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工艺品 / 乐器 / 弦乐器 / 弹拨乐器 / 吉他 / 电吉他 / 电吉他的颤音单元

吉他的颤音单元

阅读:819发布:2020-05-16

专利汇可以提供吉他的颤音单元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在电 吉他 的琴体上设置各种零部件,预定 位置 上的零部件沿纵向 支撑 琴弦,微调部件和泛 音调 节部件调整琴弦。吉他琴体上支撑着可绕枢轴转动的 基板 ,每个 鞍座 可转动地联接到其中一个鞍座 保持架 上,而且每个鞍座对应于其中一根琴弦,可以沿琴弦的纵向调节鞍座的位置。每个鞍座在预定点上与相应的琴弦 接触 ,每个设在一个鞍座上的琴弦 压板 将相应琴弦保持在低于琴弦接触点的部分上。微调部件通过改变相应鞍座的转 角 对每根琴弦进行微调,而实际并不改变相应琴弦接触点,泛音调节部件沿琴弦的纵向调节每个鞍座保持架的位置。在用相关琴弦压板保持住琴弦的同时,设在泛音调节部件上的操纵部分在基板上方位置处调节每根琴弦的泛音。,下面是吉他的颤音单元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电吉他的颤音单元,其中支撑部件都设置在该电吉他的琴体上, 琴弦(15)由预定位置上的所述部件沿该电吉他的琴体的纵向支撑,所述琴弦 由多个微调螺栓(42)和多个泛音调节螺栓(49)调节,基板(23)上设有 多个鞍座保持架(35),吉他琴体上支撑着可绕枢轴转动的基板,可以沿琴弦 (15)的纵向调整每个鞍座保持架(35)的位置,多个鞍座(37)中的每一 个可转动地联接到其中一个鞍座保持架(35)上并且每个鞍座对应于其中一根 琴弦(15),每个鞍座(37)在沿着所述基板长度方向的、与所述鞍座的枢轴 方向无关的预定的点上与相应的琴弦(15)接触,多个琴弦压板(39)中的每 一个设在一个鞍座(37)上,每个琴弦压板(39)将相应琴弦(15)保持在 低于琴弦(15)接触点的部分上,微调螺栓通过改变相应鞍座(37)的转对 每根琴弦(15)进行微调,而在实际上不改变相应琴弦(15)接触点位置,泛 音调节螺栓(49)沿琴弦(15)的纵向调节每个鞍座保持架(35)的位置, 所述颤音单元的特征在于:
在泛音调节螺栓上设置有操作部分(49b),其中在用相关琴弦压板(39) 保持琴弦的同时,操作部分(49b)调节基板(23)上方位置上每根琴弦的泛 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颤音单元,其特征在于泛音调节螺栓(49) 设置在基板(23)或鞍座保持架(35)和微调螺栓(4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颤音单元,其特征在于微调螺栓(42)设置 在每个鞍座保持架(35)和相应的鞍座(3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颤音单元,其特征在于泛音调节螺栓(49) 设置在每个鞍座保持架(35)和基板(2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颤音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微调螺栓 (42)旋入形成在基板(23)中的多个螺纹孔(43a)中的一个螺纹孔内,其 中每个微调螺栓(42)的头部与一个鞍座(37)的后端配合,从而可选择性地 向上或向下调节鞍座(37)的后端,而且其中相应鞍座保持架(35)的后端具 有延伸部分,该部分比微调螺栓(42)向后延出得更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颤音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每个鞍座保持架 (35)的延伸部分形成螺纹孔(35f),其中每个泛音调节螺栓(49)旋入一 个鞍座保持架(35)的螺纹孔(35f)内,每个泛音调节螺栓(49)的远端与 相应微调螺栓(42)的外周表面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颤音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微调螺栓 (42)旋入形成在基板(23)中的多个螺纹孔(23a)中的一个螺纹孔内,其 中每个微调螺栓(42)的头部与一个鞍座(37)的后端配合,从而可选择性地 向上或向下调节鞍座(37)的后端,而且其中相应鞍座(37)的后端具有延伸 部分,该部分比微调螺栓(42)向后延伸得更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颤音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每个鞍座(37)的 后端部形成螺纹孔(37h),其中每个泛音调节螺栓(49)旋入到一个鞍座(37) 的螺纹孔(37h)中,使每个泛音调节螺栓(49)的远端与相应微调螺栓(42) 的外周表面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颤音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微调螺栓 (42)旋入一体地形成在基板(23)所供凸台部分里的多个螺纹孔中的一个螺 纹孔内,其中每个微调螺栓(42)的头部与一个鞍座(37)的后端配合,从而 可选择性地向上或向下调节鞍座(37)的后端,而且其中相应鞍座保持架(35) 的后端具有延伸部分,该部分比微调螺栓(42)向后延伸得更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颤音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每个鞍座保持架 (35)的延伸部分形成螺纹孔(35e),其中每个泛音调节螺栓(49)旋入一 个鞍座保持架(35)的螺纹孔(35e)内,每个泛音调节螺栓(49)的远端与 所述凸台部分的外周表面相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颤音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每个鞍座保持 架(35)中形成螺纹孔(35e),其中每个微调螺栓(42)旋入一个螺纹孔(35e) 中,每个微调螺栓(42)的头部与一个鞍座(37)的后端相配合,从而使得可 选择性地上下调节鞍座(37)的后端,相应的鞍座保持架(35)的后端具有延 伸部分,该部分比微调螺栓(42)向后延伸得更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颤音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每个鞍座保持架 (35)的延伸部分上形成螺纹孔(35f),每个泛音调节螺栓(49)旋入一个 鞍座保持架(35)的螺纹孔(35f)中,在基板(23)的后端上表面上形成支 撑件,每个泛音调节螺栓(49)的头部与该支撑件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颤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保 持架在远端具有槽口,该槽口在保持架的横向上延伸,螺栓穿过该槽口旋入该 基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颤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具 有引导微调螺栓的导向孔。
15.以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颤音单元为特征的电吉他。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吉他的颤音单元

背景技术

带有颤音单元的电吉他可防止在用颤音单元演奏吉他时因琴弦的张 变化(定音)而使电吉他出现走调。美国公开专利US 4,171,661中公开了 一种带有颤音单元的电吉他,按照其公开的吉他,用螺栓和压紧件把每根琴弦 定在颤音单元的鞍架上。此外,在位于琴头附近的弦枕上还安置一个固定件, 用来固定琴弦。这种结构可防止在使用颤音单元时导致吉他走调。
然而,当用弦枕锁定琴弦时,很难用调音钮调弦。因此,在鞍座上设置 了微调装置,以便可以在用弦枕锁定琴弦后,对吉他进行微调。颤音单元还包 括泛音调节装置,该装置可沿调音方向调整琴弦在鞍座部分的接触位置
图10示出了具有泛音调音装置的颤音单元,该颤音单元安装在吉他的 琴体12上,并且包括基板23,该基板由铰接机构22(只示出一个)支撑在琴 体12的上部,从而可以使基板23上下转动。鞍座保持架35(只示出一个) 由基板23支撑,从而可使鞍座保持架35前后移动。每个鞍座保持架35对应 于吉他上的一根琴弦15(只示出一根)。每个鞍座保持架35与销38一起支 撑鞍座37,从而使得鞍座37可以上下转动。
每个鞍座37支撑一个压板39,压板39压紧相应的琴弦15。琴弦固定 螺栓40旋入每个鞍座37中,因此琴弦固定螺栓40将与压板39一起压紧琴弦 15。将微调螺栓42旋入基板23的后端230,当每个固定螺栓40随微调螺栓 42上下移动时,便通过压板39将力传递给鞍座37,从而使鞍座37绕相应的 销38转动。由此,对相关的琴弦进行微调。
把泛音调节螺栓49插入基板23后端形成的销支撑件35e中,在每个鞍 座保持架35的后端形成螺纹孔61,将每个泛音调节螺栓49的远端旋入相应 的螺纹孔61中以便调节相关鞍座保持架35的前、后位置。由此达到对相关琴 弦15泛音的调节。
然而,按照上述颤音单元,使鞍座保持架35前后移动的泛音调节螺栓 49位于比琴体12的上表面低的位置上。因此,在转动任何一个泛音调节螺栓 49时,均要利用颤音棒(未示出)使基板23绕铰接机构22逆时针转动一定 量。也就是说,泛音调节螺栓49需要在转动之前移动到琴体12上方的位置。 所以,泛音调节操作很繁琐。
此外,当转动基板23时,每个鞍座保持架35的位置会因相应螺栓49 传递的力而改变,这样便使鞍座37产生转动并改变了相应琴弦15的定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吉他的颤音单元,这种颤音单元便于容易地 调节琴弦的泛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吉他的颤音单元,这种颤音单元便于在 保持琴弦良好状态的同时调节琴弦的泛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吉他的颤音单元,支撑部件都设 置在吉他的琴体上。琴弦由预定位置上的所述部件沿该电吉他的琴体的纵向支 撑,琴弦由多个微调螺栓和多个泛音调节螺栓来调节。颤音单元包括多个鞍座 保持架、多个鞍座、多个琴弦压板和操作部分。鞍座保持架设置在基板上,吉 他琴体上支撑着可绕枢轴转动的基板。可以沿琴弦的纵向调整每个鞍座保持架 的位置,每个鞍座可转动地联接到一个鞍座保持架上并且每个鞍座对应于一根 琴弦,每个鞍座在沿着所述基板长度方向的、与所述鞍座的枢轴方向无关的预 定的位置上与相应的琴弦接触。每个琴弦压板设在一个鞍座上,并把相应琴弦 保持在低于琴弦接触点的部位。微调螺栓通过改变相应鞍座的转来对每根琴 弦进行微调,实际上并不改变相应琴弦接触点位置。泛音调节螺栓沿琴弦的纵 向调节每个鞍座保持架的位置,操作部分设在泛音调节螺栓上。在用相关琴弦 压板保持琴弦的同时,操作部分调节基板上方位置上每根琴弦的泛音。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所进行的描述将使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更加明 显,这些附图示例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颤音单元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桥式鞍座和泛音调节装置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桥式鞍座和泛音调节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表示颤音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表示电吉他的前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桥式鞍座和泛音调节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主要部分变型的剖视图;
图9是图8的平面图;和
图10是表示现有技术的颤音单元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将能很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 优点。
下面参照图1-5描述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设有颤音单元21的电吉 他11。
图5是表示从上表面一侧观察到的整个电吉他11的视图,把沿垂直于 图5页面的方向看到的图5近侧称作电吉他11的上侧方向,而把图1的上侧 称为电吉他的前侧。
电吉他11包括整体的琴体12和从琴体12上伸出的琴颈13。琴头14位 于琴颈13的远端,琴头14上设有六个调音柱16,调音柱转动时卷紧琴弦15。 每个调音柱16的背面设有齿轮机构(未示出),为每个调音柱16设置的调音 钮17位于琴头14上。每个调音钮17通过齿轮机构转动相应的调音柱16,也 就是说,每组调音柱16、齿轮机构和调音钮17可调节相应的琴弦15。弦枕 18位于琴颈13的远端而且琴弦15与弦枕18接触,加压件从上方压住琴弦15 并借助螺栓将琴弦15绷紧在弦枕18上。
颤音单元21位于琴体12的中央且稍微后移,压在弦枕18上的六根琴 弦15被压到颤音单元21上,以预定的张力将弦15轻轻拉紧并使琴弦基本上 相互平行。琴体12上带有拾音器,所述拾音器检测琴弦15的振动并将所述振 动转换成电信号。用电缆(未示出)把由拾音器产生的电信号传送到放大器进 行放大,接着将放大的信号转换成声音。
下面参照图4示出的分解透视图描述颤音单元21的结构。
颤音单元21包括基板23和桥式鞍座24,基板23通过铰接机构22可绕 枢轴转动地设置在琴体12上,桥式鞍座24设置在基板23的上表面并支撑琴 弦15。颤音单元21包括张力施加机构25和颤音操纵机构26,张力施加机构 25推动基板23,使基板23沿着向琴弦15施加张力的方向转动,颤音操纵机 构26位于基板23上并使基板23绕铰接机构22转动。
下面描述铰接机构22、张力施加机构25和颤音操纵机构26。
铰接机构22包括托架28和轴承30,托架28通过柱头螺栓31固定到基 板23上,轴承30通过销29联接到托架28的远端。一对销支撑件27与基板 23一体地形成且位于基板23的左右侧,每个销支撑件27包括一个孔27a, 每个铰接机构22的轴承30被装在相应的孔27a中。
桥式鞍座24的数量对应于琴弦15的数量,由于桥式鞍座24都是一样 的,所以下面将参照图1-4描述一个桥式鞍座24的结构。如图1所示,每个 桥式鞍座包括一个鞍座保持架35,鞍座保持架35的远端带有前槽口35a。在 基板23上形成螺纹孔23a,螺栓36向下插入前槽口35a,然后旋入相应的螺 纹孔23a中,从而将鞍座保持架35固定到基板23的预定位置上。鞍座37安 装在鞍座保持架35上,鞍座支撑件35b与鞍座保持架35形成一体。鞍座37 的远端借助于销38联接到鞍座支撑件35b上,从而可以使鞍座37上下转动。 在鞍座37的上表面支撑着压板39,压板39由琴弦固定螺栓40紧固到鞍座37 上。鞍座37上形成螺纹孔37a,穿过压板39的琴弦固定螺栓40旋入鞍座37 的螺纹孔37a内。在鞍座37前端上形成的琴弦接纳器37b在接触点Z与相应 琴弦15接触。
压板39包括保持座39a,保持座39a使相应的琴弦15保持与鞍座37的 接纳表面37c相结合的状态。压板39的后部设有支点39b,该支点39b与鞍 座37的支撑表面37d接触。在保持座39a和支点39b之间形成供琴弦固定螺 栓40插入的通孔39c。除去了端环的相应琴弦15的端部保持在压板39的保 持座39a和鞍座37的接纳表面37c之间。在压板39和鞍座37之间设置安装 在琴弦固定螺栓40上的弹簧41以便上推压板39。
在鞍座37的后端形成槽口37e,微调螺栓42的螺纹部分42a向下穿过 鞍座37的槽口37e。微调螺栓42和鞍座37形成微调装置,微调螺栓42的头 部42b与鞍座37的槽口37e的上缘相配合。用螺钉44将安装板43固定到基 板23后端的下表面上,在安装板43上形成螺纹孔43a,将微调螺栓42的螺 纹部分42a旋入相应的螺纹孔43a中。在基板23上形成导向孔23b,导向孔 23b中的一个将引导微调螺栓42的外周表面42c。在基板23上还形成通孔23c, 如图4所示,把由片簧构成的片簧部件47固定在基板23的下表面上,每个片 簧向上穿过一个通孔23c。
如图2所示,鞍座保持架35的前槽口35a在鞍座保持架35的横向上偏 离一定距离。
一对细长的和较厚的部分在销保持部件35b之间延伸。鞍座37具有一 对分别在底部两侧形成的台阶,每一个台阶由鞍座保持架的较厚部分支撑(参 见图3和图4)。
下面说明张力施加机构25。
如图4所示,用螺栓46将颤音45固定到基板23的下表面上,把片 簧部件47固定在基板23的下表面和颤音块45的上表面之间。如图1所示, 片簧部件47中每个片簧的远端穿过相应的通孔23c并压在相应鞍座37的下表 面上。因此,将槽口37e的侧缘压在微调螺栓42的头部42b处,这样可防止 噪音并改善微调螺栓42的可操作性。
将两个弹簧48的一端固定在颤音块45的下表面上,每个弹簧48的另 一端固定到托架上,托架固定在琴体12的预定位置上。如图1所示,弹簧48 推动颤音块45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这样便推动基板23绕销29(见图2-9) 沿相同方向转动。由此,将张力施加到设置在各相应桥式鞍座24上的琴弦15 上。
下面参照附图4说明颤音操纵机构26。
颤音操纵机构26包括中空螺栓51和螺母52,中空螺栓51向下插过基 板23的一侧,螺母52紧固到中空螺栓51的下端从而将中空螺栓51固定到基 板23上。将颤音棒53弯曲部分的远端可拆卸地插入到中空螺栓51中。当颤 音棒53向上或向下倾斜时,颤音单元21的基板23、桥式鞍座24和颤音块45 将克服弹簧48的力绕销29产生轻微转动。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主要结构。
鞍座保持架35的后端朝着基板23的后端延伸,在鞍座保持架35的延 出后部形成后槽口35c。微调螺栓42穿过后槽口35c,在鞍座保持架35的中 部形成中部槽口35d,通过中部槽口35d将片簧部件47的相应片簧引向鞍座 37的下表面。在鞍座保持架35的后直立部分形成螺纹孔35f,把起泛音调节 装置作用的泛音调节螺栓49的螺纹部分49a旋入与鞍座保持架35的后部一体 形成的销保持部件35e的该螺纹孔35f中。泛音调节螺栓49的螺纹部分49a 的远端与微调螺栓42的外周表面42c接触。当转动泛音调节螺栓49的操作部 分49b时,由于泛音调节螺栓49的螺纹部分49a的远端受外周表面42c的限 制,所以将使鞍座保持架35向前或向后移动。也就是说,当泛音调节螺栓49 朝着外周表面42c旋动时,鞍座保持架35将受到向后的拉力并且相应琴弦15 的接触点Z也将后移。相反,当泛音调节螺栓49从外周表面42c后旋时,鞍 座保持架35受到琴弦15的张力作用而向前拉。因此,琴弦15的接触点Z将 向前移。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电吉他颤音单元21的操作。
为了在实际上不改变接触点Z沿调音方向的位置的情况下,调整分别与 一个桥式鞍座24相连的每根琴弦15的张力,操作者用手指转动相应微调螺栓 42的头部42b,使鞍座37的槽口37e的上端上下运动。这样,便使鞍座37 绕销38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从而可调节琴弦15的张力。
为了通过改变接触点Z在调音方向上的位置来调节所有琴弦15的泛音, 操作者需松开弦枕18并松开相应的螺栓36。然后,操作者转动泛音调节螺栓 49,使得鞍座保持架35沿前槽口35a在调音的方向上移动,由此可调节桥式 鞍座24中鞍座37的位置。因此,改变了琴弦15的定音,在这种情况下,操 作者转动调音柱16,所述调音柱对应于和调音钮17相关的琴弦15。如果琴弦 15的泛音不合适,操作者需再次进行上述过程。如果琴弦15的泛音合适,操 作者将旋紧螺栓36把鞍座保持架35固定到基板23上,然后,操作者用弦枕 18将琴弦15锁定。操作者再转动微调螺栓42对琴弦15进行微调。
按照本发明的颤音单元21,在每个鞍座保持架35后部直立部分的销保 持部件35e上形成螺纹孔35f,泛音调节螺栓49旋入螺纹孔35f内。泛音调 节螺栓49的螺纹部分49a的远端与微调螺栓42的杆部42c的外周表面相接 触,泛音调节螺栓49的操作部分49b设置在琴体12的上表面之上。因此,可 以转动操作部分49b从而在调节琴弦15的同时移动鞍座保持架35和鞍座37, 这使得能在不转动颤音单元21的情况下容易地调节琴弦的泛音。
此外,通过基板23的导向孔23b可以引导微调螺栓42。因此,即使当 微调螺栓42的外周表面42c受到泛音调节螺栓49的压力作用时,微调螺栓 42也不会在螺纹孔43a中松开。
鞍座保持架35的前槽口35a在横向上有偏移,因此,可以在不影响相 应琴弦15的情况下将螺栓36旋入螺纹孔23a中。
显然,对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或范围的情 况下,可以用很多其它特定方式实现本发明。特别是,应当清楚认识到,本发 明还可以用以下方式实现。
按照图6中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螺栓支撑件23d从基板23的后端向 上延伸,而且在螺栓支撑件23d上形成通孔23e。将泛音调节螺栓49插过通 孔23e并将每个泛音调节螺栓49的螺纹部分49a旋入相应鞍座保持架35的 螺纹孔35f中。此外,将微调螺栓42的螺纹部分42a旋入螺纹孔35h中,所 述螺纹孔35h形成在鞍座保持架35上表面的凸起35g上。当转动泛音调节螺 栓49时,鞍座保持架35将随微调螺栓42和鞍座37前后移动。在带有槽口 37e的鞍座37后端形成凹槽37f,由此可避免在鞍座37和凸台35g之间产生 干扰。
按照图6中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在转动泛音调节螺栓49时不对微调 螺栓42形成压力,因此,可以容易地调节琴弦的泛音,同时能保持对琴弦合 适地微调。
按照图7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将泛音调节螺栓49的螺纹部分49a旋 入形成在鞍座37后端的销保持部件37g的螺纹孔37h中。泛音调节螺栓49 中螺纹部分49a的远端压在微调螺栓42的杆部42c的外周表面上。
当朝着微调螺栓42转动泛音调节螺栓49时,泛音调节螺栓49的螺纹 部分49a的远端压住杆部42c的外表面。因此,通过反作用力使鞍座37后移 并使相应琴弦15的张力增大。结果,接触点Z的位置向后移从而调节了琴弦 15的泛音。
上述其它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具有同样的优点。
图8和图9示出了另一种改进,其中柱形凸台23f一体地形成在基板23 的顶部。微调螺栓42的螺纹部分42a旋入凸台23f的螺纹孔23g中,泛音调 节螺栓49的螺纹部分49a旋入形成在鞍座保持架35后端的销保持部件35e 的螺纹孔35f内。螺纹部分49a的顶部抵在凸台23f的外表面上,在带有槽 口37e的鞍座37的后部形成凹槽37f,由此可使鞍座37和凸台23f彼此不干 扰。
在以上的改进中,泛音调节螺栓49转动时用它的顶部推动凸台23f的 外表面从而在调音方向上调节鞍座的位置。微调螺栓42的杆部42c并不参与 上述推动运动。因此,可以稳定地保持螺栓42的调节状态。
可以将泛音调节装置设置在基板或每个鞍座保持架和微调装置之间,在 这种情况下,优选使用构成微调装置的微调螺栓等操作部件。
可以将微调装置设置在每个鞍座保持架和相应的鞍座之间,而且可以将 泛音调节装置设置在每个鞍座保持架和基板之间。
因此,应当认为这些实例和实施例都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本 发明并不受在此给出的详细描述的限制,而是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等同 物的限度内进行改进。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拾音器可自由转换的电吉他 2020-05-20 377
用于电吉他的紧固装置 2020-05-14 387
一种自带多功能的电贝斯或电吉他 2020-05-19 289
电吉他 2020-05-11 162
一种可充电的吉他 2020-05-16 993
电吉他腰带 2020-05-11 196
吉他供电装置 2020-05-12 936
有颤音单元的电吉他 2020-05-14 508
一种吉他电动演奏装置及其电路 2020-05-20 466
电吉他腰带 2020-05-19 267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