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面料 / 起绒织物 / 一种起绒蕾丝复合织物

一种起绒蕾丝复合织物

阅读:204发布:2020-05-1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起绒蕾丝复合织物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起绒蕾丝复合织物,属于纺织领域,包括上下复合的经编织物层1和 机织物 层2;所述经编织物层1为三梳栉经编绒织物,包括基布层11和起绒层12,所述基布层11由后梳栉和中梳栉对应的长丝编织而成,所述起绒层12为前梳栉对应的长丝编织后起绒而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经编织物与机织物复合,综合利用机织物的挺阔性和经编织物花纹的特点,使得复合织物在保证美观效果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保型性。,下面是一种起绒蕾丝复合织物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起绒蕾丝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复合的经编织物层(1)和机织物层(2);所述经编织物层(1)为三梳栉经编绒织物,包括基布层(11)和起绒层(12),所述基布层(11)由后梳栉和中梳栉对应的长丝编织而成,所述起绒层(12)为前梳栉对应的长丝编织后起绒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绒蕾丝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梳栉编织轨迹为闭口经斜组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起绒蕾丝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梳栉编织轨迹为闭口经平组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起绒蕾丝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梳栉编织轨迹为闭口经斜组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起绒蕾丝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梳栉对应长丝为含石墨烯的涤纶长丝,纤度为30~40den,满穿4~5mm/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起绒蕾丝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梳栉对应长丝为半无光锦纶长丝,纤度为30~40den,满穿3~4mm/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起绒蕾丝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梳栉对应长丝为纶丝,纤度为30~40den,满穿7.5~8mm/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起绒蕾丝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起绒层(12)的厚度为1~3mm,其中单位面积起绒长丝数量为500~1000根/cm2。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起绒蕾丝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编织物层(1)与机织物层(2)采用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起绒蕾丝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编织物层(1)与机织物层(2)中间还设有一层针刺布(3),所述针刺布与所述经编织物层(1)、所述机织物层(2)之间通过针刺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起绒蕾丝复合织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绒蕾丝复合织物。

背景技术

[0002] 蕾丝,在过去几个世纪的欧洲服装史上一直是起着“画龙点睛”的装饰作用。几个世纪以来,蕾丝织物因其花型精致、手感柔软、层次丰富、格各异等特点受到人们的亲睐,长久流行,成为内衣生产中的主要面料。同时,较高的生产效率使其在全世界迅速发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平的不断提高,时尚观念的改变,蕾丝一跃成为设计师的新宠。
[0003] 除了在女式内衣上的大肆渲染之外,无论是在服装装饰、时尚家居、还是退款种帽饰、箱包的点缀上都可以看到蕾丝卓越华美的身影,这使得花边外销市场日趋扩大,国内生产和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自2000年以来,全球蕾丝总产量的70%在中国生产,我国俨然成为全球蕾丝生产中心和消费重心
[0004] 精美的花型图案、精巧的原料使用、准确的后整理加工都是衡量蕾丝品质的重要标准。花型设计作为蕾丝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来说,在蕾丝图案设计上、原料的使用上胜人一筹就意味着创造更大经济效益,占据更广阔的市场份额。然而,由于长久以来我国蕾丝企业多以加工外单为主,缺乏自主创新的观念,单纯以拷贝和抄袭国外蕾丝为主,使得我国的蕾丝质量不高、品种少、原料单一、缺乏市场竞争,没有形成自身特色,导致国内的蕾丝开发一直处于竞争劣势。实用新型内容
[0005]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蕾丝结构单一、品种少、功能性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起绒蕾丝复合织物,包括上下复合的经编织物层和机织物层;所述经编织物层为三梳栉经编绒织物,包括基布层和起绒层,所述基布层由后梳栉和中梳栉对应的长丝编织而成,所述起绒层为前梳栉对应的长丝编织后起绒而成。
[0006] 进一步,所述后梳栉编织轨迹为闭口经斜组织。
[0007] 进一步,所述中梳栉编织轨迹为闭口经平组织。
[0008] 进一步,所述前梳栉编织轨迹为闭口经斜组织。
[0009] 进一步,所述后梳栉对应长丝为含石墨烯的涤纶长丝,纤度为30~40den,满穿4~5mm/圈。
[0010] 进一步,所述中梳栉对应长丝为半无光锦纶长丝,纤度为30~40den,满穿3~4mm/圈。
[0011] 进一步,所述前梳栉对应长丝为纶丝,纤度为30~40den,满穿7.5~8mm/圈。
[0012] 进一步,所述起绒层的厚度为1~3mm,其中单位面积起绒长丝数量为500~10002
根/cm。
[0013] 进一步,所述经编织物层与机织物层采用胶水连接。
[0014] 进一步,所述经编织物层与机织物层中间还设有一层针刺布,所述针刺布与所述经编织物层、所述机织物层之间通过针刺连接。
[0015] 进一步,所述机织物层为平纹机织物,其经纬纱线均为纱线,棉纺纱线的支数为40~60s。
[0016] 进一步,所述针刺布为50wt%的细度为1~2D、长度为51mm的涤纶纤维和50wt%的细度为4~6D、长度为51mm的十字中空涤纶纤维混合针刺而成。
[001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8] (1)采用经编织物与机织物复合,综合利用机织物的挺阔性和经编织物花纹的特点,使得复合织物在保证美观效果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保型性;
[0019] (2)经编织物采用两梳栉长丝作为基布层,一梳栉长丝作为起绒组织,使起绒层附着于基布层上,从而使蕾丝不仅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还有较好的手感和蓬松度,非常适合用于室内装饰,如墙纸材料、窗帘材料、桌布、沙发面料等;
[0020] (3)基布层中含石墨烯的涤纶长丝,将石墨烯用于室内日常用品,甚至可用于服装外衣,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保健效果。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之截面图一;
[0022]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之截面图二;
[0023] 图中:1、经编织物层;11、基布层;12、起绒层;2、机织物层;3、针刺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5] 实施例一:
[0026]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之截面图一,起绒蕾丝复合织物包括上下复合的经编织物层1和机织物层2;所述经编织物层1为三梳栉经编绒织物,包括基布层11和起绒层12,所述基布层11由后梳栉和中梳栉对应的长丝编织而成,所述起绒层12为前梳栉对应的长丝编织后起绒而成。
[0027] 其中,所述后梳栉编织轨迹为闭口经斜组织;所述中梳栉编织轨迹为闭口经平组织;所述前梳栉编织轨迹为闭口经斜组织。
[0028] 所述后梳栉对应长丝为含石墨烯的涤纶长丝,纤度为30~40den,满穿4~5mm/圈;所述中梳栉对应长丝为半无光锦纶长丝,纤度为30~40den,满穿3~4mm/圈;所述前梳栉对应长丝为氨纶丝,纤度为30~40den,满穿7.5~8mm/圈。
[0029] 所述起绒层12的厚度为1~3mm,其中单位面积起绒长丝数量为500~1000根/cm2。所述经编织物层1与机织物层2采用胶水连接。
[0030] 实施例二:
[0031]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之截面图二,起绒蕾丝复合织物包括上下复合的经编织物层1、针刺布3和机织物层2;所述经编织物层1为三梳栉经编绒织物,包括基布层11和起绒层12,所述基布层11由后梳栉和中梳栉对应的长丝编织而成,所述起绒层12为前梳栉对应的长丝编织后起绒而成。
[0032] 其中,所述后梳栉编织轨迹为闭口经斜组织;所述中梳栉编织轨迹为闭口经平组织;所述前梳栉编织轨迹为闭口经斜组织。
[0033] 所述后梳栉对应长丝为含石墨烯的涤纶长丝,纤度为30~40den,满穿4~5mm/圈;所述中梳栉对应长丝为半无光锦纶长丝,纤度为30~40den,满穿3~4mm/圈;所述前梳栉对应长丝为氨纶丝,纤度为30~40den,满穿7.5~8mm/圈。
[0034] 所述起绒层12的厚度为1~3mm,其中单位面积起绒长丝数量为500~1000根/cm2。所述经编织物层1与机织物层2中间还设有一层针刺布3,所述针刺布与所述经编织物层1、所述机织物层2之间通过针刺连接。
[0035]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