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鞋类 / 鞋底 / 鞋底

阅读:238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鞋 底(100)包括:主体结构(10),该主体结构限定有花纹表面(1);以及 鞋底 的相对的侧部(11、12),上述主体结构(10)包括:顶层(16),该顶层在使用时面向脚掌;底层(15),该底层面向地面;以及加强构件(5),该加强构件插入在上述顶层(16)与上述底层(15)之间。加强构件(5)由具有比底层(15)的 刚度 大的刚度的材料制成,并且包括通过桥接部段(53)连结在一起的前部(52)和后部(54)。在前部上限定有前足贯通开口(20),并且在后部上限定有后足贯通开口(40),以此在桥接部段(53)与底层(15)之间限定中足贯通开口(30)。,下面是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底(100),所述鞋底(100)包括:主体结构(10),所述主体结构(10)限定有在所述鞋底(100)的使用期间将面向地面的花纹表面(1);以及所述鞋底(100)的相对的侧部(11、12),所述主体结构(10)包括:顶层(16),所述顶层(16)在使用时面向脚掌;底层(15),所述底层(15)面向地面;以及加强构件(5),所述加强构件(5)插入在所述顶层(16)和所述底层(15)之间,所述加强构件(5)由具有比所述底层(15)的刚度大的刚度的材料制成,其中,所述加强构件(5)包括通过桥接部段(53)连结在一起的前部(52)和后部(5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部(52)上限定有前足贯通开口(20),并且在所述后部(54)上限定有后足贯通开口(40),其中,在所述桥接部段(53)和所述底层(15)之间限定有中足贯通开口(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足贯通开口(20)限定在所述前足部(2)内并且在所述相对的侧部(11、12)之间延伸;
·所述中足贯通开口(30)限定在所述中足部(3)内并且在所述相对的侧部(11、12)之间延伸;
·所述后足贯通开口(40)限定在所述后足部(4)内并且在所述相对的侧部(11、12)之间延伸;
所述前足部(2),所述中足部(3)以及所述后足部(4)沿着趾部至踵部的方向(X)彼此邻接,所述前足贯通开口(20)和所述后足贯通开口(40)与所述中足贯通开口(30)部分重叠。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构件(5)形成为单体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构件(5)完全嵌入至所述主体结构(10)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16)和所述底层(15)通过至少两个横向延伸部(13、14)连接,在所述横向延伸部(13、14)内嵌入有横向部段(55、56)。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构件(5)具有基本平坦的展开并且延伸以基本完全地占据所述顶层(16)。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足贯通开口(20)和所述后足贯通开口(40)沿着所述花纹表面支承在地面上时限定的垂直方向与所述中足贯通开口(30)部分重叠。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10)作为整体受到由所述前足贯通开口(20)、所述中足贯通开口(30)以及所述后足贯通开口(40)限定的总计三个贯通开口的影响。
9.一种用于生产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生产的鞋底(100)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设置所述主体结构(10);
·设置所述加强构件(5);
·在所述顶层(16)和所述底层(15)之间放置所述加强构件(5);
·将所述加强构件(5)连结至所述顶层(16)和所述底层(15)。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层(16)和所述底层(15)之间放置所述加强构件(5)包括下述步骤:
·通过所述侧部(11、12)中的一个侧部插入所述加强构件(5),以将所述加强构件(5)定位在所述顶层(16)和所述底层(15)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加强构件(5)连结至所述顶层(16)和所述底层(15)包括下述步骤:
·在将所述加强构件(5)插入所述顶层(16)和所述底层(15)之间前施加粘合剂
·将具有插入在所述顶层(16)和所述底层(15)之间的所述加强构件(5)的所述主体结构(10)放置在冷却压机内。
12.一种鞋底(100),包括:主体结构(10),所述主体结构(10)限定有在所述鞋底(100)的使用期间将面向地面的花纹表面(1);以及所述鞋底(100)的相对的侧部(11、12),所述主体结构包括:
·前足部(2),在所述前足部(2)内限定有前足贯通开口(20),所述前足贯通开口(20)在所述相对的侧部(11、12)之间延伸;
·中足部(3),在所述中足部(3)内限定有中足贯通开口(30),所述中足贯通开口(30)在所述相对的侧部(11、12)之间延伸;
·后足部(4),在所述后足部(4)内限定有后足贯通开口(40),所述后足贯通开口(40)在所述相对的侧部(11、12)之间延伸;
所述前足部(2),所述中足部(3)以及所述后足部(4)沿着趾部至踵部的方向(X)彼此邻接并且由弹性材料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足贯通开口(20)和所述后足贯通开口(40)与所述中足贯通开口(30)部分重叠。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鞋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包括加强构件(5),所述加强构件(5)由具有比所述主体结构(10)的刚度大的刚度的材料制成,所述加强构件(5)在所述前足贯通开口(20)和所述中足贯通开口(30)的相交区域与所述中足贯通开口(30)和所述后足贯通开口(40)的相交区域之间延伸。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鞋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10)包括:底层(15),在所述底层(15)上限定有所述花纹表面(1);顶层(15),所述顶层(15)在使用时面向用户的脚;以及至少两个横向延伸部(13、14),所述横向延伸部(13、14)在所述底层(15)和所述顶层(16)之间展开以限定所述前足贯通开口(20)、所述中足贯通开口(30)和所述后足贯通开口(40),所述加强构件(5)形成为部分延伸至所述顶层(16)和所述横向延伸部(13、14)内的单体。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鞋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构件(5)完全嵌入至所述顶层(16)和所述横向延伸部(13、14)内。
16.如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构件(5)延伸以基本完全地占据所述顶层(16)。
17.如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足贯通开口(20)和所述后足贯通开口(40)沿着所述花纹表面支承在地面上时限定的垂直方向与所述中足贯通开口(30)部分重叠。
18.如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的侧部(11、
12)包括内侧部(11)和外侧部(12),所述前足部(2)和所述后足部(4)在所述外侧部(12)处包括各自的、具有相对较大的柔性的部分(21、41),并且所述中足部(3)在所述内侧部(11)处包括具有相对较大的柔性的另一部分(31)。
19.如权利要求12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10)作为整体受到由所述前足贯通开口(20)、所述中足贯通开口(30)以及所述后足贯通开口(40)限定的总计三个贯通开口的影响。
20.如权利要求12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足贯通开口(20)和所述后足贯通开口(40)在沿着所述趾部至踵部的方向(X)限定的各自的渐缩端(22、
42)处与所述中足贯通开口(30)部分重叠。
21.如权利要求12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足贯通开口(20)在所述前足部(2)与所述中足部(3)之间的过渡区域处与所述中足贯通开口(30)重叠,所述后足贯通开口(40)在所述后足贯通开口(4)与所述中足贯通开口(3)之间的过渡区域处与所述中足贯通开口(30)重叠。

说明书全文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提及特征类型的鞋底
[0002] 已知使用具有形成在整个宽度上的一系列开口的鞋底,以增加鞋底的特定区域的柔性特性。
[0003] 例如,美国专利8291615描述了一种运动鞋,该运动鞋包括由在一系列的突出部处连结的两个相对的表面形成的鞋底,其中,在上述一系列的突出部之间限定有空隙。
[0004] 当鞋底与地面接触时,这些空隙能够增加缓冲作用。
[0005] 但是,在这些鞋中,在支承阶段期间产生的仅通过鞋底的变形而耗散,然而,为了充分利用行走期间所作用的力,会期望获得更均匀的负载分配。
[0006]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鞋底,该鞋底在结构上和功能上设计成克服以上参照引用的现有技术所述的一个或多个限制。
[0007] 在上述问题的情形下,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开发一种能够充分利用行走的各种阶段并且在支承阶段允许有效的缓冲的鞋底。
[0008] 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鞋底,使得源自该鞋底与地面接触的压力不仅仅集中在踵部区域或任何其它单一区域中。
[0009] 上述问题以及上述目标通过借助于本发明的鞋底来解决和实现,本发明的鞋底包括:主体结构,上述主体结构限定有在上述鞋底的使用期间将面向地面的花纹表面;以及上述鞋底的相对的侧部,上述主体结构包括:顶层,上述顶层在使用时面向脚掌;底层,上述底层面向地面;以及加强构件,上述加强构件插入在上述顶层和上述底层之间,上述加强构件由具有比上述底层的刚度大的刚度的材料制成,其中,上述加强构件包括通过桥接部段连结在一起的前部和后部,其中,在上述前部上限定有前足贯通开口,并且在上述后部上限定有后足贯通开口,其中,在上述桥接部段和上述底层之间限定有中足贯通开口。
[0010] 本发明的优选特征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
[0011] 根据本发明的鞋底能够获得在脚支承阶段期间所产生的负载的均匀分配。
[0012] 此外,在脚支承于地面的期间产生的负载以均匀的方式分配,因此改善了行走的舒适度。
[0013]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鞋底具有较高的反应性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变形能力以及对于脚的运动的较高适应性。
[0014] 根据优选的方面,本发明还能够充分利用在脚支承阶段期间积累的能量,并且将该能量转化成推动动作。
[0015]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还能够有助于在脚的各种阶段抬高的脚的螺旋运动。
[0016] 根据其它方面,本发明还能够抑制脚上的压力峰值并同时为跖骨区域和外侧足弓提供足够的支承。
[0017] 根据又一些方面,本发明能够有利地结合反应性和变形能力的特性。
[0018] 根据其它方面,本发明能够在外侧足弓的较大区域范围内分配行走的压力,从而降低各种病变的险。
[0019] 根据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鞋底,该鞋底包括:主体结构,主体结构限定有在鞋底的使用期间将面向地面的花纹表面;以及鞋底的相对的侧部,主体结构包括:
[0020] 前足部,在前足部内限定有前足贯通开口,前足贯通开口在相对的侧部之间延伸;
[0021] 中足部,在中足部内限定有中足贯通开口,中足贯通开口在相对的侧部之间延伸;
[0022] 后足部,在后足部内限定有后足贯通开口,后足贯通开口在相对的侧部之间延伸;
[0023] 上述前足部,上述中足部以及上述后足部沿着趾部至踵部的方向彼此邻接并且由弹性材料制成,其中,上述前足贯通开口和上述后足贯通开口与上述中足贯通开口部分重叠。
[0024] 根据本发明的鞋底能够获得在脚支承阶段期间所产生的负载的均匀分配。
[0025] 此外,在脚支承于地面的期间产生的负载以均匀的方式分配,因此改善了行走的舒适度。
[0026] 根据优选的方面,本发明还能够充分利用在脚支承阶段期间积累的能量,并且将该能量转化成推动动作。
[0027]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还能够有助于在脚的各种阶段抬高的脚的螺旋运动。
[0028]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鞋底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 设置主体结构;
[0030] 设置加强构件;
[0031] 在顶层和所述底层之间放置加强构件;
[0032] 将加强构件连结至顶层和底层。
[0033] 根据这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鞋底能够以自动的方式生产而不需要任何特别的人工加工步骤。
[0034] 从对参照所附带的附图以非限制性例子来说明的本发明的两个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0035]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鞋底的侧视图;
[0036] ·图2是图1的鞋底的立体图;
[0037] ·图3是图1的鞋底的前视图;
[0038] ·图4至图6分别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鞋底的特征部的加强构件的立体图、侧视图以及俯视图;
[0039]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鞋底的变型实施例的剖切立体图;
[0040] ·图8是包括根据图7的变型的鞋底的鞋的侧视图;
[0041]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鞋底的另一变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0042] ·图10是表示用于生产根据本发明的鞋底的方法的立体图;
[0043]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鞋底的又一变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0044] ·图12是表示用于生产根据图11的实施例的鞋底的方法的立体图;
[0045] ·图13至图14分别是包括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本发明的鞋底的鞋的侧视图和立体图;
[0046]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鞋底的一变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0047]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鞋底的另一变型实施例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0048] ·图17至图18是分别关于根据本发明的鞋底的另一实施例的外侧和内侧的两个侧视图。
[0049] 首先参照图1,附图标记100表示根据本发明所生产的整个鞋底。
[0050] 鞋底100在图1的字母X所示的趾部至踵部的方向上沿纵向延伸。
[0051] 鞋底100包括主体结构10,该主体结构10依次包括沿着趾部至踵部的方向X彼此邻接的前足部2、中足部3以及后足部4。
[0052] 优选地,主体结构10由例如聚合物材料的相对弹性的材料制成,将在下文中进行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53] 再次参照图1,在鞋底100的主结构10中标识有花纹表面1。
[0054]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花纹表面1”标识为在鞋底100使用期间、即在用户使用包括鞋底100的鞋的期间该鞋底100的将要面向地面的表面。上述表面可由与地面直接接触的表面表示,或者也可通过插入图中未示出的附加层来进行上述接触。
[0055] 在鞋底100中还标识有各自相对的侧部11、12,上述侧部11、12包括相对于鞋底100的趾部至踵部的方向X标识的内侧部11和外侧部12。
[0056]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主体结构10包括底层15,在该底层15上限定有花纹表面1。
[0057] 优选地,上述主体结构还包括顶层16,该顶层16在使用时面向用户的脚。
[0058]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顶层16和底层15在鞋底100的限定尖端的前端17和靠近踵部的后端18连结。
[0059] 在一实施例中,在顶层16和底层15之间设置有加强构件5,该加强构件5优选由刚度大于主体结构10的刚度、或者更通常而言至少大于底层15的刚度的材料制成。
[0060] 优选地,加强构件5由例如嵌段共聚物或聚醚嵌段酰胺这样具有较高程度的刚度/弹性的材料制成,上述嵌段共聚物诸如是ABS/尼龙,上述聚醚嵌段酰胺例如是商品名为的聚醚嵌段酰胺。另一替代方案通过或聚酯表示,优选紧凑的热塑性类型(TPU)。但显然上述材料纯粹作为示例引用,也能够提供另外的替代方案。
[0061] 为了确保加强构件5的刚度大于底层15和/或顶层16的刚度,相反地,上述底层15和/或底层16由乙烯-乙酸乙烯(EVA)或膨胀型热塑性聚氨酯(TPU)制成。
[0062]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如图4中更清晰地图示那样,加强构件5包括布置在鞋底100的前足部2上的前部52以及布置在后足部4上的后部54。
[0063] 优选地,前部52和后部54通过桥接部段53连结。
[0064]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加强构件5具有基本平坦的展开并且延伸以或多或少地完全占据顶层16。这能够防止当用户穿鞋时发现加强构件5的存在,与此同时,能够为整个脚掌提供足够的支承。
[0065] 参照图1和图4,贯通开口20限定在加强构件的前部52内。在下文中,由于该贯通开口的位置,上述贯通开口将被称为“前足贯通开口20”。
[0066]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前足贯通开口20在鞋底100的相对的侧部11、12之间延伸。
[0067] 还应当注意的是,术语“贯通”表示开口不仅整个穿过加强构件5,而且在鞋底100的相对的侧部11、12上沿侧向开口。优选地,前足贯通开口20在横向于所限定的趾部至踵部的方向X的方向上穿过鞋。
[0068] 在一实施例中,贯通开口40限定在加强构件的后部54内。在下文中,由于该贯通开口的位置,上述贯通开口将被称为“后足贯通开口40”。
[0069]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后足贯通开口40在鞋底100的相对的侧部11、12之间延伸。换言之,后足贯通开口40在横向于所限定的趾部至踵部的方向X的方向上穿过鞋。
[0070] 优选地,当加强构件5放置在底层15与顶层16之间时,中足贯通开口30限定在桥接部段53和上述底层15之间。
[0071] 从图1中可见,桥接部段53优选以下述方式成形:当加强构件5放置在底层15与顶层16之间时,上述顶层16相对于底层15升高。这样,由此限定的空间形成为上述中足贯通开口30。
[0072] 优选地,桥接部段53布置成对顶层16进行支承,以为用户的脚提供完全的支承。
[0073] 这样,加强构件5能够充分利用行走期间所作用的力,在支承阶段藉由该加强构件5的弯曲而吸收能力并且随后在脚的伸展期间释放该能量。
[0074] 优选地,加强构件5形成为单体
[0075]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加强构件的前部52和后部54包括各自的第一横向部段55和第二横向部段56,上述第一横向部段55和上述第二横向部段56连接至桥接部段53。
[0076] 优选地,第一横向部段55向鞋底100的后端倾斜,而第二横向部段56向鞋底100的前端倾斜。
[0077] 由于上述布置,横向部段55、56分别沿着与在鞋底支承于地面上的阶段期间产生的力的方向平行的方向有利地展开,并且分别沿着与作为脚伸展阶段的弹性响应的结果而释放的力的方向平行的方向有利地展开。
[0078] 优选地,加强构件5通过两个管状元件形成,上述两个管状元件分别限定通过桥接部段53连接的前部52和后部54。在一实施例中,横向部段55和56形成管状元件的壁部。
[0079] 参考图5,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结构通过两个成形片材58、59的叠置形成,其中,上述两个成形片材58、59在前侧区域50a、后侧区域50b以及限定有桥接部段53的中间区域连结,并且上述两个成形片材58、59在剩余的区域内保持分离。
[0080] 如图6所示,根据优选的实施例,加强构件5还包括减轻开口57,该减轻开口57优选形成在成形片材58、59上,并且该减轻开口57有利地允许加强构件5与顶层15和底层16之间更好的粘合。
[0081] 再次参照图1,前足贯通开口20、中足贯通开口30以及后足贯通开口40限定顶层16与底层15之间的、分别标识在前足部2、中足部3以及后足部4上的空隙。
[0082] 优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鞋底中,前足贯通开口20和后足贯通开口40与中足贯通开口30部分重叠。
[0083] 这样,由于上述开口的存在而获得的缓冲作用能够与上述开口重叠的区域内产生的高弯曲能力有利地结合。
[0084] 在一实施例中,主体结构10作为整体总共受到由前足贯通开口20、中足贯通开口30以及后足贯通开口40限定的三个贯通开口的影响。
[0085] 这样,能够获得鞋底的最大柔性而不牺牲支承阶段期间的缓冲作用和脚伸展期间的力的释放。
[0086] 此外,确保了负载的均匀分配。
[0087] 优选地,前足贯通开口20和后足贯通开口40沿着上述花纹表面支承在地面上时所限定的垂直方向与中足贯通开口30部分重叠。换言之,一个相对于支承有鞋底100的地面布置在另一个的上方。
[0088]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前足贯通开口20在前足部2和中足部3之间的过渡区域处与中足贯通开口30重叠。同时,后足贯通开口40在后足部4和中足部3之间的过渡区域处与中足贯通开口30重叠。
[0089] 这样,重叠的区域有利地对应于在行走运动期间需要较大程度的弯曲的区域。
[0090] 优选地,为了提供具有高程度的强度的上述结构,前足贯通开口20和后足贯通开口40在各自的渐缩端22、42处与中足贯通开口30重叠。
[0091] 根据替代的实施例,如图7和图8所示,上述加强构件5完全嵌入结构10内。
[0092] 在上述实施例中,顶层16和底层15还借助两个横向延伸部13、14连接,在上述两个横向延伸部13、14内嵌入有横向部段55、56。
[0093] 这能够从视野中有利地隐藏加强构件5的存在,从而有利于鞋底100的美学质量
[0094]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加强构件5由紧凑型热塑性聚氨酯(TPU)制成,而底层15由膨胀型热塑性聚氨酯(TPU)制成,从而以特别简单的结构方案获得具有较大程度的刚度和较小程度的刚度的材料的组合。
[0095] 在限定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另一变型实施例中,可以不存在加强构件5。
[0096] 在上述实施例中,主体结构10包括第一横向延伸部13,该第一横向延伸部13从面向前足部2的区域处的底层15延伸至面向中足部3的区域处的顶层16。换言之,第一横向延伸部13向鞋底100的后端倾斜。
[0097]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主体结构10还包括第二横向延伸部14,该第二横向延伸部14从面向后足部4的区域处的底层15延伸至面向中足部3的区域处的顶层16。换言之,第二横向延伸部14向鞋底100的前端倾斜。
[0098] 优选地,第一横向延伸部13和第二横向延伸部14在中足部3处桥接地连接至顶层16。
[0099] 由于上述布置,横向延伸部13、14分别沿着与在鞋底支承于地面上的阶段期间产生的力的方向平行的方向有利地展开,并且分别沿着与作为脚伸展阶段的弹性响应的结果而释放的力的方向平行的方向有利地展开。
[0100] 在一实施例中,在顶层16、底层15与第一横向延伸部13之间限定有空隙,该空隙在前足部2内标识为前足贯通开口20,该前足贯通开口20在相对的侧部11、12之间延伸。
[0101] 优选地,在顶层16、底层15与两个横向延伸部13、14之间限定有空隙,该空隙在中足部3内标识为中足贯通开口30,该中足贯通开口30在相对的侧部11、12之间延伸。
[0102] 优选地,在顶层16、底层15与第二横向延伸部14之间还限定有空隙,该空隙在后足部4内标识为后足贯通开口40,该后足贯通开口40在相对的侧部11、12之间延伸。
[0103] 如其它的实施例所示,前足贯通开口20和后足贯通开口40优选与中足贯通开口部分重叠。
[0104] 现在参照图10,图10示出了用于生产根据本发明的鞋底的方法。
[0105] 加强构件5和结构10优选通过注塑模制独立地生产。
[0106] 优选地,加强构件5和结构10随后通过合适的清洁产品清洗。
[0107]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将粘合剂、优选为双组分类型的粘合剂施加至加强构件5和结构10。优选地,加强构件5和结构10的意图连结在一起的表面涂敷有上述双组分粘合剂。
[0108] 结构10在侧部开口,由此能够从鞋底的内侧部11或外侧部12沿侧向插入加强构件5。
[0109] 优选地,为了有助于加强构件5的准确定位,后者可设置有联接元件57a、58a,上述联接元件57a、58a适用于与限定在结构10内的对应元件形成配合。
[0110]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联接元件借助可插入至具有互补形状的凹部的延伸部形成,并且上述联接元件分别形成在加强构件5和结构10上。
[0111] 由结构10和加强构件5形成的单元装载至冷却压力机内,随后关闭该冷却压力机并在使双组分粘合剂发生活化所需要的时间内施加足够的压力。
[0112] 在上述阶段,减轻开口57的存在使顶层和底层与加强构件之间充分粘合。
[0113]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鞋底的另一变型实施例,该鞋底将用于“楔”型鞋。
[0114] 在上述情况下,加强构件如图7和图8中的实施例那样嵌入结构10内。
[0115] 图12中所描述的用于生产上述鞋底的方法通常适用于加强构件5嵌入结构内的所有实施例。
[0116] 通过在侧部11、12上设置贯通开口20a、30a和40a来制备结构10。
[0117] 此外,结构10设置有适用于收容加强构件5的中央开口50a。
[0118] 在上述情况下,使用TPU/PU是额外有利的,因为使用TPU/PU能够通过注塑模制的方式生产已经设置有相关的开口的结构10。
[0119] 优选地,中央开口50a还限定有匹配边缘19,在该匹配边缘19上可以放置并支承有加强构件5。
[0120] 在一实施例中,具有垂直展开的另一开口7a也设置在后足区域4内,在该后足区域4内插入有踵部构件7。
[0121] 接着,通过在对应的开口50a、7a中放置加强构件5和任意踵部构件7来组装鞋底100。在对上述构件进行定位之前,以与前述的实施例相似的方式将粘合剂、优选为双组分类型的粘合剂施加至加强构件5和结构10。
[0122]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顶层16随后放置在加强构件5的顶部上。优选地,花纹表面1也施加在底层15的下方。
[0123] 然后,通过将由此获得的单元装载至冷却压力机内来完成鞋底100的组装,随后关闭该冷却压力机并在使双组分粘合剂发生活化所需要的时间内施加足够的压力。
[0124] 在图13和图14中示出了另一实施例。
[0125] 根据上述实施例,底层15和顶层16是独立的并且仅借助插入在上述底层15与顶层16之间的加强构件5连接。
[0126] 在上述情况下,用于生产鞋底100的方法利用与之前所示的技术相似的技术以将加强构件5插入在底层15与顶层16之间并提供相关的胶合。
[0127] 在又一变型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贯通开口20、30、40直接限定在主体结构内并因此不需要加强构件5的存在。
[0128]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顶层16、底层15与第一横向延伸部13之间限定有空隙,该空隙在前足部2内标识为前足贯通开口20,该前足贯通开口20在相对的侧部11、12之间延伸。
[0129] 优选地,在顶层16、底层15与两个横向延伸部13、14之间限定有空隙,该空隙在中足部3内标识为中足贯通开口30,该中足贯通开口30在相对的侧部11、12之间延伸。
[0130] 优选地,在顶层16、底层15与第二横向延伸部14之间还限定有空隙,该空隙在后足部4内标识为后足贯通开口40,该后足贯通开口40在相对的侧部11、12之间延伸。
[0131] 根据另一实施例,如图16所示,加强构件5基本呈X形状,以此能够形成为单体并且能够以最方便的方式收容在顶层16和两个延伸部13、14内。
[0132] 更一般而言,优选加强构件部分地延伸至顶层16和横向延伸部13、14内。
[0133] 这样,当加强构件5占据主体结构的很小一部分时,能够确保该加强构件5具有充分的稳固性和柔性。
[0134] 优选地,加强构件5完全嵌入顶层16和横向延伸部13、14内。
[0135] 这能够从视野中有利地隐藏加强构件5的存在,从而有利于鞋底100的美学质量。
[0136] 根据另一实施例,如图17和图18所示,鞋底100在前足部2和后足部4的外侧部12处包括各自的、具有相对较大的柔性的部分21、41。
[0137] 优选地,中足部3在内侧11处包括另一具有相对较大的柔性的部分31。
[0138] 这样,能够有助于行走阶段期间脚的螺旋运动而不用在鞋底的稳固性和美学质量的总体特性方面折中。
[0139] 在一实施例中,具有相对较大的柔性的部分21、31、41由密度比主体结构10的其余部分的密度低的材料制成。
[0140] 优选地,从图17可见,在中足部3上具有相对较大的柔性的另一部分31延伸至底层15以及延伸部13和14内。
[0141] 如图18所示,根据一实施例,具有相对较大的柔性的部分21、41在底层15的高度处延伸。
[0142] 显然,上述实施例能够与加强构件5的存在有利地结合。
[0143] 由于本发明的特性,鞋底100能够充分利用在行走阶段期间所作用的力。
[0144] 具体而言,前足开口能够有利地限定推动控制面,而中足开口能够限定动态稳定区域,并且后足开口能够限定用于压缩阶段、支承阶段和负载阶段的控制表面。
[0145] 另外,加强构件的存在特别有利,这是因为,加强构件的存在能够将在踵部支承阶段期间积累的力运送至前侧区域内,并且将该力转换成推动动作。
[0146] 由于与孔的存在相结合的加强构件的存在,本发明还能够抑制脚上的压力峰值,并且同时为跖骨区域和外侧足弓提供足够的支承,其中,上述加强构件的存在能够增加支承,上述孔的存在能够抵消上述加强构件的上述作用。
[0147] 此外,由加强构件所提供的反应性将与结构的变形能力有利地结合。
[0148] 上述特性的结合还能够在外侧足弓的较大区域范围内分配压力,从而有助于降低跖骨痛、足底筋膜炎和其它病变的风险。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鞋底 2020-05-12 663
鞋底 2020-05-12 392
发泡塑料鞋底生产工艺 2020-05-11 293
鞋底 2020-05-11 62
鞋底 2020-05-11 227
鞋底 2020-05-13 238
鞋底 2020-05-13 480
鞋底 2020-05-13 281
鞋底 2020-05-13 389
鞋底 2020-05-12 318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