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肥料;肥料制造 / 氮肥 / 含氰氨化钙或其他氰氨化物的肥料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螺旋内翅片管式沉降炉 CN201810052665.5 2018-01-19 CN108046848A 2018-05-18 刘安; 刘刚
发明涉及工业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石灰氮生产工艺的沉降炉;螺旋内翅片管式沉降炉,包括:管式炉腔、炉腔螺旋翅片、下沉降腔、上沉降腔、旋分离器、旋风分离器气密装置、炉腔进气口、下沉降腔进气管、气密进料口和气密卸料口,其中管式炉腔为圆管状,其上端连接上沉降腔,下端连接下沉降腔,炉腔螺旋翅片安装在管式炉腔内,炉腔螺旋翅片外缘与管式炉腔内壁连接密封,炉腔进气口安装在炉腔螺旋翅片底部并指向沿炉腔螺旋翅片上升的方向;本发明通过管式炉腔内螺旋翅片结构,实现了物料颗粒尺寸、黏连状态的区分气路处理过程,有效提高了物料通过氮化炉后的氮化均匀程度,提高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22 电石、石灰氮和炭黑联合生产系统及方法 CN201710449266.8 2017-06-14 CN107128923A 2017-09-05 巩志坚; 温雨鑫; 丁力; 陈峨; 远忠森; 喻善均; 郭文林; 吴道洪; 刘迎立
发明公开了电石、石灰氮和炭黑联合生产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电石造粒塔,内自上而下限定出换热区和气体分布区,换热区具有旋转造粒机,旋转造粒机包括旋转盘和布置在旋转盘下端的旋转轴,旋转盘的下方布置有二分配盘,换热区上端布置有电石液入口和换热后二氧化碳出口,气体分布区布置有第二二氧化碳入口和电石粒出口;氮化炉,内自上而下限定出氮化反应空间和气体分布空间,氮化反应空间具有电石粒入口和氮化后气出口,气体分布空间布置有氮气入口和粒状石灰氮出口;第一旋分离器,具有混合气入口、第一除尘后气出口和含有石灰氮粉和炭黑的粉尘出口;粉体分离装置,具有混合粉尘入口、石灰氮粉出口和炭黑出口。
23 改性促进大蒜增产的方法 CN201510878414.9 2015-12-04 CN105432664A 2016-03-30 朱振林
改性促进大蒜增产的方法,属于农药、化肥领域。该方法将50%的改性氰氨化钙按每亩施肥量为20至60公斤施用。施用前需精整土地,深翻土壤25-30厘米,再用旋耕机打地,使土壤颗粒细小而均匀,药剂和粪肥、土壤充分混合均匀,保持土壤湿度60-70%。本方法改善了大蒜生长的经济性状,大蒜增产效果明显,增产率达22.3-89%。
24 一种蔬菜废弃物有机肥及其制作方法 CN200810010443.3 2008-02-20 CN101514117B 2012-04-25 姜勇; 张玉革; 梁文举
发明涉及有机肥料和种植业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技术,具体为一种蔬菜废弃物有机肥及其制作方法,利用氰胺化、天然沸石、有机物料为添加物料,加入到蔬菜废弃物中进行堆放和发酵处理,制作有机肥;其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解决蔬菜废弃物污染环境和资源化利用的问题。有机肥成份:按干重计为,蔬菜废弃物73~84%、有机物料10~20%、氰胺化钙2~4%、天然沸石3~5%。制作方法:有机物料、蔬菜废弃物、氰胺化钙、天然沸石按比例分层堆放,外层撒上有机物料,用塑料布进行封闭发酵7~10天后,进行机械或人工翻堆,再次用塑料布封闭发酵7~10天,晒干后得有机肥。本发明配方合理、保肥效果好,容易实施,适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用肥。
25 一种自动连续回收脱硫液装置及回收工艺 CN200710113000.2 2007-09-28 CN101172887B 2010-07-14 邢克力; 王志科; 刘昭斌; 冯质杭; 严峰; 李明华; 苟贵民; 孙素芹
一种自动连续回收脱硫液装置及回收工艺,装置由脱硫液连续过滤系统、脱硫液自动回收系统和连续熔硫系统所构成,各系统之间通过管道连接。自动回收的具体工艺如下:1)硫泡沫通过硫泡沫管由化再生槽进入硫泡沫料槽;2)硫泡沫料槽内的硫泡沫进入真空过滤机,过滤后的含硫固体进入硫泡沫稀释槽,脱硫液进入脱硫液罐,并被带负压吸收器的氧化再生槽吸收回氧化再生槽;3)硫泡沫稀释槽内的硫泡沫稀释液被送入熔硫釜;4)熔硫釜内的硫泡沫稀释液被饱和蒸汽加热后,残液再进入硫泡沫稀释槽,冷凝被排出熔硫釜,硫磺被回收。本发明工艺简单、优化合理、设备少、工作稳定可靠、无污染、维护费用低、效率高、生产能大、能实现节能减排。
26 一种蔬菜废弃物有机肥及其制作方法 CN200810010443.3 2008-02-20 CN101514117A 2009-08-26 姜勇; 张玉革; 梁文举
发明涉及有机肥料和种植业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技术,具体为一种蔬菜废弃物有机肥及其制作方法,利用氰胺化、天然沸石、有机物料为添加物料,加入到蔬菜废弃物中进行堆放和发酵处理,制作有机肥;其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解决蔬菜废弃物污染环境和资源化利用的问题。有机肥成份:按干重计为,蔬菜废弃物73~84%、有机物料10~20%、氰胺化钙2~4%、天然沸石3~5%。制作方法:有机物料、蔬菜废弃物、氰胺化钙、天然沸石按比例分层堆放,外层撒上有机物料,用塑料布进行封闭发酵7~10天后,进行机械或人工翻堆,再次用塑料布封闭发酵7~10天,晒干后得有机肥。本发明配方合理、保肥效果好,容易实施,适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用肥。
27 颗粒复合肥及其加工工艺 CN200810233815.9 2008-12-15 CN101440000A 2009-05-27 朱振林; 赵黎明
发明涉及一种肥料,特别是颗粒复合肥及其加工工艺,该颗粒氰氨化钙复合肥包括占总重量10-80%的氰氨化钙、占总重量10-80%的添加成分和占总重量5-30%的粘结剂,其中添加成分为动物粪便植物秸秆、、腐植酸、腐植酸镁的一种或多种复配,粘结剂为尿素、硝酸铵、硝酸钙的一种或多种复配。该加工工艺过程包括:粉碎、搅拌、造粒。本发明是利用添加成分在中易分解和粘结剂不易在空气中分解的特点,解决了目前氰氨化钙在空气中容易分化和在水中不易溶解的问题,有效发挥了氰氨化钙在土壤中肥效持久,可被作物慢慢吸收,并具有一定的除草、杀菌效果的特点,同时制成颗粒后,可解决使用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8 颗粒石灰氮 CN200710006833.9 2007-01-30 CN100441547C 2008-12-10 李新生
发明涉及一种颗粒石灰氮及其制造方法,该颗粒石灰氮是利用羧甲基纤维素溶液作为粘合剂与粉状石灰氮混合造粒,烘干所得。本发明以20~70g/L的羧甲基纤维素调配溶剂与石灰氮混合造粒,可获得一种性能稳定,有效氮损耗低,强度高,易储运的颗粒石灰氮,且其有效氮损耗仅为1.5~2.6%。
29 颗粒石灰氮 CN200710006833.9 2007-01-30 CN101024586A 2007-08-29 李新生
发明涉及一种颗粒石灰氮及其制造方法,该颗粒石灰氮该颗粒石灰氮是利用羧甲基纤维素溶液作为粘合剂与粉状石灰氮混合造粒,烘干所得。本发明以20~70g/L的羧甲基纤维素调配溶剂与石灰氮混合造粒,可获得一种性能稳定,有效氮损耗低,强度高,易储运的颗粒石灰氮,且其有效氮损耗仅为1.5~2.6%。
30 一种长效缓释复混肥 CN200610134111.7 2006-11-01 CN1944355A 2007-04-11 刘长顺; 刘明辉; 刘明军
发明给出一种长效缓释复混肥,其配方组成为:双氰0.8~1.5份,硝酸稀土0.8~1.5份,抗旱保剂1~2份,磷活化剂0.8~1.5份,硫酸镁1~5份,颗粒尿素500~600份,磷酸一铵(粒)200~220份,氯化钾(粒)140~180份,腐殖酸(粒)80~100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营养元素配比合理、供肥速率和农作物生长需肥吻合、肥效可达120天、免追肥、农作物的根系发达、活杆成熟、籽粒饱满、平均增产10~15%的特点。
31 氮肥长效增效剂 CN98114150.1 1998-07-10 CN1204631A 1999-01-13 寇庆德; 吕晓波; 寇威; 张亚荣; 周永俭; 赵会; 刘江
发明涉及氮肥长效增效剂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该长效增效剂由双氰胺、氢醌、微量元素、稀土、沸石组成,配制100公斤该长效增效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数为:双氰胺10—30、氢醌2.5—10、微量元素25—45、稀土0.3—1、沸石35—60,对酸性土壤微量元素为、钼、锌,依次为8—15、0.3—0.5、16.7—29.5,对性土壤微量元素为硼、、锌,依次为8.4—12.1、1.9—3.4、16.7—29.5。经实际试验表明,该产品具有大幅度延长氮肥肥效期和提高氮肥利用率,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强抗逆性,提高作物产量,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特点。
32 肥料厂的放空气体回收营养物的方法 CN85104376 1985-06-07 CN1006682B 1990-02-07 拉米
发明是关于从肥料厂的放空气体中回收营养物的方法,此法把从肥料制造工艺过程中所得到的热的、几乎被分饱和的反应气体(4)用洗涤器(5,6)进行逆流洗涤,和将干燥肥料时所得到的热气体(19)进行洗涤,以便回收在该二种气体中存在的气态杂质。根据本发明将干燥肥料时所得到的热气体(19),应用来自逆流洗涤器(5,6)的洗涤热的、几乎被水分饱和的反应气体(4)的洗涤溶液(7)来洗涤,以便在将此种洗涤溶液(7)送回肥料制造工艺过程(1-3)之前将其浓缩。
33 螺旋内翅片管式沉降炉 CN201810052665.5 2018-01-19 CN108046848B 2021-12-10 刘安; 刘刚
发明涉及工业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石灰氮生产工艺的沉降炉;螺旋内翅片管式沉降炉,包括:管式炉腔、炉腔螺旋翅片、下沉降腔、上沉降腔、旋分离器、旋风分离器气密装置、炉腔进气口、下沉降腔进气管、气密进料口和气密卸料口,其中管式炉腔为圆管状,其上端连接上沉降腔,下端连接下沉降腔,炉腔螺旋翅片安装在管式炉腔内,炉腔螺旋翅片外缘与管式炉腔内壁连接密封,炉腔进气口安装在炉腔螺旋翅片底部并指向沿炉腔螺旋翅片上升的方向;本发明通过管式炉腔内螺旋翅片结构,实现了物料颗粒尺寸、黏连状态的区分气路处理过程,有效提高了物料通过氮化炉后的氮化均匀程度,提高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34 防粘壁的多功能肥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CN201810334872.X 2018-04-15 CN108821800B 2021-10-26 刘安; 刘刚
一种防粘壁的多功能肥生产工艺,涉及沉降炉法石灰氮多功能肥生产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反应料破碎混合;回炉料破碎;将反应料、回炉料各自送入撒料器,撒料器使反应料粉尘带电荷,并使反应段内壁带同种电荷,通过经典排斥使反应料粉尘不能粘附在炉壁上;用温度仪监控炉温控制投入的回炉石灰氮,控制炉温处于合适的区间;出炉时通过双辊出料系统向上破碎出料,通过持续振动使炉料能很快且稳定的下沉;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工艺涉及到的设备,包括反应料仓、回炉料仓、螺旋送料机、静电发生式撒料器、沉降炉、双辊出料系统、温度仪、自动控制系统。本发明有效地避免了粉尘在炉壁的吸附,同时避免由于温度过高或过低造成的熔融粘壁和硬结粘壁。
35 通过将DMPSA或其盐加入肥料熔体中获得包含DMPSA硝化抑制剂的肥料组合物的方法 CN201980084144.0 2019-12-20 CN113195438A 2021-07-30 M·斯塔尔; U·蒂尔; M·施密德; W·泽鲁拉; G·帕斯达; K-H·施奈德; P·弗罗林
一种获得包含如下组分的肥料组合物的方法:(i)至少一种含氮肥料(F);和(ii)硝化抑制剂(N),选自2‑(3,4‑二甲基‑1H‑吡唑‑1‑基)琥珀酸和/或2‑(4,5‑二甲基‑1H‑吡唑‑1‑基)琥珀酸,其铵盐,其盐和其另一种盐,包括以下步骤:a)将肥料(F)熔融,和/或提供肥料(F)的熔体,和b)将硝化抑制剂(N)加入肥料(F)的熔体中。
36 营养组合物 CN201980076855.3 2019-11-20 CN113165987A 2021-07-23 J·奥尔西; A·普里克特; J·克雷格; B·比伦科特
公开了用于植物生长的营养组合物。营养组合物包括主要宏量营养素和次要宏量营养素,主要宏量营养素包括氮、磷和,次要宏量营养素包括和硫。营养组合物可以包括微量营养素和其他次要宏量营养素,例如镁。包括这种营养源的营养组合物表现出有利的植物生长。还公开了培营养组合物、水溶性粉末和含有该营养组合物的植物生长介质、以及使用该营养组合物的方法。
37 转盘式沸腾 CN201810052048.5 2018-01-19 CN108191462B 2021-04-20 刘安; 刘刚
发明涉及工业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石灰氮生产工艺的氮化炉;包括:回转盘、炉体、进气支管、排气支管、反吹气支管、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气密进料口和卸料闸;其中回转盘上安装多个相对回转盘转轴中心对称的炉体,炉体下端侧面通过进气支管与总进气管连接,炉体上部安装两个旋风除尘器,旋风除尘器排气口与布袋除尘器进气口联通,布袋除尘器排气口同时联通排气支管与反吹气支管,并通过排气支管与总排气管联通,通过反吹气支管与总反吹气管联通;本发明通过转盘式布置沸腾炉,并为沸腾炉设置了完备的管路系统,实现了石灰氮氮化工艺过程中沸腾炉设备氮化状态均匀的连续生产,弥补了现有沸腾炉及回转炉的不足。
38 营养系统 CN201680031729.2 2016-05-10 CN107683087A 2018-02-09 P·J·基廷
一种用于植物生长的替代盐营养混合物,其中以下营养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以酸盐存在:氮(例如铵)、、镁、、锰、,锌或,并且/或者以下营养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以硝酸盐存在:氮(例如铵)、钾、钙、镁、铁、锰、硼、锌或铜。
39 改良型颗粒石灰氮提高韭菜产量的方法及用途 CN201610049904.2 2016-01-25 CN106993452A 2017-08-01 朱振林
发明公开了改良型颗粒石灰氮提高韭菜产量的方法及用途,所述改良型颗粒石灰氮按照质量百分比的成分包括0.47-1.4%、7.17-11.41%、18.3-24.33%、0.53-1.59%、39.34-50.26%、0.14-0.7%、镁0.18-0.6%、氮18.46-23.01%。在整地时,先将韭菜田翻耕耙细,按75-85kg/亩改良型颗粒石灰氮撒施后再旋耕一次。还可以用塑料膜将其覆盖,密封处理15天后起垄。本发明改良型颗粒石灰氮在韭菜上合理的使用,减少韭菜重茬带来的生产障碍,对调理韭菜酸化土壤和提升韭菜产量和品质有明显的作用。
40 改性治疗苹果树根腐病的方法 CN201610222982.8 2016-04-12 CN105850633A 2016-08-17 朱振林
改性治疗苹果树根腐病的方法,属于农药、化肥领域。该方法采用“撒施”或“穴施”方法,将50%的改性氰氨化钙撒播在苹果树根树周围,每亩施肥量为20至60公斤。“撒施”方法是在树冠下,将50%的改性氰氨化钙均匀的撒播在土上,然后将其与土混合均匀;“穴施”方法是在苹果树根树树冠下沿着树冠外围挖宽、深20公分的施肥沟6?8条,沟的间距为20?40公分,将50%的改性氰氨化钙均匀的撒播在施肥沟中,然后覆土。本发明方法可使苹果树根腐病明显减轻,新根生长明显,改良了土壤,调节了土壤PH值,使苹果达到增产增收效果。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