盐化合物;并且干燥该液态反应混合物以收得单赖氨酸盐化合物。
5 用于制造钆络合物溶液的方法 CN202280040234.1 2022-07-26 CN117440959A 2024-01-23 A·巴宁; A·巴拉勒; V·博伊; S·加泽托; F·邦桑蒂
发明涉及用于制造二聚钆络合物诸如[μ‑[1‑[双[2‑(羟基‑κO)‑3‑[4,7,10‑三[(羧基‑κO)甲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基‑κN1,κN4,κN7,κN10]丙基]基]‑1‑脱‑D‑葡萄糖醇化物(6‑)]]二钆络合物的溶液的方法,其可用于诊断成像和磁共振成像(MRI)中的造影剂的领域中,其包括借助于沉淀剂使一部分游离钆金属离子沉淀的步骤。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用于从所述溶液分离二聚钆络合物的方法,以及由此类方法可获得的溶液和分离的二聚钆络合物。
6 基于紫精镉配合物晶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202311312209.7 2023-10-11 CN117384191A 2024-01-12 应俊; 李凯; 张艳萍; 杨蒙乐; 田爱香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紫精镉配合物晶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的基于紫精镉配合物晶态材料的分子式为:CdII(Btybipy)Cl4;其中,Btybipy为双1‑(噻吩基)‑3‑甲基‑4,4'‑联吡啶基‑1‑鎓。本发明以氯为抗衡阴离子,与紫精钴配合物相连构成零维晶态材料。其中:CdII(Btybipy)Cl4是一个零维结构,其优点是:合成方法简单,提纯方便;采用紫精类化合物为含氮配体,紫精类配体溶性好,利于晶态材料的结晶,提高了合成产率;合成的晶态材料对光与溶剂敏感,可发生光致变色现象,可作为离子传感材料应用。
7 一种柔性羧酸配体Zn(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311228345.8 2023-09-22 CN117186125A 2023-12-08 王倩; 赵红昆; 王修光
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羧酸配体Zn(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它是含有3,3',3''‑[1,3,5‑苯三基三(羰基亚基)]三苯甲酸(H3BTCTB)的金属配合物。本发明所述的金属配合物采用热方法制备,该配合物为高维多孔结构,具有产率高,热稳定性强的特点。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金属配合物在制备荧光发光材料方面的应用;所述的荧光发光材料其荧光发射变化和增强主要是由于配体与金属之间的较强螯合作用,可作为荧光开关等材料得到应用。
8 环丁醇的合成新路线 CN202310714819.3 2023-06-16 CN116969810A 2023-10-31 王可为; 刘威; 蔡小川; 唐培昆; 韩建国
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环丁醇的新路线,将镁粉和溶剂混合,加入少量的碘和1,3‑二溴丙烷引发,在一定温度下,滴加1,3‑二溴丙烷和溶剂的混合液,得到格氏试剂;然后,在一定温度下,滴加甲酸甲酯后保温2h,解,酸化,干燥,蒸出溶剂得到含量99%以上的纯品,收率可达60%以上。该合成路线条件温和,副产少,原料易得价廉,环境友好,较适合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9 格氏试剂制备反应失控的淬灭方法和制备格氏试剂的方法 CN202110321595.0 2021-03-25 CN115124556A 2022-09-30 牛纪胜; 刘立龙; 李文涛; 周卫东; 杨艳亭; 马鲁克
发明涉及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格氏试剂制备反应失控的淬灭方法,该方法包括:向制备所述格氏试剂的反应物料中加入淬灭剂;其中,所述淬灭剂选自式(1)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C1‑C6的烷基、C1‑C6的烯基和芳香基;其中,加入所述淬灭剂的时机为:所述反应物料的温度的升温速率达到0.5‑10℃/s。通过该方法可以在格氏试剂的制备反应失控时加入淬灭剂,在所述淬灭剂用量较少的情况下,能够快速、温和、安全高效地终止格氏试剂的制备反应。
10 金属络合物以及使用该金属络合物的电子传输材料 CN201780054964.6 2017-07-26 CN109689665B 2021-10-01 渡边正敬; 小坪正信; 坂井由美; 大和健太郎; 林田刚; 纳户光治
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金属络合物以及使用所述金属络合物的电子传输材料,所述电子传输材料可以在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中使用湿式法形成。所述金属络合物由含有至少4个以上的环和/或杂环的下述通式(1)~(7)表示。式(1)~(7)中,R1、R3、R5和R7分别独立地为选自2价的苯基、基、吡啶基或嘧啶基的连接基,R2、R4、R6和R8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杂环式化合物残基。另外,M表示金属或碱土金属,n1~n4分别独立地为0~2的整数,l为1或2的整数。
11 生产金属有机物的方法 CN201680031695.7 2016-03-24 CN108012541B 2021-06-15 U.维特尔曼; C.库尔思; S.谢雷尔; P.里特迈尔; A.斯托尔
发明涉及用于生产有机金属化合物RMn(M=金属或碱土金属元素,R=烷基残基)的方法,其中n=金属M的化合价,并且R=具有2至18个C原子的烷基残基,在所述方法中在烷基甲基醚中或在含有烷基甲基醚的溶剂混合物中,在氢源存在以及在过渡金属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通过金属M对烯进行加氢金属化,其中烷基甲基醚与金属M之间的摩尔比为至少0.01:1和至多50:1。
12 溶性的基于三氮杂吡啶环蕃的络合剂及相应的荧光镧系元素络合物 CN201680081345.1 2016-12-09 CN109219605B 2021-04-02 洛朗·拉马克; 克洛德·皮卡尔; 尚塔尔·加拉厄普; 纳丁·莱格; 于里安·兹维尔; 埃马纽埃尔·布里埃
发明涉及式(I)的络合剂其中,A1、A2、A3和R1如说明书中所定义。本发明还涉及从所述络合剂获得的镧系元素络合物。本发明可用于标记生物分子。
13 锌簇合物及其在胺与酸二烷基酯的反应中作为催化剂的用途 CN201480029298.7 2014-05-19 CN105229015B 2020-11-03 T.德里尔; S.韦肖芬; A.维达尔; R.哈克
发明涉及金属锌簇合物,其适合在胺与酸二烷基酯的反应中用作催化剂以制备甲酸酯。本发明还涉及用于胺的烷基羰基化的方法。所述簇合物具有可以写作[M(O2C‑R)2]x·[MO]y·[H2O]z的通式,其中M是Zn,R是未取代或取代的芳族、环脂族、直链脂族或其它有机残基,x为1,y>x为1,y>0.03至<26.0和z>0.00至<17.0。
14 有机金属配合物及相关组合物和方法 CN201880042441.4 2018-04-28 CN110809578A 2020-02-18 费尔南多·托姆·克鲁兹; C·C·达·席尔瓦; F·T·马丁斯; L·J·Q·玛亚; J·A·杜·纳西门托·纳托
本文提供一种式(I)的配位配合物:其中-----是配位键;其中M是金属;X1、X2、X3、X4、X5、X6和X7各自独立地选自杂原子;R1、R2、R3、R4、R7和R8各自独立地选自H和包含1至8个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状或直链;R5和R6各自独立地选自H和包含1至8个碳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状或直链烃;并且n是整数。
15 一种高挥发性复合配体钡前驱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201810530441.0 2018-05-29 CN108707159B 2019-11-05 张腾; 戴少涛; 莫思铭; 蔡渊; 马韬; 袁文; 胡磊; 王邦柱; 陈慧娟; 熊旭明
发明属于高温超导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挥发性复合配体钡前驱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以金属钡为原料,与2,2,6,6‑四甲基‑3,5‑庚二反应制备无β‑二酮钡前驱盐(Ba(tmhd)2)后,直接以氟代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为辅助配体L加入钡盐反应体系中,制得无色透明的复合配体钡前驱盐Ba(tmhd)2(L),此工艺既抑制了Ba(tmhd)2前驱盐在后处理过程中聚集形成不易蒸发的Ba4(tmhd)8低倍体,同时大大简化了复合配体钡前驱盐的制备过程,并利用所述复合配体钡前驱盐制备出超导电性能优异的YBCO超导薄膜
16 稀土离子-芳香类配合物、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1910386203.1 2019-05-09 CN110330514A 2019-10-15 陈明光; 芦婷婷; 曹露雅; 吴豪; 李波; 宋静; 李坤
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离子-芳香类配合物、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稀土离子-芳香酮类配合物由芳香酮化合物和溶性稀土盐形成。本发明的配合物可以改善氯化聚氯乙烯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
17 一种新型超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910435382.3 2019-05-23 CN110183473A 2019-08-30 吕海燕; 钟国华; 陈明; 李文杰; 杨春雷
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超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新型超导材料由金属铍粉和甲烷加压制备获得,该新型超导材料的分子式为Ben(CH4)n,其中n≥2。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超导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铍粉和基氢化物,在密闭条件下,对所述铍粉和所述碳基氢化物进行加压压制处理。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超导材料在20~80GPa的较低压下可获得超导转变,解决了目前氢基超导体工作所需压力过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超导材料制备方法简单高效,可很好地应用于工业生产。
18 一种阴离子框架磁制冷材料及合成方法 CN201811026675.8 2018-09-04 CN109206443A 2019-01-15 唐群; 杨琰莉; 张宁; 胡嘉议; 黄昭荣; 邹志明; 张淑芬; 梁福沛
发明公开了一种阴离子框架磁制冷材料及其合成方法。阴离子框架磁制冷材料化学式为{(CH3)2NH2[Gd(ox)2(H2O)]·3H2O}n,分子式为:C6NH16GdO12,分子量为:451.44;将酸钆和二草酸分别加入蒸馏水,而后将两者混合,并加N,N-二甲基甲酰胺,搅拌,控制其pH在3,置于140℃的烘箱恒温四天,降温。在温度为2K以及磁场为7T时,该化合物的磁熵变值最大为37.8J kg–1K–1,说明{(CH3)2NH2[Gd(ox)2(H2O)]·3H2O}n在磁制冷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化学组分易于控制、重复性好而且性能优等优点。
19 一种高挥发性复合配体钡前驱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201810530441.0 2018-05-29 CN108707159A 2018-10-26 张腾; 戴少涛; 莫思铭; 蔡渊; 马韬; 袁文; 胡磊; 王邦柱; 陈慧娟; 熊旭明
发明属于高温超导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挥发性复合配体钡前驱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以金属钡为原料,与2,2,6,6‑四甲基‑3,5‑庚二反应制备无β‑二酮钡前驱盐(Ba(tmhd)2)后,直接以氟代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为辅助配体L加入钡盐反应体系中,制得无色透明的复合配体钡前驱盐Ba(tmhd)2(L),此工艺既抑制了Ba(tmhd)2前驱盐在后处理过程中聚集形成不易蒸发的Ba4(tmhd)8低倍体,同时大大简化了复合配体钡前驱盐的制备过程,并利用所述复合配体钡前驱盐制备出超导电性能优异的YBCO超导薄膜
20 一种新型钡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及其制法与应用 CN201510989500.7 2015-12-25 CN105481912B 2018-06-15 罗军华; 许营营; 李丽娜
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钡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它结构式为{Ba3[Ir6(ppy)12(dcbpy)6(H2O)4]}·10H2O,其中,所述的ppy为2‑苯基吡啶,所述的dcbpy为2,2‑联吡啶‑4,4‑二羧酸根离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生长出{Ba3[Ir6(ppy)12(dcbpy)6(H2O)4]}·10H2O晶体;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优异的发光性能,荧光寿命为9.86us,量子产率为16%;它的最大激发位置在468nm,是一种可以利用太阳能光致发光材料。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