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冬季运动 / 固定器 / 线固定器具

线固定器

阅读:408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线固定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线 固定器 具包括:第一固定构件,其具有 螺纹 孔和第一夹持面;第二固定构件,其具有第二夹持面,并与第一固定构件螺纹嵌合;管状的插入部,其具有挠性,且第一固定构件和第二固定构件中的任意一者安装于该插入部的顶端部;操作构件,其贯穿于插入部,并与第一固定构件和第二固定构件中的任意另一者相连结;以及操作部,其连接于操作构件的基端部,第一固定构件和第二固定构件配置为第一夹持面与第二夹持面在插入部的轴线方向上相面对,在操作操作部使插入部与操作构件相对旋转时,第二固定构件与第一固定构件螺纹嵌合,从而第一夹持面与第二夹持面相靠近,在对操作部进行预定的操作时,操作构件与上述任意另一者之间的连结被解除。,下面是线固定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线固定器具,其中,该线固定器具包括:
第一固定构件,其具有螺纹孔和第一夹持面;
第二固定构件,其具有第二夹持面,并与上述第一固定构件螺纹嵌合;
管状的插入部,其具有挠性,且上述第一固定构件和上述第二固定构件中的任意一者安装于该插入部的顶端部;
操作构件,其贯穿于上述插入部,并与上述第一固定构件和上述第二固定构件中的任意另一者相连结;以及
操作部,其连接于上述操作构件的基端部,
上述第一固定构件和上述第二固定构件配置为上述第一夹持面与上述第二夹持面在上述插入部的轴线方向上相面对,
在操作上述操作部使上述插入部与上述操作构件相对旋转时,上述第二固定构件与上述第一固定构件螺纹嵌合,从而上述第一夹持面与上述第二夹持面相靠近,在对上述操作部进行预定的操作时,上述操作构件与上述任意另一者之间的连结被解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固定器具,其中,
上述任意一者以相对于上述插入部能够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并且不会绕轴线相对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上述插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固定器具,其中,
该线固定器具还包括配置于上述插入部内、并供上述操作构件贯穿的连结保持构件,通过使上述连结保持构件相对于上述操作构件后退,从而能够解除上述操作构件与上述任意另一者之间的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固定器具,其中,
上述预定的操作是使上述操作构件相对于上述插入部后退的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固定器具,其中,
上述预定的操作是使上述操作构件相对于上述插入部相对旋转的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固定器具,其中,
上述任意另一者与上述操作构件借助脆弱部相连结,
通过上述预定的操作,上述脆弱部被破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固定器具,其中,
上述第一夹持面和上述第二夹持面与上述插入部的轴线正交

说明书全文

线固定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固定器具,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保持系于组织的缝合线的缝合状态的医疗用的线固定器具。

背景技术

[0002] 一直以来,使用插入到消化道等管腔脏器内的软性内窥镜来进行各种各样的处置。一般来说,这些处置是将内窥镜用处置器具贯穿于设在内窥镜插入部的通道、并使处置器具的顶端自内窥镜插入部的顶端突出而进行的。
[0003] 作为难度较高的处置之一,有使用了缝合线的缝合。缝合这样的一系列的手法包括将缝合线系于组织的动作和系于组织的缝合线以对组织持续施加预定的松紧度的方式使缝合线形成结扣的动作。难度更高的是后者,使用处置器具来进行时并不容易。
[0004] 因此,取代形成结扣,提出了一种将缝合线穿过外侧构件内、并将内侧构件螺纹嵌合于外侧构件而能够固定缝合线的缝合线夹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5] 现有文献
[0006] 专利文献
[0007]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1-5021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9]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向外侧构件穿过缝合线的作业并不容易,操作较复杂。另外,由于固定强度因缝合线的粗细而发生变化,因此有时无法得到充分的固定强度。
[0010]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操作发挥稳定的固定强度来固定缝合线的线固定器具。
[0011]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2] 本发明是一种线固定器具,其中,该线固定器具包括:第一固定构件,其具有螺纹孔和第一夹持面;第二固定构件,其具有第二夹持面,并与上述第一固定构件螺纹嵌合;管状的插入部,其具有挠性,且上述第一固定构件和上述第二固定构件中的任意一者安装于该插入部的顶端部;操作构件,其贯穿于上述插入部,并与上述第一固定构件和上述第二固定构件中的任意另一者相连结;以及操作部,其连接于上述操作构件的基端部,上述第一固定构件和上述第二固定构件配置为上述第一夹持面与上述第二夹持面在上述插入部的轴线方向上相面对,在操作上述操作部使上述插入部与上述操作构件相对旋转时,上述第二固定构件与上述第一固定构件螺纹嵌合,从而上述第一夹持面与上述第二夹持面相靠近,在对上述操作部进行预定的操作时,上述操作构件与上述任意另一者之间的连结被解除。
[0013] 也可以是,上述第一固定构件和上述第二固定构件中的任意一者以相对于上述插入部能够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并且不会绕轴线相对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上述插入部。
[0014] 也可以是,本发明的线固定器具还包括配置于上述插入部内、并供上述操作构件贯穿的连结保持构件,通过使上述连结保持构件相对于上述操作构件后退,从而能够解除上述操作构件与上述第一固定构件和上述第二固定构件中的任意另一者之间的连结。
[0015] 也可以是,上述预定的操作是使上述操作构件相对于上述插入部后退的操作。
[0016] 另外,也可以是,上述预定的操作是使上述操作构件相对于上述插入部相对旋转的操作。
[0017] 也可以是,上述第一固定构件和上述第二固定构件中的任意另一者与上述操作构件借助脆弱部相连结,通过上述预定的操作,上述脆弱部被破坏。
[0018] 也可以是,上述第一夹持面和上述第二夹持面与上述插入部的轴线正交
[0019] 发明的效果
[0020] 根据本发明的线固定器具,能够以简单的操作发挥稳定的固定强度来固定缝合线。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固定器具的图。
[0022]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固定器具的剖视图。
[0023]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固定器具的顶端部的放大剖视图。
[0024]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固定器具的使用时的一过程的图。
[0025]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固定器具的使用时的一过程的放大剖视图。
[0026] 图6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固定器具的变形例中的螺栓部和操作线的图。
[0027] 图6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固定器具的变形例中的螺栓部和操作线的图。
[0028] 图7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固定器具的变形例中的螺栓部和操作线的图。
[0029] 图7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固定器具的变形例中的螺栓部和操作线的图。
[0030] 图8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固定器具的变形例中的螺栓部和操作线的图。
[0031] 图8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固定器具的变形例中的螺栓部和操作线的图。
[0032] 图8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固定器具的变形例中的螺栓部和操作线的图。
[0033] 图9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固定器具的变形例中的螺栓部和螺母部的图。
[0034] 图9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固定器具的变形例中的螺栓部和螺母部的图。
[0035] 图9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固定器具的变形例中的螺栓部和螺母部的图。
[0036] 图9D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固定器具的变形例中的螺栓部和螺母部的图。
[0037]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线固定器具的顶端部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参照图1~图9D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0039]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线固定器具1的图。图2是线固定器具1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线固定器具1包括插入部10、安装于插入部10的顶端部的固定部30以及设于插入部10的基端部的操作部50。
[0040] 在以后的说明中,将设有固定部30的一侧称作线固定器具1的顶端侧,将设有操作部50的一侧称作线固定器具1的基端侧。
[0041] 插入部10形成为具有挠性的管状,例如能够由线圈护套等来形成。在利用线圈护套形成插入部10的情况下,基于扭矩传递性的观点而优选使用多层线圈。
[0042] 插入部10的直径、长度等各部分尺寸能够适当地进行设定。例如,能够设为能够贯穿于内窥镜的处置器具通道并自处置器具通道突出进行使用的尺寸。
[0043] 如图2所示,在插入部10的顶端安装有环状的顶端构件11。
[0044] 固定部30包括安装于插入部10的顶端部的螺母部(第一固定构件)31和配置于螺母部31的前方的螺栓部(第二固定构件)36。
[0045] 螺母部31由金属等形成为环状,如图2所示,在螺纹孔32的内表面形成有螺纹槽(省略图示)。在螺母部31的基端侧延伸有卡定部33,卡定部33配置在形成于顶端构件11的被卡定部12,从而螺母部31安装于插入部10。卡定部33与被卡定部12相卡合,从而螺母部31安装为无法相对于顶端构件11绕插入部10的轴线相对旋转,且能够自顶端构件11离开。
[0046] 螺栓部36包括大致圆盘状的圆盘部37和自圆盘部37延伸出的圆柱状的螺纹部38。在螺纹部38的外周面形成有能够与螺母部31的螺纹槽螺纹嵌合的螺纹牙(省略图示)。螺纹部38的轴线方向上的尺寸比螺纹孔32的轴线方向上的尺寸长。螺栓部36以螺纹部38螺纹嵌合于螺纹孔32且螺纹部38在螺母部31的轴线方向两侧突出的方式进行配置。
[0047] 图3是线固定器具1的顶端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如图3所示,在螺母部31的基端侧突出的螺纹部38的顶端部具有一对壁部39。一对壁部39分别具有在内表面突出的凸部39a。
[0048] 在插入部10内配置有连接螺栓部36与操作部50的操作线(操作构件)40。在操作线40的顶端部连接有与螺纹部38相连结的连结片41。如图3所示,在连结片41的外周面形成有与凸部39a对应的凹部41a,通过使凸部39a与凹部41a相卡合,从而螺栓部36与操作线40相连结。
[0049] 在操作线40与插入部10之间配置有管状的控制护套(连结保持构件)45。控制护套45能够相对于插入部10和操作线40相对进退。在图3所示的线固定器具1的初始状态下,控制护套45的顶端部覆盖着凸部39a与凹部41a之间的卡合部位。
[0050] 如图1和图2所示,操作部50包括与插入部10相连接的第一旋钮51、安装于第一旋钮51的基端侧的第二旋钮52和安装于第二旋钮52的基端侧的第三旋钮53。
[0051] 在第一旋钮51的基端侧形成有卡合孔51a。在卡合孔51a的内表面的局部范围内形成有与螺纹孔32的螺纹槽相同螺距的螺纹槽(省略图示)。
[0052] 在第二旋钮52的顶端部52a的外周面的局部范围内形成有螺纹牙(省略图示)。顶端部52a与卡合孔51a螺纹嵌合并且进入卡合孔51a内。在第二旋钮52的顶端部52a连接有控制护套45的基端部。
[0053] 第三旋钮53的顶端部53a进入形成于第二旋钮52的基端侧的滑动孔52b内。滑动孔52b和顶端部53a的、与线固定器具1的长度方向直行的截面的形状成为多边形、D字状等非圆形。由此,第三旋钮53相对于第二旋钮52能够沿长度方向相对移动且无法绕长度轴线相对旋转。在第三旋钮53的顶端部53a连接有操作线40的基端部。
[0054] 说明使用如上所述构成的线固定器具1时的动作。
[0055] 在使用线固定器具1之前,手术操作者在内窥镜观察下将缝合线系于对象部位的组织。将缝合线系于组织的操作能够使用能够与内窥镜组合使用的各种缝合器来进行。
[0056] 接着,手术操作者将线固定器具1从顶端侧向患者的体内导入,使固定部30移动至缝合线附近。线固定器具1既可以经由内窥镜的处置器具通道进行导入,也可以经由与内窥镜并行的外置通道进行导入。或者,也可以使用带等以沿着内窥镜的插入部的方式安装线固定器具1,如图4所示,将线固定器具1与内窥镜70一起预先导入体内。
[0057] 手术操作者对缝合线100施加期望大小的松紧度,并且使缝合线100的想要固定的部位进入螺栓部36与螺母部31之间。该操作也可以使用另外导入体内的把持钳子等来进行。
[0058] 手术操作者或辅助者(以下,称作“手术操作者等”)一边保持缝合线100的一部分进入螺栓部36与螺母部31之间的状态,一边使第一旋钮51和第二旋钮52向预定的方向相对旋转。这样的话,操作线40与控制护套45成为一体并向与第二旋钮52相同的方向旋转。其结果,一边使螺纹部38与螺母部31的螺纹孔32螺纹嵌合一边使螺栓部36向基端侧移动,并靠近螺母部31。由于第二旋钮52的螺纹牙与螺纹部38的螺纹牙是同一螺距,因此第二旋钮52的旋转动作与螺栓部36的旋转动作确保同步,螺栓部36适当地进行动作。
[0059] 如上所述,由于螺母部31与顶端构件11无法相对旋转,且第二旋钮52与第三旋钮53无法相对旋转,因此当第一旋钮51与第二旋钮52相对旋转时,螺母部31不会相对于顶端构件11空转,或者操作线40不会相对于第二旋钮52空转。因此,螺栓部36与螺母部31适当地相对旋转,螺栓部36相对于螺母部31后退,螺母部31的顶端侧的端面(第一夹持面)31a(参照图5)与螺栓36的圆盘部37上的基端侧的面(第二夹持面)37a(参照图5)相靠近。
[0060] 若螺栓部36与螺母部31进一步靠近,则如图5所示,缝合线100被夹持、紧固于与插入部10的轴线正交的第一夹持面31a与第二夹持面37a之间。若夹在第一夹持面31a与第二夹持面37a之间的缝合线100足够紧固,则利用固定部30进行固定以使得系于组织的缝合线100不会松弛。
[0061] 如果缝合线100被固定部30充分地固定,则手术操作者等自插入部10分开固定部30。在分开时,手术操作者等使第二旋钮52相对于第一旋钮51进一步旋转,解除第一旋钮51与第二旋钮52之间的螺纹嵌合。之后,进行操作使第二旋钮52相对于第一旋钮51和第三旋钮53后退,如图5所示,使控制护套45相对于插入部10和操作线40后退。若控制护套45后退,则螺栓部36与操作线40之间的连结部位成为未被控制护套45覆盖的状态。其结果,螺栓部
36的壁部39能够向径向外侧变形。
[0062] 在该状态下,若手术操作者等使第三旋钮53相对于第一旋钮51后退,则凸部39a与凹部41a之间的卡合解除,如图5所示,螺栓部36与操作线40分离。进而,若使插入部10后退,则螺母部31自顶端构件11脱落。其结果,将固定部30以固定着缝合线100的状态自插入部30分开,并留置在体内。
[0063]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线固定器具1,使缝合线100进入螺母部31的第一夹持面31a与螺栓部36的第二夹持面37a之间,利用第一夹持面31a和第二夹持面37a将缝合线100固定。由于在插入部10的顶端相面对配置的第一夹持面31a和第二夹持面37a与插入部10的轴线大致正交,因此能够容易地使缝合线进行进入。因而,与像现有技术那样使缝合线进入螺纹孔内的情况相比,能够极其容易地进行缝合线的固定。
[0064] 另外,在线固定器具1上,第一夹持面31a与第二夹持面37a之间的距离能够实质上无极地调节为零,因此与夹持固定的缝合线的直径没有关系,能够通过适当地紧固而总是以足够的量进行固定。
[0065] 而且,在线固定器具1的初始状态下,螺栓部36与操作线40之间的连结部位受到控制护套45的保护。因而,适当地抑制了螺栓部36与操作线40之间的连结直至缝合线100被固定之前意外脱落的事态发生,而且在固定之后通过使控制护套45后退、退避,从而能够容易地解除螺栓部36与操作线40之间的连结并简单地自插入部10分开固定部30。
[0066]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了缝合线之后能够解除第二固定构件与操作构件之间的连结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使用了上述控制护套45的物体。以下,示出连结部位的结构的其他例子。
[0067] 图6A和图6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螺栓部36A和操作线40的图。如图6A所示,在螺栓部36的一对壁部390无凸部39a,在安装于操作线40的顶端片410取代凹部41a而形成有能够供壁部390进入的缺口411。在操作线40的顶端,设有径向的尺寸小于操作线40和螺纹部38中的任一者的径向的尺寸的脆弱部380,通过将脆弱部380粘接、熔接于螺纹部38等,从而使螺栓部36A与操作线40相连结。
[0068] 在本变形例中,当在固定了缝合线之后解除螺栓部36A与操作线40之间的连结时,使第三旋钮53后退。在由于操作线40的后退而使预定的力量作用于脆弱部380时,如图6B所示,脆弱部380断裂且螺栓部36A自操作线40分开。
[0069] 在本变形例中,由于不必具有控制护套45,因此不必在操作部设置用于使控制护套进行动作的结构。
[0070] 在本变形例中,脆弱部的形状能够考虑到断裂所需的力量的大小等而适当地设定为线状、板状等。
[0071] 在图7A和图7B中示出脆弱部的其他例子。如图7A所示,形成于顶端片410A的缺口411A的周向上的尺寸设定得比螺栓部36B的壁部390A的周向上的尺寸大,且缺口411A形成为具有底面412。进入到缺口411A内的壁部390A通过粘接等与底面412相接合。即,在本变形例中,壁部390A与底面412之间的接合部位作为脆弱部380A发挥作用。
[0072] 由于螺栓部36B与操作线40被脆弱部380A连结为不会相对旋转,因此当螺栓部36B与螺母部31能够相靠近时,螺栓部36B与操作线40一体旋转。在螺栓部36B与螺母部31充分地靠近而无法相对移动之后,若欲进一步旋转操作线40,则由于旋转操作在脆弱部380A上作用有力量。如发挥作用的力量达到预定值以上,则脆弱部380A被破坏且如图7B所示壁部390A相对于底面412相对移动,螺栓部36B与操作线40之间的连结解除。在连结解除之后,如果使插入部10后退,则螺栓部36B与操作线40分开,因此在本变形例中,不必在操作部设置第三旋钮并将操作线40构成得能够相对于插入部10后退。
[0073] 在图8A~图8C中示出连结部位的另一其他例子。如图8A所示,在顶端片410B的缺口411B设有爪部413,在螺栓部36C的壁部390B设有能够与爪部413相卡合的卡合部391。
[0074] 在图8A所示的初始状态下,通过爪部413与卡合部391相卡合,从而操作线40与螺栓部36C相连结。若从初始状态开始使顶端片410B相对于螺栓部36C旋转,则如图8B所示,爪部413与卡合部391之间的卡合脱落。若在该状态下使操作线40后退,则如图8C所示,能够使操作线40与螺栓部36C分开。
[0075] 在本变形例中,若在使螺栓部36C靠近螺母部31时旋转操作线40的方向与在解除爪部413与卡合部391之间的卡合时旋转操作线40的方向相同,则存在有在线固定时连结被解除的可能性,因此优选的是,以上述两个操作中的旋转方向不同的方式形成爪部和卡合部。
[0076] 另外,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也可以形成得不平坦。在图9A~图9D中示意性示出第二夹持面的形状的其他例子。
[0077] 如图9A所示,在第二夹持面37a也可以设有许多个细微的凹凸60。这样的话,凹凸60咬入被夹持的缝合线,或者与缝合线之间产生摩擦,从而能够牢固地固定被夹持的缝合线。
[0078] 如图9B和图9C所示,也可以形成为第二夹持面37a的周缘朝向第一夹持面突出。这样的话,被夹持的缝合线难以自螺栓部36与螺母部31之间脱落。在图9B和图9C的例子中,在第二夹持面37a,虽然没有与插入部10的轴线正交的部位,但是利用这种形状,也能够适当地夹持固定缝合线。
[0079] 在第二夹持面37a,突出的周缘部的外表面也可以如图9D所示形成为曲面状。而且,第二夹持面的周缘既可以在整周上突出,也可以局部突出或者隔开间隔断续地突出。
[0080] 在图9A~图9D中,作为第二夹持面的形状例进行了示出,但是也可以针对第一夹持面进行同样的变更,亦可以针对双方进行同样的变更。
[0081] 接着,参照图10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线固定器具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固定器具1是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配置不同。在以后的说明中,对于与已经说明的结构通用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0082] 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线固定器具101的顶端部的放大剖视图。线固定器具101的固定部130包括螺母部131和螺栓部136。
[0083] 在螺栓部136的圆盘部137形成有卡定部139。螺栓部通过在使螺纹部138朝向顶端侧的状态下使卡定部139进入被卡定部12而安装于插入部10的顶端。
[0084] 螺母部131包括有底的螺纹孔132和自螺纹孔132的底面突出的连结轴133。连结轴133在突出端具有一对壁部134。连结轴133进入形成于螺纹部138的孔138a,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螺纹部38大致相同的形态与连结片41相连结。
[0085] 在本实施方式的线固定器具101中,也是通过使螺母部131与螺栓部136螺纹嵌合而使第一夹持面131a与第二夹持面137a相靠近,能够将进入到第一夹持面131a与第二夹持面137a之间的缝合线夹持固定。
[0086]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改变构成要素的组合,或者对各个构成要素施加各种变更或削除。
[0087] 例如,与操作构件相连结的第一固定构件和第二固定构件的另一个端部也可以取代具有一对壁部而具有3个以上的壁部。通过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3个以上的壁部,从而能够向与操作构件相连结的第一固定构件和第二固定构件中的另一者适当地传递因旋转操作而产生的扭矩。
[0088] 对于安装于插入部的顶端部的、第一固定构件和第二固定构件中的一个卡定部,也能够实施同样的变更。
[0089] 另外,操作部的旋转操作与固定部的旋转动作也可以不必确保同步。在不确保同步的情况下,在使第一固定构件与第二固定构件相对旋转的过程中,存在有安装于插入部的第一固定构件和第二固定构件中的一者相对于插入部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可能性。在该情况下,例如通过在轴线方向上充分地确保卡定部与被卡定部之间的卡合的长度,从而能够在夹持固定中防止第一固定构件和第二固定构件中的一者自插入部意外脱落。
[0090]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091]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医疗用的线固定器具。
[0092] 附图标记说明
[0093] 1、101线固定器具;10插入部;31、131螺母部(第一固定构件);31a、131a第一夹持面;32、132螺纹孔;36、36A、36B、36C、136螺栓部(第二固定构件);37a、137a第二夹持面;40操作线(操作构件);45控制护套(连结保持构件);50操作部;380、380A脆弱部。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管道固定器 2020-05-12 279
固定保护器 2020-05-13 463
电缆固定器 2020-05-13 266
固定器组 2020-05-11 209
管固定器 2020-05-11 438
固定器 2020-05-11 181
固定器和固定器组 2020-05-12 198
固定器 2020-05-12 518
骨骼固定器 2020-05-12 681
一种固定器 2020-05-13 613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