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肥料;肥料制造 / 氮肥 / 含氰氨化钙或其他氰氨化物的肥料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改性治疗桃树根腐病的方法 CN201610222981.3 2016-04-12 CN105850609A 2016-08-17 朱振林
改性治疗桃树根腐病的方法,属于农药、化肥领域。该方法采用“撒施”或“穴施”方法,将50%的改性氰氨化钙撒播在桃树根树周围,每亩施肥量为20至60公斤。“撒施”方法是在树冠下,将50%的改性氰氨化钙均匀的撒播在土上,然后将其与土混合均匀;“穴施”方法是在桃树根树树冠下沿着树冠外围挖宽、深20公分的施肥沟6?8条,沟的间距为20?40公分,将50%的改性氰氨化钙均匀的撒播在施肥沟中,然后覆土。本发明方法可使桃树根腐病明显减轻,新根生长明显,改良了土壤,调节了土壤PH值,使桃达到增产增收效果。
42 化学和物理改良的肥料、其生产方法及应用 CN200880114290.5 2008-11-03 CN101842335B 2014-03-26 J·A·奎德
发明涉及改良的肥料材料,其包括:a)至少一种肥料颗粒,其用分散剂涂覆以形成至少一种肥料颗粒-分散剂粒子;b)分散剂,其包括至少一种和至少一种粉末混合的农用化学品;和c)顶涂覆材料,其涂覆在至少一种肥料颗粒-分散剂粒子上。生产改良的肥料材料的方法,其包括a)提供至少一种肥料颗粒;b)提供分散剂,其包括与至少一种粉末共混的至少一种农用化学品;c)提供顶涂覆材料;d)将分散剂应用到至少一种肥料颗粒上,从而形成至少一种肥料颗粒-分散剂粒子,和e)将顶涂覆材料涂覆在至少一种肥料颗粒-分散剂粒子上,从而形成改良的肥料材料。
43 颗粒复合肥及其加工工艺 CN200810233815.9 2008-12-15 CN101440000B 2011-12-21 朱振林; 赵黎明
发明涉及一种肥料,特别是颗粒复合肥及其加工工艺,该颗粒氰氨化钙复合肥包括占总重量10-80%的氰氨化钙、占总重量10-80%的添加成分和占总重量5-30%的粘结剂,其中添加成分为动物粪便植物秸秆、、腐植酸、腐植酸镁的一种或多种复配,粘结剂为尿素、硝酸铵、硝酸钙的一种或多种复配。该加工工艺过程包括:粉碎、搅拌、造粒。本发明是利用添加成分在中易分解和粘结剂不易在空气中分解的特点,解决了目前氰氨化钙在空气中容易分化和在水中不易溶解的问题,有效发挥了氰氨化钙在土壤中肥效持久,可被作物慢慢吸收,并具有一定的除草、杀菌效果的特点,同时制成颗粒后,可解决使用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4 一种具有缓释效果的氮施肥及其制备方法 CN200810014327.9 2008-03-04 CN100569709C 2009-12-16 江丽华; 刘兆辉; 林海涛; 郑福丽; 王梅; 宋效宗; 谭德水; 高新昊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缓释效果的氮施肥及其制备,属于农用肥料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腐殖酸、木质素、氮钾化肥为主要原料制得具有缓释效果的氮钾追施肥。本发明的肥料可以用于所有的土壤类型和农作物,在蔬菜、果上应用效果最佳,其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具有较好增产和改善作物品质的效果。
45 作物专用长效增效配方肥 CN200710165776.9 2007-11-03 CN101423431A 2009-05-06 吕晓波; 朱秉贤; 寇庆德; 寇莉; 寇萍; 寇军
作物专用长效增效配方肥是由控释的尿素14%-66%,含增效剂的氮磷复合(混)肥32%-82%,生物菌肥2%-4%重量之比的组合物。经一次足量深施,能比等养分的常规肥效50-60天,延长到80-180天,能减少30%以上的挥发,减少30%以上磷钾被土壤的固定,减少70%以上硝态氮的流失和73%亚硝酸等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氮磷钾综合肥效25%以上。能使作物根系发达、植株粗壮,增强其抗旱、抗倒、抗病、抗叶枯早衰的能,增产15%以上。为发展旱地农业、覆膜栽培、免中耕栽培,生产无公害的粮食等农产品,提供较为理想的肥料品种。
46 一种具有缓释效果的氮施肥及其制备方法 CN200810014327.9 2008-03-04 CN101234924A 2008-08-06 江丽华; 刘兆辉; 林海涛; 郑福丽; 王梅; 宋效宗; 谭德水; 高新昊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缓释效果的氮施肥及其制备,属于农用肥料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腐殖酸、木质素、氮钾化肥为主要原料制得具有缓释效果的氮钾追施肥。本发明得肥料可以用于所有的土壤类型和农作物,在蔬菜、果上应用效果最佳,其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具有较好增产和改善作物品质的效果。
47 万寿菊发酵压榨液回收生产叶黄素的原料及综合治理的方法 CN200710087066.9 2007-03-19 CN101020918A 2007-08-22 李丽; 王云鹤; 刘丽翠; 刘长飞
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万寿菊发酵压榨液回收生产叶黄素的原料及综合治理的方法。具体讲是回收了生产叶黄素的原料;同时万寿菊发酵压榨液里含有的有机酸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无机盐等物质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也能达标排放。
48 一种多功能氮肥长效剂 CN00134339.4 2000-12-21 CN1151998C 2004-06-02 李荣华; 朱振林; 解宏图; 武志杰; 刘春萍
发明涉及添加剂,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氮肥长效剂。按重量比计,由氰胺化5~30份、50~95份组成;制备方法是通过机械混拌而成,与氮肥混合或加入复合肥中使用。它具有抑制效果好,成本低,易推广并能清洁土壤、防止病虫害和杂草生长等多功能。
49 一种多功能氮肥长效剂 CN00134339.4 2000-12-21 CN1359882A 2002-07-24 李荣华; 朱振林; 解宏图; 武志杰; 刘春萍
发明涉及添加剂,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氮肥长效剂。按重量比计,由氰胺化5~30份、50~95份组成;制备方法是通过机械混拌而成,与氮肥混合或加入复合肥中使用。它具有抑制效果好,成本低,易推广并能清洁土壤、防止病虫害和杂草生长等多功能。
50 强效酸氢铵的配制方法 CN92106310.5 1992-07-11 CN1081434A 1994-02-02 李世昌
发明属于农用化肥的加工生产方法。它是将酸氢铵90—99份与双氰胺0.5—10份及硫酸锌0.5—5份,在常温常压下混合搅拌均匀至粉末状。本发明给出的碳酸氢铵能被土壤所固定和吸附,并抑制其硝化作用,可减少氮素的挥发和流失,使肥效期延长,可达到90—120天,氮素利用率是原来的2—3倍,用肥量比原来减少30%左右。
51 带有自动填缝功能的石灰氮合成沉降炉 CN201820529267.3 2018-04-15 CN208150978U 2018-11-27 刘安; 刘刚
一种带有自动填缝功能的石灰氮合成沉降炉,沉降炉顶的旋转撒料器包括:内筒、外筒、传动件、平面轴承;外筒中段垂直穿过炉盖设置,外筒中段且与炉盖相对转动,外筒下段为斜向下的撒料嘴,外筒中段顶部通过平面轴承与外筒上段转动连接,外筒上段斜向上伸出与原料供料管连接;内筒中段位于外筒中段内且与外筒中段同轴,内筒上段从外筒上段穿出且通过平面轴承与回炉料供料管连接,内筒下段从外筒中段穿出并斜向下延伸至反应段内壁处,内筒撒料口设置在内筒下段末端;外筒中段与内筒中段之间通过纵向设置的连接肋连接;内筒为回炉料撒料管道。本实用新型填补炉料缝隙快,且不用破坏料顶形状。
52 用于石灰氮多功能肥生产的氮化炉气冷式布料器 CN201820563508.6 2018-04-19 CN208327845U 2019-01-04 刘安; 刘刚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灰氮多功能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石灰氮多功能肥生产的氮化炉气冷式布料器;包括:道引板、侧板、堆料板和刮板;其中,风道引板为纵向布置的管状物,其内部管腔为通风管,侧板有两条,拼接在风道引板两侧形成物料滑槽,风道引板底端向物料滑槽方向弯曲且封口,物料滑槽在风道引板弯曲段开有多个联通通风管的吹孔;堆料板安装在氮化炉顶部,堆料板中央开圆孔,物料滑槽穿过该圆孔并可以圆孔圆心为轴转动,刮板有一个,安装在一侧侧板上,位于堆料板上方且可以随物料滑槽转动;本实用新型以反应氮气为冷却介质,在保证布料效果的同时实现了对布料器伸入氮化炉部分的冷却功能,有效增加了布料器使用寿命。
53 用于石灰氮多功能肥生产的氮化炉气吹式布料器 CN201820538357.9 2018-04-16 CN208234799U 2018-12-14 刘安; 刘刚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灰氮多功能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石灰氮多功能肥生产的氮化炉气吹式布料器;包括:吹管、料管、散布台和散布台连接杆;其中,吹管为纵置的圆管,其底端圆弧过渡向内收敛形成吹口,料管为纵置的圆管,套装在吹管外,其底端圆弧过渡向内收敛形成落口,吹口圆弧与落口圆弧同心,吹口高于落口;散布台安装在散布台连接杆上,散布台连接杆由吹口穿入吹管并连接固定,散布台位于落口下方,尺寸大于落口;本实用新型通过为使用反应氮气作为介质气体,以反应氮气气流实现对物料的均匀散布,简化了氮化炉的布料器结构,降低了相应的设备维护和使用成本。
54 一种石灰氮的生产设备 CN201820303899.8 2018-03-06 CN208087502U 2018-11-13 马学忠; 石少峰
申请实施例示出一种石灰氮的生产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电石输送设备,莹石输送设备,回炉料输送设备,第一刮板输送机球磨机,第二刮板输送机,炉料储仓,炉料计量设备,输送设备,10万吨回转氮化炉,石灰氮细碎机,第三刮板输送机,板链提升机,石灰氮储仓,定量给料机,HRM型立式磨,石灰氮成品储仓,颗粒石灰氮储仓和氮气输送设备;该设备结构优化,无需人工操,能够实现连续生产,采用10万吨回转氮化炉能够提高产品产量,不易产生局部高温使炉体出现结壁,产品中颗粒石灰氮比例最大,产品质量较高,并且所需劳动力少,工人劳动强度小,节约成本,改善环境,无粉尘污染,能实现清洁生产。
55 分离石灰氮中炭黑的系统 CN201720694100.8 2017-06-14 CN207031322U 2018-02-23 巩志坚; 温雨鑫; 丁力; 陈峨; 远忠森; 喻善均; 郭文林; 吴道洪; 刘迎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分离石灰氮中炭黑的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石灰氮粉碎机、石灰氮粉储槽,石灰氮粉输送罐,多级旋分离器,旋风收集器,精制石灰氮储罐,气固分离器,粗炭黑储罐,搅拌槽,旋液分离器,真空过滤器和干燥器,其中,石灰氮粉输送罐通过石灰氮粉螺旋输送机与石灰氮粉储槽相连;精制石灰氮储罐分别与多级旋风分离器和旋风收集器的精制石灰氮出口相连;搅拌槽通过粗炭黑螺旋输送机与粗炭黑储罐相连;旋液分离器通过泥浆与粗炭黑浆液出口相连;真空过滤器与旋液分离器的溢流浆液出口相连。利用该系统可以效地分离出石灰氮生产过程中副产的炭黑,显著提高石灰氮产品的品质,并进一步对分离出的炭黑进行提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6 电石、石灰氮和炭黑联合生产系统 CN201720694117.3 2017-06-14 CN207030971U 2018-02-23 巩志坚; 温雨鑫; 丁力; 陈峨; 远忠森; 喻善均; 郭文林; 吴道洪; 刘迎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石、石灰氮和炭黑联合生产系统,包括:电石造粒塔,内自上而下限定出换热区和气体分布区,换热区具有旋转造粒机,旋转造粒机包括旋转盘和布置在旋转盘下端的旋转轴,旋转盘的下方布置有二分配盘,换热区上端布置有电石液入口和换热后二氧化碳出口,气体分布区布置有第二二氧化碳入口和电石粒出口;氮化炉,内自上而下限定出氮化反应空间和气体分布空间,氮化反应空间具有电石粒入口和氮化后气出口,气体分布空间布置有氮气入口和粒状石灰氮出口;第一旋分离器,具有混合气入口、第一除尘后气出口和含有石灰氮粉和炭黑的粉尘出口;粉体分离装置,具有混合粉尘入口、石灰氮粉出口和炭黑出口。(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7 一种化肥制备用蒸汽自动分气缸 CN201320337678.X 2013-06-13 CN203360295U 2013-12-25 杨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化肥制备用蒸汽自动分气缸,包括密闭的缸体,所述缸体设有双层中空壁,所述缸体一侧连接有入气管道,所述入气管道与蒸汽锅炉相连接,所述的入气管道上安装有电磁;所述缸体下端安装有减压排气阀;所述缸体上端安装有气压表,所述的气压表电连接所述的电磁阀;缸体上端还连接有若干出气管道,每个出气管道上均安装有控制阀,所述若干出气管道,分别连接到化肥制备的造粒装置、化油装置和尿融装置等设备,所述缸体设有双层中空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保温性能好,不但节约了能源,还节省了人工和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58 TIME-RELEASE MOLYBDENUM FERTILIZER PCT/US2018/030926 2018-05-03 WO2019209352A1 2019-10-31 MARTIN, Elliott; GEIGER, Robert A.; GOODWIN, Mark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system to aid in the time-release of molybdenum in soil. The system comprises a dry, powdered blend of a calcium source, a molybdenum source, and a second source of calcium and/or molybdenum. The blend is preferably coated onto a dry agronomic carrier (e.g., urea) for application to soil. Advantageously, the calcium sources sequentially contribute to making the soil pH more molybdenum-friendly (i.e., the pH is increased) for an extended period of time.

59 SOIL IMPROVER COMPRISING SILT WITH MYCORRHIZAE THEREIN, AS WELL AS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SOIL IMPROVER PCT/NL2016/050336 2016-05-11 WO2016182442A1 2016-11-17 BADE, Tom

The drawing figures diagrammatically show an embodiment of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oil conditioner and the implementation thereof. As a result of erosion (31) the fertile top layer (33) of the soil is washed away to a river (35). At places where the current is smaller or the water virtually comes to a standstill, the silt (9) is accumulated. This silt is dredged (37) and taken to a drying plant (39). At the same time plants are cultivated (41) where it is mainly a matter of the root structure and the mycorrhiza cultivated with them. This root structure is harvested and taken (43) to a production plant. Here the root structure and mycorrhiza are then finely cut and mixed (45) with the partly dried silt. Then the silt and mycorrhiza are shaped into bodies and used for the fertilization (47) of nutrient-poor soil (49).

60 환원슬래그를 이용한 염기성 토질개량용 입상비료 및 그 제조방법 PCT/KR2013/003664 2013-04-29 WO2013180396A1 2013-12-05 오상윤; 김창학; 강기웅; 강정훈; 이원영

본 발명은 제강공정에서 발생하는 산업부산물인 환원슬래그를 이용하여 토질을 개량시켜 환경을 보호함은 물론 비료의 제조비용을 절감하고 작물재배에 유용한 성분을 함유하도록 한 것으로, 제강 공정 중 용융상태로 수급하는 환원슬래그를 낙하 및 냉각공정을 거쳐 산화칼슘(CaO) 45~60중량부, 산화마그네슘(MgO) 3~8중량부, 이산화규소(SiO2) 5~15중량부로 이루어지는 환원슬래그를 이용한 염기성 토질개량용 입상비료를 제공하고, 제강 공정에서 발생하는 용융상태의 환원슬래그를 수급하여 준비하는 단계와; 상기 준비된 환원슬래그를 일정한 속도로 낙하시키거나 일정한 온도에서 냉각시켜 산화칼슘 45~60중량부, 산화마그네슘 3~8중량부, 이산화규소 5~15중량부로 이루어진 입자들로 조성하는 단계와; 상기 조성된 환원슬래그의 입자들을 스크린에 통과시켜 균일한 입도를 갖는 입상비료로 선별하는 단계;를 포함하는 환원슬래그를 이용한 염기성 토질개량용 입상비료 제조방법을 제공한다.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