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兽医学 / 人畜共患病 / 炭疽病 / 含picarbutrazox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

含picarbutrazox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

阅读:69发布:2022-01-08

专利汇可以提供含picarbutrazox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属于农业领域,涉及杀菌活性化合物组合物,尤其涉及包含picarbutrazox以及其他杀菌活性化合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一种杀菌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杀菌活性化合物I和杀菌活性化合物II,所述杀菌活性化合物I为picarbutrazox,所述杀菌活性化合物II选自脂质和膜合成 抑制剂 ;细胞有丝分裂抑制剂; 氨 基酸和 蛋白质 合成抑制剂;多点联合活性类;诱导寄主 植物 产生抗性类;核酸合成抑制剂等其他类 杀菌剂 。该杀菌组合物具有增效作用、延缓抗药性、改善与植物的相容性,并能同时防治多种病害,从而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的杀菌组合物的制剂。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的杀菌组合物和制剂的应用。,下面是含picarbutrazox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杀菌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杀菌活性化合物I和杀菌活性化合物II,所述杀菌活性化合物I为picarbutrazox,所述杀菌活性化合物II选自:
II.1) 脂质和膜合成抑制剂
腐霉利(procymidone)、
异菌脲(iprodione)、
霜霉威盐酸盐(propamocard hydrochioride)、
稻瘟灵(isoprothiolane);
II.2)细胞有丝分裂抑制剂;
多菌灵(carbendazim)、
噻菌灵(thiabendazole)、
氟啶酰菌胺(fluopicolide)
II.3)基酸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春雷霉素(kasugamycin)、
嘧霉胺(pyrimethanil)、
乙嘧酚(ethirimol)、
嘧菌环胺(cyprodinil);
II.4) 多点联合活性类;
梧宁霉素(tetramycin)、
中生菌素(zhongshengmycin)、
代森联(metiram)、
福美双(thiram)、
代森锌(zineb)、
代森锰锌(mancozeb)、
丙森锌(propineb)、
噻唑锌(Zinc thiazole)、
2-巯基苯并噻唑锌(zinc mercaptobenzothiazole)、
百菌清(chlorothalonil)、
二氰蒽醌(dithianon)、
(copper hydroxide)、
oxathiapiprolin、
克菌丹(captan)
II.5)诱导寄主植物产生抗性类;
氟唑活化酯(FBT)、
烯丙苯噻唑(probenazole)
II.6)核酸合成抑制剂;
噁霜灵(oxadixyl)、
噁霉灵(hymexazol)
II.7)其他类杀菌剂
井冈霉素(jingangmycin)、
多抗霉素(polyoxin)、
环己磺菌胺(chesulfamide)、
氰烯菌酯、
三乙膦酸(fosetyl-aluminium)、
氟噻唑吡乙(oxathiapiprolin)、
苯菌酮(metrafenone)、
霜脲氰(cymoxanil)、
敌磺钠(fenaminosulf)、
环氟菌胺(cyflufenamid)、
氟醚菌酰胺(fluoride ether bacteria amid)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活性化合物II选自腐霉利、异菌脲、霜霉威盐酸盐、多菌灵、氟啶酰菌胺、春雷霉素、嘧霉胺、嘧菌环胺、中生菌素、代森联、代森锰锌、丙森锌、噻唑锌、2-巯基苯并噻唑锌、百菌清、噁霉灵、井冈霉素、氰烯菌酯和氟醚菌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I与组分II的质量比为1∶
100~100∶1;优选为5∶80~80∶1;再优选为1∶10~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组分II为腐霉利、异菌脲、霜霉威盐酸盐或稻瘟灵时,I∶II质量比为5∶80~80∶1,优选质量比为2∶5~2∶1;
组分II为多菌灵、噻菌灵、氟啶酰菌胺时,I∶II质量比为5∶80~80∶5,优选质量比为1∶3~4∶1;
组分II为春雷霉素、嘧霉胺、乙嘧酚、嘧菌环胺时,I∶II质量比为5∶80~80∶1,优选质量比为2∶7~20∶1;
组分II为梧宁霉素、中生菌素、代森联、福美双、代森锌、代森锰锌、丙森锌、噻唑锌、2-巯基苯并噻唑锌、百菌清、二氰蒽醌、氢氧化铜、oxathiapiprolin、克菌丹时,I∶II质量比为
5∶80~80∶1,优选质量比为2∶5~4∶1;
组分II为氟唑活化酯、烯丙苯噻唑时,I∶II质量比为5∶80~80∶1,优选质量比为2∶5~4∶1;
组分II为噁霜灵或噁霉灵时,I∶II质量比为5∶60~80∶5,优选质量比为2∶5~4∶1;
组分II为井冈霉素、多抗霉素、环己磺菌胺、氰烯菌酯、三乙膦酸铝、氟噻唑吡乙酮、苯菌酮、霜脲氰、敌磺钠、环氟菌胺、氟醚菌酰胺时,I∶II质量比为5∶80~80∶1,优选质量比为2∶5~4∶1。
5.一种杀菌组合物制剂,该制剂包括上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和制剂用辅料,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占总量的1~90%;优选,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占总量的20~6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杀菌组合物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为农业上可以接受的固体状或液体状制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杀菌组合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固体状形式包括粉状的可湿性粉剂、粉剂、种子处理干粉剂、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分散粒剂、颗粒剂,液体状制剂包括悬浮剂、悬乳剂、微囊悬浮剂、种子处理悬浮剂、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悬浮种衣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杀菌组合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制剂用辅料包括湿润剂、乳化剂、分散剂、增稠剂溶剂、防冻剂、成膜剂、囊壁材料、pH酸调节剂、崩解剂、防腐剂、稳定剂、消泡剂、着色剂、填料和水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或活性化合物发挥的已知物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杀菌组合物制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湿润剂选自EO/PO嵌段聚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油脂乙氧基铵盐、烷基磺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和酰基谷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乳化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及其衍生物、多元醇脂肪酸酯及其环氧乙烷加成物、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烷基丁二酸酯磺酸盐、烷基联苯基醚磺酸盐、萘磺酸甲缩合物、脂肪醇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磷酸盐、烷基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磷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联苯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烷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酚甲醛缩合物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缩甲基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烷基铵盐、氨基醇脂肪酸衍生物、多胺脂肪酸衍生物、季铵盐、牛油脂乙氧基铵盐、烷基萘磺酸盐、氨基酸、氧化胺、甜菜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和酰基谷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分散剂选自萘磺酸缩合物钠盐、苯酚磺酸缩合物钠盐、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木质素磺酸钠、亚甲基二萘磺酸钠、丙烯酸均聚物钠盐、高分子聚羧酸盐、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盐、EO/PO嵌段聚醚和来酸-丙烯酸共聚物钠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增稠剂选自黄原胶、酸铝镁、羧甲基纤维素钠、淀粉磷酸酯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溶剂选自二甲苯、松脂基植物油、油酸甲酯和重芳溶剂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异丙醇和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成膜剂选自聚乙烯醇、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羧甲基纤维素、阿拉伯树胶、黄原胶和淀粉具有粘结性和成膜性的高分子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囊壁材料为聚脲树脂;是由异氰酸酯单体与多元醇或者多元胺通过界面聚合反应而制得;异氰酸酯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4, 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多苯基多次亚甲基多异氰酸酯、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
所述pH酸碱调节剂选自柠檬酸醋酸、盐酸、氨水、三乙醇胺和二乙烯三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需用量为将最终产品的PH值调节至稳定范围内为宜;
所述崩解剂选自氯化钠、硫酸铵、氯化铵、硫酸钠和可溶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防腐剂选自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苯甲酸钠、甲醛、水杨酸苯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和山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稳定剂选自环氧大豆油、环氧氯丙烷、亚磷酸三苯酯、缩水甘油醚和季戊四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消泡剂选自有机硅消泡剂和/或聚醚消泡剂;
所述着色剂选自氧化、氧化和偶氮染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填料选自膨润土高岭土硅藻土、滑石粉、轻质和白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水为自来水、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10.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杀菌组合物或5~9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杀菌组合物制剂的用途,该杀菌组合物或杀菌组合物制剂用于防治作物病原卵菌、真菌和某些细菌病害;所述的作物优选以下种类:禾谷类小麦、大麦、水稻、高粱;果树类苹果、梨、桃、柑橘、葡萄、荔枝、香蕉、桂圆、芒果、枇杷;蔬菜类黄瓜、西瓜、吊瓜、丝瓜、甜瓜、菠菜、芹菜、番茄、辣椒、茄子、姜、葱、蒜、韭菜、甘蓝、大白菜、草莓、莴笋、菜豆、豇豆、蚕豆、萝卜、胡萝卜、马铃薯、山药、芋、莲藕、荸荠、茭白、甘薯;糖料植物类甜菜、甘蔗;油料作物类大豆、花生、油菜、芝麻、向日葵;或诸如烟草、茶;
作为优选,所述的用途用于防治下列病菌:
病原真菌中的子囊菌:黑星菌属(Venturia)、白粉菌(Erysiphales)、赤霉属
(Gibberella)、核盘菌属( Sclerotinia );
病原真菌中的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黑粉菌属(Ustilago)、锈菌(Uredinales);
卵菌中的霜霉菌(Peronosporales):疫霉属(Phytophthora)、腐霉属(Pythium)、单轴霉属(Plasmopara);
病原真菌中的半知菌类(Deuteromyces):丝核菌属 (Rhizoctonia)、镰刀菌属
(Fusarium)、葡萄孢属(Botrytis)、梨孢属(Pyricularia)、尾孢属(Cercospora)、离蠕孢属(Bipolaris)、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病原细菌中的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欧氏杆菌属
(Erwinia)、劳尔氏杆菌属(Ralstonia)、棒形杆菌属(Clavibacter);
作为再优选,所述的用途对下列作物病害特别有效:
疫霉属(Pyhtophthora)菌种引起的马铃薯、番茄的晚疫病;
霜霉菌(Peronosporales)引起的葡萄霜霉病;
白粉菌(Erysiphales)引起的烟草、芝麻、向日葵及瓜类白粉病
赤霉属( Gibberella )菌种引起的大、小麦及玉米多种禾本科植物赤霉病、水稻恶苗病;
黑星菌属( Venturia )菌种引起的苹果及梨的黑星病;
核盘菌属( Sclerotinia )菌种引起的多种植物菌核病;
黑粉菌属(Ustilago)菌种引起的小麦散黑粉病;
葡萄孢属(Botrytis )菌种引起的多种植物的灰霉病;
梨孢属(Pyricularia )菌种引起的稻瘟病;
尾孢属(Cercospora )菌种引起的甜菜褐斑病、花生褐斑病、白菜白斑病;
平脐蠕孢属(Bipolaris)菌种引起的玉米小斑病、水稻胡麻叶斑病;
丝核菌属(Rhizoctonia )菌种引起的花立枯病和水稻纹枯病;
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菌种引起的苹果、梨、棉花、葡萄、冬瓜、黄瓜、辣椒、茄子多种果树和蔬菜的炭疽病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菌种引起的黄瓜细菌性斑病、烟草野火病;
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菌种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黄瓜细菌性叶枯病、甘蓝黑腐病、柑橘溃疡病、油菜黑腐病、棉花角斑病、大豆细菌斑疹病、桃细菌性穿孔病、甘蔗白条病、菜豆细菌性疫病;
欧氏杆菌属(Erwinia)菌种引起的大白菜软腐病、梨火疫病;
劳尔氏杆菌属(Ralstonia)菌种引起的茄科作物的青枯病;
棒形杆菌属(Clavibacter)菌种引起的番茄溃疡病。

说明书全文

含picarbutrazox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领域,涉及杀菌活性化合物组合物,尤其涉及包含picarbutrazox以及其他杀菌活性化合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在农作物的实际生产中,作物往往会遇到多种病菌的侵染而得各种疾病,如纹枯病、疫病、霜霉病、灰霉病、炭疽病等多种病害。防治这些病害除了必要的农业措施外,使用杀菌剂是必不可少的。目前防治作物病害的活性化合物主要有三唑类、甲丙烯酸酯类、吡咯类、嘧啶类、酰胺类、制剂等。然而,在多数情况下,一种杀菌剂的活性往往不能满足农业生产中常常面临的多种病菌同时危害时的需要,并且重复使用单种杀菌剂会导致病菌对该种或其相似杀菌剂产生耐药性或抗药性。因此,为了扩大杀菌谱、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延缓耐药性或抗药性的产生,对杀菌剂进行复配是一种有效而切实的途径。
[0003] Picarbutrazox是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开发的甲酸酯类杀菌剂,代号NF-171,于2013年公开,对霜霉病和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0004]
[0005] 因此,选择picarbutrazox与其它活性化合物组合形成复配剂,对满足农业生产中一药多治的要求、减少用药量、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解决单一杀菌活性化合物不能同时防治多种病害的问题,申请人经过大量创造性实验,终于筛选出一批合适的活性化合物,其与picarbutrazox复配能产生明显增效作用,并能同时防治多种病害。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具有增效作用、延缓抗药性、改善与植物的相容性,并能同时防治多种病害,从而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的杀菌组合物的制剂。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的杀菌组合物和制剂的应用。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8] 一种杀菌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杀菌活性化合物I和杀菌活性化合物II,所述杀菌活性化合物I为picarbutrazox,
[0009] 所述杀菌活性化合物II选自
[0010] II.1)脂质和膜合成抑制剂
[0011] 腐霉利(procymidone)(已知于US 3903090)、
[0012] 异菌脲(iprodione)(已知于GB 1312536)、
[0013] 霜霉威盐酸盐(propamocard hydrochioride)(已知于DE1567169)、
[0014] 稻瘟灵(isoprothiolane)(已知于US 3856814)
[0015] II.2)细胞有丝分裂抑制剂;
[0016] 多菌灵(carbendazim)(已知于JP 906789)、
[0017] 噻菌灵(thiabendazole)(已知于US 3017415)、
[0018] 氟啶酰菌胺(fluopicolide)(已知于CN102972408)
[0019] II.3)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0020] 春雷霉素(kasugamycin)(已知于GB 1094567)、
[0021] 嘧霉胺(pyrimethanil)(已知于EP 270111)、
[0022] 乙嘧酚(ethirimol)(已知于GB 1182584)、
[0023] 嘧菌环胺(cyprodinil)(已知于CN101647454)
[0024] II.4)多点联合活性类;
[0025] 梧宁霉素(tetramycin)(已知于CN101633941)、
[0026] 中生菌素(zhongshengmycin)(已知于CN100586284)、
[0027] 代森联(metiram)(已知于DE 1076434)、
[0028] 福美双(thiram)(已知于US 1972961)、
[0029] 代森锌(zineb)(已知于DE 1081446)、
[0030] 代森锰锌(mancozeb)(已知于US 3379610)、
[0031] 丙森锌(propineb)(已知于BE 611960)、
[0032] 噻唑锌(Zinc thiazole)(已知于CN101956646)、
[0033] 2-巯基苯并噻唑锌(zinc mercaptobenzothiazole)(已知于US2776922)、
[0034] 百菌清(chlorothalonil)(已知于US 4931581)、
[0035] 二氰蒽醌(dithianon)(已知于GB 857383)、
[0036] 氢氧化铜(copper hydroxide)(已知于CA20427-59-2)、
[0037] oxathiapiprolin(已知于CN104010502)、
[0038] 克菌丹(captan)(已知于CN101019535)
[0039] II.5)诱导寄主植物产生抗性类;
[0040] 氟唑活化酯(FBT)(已知于CN103651414)、
[0041] 烯丙苯噻唑(probenazole)(已知于CN1173627)
[0042] II.6)核酸合成抑制剂;
[0043] 噁霜灵(oxadixyl)(已知于GB 2058059)、
[0044] 噁霉灵(hymexazol)(已知于JP 518249)
[0045] II.7)其他类杀菌剂
[0046] 井冈霉素(jingangmycin)(已知于GB/T 9553-1993)、
[0047] 多抗霉素(polyoxin)(已知于CN1030273)、
[0048] 环己磺菌胺(chesulfamide)(已知于CN103583534)、
[0049] 氰烯菌酯(已知于CN1899040)、
[0050] 三乙膦酸(fosetyl-aluminium)(已知于FR 2254276)、
[0051] 氟噻唑吡乙(oxathiapiprolin)(已知于CN104651493)、
[0052] 苯菌酮(metrafenone)(已知于CN102348380)、
[0053] 霜脲氰(cymoxanil)(已知于US 3957847)、
[0054] 敌磺钠(fenaminosulf)(已知于HG 2317-1992)、
[0055] 环氟菌胺(cyflufenamid)(已知于CN102197816)、
[0056] 氟醚菌酰胺(fluoride ether bacteria amid)(已知于CN104412998)中的至少一种。
[0057] 本发明所提供的含picarbutrazox的杀菌组合物还可以含有常规助剂和添加剂和/或稀释剂。
[0058] 作为优选,所述的杀菌活性化合物II选自腐霉利、异菌脲、霜霉威盐酸盐、多菌灵、氟啶酰菌胺、春雷霉素、嘧霉胺、嘧菌环胺、中生菌素、代森联、代森锰锌、丙森锌、噻唑锌、2-巯基苯并噻唑锌、百菌清、噁霉灵、井冈霉素、氰烯菌酯和氟醚菌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0059]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中活性化合物以特定质量比存在时,增效效应非常显著。一般而言,组分I与组分II的质量比为100∶1~1∶100,优选为5∶80~80∶1;再优选为1∶10~10∶1;根据组分I+组分II杀菌组合物杀菌作用大于组分I与组分II杀菌作用总和之事实,所述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协同增效作用是明显的。
[0060] 组分II为腐霉利、异菌脲、霜霉威盐酸盐或稻瘟灵时,I∶II质量比为5∶80~80∶1,优选质量比为2∶5~2∶1。
[0061] 组分II为多菌灵、噻菌灵、氟啶酰菌胺时,I∶II质量比为5∶80~80∶5,优选质量比为1∶3~4∶1。
[0062] 组分II为春雷霉素、嘧霉胺、乙嘧酚、嘧菌环胺时,I∶II质量比为5∶80~80∶1,优选质量比为2∶7~20∶1。
[0063] 组分II为梧宁霉素、中生菌素、代森联、福美双、代森锌、代森锰锌、丙森锌、噻唑锌、2-巯基苯并噻唑锌、百菌清、二氰蒽醌、氢氧化铜、oxathiapiprolin、克菌丹时,I∶II质量比为5∶80~80∶1,优选质量比为2∶5~4∶1。
[0064] 组分II为氟唑活化酯、烯丙苯噻唑时,I∶II质量比为5∶80~80∶1,优选质量比为2∶5~4∶1。
[0065] 组分II为噁霜灵或噁霉灵时,I∶II质量比为5∶60~80∶5,优选质量比为2∶5~4∶1。
[0066] 组分II为井冈霉素、多抗霉素、环己磺菌胺、氰烯菌酯、三乙膦酸铝、氟噻唑吡乙酮、苯菌酮、霜脲氰、敌磺钠、环氟菌胺、氟醚菌酰胺时,I∶II质量比为5∶80~80∶1,优选质量比为2∶5~4∶1。
[0067]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0068] 一种杀菌组合物制剂,该制剂包括上述任意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和制剂用辅料,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占总量的1~90%;优选,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占总量的20~60%。
[0069] 本发明组合物可以制备成农业上可以接受的固体状或液体状制剂。这类制剂可通过混合活性成分I和II与合适的辅助成分用已知的方法制备。固体状形式包括粉状的可湿性粉剂、粉剂、种子处理干粉剂、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分散粒剂、颗粒剂,液体状制剂包括悬浮剂、悬乳剂、微囊悬浮剂、种子处理悬浮剂、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悬浮种衣剂。
[0070] 本发明组合物所述辅助成分包括湿润剂、乳化剂、分散剂、增稠剂溶剂、防冻剂、成膜剂、囊壁材料、pH酸调节剂、崩解剂、防腐剂、稳定剂、消泡剂、着色剂、填料和水等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或活性化合物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制备中常用或农业上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0071] 所述的湿润剂选自EO/PO嵌段聚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油脂乙氧基铵盐、烷基磺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和酰基谷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0072] 所述的乳化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及其衍生物、多元醇脂肪酸酯及其环氧乙烷加成物、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烷基丁二酸酯磺酸盐、烷基联苯基醚磺酸盐、萘磺酸甲缩合物、脂肪醇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磷酸盐、烷基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磷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联苯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烷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酚甲醛缩合物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缩甲基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烷基铵盐、氨基醇脂肪酸衍生物、多胺脂肪酸衍生物、季铵盐、牛油脂乙氧基铵盐、烷基萘磺酸盐、氨基酸、氧化胺、甜菜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和酰基谷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0073] 所述分散剂选自萘磺酸缩合物钠盐、苯酚磺酸缩合物钠盐、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木质素磺酸钠、亚甲基二萘磺酸钠、丙烯酸均聚物钠盐、高分子聚羧酸盐、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盐、EO/PO嵌段聚醚和来酸-丙烯酸共聚物钠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0074] 所述增稠剂选自黄原胶、酸铝镁、羧甲基纤维素钠、淀粉磷酸酯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75] 所述溶剂选自二甲苯、松脂基植物油、油酸甲酯和重芳溶剂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0076] 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异丙醇和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77] 所述成膜剂选自聚乙烯醇、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羧甲基纤维素、阿拉伯树胶、黄原胶和淀粉等具有粘结性和成膜性的高分子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0078] 所述囊壁材料为聚脲树脂;是由异氰酸酯单体与多元醇或者多元胺通过界面聚合反应而制得;异氰酸酯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多苯基多次亚甲基多异氰酸酯、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等;
[0079] 所述pH酸碱调节剂选自柠檬酸醋酸、盐酸、氨水、三乙醇胺和二乙烯三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需用量为将最终产品的PH值调节至稳定范围内为宜;
[0080] 所述崩解剂选自氯化钠、硫酸铵、氯化铵、硫酸钠和可溶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81] 所述防腐剂选自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苯甲酸钠、甲醛、水杨酸苯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和山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0082] 所述稳定剂选自环氧大豆油、环氧氯丙烷、亚磷酸三苯酯、缩水甘油醚和季戊四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83] 所述消泡剂选自有机硅消泡剂和/或聚醚消泡剂;
[0084] 所述着色剂选自氧化、氧化和偶氮染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0085] 所述填料选自膨润土高岭土硅藻土、滑石粉、轻质和白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
[0086] 所述水为自来水、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0087] 本发明所描述的制剂可以用通用方法制备。因此,本发明还包括上述组合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0088]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三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0089] 上述的杀菌组合物或杀菌组合物制剂的用途,该杀菌组合物或杀菌组合物制剂用于防治作物病原卵菌、真菌和某些细菌病害。
[0090]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或杀菌组合物制剂有非常好的杀菌活性,对病原卵菌、真菌和某些细菌非常有效,例如用于防治下列病菌:
[0091] 病原真菌中的子囊菌:黑星菌属(Venturia)、白粉菌(Erysiphales)、赤霉属(Gibberella)、核盘菌属(Sclerotinia);
[0092] 病原真菌中的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黑粉菌属(Ustilago)、锈菌(Uredinales);
[0093] 卵菌中的霜霉菌(Peronosporales):疫霉属(Phytophthora)、腐霉属(Pythium)、单轴霉属(Plasmopara);
[0094] 病原真菌中的半知菌类(Deuteromyces):丝核菌属(Rhizoctonia)、镰刀菌属(Fusarium)、葡萄孢属(Botrytis)、梨孢属(Pyricularia)、尾孢属(Cercospora)、离蠕孢属(Bipolaris)、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0095] 病原细菌中的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欧氏杆菌属(Erwinia)、劳尔氏杆菌属(Ralstonia)、棒形杆菌属(Clavibacter)。
[0096] 在本发明范围内,这里公开所指的作物优选以下种类:禾谷类小麦、大麦、水稻、高粱;果树类苹果、梨、桃、柑橘、葡萄、荔枝、香蕉、桂圆、芒果、枇杷;蔬菜类黄瓜、西瓜、吊瓜、丝瓜、甜瓜、菠菜、芹菜、番茄、辣椒、茄子、姜、葱、蒜、韭菜、甘蓝、大白菜、草莓、莴笋、菜豆、豇豆、蚕豆、萝卜、胡萝卜、马铃薯、山药、芋、莲藕、荸荠、茭白、甘薯;糖料植物类甜菜、甘蔗;油料作物类大豆、花生、油菜、芝麻、向日葵;或诸如烟草、茶。这种列举并不表示具有任何限制。
[0097] 本发明组合物对下列作物病害特别有效:
[0098] 疫霉属(Pyhtophthora)菌种引起的马铃薯、番茄的晚疫病等;
[0099] 霜霉菌(Peronosporales)引起的葡萄霜霉病等;
[0100] 白粉菌(Erysiphales)引起的烟草、芝麻、向日葵及瓜类等白粉病等;
[0101] 赤霉属(Gibberella)菌种引起的大、小麦及玉米等多种禾本科植物赤霉病、水稻恶苗病;
[0102] 黑星菌属(Venturia)菌种引起的苹果或梨的黑星病等;
[0103] 核盘菌属(Sclerotinia)菌种引起的多种植物菌核病;
[0104] 黑粉菌属(Ustilago)菌种引起的小麦散黑粉病等;
[0105] 葡萄孢属(Botrytis)菌种引起的多种植物的灰霉病等;
[0106] 梨孢属(Pyricularia)菌种引起的稻瘟病;
[0107] 尾孢属(Cercospora)菌种引起的甜菜褐斑病、花生褐斑病、白菜白斑病;
[0108] 平脐蠕孢属(Bipolaris)菌种引起的玉米小斑病、水稻胡麻叶斑病;
[0109] 丝核菌属(Rhizoctonia)菌种引起的花立枯病和水稻纹枯病;
[0110] 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菌种引起的苹果、梨、棉花、葡萄、冬瓜、黄瓜、辣椒、茄子等多种果树和蔬菜的炭疽病;
[0111]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菌种引起的黄瓜细菌性斑病、烟草野火病等;
[0112] 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菌种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黄瓜细菌性叶枯病、甘蓝黑腐病、柑橘溃疡病、油菜黑腐病、棉花角斑病、大豆细菌斑疹病、桃细菌性穿孔病、甘蔗白条病、菜豆细菌性疫病等;
[0113] 欧氏杆菌属(Erwinia)菌种引起的大白菜软腐病、梨火疫病等;
[0114] 劳尔氏杆菌属(Ralstonia)菌种引起的茄科作物的青枯病;
[0115] 棒形杆菌属(Clavibacter)菌种引起的番茄溃疡病。
[0116]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使用的方法包括对要处理的植物或其生长场所、或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以混合施用包含有效活性杀菌量I和II的活性化合物。可在病原菌侵染材料、植物或种子之前或之后施用。
[0117] 本文所用术语“生长场所”包括生长处理植物、或播种栽培植物种子的田地,或种子埋置于土壤中的场所。
[0118]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以以其本身浓缩物形式或以一般的常规制剂形式使用,根据靶标病害的性质不同采用浇灌、喷雾、弥雾、拌种、撒施或涂抹方法,其施用总有效活性剂量随天气条件、作物状态或施用方法而变化。
[0119] 本发明杀菌活性化合物组合物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非常突出的优点∶
[0120] 1.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增效明显,可充分发挥picarbutrazox对作物病害的防治功效;
[0121] 2.本发明杀菌组合物由不同作用机制的有效成分组成,可有效减缓病害的抗药性产生,大大降低picarbutrazox或其它任意已知活性化合物单独使用带来的抗性险;
[0122] 3.本发明杀菌组合物不仅提高了抗菌或抑菌的效果,也扩大了杀菌谱,减少用药次数,从而起到综合防治的效果;
[0123] 4.本发明杀菌组合物通过复配可减少药剂的使用量,减轻农药对环境的压,同时降低成本;
[0124] 5.可显著改善作物的耐受性,相比普遍使用的铜制剂,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对作物的安全性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0125]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有基于本发明基本思想和原则内所做的任何修改和变动,都属于本发明请求保护的范围。
[0126] 制备实施例:
[0127] 下列用语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活性化合物I(picarbutrazox)与杀菌活性化合物II以特定混合比例构成的组合物。
[0128] 一、悬浮剂的配制
[0129] 实施例1:
[0130] 将30%活性化合物(20.0%picarbutrazox和10.0%2-巯基苯并噻唑锌组合物)、烷基萘磺酸盐2.0%、苯酚磺酸缩合物钠盐1.0%、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2.0%、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2.0%、丙三醇2.0%、有机硅消泡剂0.1%、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0.2%、自来水补至100%,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25分钟,再至砂磨机中砂磨90分钟,过滤后即得30%活性化合物悬浮剂。
[0131] 实施例2:
[0132] 将35%活性化合物(20.0%picarbutrazox和15.0%噁霜灵组合物)、烷基萘磺酸盐3.0%、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2.0%、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2.0%、丙三醇2.0%、有机硅消泡剂0.1%、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0.2%、去离子水补至100%,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25分钟,再泵至砂磨机中砂磨90分钟,过滤后即得35%活性化合物悬浮剂。
[0133] 实施例3:
[0134] 将40%活性化合物(20.0%picarbutrazox和20.0%异菌脲组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木质素磺酯钠1.0%、高分子聚羧酸盐4.0%、环氧大豆油5.0%、乙二醇3.0%、有机硅消泡剂0.1%、甲醛0.2%、自来水补至100%,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30分钟,再输至砂磨机中,循环砂磨1-3次即得40%活性化合物悬浮剂。
[0135] 实施例4:
[0136] 将40%活性化合物(20.0%picarbutrazox和20.0%嘧霉胺组合物)、脂肪醇乙基氧化物1.0%、木质素磺酯钠1.0%、高分子聚羧酸盐4.0%、亚磷酸三苯酯1.0%、尿素2.0%、有机硅消泡剂0.1%、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0.2%、蒸馏水补至100%,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30分钟,再输至砂磨机中,循环砂磨1-3次即得40%活性化合物悬浮剂。
[0137] 实施例5:
[0138] 将40%活性化合物(20.0%picarbutrazox和20.0%乙嘧酚组合物)、EO/PO嵌段聚醚2.0%、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盐2.0%、高分子聚羧酸盐3.0%、尿素2.0%、有机硅消泡剂0.1%、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0.2%、去离子水补至100%,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30分钟,再输至砂磨机中,循环砂磨1-3次即得40%活性化合物悬浮剂。
[0139] 实施例6:
[0140] 将40%活性化合物(20.0%picarbutrazox和20.0%二氰蒽醌组合物)、烷基萘磺酸盐2.0%、木质素磺酸钠2.0%、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2.0%、丙三醇2.0%、羧甲基纤维素0.3%、有机硅消泡剂0.1%、苯甲酸钠0.5%、去离子水补足充分混合,再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30分钟,再泵至砂磨机中砂磨,循环砂磨1-3次即得悬浮剂。悬浮剂中含40%含量活性化合物。
[0141] 实施例7∶
[0142] 将45%活性化合物(25.0%picarbutrazox和20.0%多抗霉素组合物)、EO/PO嵌段聚醚2.0%、木质素磺酸钠3.0%、乙二醇2.0%、有机硅消泡剂0.1%、山梨酸钾0.5%、去离子水补至100%,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30分钟,再输至砂磨机中,循环砂磨1-3次即得45%活性化合物悬浮剂。
[0143] 实施例8:
[0144] 将50%活性化合物(25.0%picarbutrazox和25.0%敌磺钠组合物)、EO/PO嵌段聚醚3.0%、高分子聚羧酸盐4.0%、尿素2.0%、山梨酸钾0.8%、有机硅消泡剂0.1%、去离子水补至100%,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30分钟,再输至砂磨机中,循环砂磨1-3次即得50%活性化合物悬浮剂。
[0145] 实施例9:
[0146] 将50%活性化合物(15.0%picarbutrazox和35.0%霜霉威盐酸盐组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0%、高分子聚羧酸盐4.0%、淀粉磷酸酯钠0.5%、尿素2.0%、有机硅消泡剂0.1%、水杨酸苯酯0.3%、去离子水补至100%,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30分钟,再输至砂磨机中,循环砂磨1-3次即得50%活性化合物悬浮剂。
[0147] 实施例10:
[0148] 将50%活性化合物(25.0%picarbutrazox和25.0%噁霉灵组合物)、烷基萘磺酸盐4.0%、EO/PO嵌段聚醚1.0%、亚甲基二萘磺酸钠1.0%、高分子聚羧酸盐4.0%、环氧大豆油5.0%、尿素2.0%、苯甲酸钠0.8%、有机硅消泡剂0.1%、去离子水补至100%,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30分钟,再输至砂磨机中,循环砂磨1-3次即得50%活性化合物悬浮剂。
[0149] 实施例11:
[0150] 将55%活性化合物(25.0%picarbutrazox和30.0%氢氧化铜组合物)、萘磺酸缩合物钠盐2.0%、高分子聚羧酸盐4.0%、乙二醇2.0%、山梨酸钾0.8%、聚醚消泡剂0.1%、蒸馏水补至100%,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30分钟,再输至砂磨机中,循环砂磨1-3次即得55%活性化合物悬浮剂。
[0151] 实施例12:
[0152] 将60%活性化合物(20.0%picarbutrazox和40.0%噻菌灵组合物)、烷基萘磺酸盐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4.0%、苯酚磺酸缩合物钠盐4.0%、黄原胶0.05%、丙三醇2.0%、水杨酸苯酯0.4%、有机硅消泡剂0.2%、蒸馏水补加至100%,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30分钟,再输至砂磨机中,循环砂磨2-3次即得60%活性化合物悬浮剂。
[0153] 实施例13:
[0154] 将65%活性化合物(30.0%picarbutrazox和35.0%百菌清组合物)、EO/PO嵌段聚醚2.0%、萘磺酸缩合物钠盐2.0%、高分子聚羧酸盐4.0%、缩水甘油醚1.0%、尿素2.0%、山梨酸钾0.8%、有机硅消泡剂0.1%、去离子水补至100%,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30分钟,再输至砂磨机中,循环砂磨1-3次即得65%活性化合物悬浮剂。
[0155] 实施例14∶
[0156] 将65%活性化合物(60.0%picarbutrazox和5.0%梧宁霉素组合物)、EO/PO嵌段聚醚4.0%、萘磺酸缩合物钠盐2.0%、高分子聚羧酸盐2.0%、异丙醇2.0%、有机硅消泡剂0.1%、苯甲酸钠0.8%、去离子水补至100%,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30分钟,再输至砂磨机中,循环砂磨2-3次即得65%活性化合物悬浮剂。
[0157] 实施例15:
[0158] 将65%活性化合物(50.0%picarbutrazox和15.0%井冈霉素组合物)、脂肪醇乙基氧化物2.0%、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2.0%、高分子聚羧酸盐4.0%、尿素2.0%、山梨酸钾1.0%、有机硅消泡剂0.1%、去离子水补至100%,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30分钟,再输至砂磨机中,循环砂磨1-3次即得65%活性化合物悬浮剂。
[0159] 实施例16:
[0160] 将65%活性化合物(60.0%picarbutrazox和5.0%春雷霉素组合物)、EO/PO嵌段聚醚2.0%、萘磺酸缩合物钠盐2.0%、高分子聚羧酸盐4.0%、尿素2.0%、对羟基苯甲酸丁酯1.0%、有机硅消泡剂0.1%、蒸馏水补至100%,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30分钟,再输至砂磨机中,循环砂磨1-3次即得65%活性化合物悬浮剂。
[0161] 实施例17:
[0162] 将70%活性化合物(35.0%picarbutrazox和35.0%霜脲氰组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0%、烷基萘磺酸盐3.0%、亚甲基二萘磺酸钠2.0%、黄原胶0.05%、硅酸铝镁0.6%、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2.5%、丙三醇2.0%、水杨酸苯酯0.4%、有机硅消泡剂0.1%、去离子水补至100%,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20分钟,再输至砂磨机中,循环砂磨1-3次即得含70%活性化合物的悬浮剂。
[0163] 二、水分散粒剂的配制
[0164] 方法一∶将农药、分散剂、崩解剂、湿润剂、粘结剂、填料等混合均匀后,通过气流粉碎造粒成型。
[0165] 实施例18:
[0166] 50%活性化合物(20.0%picarbutrazox和30.0%克菌丹组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0%、烷基萘磺酸盐5.0%、氯化铵7.0%、氯化钠15.0%、高岭土21.0%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再造粒成型得水分散粒剂。水分散粒剂中含50%含量活性化合物,产品粒径为80-120目。
[0167] 实施例19:
[0168] 60%活性化合物(20.0%picarbutrazox和40.0%腐霉利组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0%、木质素磺酸盐3.0%、氯化钠10.0%、硫酸钠7.0%、高岭土16.0%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再造粒成型得水分散粒剂。水分散粒剂中含60%含量活性化合物,产品粒径为80-120目。
[0169] 实施例20:
[0170] 70%活性化合物(30.0%picarbutrazox和40.0%三乙膦酸铝组合物)、木质素磺酸盐3.0%、烷基萘磺酸盐3.0%、氯化铵15.0%、滑石粉2.0%、轻质碳酸钙7.0%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再造粒成型得水分散粒剂。水分散粒剂中含70%含量活性化合物,产品粒径为80-120目。
[0171] 实施例21:
[0172] 70%活性化合物(35.0%picarbutrazox和35.0%氟噻唑吡乙酮组合物)、木质素磺酸盐2.0%、萘磺酸盐4.0%、硫酸铵15.0%、滑石粉1.0%、轻质碳酸钙8.0%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再造粒成型得水分散粒剂。水分散粒剂中含70%含量活性化合物,产品粒径为80-120目。
[0173] 实施例22:
[0174] 将70%活性化合物(35.0%picarbutrazox和35.0%环己磺菌胺组合物)、丙烯酸均聚物钠盐2.0%、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6.0%、氯化钠8.0%、高岭土14.0%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再造粒成型得水分散粒剂。水分散粒剂中含70%含量活性化合物,产品粒径为80-120目。
[0175] 实施例23:
[0176] 将70%活性化合物(30.0%picarbutrazox和40.0%苯菌酮组合物)、EO/PO嵌段聚醚2.0%、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6.0%、氯化铵8.0%、高岭土14.0%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再造粒成型得水分散粒剂。水分散粒剂中含70%含量活性化合物,产品粒径为80-120目。
[0177] 方法二∶将农药和各种助剂在水中研磨粉碎,调配成浆料后造粒干燥得到。
[0178] 实施例24:
[0179] 将50%活性化合物(25.0%picarbutrazox和25.0%氟啶酰菌胺组合物)、木质素磺酸盐4.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6.0%、氯化钠11.0%、氯化铵2.0%、高岭土27.0%充分混合,再加入适量自来水后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剂中高速剪切粗磨和均质,再泵至砂磨机中砂磨,砂磨至一定粒径,再造粒成型得水分散粒剂。水分散粒剂中含50%含量活性化合物,产品粒径为80-120目。
[0180] 实施例25:
[0181] 将50%活性化合物(30.0%picarbutrazox和20.0%oxathiapiprolin组合物)、EO/PO嵌段聚醚2.0%、高分子聚羧酸盐5.0%、硫酸铵11.0%、氯化钠5.0%、白炭黑5%、高岭土22.0%充分混合,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再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粗磨和均质,再泵至砂磨机中砂磨,砂磨至一定粒径,再造粒成型得水分散粒剂。水分散粒剂中含50%含量活性化合物,产品粒径为80-120目。
[0182] 实施例26:
[0183] 将60%活性化合物(35.0%picarbutrazox和25.0%多菌灵组合物)、EO/PO嵌段聚醚2.0%、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6.0%、氯化钠13.0%、高岭土19.0%充分混合,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再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粗磨和均质,再泵至砂磨机中砂磨,砂磨至一定粒径,再造粒成型得水分散粒剂。水分散粒剂中含60%含量活性化合物,产品粒径为80-120目。
[0184] 实施例27:
[0185] 将60%活性化合物(30.0%picarbutrazox和30.0%环氟菌胺组合物)、EO/PO嵌段聚醚5.0%、丙烯酸均聚物钠盐5.0%、氯化钠6.0%、硫酸钠2.0%、高岭土22.0%充分混合,再加入适量自来水后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剂中高速剪切粗磨和均质,再泵至砂磨机中砂磨,砂磨至一定粒径,再造粒成型得水分散粒剂。水分散粒剂中含60%含量活性化合物,产品粒径为80-120目。
[0186] 实施例28:
[0187] 将60%活性化合物(35.0%picarbutrazox和25.0%稻瘟灵组合物)、EO/PO嵌段聚醚2.0%、萘磺酸缩合物钠盐5.0%、硫酸铵10.0%、氯化钠5.0%、硅藻土18.0%充分混合,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再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粗磨和均质,再泵至砂磨机中砂磨,砂磨至一定粒径,再造粒成型得水分散粒剂。水分散粒剂中含60%含量活性化合物,产品粒径为80-120目。
[0188] 实施例29:
[0189] 将60%活性化合物(30.0%picarbutrazox和30.0%嘧菌环胺组合物)、EO/PO嵌段聚醚2.0%、烷基萘磺酸盐1%、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4.0%、氯化钠9.0%、高岭土24.0%充分混合,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再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粗磨和均质,再泵至砂磨机中砂磨,砂磨至一定粒径,再造粒成型得水分散粒剂。水分散粒剂中含60%含量活性化合物,产品粒径为80-120目。
[0190] 三、可湿性粉剂的配制
[0191] 按配方要求,将原药、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可得到。
[0192] 实施例30:
[0193] 将30%活性化合物(20%picarbutrazox和10.0%烯丙苯噻唑组合物)、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2.0%、木质素磺酸盐3.0%、白炭黑2.0%、轻质碳酸钙3.0%、硅藻土20.0%、高岭土40%充分混合,再通过超细粉碎至一定粒径,得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中含30%含量活性化合物。
[0194] 实施例31:
[0195] 将32%活性化合物(30%picarbutrazox和2.0%中生菌素组合物)、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2.0%、丙烯酸均聚物钠盐1.0%、白炭黑2.0%、轻质碳酸钙3.0%、硅藻土22.0%、高岭土38%充分混合,再通过超细粉碎至一定粒径,得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中含32%含量活性化合物。
[0196] 实施例32:
[0197] 将40%活性化合物(10.0%picarbutrazox和30.0%代森联组合物)、萘磺酸缩合物钠盐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0%、滑石粉2.0%、轻质碳酸钙5.0%、高岭土48.0%充分混合,再通过超细粉碎至一定粒径,得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中含40%含量活性化合物。
[0198] 实施例33:
[0199] 将60%活性化合物(10.0%picarbutrazox和50.0%氟醚菌酰胺组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0%、高分子聚羧酸盐3.0%、滑石粉2.0%、轻质碳酸钙5.0%、高岭土28.0%充分混合,再通过超细粉碎至一定粒径,得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中含60%含量活性化合物。
[0200] 实施例34:
[0201] 将60%活性化合物(10.0%picarbutrazox和50.0%福美双组合物)、萘磺酸缩合物钠盐3.0%、高分子聚羧酸盐4.0%、滑石粉2.0%、白炭黑5.0%、高岭土26.0%充分混合,再通过超细粉碎至一定粒径,得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中含60%含量活性化合物。
[0202] 实施例35:
[0203] 将70%活性化合物(20.0%picarbutrazox和50.0%代森锰锌组合物)、烷基萘磺酸盐1.0%、木质素磺酸钠5.0%、白炭黑2.0%、轻质碳酸钙3.0%、硅藻土19.0%充分混合,再通过超细粉碎至一定粒径,得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中含70%含量活性化合物。
[0204] 实施例36:
[0205] 将70%活性化合物(20.0%picarbutrazox和50.0%代森锌组合物)、苯酚磺酸缩合物钠盐1.0%、木质素磺酸钠4.0%、白炭黑3.0%、轻质碳酸钙2.0%、高岭土20.0%充分混合,再通过超细粉碎至一定粒径,得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中含70%含量活性化合物。
[0206] 实施例37:
[0207] 将70%活性化合物(20.0%picarbutrazox和50.0%丙森锌组合物)、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3.0%、高分子聚羧酸盐2.0%、白炭黑2.0%、高岭土3.0%、硅藻土20.0%充分混合,再通过超细粉碎至一定粒径,得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中含70%含量活性化合物。
[0208] 四、悬浮种衣剂的配制
[0209] 按配方要求,将原药、助剂和填充料、成膜剂等充分混合,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剂中高速剪切,再泵至砂磨机中砂磨,过滤后即得悬浮种衣剂。
[0210] 实施例38:
[0211] 将45%活性化合物(20.0%picarbutrazox、15.0%腐霉利和10.0%噁霉灵组合物)、萘磺酸盐4.0%、高分子聚羧酸盐2.0%、聚醋酸乙烯酯3.0%、乙二醇3.0%、羧甲基纤维素0.2%、聚醚消泡剂0.1%、偶氮染料0.2%、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0.2%、去离子水补至100%混合,再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粗磨和均质,再泵至砂磨机中砂磨,砂磨至一定粒径,再过滤后即得悬浮种衣剂。悬浮种衣剂中含45%含量活性化合物,D90粒径为
3-5微米。
[0212] 实施例39:
[0213] 将55%活性化合物(30.0%picarbutrazox和25.0%噻唑锌组合物)、木质素磺酸钠4.0%、高分子聚羧酸盐3.0%、聚醋酸乙烯酯3.0%、丙二醇3.0%、羧甲基纤维素0.2%、有机硅消泡剂0.1%、氧化钛0.2%、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0.2%、蒸馏水补至100%混合,再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粗磨和均质,再泵至砂磨机中砂磨,砂磨至一定粒径,再过滤后即得悬浮种衣剂。悬浮种衣剂中含55%含量活性化合物,D90粒径为3-5微米。
[0214] 五、种子处理干粉剂
[0215] 实施例40:
[0216] 将40%活性化合物(20.0%picarbutrazox和20.0%多菌灵组合物)、萘磺酸缩合物钠盐4.0%、滑石粉2.0%、轻质碳酸钙5.0%、硅藻土49.0%充分混合,再通过超细粉碎至一定粒径,得干粉剂。干粉剂中含40%含量活性化合物。
[0217] 实施例41:
[0218] 将50%活性化合物(20.0%picarbutrazox和30.0%氟唑活化酯组合物)、萘磺酸缩合物钠盐4.0%、木质素磺酸盐2.0%、滑石粉2.0%、轻质碳酸钙5.0%、高岭土37.0%充分混合,再通过超细粉碎至一定粒径,得干粉剂。干粉剂中含50%含量活性化合物。
[0219] 六、种子处理悬浮剂
[0220] 实施例42:
[0221] 将35%活性化合物(20.0%picarbutrazox和15.0%噁霜灵组合物)、烷基萘磺酸盐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1.0%、苯酚磺酸缩合物钠盐2.0%、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2.0%、聚乙烯醇2.0%、丙三醇2.0%、有机硅消泡剂0.1%、苯甲酸钠0.5%、去离子水补至100%,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25分钟,再泵至砂磨机中砂磨60分钟,过滤后即得35%活性化合物种子处理悬浮剂。
[0222] 七、悬乳剂的配制
[0223] 实施例43:
[0224] 50%活性化合物(30.0%picarbutrazox和20.0%氰烯菌酯组合物)悬乳剂制备方法:将picarbutrazox60.0%、EO/PO嵌段聚醚3.0%、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3.0%、乙二醇4.0%、黄原胶0.3%、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0.2%、有机硅消泡剂0.1%、去离子水补至100%充分混合,再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粗磨和均质,再泵至砂磨机中砂磨,砂磨至一定粒径,再过滤后即得悬浮剂。悬浮剂中含60.0%picarbutrazox,D90粒径为
3-5微米。再将50.0%的60.0%picarbutrazox悬浮剂、氰烯菌酯20.0%、重芳烃溶剂油
15.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0%、丙烯酸均聚物钠盐2%、乙二醇3.0%、黄原胶0.1%、有机硅消泡剂0.2%、去离子水4.7%充分混合,高速剪切,均质乳化、过滤即制得悬乳剂,悬乳剂含50%含量的活性化合物。
[0225] 生物测定实施例
[0226] 生物测定实施例中仅对部分活性化合物进行举例证明其效果,并不代表同一类化合物中其它成分不具有此生物测定结果。以下实施例中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计算EC50,依据Wadley法计算增效比率SR,评价联合作用。SR大于1.5为增效作用,SR介于0.5-1.5为相加作用,SR小于0.5为拮抗作用。
[0227]
[0228]
[0229] 生物测定实例1∶
[0230] 柑桔疮痂病菌(Elsinoe fewcetti)活性试验
[0231]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6.2-2006》菌丝生长速率法。
[0232] 结果表明∶picarbutrazox和氢氧化铜混配对柑桔疮痂病活性配比在5∶80~80∶1之间具有增效作用,其中2∶5~4∶1之间增效作用明显(见表1),并能提高活性化合物对植物的安全性。
[0233] 表1、picarbutrazox和氢氧化铜混配对柑桔疮痂病菌毒力
[0234]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I picarbutrazox 1∶0 14.54 / /
II氢氧化铜 0∶1 93.46 / /
I∶II 5∶80 46.91 70.84 1.51
I∶II 1∶10 39.36 62.58 1.59
I∶II 2∶5 21.18 36.64 1.73
I∶II 1∶1 13.68 25.16 1.84
I∶II 2∶1 11.43 20.24 1.77
I∶II 4∶1 10.60 17.49 1.65
I∶II 10∶1 9.97 15.75 1.58
I∶II 80∶1 9.67 14.69 1.52
[0235] 生物测定实例2:
[0236] 黄瓜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活性试验
[0237]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11-2008》盆栽法。
[0238] 试验结果表明∶picarbutrazox与苯菌酮、乙嘧酚、氟唑活化酯混配活性明显提高,尤其在picarbutrazox与苯菌酮配比为5∶80~80∶1,优选为2∶5~4∶1时,增效显著(见表2);picarbutrazox与乙嘧酚配比为5∶80~80∶1,优选为2∶7~20∶1时,增效显著(见表3);
picarbutrazox与氟唑活化酯配比为1∶80~40∶1,优选为1∶4~20∶1时,增效显著(见表4)。
[0239] 表2、picarbutrazox与苯菌酮混配对黄瓜白粉病菌毒力
[0240]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Ⅰ picarbutrazox 1:0 43.88 / /
Ⅱ苯菌酮 0:1 2.97 / /
Ⅰ∶Ⅱ 5:80 2.05 3.14 1.53
Ⅰ∶Ⅱ 2:5 2.42 4.05 1.67
Ⅰ∶Ⅱ 1:1 3.13 5.56 1.78
Ⅰ∶Ⅱ 4:1 7.00 11.69 1.67
Ⅰ∶Ⅱ 20:1 16.36 26.50 1.62
Ⅰ∶Ⅱ 80:1 24.35 37.50 1.54
[0241] 表3、picarbutrazox与乙嘧酚混配对黄瓜白粉病菌毒力
[0242]
[0243]
[0244] 表4、picarbutrazox与氟唑活化酯混配对黄瓜白粉病菌毒力
[0245]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Ⅰ picarbutrazox 1:0 43.88 / /
Ⅱ氟唑活化酯 0:1 0.62 / /
Ⅰ∶Ⅱ 1:15 0.43 0.66 1.54
Ⅰ∶Ⅱ 1:9 0.40 0.69 1.72
Ⅰ∶Ⅱ 1:4 0.42 0.77 1.84
Ⅰ∶Ⅱ 10:1 3.23 5.98 1.85
Ⅰ∶Ⅱ 20:1 5.61 10.15 1.81
Ⅰ∶Ⅱ 40:1 9.33 16.24 1.74
[0246] 生物测定实例3:
[0247] 黄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活性试验
[0248]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6.3-2006》平皿叶片法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6.7-2006》盆栽法。
[0249] 试验结果表明∶picarbutrazox与中生菌素、福美双、霜霉威盐酸盐、霜脲氰混配对黄瓜霜霉病菌活性均明显提高,有很好的增效作用,其中,picarbutrazox与中生菌素混配配比在5∶80~80∶1之间均有增效作用,尤其配比为2∶5~20∶1时有明显增效作用,有效延缓抗性的产生(见表5);picarbutrazox与福美双混配比例在5∶80~80∶1范围内时均有增效作用,对黄瓜霜霉病菌活性提高,尤其配比为2∶5~4∶1增效明显(见表6);picarbutrazox与霜霉威盐酸盐混配配比在5∶80~80∶1时具有增效作用,尤其在2∶4~2∶1时增效显著(见表7);picarbutrazox与霜脲氰混配配比在5∶80~80∶1时均有增效作用,在2∶5~4∶1时增效非常明显(见表8)。中生菌素、福美双、霜霉威盐酸盐、霜脲氰单独使用均容易产生抗药性,混用后可显著延缓抗性。
[0250] 表5、picarbutrazox和中生菌素混配对黄瓜霜霉病菌毒力
[0251]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I picarbutrazox 1∶0 0.27 / /
II中生菌素 0∶1 41.05 / /
I∶II 5∶80 2.68 4.15 1.55
I∶II 1∶10 1.75 2.79 1.59
I∶II 2∶5 0.51 0.93 1.82
I∶II 1∶1 0.29 0.54 1.85
I∶II 4∶1 0.18 0.34 1.87
I∶II 20∶1 0.16 0.28 1.77
I∶II 80∶1 0.18 0.27 1.52
[0252] 表6、picarbutrazox与福美双混配对黄瓜霜霉病菌毒力
[0253]
[0254]
[0255] 表7、picarbutrazox与霜霉威盐酸盐混配对黄瓜霜霉病毒力
[0256]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I picarbutrazox 1∶0 0.27 / /
II霜霉威盐酸盐 0∶1 9.47 / /
I∶II 5∶80 2.06 3.15 1.53
I∶II 1∶10 1.44 2.31 1.60
I∶II 2∶5 0.48 0.88 1.84
I∶II 1∶1 0.28 0.53 1.88
I∶II 2∶1 0.23 0.40 1.74
I∶II 10∶1 0.19 0.30 1.56
I∶II 80∶1 0.17 0.27 1.61
[0257] 表8、picarbutrazox与霜脲氰混配对黄瓜霜霉病菌毒力
[0258]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I picarbutrazox 1∶0 0.27 / /
II霜脲氰 0∶1 8.94 / /
I∶II 5∶80 2.02 3.09 1.53
I∶II 1∶10 1.43 2.28 1.60
I∶II 2∶5 0.48 0.88 1.83
I∶II 1∶1 0.28 0.52 1.87
I∶II 4∶1 0.19 0.33 1.76
I∶II 10∶1 0.19 0.30 1.56
I∶II 80∶1 0.18 0.27 1.52
[0259] 生物测定实例4:
[0260] 苹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活性试验
[0261]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6.2-2006》菌丝生长速率法。
[0262] 试验结果表明∶picarbutrazox与代森锌混配对苹果炭疽病菌活性明显提高,配比在5∶80~80∶1之间均有较好的活性,尤其2∶5~4∶1配比增效明显(见表9)。
[0263] 表9、picarbutrazox与代森锌混配对苹果炭疽菌毒力
[0264]
[0265]
[0266] 生物测定实例5:
[0267] 葡萄白腐病(Coniella diplodiella Petrak et Sydow)活性试验
[0268]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6.2-2006》菌丝生长速率法。
[0269] 试验结果表明∶picarbutrazox与克菌丹混配对葡萄白腐病菌活性明显提高,配比在5∶80~80∶1之间均有较好的活性,尤其2∶5~4∶1配比增效明显(见表10)。
[0270] 表10、picarbutrazox与克菌丹混配对葡萄白腐病菌毒力
[0271]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I picarbutrazox 1∶0 11.28 / /
II克菌丹 0∶1 1.59 / /
I∶II 5∶80 1.07 1.67 1.57
I∶II 1∶10 1.01 1.72 1.71
I∶II 2∶5 1.14 2.11 1.85
I∶II 1∶1 1.48 2.79 1.88
I∶II 4∶1 2.76 5.08 1.84
I∶II 80∶1 6.60 10.49 1.59
[0272] 生物测定实例6:
[0273] 番茄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活性试验
[0274]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6.2-2006》菌丝生长速率法。
[0275] 试验结果表明∶picarbutrazox与氟啶酰菌胺、丙森锌、oxathiapiprolin混配都有增效作用,尤其picarbutrazox与氟啶酰菌胺混配活性明显提高,配比在5∶80~80∶5时都有增效作用,尤其配比在1∶3~4∶1时增效显著(见表11);picarbutrazox与丙森锌配比为5∶80~80∶1时有增效作用,2∶5~4∶1时增效明显可有效降低使用剂量(见表12);picarbutrazox与oxathiapiprolin配比为5∶80~80∶1时均有增效作用,尤其在2∶5~4∶1时增效明显(见表13)
[0276] 表11、picarbutrazox与氟啶酰菌胺混配对番茄晚疫病菌毒力
[0277]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Ⅰ picarbutrazox 1:0 0.19 / /
Ⅱ氟啶酰菌胺 0:1 0.85 / /
Ⅰ∶Ⅱ 5:80 0.46 0.71 1.53
Ⅰ∶Ⅱ 1:5 0.33 0.54 1.63
Ⅰ∶Ⅱ 1:3 0.25 0.45 1.82
Ⅰ∶Ⅱ 1:1 0.17 0.31 1.83
Ⅰ∶Ⅱ 4:1 0.12 0.22 1.87
Ⅰ∶Ⅱ 10:1 0.12 0.20 1.70
Ⅰ∶Ⅱ 80:5 0.13 0.20 1.53
[0278] 表12、picarbutrazox与丙森锌对番茄晚疫病毒力
[0279]
[0280]
[0281] 表13、picarbutrazox与oxathiapiprolin混配对番茄晚疫病菌毒力
[0282]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I picarbutrazox 1∶0 0.12 / /
II oxathiapiprolin 0∶1 1.14 / /
I∶II 5∶80 0.48 0.76 1.58
I∶II 1∶10 0.39 0.64 1.65
I∶II 2∶5 0.18 0.33 1.85
I∶II 1∶1 0.12 0.22 1.81
I∶II 4∶1 0.07 0.15 2.09
I∶II 20∶1 0.08 0.13 1.63
[0283] 生物测定实例7:
[0284] 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mali)活性试验
[0285]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6.2-2006》菌丝生长速率法。
[0286] 试验结果说明∶picarbutrazox与代森联混配,其活性均明显提高,混配同时扩大杀菌谱,尤其picarbutrazox与代森联混配比例为5∶80~80∶1时有增效作用,2∶5~4∶1时增效明显(见表14)。
[0287] 表14、picarbutrazox与代森联混配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毒力
[0288]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I picarbutrazox 1∶0 6.42 / /
II代森联 0∶1 3.26 / /
I∶II 5∶80 2.19 3.36 1.53
I∶II 1∶10 2.06 3.41 1.66
I∶II 2∶5 2.10 3.79 1.81
I∶II 1∶1 2.30 4.32 1.88
I∶II 4∶1 2.91 5.38 1.85
I∶II 80∶1 4.09 6.34 1.55
[0289] 生物测定实例8:
[0290] 苹果腐烂病菌(Alternaria alternaria f.sp mal)活性试验
[0291]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6.2-2006》菌丝生长速率法。
[0292] 试验结果说明∶picarbutrazox与多菌灵混配,其活性明显提高,尤其picarbutrazox与多菌灵配比为5∶80~80∶5时有增效,1∶3~4∶1时增效明显(见表15);
[0293] 表15、picarbutrazox与多菌灵混配对苹果腐烂病菌毒力
[0294]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I picarbutrazox 1∶0 9.72 / /
II多菌灵 0∶1 1.32 / /
I∶II 5∶80 0.91 1.39 1.53
I∶II 1∶10 0.89 1.43 1.61
I∶II 1∶3 0.92 1.68 1.83
I∶II 1∶1 1.24 2.32 1.87
I∶II 4∶1 2.38 4.28 1.80
I∶II 20∶1 4.21 7.46 1.77
I∶II 80∶5 4.59 7.07 1.54
[0295] 生物测定实例9:
[0296] 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活性试验
[0297]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6.9-2008》叶片法;
[0298] 试验结果表明∶picarbutrazox与氟醚菌酰胺、梧宁霉素、嘧菌环胺、嘧霉胺、多抗霉素混配活性明显提高,在所测范围内均有较高活性。picarbutrazox与氟醚菌酰胺配比在5∶80~80∶1均有增效,2:5~4:1时增效显著(见表16)picarbutrazox与梧宁霉素配比为5∶
80~80∶1时有增效,2∶5~4∶1时增效明显(见表17);picarbutrazox与嘧菌环胺配比为5∶80~80∶1时有增效,2∶7~20∶1时增效明显(见表18);picarbutrazox与嘧霉胺配比为5∶80~
80∶1时均有增效作用,尤其在2∶7~4∶1时增效明显(见表19);picarbutrazox与多抗霉素配比为5∶80~80∶1时均有增效作用,尤其在2∶5~4∶1时增效明显(见表20)。
[0299] 表16、picarbutrazox与氟醚菌酰胺混配对黄瓜灰霉病菌毒力
[0300]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Ⅰ picarbutrazox 1:0 1.15 / /
Ⅱ氟醚菌酰胺 0:1 5.98 / /
Ⅰ∶Ⅱ 5:80 3.15 4.80 1.52
Ⅰ∶Ⅱ 1:10 2.77 4.33 1.56
Ⅰ∶Ⅱ 2:5 1.49 2.72 1.82
Ⅰ∶Ⅱ 1:1 1.05 1.93 1.84
Ⅰ∶Ⅱ 4:1 0.76 1.37 1.80
Ⅰ∶Ⅱ 20:1 0.73 1.20 1.64
Ⅰ∶Ⅱ 80:1 0.76 1.16 1.53
[0301] 表17、picarbutrazox与梧宁霉素混配对黄瓜灰霉病菌毒力
[0302]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I picarbutrazox 1∶0 1.15 / /
II梧宁霉素 0∶1 8.03 / /
I∶II 5∶80 3.91 5.94 1.52
I∶II 1∶10 3.23 5.20 1.61
I∶II 2∶5 1.62 2.96 1.83
I∶II 1∶1 1.07 2.01 1.88
I∶II 4∶1 0.76 1.39 1.83
I∶II 10∶1 0.70 1.25 1.78
I∶II 80∶1 0.76 1.16 1.53
[0303] 表18、picarbutrazox与嘧菌环胺混配对黄瓜灰霉病菌毒力
[0304]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I picarbutrazox 1∶0 1.15 / /
II嘧菌环胺 0∶1 3.92 / /
I∶II 5∶80 2.20 3.43 1.56
I∶II 1∶10 1.96 3.22 1.64
I∶II 2∶7 1.45 2.55 1.76
I∶II 1∶1 0.95 1.78 1.87
I∶II 4∶1 0.74 1.34 1.81
I∶II 20∶1 0.68 1.19 1.75
I∶II 80∶1 0.76 1.16 1.53
[0305] 表19、picarbutrazox与嘧霉胺混配对黄瓜灰霉病菌毒力
[0306]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I picarbutrazox 1∶0 1.15 / /
II嘧霉胺 0∶1 0.97 / /
I∶II 5∶80 0.65 0.98 1.51
I∶II 1∶10 0.59 0.98 1.67
I∶II 2∶7 0.55 1.00 1.83
I∶II 1∶1 0.56 1.05 1.88
I∶II 4∶1 0.60 1.11 1.85
I∶II 20∶1 0.69 1.14 1.65
I∶II 80∶1 0.75 1.15 1.53
[0307] 表20、picarbutrazox与多抗霉素混配对黄瓜灰霉病菌毒力
[0308]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I picarbutrazox 1∶0 1.15 / /
II多抗霉素 0∶1 5.25 / /
I∶II 5∶80 2.80 4.34 1.55
I∶II 1∶10 2.35 3.96 1.69
I∶II 2∶5 1.44 2.60 1.81
I∶II 1∶1 1.01 1.89 1.87
I∶II 4∶1 0.74 1.36 1.84
I∶II 40∶1 0.72 1.17 1.63
I∶II 80∶1 0.77 1.16 1.51
[0309] 生物测定实例10:
[0310] 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活性试验
[0311]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2-2006》菌丝生长速率法。
[0312] 试验结果表明∶picarbutrazox与井冈霉素混配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都有增效作用,在所测范围内,混用的效果较好,在picarbutrazox与井冈霉素配比为5∶80~80∶1时均有增效作用,尤其在配比为2∶5~4∶1时,增效显著(见表21),可有效降低用量。
[0313] 表21、picarbutrazox与井冈霉素混配对水稻纹枯病室内毒力测定
[0314]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I picarbutrazox 1∶0 8.47 / /
II井冈霉素 0∶1 2.13 / /
I∶II 5∶80 1.47 2.23 1.52
I∶II 1∶10 1.40 2.29 1.63
I∶II 2∶5 1.48 2.71 1.83
I∶II 1∶1 1.86 3.40 1.83
I∶II 4∶1 2.95 5.31 1.80
I∶II 20∶1 4.26 7.42 1.74
I∶II 30∶1 4.66 7.73 1.66
I∶II 80∶1 5.34 8.17 1.53
[0315] 生物测定实例11:
[0316] 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活性试验
[0317]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2-2006》菌丝生长速率法。
[0318] 试验结果表明∶picarbutrazox与氟噻唑吡乙酮混配对马铃薯晚疫病原菌有增效作用,在picarbutrazox与氟噻唑吡乙酮配比为5∶80~80∶1时均有增效作用,尤其在配比为2∶5~4∶1时,增效显著(见表22),可有效降低用量。
[0319] 表22、picarbutrazox与氟噻唑吡乙酮对马铃薯晚疫病室内毒力测定
[0320]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I picarbutrazox 1∶0 0.06 / /
II氟噻唑吡乙酮 0∶1 3.32 / /
I∶II 5∶80 0.50 0.79 1.58
I∶II 1∶10 0.34 0.56 1.64
I∶II 2∶5 0.11 0.20 1.83
I∶II 1∶1 0.06 0.12 1.96
I∶II 4∶1 0.04 0.07 1.87
I∶II 20∶1 0.04 0.06 1.57
[0321] 生物测定实例12:
[0322] 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活性试验
[0323]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6.2-2006》菌丝生长速率法。
[0324] 试验结果表明∶picarbutrazox与百菌清、代森锰锌、异菌脲混配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活性均明显提高,没有拮抗作用,尤其picarbutrazox与百菌清配比为5∶80~80∶1时均有增效作用,在2∶5~4∶1时增效明显(见表23);picarbutrazox与代森锰锌配比为5∶80~80∶1时均有增效作用,尤其在2∶5~4∶1时增效明显(见表24);picarbutrazox与异菌脲配比为5∶80~80∶1时有增效作用,2∶5~2∶1时增效明显,可有效降低使用剂量(见表25)。
picarbutrazox与百菌清、代森锰锌或异菌脲混配,可降低百菌清、代森锰锌、异菌脲的用量,延缓抗性产生,提高使用效果。
[0325] 表23、picarbutrazox与百菌清混配对番茄早疫病菌毒力
[0326]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I picarbutrazox 1∶0 0.23 / /
II百菌清 0∶1 5.98 / /
I∶II 5∶80 1.58 2.42 1.53
I∶II 1∶10 1.09 1.83 1.68
I∶II 2∶5 0.39 0.73 1.88
I∶II 1∶1 0.23 0.44 1.93
I∶II 4∶1 0.16 0.28 1.78
I∶II 20∶1 0.14 0.24 1.72
I∶II 80∶1 0.15 0.23 1.55
[0327] 表24、picarbutrazox与代森锰锌混配对番茄早疫病菌毒力
[0328]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I picarbutrazox 1∶0 0.23 / /
II代森锰锌 0∶1 4.34 / /
I∶II 5∶80 1.35 2.12 1.57
I∶II 1∶10 0.99 1.65 1.67
I∶II 2∶5 0.39 0.71 1.82
I∶II 1∶1 0.24 0.44 1.82
I∶II 4∶1 0.16 0.28 1.77
I∶II 30∶1 0.14 0.24 1.69
I∶II 80∶1 0.15 0.23 1.55
[0329] 表25、picarbutrazox与异菌脲混配对番茄早疫病菌毒力
[0330]
[0331]
[0332] 生物测定实例13:
[0333] 辣椒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活性试验
[0334]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6.1-2006》孢子萌发法。
[0335] 试验结果表明∶picarbutrazox与噁霜灵混配比例在5∶60~80∶5时均有增效作用,尤其在2∶5~4∶1范围内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可有效延缓噁霜灵抗性的产生(见表26)。
[0336] 表26、picarbutrazox与噁霜灵混配对辣椒疫病菌毒力
[0337]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I picarbutrazox 1∶0 0.18 / /
II噁霜灵 0∶1 5.62 / /
I∶II 5∶60 1.09 1.69 1.55
I∶II 1∶5 0.55 0.93 1.69
I∶II 2∶5 0.31 0.58 1.88
I∶II 1∶1 0.19 0.35 1.84
I∶II 4∶1 0.12 0.22 1.86
I∶II 10∶1 0.12 0.20 1.64
I∶II 80∶5 0.12 0.19 1.59
[0338] 生物测定实例14:
[0339] 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活性试验
[0340]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2-2006》菌丝生长速率法。
[0341] 试验结果表明∶picarbutrazox与腐霉利混配对油菜菌核病菌活性提高,配比为5∶80~80∶1之间均有增效作用,尤其为2∶5~2:1时,增效明显(见表27)。腐霉利多年使用单位用量很大,与picarbutrazox混配后可降低单位用量。
[0342] 表27、picarbutrazox与腐霉利混配对油菜菌核病菌毒力
[0343]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I picarbutrazox 1∶0 9.27 / /
II腐霉利 0∶1 6.76 / /
I∶II 5∶80 4.43 6.90 1.56
I∶II 1∶5 4.23 7.11 1.68
I∶II 2∶5 4.11 7.35 1.79
I∶II 1∶1 4.23 7.84 1.85
I∶II 2∶1 4.48 8.26 1.84
I∶II 20∶1 5.46 9.11 1.67
I∶II 80∶1 5.89 9.23 1.57
[0344] 生物测定实例15:
[0345] 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活性试验
[0346]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6.1-2006》孢子萌发法。
[0347] 试验结果表明∶picarbutrazox与噁霉灵、敌磺钠混配对西瓜枯萎病菌均有增效作用。picarbutrazox与噁霉灵在5∶60~80∶5具有增效作用,特别在picarbutrazox与噁霉灵配比为2∶5~4∶1时,增效显著(见表28);picarbutrazox与敌磺钠在5∶60~80∶1具有增效作用,特别在picarbutrazox与敌磺钠配比为2∶5~4∶1时,增效显著(见表29)
[0348] 表28、picarbutrazox与噁霉灵混配对西瓜枯萎病菌毒力
[0349]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I picarbutrazox 1∶0 13.37 / /
II噁霉灵 0∶1 0.73 / /
I∶II 5∶60 0.51 0.79 1.54
I∶II 1∶5 0.53 0.87 1.63
I∶II 2∶5 0.56 1.00 1.79
I∶II 1∶1 0.75 1.38 1.85
I∶II 4∶1 1.68 3.00 1.78
I∶II 10∶1 3.07 5.19 1.69
I∶II 80∶5 4.22 6.62 1.57
[0350] 表29、picarbutrazox与敌磺钠混配对西瓜枯萎病菌毒力
[0351]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Ⅰ picarbutrazox 1:0 13.37 / /
Ⅱ敌磺钠 0:1 34.58 / /
Ⅰ∶Ⅱ 5:80 20.02 31.63 1.58
Ⅰ∶Ⅱ 2:5 12.93 23.79 1.84
Ⅰ∶Ⅱ 1:1 10.26 19.28 1.88
Ⅰ∶Ⅱ 4:1 8.42 15.24 1.81
Ⅰ∶Ⅱ 20:1 8.55 13.77 1.61
Ⅰ∶Ⅱ 80:1 8.81 13.47 1.53
[0352] 生物测定实例16:
[0353] 西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活性试验
[0354]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6.11-2008》盆栽法。
[0355] 试验结果表明∶picarbutrazox与二氰蒽醌混配对西瓜炭疽病菌的活性明显提高,配比为5∶80~80∶1均有增效作用,尤其在2∶5~4∶1时增效作用显著(见表30)。
[0356] 表30、picarbutrazox与二氰蒽醌混配对西瓜炭疽病菌毒力
[0357]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I picarbutrazox 1∶0 10.81 / /
II二氰蒽醌 0∶1 1.76 / /
I∶II 5∶80 1.19 1.85 1.56
I∶II 1∶5 1.24 2.05 1.65
I∶II 2∶5 1.28 2.31 1.81
I∶II 1∶1 1.65 3.03 1.83
I∶II 4∶1 2.93 5.33 1.82
I∶II 5∶1 3.57 5.82 1.63
I∶II 80∶1 6.69 10.16 1.52
[0358] 生物测定实例17:
[0359] 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活性试验
[0360]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2-2006》菌丝生长速率法。
[0361] 试验结果表明∶picarbutrazox与三乙膦酸铝混配在1∶80~80∶1时均有增效作用,配比为2∶5~4∶1时增效显著(见表31)。
[0362] 表31、picarbutrazox与三乙膦酸铝混配对烟草黑胫病菌毒力
[0363]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I picarbutrazox 1∶0 0.59 / /
II三乙膦酸铝 0∶1 18.23 / /
I∶II 1∶80 8.59 13.32 1.55
I∶II 1∶30 5.80 9.28 1.60
I∶II 1∶10 2.95 4.90 1.66
I∶II 2∶5 1.06 1.91 1.80
I∶II 1∶1 0.63 1.14 1.81
I∶II 4∶1 0.41 0.73 1.78
I∶II 10∶1 0.38 0.65 1.70
I∶II 30∶1 0.36 0.61 1.69
I∶II 80∶1 0.39 0.60 1.53
[0364] 生物测定实例18:
[0365] 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 Cav.)活性试验
[0366]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6.1-2006》孢子萌发法。
[0367] 试验结果表明∶picarbutrazox与稻瘟灵、烯丙苯噻唑混配对水稻稻瘟病病原菌有协同增效作用,在所测范围内,混用的效果较好。其中在picarbutrazox与稻瘟灵配比为5∶80~80∶1时均有增效作用(见表32),尤其在2∶5~2∶1时,增效显著,picarbutrazox与烯丙苯噻唑配比为5∶80~80∶1时均有增效作用,尤其在2∶5~4∶1时,增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用量(见表33),两者混用对作物安全。
[0368] 表32、picarbutrazox与稻瘟灵混配对水稻稻瘟病室内毒力测定
[0369]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I picarbutrazox 1:0 12.18 / /
II稻瘟灵 0:1 5.42 / /
I∶II 5:80 3.66 5.60 1.53
I∶II 1:10 3.57 5.71 1.60
I∶II 2:5 3.56 6.44 1.81
I∶II 1:1 4.08 7.50 1.84
I∶II 2:1 4.61 8.60 1.87
I∶II 10:1 6.57 10.94 1.67
I∶II 30:1 7.04 11.71 1.66
I∶II 80:1 7.91 12.00 1.52
[0370] 表33、picarbutrazox与烯丙苯噻唑混配对水稻稻瘟病室内毒力测定
[0371]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I picarbutrazox 1:0 12.18 / /
II烯丙苯噻唑 0:1 12.61 / /
I∶II 5:80 8.33 12.58 1.51
I∶II 1:10 7.71 12.57 1.63
I∶II 2:5 7.13 12.48 1.75
I∶II 1:1 6.70 12.39 1.85
I∶II 4:1 7.09 12.26 1.73
I∶II 10:1 7.36 12.22 1.66
I∶II 30:1 7.39 12.20 1.65
I∶II 80:1 7.96 12.19 1.53
[0372] 生物测定实例19:
[0373] 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活性试验
[0374]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2-2006》菌丝生长速率法。
[0375] 试验结果表明∶picarbutrazox与环己磺菌胺混配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活性明显提高,配比为5∶80~80∶1均有增效作用,尤其在2∶5~4∶1时增效作用显著(见表34)。
[0376] 表34、picarbutrazox与环己磺菌胺混配对番茄灰霉病菌毒力
[0377]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I picarbutrazox 1:0 3.18 / /
II环己磺菌胺 0:1 5.22 / /
I∶II 5:80 3.22 5.03 1.56
I∶II 1:10 2.99 4.93 1.65
I∶II 2:5 2.39 4.41 1.85
I∶II 1:1 2.13 3.95 1.86
I∶II 4:1 1.91 3.45 1.81
I∶II 80:1 2.03 3.20 1.57
[0378] 生物测定实例20:
[0379] 桃细菌性穿孔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活性试验
[0380]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6.16-2008》,浑浊度法。
[0381] 试验结果表明∶picarbutrazox与2-巯基苯并噻唑锌混配,配比在5∶80~80∶1时对桃细菌性穿孔病菌活性都有增效作用,尤其配比在2∶5~4∶1之间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混配使用还可降低两者的使用量(见表35)。
[0382] 表35、picarbutrazox与2-巯基苯并噻唑锌混配对桃细菌性穿孔病菌毒力
[0383]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I picarbutrazox 1∶0 187.66 / /
II 2-巯基苯并噻唑锌 0∶1 8.83 / /
I∶II 5∶80 6.19 9.35 1.51
I∶II 1∶10 5.79 9.67 1.67
I∶II 2∶5 6.59 12.13 1.84
I∶II 1∶1 9.27 16.87 1.82
I∶II 4∶1 20.42 37.16 1.82
I∶II 10∶1 39.08 66.05 1.69
I∶II 30∶1 71.39 113.51 1.59
I∶II 80∶1 96.85 150.12 1.55
[0384] 生物测定实例21:
[0385] 水稻恶苗病菌(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活性试验
[03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6.2-2006》,菌丝生长速率法菌丝生长速率法。
[0387] 结果表明:picarbutrazox与氰烯菌酯配比在5:80~80:1之间有增效作用,可降低使用成本,延缓抗性产生;尤其在2:5~4:1时增效作用明显(见表36)。
[0388] 表36、picarbutrazox与氰烯菌酯混配对水稻恶苗病菌毒力
[0389]
[0390]
[0391] 生物测定实例22:
[0392] 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活性试验
[0393]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2-2006》菌丝生长速率法。
[0394] 试验结果表明∶picarbutrazox与噻菌灵混配在5∶80~80∶5时对抑制小麦赤霉病菌均有增效作用,配比为1∶3~4∶1时增效显著(见表37)。
[0395] 表37、picarbutrazox与噻菌灵混配对小麦赤霉病菌毒力
[0396]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I picarbutrazox 1:0 11.47 / /
II噻菌灵 0:1 1.42 / /
I∶II 5:80 0.98 1.50 1.53
I∶II 1:10 0.95 1.54 1.62
I∶II 1:3 1.00 1.82 1.82
I∶II 1:1 1.34 2.53 1.89
I∶II 4:1 2.74 4.75 1.73
I∶II 80:5 4.79 8.10 1.69
[0397] 生物测定实例23:
[0398]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Smith et Bryan.)Yong,Dye&Wilkie)活性试验
[0399]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6.16-2008》,浑浊度法。
[0400] 结果表明:picarbutrazox与春雷霉素、噻唑锌配比均有增效作用。picarbutrazox与春雷霉素配比在5:80~80:1之间有增效作用,可降低使用成本,延缓抗性产生;尤其在2:5~4:1时增效作用明显(见表38)。picarbutrazox与噻唑锌配比在1:50~80:1之间有增效作用,可降低使用成本,延缓抗性产生;尤其在2:5~4:1时增效作用明显(见表39)。
[0401] 表38、picarbutrazox和春雷霉素混配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毒力
[0402]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I picarbutrazox 1∶0 158.74 / /
II春雷霉素 0∶1 3.23 / /
I∶II 5∶80 2.12 3.43 1.62
I∶II 2∶7 2.03 4.13 2.03
I∶II 1∶1 2.97 6.33 2.13
I∶II 10∶1 13.30 29.52 2.22
I∶II 20∶1 22.01 48.21 2.19
I∶II 30∶1 35.53 62.18 1.75
I∶II 80∶1 65.93 99.56 1.51
[0403] 表39、picarbutrazox与噻唑锌混配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毒力
[0404]
[0405]
[0406] 生物测定实例24:
[0407] 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活性试验
[0408]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6.4-2006》盆栽法。
[0409] 试验结果表明∶picarbutrazox与环氟菌胺混配对小麦白粉病菌的活性明显提高,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没有拮抗作用,在配比为5∶80~80∶1均有增效作用,尤其在配比为2∶5~4∶1时增效明显,picarbutrazox与环氟菌胺混配,可降低环氟菌胺的用量,延缓抗性产生,提高使用效果(见表40)。
[0410] 表40、picarbutrazox与环氟菌胺混配对小麦白粉病菌毒力
[0411]处理 配比 实测EC50(mg/L) 理论EC50(mg/L) 增效比率(SR)
I picarbutrazox 1:0 33.71 / /
II环氟菌胺 0:1 0.81 / /
I∶II 5:80 0.54 0.86 1.59
I∶II 2:5 0.61 1.12 1.84
I∶II 1:1 0.86 1.58 1.84
I∶II 4:1 1.99 3.69 1.86
I∶II 10:1 4.42 7.18 1.63
I∶II 40:1 10.51 16.93 1.61
I∶II 80:1 14.21 22.45 1.58
[0412] 田间试验实施例
[0413] picarbutrazox可以配制多种剂型,以下田间试验实施例均采用20%悬浮剂(SC)进行混合试验。田间试验实施例中仅对部分活性化合物进行举例证明其效果,并不代表其它成分不具有此田间试验效果。
[0414] 1、722克/升霜霉威盐酸盐AS+20%picarbutrazox SC∶
[0415] 防治黄瓜霜霉病
[0416]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980.26-2000》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0417]活性物质 有效处理浓度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A∶20%picarbutrazox SC 400毫克/千克 9.01 85.52
B∶722克/升霜霉威盐酸盐AS 1600毫克/千克 9.63 84.53
A+B 300毫克/千克+600毫克/千克 8.59 86.20
A+B 250毫克/千克+800毫克/千克 8.06 87.05
A+B 200毫克/千克+1000毫克/千克 8.14 86.92
空白对照 清水 62.25 /
[0418] 2、70%代森联WG+20%picarbutrazox SC∶
[0419] 防治番茄叶霉病
[0420]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980.31-2000》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0421]活性物质 有效处理浓度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A∶20%picarbutrazox SC 400毫克/千克 21.35 64.40
B∶70%代森联WG 1600毫克/千克 8.78 85.36
A+B 300毫克/千克+600毫克/千克 8.41 85.98
A+B 250毫克/千克+800毫克/千克 7.51 87.48
A+B 200毫克/千克+1000毫克/千克 7.07 88.21
空白对照 清水 59.97 /
[0422] 3、10%中生菌素AS+20%picarbutrazox SC∶
[0423] 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0424]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980.113-2004》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0425]活性物质 有效处理浓度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A∶20%picarbutrazox SC 600毫克/千克 60.59 11.33
B∶10%中生菌素AS 150毫克/千克 10.97 83.95
A+B 400毫克/千克+50毫克/千克 9.81 85.64
A+B 300毫克/千克+80毫克/千克 8.53 87.52
A+B 250毫克/千克+100毫克/千克 7.07 89.65
空白对照 清水 68.33 /
[0426] 4、20%picarbutrazox SC+20%噻唑锌SC:
[0427] 防治水稻白叶枯病
[0428]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980.19-2000》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0429]活性物质 有效处理浓度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A∶20%picarbutrazox SC 180毫克/千克 53.09 13.94
B∶20%噻唑锌SC 500毫克/千克 13.52 78.08
A+B 50毫克/千克+500毫克/千克 8.32 86.51
A+B 100毫克/千克+450毫克/千克 9.03 85.36
A+B 150毫克/千克+400毫克/千克 9.05 85.33
空白对照 清水 61.69 /
[0430] 5、20%picarbutrazox SC+25%氰烯菌酯SC:
[0431] 防治小麦赤霉病
[0432]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1464.15-2007》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0433]活性物质 有效处理浓度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A∶20%picarbutrazox SC 180毫克/千克 33.14 44.48
B∶25%氰烯菌酯SC 100毫克/千克 11.88 80.10
A+B 120毫克/千克+30毫克/千克 11.04 81.50
A+B 100毫克/千克+50毫克/千克 10.73 82.02
A+B 60毫克/千克+70毫克/千克 9.94 83.35
空白对照 清水 59.69 /
[0434] 6、20%picarbutrazox SC+45%稻瘟灵DP∶
[0435] 防治水稻稻瘟病
[0436]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980.19-2000》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0437] 试验于2015年6月在浙江萧山进行。
[0438]
[0439]
[0440] 7、20%picarbutrazox SC+6%春雷霉素WP∶
[0441] 防治水稻稻瘟病
[0442]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980.19-2000》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0443] 试验于2015年8月在浙江萧山进行。
[0444]活性物质 有效处理浓度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A∶20%picarbutrazox SC 500毫克/千克 32.16 51.66
B∶6%春雷霉素WP 500毫克/千克 15.94 76.04
A+B 400毫克/千克+250毫克/千克 14.79 77.77
A+B 300毫克/千克+300毫克/千克 13.34 79.95
A+B 250毫克/千克+400毫克/千克 12.18 81.69
空白对照 清水 66.53 /
[0445] 8、20%picarbutrazox SC+40%嘧霉胺SC∶
[0446] 防治黄瓜灰霉病病
[0447]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980.26-2000》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0448]活性物质 有效处理浓度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A∶20%picarbutrazox SC 300克/公顷 25.54 51.49
B∶40%嘧霉胺SC 400毫克/千克 14.82 71.85
A+B 200克/公顷+200毫克/千克 12.37 76.50
A+B 150克/公顷+250毫克/千克 11.91 77.37
A+B 100克/公顷+300毫克/千克 11.84 77.51
空白对照 清水 52.64 /
[0449] 9、20%picarbutrazox SC+50%环己磺菌胺WG∶
[0450] 防治黄瓜灰霉病病
[0451]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980.26-2000》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0452]活性物质 有效处理浓度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A∶20%picarbutrazox SC 200克/公顷 26.07 50.88
B∶50%环己磺菌胺WG 250毫克/千克 9.88 81.38
A+B 120克/公顷+120毫克/千克 8.56 83.87
A+B 80克/公顷+160毫克/千克 8.28 84.40
A+B 50克/公顷+200毫克/千克 8.13 84.68
空白对照 清水 53.07 /
[0453] 10、20%picarbutrazox SC+50%嘧菌环胺WG∶
[0454] 防治小麦白粉病
[0455]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1156.4-2006》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0456]
[0457]
[0458] 11、20%picarbutrazox SC+50%苯菌酮WP∶
[0459] 防治黄瓜白粉病
[0460]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980.30-2000》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0461]活性物质 有效处理浓度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A∶20%picarbutrazox SC 500毫克/千克 29.93 55.95
B∶50%苯菌酮WP 200毫克/千克 14.08 79.28
A+B 350毫克/千克+60毫克/千克 13.61 79.97
A+B 300毫克/千克+80毫克/千克 12.08 82.22
A+B 250毫克/千克+120毫克/千克 11.57 82.97
空白对照 清水 67.95 /
[0462] 12、20%picarbutrazox SC+50%百菌清WP∶
[0463] 防治黄瓜白粉病
[0464]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980.30-2000》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0465]活性物质 有效处理浓度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A∶20%picarbutrazox SC 500毫克/千克 29.67 56.34
B∶50%百菌清WP 200毫克/千克 16.21 76.14
A+B 350毫克/千克+80毫克/千克 15.59 77.06
A+B 300毫克/千克+100毫克/千克 14.08 79.28
A+B 250毫克/千克+150毫克/千克 13.57 80.03
空白对照 清水 67.95 /
[0466] 13、20%picarbutrazox SC+0.4%烯丙苯噻唑GR:
[0467] 防治水稻稻瘟病
[0468]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980.19-2000》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0469]活性物质 有效处理浓度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A∶20%picarbutrazox SC 200毫克/千克 28.76 53.45
B∶0.4%烯丙苯噻唑GR 200毫克/千克 11.93 80.69
A+B 120毫克/千克+60毫克/千克 11.25 81.79
A+B 80毫克/千克+80毫克/千克 10.87 82.41
A+B 60毫克/千克+120毫克/千克 10.14 83.59
空白对照 清水 61.78 /
[0470] 14、5%氟唑活化酯EC+20%picarbutrazox SC∶
[0471] 防治黄瓜白粉病
[0472]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980.30-2000》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0473]活性物质 有效处理浓度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A∶20%picarbutrazox SC 500毫克/千克 29.03 57.76
B∶5%氟唑活化酯EC 20毫克/千克 18.31 73.36
A+B 200毫克/千克+15毫克/千克 12.07 82.44
A+B 250毫克/千克+10毫克/千克 12.85 81.30
A+B 300毫克/千克+5毫克/千克 13.14 80.88
空白对照 清水 68.73 /
[0474] 15、20%氟噻唑吡乙酮SC+20%picarbutrazox SC∶
[0475] 葡萄霜霉病
[0476]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980.122-2004》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0477]活性物质 有效处理浓度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A∶20%picarbutrazox SC 400毫克/千克 11.04 83.62
B∶20%氟噻唑吡乙酮SC 180克/公顷 14.97 77.78
A+B 300毫克/千克+80克/公顷 8.67 87.13
A+B 250毫克/千克+100克/公顷 8.99 86.66
A+B 200毫克/千克+120克/公顷 9.03 86.60
空白对照 清水 67.38 /
[0478] 16、50%氟啶酰菌胺SC+20%picarbutrazox SC∶
[0479] 防治葡萄霜霉病
[0480]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980.122-2004》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0481]活性物质 有效处理浓度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A∶20%picarbutrazox SC 500毫克/千克 13.91 79.21
B∶50%氟啶酰菌胺SC 100毫克/千克 15.76 76.45
A+B 350毫克/千克+40毫克/千克 9.86 85.26
A+B 300毫克/千克+50毫克/千克 10.37 84.50
A+B 250毫克/千克+70毫克/千克 10.88 83.74
空白对照 清水 66.91 /
[0482] 17、20%环氟菌胺AS+20%picarbutrazox SC∶
[0483] 防治黄瓜白粉病
[0484]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980.30-2000》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0485]活性物质 有效处理浓度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A∶20%picarbutrazox SC 500毫克/千克 31.01 54.60
B∶20%环氟菌胺AS 100毫克/千克 13.55 80.16
A+B 350毫克/千克+40毫克/千克 12.32 81.96
A+B 300毫克/千克+50毫克/千克 11.79 82.74
A+B 250毫克/千克+70毫克/千克 10.89 84.06
空白对照 清水 68.31 /
[0486] 18、20%picarbutrazox SC+50%氟醚菌酰胺WG∶
[0487] 防治黄瓜灰霉病病
[0488]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980.26-2000》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0489]活性物质 有效处理浓度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A∶20%picarbutrazox SC 200毫克/千克 32.29 38.66
B∶50%氟醚菌酰胺WG 60克/公顷 12.82 75.65
A+B 80毫克/千克+40克/公顷 8.31 84.21
A+B 120毫克/千克+30克/公顷 9.25 82.43
A+B 150毫克/千克+20克/公顷 10.92 79.26
空白对照 清水 52.64 /
[0490] 19、20%picarbutrazox SC+10%多抗霉素WP∶
[0491] 苹果斑点落叶病
[0492] 试验方法∶参照国标GB/T 17980.124-2004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0493]
[0494]
[0495] 20、20%picarbutrazox SC+30%井冈霉素AS∶
[0496] 防治水稻纹枯病
[0497] 试验方法∶参照国标GB/T 17980.20-2000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0498]活性物质 有效处理浓度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A∶20%picarbutrazox SC 400毫克/千克 23.28 68.19
B∶30%井冈霉素AS 500毫克/千克 15.11 79.36
A+B 300毫克/千克+250毫克/千克 14.53 80.15
A+B 250毫克/千克+300毫克/千克 13.44 81.64
A+B 200毫克/千克+350毫克/千克 12.52 82.89
空白对照 清水 73.19 /
[0499] 21、20%picarbutrazox SC+20%2-巯基苯并噻唑锌SC∶
[0500] 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0501]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980.113-2004》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0502]活性物质 有效处理浓度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A∶20%picarbutrazox SC 300毫克/千克 48.02 10.53
B∶20%2-巯基苯并噻唑锌SC 360毫克/千克 14.13 73.67
A+B 250毫克/千克+200毫克/千克 13.21 75.39
A+B 200毫克/千克+250毫克/千克 12.01 77.62
A+B 150毫克/千克+300毫克/千克 11.14 79.24
空白对照 清水 53.67 /
[0503] 22、20%picarbutrazox SC+50%克菌丹WP∶
[0504]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0505]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980.34-2000》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0506]活性物质 有效处理浓度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A∶20%picarbutrazox SC 400毫克/千克 2.86 85.35
B∶50%克菌丹WP 280毫克/千克 3.59 81.61
A+B 300毫克/千克+120毫克/千克 2.5 87.19
A+B 250毫克/千克+180毫克/千克 2.65 86.42
A+B 200毫克/千克+220毫克/千克 2.85 85.40
空白对照 清水 19.52 /
[0507] 23、20%picarbutrazox SC+50%多菌灵WP∶
[0508] 防治柑橘树黑星病
[0509] 试验方法参照梨黑星病试验标准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0510]活性物质 有效处理浓度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A∶20%picarbutrazox SC 400毫克/千克 22.78 54.56
B∶50%多菌灵WP 270毫克/千克 15.37 69.34
A+B 300毫克/千克+130毫克/千克 15.12 69.84
A+B 250毫克/千克+180毫克/千克 12.47 75.12
A+B 200毫克/千克+220毫克/千克 10.03 79.99
空白对照 清水 50.13 /
[0511] 24、20%picarbutrazox SC+70%代森锰锌WP∶
[0512] 防治梨黑星病
[0513] 试验方法:参照国标GB/T17980.24-2000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0514]活性物质 有效处理浓度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A∶20%picarbutrazox SC 300毫克/千克 18.02 66.42
B∶70%代森锰锌WP 300毫克/千克 18.39 65.74
A+B 200毫克/千克+150毫克/千克 13.21 75.39
A+B 150毫克/千克+200毫克/千克 12.01 77.62
A+B 100毫克/千克+250毫克/千克 12.14 77.38
空白对照 清水 53.67 /
[0515] 25、20%picarbutrazox SC+50%福美双WP∶
[0516] 防治梨黑星病
[0517] 试验方法:参照国标GB/T17980.24-2000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0518]活性物质 有效处理浓度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A∶20%picarbutrazox SC 300毫克/千克 28.02 47.79
B∶50%福美双WP 200毫克/千克 15.39 71.32
A+B 250毫克/千克+70毫克/千克 13.21 75.39
A+B 200毫克/千克+100毫克/千克 12.01 77.62
A+B 150毫克/千克+150毫克/千克 12.14 77.38
空白对照 清水 53.67 /
[0519] 上述田间试验中申请人采用的是两种组分“桶混”的方式进行,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原因在于这些试验目的是在海量杀菌活性化合物中找到可以与picarbutrazox具有协同增效效果的组分,且完成于本申请复配组合物制备实施例之前,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理解“桶混”是制备复配组合物的明确技术指引,申请人正是在这样的技术指引下实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达到了所预期的技术效果,所最终制备的复配组合物不但具有单一制剂的稳定性,且具有上述数据所显示的优秀的杀菌性能。
[0520] 虽然本发明中活性化合物I picarbutrazox以及特选的杀菌活性化合物II均为已知化合物,且各组分的杀菌性能和杀菌谱已经被本领域技术人员基本了解,但是将上述活性化合物复配以实现本发明所期望的更优秀的杀菌效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则是非显而易见的。已知的杀菌活性化合物数量巨大,为了在海量的活性化合物中找到少量可以与picarbutrazox复配且能达到协同增效效果的组分,申请人付出了大量的创造性劳动,经过无数次的生物测验和药效试验。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