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谐振器 /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RF线圈装置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RF线圈装置

阅读:936发布:2023-02-26

专利汇可以提供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RF线圈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个实施方式中,MRI装置(10)具有电 力 发送部、 信号 接收部以及图像重构部(62)。电力发送部对RF线圈装置(100)以 谐振器 耦合方式无线发送电力。信号接收部将从RF线圈装置无线发送的数字化后的MR信号以无线方式接收。图像重构部取得由信号接收部接收到的MR信号,基于MR信号对被检体的图像数据进行重构。,下面是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RF线圈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从RF线圈装置取得核磁共振信号,所述RF线圈装置对从被检体发出的所述核磁共振信号进行检测,所述磁共振成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发送部,对所述RF线圈装置的电力接收部,以谐振器耦合方式无线发送电力;
信号接收部,将从所述RF线圈装置无线发送的被数字化后的所述核磁共振信号以无线方式接收;以及
图像重构部,取得由所述信号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核磁共振信号,基于所述核磁共振信号对所述被检体的图像数据进行重构。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RF线圈装置是磁共振成像装置的一部分,
所述RF线圈装置的所述电力接收部以谐振器耦合方式接收电力。
3.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发送部具有以磁共振频率和交流电力的频率分别进行谐振的双重谐振式全身用线圈,所述交流电力的频率是与所述磁共振频率不同的频率,
所述双重谐振式全身用线圈通过以所述磁共振频率进行谐振,从所述被检体诱发所述核磁共振信号,并且通过以所述交流电力的频率进行谐振,无线发送所述交流电力。
4.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执行向摄像区域的RF脉冲的发送的全身用发送线圈,
所述电力发送部中,作为与所述全身用发送线圈不同的构成而具有无线发送电力的电力发送线圈。
5.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RF线圈装置是磁共振成像装置的一部分,
所述RF线圈装置具有以磁共振频率和交流电力的频率分别进行谐振的要素线圈,所述交流电力的频率是与所述磁共振频率不同的频率,
所述要素线圈通过以所述磁共振频率进行谐振,检测来自所述被检体的所述核磁共振信号,并且通过以所述交流电力的频率进行谐振而接收所述交流电力,从而作为所述电力接收部而发挥功能。
6.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RF线圈装置是磁共振成像装置的一部分,
所述RF线圈装置具备作为不同构成的电力接收线圈和要素线圈,所述电力接收线圈作为所述电力接收部而接收被无线发送的电力,所述要素线圈检测来自所述被检体的所述核磁共振信号。
7.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发送部在包括从磁共振成像装置向摄像区域发送RF脉冲的期间和由所述RF线圈装置检测到所述核磁共振信号的期间在内的期间,对所述RF线圈装置持续地无线发送电力。
8.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发送部避开从磁共振成像装置向摄像区域发送RF脉冲的期间地向所述RF线圈装置无线发送电力。
9.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发送部避开由所述RF线圈装置检测到所述核磁共振信号的期间地向所述RF线圈装置无线发送。
10.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发送部避开从磁共振成像装置向摄像区域发送RF脉冲的期间和由所述RF线圈装置检测到所述核磁共振信号的期间地向所述RF线圈装置无线发送电力。
11.一种RF线圈装置,包括要素线圈,所述要素线圈对从被检体发出的核磁共振信号进行检测,所述RF线圈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电力接收部,接收以谐振器耦合方式无线发送的电力;以及
信号发送部,通过消耗由电力接收部接收到的电力,将由所述要素线圈检测到的所述核磁共振信号进行数字化,并且将被数字化后的所述核磁共振信号向磁共振成像装置无线发送。
12.如权利要求11记载的RF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接收部具有电力接收线圈,该电力接收线圈作为天线而发挥功能,该天线是接收从所述磁共振成像装置以谐振器耦合方式无线发送的交流电力的天线。
13.如权利要求12记载的RF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充放电元件和整流器
所述电力接收部将接收到的所述交流电力向所述整流器输入,
所述整流器从所述交流电力生成直流电流,并输出所述直流电流作为对所述充放电元件的充电电流。

说明书全文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RF线圈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RF线圈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MRI是利用拉莫尔频率的RF脉冲对被置于静磁场中的被检体的原子核自旋进行磁激励,并从伴随该激励而产生的MR信号来重构图像的摄像法。另外,上述MRI是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F脉冲是指高频脉冲(radio frequency pulse),MR信号是指核磁共振信号(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ignal)。
[0003] 这里,例如通过使RF脉冲电流流过线圈来向被检体内的原子核自旋发送RF脉冲并对所产生的MR信号进行检测的是RF线圈装置(Radio Frequency Coil Device)。RF线圈装置中有内置于MRI装置自身的装置,但也有例如局部用RF线圈装置那样通过与MRI装置的连接端口的连接器连接而被MRI装置的控制部识别的装置。
[0004] MRI中进行MR信号的收集系统的多通道化。这里的通道是指从RF线圈装置内的各线圈元件分别输出并输入到MRI装置的RF接收器中为止的多个MR信号的各路径。通道数被设定为RF接收器的输入接受数以下,但能够将多个RF线圈装置与MRI装置连接。
[0005] 若MRI装置的控制侧(上述RF接收器侧)与RF线圈装置之间的连接线缆的根数由于多通道化而增大,则布线变得复杂所以不方便。因此,优选将MRI装置的控制侧与RF线圈装置之间的信号的发送以及接收进行无线化,但基于模拟信号的无线发送尚未实现。这是因为有动态范围的降低等各种制约。
[0006] 更详细地讲,MRI装置中,为了抑制对从被检体放射的微弱的MR信号的接收灵敏度的影响,不能使在MRI装置的控制侧与RF线圈装置之间用于无线通信的电磁波的输出增大。在不能使无线输出增大的情况下,由于将发送信号进行空间传播时的信号损失,动态范围降低。因此,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将MR信号进行数字化后无线发送的数字无线发送方式。
[0007] 现有技术文献
[0008] 专利文献
[0009] 专利文献1:特开2010-296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1] 若将MR信号进行数字化后无线发送,则能够消除动态范围的制约问题。但是,在MR信号的数字无线通信中,关于RF线圈装置侧的电确保没有进行充分研究。例如可以考虑将可充电电池内置于RF线圈装置的方法,但目前市售的可充电电池中,与MRI中的RF线圈装置的消耗电力相比充电电容并不一定是充分的。因而,在执行多个脉冲序列的情况下,可以想到在执行下一脉冲序列之前不得不更换可充电电池的情况。
[0012] 因此,希望有在将RF线圈装置检测到的MR信号向MRI装置的控制侧无线发送的构成中,充分且有效地确保RF线圈装置的电力的新技术。
[0013] 本发明的目的是能够提供在将由RF线圈装置检测到的MR信号向MRI装置的控制侧无线发送的构成中,将RF线圈装置的电力充分且有效地确保的新技术。
[0014]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5] 以下,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取的形态的几个例按每个形态进行说明。
[0016] (1)一个实施方式中,MRI装置从检测由被检体发出的MR信号的RF线圈装置取得MR信号,具有电力发送部、信号接收部以及图像重构部。
[0017] 电力发送部对RF线圈装置的电力接收部以谐振器耦合方式无线发送电力。
[0018] 信号接收部将从RF线圈装置无线发送的数字化后的MR信号以无线方式接收。
[0019] 图像重构部取得由信号接收部接收到的MR信号,基于MR信号对被检体的图像数据进行重构。
[0020] (2)上述(1)的MRI装置也可以如以下这样构成。即,RF线圈装置为MRI装置的一部分,RF线圈装置的电力接收部以谐振器耦合方式接收电力。
[0021] (3)上述(1)的MRI装置也可以如以下这样构成。即,电力发送部具有以磁共振频率和作为与磁共振频率不同的频率的交流电力的频率分别进行谐振的双重谐振式全身用线圈。双重谐振式全身用线圈通过以磁共振频率进行谐振而从被检体诱发MR信号,并且通过以交流电力的频率进行谐振而将交流电力无线发送。
[0022] (4)上述(1)的MRI装置也可以如以下这样构成。即,还具备执行对摄像区域的RF脉冲的发送的全身用发送线圈。电力发送部中作为与全身用发送线圈不同的构成而具有将交流电力无线发送的电力发送线圈。
[0023] (5)上述(1)的MRI装置也可以如以下这样构成。即,RF线圈装置是MRI装置的一部分。RF线圈装置具有以磁共振频率和作为与磁共振频率不同的频率的交流电力的频率分别进行谐振的要素线圈。要素线圈通过以磁共振频率进行谐振而检测来自被检体的MR信号,并且与交流电力的频率进行谐振而接收交流电力,从而作为电力接收部发挥功能。
[0024] (6)上述(1)的MRI装置也可以如以下这样构成。即,RF线圈装置是MRI装置的一部分,RF线圈装置作为不同的构成而具有作为电力接收部接收被无线发送的交流电力的电力接收线圈、以及检测来自被检体的MR信号的要素线圈。
[0025] (7)上述(1)的MRI装置也可以如以下这样构成。即,电力发送部包括从MRI装置向摄像区域发送RF脉冲的期间、以及由RF线圈装置检测到MR信号的期间地对RF线圈装置持续地无线发送电力。
[0026] (8)上述(1)的MRI装置也可以如以下这样构成。即,电力发送部避开从MRI装置向摄像区域发送RF脉冲的期间地向RF线圈装置无线发送电力。
[0027] (9)上述(1)的MRI装置也可以如以下这样构成。即,电力发送部避开由RF线圈装置检测到MR信号的期间地向RF线圈装置无线发送电力。
[0028] (10)上述(1)的MRI装置也可以如以下这样构成。即,电力发送部避开从MRI装置向摄像区域发送RF脉冲的期间以及由RF线圈装置检测到MR信号的期间地向RF线圈装置无线发送电力。
[0029] (11)一个实施方式中,RF线圈装置具有要素线圈、电力接收部以及信号发送部。
[0030] 要素线圈检测从被检体发出的MR信号。
[0031] 电力接收部接收以谐振器耦合方式无线发送的电力。
[0032] 信号发送部通过消耗由电力接收部接收到的电力,将由要素线圈检测到的MR信号进行数字化,并且将数字化后的MR信号向MRI装置无线发送。
[0033] (12)上述(11)的RF线圈装置也可以如以下这样构成。即,电力接收部具有电力接收线圈,该电力接收线圈作为接收从MRI装置以谐振器耦合方式无线发送的交流电力的天线而发挥功能。
[0034] (13)上述(12)的RF线圈装置也可以如以下这样构成。即,还具备充放电元件和整流器,电力接收部将接收到的交流电力向整流器输入。整流器从交流电力生成直流电流,作为对充放电元件的充电电流而输出直流电流。
[0035] 发明效果
[0036] 根据上述(1)~(10)的MRI装置,在将由RF线圈装置检测到的MR信号向MRI装置的控制侧无线发送的构成中,能够通过新技术充分且有效地确保RF线圈装置的电力。
[0037] 根据上述(11)~(13)的RF线圈装置,在将由RF线圈装置检测到的MR信号向MRI装置的控制侧无线发送的构成中,能够通过新技术确保充分且有效地确保RF线圈装置的电力。附图说明
[0038]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MRI装置的整体构成的框图
[0039]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MRI装置中的全身用线圈的构造的一例的示意立体图。
[0040]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MRI装置中与RF脉冲的发送系统以及电力发送系统有关的构成的框图。
[0041]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RF线圈装置的要素线圈的构成的一例的示意等效电路图。
[0042] 图5是将图4的要素线圈EC1作为阻抗Z1、Z2的并联电路来使用的情况下的等效电路图。
[0043]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RF线圈装置的控制系统中的MR信号的处理系统以及充电系统的框图。
[0044] 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MRI装置中与MR信号的数字无线通信系统有关的构成的框图。
[0045] 图8是表示电力发送的定时的第1例的时间图。
[0046] 图9是表示电力发送的定时的第2例的时间图。
[0047] 图10是表示电力发送的定时的第3例的时间图。
[0048] 图11是表示电力发送的定时的第4例的时间图。
[0049] 图1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MRI装置的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
[0050] 图13是第2实施方式的MRI装置中的电力发送线圈的等效电路图。
[0051] 图1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MRI装置中的全身用线圈的等效电路以及电力发送线圈的配置例的示意立体图。
[0052] 图15是在第2实施方式中从与图13不同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电力发送线圈的等效电路图。
[0053] 图16是在第2实施方式中将相对于全身用线圈的电力发送线圈的配置的其他例用与图14相同的标记表示的示意立体图。
[0054] 图17是以图14、16的配置方式比较由经过电力发送线圈的磁束形成的耦合的有无的说明图。
[0055] 图18是在第2实施方式中利用与RF线圈装置的位置关系来表示电力发送线圈的配置例的截面示意图。
[0056] 图19是在第2实施方式中将与RF脉冲的发送系统以及电力发送系统有关的构成与图3同样地表示的框图。
[0057] 图20是第3实施方式的MRI装置中的电力发送线圈的等效电路图。
[0058] 图21是将第3实施方式的电力发送线圈的配置例与图14同样地表示的示意立体图。
[0059] 图22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RF线圈装置的构成例的示意等效电路图。
[0060] 图23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MRI装置中与MR信号的数字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充电系统有关的构成的框图。
[0061] 图24是表示在第5实施方式中使用8字型的电力发送线圈的情况下由与电力接收线圈的组合形成的耦合的程度的差异的说明图。
[0062] 图25是表示在第5实施方式中使用环状的电力发送线圈的情况下由与电力接收线圈的组合形成的耦合的程度的差异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3] 作为向装配型RF线圈装置发送电力的方法,可以考虑(1)能够进行近距离间的无线发送的电磁感应方式以及电场耦合方式、(2)即使是稍离开的距离也能够进行无线发送的谐振器耦合方式、(3)经由线路发送电力的线路耦合方式等。
[0064] 但是,若在从RF线圈装置侧向MRI装置的控制侧无线发送MR信号的构成中考虑用户的便利性,则优选对离开某种程度距离的RF线圈装置也能够无线发送电力。否则,则需要通过某种手段使电力发送侧和电力接收侧接近固定,在装配型RF线圈装置的配置上会产生制约。
[0065] 于是,认为优选的是上述(2)的谐振器耦合方式,但现有技术中没有以谐振器耦合方式向RF线圈装置无线发送电力的构思。因此,本发明人想出了通过谐振器耦合方式对即使离开某种程度的距离的RF线圈装置也能够充分且有效地无线发送电力的新技术。
[0066] 本实施方式的谐振器耦合方式中,电力发送侧以及电力接收侧的各天线电路的谐振频率被调整为相同。并且,通过使谐振频率的大电流流过电力发送侧的天线电路而产生谐振频率的电磁波,并通过该电磁波使电力接收侧的天线电路进行谐振。
[0067] 这样,通过流过电力接收侧的天线电路的电流,能够对电力接收侧的充放电元件进行充电。上述充放电元件是指如电容器、可充电电池等那样能够重复进行充电以及放电的电路元件。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以可充电电池BAT为例进行说明,但也可以使用电气双重层电容器等其他充放电元件。
[0068] 以下,基于附图对适用上述的新技术的RF线圈装置、MRI装置以及MRI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相同的要素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0069] (第1实施方式)
[0070] 第1实施方式与第2~第5实施方式的差异如下。
[0071] 即,第1实施方式中,使全身用线圈WB1兼用电力发送功能,并且RF线圈装置内的MR信号检测用的各要素线圈兼用电力接收功能。另一方面,第2、第3、第5实施方式的全身用线圈不具有电力发送功能,第4实施方式中在RF线圈装置内与要素线圈另行地设置电力接收用线圈。
[0072] 因而,第1实施方式的全身用线圈WB1(参照图2)进行向摄像区域的RF脉冲的发送、以及对装配型RF线圈装置的电力的无线发送。
[0073] 全身用线圈WB1可以没有来自被检体的MR信号的接收功能,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假设具有MR信号的接收功能。
[0074] 因此,全身用线圈WB1是双重谐振式(双重调谐式)构造,通过以拉莫尔频率进行谐振而发生RF脉冲,通过以低于拉莫尔频率的规定的频率进行谐振而向RF线圈装置无线发送电力。此外,全身用线圈WB1通过以拉莫尔频率进行谐振而诱发(检测)来自被检体的MR信号。
[0075] 同样,RF线圈装置内的各要素线圈也为双重谐振式的构造。以下,从MRI装置的整体构成开始依次说明。
[0076]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MRI装置10的整体构成的框图。由于会变得复杂,因此图1没有图示MRI装置10的全部构成要素,关于高通滤波器HPF1等在图1中省略的其他构成要素,在图2~图7中进行说明。
[0077] 这里,作为一例,将图1所示的MRI装置10的构成要素分为诊视床单元20、架台(gantry)30、控制装置40这三个来进行说明。
[0078] 第一,诊视床单元20具有诊视床21、顶板22、配置在诊视床21内的顶板移动机构23。在顶板22的上表面载置被检体P。此外,在顶板22内,配置有检测来自被检体P的MR信号的接收RF线圈24。
[0079] 诊视床21将顶板22能够在平方向(装置坐标系的Z轴向)上移动地进行支承。
[0080] 顶板移动机构23在顶板22位于架台30外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诊视床21的高度,来调整顶板22的铅直方向的位置。
[0081] 此外,顶板移动机构23通过使顶板2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而使顶板22进入到架台30内,在摄像后使顶板22移出到架台30外。
[0082] 这里,作为一例,在被检体P设置接收来自胸部的MR信号的装配型RF线圈装置100。RF线圈装置100通过以谐振器耦合方式接收被无线发送的电力并消耗该电力来进行动作。RF线圈装置100将从被检体P检测到的MR信号进行数字化,将数字化后的MR信号向MRI装置10的控制侧(后述的无线通信装置36)无线发送。
[0083] 本实施方式中,除了上述胸部用的RF线圈装置100以外,还能够将骨盆部用RF线圈装置、下肢RF线圈装置等各种数字无线通信型RF线圈装置作为MR信号的接收用来使用。这些RF线圈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以及后述的第2~第5实施方式中也为MRI装置10的一部分,但也可以为与MRI装置10相独立的构成要素。
[0084] 第二,架台30例如构成为圆筒状,设置于摄像室。架台30具有静磁场磁31、匀磁线圈单元32、倾斜磁场线圈单元33、RF线圈单元34以及无线通信装置36。
[0085] 静磁场磁铁31例如是超导线圈,构成为圆筒状。静磁场磁铁31通过从后述的控制装置40的静磁场电源42供给的电流在摄像空间形成静磁场。所谓摄像空间例如是指放置被检体P并施加静磁场的架台30内的空间。另外,也可以不设置静磁场电源42,而由永久磁铁构成静磁场磁铁31。
[0086] 匀磁线圈单元32例如构成为圆筒状,在静磁场磁铁31的内侧与静磁场磁铁31同轴地配置。匀磁线圈单元32通过从后述的控制装置40的匀磁线圈电源44供给的电流形成将静磁场进行均匀化的偏置磁场。
[0087] 倾斜磁场线圈单元33例如构成为圆筒状,配置在匀磁线圈单元32的内侧。倾斜磁场线圈单元33具有X轴倾斜磁场线圈、Y轴倾斜磁场线圈以及Z轴倾斜磁场线圈(未图示)。
[0088] 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设为X轴、Y轴、Z轴是装置坐标系。这里,作为一例,将装置坐标系的X轴、Y轴、Z轴如以下这样定义。
[0089] 首先,以铅直方向为Y轴方向,将顶板22配置成其上表面的法线方向成为Y轴方向。以顶板22的水平移动方向为Z轴方向,将架台30配置成其轴方向成为Z轴方向。X轴方向为与这些Y轴方向、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图1的例中是顶板22的宽度方向。
[0090] X轴倾斜磁场线圈在摄像区域形成与从后述的倾斜磁场电源46供给的电流相应的X轴方向的倾斜磁场Gx。同样,Y轴倾斜磁场线圈在摄像区域形成与从倾斜磁场电源46供给的电流相应的Y轴方向的倾斜磁场Gy。同样,Z轴倾斜磁场线圈在摄像区域形成与从倾斜磁场电源46供给的电流相应的Z轴方向的倾斜磁场Gz。
[0091] 并且,关于切片选择方向倾斜磁场Gss、相位编码方向倾斜磁场Gpe、以及读出方向(频率编码方向)倾斜磁场Gro,能够通过装置坐标系的3轴方向的倾斜磁场Gx、Gy、Gz的合成而设定为任意方向。
[0092] 上述摄像区域例如是1个图像或1组图像的生成中使用的MR信号的收集范围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是成为图像的区域。关于摄像区域,例如作为摄像空间的一部分而利用装置坐标系三维地规定。例如,在为了防止折返伪影而在比要图像化的区域更大的范围内收集MR信号的情况下,摄像区域是MR信号的收集范围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还有MR信号的收集范围的全部为图像,MR信号的收集范围与摄像区域一致的情况。此外,上述“1组图像”是例如多切片摄像等那样用1个脉冲序列将多个图像的MR信号一齐收集的情况的多个图像。
[0093] RF线圈单元34例如构成为圆筒状,配置在倾斜磁场线圈单元33的内侧。RF线圈单元34具有上述的全身用线圈WB1。关于全身用线圈WB1的详细内容,在后述的图2中进行说明。此外,也可以是,RF线圈单元34还包括仅进行电力的发送的电力发送线圈。
[0094] 无线通信装置36接收从RF线圈装置100无线发送的数字化后的MR信号,将接收到的MR信号向RF接收器50输入。
[0095] 第三,控制装置40具有静磁场电源42、匀磁线圈电源44、倾斜磁场电源46、RF发送器48、电力发送器49、RF接收器50、系统控制部61、系统总线SB、图像重构部62、图像数据库63、图像处理部64、输入装置72、显示装置74以及存储装置76。
[0096] 倾斜磁场电源46将用于形成倾斜磁场Gx、Gy、Gz的各电流分别向X轴倾斜磁场线圈、Y轴倾斜磁场线圈、Z轴倾斜磁场线圈供给。
[0097] 电力发送器49对全身用线圈WB1发送无线发送用的规定频率的交流电力。关于其详细内容,利用后述的图2以及图3进行说明。
[0098] RF发送器48基于从系统控制部61输入的控制信息,生成引起核磁共振的拉莫尔频率的RF电流脉冲,将其发送给RF线圈单元34。与该RF电流脉冲相应的RF脉冲从RF线圈单元34被发送至被检体P。
[0099] 全身用线圈WB1、接收RF线圈24检测因被检体P内的原子核自旋被RF脉冲激励而产生的MR信号,将检测到的MR信号以有线方式向RF接收器50输入。
[0100] RF接收器50对从全身用线圈WB1以及接收RF线圈24输入的MR信号实施规定的信号处理之后,实施A/D(analog to digital)变换,进而进行滤波等处理,从而生成MR信号的原始数据。原始数据是指被数字化的MR信号的复数数据。
[0101] 由于来自无线通信装置36的信号通过A/D变换已经被数字化,因此仅实施必要的数据处理。RF接收器50将MR信号的原始数据向图像重构部62输入。
[0102] 系统控制部61在主扫描的摄像条件的设定、摄像动作以及摄像后的图像显示中,经由系统总线SB等布线进行MRI装置10整体的系统控制。
[0103] 上述摄像条件例如是指通过哪个种类的脉冲序列在怎样的条件下发送RF脉冲等,在怎样的条件下从被检体P收集MR信号。作为摄像条件的例子,可以举出作为摄像空间内的位置的信息的摄像区域、切片数、摄像部位、自旋回波法或并行成像等脉冲序列的种类等。上述摄像部位是指将例如胸部、腹部等的被检体P的哪个部分作为摄像区域来图像化。
[0104] 上述“主扫描”是用于T1强调图像等作为目的的诊断图像的摄像的扫描,不包括定位图像用的MR信号收集的扫描、矫正扫描。所谓扫描是指MR信号的收集动作,假设不包括图像重构。所谓矫正扫描例如是指为了决定主扫描的摄像条件内的未确定的条件、图像重构处理或图像重构后的修正处理中使用的条件或数据而与主扫描另行进行的扫描。作为矫正扫描,有对主扫描中的RF脉冲的中心频率进行计算的序列等。所谓预扫描是指在矫正扫描内在主扫描之前进行的扫描。
[0105] 此外,系统控制部61使摄像条件的设定画面信息显示在显示装置74上,基于来自输入装置72的指示信息而设定摄像条件。此外,系统控制部61在摄像后使生成的显示用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显示在显示装置74上。
[0106] 输入装置72将对摄像条件、图像处理条件进行设定的功能提供给用户。
[0107] 图像重构部62按照相位编码步数以及频率编码步数,将从RF接收器50输入的MR信号的原始数据作为k空间数据来配置以及保存。k空间是指频率空间。图像重构部62通过对k空间数据实施包括二维傅里叶变换等的图像重构处理,生成被检体P的图像数据。图像重构部62将所生成的图像数据保存到图像数据库63。
[0108] 图像处理部64从图像数据库63取入图像数据,对其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将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作为显示用图像数据保存到存储装置76。
[0109] 存储装置76对于上述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将该显示用图像数据的生成中使用的摄像条件及被检体P的信息(患者信息)等作为附带信息附加并存储。
[0110] 另外,上述说明中,将MRI装置10的构成要素分类为诊视床单元20、架台30、控制装置40这三个,但这只不过是一解释例。
[0111] 例如,顶板移动机构23也可以为控制装置40的一部分。
[0112] 或者,RF接收器50也可以不是配置在架台30外,而是配置在架台30内。在该情况下,例如相当于RF接收器50的电子电路基盘配置在架台30内。并且,通过接收RF线圈24等从电磁波变换为模拟电信号的MR信号被该电子电路基盘内的前置放大器放大并作为数字信号而输出至架台30外,输入至图像重构部62。向架台30外的输出时,若例如使用光通信线缆作为光数字信号来发送,则可减轻外部噪声的影响,因此优选。
[0113]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MRI装置10中的全身用线圈WB1的构造的一例的示意立体图。另外,为了便于易懂,对于全身用线圈WB1的电路的导线,将X轴方向正侧(近前侧)用粗线记载,将负侧(里侧)用细线记载。此外,关于导线与导线交叉的部位,将电连接部位用黑圈记载,将未被电连接的部位的一方以半圆状记载,从而将两者区别。
[0114] 全身用线圈WB1具有第1环路导体200、第2环路导体202、8个连接导体(Lang)204、16个并联谐振电容器Ca、8个串联谐振电容器Cb。
[0115] 图2中,第1环路导体对应于与X-Y平面平行的左侧的两个环,第2环路导体对应于与X-Y平面平行的右侧的两个环。
[0116] 在图2中作为一例,连接导体204对应于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直线,其中5个由粗线记载,3个由细线记载。8个连接导体204各自的一端侧与第1环路导体200连接,另一端侧与第2环路导体202连接。即,全身用线圈WB1由第1环路导体200、第2环路导体202、8个连接导体204构成为笼型。
[0117] 在各连接导体204的中途(例如中央),串联地插入有各一个串联谐振电容器Cb。
[0118] 第1环路导体200中,在与各连接导体204的连接节点之间(共8个区间),以与第1环路导体200的环并联的方式连接有各一个并联谐振电容器Ca。同样,第2环路导体202中,在与各连接导体204的连接节点之间(共8个区间),以与第2环路导体202的环并联的方式连接有各一个并联谐振电容器Ca。
[0119] 即,若将第1环路导体200或第2环路导体202中的、与连接导体204的连接节点之间的布线作为电感成分来使用,则在并联谐振电容器Ca之间,局部地LC电路成立。
[0120] 因而,第1实施方式的全身用线圈WB1是在电路上将日本专利第2714044号的图1的双重谐振高频线圈的(梯子型延迟电路的)元素数量从6个变更为8个的构造。这里的元素数量等于连接导体204的数量。
[0121] 因此,全身用线圈WB1以两个不同的频率进行谐振,因此将高的谐振频率设为第1谐振频率f1,将低的谐振频率设为第2谐振频率f2。
[0122] 全身用线圈WB1的电路常数被设定成第1谐振频率f1成为拉莫尔频率、并且第2谐振频率f2成为电力发送用的频率。本说明书中,假设拉莫尔频率为与磁共振频率同义。
[0123] 这里的电路常数是(1)并联谐振电容器Ca的电容值、(2)串联谐振电容器Cb的电容值、(3)第1环路导体200中的与连接导体204的连接节点之间的电感、(4)第2环路导体202中的与连接导体204的连接节点之间的电感等。
[0124] 关于电力发送用的第2谐振频率f2,避开在设置MRI装置10的每个国家按规定被限制的频带,在提出本申请时的日本,例如能够使用6MHz带、13MHz带的频率。
[0125] 但是,不局限于RF脉冲的发送时、MR信号的检测时,在对RF线圈装置持续地无线发送电力的情况下(参照后述的图8),第2谐振频率f2避开拉莫尔频率的自然数分之一的频率则更为安全。
[0126] 此外,第1谐振频率f1、第2谐振频率f2的数式记载于专利第2714044号的第3项,因此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
[0127] 全身用线圈WB1由于是8个元素的鸟笼型,因此图2中作为一例,被从度相差90度的各连接节点通过QD(quadrature phase:直角相位)方式供电。这是考虑到磁场的产生方向,为了使发送能量高效地贡献于原子核自旋的旋转(激励)。
[0128] 具体而言,高频收发线缆210、212分别在第1环路导体200中连接于角度相差90度的部位。即,在两端连接有高频收发线缆210的一个并联谐振电容器Ca与在两端连接有高频收发线缆212的别的并联谐振电容器Ca之间,还夹着另一个并联谐振电容器Ca。
[0129] 此外,电力发送线缆220连接于一个连接导体204的串联谐振电容器Cb的两端,电力发送线缆222连接于别的连接导体204的串联谐振电容器Cb的两端。在将全身用线圈WB1以X-Y平面的截面观察的情况下,连接导体204的数量为8个,一个连接导体204介于连接有电力发送线缆220的连接导体204与连接有电力发送线缆222的连接导体204之间,因此为QD方式。
[0130] 另外,图2中,将针对这些高频收发线缆210、212以及电力发送线缆220、222的全身用线圈WB1的连接布线为了与全身用线圈WB1的导线进行区别而用虚线记载。
[0131]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MRI装置10中与RF脉冲的发送系统以及电力发送系统有关的构成的框图。图中的GND表示接地线(grandline)。
[0132] 如图3所示,MRI装置10还具有相位分割器230、232、高通滤波器HPF1、HPF2、以及低通滤波器LPF1、LPF2。高通滤波器HPF1、HPF2分别与高频收发线缆210、212串联而被插入。低通滤波器LPF1、LPF2分别与电力发送线缆220、222串联而被插入。
[0133] RF发送器48将第1谐振频率f1设定为从系统控制部61输入的拉莫尔频率,将第1谐振频率f1的高频电力向相位分割器230供电。
[0134] 相位分割器230对所输入的高频电力进行放大,并且二分割为相位相互相差90°的RF脉冲(高频脉冲)。相位分割器230将分割后的一方的相位(0°)的RF脉冲经由高频收发线缆210经由向全身用线圈WB1的并联谐振电容器Ca的两端供电。此外,相位分割器230将分割后的另一方的相位(90°)的RF脉冲经由高频收发线缆212向全身用线圈WB1的别的并联谐振电容器Ca供电。
[0135] 由此,全身用线圈WB1以第1谐振频率f1进行谐振,因此从全身用线圈WB1向摄像区域以QD方式发送RF脉冲。
[0136] 另外,高通滤波器HPF1、HPF2防止比第1谐振频率f1低的第2谐振频率f2经由全身用线圈W1向相位分割器230侧侵入。
[0137] 另一方面,电力发送器49将第2谐振频率f2设定为从系统控制部61输入的电力发送用的频率,将第2谐振频率f2的交流电力向相位分割器232供电。相位分割器232对所输入的电力进行放大,并且二分割为相位相互相差90°。
[0138] 相位分割器230将分割后的一方的相位(0°)的交流电力经由电力发送线缆220向全身用线圈WB1的串联谐振电容器Cb的两端供电。此外,相位分割器230将分割后的另一方的相位(90°)的交流电力经由电力发送线缆222向全身用线圈WB1的别的串联谐振电容器Cb供电。
[0139] 由此,全身用线圈WB1以第2谐振频率f2进行谐振,因此从全身用线圈WB1以QD方式发送第2谐振频率f2的电磁波。即,对RF线圈装置100无线发送电力。
[0140] 另外,低通滤波器LPF1、LPF2防止第1谐振频率f1经由全身用线圈W1向相位分割器232侧侵入。
[0141] 此外,电力发送侧不需要一定是QD方式,图2的线缆222及图3的相位分割器232也可以省略。
[0142]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RF线圈装置100的要素线圈的构成的一例的示意等效电路图。图4中为了避免复杂化,示出4个要素线圈EC1~EC4,但要素线圈的数量既可以是5个以上,也可以是3个以下。
[0143] 如图4所示,各要素线圈EC1~EC4具有开关SW1、电容器C1、C2、CS、以及线圈L1。各要素线圈EC1~EC4是双重谐振式。
[0144] 即,各要素线圈EC1~EC4中,电容器C1、C2、CS的各电容值及线圈L1的电感值被整合为第1谐振频率f1成为拉莫尔频率,并且第2谐振频率f2成为交流电力的发送频率。这一点在接下来的图5中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此外,关于开关SW1的通断的切换,在后述的图7中进行说明。
[0145] 此外,RF线圈装置100对应于各个要素线圈EC1~EC4而具有与要素线圈相同数量的同轴线缆104。在各要素线圈EC1~EC4的电容器C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各同轴线缆104的一端侧。各同轴线缆104的另一端侧与RF线圈装置100的控制系统102连接。在各同轴线缆104的一端侧插入有电容器C3。
[0146] 各要素线圈EC1~EC4的电容器C2以及插入到各同轴线缆104内的电容器C3的各电容值被选择为它们作为阻抗匹配电路发挥功能。另外,关于在图4中与控制系统102连接的天线106a~106d,在后述的图7中进行说明。
[0147] 图5表示将图4的要素线圈EC1作为阻抗Z1、Z2的并联电路来使用的情况下的等效电路图。
[0148] 图5的电感成分LS相当于图4的各要素线圈EC1~EC4的布线中除了与同轴线缆104的2处连接节点间以外的部分的电感。即,以电容器C2-C3间的连接节点为起点,经过开关SW1等并以电容器C1、C2、同轴线缆104的连接节点为终点的布线的电感成分为LS。
[0149] 因而,各要素线圈EC1~EC4的阻抗Zt相当于虚线框的阻抗Z1的部分与单点划线框的阻抗Z2的部分的并联电路的阻抗Zt。
[0150] 于是,若设电容器C1、C2、CS的各电容值分别为C1、C2、Cs,线圈L1的电感值为L1,电感成分LS的电感值为Ls,则第1谐振频率f1以及第2谐振频率f2可用以下的(1)式以及(2)式表示。
[0151] 【数式1】
[0152]
[0153]
[0154]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RF线圈装置100的控制系统102中的MR信号的处理系统以及充电系统的框图。如图6所示,控制系统102具有可充电电池BAT。进而,控制系统102对应于各要素线圈EC1~EC4而具有双工器(分波器)DP1~DP4、前置放大器PA1~PA4、A/D变换器AD1~AD4以及整流器RC1~RC4。
[0155] 另外,若示出全部的要素线圈EC1~EC4的布线则会变得复杂,因此图6中仅示出要素线圈EC1、EC2的连接目的地的布线。因而,双工器DP3、DP4、以及前置放大器PA3、PA4、A/D变换器AD3、AD4没有图示。
[0156] 双工器(分波器)DP1~DP4经由同轴线缆104分别与各要素线圈EC1~EC4连接。这里,各要素线圈EC1~EC4以从被检体P发出的MR信号的频率(被设定为拉莫尔频率的第1谐振频率f1)进行谐振,因此检测到微弱的MR信号。
[0157] 此外,各要素线圈EC1~EC4接收从全身用线圈WB1发出的第2谐振频率f2的电磁波而进行谐振,从而无线接受交流电力。由各要素线圈EC1~EC4接收到的MR信号以及交流电力经由同轴线缆104分别取入到控制系统102的双工器DP1~DP4。
[0158] 双工器DP1~DP4提取第1谐振频率f1的电流成分(MR信号)并分别输入到前置放大器PA1~PA4。
[0159] 此外,双工器DP1~DP4提取第2谐振频率f2的电流成分(交流电力)并分别输入到整流器RC1~RC4。
[0160] 各整流器RC1~RC4将从双工器DP1~DP4分别输入的交流电流变换为直流电流,将该直流电流作为充电电流向可充电电池BAT供给。
[0161] 各前置放大器PA1~PA4对从双工器DP1~DP4分别输入的第1谐振频率f1的MR信号进行放大,并分别输入到A/D变换器AD1~AD4。
[0162] A/D变换器AD1~AD4将所输入的(模拟的)MR信号进行数字化,将数字化后的MR信号输入给后级(参照图7)。
[0163] 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MRI装置10中与MR信号的数字无线通信系统有关的构成的框图。若示出全部的要素线圈的布线则会变得复杂,因此图7中也与图6同样,关于RF线圈装置100仅示出要素线圈EC1、EC2的连接目的地的布线,省略其他要素线圈EC3、EC4的布线。
[0164] 如图7所示,RF线圈装置100的控制系统102还具有CPU(Central Processor Unit)110、P/S变换器(Parallel/Serial Converter)PSC、数据发送部116、参照信号接收部118、ID发送部(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 Unit)122以及信号接收部124。
[0165] 此外,无线通信装置36具有天线306a~306d、数据接收部316、参照信号发送部318、ID接收部(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Receiving Unit)322以及门信号发送部
324。
[0166] 此外,MRI装置10(的控制装置40)还具有上变频部402、脉冲波形生成部404、固定频率生成部406、以及可变频率生成部408。
[0167] 此外,RF接收器50具有下变频部410和信号处理部412。
[0168] 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在RF线圈装置100与无线通信装置36之间存在四个无线通信路径。以下,对这些构成依次进行说明。
[0169] 第一,在天线106c-306c之间,无线发送RF线圈装置100的识别信息。具体而言,例如,ID发送部122将上述识别信息预先存储或者从CPU110取得。ID发送部122将上述识别信息的数字信号的无线输出的功率设为适合于远距离无线通信的电平而向天线106c输入。天线106c放射识别信息的数字信号的电磁波。
[0170] 无线通信装置36的天线306c检测从天线106c放射的载波,向ID接收部322输入。ID接收部322从所输入的载波提取RF线圈装置100的识别信息,将其向系统控制部61输入。由此,系统控制部61识别当前连接着胸部用RF线圈装置等各种RF线圈装置中的哪一个等与RF线圈装置有关的信息。
[0171] 第二,在天线306d-106d之间,从无线通信装置36对RF线圈装置100在摄像中持续地无线发送数字门信号。门信号是切换各线圈元件EC1~EC4的通断的开关SW1的控制信号
[0172] 具体而言,门信号发送部324将门信号的无线输出的功率设为适合于远距离无线通信的电平并向天线306d输入,天线306d放射门信号的电磁波。RF线圈装置100的天线106d检测从天线306d放射的载波,向门信号接收部124输入。
[0173] 门信号接收部124从所输入的载波提取门信号并向CPU110输入。CPU110基于门信号,通过开关SW1切换各线圈元件EC1~EC4的通断。
[0174]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从门信号发送部324向门信号接收部124发送触发信号,在门信号接收部124内基于触发信号生成门信号。
[0175] 关于对RF线圈装置100无线发送电力的定时,在接下来的图8~图11中叙述四个例,这里考虑在RF脉冲被发送至被检体P的期间中不执行电力的无线发送的情况(参照图10)。
[0176] 在RF脉冲被发送至被检体P的期间中,从天线306d向RF线圈装置100输入的门信号例如置为开(ON)电平。在门信号为开电平的期间中,上述开关SW1成为断开状态,各线圈元件EC1~EC4成为环被中断的状态,因此不能检测MR信号,也不能接收交流电力。
[0177] 在除了向被检体P的RF脉冲的发送期间以外的期间中,例如关(OFF)电平的门信号被无线发送。在门信号为关电平的期间中,上述开关SW1为接通状态,各线圈元件EC1~EC4能够检测MR信号,并且能够接收交流电力。
[0178] 第三,在天线306b-106b之间,在摄像中从无线通信装置36向RF线圈装置100持续地无线发送数字参照信号。参照信号为使作为MR信号的发送侧的RF线圈装置100与以固定频率生成部406为基础的系统的基准频率同步的信号。参照信号发送部318通过对从固定频率生成部406输入的基准时钟信号进行调制、频率变换、放大、滤波等处理,生成参照信号。
[0179] 固定频率生成部406生成一定频率的基准时钟信号。固定频率生成部406为了生成基准时钟信号,例如具有稳定度高的水晶振荡器等。固定频率生成部406对参照信号发送部318以及可变频率生成部408输入基准时钟信号。此外,固定频率生成部406对图像重构部62、脉冲波形生成部404等在MRI装置10内进行时钟同步的部位也输入基准时钟信号。
[0180] 可变频率生成部408具有PLL(Phase-Locked Loop:相位同步电路)、DDS(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r:数字直接合成振荡器)、混频器等。可变频率生成部408基于上述的基准时钟信号进行动作。
[0181] 可变频率生成部408生成与从系统控制部61输入的设定值一致的可变频率的本地信号(时钟信号),作为RF脉冲的中心频率。
[0182] 为此,系统控制部61在预扫描前将RF脉冲的中心频率的初始值向可变频率生成部408输入。此外,系统控制部61在预扫描后将RF脉冲的中心频率的修正值向可变频率生成部408输入。
[0183] 可变频率生成部408对下变频部410以及上变频部402输入上述的可变频率的本地信号。
[0184] 此外,对RF线圈装置100的各A/D变换器AD1~AD4中的采样的定时进行决定的触发信号(A/D变换开始信号)从系统控制部61输入至参照信号发送部318。这里的采样例如是指将模拟信号的强度每隔一定时间进行采取而设为能够进行数字记录的形式。
[0185] 这里,作为一例,参照信号发送部318通过将触发信号重叠到参照信号,无线发送参照信号以及触发信号的双方。
[0186] 具体而言,参照信号发送部318将重叠有触发信号的参照信号的无线输出的功率设为适合于远距离无线通信的电平并向天线306b输入。天线306b放射重叠有触发信号的参照信号的电磁波。RF线圈装置100的天线106b检测从天线306b放射的载波,向参照信号接收部118输入。参照信号接收部118从所输入的载波提取触发信号以及参照信号,分别向各A/D变换器AD1~AD4输入。
[0187] 第四,在天线106a-306a之间,从RF线圈装置100向无线通信装置36无线发送数字MR信号。
[0188] 具体而言,由被选择为MR信号接收用的线圈元件(线圈元件EC1~EC4的至少一个)检测到的模拟MR信号如图6中说明的那样,经由双工器(DP1~DP4)被除去交流电力成分之后,被前置放大器(PA1~PA4)放大并输入至A/D变换器(AD1~AD4)。
[0189] 各A/D变换器(AD1~AD4)与触发信号被发送的定时同步地基于参照信号(采样时钟信号)开始采样以及量化,从而将所输入的模拟MR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当存在没有被选择为MR信号接收用的线圈元件EC1~EC4的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与该非选择的线圈元件EC1~EC4对应的前置放大器(PA1~PA4)以及A/D变换器(AD1~AD4)不进行动作。
[0190] 各A/D变换器(AD1~AD4)将数字MR信号向P/S变换器PSC输入。在多个线圈元件(EC1~EC4)被选择为MR信号接收用的情况下,被这些线圈元件检测并分别被A/D变换的MR信号为多个。
[0191] 在该情况下,P/S变换器PSC将这些多个MR信号作为无线发送用而从并行信号变换为串行信号,将该串行信号向数据发送部116输入。这是因为,本实施方式的例中,MR信号发送用的天线仅为天线106a一个。
[0192] 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定于作为串行信号而无线发送的方式。例如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增加MR信号的发送用以及接收用的天线数量等,将并行信号原样进行无线发送。
[0193] 数据发送部116通过对所输入的串行MR信号进行纠错编码、交织、调制、频率变换、放大、滤波等处理,生成作为串行信号且数字信号的无线发送用的MR信号。数据发送部116将无线发送用的MR信号的功率设为适合于远距离无线通信的电平并向天线106a输入。
天线106a放射MR信号的电磁波。
[0194] 无线通信装置36的天线306a检测从天线106a放射的载波并向数据接收部316输入。数据接收部316对从天线306a输入的MR信号实施放大、频率变换、解调、逆交织、纠错解码等处理。由此,数据接收部316从无线发送用的MR信号提取原来的数字MR信号,将提取的MR信号向RF接收器50的下变频部410输入。
[0195] 下变频部410对从可变频率生成部408输入的本地信号乘以从数据接收部316输入的MR信号,进一步通过滤波仅使期望的信号频带通过。由此,下变频部410对MR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向下转换),将降低频率后的MR信号向信号处理部412输入。
[0196] 信号处理部412通过对上述“降低频率后的MR信号”实施规定的信号处理,生成MR信号的原始数据。MR信号的原始数据输入至图像重构部62,在图像重构部62中变换为k空间数据并进行保存。
[0197] 另外,关于门信号,也可以与触发信号同样重叠到参照信号。在该情况下,可以通过省略天线106d、306d等构成来减少一个无线通信路径数,因此能够简化无线通信装置36以及RF线圈装置100的构成。
[0198] 此外,优选的是,数据发送部116、ID发送部122、参照信号发送部318、门信号发送部324所生成的远距离无线通信的信号(载波)的频率避开向被检体P发送的RF脉冲的频率(拉莫尔频率)的整数分之1的频率(第1实施方式中,如此设定传输频率)。
[0199] 此外,RF线圈装置100以及无线通信装置36进行无线通信的载波的频率分离。具体而言,数据发送部116、ID发送部122、参照信号发送部318、门信号发送部324分别所生成的四个无线通信的载波的频率为相差较大的值。
[0200] 以上是与四个无线通信路径相关的说明。
[0201] 图7中,系统控制部61基于操作者经由输入装置72(参照图1)输入的摄像条件,决定脉冲序列的重复时间、RF脉冲的类别、RF脉冲的中心频率以及RF脉冲的带宽等摄像条件。系统控制部61将这样决定的摄像条件向脉冲波形生成部404输入。
[0202] 脉冲波形生成部404按照从系统控制部61输入的摄像条件,使用从固定频率生成部406输入的基准时钟信号生成基带的脉冲波形信号。脉冲波形生成部404将基带的脉冲波形信号向上变频部402输入。
[0203] 上变频部402对基带的脉冲波形信号乘以从可变频率生成部408输入的本地信号,进一步通过滤波仅使期望的信号频带通过,从而执行频率变换(向上转换)。上变频部402将这样提高频率后的基带的脉冲波形信号向RF发送器48输入。
[0204] RF发送器48基于所输入的脉冲波形信号,生成RF脉冲。
[0205] 图8~图11分别是表示电力发送的定时的第1~第4例的时间图。图8~图11中,各横轴为经过时间t。
[0206] 此外,图8~图11中,上段的时间图表示(成像用的)RF脉冲的发送定时,粗线以三角形状上升的期间为RF脉冲的发送期间。
[0207] 此外,图8~图11中,中段的时间图表示MR信号的检测定时,粗线以长方形状上升的期间为RF线圈装置100的线圈元件(EC1~EC4)对MR信号的检测期间。
[0208] 此外,图8~图11中,下段的时间图表示电力的无线发送定时,在图中的粗线为开(ON)电平的定时发送电力,在图中的粗线为关(OFF)电平的定时不发送电力。
[0209] 图8是从全身用线圈WB1对RF线圈装置100常时无线发送电力的情况。这里的“常时”是指不管脉冲序列中的RF脉冲的发送期间及MR信号的检测期间等如何,都持续地无线发送电力。
[0210] 图9是仅避开MR信号的检测期间而对RF线圈装置100无线发送电力的情况。该控制例如能够通过由系统控制部61使电力发送器49避开MR信号的检测期间而输出交流电力来实现。
[0211] 这里,第1实施方式中,RF线圈装置100的线圈元件EC1~EC4兼用电力的接收和MR信号的检测,全身用线圈WB1兼用RF脉冲的发送和电力的无线发送。这只不过是一例,也可以通过再设置线圈来按每个线圈划分各功能。
[0212] 例如也可以如后述的第4以及第5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将电力接收专用的线圈设置在RF线圈装置内,由检测专用的线圈执行MR信号的检测,由电力接收专用的线圈执行电力的接收。
[0213] 或者,例如也可以如后述的第2以及第3实施方式那样,例如通过在架台30内另行设置电力发送专用的线圈,由全身用线圈WB1执行RF脉冲的发送以及MR信号的接收,由电力发送专用的线圈无线发送电力。如果包括像这样通过设置另外的线圈来按每个线圈划分各功能的情况,则例如在以下的第1~第3情况下,优选的是如图9那样避开MR信号的检测期间而无线发送电力。
[0214] 第一,是检测MR信号的RF线圈装置侧的线圈(第1实施方式中为线圈元件EC1~EC4)与无线发送电力的线圈(第1实施方式中为全身用线圈WB1)容易耦合的情况。所谓耦合是指在向一方的线圈系统流过高频电流的情况下向另一方的线圈系统漏出高频电流。为了避免该情况,在接收MR信号的定时,使将发送电力的线圈关闭。
[0215] 第二,是在RF线圈装置内,MR信号的检测专用的线圈与电力接收专用的线圈容易耦合的情况。为了避免这些,在MR信号的检测期间使电力接收专用的线圈关闭。
[0216] 第三,是根据条件而RF线圈装置内的电力接收电路在无线方式的电力接收时产生噪声,因此噪声的发生期间与MR信号的检测期间重叠的情况。在该情况下,MR信号的检测以及处理系统中会混入噪声,因此优选的是图9的方式。在第三情况下,不需要在MR信号的检测期间使RF线圈装置内的电力接收专用的线圈关闭,仅停止电力发送也可以。
[0217] 图10是仅避开(来自RF线圈单元34的)RF脉冲的发送期间而对RF线圈装置100无线发送电力的情况。该控制例如能够通过由系统控制部61对电力发送器49进行控制以避开来自RF发送器48的高频电流的输出期间来使电力发送器49输出交流电力来实现。
[0218] 如上所述若还包括按每个线圈划分各功能的情况,则例如在以下的第一、第二情况下,优选的是如图10那样避开RF脉冲的发送期间来无线发送电力。
[0219] 第一,是对被检体P发送RF脉冲的线圈与向RF线圈装置侧无线发送电力的线圈容易耦合的情况。
[0220] 第二,对被检体P发送RF脉冲的线圈与接收RF线圈装置内的电力的线圈容易耦合的情况。
[0221] 图11是避开RF脉冲的发送期间和RF线圈装置100对MR信号的检测期间来对RF线圈装置100无线发送电力的情况。图11的方式与图8~图10的方式相比,在避免耦合及噪声混入的意义上是最有效的。具体而言,例如在以下的2个条件重叠的情况下,尤其优选的是图11的方式。
[0222] 第1条件是向RF线圈装置侧无线发送电力的线圈以及RF线圈装置内的电力接收线圈中的至少一方与对被检体P发送RF脉冲的线圈容易耦合。
[0223] 第2条件是向RF线圈装置侧无线发送电力的线圈以及RF线圈装置内的电力接收线圈中的至少一方与对RF线圈装置内的MR信号进行检测的线圈容易耦合。
[0224] 图1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MRI装置10的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以下,适当参照上述的各图,按照图12所示的步骤号对MRI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
[0225] [步骤S1]向顶板22(参照图1)上的被检体P装配RF线圈装置100。系统控制部61进行MRI装置10的初始设定。
[0226] 此外,系统控制部61例如通过操作者的操作经由输入装置72接受供电开始的指示,从而使电力发送器49以及全身用线圈WB1(参照图2)开始以第2谐振频率f2无线发送交流电力。由此,由RF线圈装置100内的线圈元件EC1~EC4接收交流电力,可充电电池BAT被充电。关于该动作,在图3~图6中已进行说明。
[0227] 接受到电力后,RF线圈装置100的CPU110基于可充电电池BAT的电力,使ID发送部122向ID接收部322无线发送RF线圈装置100的识别信息。该动作在图7中已进行说明。
[0228] 由此,系统控制部61识别哪个RF线圈装置装配于被检体P、以及与该RF线圈装置100的无线连接状况正常的情况。
[0229] 在识别出与RF线圈装置100的无线连接状况正常的情况下,系统控制部61将与RF线圈装置100的通信许可输出给MRI装置10的各部之后,使电力发送器49以及全身用线圈WB1继续进行电力的无线发送。
[0230] 关于电力的无线发送的定时,这里作为一例,系统控制部61按照脉冲序列的种类设定为图8~图11中的某一个。
[0231] 在电力的接收时即充电时,RF线圈装置100的控制系统102的发热量增加。因此,优选的是通过每单位时间的发送RF脉冲的电力对电力的无线发送的定时进行调整。
[0232] 作为第1例,在由于重复时间较长等理由而每单位时间的发送RF脉冲较少的情况下,系统控制部61如图8那样设定为常时发送电力的方式。
[0233] 作为第2例,在由于重复时间较短等理由而每单位时间的发送脉冲较多的情况下,系统控制部61如图9~图11那样对电力的无线发送的定时进行调整。
[0234] 但是,上述选择方法是全身用线圈WB1及RF线圈装置100被设计成图8~图11中叙述的耦合及噪声混入的可能性不多的情况的一例。
[0235] 因而,关于电力的无线发送的定时,系统控制部61也可以设定为在图8~图11中通过对输入装置72的操作者的操作而选择的方式。此外,图8~图11的4个方式也只不过是例子,电力的无线发送的定时不限定于这些。
[0236] 参照信号发送部318(参照图7)按照上述通信许可,通过天线306b-106b间的无线通信路径对RF线圈装置100的参照信号接收部118开始重叠有触发信号的参照信号的输入(参照信号继续被无线发送)。
[0237] 此外,顶板移动机构23(参照图1)按照系统控制部61的控制使顶板22移动到架台30内。然后,进入步骤S2。
[0238] [步骤S2]系统控制部61基于经由输入装置72对MRI装置10输入的摄像条件、在步骤S1中取得的使用线圈的信息(该例中使用RF线圈装置100),设定主扫描的摄像条件的一部分。然后,进入步骤S3。
[0239] [步骤S3]系统控制部61通过控制MRI装置10的各部,执行预扫描。预扫描中,例如计算RF脉冲的中心频率的修正值。然后,进入步骤S4。
[0240] [步骤S4]系统控制部61基于预扫描的执行结果,设定主扫描的剩余的摄像条件。摄像条件中还包括在主扫描中将哪个线圈元件EC1~EC4用于MR信号的检测的信息。
[0241] 因而,系统控制部61将在主扫描中用于接收的线圈元件的信息通过某一个无线通信路径向RF线圈装置100的CPU110输入。该信息例如从门信号发送部324无线发送至门信号接收部124之后,从门信号接收部124输入至CPU110。然后,进入步骤S5。
[0242] [步骤S5]系统控制部61通过控制MRI装置10的各部来执行主扫描。具体而言,通过由静磁场电源42激励的静磁场磁铁31,在摄像空间形成静磁场。此外,从匀磁线圈电源44向匀磁线圈32供给电流,从而形成在摄像空间中的静磁场被均匀化。
[0243] 另外,在主扫描的执行中,在天线306d-106d之间,若从门信号发送部324向门信号接收部124持续地无线发送上述的门信号。
[0244] 然后,若从输入装置72向系统控制部61输入摄像开始指示,则通过将以下的<1>~<4>的处理依次重复,收集来自被检体P的MR信号。
[0245] <1>系统控制部61按照脉冲序列使倾斜磁场电源46、RF发送器48以及RF接收器50驱动,从而在包含被检体P的摄像部位的摄像区域形成倾斜磁场,并且从RF线圈单元34(的全身用线圈WB1等)对被检体P发送RF脉冲。
[0246] 在以图10或图11的定时无线发送电力的情况下,仅在RF脉冲被发送到被检体P的期间,门信号例如被设为开电平。在该情况下,从RF线圈装置100的门信号接收部124向CPU110输入开电平的门信号,RF线圈装置100的各线圈元件EC1~EC4成为关状态,耦合得以防止。
[0247] 在以图8或图9的定时无线发送电力的情况下,在RF脉冲被发送到被检体P的期间,也由线圈元件EC1~EC4接收电力,因此门信号保持关电平原样。
[0248] <2>在以图10或图11的定时无线发送电力的情况下,在RF脉冲的发送后,各门信号例如切换为关电平,步骤S4中被选择为MR信号的接收用的线圈元件(EC1~EC4的至少一个)检测通过被检体P内的核磁共振而产生的MR信号。
[0249] 在以图8或图9的定时无线发送电力的情况下,门信号保持关电平原样,与上述同样由线圈元件检测MR信号。
[0250] 检测到的MR信号如图6以及图7中说明的那样,依次输入到双工器(DP1~DP4)、前置放大器(PA1~PA4)、A/D变换器(AD1~AD4)。
[0251] <3>与被选择为MR信号的接收用的各线圈元件(EC1~EC4的某一个)对应的各A/D变换器(AD1~AD4的某一个)与触发信号的发送定时同步地基于参照信号开始MR信号的采样以及量化。
[0252] 各A/D变换器将数字MR信号向P/S变换器PSC分别输入。
[0253] P/S变换器PSC将所输入的单个或多个MR信号变换为串行信号,将其输入至数据发送部116。
[0254] 数据发送部116通过对串行MR信号实施规定的处理而生成无线发送用的MR信号,将其从天线106a无线发送。
[0255] <4>无线通信装置36的数据接收部316从由天线306a接收到的无线发送用的MR信号按每个线圈元件提取原来的数字MR信号。各数据接收部316将提取到的各MR信号分别向RF接收器50的下变频部410输入。
[0256] 另外,在不仅将RF线圈装置100而且还将接收RF线圈24也用于MR信号的接收的情况下,由接收RF线圈24内的各线圈元件接收到的MR信号以有线方式输入至RF接收器50的下变频部410。
[0257] 下变频部410对所输入的MR信号实施下变频,将频率降低后的各MR信号向信号处理部412输入。
[0258] 信号处理部412通过实施规定的信号处理,生成MR信号的原始数据。MR信号的原始数据输入至图像重构部62,在图像重构部62中变换为k空间数据并进行保存。
[0259] 通过重复以上的<1>~<4>的处理,由RF线圈装置100内的被选择的线圈元件检测到的MR信号的收集结束后,进入步骤S6。另外,在以上的<1>~<4>的处理的期间中,RF线圈装置100也持续地(参照图8)或一部分断续地(参照图9~图11)执行基于无线的电力的接受动作。
[0260] [步骤S6]图像重构部62通过对k空间数据实施包括傅里叶变换等的图像重构处理来重构图像数据。图像重构部62将重构的图像数据保存在图像数据库63中。然后,进入步骤S7。
[0261] [步骤S7]图像处理部64从图像数据库63取入图像数据,通过对其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来生成显示用图像数据,并将该显示用图像数据保存在存储装置76中。系统控制部61将显示用图像数据传送给显示装置74,使显示用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显示在显示装置74上。
[0262] 另外,图12中,在步骤S1中开始参照信号的输入,但这只不过是一例。例如,也可以在步骤S3的预扫描的紧前(即,步骤S2中的摄像条件的设定后),开始参照信号的输入。
[0263] 以上是第1实施方式的MRI装置10的动作说明。
[0264] 这样,在第1实施方式中,全身用线圈WB1以及线圈元件EC1~EC4由双重谐振式的电路构成,使两者的第1谐振频率f1以及第2谐振频率f2相同。即,全身用线圈WB1通过以第1谐振频率f1谐振而向被检体P发送RF脉冲,通过以第2谐振频率f2谐振而利用电磁波向RF线圈装置100无线发送电力。并且,线圈元件EC1~EC4通过以第1谐振频率f1谐振而检测来自被检体P的MR信号,通过以第2谐振频率f2谐振而接收被无线发送的电力。
[0265] 像这样基于谐振器耦合方式来无线发送交流电力,因此即使电力发送侧与电力接收侧的RF线圈装置100的距离以某种程度离开,也能够发送电力。即,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MRI装置10,在将由RF线圈装置检测到的MR信号向MRI装置的控制侧无线发送的构成中,能够以谐振器耦合方式充分且有效地对RF线圈装置无线发送电力。
[0266] 此外,第1实施方式中,全身用线圈WB1为双重谐振式,因此不需要另行设置电力发送用的线圈。即,具有不需要在架台30内确保进一步配置电力发送用的线圈的空间的优点。
[0267] 此外,第1实施方式中,RF线圈装置100的各线圈元件EC1~EC4为双重谐振式,因此不需要另行设置电力接收用的线圈。即,不用使RF线圈装置100进一步大型化便能够以谐振器耦合方式接收电力。
[0268] 此外,如在步骤S1中作为第1~第4例来叙述的那样,系统控制部61按照脉冲序列的种类设定电力的无线发送的定时。即,关于电力的无线发送的定时,在图8~图11内按照脉冲序列种类及所要求的画质等条件设定为适当的定时。
[0269] (第2实施方式)
[0270] 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的差异如下。
[0271] 即,第2实施方式中,全身用线圈WB1不兼用电力发送功能而在架台30内另行设置电力发送用的线圈。
[0272] 图13是第2实施方式的MRI装置10中的电力发送线圈PT1的等效电路图。电力发送线圈PT1是对8字型的布线将开关SW2与电容器Cg、Ch、Ci串联而插入的构成。
[0273] 电力发送线圈PT1的谐振频率等于电力发送用的频率、即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2谐振频率。像这样设计电容器Cg、Ch、Ci的各电容值等电力发送线圈PT1的电路常数。
[0274] 通过电力发送器49的输出控制,也能够如图9~图11那样避开规定期间来发送电力,但通过开关SW2的通断切换,也能够避开规定期间来发送电力。
[0275] 此外,在电容器Ch的两端连接着电力发送线缆250的一端侧。
[0276] 电力发送线缆250的另一端侧与电力发送器49连接(参照后述的图19)。在电力发送线缆250的一端侧插入有电容器Cj。
[0277] 电容器Ch、电容器Cj的各电容值被设定为电容器Ch、电容器Cj作为阻抗匹配电路来发挥功能。
[0278] 图1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MRI装置10中的全身用线圈WB2的等效电路以及电力发送线圈PT1的配置例的示意立体图。与图2同样,将全身用线圈WB2的电路的导线的X轴方向近前侧用粗线、将里侧用细线记载。此外,关于导线与导线的交叉部位,将电连接部位用黑圈记载,将没有电连接的部位的一方以半圆状记载,从而区别两者。此外,图14中为了区别,将电力发送线圈PT1的布线用虚线表示,并且由于变得复杂因此省略电力发送线缆250。
[0279] 全身用线圈WB2具有第1环路导体254、第2环路导体256、8个连接导体(Lang)258以及16个电容器Ck。
[0280] 图14中,第1环路导体对应于与X-Y平面平行的左侧的环,第2环路导体对应于与X-Y平面平行的右侧的环。
[0281] 连接导体258在图14中作为一例对应于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8个直线。8个连接导体258各自的一端侧与第1环路导体254连接,另一端侧与第2环路导体256连接。
[0282] 第1环路导体254中,在与各连接导体204的连接节点之间(共8个区间),连接有各一个电容器Ck。第2环路导体256也同样。
[0283] 像这样,全身用线圈WB2构成为鸟笼型,其电路常数被设定为谐振频率成为拉莫尔频率。这里的电路常数是指电容器Ck的电容值、第1环路导体254、第2环路导体256、连接导体258的各布线的电感、电容等。
[0284] 全身用线圈WB2为8个元素的鸟笼型,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从角度相差90度的各连接节点通过QD方式被供电。具体而言,高频收发线缆210、212分别在第1环路导体200中连接在角度相差90度的部位。
[0285] 另外,图14中,为了进行区别,将针对这些高频收发线缆210、212的全身用线圈WB2的连接布线用虚线记载。
[0286] 此外,电力发送线圈PT1例如在架台30内配置在全身用线圈WB2的内侧(RF线圈单元34的内侧)。
[0287] 图14的例中,电力发送线圈PT1被配置成其8字的交叉部分CRO(图13的虚线框部分)与Z轴方向(连接导体258的延伸方向)平行。
[0288] 但是,关于电力发送线圈PT1的配置,图14的方式只不过是一例,也可以如以下的图15、图16那样改变朝向。
[0289] 图15是从与图13不同的方向观察的情况的电力发送线圈PT1的等效电路图。
[0290] 图16是将针对全身用线圈WB2的电力发送线圈PT1的配置的其他例用与图14相同的标记表示的示意立体图。图15是为了与图16容易进行对比而与图16同样将8字的交叉部分CRO以纸面纵向记载的图。
[0291] 图16的配置中,电力发送线圈PT1被配置成8字的交叉部分CRO与Z轴方向(连接导体258的延伸方向)正交。
[0292] 以图14、图16的哪个朝向配置电力发送线圈PT1,在实用上都能够充分发挥功能,在第2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以图16的朝向配置电力发送线圈PT1。这是因为,基于以下的图17中叙述的理由,图16的配置方式比图14的配置方式更有效一些。
[0293] 图17是将基于通过电力发送线圈PT1的磁束的耦合的有无的差异以图14、图16的配置方式进行比较的说明图。图17的上半部分对应于图14的配置方式,图17的下半部分对应于图16的配置方式。图17中,开关SW2为导通状态而省略。
[0294] 这里,从全身用线圈WB2向被检体P发送的RF脉冲的高频磁场实际上例如在X-Y平面上旋转。因而,透射电力发送线圈PT1的磁束的朝向也唯一地被决定,因此考虑到各种磁束的产生模式,优选的是与全身用线圈WB2耦合的可能性总体上少。
[0295] 首先,考虑图14的配置方式。
[0296] 如图17的最上段那样,8字的交叉部分CRO的上侧的磁束FL1与其下侧的磁束FL2为相同的朝向。在该情况下,通过磁束FL1,在交叉部分CRO的上侧以图17的向下朝向感应出电流Iin1,通过磁束FL2,在交叉部分CRO的下侧以图17的向下朝向感应出电流Iin2。但是,由于电力发送线圈PT1为8字型布线,因此电流Iin1、Iin2在电路为反方向,因此被相互抵消而不发生耦合。
[0297] 另一方面,如图17的上数第二个那样,设为8字的交叉部分CRO的上侧的磁束FL1与其下侧的磁束FL2为反方向。在该情况下,通过磁束FL1,在交叉部分CRO的上侧以图17的向下朝向感应出电流Iin1,通过磁束FL2,在交叉部分CRO的下侧以图17的向上朝向感应出电流Iin2。由于是8字型布线,因此电流Iin1、Iin2为同方向,所以容易发生耦合。
[0298] 接着,考虑图16的配置方式。
[0299] 如图17的下数第二个那样,关于8字的交叉部分CRO的右侧,磁束FL3透射上侧,磁束FL5透射下侧,关于8字的交叉部分CRO的左侧,磁束FL4透射上侧,磁束FL6透射下侧。并且,设这些磁束FL3~FL6为同方向。在该情况下,通过磁束FL3、FL5而在电路上以相互相同的方向感应出的电流Iin3、Iin5与通过磁束FL4、FL6分别感应出的电流Iin4、Iin6为反方向。即,电流Iin3、Iin5与电流Iin4、Iin6相互被抵消,不会发生耦合。
[0300] 另一方面,如图17的最下段那样,设为上侧的磁束FL3、FL4与下侧的磁束FL5、FL6为反方向。在该情况下,通过磁束FL3、FL6而在电路上以相同方向感应出的电流Iin3、Iin6与通过磁束FL4、FL5分别感应出的电流Iin4、Iin5成为反方向。即,电流Iin3、Iin6与电流Iin4、Iin5相互被抵消,不会发生耦合。
[0301] 因而,不管图17中上侧的磁束的朝向与下侧的磁束的朝向相同还是反向都不会发生耦合的图16的配置方式与图14的配置方式相比多少不易发生耦合,更为优选。
[0302] 以上,利用与Z轴方向(连接导体258的延伸方向)的关系对电力发送线圈PT1的配置方向进行说明。
[0303] 接着,利用与RF线圈装置100的位置关系对电力发送线圈PT1的配置进行说明。
[0304] 图18是在第2实施方式中利用与RF线圈装置100的位置关系表示电力发送线圈PT1的配置例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8所示,在Y轴方向(铅直方向)上在被检体P的上侧设置RF线圈装置100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电力发送线圈PT1在架台30内也配置在铅直方向上侧。这是因为,电力发送侧与电力接收侧相互接近则能够更高效地无线发送电力。
[0305] 图19是在第2实施方式中将与RF脉冲的发送系统以及电力发送系统有关的构成与图3同样地表示的框图。对于全身用线圈WB2,从RF发送器48侧以QD方式输入拉莫尔频率的RF脉冲,由全身用线圈WB2检测到的MR信号被取入至RF接收器50侧。这一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0306] 另一方面,第2实施方式中另行设置电力发送线圈PT1,因此从电力发送器49不经由相位分割器而向电力发送线圈PT1供给无线发送用的交流电力(等于第1实施方式的第2谐振频率f2)。
[0307] 图19所示的高通滤波器HPF1、HPF2、低通滤波器LPF1的功能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0308] 以上为第2实施方式的MRI装置10的构成的说明,摄像动作与图12中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摄像动作相同。即,电力的无线发送的定时按照脉冲序列的种类被设定为图
8~图11中的适当的定时。
[0309] 像这样,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310] 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更能确保电力发送线圈PT1的配置空间,并且能够省略电力发送侧的相位分割器232、一方的低通滤波器LPF2(参照图3、图19)。
[0311] (第3实施方式)
[0312] 第3实施方式的MRI装置10除了将电力发送线圈从8字型变更为环状这一点以外是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因而,仅说明与第2实施方式的差异。
[0313] 图20是第3实施方式的MRI装置10中的电力发送线圈PT2的等效电路图。电力发送线圈PT2是在环状的布线将开关SW2与电容器Cm、Cn、Co串联地插入而成的。电力发送线圈PT2的谐振频率等于电力发送用的频率(第1实施方式的第2谐振频率f2)。如此设置电容器Cm、Cn、Co的各电容值等电力发送线圈PT2的电路常数。开关SW2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发挥功能。
[0314] 此外,在电容器Co的两端连接有电力发送线缆250的一端侧。电力发送线缆250的另一端侧连接于电力发送器49。在电力发送线缆250的一端侧,插入有电容器Cp。
[0315] 电容器Co、电容器Cp的各电容值被设定成电容器Co、电容器Cp作为阻抗匹配电路而发挥功能。
[0316] 图21是将第3实施方式的电力发送线圈PT2的配置例与图14同样地表示的示意立体图。电力发送线圈PT2例如图21那样在架台30内配置在全身用线圈WB2的内侧(RF线圈单元34的内侧)。
[0317] 此外,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在Y轴方向(铅直方向)上在被检体P的上侧设置RF线圈装置100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电力发送线圈PT2也在架台30内配置在铅直方向上侧。
[0318] 以上,在第3实施方式中也可得到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319] (第4实施方式)
[0320] 第4实施方式除了在RF线圈装置内另行设置电力接收线圈这一点以外是与第1实施方式的MRI装置10相同的构成。即,电力发送侧是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以下仅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的差异。
[0321] 图22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RF线圈装置100’的构成例的示意的等效电路图。图22中为了避免复杂化而示出12个要素线圈EL1~EL12,但要素线圈的数量可以是13个以上,也可以是11个以下。图22中为了与要素线圈EL1~EL12的布线进行区别而仅将电力接收线圈140的布线以及与电力接收线圈140连接的同轴线缆160的布线也用粗线表示。
[0322] 电力接收线圈140具有开关SW3、以及电容器Cr、Ct、Cu。电容器Cr、Ct、Cu的各电容等电力接收线圈140的电路常数被设计成电力接收线圈140的谐振频率成为电力发送用的频率(第1实施方式的第2谐振频率f2)。
[0323] 通过电力发送器49的输出控制也能够如图9~图11那样避开规定期间来无线发送电力,通过开关SW3的通断切换也能够避开规定期间来接收电力。
[0324] 此外,在电力接收线圈140的电容器Cu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同轴线缆160的一端侧。同轴线缆160的另一端侧连接于RF线圈装置100’的控制系统102’。在同轴线缆160的一端侧插入有电容器Cv。
[0325] 电力接收线圈140的电容器Cu以及插入到各同轴线缆160的电容器Cv的各电容值被选择为这些作为阻抗匹配电路来发挥功能。
[0326] 各要素线圈EL1~EL12的概略构造可以与以往的要素线圈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其中,为了去耦,它们被配置成包含电力发送线圈140的布线的面与包含各要素线圈EL1~EL12的布线的面相互平行。此外,各要素线圈EL1~EL12彼此也为了进行相互的去耦而在平面上局部重叠地配置。
[0327] 图23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MRI装置10中与MR信号的数字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充电系统有关的构成的框图。
[0328] RF线圈装置100’的控制系统102’具有与各要素线圈EL1~EL12分别对应的高通滤波器HPF1~HPF12、前置放大器PA1~PA12、A/D变换器AD1~AD12。
[0329] 但是,若示出全部要素线圈的布线则变得复杂,因此在图23中仅示出要素线圈EL1、EL2的连接目的地。实际上,存在通过与要素线圈EL1相同的路径而分别被输入要素线圈EL3~EL12的MR信号的高通滤波器HPF3~HPF12、前置放大器PA3~PA12、A/D变换器AD3~AD12,但未图示。
[0330] 此外,控制系统102’还具有CPU110’、整流器RC1、可充电电池BAT、P/S变换器PSC、数据发送部116、参照信号接收部118、ID发送部122以及门信号接收部124。此外,RF线圈装置100’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具有天线106a~106d。
[0331] 各要素线圈EL1~EL12检测从被检体P发出的MR信号,这些MR信号经由高通滤波器HPF1~HPF12输入至前置放大器PA1~PA12。
[0332] 高通滤波器HPF1~HPF12除去被无线发送的交流电力的频率成分等噪声。
[0333] 输入至前置放大器PA1~PA12的各MR信号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被无线发送到无线通信装置36而被进行处理。
[0334] 另一方面,通过来自电力发送器49的供给电力,从全身用线圈WB1发出第2谐振频率f2的电磁波。RF线圈装置100’的电力接收线圈140通过以该第2谐振频率f2进行谐振,以无线方式接受交流电力。由电力接收线圈140接收到的交流电力经由同轴线缆160被取入至控制系统102’,由整流器RC1变换为直流电流。整流器RC1通过该直流电流将可充电电池BAT充电。
[0335] 像这样,在第4实施方式中,在RF线圈装置100’侧配置MR信号的检测专用的线圈元件EL1~EL12和电力接收专用的电力接收线圈140。只有RF线圈装置100’侧的线圈构成不同,因此在第4实施方式中也可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336] 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另行设有电力接收线圈140,但在RF线圈装置100’中能够将整流器的数量减少一个,并且省略双工器。
[0337] 另外,第4实施方式中,电力接收线圈140为环状,但这只不过是一例。RF线圈装置100’内的电力接收线圈例如也可以为8字型。
[0338] (第5实施方式)
[0339] 第5实施方式的MRI装置10除了在电力发送侧如第2或第3实施方式那样另行设置电力发送专用的线圈这一点以外,是与第4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
[0340] 因而,代替第1以及第4实施方式的双重谐振式的全身用线圈WB1,在架台30内配置电力发送线圈PT1(参照图13~图16)及电力发送线圈PT2(参照图20、图21)中的一方和全身用线圈WB2。即,第5实施方式还能够解释为第1~第4实施方式的组合,因此省略第5实施方式的MRI装置10的各部的构成图。
[0341] 这里,关于基于无线的电力发送,电力发送线圈(PT1或PT2)与电力接收线圈容易耦合的条件能够提高发送效率。为此,优选的是透射两者的磁束的朝向一致。
[0342] 图24是表示在第5实施方式中使用8字型的电力发送线圈PT1的情况下由与电力接收线圈的组合形成的耦合的程度的差异的说明图。
[0343] 在8字型的电力发送线圈PT1如图18那样在架台30内配置在铅直方向(Y轴方向)上侧的情况下,优选的是设置在被检体P上的RF线圈装置100’的电力接收线圈为8字型的电力接收线圈140’(参照图24的上段)。这是因为,若8字型的电力发送线圈与8字型的电力接收线圈以对置的形式配置,则从电力发送线圈PT1产生的磁束对于电力接收线圈140’的布线以容易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式透射。
[0344] 更详细地讲,如图24的上段所示,透射8字型的电力接收线圈140’的右侧的环的第1磁束和透射其左侧的环的第2磁束在电力接收线圈140’的布线所延伸的面上观察时为反方向。于是,通过第1磁束而在右侧的环被感应的电流和通过第2磁束而在左侧的环被感应的电流由于左右的各环被布线为8字型,因此在电路上为相同方向。
[0345] 相反,考虑8字型的电力发送线圈PT1如图18那样在架台30内配置在铅直方向上侧,在被检体P上设置环状的电力接收线圈140的情况(参照图24的下段)。在该情况下,与图24的上段相比,从电力发送线圈PT1产生的磁束由于以下的理由不能说对于电力接收线圈140的布线以容易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式透射。
[0346] 即,透射电力接收线圈140的环状布线的右侧的第1磁束和透射环状布线的左侧的第2磁束为反方向。于是,通过第1以及第2磁束而分别被感应的各电流的方向为反方向。
[0347] 图25是表示在第5实施方式中使用环状的电力发送线圈PT2的情况下由与电力接收线圈的组合来形成的耦合的程度的差异的说明图。
[0348] 当环状的电力发送线圈PT2在架台30内配置在铅直方上上侧的情况下,设置于被检体P上的RF线圈装置100’的电力接收线圈优选为环状的电力接收线圈140(参照图25的上段)。这是因为,若环状的电力发送线圈与环状的电力接收线圈以对置的形式配置,则由于以下的理由,从电力发送线圈PT2产生的磁束对于电力接收线圈140的布线以容易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式透射。
[0349] 例如图25的上段中,透射电力接收线圈140的环状布线的右侧的第1磁束(用虚线表示)和透射环状布线的左侧的第2磁束(用单点划线表示)在电力接收线圈140的布线所延伸的面上观察时为相同方向。于是,通过第1及第2磁束而分别被感应出的各电流的方向也为相同方向。
[0350] 相反,考虑环状的电力发送线圈PT2在架台30内配置在铅直方上上侧、在被检体P上设置8字型的电力接收线圈140’的情况(参照图25的下段)。在该情况下,与图25的上段相比,不能说从电力发送线圈PT2产生的磁束对于电力接收线圈140’的布线以容易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式透射。
[0351] 这是因为,由于电力接收线圈140’被布线为8字型,因此图25的下段中,通过右侧的用虚线表示的磁束而在电力接收线圈140’的右侧感应出的电流与通过左侧的用单点划线表示的磁束而在左侧感应出的电流在电路上为反方向。
[0352] 因而,第5实施方式中,以图24的上段的组合以及图25的上段的组合选择电力发送线圈以及电力接收线圈。
[0353] 以上,第5实施方式中也可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354] 根据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在将由RF线圈装置检测到的MR信号向MRI装置的控制侧无线发送的构成中,能够充分且有效地确保RF线圈装置的电力。
[0355] (实施方式的补充事项)
[0356] [1]第1~第5实施方式中,叙述了仅使用一个装配型的RF线圈装置的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该方式。
[0357] 在使用多个装配型的RF线圈装置的情况下,根据上述的理论,也能够对各RF线圈装置以谐振器耦合方式无线发送电力,并且也能够通过无线通信装置36无线接收来自各RF线圈装置的被数字化的MR信号。
[0358] 在使用多个装配型的RF线圈装置的情况下,对至少一个RF线圈装置如上述那样以谐振器耦合方式无线发送电力,关于剩余的RF线圈装置,可以使用以有线方式与MRI装置的顶板的连接端口连接的以往型的RF线圈装置。
[0359] [2]图1中,叙述了在架台30的里侧配置无线通信装置36的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该方式。无线通信装置36例如也可以设置在架台30的入口侧等其他部位。
[0360] 此外,在例如使用多个RF线圈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与各RF线圈装置分别对应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36。
[0361] [3]说明权利要求的用语与实施方式的对应关系。另外,以下所示的对应关系是为了参考而示出的一解释,不是用于限定本发明。
[0362] 第1以及第4实施方式中,电力发送器49以及全身用线圈WB1是权利要求所记载的电力发送部的一例。
[0363] 第2、第3、第5实施方式中,电力发送器49、电力发送线圈PT1(或PT2)是权利要求所记载的电力发送部的一例。
[0364] 第1~第3实施方式中,要素线圈EC1~EC4、电容器C3、同轴线缆104、双工器DP1~DP4是权利要求所记载的电力接收部的一例。
[0365] 第4实施方式中,电力接收线圈140、同轴线缆160是权利要求所记载的电力接收部的一例。
[0366] 无线通信装置36是权利要求所记载的信号接收部的一例。
[0367] RF线圈装置100、100’中的A/D变换器AD1~AD4(或AD1~AD12)、P/S变换器PSC、数据发送部116以及天线106a是权利要求所记载的信号发送部的一例。
[0368] 可充电电池BAT是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充放电元件的一例。
[0369] [4]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来提示的,并没有要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形态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及主旨,而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发明和其均等的范围。
[0370] 附图标记说明
[0371] 10:MRI装置,
[0372] 20:诊视床单元,22:顶板,
[0373] 31:静磁场磁铁,32:匀磁线圈单元,33:倾斜磁场线圈单元,[0374] 34:RF线圈单元,40:控制装置,100:RF线圈装置。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