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一种制造低气味高质量发泡制件的注塑机及注塑方法 CN202210873997.6 2022-07-21 CN115320052A 2022-11-11 蒋团辉; 曾祥补; 沈超; 李胜男; 朱能贵; 何力
发明公开了一种制造低气味高质量发泡制件的注塑机及注塑方法,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包括基座模系统和注塑机构,所述注塑机构包括料筒、缠绕设置在料筒外部的加热器、设置在料筒前端与锁模系统中模具配合的开关射嘴、设置在料筒后端与料筒内部连通的气体发生器与料斗干燥一体机、设置在料筒内注塑螺杆,所述注塑螺杆后端延伸出料筒,所述料筒后端外侧设置有带动注塑螺杆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开关射嘴与料筒前端之间设置有熔体压传感器,所述注塑螺杆延伸出料筒处设置有防止气体泄漏的气体密封机构,所述安装在料筒的下料口处设置有气体检测器。本发明低成本高精度微开模控制机构,可以减少使用高精度控制,降低制造成本的优点。
62 一种可调节的注塑射胶台 CN202111342823.9 2021-11-12 CN113843971B 2022-10-18 吴小廷; 朱燕志; 周清华; 袁中华; 杜呈表; 孙晓波; 刘媛
发明公开一种可调节的注塑射胶台,包括固定底座和定型胶台,所述定型胶台安装在固定底座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内侧开设有用来出料的矩形槽口,所述定型胶台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和对接卡座,所述第二底板设置在第一底板和对接卡座之间,所述对接卡座的内侧安装有两组用来调节注塑射胶量的定位栓;通过对定位导杆的位置调节,可以控制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之间的距离,从而对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之间的注塑厚度起到控制作用,利用定位导杆和定位栓的设置,使得该可调节的注塑射胶台具有厚度调节结构,提升其使用时的灵活性。
63 用于塑性材料的注入成型的方法和装置 CN202210732375.1 2015-12-11 CN115157573A 2022-10-11 A.兹甘特; C.德拉夸
用于通过成型装置将塑性材料注入成型至空腔中的方法,所述成型装置包含至少一个注射器,所述注射器包括可在完全闭合位置和最大开启位置之间关于其位置和速度以可控的方式位移的针,并且反之亦然。在由完全闭合位置至最大开启位置的开启位移中,针阀开始时以第一速度移动,并随后以第二速度移动:第一速度为针阀的最高开启位移速度。
64 一种便于调节的环保型塑料注塑模具 CN202210878776.8 2022-07-25 CN115157566A 2022-10-11 高莹
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环保型塑料注塑模具,属于塑料注塑领域。一种便于调节的环保型塑料注塑模具,包括底板,还包括:矩形分布的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三竖板以及第四竖板,均垂直的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其中,所述第一竖板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三竖板以及第四竖板的其中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四个所述滑动块分别抵在第二竖板、第三竖板、第四竖板以及第一竖板的外壁上,所述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三竖板以及第四竖板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本发明可以完成注塑模具中注塑腔面积的改变,从而无需使用多个注塑模具轮换使用,占用空间小,操作也非常的简单方便。
65 注塑机调模机构 CN202210660902.2 2022-06-13 CN115139456A 2022-10-04 王闯; 惠杰; 杨宝华; 何帆
发明提供一种注塑机调模机构,包括后模连接部、压盖、拉杆以及丝母;后模连接部设置在后模上,且其后端同轴设置有后模沉孔和后模轴孔;压盖可拆卸设置在后模连接部的后端面上,以使得压盖和后模沉孔的底面之间形成轴向的容腔;拉杆轴向固定于后模轴孔内;丝母螺纹连接于拉杆,所述丝母周面设置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滑动设置在容腔内;所述后模沉孔的底面上可拆卸设置有第一丝母垫,所述台阶部的前端面上可拆卸设置有第二丝母垫,所述第一丝母垫的后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合金层;所述第二丝母垫的后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铁镍合金层;所述压盖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压盖铁镍合金层。本申请能够降低调模过程中的磨损,储存润滑油脂,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66 一种注塑模具排气系统和注塑模具 CN202210724261.2 2022-06-23 CN115027006A 2022-09-09 高天久
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排气系统和注塑模具,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底部与上模座顶部插置连接,所述下模座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设置有脱模组件,所述固定柱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内开设有与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控模组件。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控模组件,通过多组挤压板挤压轮的挤压行程的不同,使贴合相对的位置的变化,使得柔性内膜外部形状发生柔性形变形成异形曲面,能够满足对异形注塑件的加工需求,同时,贴合块对柔性内膜的刚性支撑,能够对注塑材料进行稳定承托,提高注塑件塑形的稳定性
67 一种聚丙烯材料的高效混合挤出模具 CN202210479492.1 2022-05-05 CN114801097A 2022-07-29 柯友军; 何浩; 周正红
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材料的高效混合挤出模具,包括:龙架,所述龙门架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柱,且龙门架与底座之间均匀通过四组固定柱进行固定连接,同时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器均安装在固定柱上,龙门架上安装有液压缸,并且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动模板,且动模板的下侧安装有模芯,同时动模板的内部开设有散热结构。该聚丙烯材料的高效混合挤出模具,六组模芯内部均开设有散热内腔,冷却液在六组模芯内部的散热内腔中进行流通,对模芯进行冷工作,提高对成型后产品的冷却效果,降低产品的冷却时间,使得产品可进行充分的冷却工作,避免在脱模的时候,产品发生变形
68 用于塑性材料的注入成型的方法和装置 CN201511036296.3 2015-12-11 CN105965791B 2022-07-26 A·兹甘特; C·德拉夸
用于通过成型装置将塑性材料注入成型至空腔中的方法,所述成型装置包含至少一个注射器,所述注射器包括可在完全闭合位置和最大开启位置之间关于其位置和速度以可控的方式位移的针,并且反之亦然。在由完全闭合位置至最大开启位置的开启位移中,针阀开始时以第一速度移动,并随后以第二速度移动:第一速度为针阀的最高开启位移速度。
69 注塑机、模具高度调整方法以及模具高度调整组件 CN202011098479.9 2020-10-14 CN112248372B 2022-06-10 刘智超; 聂树林
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机、模具高度调整组件以及模具高度调整方法。所述注塑机包括定模板、动模板、拉杆;所述拉杆连接所述定模板以及所述动模板,所述定模板与所述动模板之间的间距为所述注塑机的模具高度;所述定模板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拉杆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构成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使得所述拉杆的端面与所述定模板的端面相抵靠地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可以与位于两者之间的中间件构成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使得所述拉杆的所述端面可以与所述中间件的一端面抵靠,所述定模板的所述端面可以与所述中间件的另一端面抵靠,以构成所述拉杆、所述中间件以及所述定模板可拆卸连接。
70 一种模具检测装置以及注塑机 CN202011422562.7 2020-12-08 CN112428550B 2022-06-07 张俊辉; 齐明超; 何辉健; 李亮良
发明适用于注塑机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模具检测装置以及注塑机,模具检测装置包括模具放置区、检测装置、处理装置,以及输出装置。本发明通过检测装置检测放置在模具放置区的注塑模具,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处理装置中进行处理以确定注塑模具大小和/或位置与所述模具放置区是否相匹配,进而通过输出装置输出匹配结果和/或指示匹配结果的提示信息,其有益效果在于:可自动检测注塑模具的尺寸是否达标,以及位置是否准确,省时省,不但保证了注塑成品的质量,还避免了模板因受力不均而产生裂纹,进而造成机器事故的问题。
71 一种汽车内饰板加工用裁切厚度可调的模具 CN202210352123.6 2022-04-03 CN114571678A 2022-06-03 张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板加工用裁切厚度可调的模具,包括支撑台和支撑板,所述支撑台的底部安装有四组支撑柱,所述支撑台的底部安装有安装箱,安装箱位于支撑柱的内侧。本发明通过在支撑板的内侧安装有注料管,注料管的顶部安装控制电机,控制电机运行带动输出端转动杆转动,转动杆旋转带动外侧的螺旋叶片转动,螺旋叶片旋转通过螺纹带动物料向下移动,在物料移动的过程中由注料管引导物料的移动,物料向下移动到挤出口的内侧,在输送物料的同时加热管通电加热,对内侧物料提供热量,使得物料的处于热熔的状态,避免物料温度下降发生凝固的情况,挤出口将物料输送到组装管的内部,使用者通过控制电机的速度,控制物料的输送速度。
72 承载装置和层叠模具设备 CN202210186314.X 2022-02-28 CN114536669A 2022-05-27 高国利; 黄铁平; 陈祖苗; 袁燊喜
发明公开一种承载装置和层叠模具设备,应用于与模具领域。承载装置包括底座、调节机构以及支撑机构,调节机构和支撑机构连接,并分别与底板和叠层模具的中模连接,支撑机构对中模进行支撑,防止中模下垂,减小传统方导柱的限制,减小方导柱的的重力方向受力、增加方导柱的承载力且承载了大部分模具重量,使得开模方向的开模距离可以增大,提升层叠模具的开模稳定性和增加单边开模空间;其中,调解机构包括活动设置的移动件和固定件,移动件在第一方向受力与固定件产生相对运动,以调节支撑机构在第二方向的位移,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呈夹设置,使得调节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中模高度进行调节,提升模具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73 注塑机的调模方法及装置 CN202011105903.8 2020-10-15 CN112297344B 2022-05-27 莫玉麟; 郭少炎; 赵永政; 韦家晟; 张天翼
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塑机的调模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注塑机在预设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多个移动参数,其中,移动参数至少包括:活动板的移动距离值和导柱的伸长量;基于多个移动参数,计算影响出现偏差的间隙值;基于间隙值,计算需达到目标锁模力的活动板移动距离值;基于活动板移动距离值,控制注塑机的模具合拢。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注塑机调模时,由于无法克服阻力使得模具完全贴合而存在间隙,导致实际锁模力与目标锁模力有较大的差异,容易影响产品成型的技术问题。
74 注射压缩成形方法、注射装置及注射成形机 CN202111219340.X 2021-10-20 CN114474640A 2022-05-13 泽田靖彦
发明提供使成形品的品质恒定的注射压缩成形方法、注射装置及注射成形机。在注射成形机(1)中,将直接检测模具(24、25)的开模量的位置传感器(36)设置于模具盘(7、8)或模具(24、25)。在实施由使模具(24、25)成为打开的状态并注射注射材料的开模注射工序和在开模注射工序之后驱动合模装置(2)而缩小模具(24、25)的开模量的压缩工序构成的注射压缩成形方法时,在开模注射工序中,以使由位置传感器(36)检测出的开模量恒定的方式控制合模装置(2)。由此,消除在开模注射工序中开模量因注射压稍微扩大而注射不稳定的问题,成形品的品质稳定。
75 具有用于插入或顶出模具的传送装置的注射成型系统 CN202080035951.6 2020-04-07 CN114423576A 2022-04-29 柳原裕一; 松本秀夫; 片桐宏之; 下江畅成; 池口智昭; 田岛润子
一种注射成型系统,包括:注射成型设备;致动器,其使模具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第二位置不同于第一位置,在第二位置处执行注射处理;和连结单元,配置成连结致动器和模具;其中,连结单元的改进之处包括:旋转单元,根据沿着第一方向的模具位置变化而绕预定轴线旋转,第一方向不同于基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而言的第二方向。
76 注塑成型方法和注塑成型装置 CN201980012534.7 2019-02-08 CN111712366B 2022-04-19 前田有贵; 安田正博; 腰地拓马; 细井峻; 延原慎一
注射器(24a~24d)具有喷嘴(52)、芯(42)和位移机构(40),其中,所述喷嘴(52)设置有阀座(50);所述阀芯(42)落位于阀座(50)或者离开阀座(50);所述位移机构(40)使该阀芯(42)位移。在其中的喷嘴(52)的内部形成有用于使熔融树脂流动的树脂流路(70)。该树脂流路(70)包括截面面积变化部(74),所述截面面积变化部(74)的与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面积随着接近或离开阀芯(42)而变化。位移机构(40)能够使阀芯(42)停止在截面面积变化部(74)的任意的位置
77 合模装置、注射成型机、模厚调整装置及模厚调整方法 CN202111086167.0 2021-09-16 CN114193728A 2022-03-18 松崎孝治; 西部隆文
发明涉及一种合模装置、注射成型机、模厚调整装置及模厚调整方法。提供无需另外设置空转链轮因此不存在构件的破损的可能性的模厚调整装置。合模装置(3)由固定盘(8)、可动盘(9)、合模壳体(11)、连结固定盘(8)和合模壳体(11)的多个系杆(12)及设置于合模壳体(11)与可动盘(9)之间的肘节机构(13)构成。模厚调整装置(25)如以下这样构成。首先,在多个系杆(12)设置有系杆螺母(27),在各自一体地设置有旋转构件(29),在这些旋转构件(29)挂绕有环形绳状的1个传递构件(30)。将多个系杆螺母(27)中的至少1个设为驱动对象系杆螺母(27a)。设置旋转驱动单元(33、34、35、36),使驱动对象系杆螺母(27a)直接旋转。
78 一种三层底模具装置及加工工艺 CN202111495589.3 2021-12-08 CN114161678A 2022-03-11 畑中章男
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三层底模具装置及加工工艺,所述的三层鞋底模具装置包括:底膜,上表面开设有模槽。中模,一端转动连接在底膜上,中模上开设有通透的模槽,模槽与模槽对应。上模,一端转动连接在中模的转动连接端,上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压块的形状与模槽吻合且对应。弹性连接结构,与上模和中模连接,使中模和上模在一定的张开度范围内弹性转动。转动驱动结构,安装在基座上,并与上模连接,用于驱动上模定角度转动。压感应器,其用于感应底膜的承载重量。控制器,与压力感应器、转动驱动结构电连接。本发明自动化能力强,控制方便快捷,加工精确。
79 一种橡胶底防滑纹路开设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2111409543.5 2021-11-25 CN114103009A 2022-03-01 郭振科
发明涉及橡胶底防滑纹开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橡胶鞋底防滑纹路开设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加工台,加工台上竖直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一对导向杆,加工台的下端中间设置有底柱,加工台的上端中间竖直向下设置有伸缩柱,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可升降滑动的模型板与模具板之间的滑动插接,从而实现对深度可调,同时滑动插接的孔和模均可通过冲压便捷制备,大大降低了精度要求,通过挡块和弹簧的配合,实现模具板下降高度的调节,从而达到调节防滑纹深度的目的;通过设置冷却箱实现便捷快速的冷却,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配合弹簧的复位弹,在盖板上升后,模具板与模型板自动分离,从而达到便捷快速脱模的目的。
80 模具及其控制方法 CN202010883059.5 2020-08-28 CN114103000A 2022-03-01 李道德
发明公开了模具、加工装置和模具的控制方法,模具包括有前模和后模,其中,前模设置有第一电磁、第二电磁铁和腔体,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分别设置于腔体相对的两侧,后模设置有用于在腔体内加工的模芯,模芯内部设置有第三电磁铁,第三电磁铁分别与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的相对面极性相同。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模具采用电磁铁组的方式来控制模芯在填充过程中的摆动,尤其应用在超薄的桶形电子和通信产品结构件加工中,能够突破注塑或压铸过程中模具模芯摆动对结构件的结构尺寸和壁厚的限制,使产品的壁厚可以做得更薄,不但可以降低材料成本,而且可以减低产品维护和场地占用的费用,从而提升产品竞争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