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纤维类 / 纤维 / 碳纤维电热板

纤维电热板

阅读:679发布:2022-12-24

专利汇可以提供纤维电热板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 碳 纤维 应用领域,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 碳纤维 电热板。本发明是由 基层 、碳纤维网、扣板、扣板孔、加热线构成的,碳纤维电热板的基层上具有碳纤维网,碳纤维网的上层是扣板,扣板上有扣板孔,扣板孔上有用于连接每个小 块 碳纤维电热板的加热线。基层采用陶瓷PTC板材,热 稳定性 好,板材采用碳纤维作为发热源,发热效果持久 温度 ,安全性高,采用小块碳纤维板拼接而成的碳纤维加热板可广泛的用于桌面、地板、墙板、厂房等环境中。,下面是纤维电热板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纤维电热板,其特征是:由基层碳纤维网、扣板、扣板孔、加热线构成的,碳纤维电热板的基层上具有碳纤维网,碳纤维网的上层是扣板,扣板上有扣板孔,扣板孔上有用于连接每个小碳纤维电热板的加热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电热板,其特征是:所述的碳纤维电热板的面积为
200mm乘200mm—400mm乘400mm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电热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基层采用陶瓷PTC板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电热板,其特征是:所述的扣板是木质纤维板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电热板,其特征是:所述的扣板厚度小于100mm 。

说明书全文

纤维电热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应用领域,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碳纤维电热板。

背景技术

[0002] 碳纤维不但具有碳材料的特性,而且具有纺织纤维柔软可加工的特性,碳纤维作为新一代产品,它的弹性效果好,抗拉效果好,碳纤维作为热源,发热效果稳定、持久,碳纤维作为一种新兴能源,被广泛的用于加热产品中。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加热板,它的加热效果稳定持久,安全可靠,本发明的碳纤维加热板采用小碳纤维板拼接而成,可广泛的使用在家庭、办公、厂房、桌面、墙板等环境中。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是由基层、碳纤维网、扣板、扣板孔、加热线构成的,碳纤维电热板的基层上具有碳纤维网,碳纤维网的上层是扣板,扣板上有扣板孔,扣板孔上有用于连接每个小块碳纤维电热板的加热线。
[0005] 所述的碳纤维电热板的面积为200mm乘200mm—400mm乘400mm 。
[0006] 所述的基层采用陶瓷PTC板材。
[0007] 所述的扣板是木质纤维板材。
[0008] 所述的扣板厚度小于100mm 。
[0009]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基层采用陶瓷PTC板材,热稳定性好,板材采用碳纤维作为发热源,发热效果持久温度,安全性高,采用小块碳纤维板拼接而成的碳纤维加热板可广泛的用于桌面、地板、墙板、厂房等环境中。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1所示的附图标记如下:基层1、碳纤维网2、扣板3、扣板孔4、加热线5 。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本发明是由基层1、碳纤维网2、扣板3、扣板孔4、加热线5构成的,碳纤维电热板的基层1上具有碳纤维网2,碳纤维网2的上层是扣板3,扣板3上有扣板孔4,扣板孔4上有用于连接每个小块碳纤维电热板的加热线5。
[0013] 所述的碳纤维电热板的面积为200mm乘200mm—400mm乘400mm 。
[0014] 所述的基层1采用陶瓷PTC板材。
[0015] 所述的扣板3是木质纤维板材。
[0016] 所述的扣板3厚度小于100mm 。
[0017]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基层采用陶瓷PTC板材,热稳定性好,板材采用碳纤维作为发热源,发热效果持久温度,安全性高,采用小块碳纤维板拼接而成的碳纤维加热板可广泛的用于桌面、地板、墙板、厂房等环境中。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竹纤维片材 2020-05-12 938
微细纤维素纤维片 2020-05-12 337
高渗透性纤维素纤维 2020-05-12 203
再生纤维素纤维 2020-05-11 1755
再生纤维素纤维 2020-05-11 193
高纤维大米 2020-05-12 909
竹纤维片材 2020-05-13 600
再生的纤维素纤维 2020-05-12 496
纤维清洁辊 2020-05-13 148
复合纤维 2020-05-12 969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