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面料 / 纺织面料 / 色织布 / 一种太空枕

一种太空枕

阅读:393发布:2020-12-0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太空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空枕,所述太空枕包括枕芯和包覆在枕芯外面的织物 纤维 层,所述枕芯为蝶形低回弹海绵。所述枕芯分为中间的仰睡区和二侧的侧睡区,仰睡区的高度低于侧睡区的高度。所述枕芯仰睡区高度为4-10厘米,所述枕芯侧睡区高度为8-15厘米。本实用新型太空枕可适合不同睡姿,而且有利于肩部保暖。,下面是一种太空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太空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太空枕包括枕芯和包覆在枕芯外面的织物纤维层,所述枕芯为蝶形低回弹海绵。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空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分为中间的仰睡区和二侧的侧睡区, 仰睡区的高度低于侧睡区的高度。
3. 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空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仰睡区高度为4-10厘米。
4. 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空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侧睡区高度为8-15厘米。
5. 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空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仰睡区枕芯高度为4. 5-7. 5厘米,侧睡 区枕芯高度为9-12厘米。
6. 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太空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纤维层为机织物或 针织面料。
7. 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空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纤维层为针织汗布。
8. 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空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太空枕还包括枕套,所述枕套正面包含 3-5层织物纤维层,中间一层为远红外纤维层。
9. 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空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纤维层为远红外无胶或远红外 烫光棉。
10. 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空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正面外层采用针织双罗纹面料及 色织眼布面料拼接而成。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太空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上用品,具体的涉及一种太空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枕头一般厚度均匀,当采取不同睡姿时会感觉不舒适,而且一般采取矩形设计, 肩部枕在枕头上,容易使肩部受凉。
因此,本领域需要提供一种可以同时适合不同睡姿,且利于肩部保暖的枕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空枕,可适合不同睡姿,而且有利于肩部保暖的枕头。 本实用新型的太空枕包括枕芯和包覆在枕芯外面的织物纤维层,所述枕芯为蝶形低回弹 海绵。
上述枕芯分为中间的仰睡区和二侧的侧睡区,仰睡区的高度低于侧睡区的高度。 上述枕芯仰睡区高度为4-10厘米。 上述枕芯侧睡区高度为8-15厘米。
较佳的,上述仰睡区枕芯高度为4.5-7.5厘米,上述侧睡区枕芯高度为9-12厘米。 上述枕芯外面的织物纤维层为机织布或针织面料,包括但不限于布、麻布、丝绸等, 如全棉布、亚麻布、绸缎等。优选针织汗布。
上述太空枕还包括枕套,所述枕套包含一层远红外纤维层。
上述远红外纤维层为远红外无胶棉或远红外烫光棉。在具体实施例中,远红外纤维层为 远红外烫光棉。
上述枕套正面包含3到5层织物纤维层,内部一层为远红外纤维层。较佳的,上述枕套 正面包含5层织物纤维层,中间一层为远红外纤维层。所述枕套正面第一层和第五层为针织 面料,第二层和第四层为针织汗布,第三层(即中间一层)为远红外烫光棉。
上述枕套正面织物纤维层为机织布或针织面料,包括但不限于棉布、麻布、丝绸等,如 全棉布、亚麻布、绸缎等。优选针织汗布。
上述枕套外层釆用针织面料。
上述枕套外层采用针织双罗纹面料及色织眼布面料拼接而成。上述远红外纤维层为远红外烫光棉。
上述太空枕长为50-80厘米,宽为25-50厘米。较佳的,上述太空枕长为60-70厘米, 宽为35-40厘米。
本实用新型所述"仰睡区高度"为枕芯中心轴的高度。即仰睡区高度为在枕芯长度方向 中心横截面上的最低高度,或者枕芯宽度方向中心横截面的最大高度,两者在中心轴上是重 合的。所述"侧睡区高度"为枕芯侧睡区最大高度,即枕芯正面弧形凸起最高点至枕芯背面 的高度。所述枕套外层即枕套正面第一层织物纤维层。
本实用新型太空枕的优点如下:
1、独特的蝶形造型,肩部曲线设计可填补睡眠时肩部与被子之间空隙,起到保护肩部 骨骼及保温的作用。
2、该太空枕分为仰睡、侧睡两个区域,中间较低,为仰睡区,符合仰睡时所需的枕芯 高度;两边较高,为侧睡区,符合侧睡时所需的枕芯高度。
3、 有多个高度规格供选择以适应不同人群仰睡、侧睡的颈椎深度需要。
4、 材质为低回弹海绵(俗称太空棉,成份为聚酯),能根据使用者的体温和重变化 而下陷,从而记忆使用者头部形状,使之完美贴合使用者头部及颈椎部的曲线,从而达到有 效均匀地承托颈椎压力、保护颈椎骨骼的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枕芯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太空枕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太空枕枕套正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太空枕枕套背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太空枕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太空枕枕套正面面料示意图。 l.枕芯;2.仰睡区;3.侧睡区;4.侧睡区高度;5.枕芯长度;6.枕套正面梭形区域A宽 度;7.枕套正面梭形区域中心宽度;8.枕套正面梭形区域边缘宽度;9.隐形拉链;10. 枕套;ll.仰睡区高度;12.枕芯宽度;13.枕套正面梭形区域;14.枕套正面第一层;15. 枕套正面第二层;16.枕套正面第四层;17.枕套正面第三层;18.枕套正面第五层。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太空枕包括枕芯和包覆在枕芯外面的织物纤维层(图中未显示),所述枕芯 为蝶形低回弹海绵。参见图l,枕芯1分为中间的仰睡区2和左右二侧的侧睡区3,仰睡区的 高度低于侧睡区的高度。仰睡区宽度约为枕头宽度的1/3,处于枕头中央,且高度较低,使 仰睡时感觉很舒服,仰睡区高度逐渐上升到侧睡区,因此枕芯正面仰睡区到两侧侧睡区呈弧 线形,即美观又实用,过渡自然。侧睡区的高度高于仰睡区,以适应侧睡时对枕头高度的要 求。枕芯下侧呈弧线形,使睡眠时肩部更保温。沿枕头宽度方向看,仰睡区中心高,二边低, 成弧度过度,线条优美、实用。
实施例l太空枕l
太空枕枕芯长(L)、宽(W)、仰睡区高度(枕芯中心区域高度一H1)、侧睡区高度(H2)分别 为63厘米、39厘米、4.5厘米、9厘米。枕芯外面紧贴一层针织汗布。枕套见图3,枕套正 面梭型区域13使用灰黑色织针织鸟眼布,透气排汗,为中间宽两边窄的梭型。枕套其他区域 使用柔软的针织面料,舒适服帖。枕套正面梭形区域A直径6为5厘米;枕套正面梭形区域 中心直径7为9厘米;枕套正面梭形区域边缘直径8为4厘米。侧睡区3宽度为20厘米, 仰睡区2宽度为23厘米。枕套背面设一隐形拉链9,便于换洗、拆装枕套。见图6,枕套正 面面料包括5层,中间一层17为远红外烫光棉,能促进生物微循环,起到保健作用。枕套正 面第一层14 (枕套外层)为针织双罗纹面料及色织鸟眼布面料拼接而成,第2层15和第4 层16为针织汗布,第5层18为全棉针织面料。枕套背面为全棉针织面料。
实施例2太空枕2
L、 W、 Hl、 H2分别为60厘米、40厘米、5.5厘米、10厘米。侧睡区3宽度为20厘米, 仰睡区2宽度为20厘米。枕芯外面紧贴一层天麻布。枕套正面采用三层针织面料,第一层为 天麻面料,夹层(中间层)填充远红外无胶棉,第三层为全棉针织面料。其余同实施例l。
实施例3太空枕3
L、 W、 Hl、 H2分别为68厘米、40厘米、4厘米、8厘米。侧睡区3宽度为26厘米,仰睡 区2宽度为21厘米。枕套采用4层针织面料,,第一层为针织双罗纹面料,第二层填充远红 外无胶棉,第三层为全棉针织汗布,第四层为全棉针织面料。枕套背面为绑带。其余同实施 例l。实施例4太空枕4
L、 W、 Hl、 H2分别为63厘米、40厘米、10厘米、15厘米。侧睡区3宽度为21厘米,仰 睡区2宽度为21厘米。枕套背面中心枕芯长度方向装45cm隐形拉链,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5太空枕5
L、 W、 Hl、 H2分别为63厘米、39厘米、6.5厘米、11厘米。侧睡区3宽度为21厘米, 仰睡区2宽度为21厘米。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6太空枕6
L、 W、 Hl、 H2分别为63厘米、39厘米、7.5厘米、12厘米。侧睡区3宽度为21厘米, 仰睡区2宽度为21厘米。其余同实施例l。
实施例7太空枕7
L、 W、 Hl、 H2分别为70厘米、35厘米、7.5厘米、12厘米。侧睡区3宽度为22厘米, 仰睡区2宽度为26厘米。其余同实施例1。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这些改变都应属于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
6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新型色织布 2020-05-13 337
全棉色织布 2020-05-13 697
一种棉色织布 2020-05-16 967
色织布 2020-05-12 723
衬衫色织布料 2020-05-16 652
一种棉色织布 2020-05-16 999
色织布料 2020-05-12 878
色织布 2020-05-11 982
麻棉色织布 2020-05-17 179
防割色织布 2020-05-18 30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