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辐射 / 电离辐射 / 基于扫描检测电离辐射

基于扫描检测电离辐射

阅读:324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基于扫描检测电离辐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用于记录对象图像的基于扫描的 辐射 检测装置包括:1D检测器单元(41),它暴露于在与对象相互作用后的扇形 电离辐射 束之下;装置(87-89,91),用于相对于对象移动所述检测器单元(41)和所述扇形射束,同时进行反复检测,从而创建对象的二维图像;以及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这些反复检测。一维检测器单元(41)具有电离辐射敏感厚度(dt),所述厚度大于扇形射束照射到一维检测器单元上时的厚度。为获得每个一维图像的短的曝光时间但在二维图像中仍有高空间 分辨率 ,在每第n个长度单位记录扇形射束的一维图像,其中n在所述长度单位中不低于扇形射束厚度的大致一半,但低于在所述长度单位中一维检测器单元(41)的电离辐射敏感厚度(dt)。,下面是基于扫描检测电离辐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记录对象的二维图像的基于扫描的辐射检测器装 置,它包括:
-一维检测器单元(16),它暴露于从所述对象透射或散射的电离 辐射扇形射束(24)之下,且设置成对所述电离辐射扇形射束进行反复 的一维成像操作,所述电离辐射扇形射束(24)在照射到所述一维检测 器单元(16)上时具有厚度(bt2);以及
-装置(17-19,21-22),用于相对于所述对象移动所述一维检 测器单元(16)和所述电离辐射扇形射束(24),所述一维检测器单元 (16)设置成反复地检测,从而创建所述对象的二维图像,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维检测器单元(16)具有电离辐射敏感厚度(dt),所述厚 度大于所述电离辐射扇形射束(24)的厚度(bt2);以及
-所述装置包括控制装置(21),用于控制所述一维检测器单元 (16)的反复检测,以便在所述移动的每第n个长度单位(ss)获得所述 电离辐射扇形射束的一维图像,其中n在所述长度单位中不低于所述 电离辐射扇形射束的厚度(bt2)的大致一半,但低于在所述长度单位 中所述电离辐射扇形射束的厚度(bt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n在所述长度单位中显著低 于所述电离辐射扇形射束(24)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n在所述长度单位中基本上 是所述电离辐射扇形射束(24)厚度的一半。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一维检测器 单元包括:基本上平面的阴极(25)和阳极(27),在它们之间充有可电 离气体;以及读出结构(27),它包括各读出元件的一维阵列,其中, 所述阴极和阳极这样取向,使得所述电离辐射扇形射束(24)能够在所 述阴极和所述阳极之间并且基本上与所述阴极和所述阳极平行地侧 向进入所述一维检测器单元,以电离所述可电离气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一维检测器单元(16)包 括电子放大器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多个一维 检测器单元,每个检测器单元暴露于从所述对象透射或散射的相应的 电离辐射扇形射束(24)之下并设置成对它暴露于其下的相应的电离 辐射扇形射束进行反复的一维成像,其中,
-所述多个一维检测器单元分布在共用支架上的二维阵列中;
-所述移动装置适合于相对于所述对象移动所述多个一维检测 器单元和所述多个电离辐射扇形射束;以及
-所述控制装置适合于控制所述多个一维检测器单元的反复检 测操作,以便在所述移动的每第n个长度单位从所述多个一维检测器 单元中的每一个获得一维图像。
7.一种用于记录对象的二维图像的基于扫描的辐射检测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将一维检测器单元(16)暴露于从所述对象透射或散射的电离 辐射扇形射束(24)之下,所述电离辐射扇形射束(24)在照射到所述一 维检测器单元(16)上时具有厚度(bt2);以及
-相对于所述对象移动所述一维检测器单元(16)和所述电离辐 射扇形射束(24),同时所述一维检测器单元(16)反复进行检测,从而 创建所述对象的二维图像,
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选择具有电离辐射敏感厚度(dt)的所述一维检测器单元 (16),所述厚度大于所述电离辐射扇形射束(24)的厚度(bt2);以及
-控制所述一维检测器单元的反复检测操作,以便在所述移动的 每第n个长度单位(ss)获得所述电离辐射扇形射束的一维图像,其中 n在所述长度单位中不低于所述电离辐射扇形射束的厚度(bt2)的大 致一半,但低于在所述长度单位中所述电离辐射扇形射束(24)的厚度 (bt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n在所述长度单位中显著低 于所述电离辐射扇形射束(24)的厚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n在所述长度单位中基本上 是所述电离辐射扇形射束(24)厚度的一半。
10.一种用于记录对象的二维图像的基于扫描的辐射检测器装 置,它包括:
-一维检测器单元(16),它暴露于从所述对象透射或散射的电离 辐射扇形射束(24)之下,且设置成对所述电离辐射扇形射束进行反复 的一维成像,所述电离辐射扇形射束(24)在照射到所述一维检测器单 元(16)上时具有厚度(bt2);以及
-装置(17-19,21-22),用于相对于所述对象移动所述一维检 测器单元(16)和所述电离辐射扇形射束(24),所述一维检测器单元 (16)设置成反复地检测,从而创建所述对象的二维图像,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维检测器单元(16)具有电离辐射敏感厚度(dt),所述厚 度小于所述电离辐射扇形射束(24)的厚度(bt2);以及
-所述装置包括控制装置(21),用于控制所述一维检测器单元的 反复检测操作,以便在所述移动的每第n个长度单位(ss)获得所述电 离辐射扇形射束的一维图像,其中n在所述长度单位中不低于所述一 维检测器单元(16)的电离辐射敏感厚度(dt)的大致一半,但低于在所 述长度单位中所述一维检测器单元(16)的电离辐射敏感厚度(dt)。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n在所述长度单位中显著 低于所述一维检测器单元(16)的电离辐射敏感厚度(dt)。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n在所述长度单位中基本 上是所述一维检测器单元(16)的电离辐射敏感厚度(dt)的一半。
13.如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一维检测 器单元包括:各自基本上平面的阴极(25)和阳极(27),在它们之间充 有可电离气体;以及读出结构(27),它包括各单独的读出元件的一维 阵列,其中,所述阴极和阳极这样取向,使得所述电离辐射扇形射束 (24)能够在所述阴极和所述阳极之间并且基本上与所述阴极和所述 阳极平行地侧向进入所述一维检测器单元,以电离所述可电离气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一维检测器单元(16) 包括电子雪崩放大器。
15.如权利要求10-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多个一 维检测器单元,每个一维检测器单元暴露于从所述对象透射或散射的 相应的电离辐射扇形射束(24)之下并设置成对它暴露于其下的相应 的电离辐射扇形射束进行反复的一维成像,其中,
-所述多个一维检测器单元分布在共用支架上的二维阵列中;
-所述移动装置适合于相对于所述对象移动所述多个一维检测 器单元和所述多个电离辐射扇形射束;以及
-所述控制装置适合于控制所述多个一维检测器单元的反复检 测操作,以便在所述移动的每第n个长度单位从所述多个一维检测器 单元中的每一个获得一维图像。
16.一种用于记录对象的二维图像的基于扫描的辐射检测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将一维检测器单元(16)暴露于从所述对象透射或散射的电离 辐射扇形射束(24)之下,所述电离辐射扇形射束(24)在照射到所述一 维检测器单元(16)上时具有厚度(bt2);以及
-相对于所述对象移动所述一维检测器单元(16)和所述电离辐 射扇形射束(24),同时所述一维检测器单元(16)反复地进行检测,从 而创建所述对象的二维图像,
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选择具有电离辐射敏感厚度(dt)的所述一维检测器单元 (16),所述厚度小于所述电离辐射扇形射束(24)的厚度(bt2);以及
-控制所述一维检测器单元的反复检测操作,以便在所述移动的 每第n个长度单位(ss)获得所述电离辐射扇形射束的一维图像,其中 n在所述长度单位中不低于所述一维检测器单元的电离辐射敏感厚度 (dt)的大致一半,但低于在所述长度单位中所述一维检测器单元(16) 的电离辐射敏感厚度(dt)。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n在所述长度单位中显著 低于所述一维检测器单元(16)的电离辐射敏感厚度(dt)。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n在所述长度单位中基本 上是所述一维检测器单元(16)的电离辐射敏感厚度(dt)的一半。
19.一种辐射检测器装置,它包括:线检测器(16);以及装置(17 -19,21-22),用于在暴露于电离辐射扇形射束(24)时扫描所述线 检测器(16),从而记录所述对象的多个线图像,这些图像可以合在一 起形成所述对象的二维图像,其特征在于:
假定所述扇形射束(24)进入所述线检测器(16)时的厚度(bt2)小 于或等于所述线检测器(16)的辐射敏感厚度(dt),那么,线图像的两 次相继的记录之间的扫描距离是所述扇形射束(24)进入所述线检测 器(16)时的厚度(bt2)的0.5倍到1倍之间;以及
假定所述扇形射束(24)进入所述线检测器(16)时的厚度(bt2)小 于或等于所述线检测器(16)的辐射敏感厚度(dt),那么,在线图像的 两次相继的记录之间的所述扫描距离是所述线检测器(16)的辐射敏 感厚度(dt)的0.5倍到1倍之间。

说明书全文

发明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基于扫描检测辐射的装置和方法。

发明背景和相关技术

业界已知用于检测电离辐射的各种线检测器。虽然这种检测器 可以提供瞬时的一维成像,但二维成像只能利用在与一维成像检测 器阵列交叉的方向上扫描线检测器或任选地扫描辐射源的方法进 行。通常每当记录一维图像,线检测器(以及任选地辐射源)就被移 动了对应于线检测器辐射敏感区宽度的距离。

如果要对大的区域成像,这种基于扫描的检测既费时又不实际。 被检查的对象在扫描时会移动,这严重降低了所获得的图像质量。 所以扫描要进行得尽可能快。但是仍然必须这样选择曝光,使得图 像具有高信噪比和高动态范围。

此外,空间分辨率常常是重要的参数。在许多检查中,需要获 得优于100微米的空间分辨率,例如50微米。这对使用的检测器提 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既要有狭窄的辐射敏感区,又要有很小的读出 元件或像素。或者,或另外,对辐射源以及为产生非常薄的平面电 离辐射束而采用的任何准直器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例如,要产 生厚度为50微米,强度中等的高质量平面X射线束,即便可能,也 极其困难。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扫描的电离辐射检测装 置和方法,它可以进行极高空间分辨率的测量,但对检测器和辐射 源的要求却并不太高。

在这方面本发明的具体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装置和方法,它们 既不复杂又能产生具有优异的信噪比、动态范围和图像对比度的高 质量二维图像。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装置和方法,它们能够快速 扫描被检查的对象。

本发明还有另一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装置和方法,它们可靠、 准确而且便宜。

这些目的,以及其它目的,是通过如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装置 和方法来达到的。

发明人发现:通过提供一维检测器单元,其电离辐射敏感厚度 大于对检测器单元曝光的扇形电离辐射束的厚度,并通过控制所述 一维检测器单元的扫描,在扫描的每第n个长度单位获得扇形电离 辐射束的一维图像(其中n不低于所述长度单位下扇形射束厚度的 大致一半,但低于在同一长度单位下扇形射束厚度),来实现在记 录的二维图像中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基于扫描的检测,而不必提供 特别薄的发射束或极度狭窄的检测器。

扫描步长n最好显著低于扇形射束的厚度,更优选的是基本上 是扇形射束的一半厚度。

如果扇形射束的厚度大于一维检测器单元的辐射敏感厚度,则 将扫描步长设定为小于一维检测器单元辐射敏感厚度的数值,但不 要小于一维检测器单元辐射敏感厚度的一半。

一维检测器单元最好(但不限于)是基于气体的平行板检测器单 元。可以使用包括二极管阵列、基于闪烁器的阵列、CCD阵列、基于 TFT和CMOS的检测器、液体检测器、以及固态检测器(例如具有边缘, 近边缘或垂直入射x射线的一维PIN二极管阵列)的其它检测器单元。

从以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以及附图1-4中,就可 清楚了解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仅是以说明方式给出,而 不是限制本发明。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以侧视图的形式示意地说明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用于 基于扫描的x射线成像的装置。

图2是沿线A-A截取的图1的装置的一些部件的示意的放大的 截面图。

图3是按照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检测器装置的类似部件的 示意的放大的截面图。

图4是按照本发明又一优选实施例的检测器装置的类似部件的 示意的放大的截面图。

优选实施例说明

图1的装置从上到下包括x射线源11、滤波器装置12、扇形射 束准直器13、对象工作台或支座15和一维检测器单元16。

x射线源11是传统x射线管,它具有用以发射电子阴极和随 着被电子轰击而发射x射线的阳极,其中,所述x射线管具有工作 电压(即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电压降)、管电流(即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电 流)和焦点尺寸(即在发射的x射线方向上电子冲击其上的阳极的投 影面积(未明示)。典型的焦点尺寸为0.1-1mm。从这种x射线源很 难产生厚度为大约50微米的高质量平面辐射束。

滤波器装置12位于x射线管11的正下方,滤波器装置12通常 包括用作滤波器的薄金属箔,用以吸收最低能量(有时也吸收最高能 量)的光子,这些光子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不大。滤波器装置可以具有 可变光谱透射特性。

扇形射束准直器13可以是例如薄的钨箔,其上刻蚀出辐射透明 狭缝。所述狭缝和检测器单元16上相应的线形敏感区或入射缝对准, 使通过扇形射束准直器13狭缝的x射线能到达检测器单元16上的线 形敏感区或入射缝。狭缝宽度在图2中以bt1表示。由于扇形射束是 发散的,所以其厚度在到达检测器单元16时就较大(再参阅图2)。 如果从x射线管11到扇形射束准直器13的距离为大约45cm、从x 射线管11到检测器单元16的距离为大约65cm、焦点尺寸为300μm 以及准直器缝隙宽度bt1为大约70微米,则在检测器单元16上的射 束厚度将为大约100微米。这样适配缝隙的长度,使得射束到达检 测器单元16时具有适当大小的射束宽度,例如30-50mm。

检测器单元16更详细地示于图2并且这样取向,使得平面或扇 形x射线束24能侧向进入基本上是平面的阴极和阳极结构之间。每 个电极结构包括导电电极层25和27,它们由各自的介质衬底26、28 支撑,其中,这些电极结构这样取向,使得导电的阴极层25和阳极 层27互相面对。在检测器单元的前端设置辐射透明窗口30,以便形 成扇形射束24到检测器单元16的入口。

最好,介质衬底26、28和窗口30与后端壁30和未示出的侧壁 一起,限定一个能够填充可电离气体或气体混合物的气密范围。或 者,将电极结构设置在外部的气密外壳中(未示出)。可电离气体或 气体混合物包括例如氪和二或氙和二氧化碳。

检测器单元16还包括读出结构,后者包括各单独读出元件的一 维阵列(未明示),用于记录扇形射束24的一维图像。通常将读出结 构和阳极结构结合在一起。检测器单元16还可以包括电子崩放大 能,以便记录非常低通量的x射线,或以高效率检测单一x射线。

当使用雪崩放大时,一维检测器单元16具有最大电离辐射敏感 厚度或高度dt,即辐射束的最大厚度,这显著地影响检测器单元16 所检测的信号,所述厚度或高度通常小于导电电极层25、27之间的 距离(与扇形射束到达检测器单元16时的厚度bt2无关)。所以,如 果扇形射束到达检测器单元16时的厚度bt2小于厚度dt,则检测器 单元16感受到的射束辐射敏感厚度为bt2,而如果扇形射束到达检 测器单元16时的厚度bt2大于厚度dt,则检测器单元16感受到的 射束辐射敏感厚度为dt。

在检测器的示范实施例中,各电极之间的距离为200-2000微米, 辐射敏感厚度dt为100-1500微米,检测器的深度(即在辐射束24方 向上的长度)为10-100mm,检测器的厚度(即垂直于图2平面的长度) 为20-200mm。

在图1装置的另一方案中,检测器单元用以下这种检测器结构 来代替:所述结构包括多个一维检测器单元,它们分布在一维或二 维阵列中。扇形射束准直器13则由具有多个辐射透明狭缝(每个检 测器单元一个狭缝)的准直器来代替。狭缝具有这样的尺寸和取向, 使得每个检测器单元暴露在各自的扇形x射线束之下。利用这种方 案,扫描距离和时间可以显著缩短。

有关用于本发明的不同种类的基于气体的检测器单元的详情, 可参阅Tom Francke等人的转让给瑞典Xcounter AB的以下美国专利: No.6,118,125;No.6,373,065;No.6,373,482;No.6,385,282; No.6,414,317;No.6,476,397;和No.6,477,223,这些专利已作为参 考包括在本文内。

X射线管11、扇形射束准直器13和检测器单元16都固定在共 用的E臂17上,而E臂17又利用轴19在大约X射线管11的高度处 可旋转地安装到垂直机架18上。这样,X射线管11、扇形射束准直 器13和检测器单元16可以以共同旋转运动的形式相对于设置在对象 工作台15上的检测对象运动,以便扫描对象并产生其二维图像。旋 转运动用箭头23示意。

对象工作台15牢固地固定在支架20上,支架20又牢固地固定 在垂直机架18上。为此,E臂17上设置有凹入部分等(以虚线表示)。 扫描时,对象保持静止不动。

应理解,可以这样修改和设置图1的检测器装置,以便X射线 管11、扇形射束准直器13和检测器单元16相对于被检查对象做线 性运动。这种线性扫描运动在图2中以箭头23a示意。或者,扇形射 束准直器13和检测器单元16可以相对于被检查对象在平平面上旋 转,如在图2中箭头23b所示意。这种基于旋转的扫描在美国专利 No.6,067,342(Gordon)和No.5,025,376(Bova等)中已公开,这些专 利的内容已作为参考包括在本文内。

还应理解,可以这样修改图1的装置,使得扫描时对象移动, 而X射线管11、扇形射束准直器13和检测器单元16则保持静止不 动。

此外,检测器装置包括:配备有适用软件微处理器或计算机 21,用于控制所述装置并读出和后处理来自线检测器单元16的信号; 以及电源22,用于向检测器单元和微处理器或计算机21提供电源, 并且用于驱动设置在垂直机架18内用来驱动主轴19从而驱动E-臂 17的步进电机等。

工作时,x射线从X射线管11发射出来并通过滤波器装置12。 只有通过扇形射束准直器13狭缝的x射线经过对象。在对象中,x 射线光子可以被透射,吸收或散射。透射的x射线离开对象进入检 测器单元16并被检测。根据所述检测来形成对象的一维图像。

扫描时,固定X射线管11、扇形射束准直器13和检测器单元16 的E-臂17做旋转运动,使检测器单元在基本上平行于对象工作台15 的方向上扫描对象。在规律的移动间期,即在移动距离ss处,读出 检测信号并存储在微处理器21的存储器内。当X射线源以及扫描停 止时,对象的许多一维图像由微处理器21形成并组合在一起,创建 成对象的二维图像。

在另一种扫描技术中,E-臂17相对于对象做分段运动,一维 检测器单元16进行检测,而在各分段运动之间静止不动。

每次扫描具有步长ss,如图2中箭头23所示。在如图2所示的 情况下,此时一维检测器单元16具有的电离辐射敏感厚度dt大于电 离辐射扇形射束24的厚度bt2,按照本发明,将微处理器21适合于 在扫描时控制一维检测器单元16的检测,以便在移动的每第n个长 度单位ss获得电离辐射扇形射束24的一维图像,其中n是所述长度 单位中不低于厚度bt2的一半,但低于在所述同一长度单位中的厚 度bt2。换句话说,扫描步长ss可以定义为:

~0.5bt2≤ss<bt2                    (1)

假定bt2<dt                          (2)

这样可以保证二维图像中的高空间分辨率。

最好扫描步长ss显著低于在所述长度单位中电离辐射扇形射束 24的厚度bt2,以改进由扫描所形成的多个一维图像所创建的二维图 像的空间分辨率。如果扫描步长ss基本上是电离辐射扇形射束24 的厚度bt2的一半,就可获得最佳空间分辨率。

假定射束厚度bt2为大约100微米,扫描步长ss应低于100微 米,最好显著低于100微米,但不应低于大约50微米。扫描步长ss 为50微米时获得最佳空间分辨率。

但如果所用的一维检测器单元16具有的电离辐射敏感厚度dt 小于电离辐射扇形射束24的厚度bt2(未示出),按照本发明,微处 理器21适合于在扫描时控制一维检测器单元16的检测,以便在移动 的每第i个长度单位ss获得电离辐射扇形射束24的一维图像,其中 i在所述长度单位中不低于一维检测器单元16的电离辐射敏感厚度dt 的一半,但低于在所述同一长度单位中的电离辐射敏感厚度dt。换 句话说,扫描步长ss可以定义为:

~0.5dt≤ss<dt                    (3)

假定bt2>dt                        (4)

扫描步长最好显著低于电离辐射敏感厚度dt,更优选的是基本 上为电离辐射敏感厚度dt的一半。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扫描步长ss是在厚度bt2或厚度/高 度/宽度dt之中最小者的0.5到0.8倍之间,优选的是0.5到0.7倍 之间,更优选的是0.5到0.6倍之间,最优选的是0.5倍。

当扫描步长ss减小到低于厚度bt2或厚度/高度/宽度dt之中 最小者,空间分辨率逐渐得到改进(代价是扫描时间较长),直到扫 描步长ss等于厚度bt2或厚度/高度/宽度dt之中最小者的一半。如 果扫描步长继续减小,空间分辨率不会再有改进。

应理解,虽然在以上的描述中已经以基于气体的检测器单元的 形式说明了检测器单元,其中自由电子在基本上垂直于入射电离的 方向上漂移,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一种检测器。事实上,任何种类 的检测器都可用于本发明,只要它是一维检测器,能够记录它所接 收的电离辐射的一维图像即可。这种检测器的实例包括基于闪烁器 的检测器、PIN二极管阵列,TFT(薄膜晶体管)阵列、CCD(电荷耦合 器件)阵列、CMOS电路以及任何其它类型的半导体器件。

图3是类似于图2的截面视图的放大的截面示意图,但该图解 说明基于线性半导体阵列16’的检测器装置。半导体阵列的辐射敏感 厚度或宽度,即与阵列延伸成正交的尺寸,用dt表示。应当指出, 该图说明以下情况:在PIN二极管阵列入口处,平面辐射束24的厚 度bt2大于线性半导体阵列宽度dt。

图4是类似于图2-3的截面视图的放大的截面示意图,但该图 说明基于PIN二极管阵列16”的检测器装置。所述检测器包括掺杂的 板31,其在一个表面上携带均匀的金属层25”,而在相对的表面 上携带金属多带层27”。检测器装置相对于入射辐射束倾斜,所以辐 射束以锐照射到检测器装置的均匀金属层25”上。在硅板31中, 入射辐射与其相互作用,造成电子和空穴。在金属层25”、27”上加 适当的电压,电子和空穴被驱向硅板31的相反表面,在金属多带状 层27”上检测电子或空穴并对其进行空间分辨。

应当指出,图4图解说明以下情况:在PIN二极管阵列入口处, 平面辐射束24的厚度bt 2小于有源PIN二极管阵列宽度dt,而所述 宽度取决于PIN二极管阵列的深度和倾斜角。

也可以选择将又一准直器设置在检测器之前(即,待成像的对象 的下游),这样可以限定电离辐射敏感厚度dt。

还应理解,本发明同样适用于记录从对象散射的,而不是对象 透射的辐射二维图像。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