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

阅读:726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纺纱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 纺纱 机。 纺纱机 (1)具备提供纺纱(10)的喂纱装置、 纱线 松弛消除装置(11)、将从喂纱装置提供的纺纱(10)卷绕到卷装(41)上的卷绕装置(12)、当纺纱(10)的连续状态断裂时进行将喂纱装置侧的纱端(10a)与卷绕装置侧的纱端(10b)接头的接头作业的接头装置(20)、通过吸引纱端(10a)而将其捕捉并引导到接头装置(20)的第一引导装置(18)、通过吸引纱端(10b)而将其捕捉并引导到接头装置(20)的第二引导装置(19)、以及收容因接头作业产生的 纤维 的集尘器(30)。集尘器(30)在纱端的吸引动作过程中收容纤维,在吸引动作停止期间将上述纤维排出。,下面是纺纱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纺纱机,具备:
多个纺纱单元,分别具有提供纺纱的喂纱装置和将从上述喂纱装置提供的上述纺纱卷绕到卷装上的卷绕装置;
作业台车,能够沿上述多个纺纱单元的并设方向行走地设置,对上述多个纺纱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进行作业;
集尘器,设置在上述作业台车上,收容纤维屑;以及
排出部,设置在上述多个纺纱单元的并设区域,排出收容在上述集尘器中的上述纤维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
上述排出部具备:
吸引管道,沿与上述作业台车的行走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配置,形成有多个用来至少给上述作业台车提供吸引空气流的供给部;以及
第一连接部,在从上述集尘器将上述纤维屑排出的位置即排出位置,将上述集尘器连接到上述供给部的至少一个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纱机,
上述作业台车具备:
接头装置,在上述纺纱的连续状态断裂时进行将上述喂纱装置侧的纱端与上述卷绕装置侧的纱端接头的接头作业;
第一引导装置,通过吸引上述喂纱装置侧的纱端而将其捕捉并引导到上述接头装置;
以及
第二引导装置,通过吸引上述卷绕装置侧的纱端而将其捕捉并引导到上述接头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纱机,还具备将上述第一引导装置和上述第二引导装置连接到上述多个供给部中的至少一个上的第二连接部。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纺纱机,上述作业台车在上述第一引导装置和上述第二引导装置中的至少任一个进行的吸引动作过程中收容上述纤维屑,在上述第一引导装置和上述第二引导装置进行的上述吸引动作停止期间从上述集尘器将上述纤维屑排出。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
上述接头装置具备:
用空气将上述喂纱装置侧的纱端的纤维吹跑的第一解捻喷嘴;以及
用空气将上述卷绕装置侧的纱端的纤维吹跑的第二解捻喷嘴,
上述第一解捻喷嘴和上述第二解捻喷嘴的空气喷出方向朝向上述集尘器而被设定。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上述喂纱装置具备利用空气的捻回流对纤维束进行纺纱从而制造纺纱的气流纺纱装置。

说明书全文

纺纱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纺纱机。详细为,本发明涉及纤维屑的收容。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在具备捻接器(接头装置)的络纱单元中,用来自解捻管的空气流将解捻时产生的纤维吹跑并用集尘器收容的装置为我们所知。在这样的络纱单元中,集尘器通过手动或自动连接到吸引管道上将收容的纤维屑排出地构成。例如日本特开2009-190853号公报中记载着。
[0003] 但是,在将多个这样的络纱单元连接到单一的吸引管道上的纺纱机中,当在一个络纱单元中进行接头作业时,如果在另外的络纱单元中进行从集尘器的纤维屑的排出的话,则接头作业时用来吸引纱端所必要的吸引变动。因此存在纱端的吸引变得不稳定、给接头作业带来影响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能够不会给接头作业带来影响地将收容在集尘器中的纤维屑排出的纺纱机。
[0005] 纺纱机具备多个纺纱单元、作业台车、集尘器和排出部。多个纺纱单元分别具有提供纺纱的喂纱装置和将从上述喂纱装置提供的上述纺纱卷绕到卷装上的卷绕装置。作业台车能够沿多个纺纱单元的并设方向行走地设置,对上述多个纺纱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进行作业。集尘器设置在作业台车上,收容纤维屑。排出部设置在多个纺纱单元的并设区域,排出收容在上述集尘器中的上述纤维屑。由此,能够在纺纱单元的并设区域效率良好地将收容在集尘器中的纤维屑排出。
[0006] 上述排出部具备吸引管道和第一连接部。吸引管道沿与上述作业台车的行走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配置,形成有多个用来至少给上述作业台车提供吸引空气流的供给部。第一连接部在从上述集尘器将上述纤维屑排出的位置即排出位置将上述集尘器连接到上述供给部的至少一个上。由此,能够将收容在集尘器中的纤维屑确实地向吸引管道排出。
[0007] 上述作业台车具备接头装置、第一引导装置和第二引导装置。接头装置在上述纺纱的连续状态断裂时进行将上述喂纱装置侧的纱端与上述卷绕装置侧的纱端接头的接头作业。第一引导装置通过吸引上述喂纱装置侧的纱端而将其捕捉并引导到上述接头装置。第二引导装置通过吸引上述卷绕装置侧的纱端而将其捕捉并引导到上述接头装置。由此,在各纺纱单元中,即使在纺纱的连续状态断裂时,也能够用作业台车进行接头作业,能够进行卷装的卷绕。
[0008] 上述纺纱机还具备将上述第一引导装置和上述第二引导装置连接到上述多个供给部中的至少一个上的第二连接部。由此,上述第一引导装置和上述第二引导装置能够从上述排出部获得吸引空气流,引导纺纱。
[0009] 上述作业台车在上述第一引导装置和上述第二引导装置中的至少任一个进行的吸引动作过程中收容上述纤维屑,在上述吸引动作停止期间从上述集尘器将上述纤维屑排出。由此,能够不给接头作业带来影响地将收容在集尘器中纤维屑排出。
[0010] 上述接头装置具备第一解捻喷嘴和第二解捻喷嘴。第一解捻喷嘴用空气将上述喂纱装置侧的纱端的纤维吹跑。第二解捻喷嘴用空气将上述卷绕装置侧的纱端的纤维吹跑。上述第一解捻喷嘴和上述第二解捻喷嘴的空气喷出方向朝向上述集尘器而被设定。由此,在接头作业的解捻过程中能够不给接头作业带来影响地将纤维屑收容到集尘器中。
[0011] 上述喂纱装置具备利用空气的捻回流对纤维束进行纺纱从而制造纺纱的气流纺纱装置。由此,能够提高纺纱机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形态的纺纱机的主视图;
[0013] 图2为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形态的纺纱机的侧面的概略剖视图;
[0014] 图3A为本发明一个实施形态的作为作业台车的接头台车的概略图,图3B为图3A中的A-A向视图;
[0015] 图4为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形态的接头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概略图;
[0016] 图5A为本发明一个实施形态的集尘器的俯视图,图5B为本发明一个实施形态的集尘器的侧视图;
[0017] 图6A为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形态的、形成在吸引管道上的供给孔被瓣状覆盖的状态的概略图,图6B为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形态的、第一连接部经过了形成在吸引管道上的供给孔的状态的概略图,图6C为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形态的、第一连接部连接在了形成在吸引管道上的供给孔上的状态的概略图,图6D为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形态的、第一连接部离开形成在吸引管道上的供给孔、第二连接部连接在了供给孔上的状态的概略图;
[0018] 图7为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形态的接头装置的解捻形态及产生的纤维屑的收容形态的概略图;
[0019] 图8为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形态的集尘器暂时收容的纤维屑被排出的形态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用图1和图2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形态的纺纱机1的整体结构。在本说明书中,“上游”和“下游”意指纺纱时纱线行走方向中的上游和下游。将并设纺纱单元2的方向规定为左右方向。
[0021] 如图1和图2所示,纺纱机1具备沿左右方向并设的多个纺纱单元2。该纺纱机1具备多个纺纱单元2、作为作业台车的接头台车3、鼓箱4、原动机箱5和框体6。
[0022] 纺纱单元2制造纺纱10并形成卷装41。各纺纱单元2具备喂纱装置、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1(纱线贮存装置)和卷绕装置12。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喂纱装置是指牵伸装置7和纺纱装置9,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喂纱装置中包含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1的结构。各纺纱单元2从上游向下游依次具备牵伸装置7、纺纱装置9、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1和卷绕装置12。
[0023] 作为喂纱装置的一部分的牵伸装置7使纱条伸长变成纤维束8。牵伸装置7设置在纺纱机1的框体6的上端附近。从牵伸装置7送来的纤维束8用纺纱装置9纺纱。
[0024] 纺纱装置9的详细结构没有图示,本实施形态采用利用捻回气流将捻付与纤维束8,生成纺纱10的气流式纺纱装置。更详细为(但是图示省略),纺纱装置9具有纺纱室、纤维引导部、捻回流产生喷嘴和中空引导轴体。纤维引导部将从上游侧的牵伸装置7提供的纤维束8引导到纺纱室内。捻回流产生喷嘴配置在纤维束8行走的路径周围,在纺纱室内产生捻回流。利用该捻回流使被引导到纺纱室内的纤维束8的纤维端翻转、捻回。中空引导轴体将纺出的纺纱10从纺纱室引导到纺纱装置9的外部。纺纱装置9的结构并不局限于该实施形态,也可以是沿互相相反的方向加捻的一对空气喷嘴方式的气流纺纱装置,纺纱方法没有特别限制。
[0025] 在纺纱装置9的下游,设置有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1。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1具有将规定的张力付与纺纱10、从纺纱装置9拉出纺纱10的功能,在接头台车3(后述)进行接头等时使从纺纱装置9送出的纺纱10滞留、防止纺纱10松弛的功能,以及为了使卷绕装置12侧的张力的变动不传递到纺纱装置9一侧的调节张力的功能。
[0026] 从纺纱装置9送出的纺纱10用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1输送、用卷绕装置12卷绕,由此形成卷装41。另外,虽然图1中卷绕装置12卷绕筒子形状的卷装41地图示,但卷绕装置12也可以卷绕锥形状的卷装地构成。
[0027] 在纺纱机1的框体6的前面一侧、上述纺纱装置9与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1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清纱器40。清纱器40监视行走的纺纱10的粗细,在检测到纺纱10的纱疵时,将纱疵检测信号向未图示的单元控制器发送。清纱器40也可以检测纺纱10中有无包含异物(纱疵的另外例)。
[0028] 作为作业台车的接头台车3进行各纺纱单元2的接头作业。接头台车3在能够行走的范围内能够朝左右两个方向(沿多个纺纱单元2)行走地设置。接头台车3当某个纺纱单元2发生断纱或纱线切断时行走到该纺纱单元2并停止。另外,对于接头台车3的详细结构后述。
[0029] 鼓风箱4在内部具备鼓风机。在图1中鼓风箱4被配置在纺纱机1的右侧端部。但是,配置鼓风箱4的位置没有特别的限制。在鼓风箱4(排出部)上连接有吸引管道13(排出部)。吸引管道13能够连接在接头台车3上地构成。接头台车3进行接头作业时产生的纤维屑等被吸引管道13吸引。鼓风箱4收容通过吸引管道13而被搬送的纤维屑等。
另外,吸引管道13的详细结构后述。
[0030] 原动机箱5在内部具有原动机。图1中原动机箱5配置在纺纱机1的左侧端部。但是,配置原动机箱5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制。在原动机箱5的内部配置作为纺纱机1的原动机的电动机以及用来将动力传递给纺纱机1的各部的未图示的减速器等。
[0031] 本实施形态中纺纱机1具备与设置在框体6上的纺纱单元2的数量相对应的多个接头台车3。另外,在纺纱单元2的数量少的情况下,纺纱机1所具备的接头台车3的数量也可以是1个。
[0032] 在框体6的前面中央部向后方凹陷地形成接头台车3行走的行走空间。在行走空间的下部遍及左右方向(纺纱单元2的排列方向,接头台车3的行走方向)配置有接头台车3用的轨道14。
[0033] 纺纱机1当未图示的单元控制器接收上述纱疵检测信号时,立即用未图示的切断器将纺纱10切断,进而使牵伸装置7和纺纱装置9等停止。单元控制器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接头台车3,行走到该纺纱单元2的跟前。然后,单元控制器再次驱动纺纱装置9等,使接头台车3进行接头,重新开始卷绕。另外,也可以不在纺纱单元2中设置切断器,通过使向纺纱装置9的空气的供给停止使纺纱10的生成中断,将纺纱10切断。
[0034] 接着用图1至图5B具体说明接头台车3的结构。
[0035] 如图1至图3B所示,接头台车3具备第一引导装置18、第二引导装置19、接头装置20、集尘器30、第二连接部31及第一连接部32。接头台车3在设置于纺纱机1的框体6上的轨道14上行走地设置。在与轨道14并行的方向设置有供给吸引空气流的吸引管道
13。
[0036] 第一引导装置18在纺纱10的断纱或纱线切断时从待机位置向上方转动,通过从吸引口吸引空气而捕捉从纺纱装置9纺出的纺纱10(以下仅称为“上纱”)的纱端10a。第一引导装置18在吸引保持着上纱的状态下向下方转动,将上纱引导到接头装置20。
[0037] 第二引导装置19在纺纱10的断纱或纱线切断时从待机位置向下方转动,通过从吸引口吸引空气捕捉卷绕装置12侧的纺纱10(以下仅称为“下纱”)的纱端10b。第二引导装置19在吸引保持了下纱的状态下向上方转动,将下纱引导到接头装置20。
[0038] 接头装置20将被引导的上纱的纱端10a和下纱的纱端10b接上。
[0039] 如图4所示,接头装置20具备进行纱线的纱端10a(参照图中点划线)的解捻的第一解捻喷嘴21、进行下纱的纱端10b(参照图中实线)的解捻的第二解捻喷嘴22、使解捻后拆开的两纱端10a和10b互相纠缠在一起接上的接头喷嘴23、将两纱端10a和10b分别配置到规定位置上的一对拨纱杆24、进行上纱的纱端10a的切断的第一纱端切断器25以及进行下纱的纱端10b的切断的第二纱端切断器26、在将两纱端10a和10b接上之际固定的一对压纱杆27。另外,图中所示的箭头表示构成接头装置20的各部件的可动方向。
[0040] 第一解捻喷嘴21吸入上纱的纱端10a进行解捻。第一解捻喷嘴21具备使第一吸引口21a露出的第一解捻管21b。第一解捻管21b与将解捻用空气流喷射到其内部的解捻用空气流通道33连通。解捻用空气流通道33与第一解捻管21b的轴向倾斜地与该第一解捻管21b的第一吸引口21a附近连通。由此,第一解捻喷嘴21用从解捻用空气流通道33喷射的解捻用空气流将纱端10a从第一吸引口21a吸入,并且用第一解捻管21b内形成的捻回流将纤维解捻。第一解捻喷嘴21使空气向后述的集尘器30流动即用空气将解捻时产生的纤维屑吹向集尘器30地配置。
[0041] 第二解捻喷嘴22吸入下纱的纱端10b进行解捻。第二解捻喷嘴22具备使第二吸引口22a露出的第二解捻管22b。第二解捻管22b与将解捻用空气流喷射到其内部的解捻用空气流通道34连通。解捻用空气流通道34与第二解捻管22b的轴向倾斜地与第二解捻管22b的第二吸引口22a附近连通。由此,第二解捻喷嘴22用从解捻用空气流通道34喷射的解捻用空气流将纱端10b从第二吸引口22a吸入,并且用第二解捻管22b内形成的捻回流将纤维解捻。第二解捻喷嘴22使空气向后述的集尘器30流动即用空气将解捻时产生的纤维屑吹向集尘器30地配置。
[0042] 接头喷嘴23使解捻后拆开的上纱的纱端10a和解捻后拆开的下纱的10b互相纠缠在一起接上。在接头喷嘴23上形成有收容上纱的纱端10a和下纱的纱端10b的收容部23a以及将两纱端10a和10b引导到收容部23a的引导倾斜部23b。接头喷嘴23与将接头用空气流喷射到其内部的接头用空气流通道35连通。由此,接头喷嘴23用从接头用空气流通道35喷射的接头用空气流在收容部23a内形成捻回流,使解捻后拆开的两纱端10a和
10b互相纠缠在一起接上。
[0043] 拨纱杆24将上纱的纱端10a和下纱的纱端10b分别配置到规定的位置上。拨纱杆24夹着接头喷嘴23相对置地配置,分别在未图示的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移动。在解捻动作之前,通过拨纱杆24移动而将两纱端10a和10b的顶端配置到接头喷嘴23的规定的位置上。在解捻动作后,通过拨纱杆24进一步移动到适当的位置,将两纱端10a和10b的解捻部配置到收容部23a内的规定位置上。
[0044] 第一纱端切断器25在解捻上纱的纱端10a之前将该纱端10a切断并变成适当的长度。第二纱端切断器26在解捻下纱的纱端10b之前将该纱端10b切断并变成适当的长度。被第一纱端切断器25切断的纱端10a用第一夹持板28固定,被第二纱端切断器26切断的纱端10b用第二夹持板29固定。
[0045] 压纱杆27在用拨纱杆24将两纱端10a和10b的解捻部配置在收容部23a内的规定位置上之后,将两纱端10a和10b的位置固定。压纱杆27在未图示的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沿接头喷嘴23的两侧面地移动。并且,压纱杆27被夹在该压纱杆27与接头喷嘴23之间地将两纱端10a和10b的位置固定。然后,如上所述,接头用空气流喷射到接头喷嘴23的内部,使两纱端10a和10b缠绕在一起并接上。接头作业和纺纱作业能够稳定地进行,能够使纺纱作业顺利地重新开始。由此,能够提高纺纱机1的生产效率。
[0046] 集尘器30收容接头作业时产生的纤维屑等。集尘器30用螺栓等适当的部件固定在接头装置20的附近,具体为接头装置20的主体上(参照图2)。如图5A和图5B所示,集尘器30具备集尘室30a、纤维导入口30b和盖部30c。
[0047] 集尘室30a例如在圆筒状的壳体的内部形成为近似圆柱形状。在集尘室30a的内部能够产生捻回流。具体为,在集尘器30上设置有用来将空气流导入上述圆柱状的集尘室30a的大致切线方向的纤维导入口30b。通过朝该纤维导入口30b喷空气流,能够在该集尘室30a的内部产生捻回流。第一解捻喷嘴21和第二解捻喷嘴22朝该纤维导入口30b引导气流和纤维屑。对于集尘室30a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但如果用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等构成,则能够从外部确认后述的纤维屑的积蓄量,是合适的。
[0048] 盖部30c覆盖形成在集尘室30a上部的开放部。例如,盖部30c通过未图示的螺合部安装在集尘室30a的上部,通过使螺合部旋转能够相对于集尘室30a取下地设置。在盖部30c的中心部形成有近似圆形(包括圆形)地开口的空气排出口30d。在空气排出口30d上配置有空气排出过滤器30e。空气排出过滤器30e用不怎么产生空气阻力并且能够捕捉纤维屑是程度是粗细的例如金属丝网状的过滤器构成。由此,从纤维导入口30b导入的空气和纤维屑被空气排出过滤器30e分离,纤维屑积蓄在集尘室30a中。
[0049] 在集尘室30a下部的中心部形成有圆形(近似圆形)地开口的纤维排出开口部30f。能够从该纤维排出开口部30f将积蓄到集尘室30a内部的纤维屑向外部排出。
[0050] 如图3A和图3B所示,第二连接部31将吸引空气流提供给第一引导装置18和第二引导装置19。第一连接部32将吸引空气流提供给集尘器30。第二连接部31和第一连接部32形成为管状。第二连接部31和第一连接部32的吸引空气流导入口与吸引管道13相对置地配置在接头台车3上。第二连接部31和第一连接部32被弹簧等施力部件(图略)朝吸引管道13地施力,第二连接部31和第一连接部32的顶端(吸引空气流导入口)以规定的力与后述的吸引管道13接触。即,第二连接部31和第一连接部32伴随接头台车3的行走而在吸引管道13上(后述的供给部形成面13a)移动。
[0051] 第二连接部31通过连接管31a而连接在第一引导装置18和第二引导装置19上。第一连接部32通过连接管32a连接在集尘器30上。第二连接部31从形成在吸引管道13上的后述供给部15将吸引空气流提供给第一引导装置18和第二引导装置19。第一连接部
32从供给部15将吸引空气流提供给集尘器30。
[0052] 接着用图3A和图3B说明吸引管道13的结构。
[0053] 吸引管道13将吸引空气流提供给纺纱机1的各部。吸引管道13配置在与轨道14平行的方向上。在吸引管道13上以规定的间隔形成多个供给部15,该多个供给部15用来将吸引空气流提供给朝向接头台车3侧的平坦面(以下仅称供给部形成面13a)即第二连接部31和第一连接部32相对的面。在吸引管道13的供给部形成面13a上按供给部15设置瓣状阀门16。
[0054] 第二连接部31或第一连接部32连接在供给部形成面13a的供给部15上。多个供给部15分别形成在供给部形成面13a上,以便在各纺纱单元2中接头台车3位于进行接头作业的位置时,与接头台车3的第二连接部31连接。
[0055] 瓣状阀门16能够堵塞供给部15地设置。瓣状阀门16用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的材料(例如聚酰胺树脂等塑料)构成,形成为近似平板状的部件。瓣状阀门16具有从中央部呈放射状延伸的4个盖部(第1盖部16a、第2盖部16b、第3盖部16c和第4盖部16d)。在各盖部的一面侧形成有未图示的平坦的孔闭面。
[0056] 瓣状阀门16分别安装在吸引管道13的供给部形成面13a的各供给部15附近。瓣状阀门16以中央部为旋转中心旋转自由地设置,用盖部堵塞供给部15。瓣状阀门16构成为,每旋转90°、堵塞供给部15的盖部便切换。
[0057] 接着用图3A和图3B以及图6A至图6D说明第二连接部31进行的瓣状阀门16的动作形态。在以下的说明中由于供给部15的各盖部全部为相同的形状,因此对于其他的盖部的说明省略。由于第一连接部32的结构与第二连接部31同样,因此以对于第一连接部32的说明为中心进行。
[0058] 如图6A所示,在一个供给部15上没有连接第二连接部31时,该供给部15用瓣状阀门16的第1盖部16a堵塞。由此,能够防止大气从该供给部15流入吸引管道13内而使吸引力降低。
[0059] 如图6B所示,当接头台车3在吸引管道13的供给部形成面13a上沿箭头方向移动时,第1盖部16a的边缘被第二连接部31的顶端挤压,瓣状阀门16逆时针旋转。如此,接头台车3边用第二连接部31使并列配置的瓣状阀门16依次旋转,边行走到目的纺纱单元2。
[0060] 瓣状阀门16,通过第二连接部31经过供给部15的位置,而第二连接部31挤压第1盖部16a并旋转90°。因此,当第二连接部31完全经过供给部15的位置时,瓣状阀门16旋转,第2盖部16b能够再次堵塞供给部15。由此,能够将流入吸引管道13内的大气抑制到最小限度。
[0061] 如图6C所示,当接头台车3到达目的纺纱单元2时,瓣状阀门16在使相应的供给部15完全开放的状态下停止,第二连接部31与该供给部15连接。由此,图3A和图3B所示的第一引导装置18和第二引导装置19能够接收吸引空气流的供给。如前所述,由于瓣状阀门16形成为旋转对称形状,因此第二连接部31也可以从瓣状阀门16的相反侧靠近(此时瓣状阀门16顺时针旋转)。
[0062] 当第二连接部31与该供给部15连接时,第一连接部32不与其他的供给部15连接。由此,能够防止大气从其他供给部15流入吸引管道13内而使第一引导装置18和第二引导装置19的吸引力降低。因此,第一引导装置18和第二引导装置19能够分别用吸引流确实地捕捉上纱和下纱,并引导到接头装置20。
[0063] 如图6D所示,当第一连接部32与一个供给部15连接时,第二连接部31不与其他的供给部15连接。由此,能够防止大气从其他供给部15流入吸引管道13内而使从集尘器30将纤维排出时的吸引力降低。因此,如图3A和图3B所示,即使是集尘器30和第一引导装置18及第二引导装置19与同一个吸引管道13连接的结构,也能够不给接头作业带来影响地将收容到集尘器30中的纤维屑排出(参照图8)。
[0064] 由于接头台车3在接头作业与接头作业的空闲时间,换言之,在接头台车3的行走过程中将收容在集尘器30中的纤维屑排出,因此能够省略用来排出纤维屑的特别的动作,作业效率好。但是,为了将收容在集尘器30中的纤维屑排出,接头台车3也可以使第一连接部32与供给部15连接地行走、停止。即,接头台车3在第一引导装置18和第二引导装置19中的至少任一个进行的吸引动作过程中将纤维屑收容到集尘器30中,在第一引导装置18和第二引导装置19进行的吸引动作停止期间在多个纺纱单元2的并设区域的任意位置从集尘器30将纤维屑排出。
[0065] 另外,供给部15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本实施形态,也可以将仅连接第二连接部31的供给部15和仅连接第一连接部32的供给部15分别形成在吸引管道13上。此时,例如在相邻的纺纱单元2之间形成仅连接第一连接部32的供给部15。如果是第二连接部31和第一连接部32同时没有连接的位置,可以将仅连接第一连接部32的供给部15设置在吸引管道13的任意位置上。也可以将给第二连接部31提供吸引空气流的吸引管道和给第一连接部32提供吸引空气流的吸引管道分别设置在纺纱机1中。
[0066] 接着用图2至图4和图6A至图8说明接头作业时纤维屑的收容和收容的纤维屑排出的形态。
[0067] 首先说明接头作业时纤维屑的收容。如图2、图3A、图3B和图6C所示,当接头台车3到达进行接头作业的位置时,第二连接部31边使一个供给部15的瓣状阀门16旋转边与该供给部15连接。由此,通过第二连接部31给第一引导装置18和第二引导装置19从吸引管道13提供吸引空气流。此时,由于第一连接部32没有与供给部15连接,因此不从吸引管道13给集尘器30提供吸引空气流。
[0068] 第一引导装置18如图3A、图3B和图4所示,将从纺纱装置9侧纺出的纱端10a吸引并引导到接头装置20。第二引导装置19将卷绕装置12侧的纱端10b吸引并引导到接头装置20。
[0069] 被引导到接头装置20的上纱和下纱被拨纱杆24拨纱,插入到接头喷嘴23的收容部23a内。此时,上纱被第一夹持板28夹持,下纱被第二夹持板29夹持,并且下纱被导入到第一纱端切断器25,上纱被导入到第二纱端切断器26。
[0070] 上纱和下纱分别被上述第一纱端切断器25和第二纱端切断器26切断成规定长度,形成上纱的纱端10a和下纱的纱端10b。并且,被切断的残余部分的纺纱10被第一引导装置18和第二引导装置19吸引,通过第二连接部31向吸引管道13排出。
[0071] 如图7所示,在与上述纱线切断的几乎同时,从接头用空气流通道35向第一解捻管21b和第二解捻管22b的内部喷出压缩空气。通过纱线切断形成的两纱端10a和10b被吸引到第一解捻管21b和第二解捻管22b的内部。上纱和下纱,在第一解捻管21b和第二解捻管22b的内部,纱端纤维的捻被捻回流解开,被解捻。此时产生细的纤维屑,但该纤维屑被空气流吹跑。
[0072] 被空气流吹跑的纤维屑被从第一解捻管21b和第二解捻管22b、从集尘器30的纤维导入口30b导入集尘室30a的内部。此时,由于来自第一解捻管21b和第二解捻管22b的空气流从近似切线方向导入圆柱形状的集尘室30a的内部,因此在集尘室30a的内部产生捻回流。结果,利用旋风分离器(粉体分离器)原理,纤维屑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溅到集尘室30a内壁的外周侧,在重力作用下堆积到集尘室30a的下部。由此,在接头作业时能够在解捻过程中将纤维屑收容到集尘器30内。纤维屑被分离了的清洁的空气流通过空气排出过滤器30e喷出到集尘室30a的外部。由于在离心力作用下堆积的纤维屑变成,因此能够用第一连接部32简单地排出。
[0073] 纺纱机1在接头台车3位于进行接头作业的位置时,即第一引导装置18和第二引导装置19进行吸引时,不将产生的纤维屑排出,用集尘器30暂时收容。即,能够分别地进行从集尘器30的纤维屑的排出和第一引导装置18及第二引导装置19进行的纱端的吸引(不同时进行)。由此,能够不给接头作业带来影响地将收容在集尘器30中的纤维屑排出。
[0074] 当纱端10a和纱端10b的解捻结束时,通过拨纱杆24的拨纱动作和压纱杆27的压纱动作,纱端10a和纱端10b被分别从第一解捻管21b和第二解捻管22b拉出,在接头喷嘴23的接头用空气流通道35内以互相重叠的状态放置。并且,通过从喷出孔将压缩空气喷出到接头用空气流通道35内,产生压缩空气的捻回流,使上纱和下纱的纤维纠缠在一起,进行加捻并接头。当接头完毕时,拨纱杆24和压纱杆27的动作被解除,并且第一夹持板28和第二夹持板29进行的纺纱10的夹持被解除。
[0075] 接着说明集尘器30收容的纤维屑的排出。当产生接头作业的请求时,接头台车3开始向有该请求的纺纱单元2行走。
[0076] 如图6C和图6D所示,连接在该供给部15上的第二连接部31与接头台车3的移动一起离开该供给部15,同时使该供给部15的瓣状阀门16旋转。由此,该供给部15被瓣状阀门16堵塞。即,不通过第二连接部31给第一引导装置18和第二引导装置19提供来自吸引管道13的吸引空气流。
[0077] 接头台车3通过进一步移动,第一连接部32边使多个供给部15中的一个供给部15的瓣状阀门16旋转边与该供给部15连接。由此,通过第一连接部32从吸引管道13给集尘器30提供吸引空气流。如图8所示,收容到集尘器30中的纤维屑被该吸引空气流从纤维排出开口部30f排出到吸引管道13。
[0078] 纺纱机1在接头台车3位于不进行接头作业的位置上时,具体为第一连接部32与供给部15连接时,从集尘器30排出纤维屑,不进行第一引导装置18和第二引导装置19进行的吸引。即,从集尘器30的纤维屑的排出和第一引导装置18及第二引导装置19进行的纱端的吸引独立进行(不同时进行)。由此,能够不给接头作业带来影响地将收容到集尘器30中的纤维屑排出。由于用集尘器30收容纤维屑,因此纤维屑在接头台车3内飞散,能够避免给接头台车3的动作带来影响或者接头台车3动作不良。接头台车3的清扫作业的频度也能够降低。
[0079]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能够进行种种变更。例如,纺纱单元2采用了从纺纱装置9用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1拉出纺纱10的结构,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纺纱装置9与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1之间设置输送辊和夹持辊,用这些辊将纺纱10从纺纱装置9拉出。
[0080] 接头装置20如果是在接头作业时用空气流吹跑纱端的结构的话,详细的结构就不局限于实施形态。集尘器30的结构也如果是能够暂时收容纤维屑的结构的话,就不局限于上述结构。
[0081] 纺纱机1具备多个纺纱单元2、接头台车3、集尘器30和作为排出部的吸引管道13。各纺纱单元2具有供给纺纱10的纺纱装置9、将从纺纱装置9提供的纺纱10卷绕到卷装41上的卷绕装置12。接头台车3能够沿多个纺纱单元2的并设方向行走地设置,对多个纺纱单元2中的至少一个进行作业。集尘器30设置在接头台车3上,收容纤维屑。吸引管道13设置在多个纺纱单元2的并设区域,排出收容在集尘器30中的纤维屑。
[0082] 排出部还具备沿与接头台车3的行走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配置、形成了多个用来至少给接头台车3提供吸引空气流的供给部15的吸引管道13,以及在从集尘器30将纤维屑排出的位置即排出位置将集尘器30连接到供给部15中的至少一个上的第一连接部32。
[0083] 接头台车3具备当纺纱10的连续状态断裂时进行将纺纱装置9侧的纱端与卷绕装置12侧的纱端接头的接头作业的接头装置20,通过吸引纺纱装置9侧的纱端而将其捕捉并引导到接头装置20的第一引导装置18,以及通过吸引卷绕装置12侧的纱端而将其捕捉并引导到接头装置20的第二引导装置19。
[0084] 纺纱机1还具备将第一引导装置18和第二引导装置19连接到供给部15上的第二连接部31。
[0085] 接头台车3在第一引导装置18和第二引导装置19中的至少任一个进行的吸引动作过程中收容纤维屑,在第一引导装置18和第二引导装置19进行的吸引动作停止期间从集尘器30将纤维屑排出。
[0086] 接头装置20具备用空气将纺纱装置9侧的纱端的纤维吹跑的第一解捻喷嘴21和用空气将卷绕装置12侧的纱端吹跑的第二解捻喷嘴22。第一解捻喷嘴21和第二解捻喷嘴22的空气喷出方向朝向集尘器30而被设定。
[0087] 纺纱装置9为利用空气捻回流对纤维束8进行纺纱从而制造纺纱10的气流纺纱装置。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纺纱机 2020-05-13 792
纺纱机 2020-05-13 762
纺纱机 2020-05-13 672
纺纱机 2020-05-12 494
纺纱机 2020-05-12 480
纺纱机 2020-05-12 955
纺纱机 2020-05-11 612
纺纱机 2020-05-11 475
纺纱机 2020-05-11 520
纺纱机 2020-05-13 187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