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
发明涉及一种
空气动力学装置和一种具有上述
空气动力学装置的机动车辆,该机动车辆具有至少部分地被
窗户包围的内部客舱。
背景技术
[0002] US 6,394,890 B1公开了一种由设置在挡
风玻璃的内侧上靠近上边缘的纵长的柔性通道形成的除
冰导向器。通道是具有外壁、上壁和内壁的倒U形轮廓。外壁包含具有可剥离封皮的粘合表面,该可剥离封皮在施加到
挡风玻璃之前立即剥离。通道由诸如特别是氯丁
橡胶、聚
氨酯或橡胶的柔性材料构成,通道可以弯曲和拉伸并且在此过程中保持其U形。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用于对窗户吹气的改进装置的机动车辆。
[0004] 所述目的通过如
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和借助于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动力学装置来实现。
从属权利要求限定了本发明的有利改进。
[0005] 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具有内部客舱,该内部客舱至少部分地被窗户包围,其中,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挡风玻璃或一个侧窗或一个后窗配置有空气动力学装置,该空气动力学装置被设计成当空气流冲击在空气动力学装置上时在窗户的面向内部客舱的表面产生
湍流。
[0006] 空气动力学装置在
边界层中相对于窗户产生小
涡流。因此,窗户可以更快地除雾,并且因此可以改善通过窗户的
视野。窗户的快速除雾或解冻为乘客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0007] 在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的有利
实施例中,窗户是后窗。
[0008] 特别是后窗在传统机动车辆中保持最长时间的雾化。因此,空气动力学装置的优点在后窗处最大化。
[0009] 在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的替代有利实施例中,窗户是侧窗或挡风玻璃。
[0010] 因此,在其他窗户也可以更快地实现除雾和清晰视野。
[0011] 在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的另一有利实施例中,空气动力学装置设置在窗户的面向内部客舱的表面上。
[0012] 这种设置尤其对于改型解决方案是有利的,因为空气动力学装置可以容易地附接到窗户。
[0013] 在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的另一有利实施例中,空气动力学装置不与窗户
接触。
[0014] 因此,与
粘合剂粘合的变体的情况相比,空气动力学装置可以以不显眼且美学上更具吸引力的方式设置在内部客舱中。
[0015] 在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的另一有利实施例中,空气动力学装置是透明的。
[0016] 因此,特别是在粘合剂粘合的变型中,确保了通过上述空气动力学装置的视线,并且不损害视野。在透明或半透明设计中,空气动力学装置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设计得更大且因此更有效,但不会妨碍视线。
[0017] 在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的另一有利实施例中,窗户具有加热丝。
[0018] 因此进一步辅助了空气动力学装置的效果。
[0019] 在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的另一有利实施例中,其包含至少一个
通风口,该通风口设置在内部客舱中并且设计成在至少一个空气动力学装置的方向上产生气流。
[0020] 因此,可以以更有针对性的方式实现气流对空气动力学装置的冲击。
[0021] 在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的另一有利实施例中,该机动车辆是轿车。
[0022] 特别是轿车的后窗受到雾化问题的影响。至少一个空气动力学装置的设置可以解决该问题。
[0023]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动力学装置设计用于机动车辆的至少部分地由窗户包围的内部客舱。这里,空气动力学装置设计成当空气流冲击在空气动力学装置上时在空气动力学装置下游产生湍流。
[0024] 因此,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可以用在机动车辆中并且有助于更快地为空气动力学装置所分配的窗户除雾。
附图说明
[0025]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将从更详细的描述和附图中显现出来。将基于附图和以下描述更详细地讨论本发明。在附图中:
[0026]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机动车辆;
[0027] 图2示出了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机动车辆的内部客舱;以及
[0028]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空气动力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图1和图2以不同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10的示例性实施例。图1以后侧视图示出了从外侧看的示例性机动车辆10,且图2以截面图示出了示例性机动车辆10。机动车辆10尤其是轿车(客货两用车)的形式。这种情况在图1和图2中示出。机动车辆10可替代地是旅行车、快背车、掀背车或后背车的形式。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机动车辆10具有至少一个侧
门26和后背门27。
[0030] 如传统的那样,机动车辆10具有前部24和后部25。在向前行驶期间,机动车辆10在前部24的方向上移动。
[0031] 同样传统的是,机动车辆10具有用于容纳至少一个乘客的内部客舱13,该乘客也可以是机动车辆10的驾驶员。内部客舱13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以图2的剖视图示意性地示出。
[0032] 内部客舱13至少部分地被窗户11、17、18包围。因此,机动车辆10具有挡风玻璃17、至少一个侧窗18和后窗11。至少一个侧窗18尤其设置在至少一个门26中。后窗11可以设置在后背门27中或后背门27的外侧。
[0033] 此外,机动车辆10具有
车顶12,该车顶12也可以是可倾斜和/或可折叠的设计。
[0034] 机动车辆10具有至少一个A柱20,并且机动车辆10还可以具有
B柱21和/或
C柱22。在作为轿车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机动车辆10因此具有A柱20、B柱21和C柱22,其中侧窗18设置在C柱22中。
[0035] 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10包含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空气动力学装置16,该至少一个空气动力学装置16分配到挡风玻璃17和/或至少一个侧窗18和/或后窗11。优选地,至少一个空气动力学装置16分别分配给窗户11、17、18中的一个。窗户11、17、18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配置特别地设置成一行的多个空气动力学装置16。分别配有至少一个空气动力学装置16的挡风玻璃17或侧窗18或后窗11尤其包含加热丝。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图3的功能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动力学装置16。
[0036] 空气动力学装置16设计成当气流入射在空气动力学装置16上时(也就是说当空气流19冲击在空气动力学装置16上时)在空气动力学装置16的下游产生湍流30。空气动力学装置16是湍流器或涡流发生器。特别地,空气动力学装置16设计成产生包含涡流(特别是小涡流)的湍流30。空气动力学装置16设计成使得湍流30在窗户11、17、18的面向内部客舱13的表面处产生,特别是在窗户11、17、18的表面处的空气动力学边界层中产生。
[0037] 为此目的,空气动力学装置16尤其包含入射流区域28,该入射流区域28被设计用于使空气流19入射在其上。在这种情况下,空气流19可以特别是
层流或湍流。此外,空气动力学装置16尤其包含流出区域29,该流出区域29设计成在流出区域29的下游产生湍流30。
[0038] 空气动力学装置具有例如至少一个金字塔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金字塔优选地具有正方形基部表面和高度,该高度大致对应于基部表面的一侧的长度的一半。事实证明,这种形式在效果、生产和美学方面特别有利。特别地,金字塔的侧表面为12mm且高度为7mm。
[0039] 为了使上述湍流30发生在空气动力学装置16被分配到的窗户11、17、18的面向机动车辆10的内部客舱13的表面上,空气动力学装置16设置于在窗户11、17、18的至少一个区域中的上游。至少一个空气动力学装置16设置在内部客舱13中的可能
位置在图2中同时示例性示出。因此,至少一个空气动力学装置16是如图2中的虚线所示。
[0040] 空气动力学装置16可以设置在机动车辆10中的侧窗18或挡风玻璃17或后窗11的面向内部客舱13的表面上。特别地,空气动力学装置16在这种情况下是透明的(特别是半透明的)形式。在此,空气动力学装置16特别是附接(特别是粘接)到窗户11、17、18的前部区域中。窗户11、17、18的前部区域在此限定为比窗户11、17、18的后部区域更靠近机动车辆10的前部24。
[0041] 在图2中,位置16.2、16.5、16.8、16.10和16.11示出了空气动力学装置16分别安装在窗户11、17、18上的位置。这里,空气动力学装置16在位置16.2处附接到前侧窗18。在位置16.5中,空气动力学装置16附接到后侧窗18上。在位置16.8中,空气动力学装置16附接到后窗11上。在位置16.10中,空气动力学装置16附接到设置在C柱22中的后侧窗18上。在位置
16.11中,空气动力学装置16附接到挡风玻璃17。这里,位置16.2靠近A柱20。位置16.5是靠近B柱21,以及位置16.10位于C柱。
[0042] 作为窗户11、17、18上的设置的替代方案,空气动力学装置16可以设置在机动车辆中靠近挡风玻璃17或侧窗18或后窗11,特别是使得空气动力学装置16不与相应的窗户11、17、18接触。这里,至少一个空气动力学装置16优选地设置在镶板部件上或者集成到镶板部件中。
[0043] 如果至少一个空气动力学装置16分配到挡风玻璃17,则镶板部件尤其是仪表板32。这种情况在图2中在位置16.12处示出。
[0044] 如果至少一个空气动力学装置16分配到后窗11,则镶板部件尤其是车顶
内衬14。这种情况在图2中在位置16.7处示出。或者,如果空气动力学装置16分配到后窗11,则镶板部件尤其是
制动灯。在此,空气动力学装置16尤其在机动车辆10的后部25的方向上设置在后窗11的前部。
[0045] 如果至少一个空气动力学装置16分配到至少一个侧窗18,则镶板部件特别是侧面镶板部件23。这种情况在图2中的位置16.1、16.4和16.9处示出。在此,空气动力学装置16尤其在机动车辆10的后部25的方向上分别设置在侧窗18的前部。
[0046] 或者,如果至少一个空气动力学装置16分配到至少一个侧窗18,则镶板部件尤其可以是车门镶板部件31。这种情况在图2中的位置16.6处示出,其中空气动力学装置16分别设置在侧窗18下方。
[0047] 机动车辆10尤其包含至少一个通风口15。通风口15设计成产生空气流19。这里,至少一个通风口15设置在机动车辆10中,使得空气流19到达至少一个空气动力学装置16。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机动车辆10具有多个通风口15。因此,通风口15可以设置在仪表板32中和/或车门镶板部件31中和/或在侧面镶板部分23中和/或在控制台33中。
[0048] 尽管已经基于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受所公开的示例的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从其中得出其他变型。
[0049] 这些附图不一定在所有细节上都是准确的并且是按比例的,并且可以以放大的比例或缩小的比例呈现以便提供更好的概览。因此,这里公开的功能细节不应被理解为具有限制性,而仅仅是作为说明性
基础,其为本技术领域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以通用方式使用本发明的指导。
[0050] 这里使用的表达“和/或”用于一系列两个或更多个元件中,意味着可以单独使用每个所述元件,或者可以使用所述元件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例如,如果描述了包括部件A、B和/或C的配置,则配置可以包括A本身;B本身;C本身;A和B组合;A和C组合;B和C组合;或A、B和C的组合。
[0051] 附图标记清单
[0052] 10 机动车辆
[0053] 11 后窗
[0054] 12 车顶
[0055] 13 内部客舱
[0057] 15 通风口
[0058] 16 空气动力学装置
[0059] 17 挡风玻璃
[0060] 18 侧窗
[0061] 19 空气流
[0062] 20 A柱
[0063] 21 B柱
[0064] 22 C柱
[0065] 23 侧面镶板部件
[0066] 24 前
[0067] 25 后
[0068] 26 门
[0069] 27 后背门
[0070] 28 入射流区域
[0071] 29 流出区域
[0072] 30 湍流
[0073] 31 车门镶板部件
[0074] 32 仪表板
[0075] 33 控制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