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汇可以提供使用链接化学法的用于碳酸酐酶-IX的分子成象探针的发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申请 公开了使用链接化学法鉴定对于 碳 酸酐酶-IX(CA-IX)酶具有高结合亲合性的 抑制剂 的方法及其作为 正 电子 发射 断层 显象(PET)成像剂的用途。,下面是使用链接化学法的用于碳酸酐酶-IX的分子成象探针的发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通式Ia,Ib,IIa或IIb的化合物:
其中对于Ia和IIa:
各G独立地是键或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被取代的杂环基,芳基和杂 芳基;
n是0,1,2或3;
X是键,氨基酸残基,或选自-O-,-S-,-S(O)-,-S(O)2-,-NRo-且 其中Ro是H或C1-5烷基,杂环基,芳基,杂芳基,C1-6烷基以及C1-6 烷基且其中该C1-6烷基的1或2个碳原子被-O-、-C(O)-、-S-、-S(O)-、 -S(O)2-或-NR″′-替代,其中R″′是H或C1-5烷基,和其中该C1-6烷基任 选地被1或2个选自于-OH、-SH、NH2、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中的取 代基所取代;
X′选自带电荷的物质,-OH,氨基,卤素,-CF3,-CH2F,-CHF2, -COOH,-COOC1-5烷基,-COC1-5烷基,-CO-芳基,-CO-杂芳基,C1-6 烷基,氨基-C1-5烷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卤素-C1-5 烷基,卤素-C1-5烷氧基-;Z′-C2-6烷基,Z′-C2-6烷基-O-,Z′-C2-6烷基-O-C1-3 烷基-,Z′-C2-6烷基-S-,Z′-C2-6烷基-NH-,Z′-C2-6烷基-NH-C1-3烷基-, Z′-C2-6烷基-N(C1-3烷基)-C1-3烷基-,Z′-(CH2CH2-O)1-5-,其中Z′选自卤素, -CF3,-CH2F,-CHF2,芳基和杂芳基;
Y是H或选自带电荷的物质,-COOR″,-SO3R″,-P(O)2OR″和 -OP(O)2OR″,其中R″是H或C1-3烷基;
R是H或氨基酸或它的衍生物的侧链,-C1-5烷基-邻、间或对-芳基 -(O-CH2CH2)1-5-卤素或-C1-5烷基-邻、间或对-芳基-(CH2CH2)1-5-卤素;和
Z是键或选自-O-,-C(O)-,-C(O)NR′-,-S-,-S(O)-,-S(O)2-,-NR′- 且其中R′是H或C1-5烷基,C1-3烷基,C1-3烷基且其中该C1-5烷基的1 或2个碳原子被-O-、-S-、-C(O)-、-C(O)NRR″′-、-S(O)-、-S(O)2-、-S(O)2NR″′- 或-NR″′-替代,其中R″′是H或C1-5烷基;和
其中对于Ib和IIb:
各G独立地是键或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被取代的杂环基,芳基和杂 芳基;
n是0,1,2或3;
X是键,氨基酸残基,或选自-O-,-S-,-S(O)-,-S(O)2-,-NRo-且 其中Ro是H或C1-5烷基,杂环基,芳基,杂芳基,C1-6烷基,C1-6烷基 且其中该C1-6烷基的1或2个碳原子被-O-、-C(O)-、-S-、-S(O)-、-S(O)2- 或-NR″′-替代,其中R″′是H或C1-5烷基,和其中该C1-6烷基任选被1 或2个选自-OH、-SH、NH2、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中的取代基所取代;
X′选自带电荷的物质,-OH,氨基,卤素,-CF3,-CH2F,-CHF2, -COOH,-COOC1-5烷基,-COC1-5烷基,-CO-芳基,-CO-杂芳基,C1-6 烷基,氨基-C1-5烷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卤素-C1-5 烷基,卤素-C1-5烷氧基-;Z′-C2-6烷基,Z′-C2-6烷基-O-,Z′-C2-6烷基-O-C1-3 烷基-,Z′-C2-6烷基-S-,Z′-C2-6烷基-NH-,Z′-C2-6烷基-NH-C1-3烷基-, Z′-C2-6烷基-N(C1-3烷基)-C1-3烷基-,Z′-(CH2CH2-O)1-5-,其中Z′选自卤素, -CF3,-CH2F,-CHF2,芳基和杂芳基;
Z是键或选自-O-,-C(O)-,-C(O)NR′-,-S-,-S(O)-,-S(O)2-,-NR′- 且其中R′是H或C1-5烷基,C1-3烷基,C1-3烷基且其中该C1-5烷基的1 或2个碳原子被-O-、-S-、-C(O)-、-C(O)NR″′-、-S(O)-、-S(O)2-、-S(O)2NR″′- 或-NR″′-替代,其中R″′是H或C1-5烷基;和
其中基团X,X′,G,X和Y中的至少一个包含放射性核素或非放 射性元素;
或其药物学上可接受的盐,任选地是以其单种立体异构体或其立体 异构体的混合物形式。
2.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具有通式Ia,或其药物学上 可接受的盐,任选地是以其单种立体异构体或其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的 形式。
3.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具有通式Ib,或其药物学 上可接受的盐,任选地是以其单种立体异构体或其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 的形式。
4.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具有通式IIa,或其药物学 上可接受的盐,任选地是以其单种立体异构体或其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 的形式。
5.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具有通式IIb,或其药物学 上可接受的盐,任选地是以其单种立体异构体或其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 的形式。
6.权利要求1的通式Ia、Ib、IIa或IIb的化合物,其中放射性核素 选自11C,18F,13N和15O。
7.权利要求1的通式Ia、Ib、IIa或IIb的化合物,其中:
Z是键或选自C1-3烷基和C1-3烷基且其中该C1-5烷基的1或2个碳 原子被-O-、-S-、-C(O)-、-C(O)NR″′-、-S(O)-、-S(O)2-、-S(O)2NR″′-或 -NR″′-替代,其中R″′是H或C1-5烷基。
8.权利要求1的通式Ia、Ib、IIa或IIb的化合物,其中带电荷的物 质选自羧酸、磺酸、膦酸和铵离子和它们各自的盐。
9.权利要求1的通式Ia、Ib、IIa或IIb的化合物,其中带电荷的物 质包括选自于-COOH、-SO3H、-PO3H、-N(C1-6烷基)3+X-中的基团,其 中X-是抗衡阴离子。
10.权利要求8的通式Ia、Ib、IIa或IIb的化合物,其中:
Z是键或选自-CH2-O-,-CH2CH2-O-,-CH2-O-CH2-,-(CH2)2-3O-CH2- 和-CH2-O-(CH2)2-3-。
11.权利要求1的通式Ia,Ib,IIa或IIb的化合物,其中:
X是键,氨基酸残基,或选自杂环基,芳基,杂芳基,C1-6烷基, C1-6烷基且其中该C1-6烷基的1或2个碳原子被-O-、-C(O)-、-S-、-S(O)-、 -S(O)2-或-NR″′-替代,其中R″′是H或C1-5烷基,并且其中该C1-6烷基 任选被1或2个选自-OH、-SH、NH2、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中的取代 基所取代。
12.权利要求1的通式Ia,Ib,IIa或IIb的化合物,其中:
各G独立地是键或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被取代的杂环基,芳基和杂 芳基;和
Z是键或选自C1-3烷基和C1-3烷基且其中该C1-5烷基的1或2个碳 原子被-O-、-S-、-C(O)-、-C(O)NR″′-、-S(O)-、-S(O)2-、-S(O)2NR″′-或 -NR″′-替代,其中R″′是H或C1-5烷基。
13.权利要求1的通式Ia,Ib,IIa或IIb的化合物,其中:
各G独立地是键或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被取代的杂环基,芳基和杂 芳基;
Z是键或选自C1-3烷基,其中该C1-5烷基的1或2个碳原子被-O-、 -S-、-C(O)-、-C(O)NR″′-、-S(O)-、-S(O)2-、-S(O)2NR″′-或-NR″′-替代, 其中R″′是H或C1-5烷基;和
X′选自带电荷的物质,卤素,-CF3,-CH2F,-CHF2,-COOH,卤素 -C1-5烷基,卤素-C1-5烷氧基-;Z′-C2-6烷基,Z′-C2-6烷基-O-,Z′-C2-6烷 基-O-C1-3烷基-,Z′-C2-6烷基-S-,Z′-C2-6烷基-NH-,Z′-C2-6烷基-NH-C1-3 烷基-,Z′-C2-6烷基-N(C1-3烷基)-C1-3烷基-,Z′-(CH2CH2-O)1-5-,其中Z′ 选自卤素,-CF3,-CH2F,-CHF2,芳基和杂芳基。
14.权利要求1的通式Ia或IIa的化合物,其中:
Y是H或选自带电荷的物质,-COOR″,-SO3R″,-P(O)2OR″和 -OP(O)2OR″,其中R″是H或C1-3烷基;
R是H或氨基酸或它的衍生物的侧链,-C1-5烷基-邻、间或对-芳基 -(O-CH2CH2)1-5-卤素或-C1-5烷基-邻、间或对-芳基-(CH2CH2)1-5-卤素;和
Z是键或选自C1-3烷基和C1-3烷基且其中该C1-5烷基的1或2个碳 原子被-O-、-S-、-C(O)-、-C(O)NR″′-、-S(O)-、-S(O)2-、-S(O)2NR″′-或 -NR″′-替代,其中R″′是H或C1-5烷基。
15.权利要求1的通式Ia,Ib,IIa或IIb的化合物,其中:
X′选自带电荷的物质,卤素,-CF3,-CH2F,-CHF2,卤素-C1-5烷基, 卤素-C1-5烷氧基-;Z′-C2-6烷基,Z′-C2-6烷基-O-,Z′-C2-6烷基-O-C1-3烷 基-,Z′-C2-6烷基-S-,Z′-C2-6烷基-NH-,Z′-C2-6烷基-NH-C1-3烷基-,Z′-C2-6 烷基-N(C1-3烷基)-C1-3烷基-,Z′-(CH2CH2-O)1-5-,其中Z′选自卤素,-CF3, -CH2F,-CHF2,芳基和杂芳基。
16.具有通式Ia的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
各G独立地是键或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被取代的杂环基,芳基和杂 芳基;
n是1或2;
X是键,氨基酸残基,或选自-O-,-S-,-S(O)-,-S(O)2-,-NRo-且 其中Ro是H或C1-5烷基,C1-6烷基以及C1-6烷基且其中该C1-6烷基的1 或2个碳原子被-O-、-C(O)-、-S-、-S(O)-、-S(O)2-或-NR″′-替代,其中 R″′是H或C1-5烷基,和其中该C1-6烷基任选被1或2个选自于-OH、-SH、 NH2、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中的取代基所取代;
X′选自带电荷的物质,-OH,氨基,卤素,-CF3,-CH2F,-CHF2, -COOH,-COOC1-5烷基,-COC1-5烷基,-CO-芳基,-CO-杂芳基,C1-6 烷基,氨基-C1-5烷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卤素-C1-5 烷基,卤素-C1-5烷氧基-;Z′-C2-6烷基,Z′-C2-6烷基-O-,Z′-C2-6烷基-O-C1-3 烷基-,Z′-C2-6烷基-S-,Z′-C2-6烷基-NH-,Z′-C2-6烷基-NH-C1-3烷基-, Z′-C2-6烷基-N(C1-3烷基)-C1-3烷基-,Z′-(CH2CH2-O)1-5-,其中Z′选自卤素, -CF3,-CH2F,-CHF2,芳基和杂芳基;
Y是H或选自带电荷的物质,-COOR″,-SO3R″,-P(O)2OR″和 -OP(O)2OR″,其中R″是H或C1-3烷基;
R是H或氨基酸或它的衍生物的侧链,-C1-5烷基-邻、间或对-芳基 -(O-CH2CH2)1-5-卤素或-C1-5烷基-邻、间或对-芳基-(CH2CH2)1-5-卤素;和
Z是键或选自-O-,-C(O)-,-C(O)NR′-,-S-,-S(O)-,-S(O)2-,-NR′- 且其中R′是H或C1-5烷基,C1-3烷基,C1-3烷基且其中该C1-5烷基的1 或2个碳原子被-O-、-S-、-C(O)-、-C(O)NR″′-、-S(O)-、-S(O)2-、-S(O)2NR″′- 或-NR″′-替代,其中R″′是H或C1-5烷基。
17.具有通式Ia的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
其中:
G选自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
n是1或2;
X′选自带电荷的物质,-OH,氨基,卤素,-CF3,-CH2F,-CHF2, -COOH,-COOC1-5烷基,-COC1-5烷基,-CO-芳基,-CO-杂芳基,C1-6 烷基,氨基-C1-5烷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卤素-C1-5 烷基,卤素-C1-5烷氧基-;Z′-C2-6烷基,Z′-C2-6烷基-O-,Z′-C2-6烷基-O-C1-3 烷基-,Z′-C2-6烷基-S-,Z′-C2-6烷基-NH-,Z′-C2-6烷基-NH-C1-3烷基-, Z′-C2-6烷基-N(C1-3烷基)-C1-3烷基-,Z′-(CH2CH2-O)1-5-,其中Z′选自卤素, -CF3,-CH2F,-CHF2,芳基和杂芳基;
Y选自带电荷的物质,-COOR″,-SO3R″,-P(O)2OR″和-OP(O)2OR″, 其中R″是H或C1-3烷基;
R是H或氨基酸或它的衍生物的侧链,-C1-5烷基-邻、间或对-芳基 -(O-CH2CH2)1-5-卤素或-C1-5烷基-邻、间或对-芳基-(CH2CH2)1-5-卤素;和
Z是键或选自-O-,C1-3烷基,C1-3烷基且其中该C1-5烷基的1或2 个碳原子被-O-、-S-、-C(O)-、-C(O)NR″′-、-S(O)-、-S(O)2-、-S(O)2NR″′- 或-NR″′-替代,其中R″′是H或C1-5烷基。
18.权利要求17的化合物,其中:
G选自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
n是1或2;
X′选自带电荷的物质,-OH,氨基,卤素,-COOH,氨基-C1-5烷基 -,卤素-C1-5烷基,卤素-C1-5烷氧基-;Z′-C2-6烷基,Z′-C2-6烷基-O-,Z′-C2-6 烷基-O-C1-3烷基-,Z′-C2-6烷基-S-,Z′-C2-6烷基-NH-,Z′-C2-6烷基-NH-C1-3 烷基-,Z′-C2-6烷基-N(C1-3烷基)-C1-3烷基-,Z′-(CH2CH2-O)1-5-,其中Z′ 选自卤素,-CF3,-CH2F,-CHF2;
Y选自带电荷的物质,-COOR″,-SO3R″,-P(O)2OR″和-OP(O)2OR″, 其中R″是H或C1-3烷基;
R是H或氨基酸或它的衍生物的侧链;和
Z是键或选自-O-,C1-3烷基,C1-3烷基且其中该C1-5烷基的1或2 个碳原子被-O-、-S-或-NR″′-替代,其中R″′是H或C1-5烷基。
19.具有通式IIa的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
其中:
各G独立地是键或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被取代的杂环基,芳基和杂 芳基;
n是1或2;
X是键,氨基酸残基,或选自-O-,-S-,-S(O)-,-S(O)2-,-NRo-且 其中Ro是H或C1-5烷基,C1-6烷基以及C1-6烷基且其中该C1-6烷基的1 或2个碳原子被-O-、-C(O)-、-S-、-S(O)-、-S(O)2-或-NR″′-替代,其中 R″′是H或C1-5烷基,和其中该C1-6烷基任选被1或2个选自于-OH、-SH、 NH2、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中的取代基所取代;
X′选自带电荷的物质,-OH,氨基,卤素,-CF3,-CH2F,-CHF2, -COOH,-COOC1-5烷基,-COC1-5烷基,-CO-芳基,-CO-杂芳基,C1-6 烷基,氨基-C1-5烷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卤素-C1-5 烷基,卤素-C1-5烷氧基-;Z′-C2-6烷基,Z′-C2-6烷基-O-,Z′-C2-6烷基-O-C1-3 烷基-,Z′-C2-6烷基-S-,Z′-C2-6烷基-NH-,Z′-C2-6烷基-NH-C1-3烷基-, Z′-C2-6烷基-N(C1-3烷基)-C1-3烷基-,Z′-(CH2CH2-O)1-5-,其中Z′选自卤素, -CF3,-CH2F,-CHF2,芳基和杂芳基;
Y是H或选自带电荷的物质,-COOR″,-SO3R″,-P(O)2OR″和 -OP(O)2OR″,其中R″是H或C1-3烷基;
R是H或氨基酸或它的衍生物的侧链,-C1-5烷基-邻、间或对-芳基 -(O-CH2CH2)1-5-卤素或-C1-5烷基-邻、间或对-芳基-(CH2CH2)1-5-卤素;和
Z是键或选自-O-,-C(O)-,-C(O)NR′-,-S-,-S(O)-,-S(O)2-,-NR′- 且其中R′是H或C1-5烷基,C1-3烷基,C1-3烷基且其中该C1-5烷基的1 或2个碳原子被-O-、-S-、-C(O)-、-C(O)NR″′-、-S(O)-、-S(O)2-、-S(O)2NR″′- 或-NR″′-替代,其中R″′是H或C1-5烷基。
20.权利要求19的化合物,其中:
G选自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
n是1或2;
X′选自带电荷的物质,-OH,氨基,卤素,-COOH,氨基-C1-5烷基 -,卤素-C1-5烷基,卤素-C1-5烷氧基-;Z′-C2-6烷基,Z′-C2-6烷基-O-,Z′-C2-6 烷基-O-C1-3烷基-,Z′-C2-6烷基-S-,Z′-C2-6烷基-NH-,Z′-C2-6烷基-NH-C1-3 烷基-,Z′-C2-6烷基-N(C1-3烷基)-C1-3烷基-,Z′-(CH2CH2-O)1-5-,其中Z′ 选自卤素,-CF3,-CH2F,-CHF2;
Y选自带电荷的物质,-COOR″,-SO3R″,-P(O)2OR″和-OP(O)2OR″, 其中R″是H或C1-3烷基;
R是H或氨基酸或它的衍生物的侧链;和
Z是键或选自-O-,C1-3烷基,C1-3烷基且其中该C1-5烷基的1或2 个碳原子被-O-、-S-或-NR″′-替代,其中R″′是H或C1-5烷基。
21.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是:
(R)-2-((S)-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 -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 酸;
(2S)-2-((2S)-3-(4-(3-氟-2-羟基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 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 苯基)丙酸;
(S)-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 基)甲基)-1H-1,2,3-三唑-1-基)-N-(4-(三氟甲氧基)苄基)丙酰胺;
(S)-2-((S)-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 -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1H-吲哚-3-基)丙酸;
(S)-2-((S)-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 -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3-(三氟甲基)苯基)丙 酸;
(S)-3-(4-氰基苯基)-2-((S)-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 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丙酸;
(S)-3-(3-(2-氟乙氧基)苄基硫基)-2-((S)-4-羟基-2-(4-((2-氨基磺酰基 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甲酯;
(R)-3-(3-(2-氟乙氧基)苄基硫基)-2-((R)-4-羟基-2-(4-((2-氨基磺酰基 苯并[d]噻唑-5-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
(R)-3-(3-(2-氟乙氧基)苄基硫基)-2-((S)-4-羟基-2-(4-((2-氨基磺酰基 苯并[d]噻唑-5-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
(S)-2-((S)-3-(4-(((4S,5R)-5-(氟甲基)-2,2-二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烷 -4-基)甲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
(S)-2-((R)-3-(4-(((4S,5R)-5-(氟甲基)-2,2-二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烷 -4-基)甲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
3-(3-(2-氟乙氧基)苄基硫基)-2-(4-羟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 噻唑-5-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
(S)-2-((S)-3-(4-((2S,3R)-4-氟-2,3-二羟基丁氧基)苯基)-2-(4-((2-氨基 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
(S)-2-((R)-3-(4-((2S,3R)-4-氟-2,3-二羟基丁氧基)苯基)-2-(4-((2-氨基 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
(2R)-3-(3-((1-(1-氟-3-羟基丙-2-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苄基 硫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5-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 -1-基)乙酰胺基)丙酸;
(2R)-3-(3-(2-氟乙氧基)苄基亚磺酰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 噻唑-5-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
(S)-3-(3-(2-氟乙氧基)苄氧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5- 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
(2S)-3-(3-(3-氟-2-羟基丙氧基)苄氧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 [d]噻唑-5-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
(2S)-3-(4-(3-氟-2-羟基丙氧基)苯基)-2-((R)-3-甲基-2-(4-((2-氨基磺酰 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
(2S)-3-(4-(3-氟-2-羟基丙氧基)苯基)-2-((R)-3-甲基-2-(4-((2-氨基磺酰 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
(S)-3-(4-(2-氟乙氧基)苯基)-2-((R)-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 [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
(S)-3-(4-(2-氟乙氧基)苯基)-2-((R)-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 [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
(S)-3-(4-(2-氟乙氧基)苯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 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
(2S)-3-(4-(3-氟-2-羟基丙氧基)苯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 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
(2S)-3-(4-(1-氟-3-羟基丙-2-基氧基)苯基)-2-((S)-3-甲基-2-(4-((2-氨 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 酸;和
(2S)-3-(4-(1-氟-3-羟基丙-2-基氧基)苯基)-2-((R)-3-甲基-2-(4-((2-氨 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 酸。
22.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是:
(S)-N-(呋喃-2-基甲基)-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 唑-1-基)丁酰胺;
(R)-3-(苄基硫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甲酯;
(R)-3-(3-(2-氟乙氧基)苄基硫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 -5-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
(2S)-N-((2,3-二氢苯并[b][1,4]二氧杂环己烯-2-基)甲基)-3-甲基 -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 酰胺;
(S)-2-((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甲酯;
(S)-3-((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甲酯;
(S)-3-((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
(S)-3-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N-(4-(三氟甲基)苄基)丙酰胺;
(S)-N-((5-甲基-3-苯基异噁唑-4-基)甲基)-3-苯基-2-(4-((2-氨基磺酰 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1-(3-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丙酰基)哌啶-4-羧酸乙酯;
(2S)-N-((2,3-二氢苯并[b][1,4]二氧杂环己烯-2-基)甲基)-3-苯基 -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 酰胺;
(S)-1-(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 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基)哌啶-4-羧酸乙酯;
(S)-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 基)甲基)-1H-1,2,3-三唑-1-基)-N-(4-(三氟甲基)苄基)丙酰胺;
(S)-1-(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 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基)哌啶-4-羧酸;
(S)-2-((S)-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 -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 酸甲酯;
(S)-2-((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和
(S)-2-((S)-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 -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 酸。
23.一种化合物,它是:
4-(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苯甲酸丙 酯;
(R)-3-(苄基硫基)-2-(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乙 酰胺基)丙酸甲酯;
4-(1-(2-吗啉代乙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S)-N-(4-甲基吡啶-2-基)-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 三唑-1-基)丙酰胺;
4-(1-(3-(1,3-二氧代异吲哚啉-2-基)-2-羟丙基)-1H-1,2,3-三唑-4-基)苯 磺酰胺;
(S)-N-苄基-4-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戊 酰胺;
4-(1-(3-(二甲基氨基)-2-甲基丙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4-(1-(3-溴苄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4-((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甲基)苯甲酸乙酯;
4-(1-(3-(6-氯-2-甲氧基吖啶-9-基氨基)丙基)-1H-1,2,3-三唑-4-基)苯 磺酰胺;
N-(1,3-二甲基-1H-吡唑-5-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 唑-1-基)乙酰胺;
4-(1-((1H-苯并[d]咪唑-2-基)甲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4-(1-(2-(2-氧代-2H-苯并吡喃-7-基氧基)乙基)-1H-1,2,3-三唑-4-基)苯 磺酰胺;
4-(1-(2-(1H-吲唑-1-基)-2-氧代乙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4-(3-甲氧基-3-氧代-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丙 基)苯甲酸;
4-(1-(4-((1S,2R)-1,2-二羟基辛基)苄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 胺;
4-(1-(7-氯喹啉-4-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4-(1-((1R)-(6-甲氧基喹啉-4-基)((2R)-8-乙烯基奎宁环-2-基)甲 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4-(1-(6-羟基己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4-(1-(2-(2,4-二氧代-1,2-二羟基喹唑啉-3(4H)-基)乙基)-1H-1,2,3-三 唑-4-基)苯磺酰胺;
(E)-4-(1-(1-肉桂酰基哌啶-4-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N-(噻唑-2-基)乙酰 胺;
N-苯基-3-(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N-吗啉代-3-(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苯甲酰胺;
3-(1H-咪唑-5-基)-2-(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乙 酰胺基)丙酸;
4-(1-(2-(4-(3,5-二氯苯基)哌嗪-1-基)-2-氧代乙基)-1H-1,2,3-三唑-4- 基)苯磺酰胺;
4-(1-(3-氨基丙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E)-4-(1-(1-(苯乙烯基磺酰基)哌啶-4-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 胺;
4-(1-(2-(1,2-二羟基乙基)-4,5-二羟基四氢呋喃-3-基)-1H-1,2,3-三唑 -4-基)苯磺酰胺;
(R)-3-(苄基硫基)-2-(2-(4-((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甲酯;
N-((1-(2-吗啉代乙基)-1H-1,2,3-三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 酰胺;
(S)-N-((1-(1-(4-甲基吡啶-2-基氨基)-1-氧代-3-苯基丙-2- 基)-1H-1,2,3-三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N-吗啉代-3-(4-((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基)甲基)-1H-1,2,3-三唑-1- 基)苯甲酰胺;
(S)-N-((1-(1-(2,5-二氟苄基氨基)-3-甲基-1-氧代丁-2-基)-1H-1,2,3-三 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S)-N-((1-(1-(苄基氨基)-4-甲基-1-氧代戊-2-基)-1H-1,2,3-三唑-4-基) 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N-((1-(3-(二甲基氨基)-2-甲基丙基)-1H-1,2,3-三唑-4-基)甲基)-4-氨 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N-((1-((2R)-3-甲基-1-(3-甲基哌啶-1-基)-1-氧代丁-2-基)-1H-1,2,3-三 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S)-N-((1-(1-(2,5-二甲基苄基氨基)-1-氧代-3-苯基丙-2-基)-1H-1,2,3- 三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N-((1-(3-溴苄基)-1H-1,2,3-三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4-氨基磺酰基-N-((1-((2-硫代苯并[d]噻唑-3(2H)-基)甲基)-1H-1,2,3- 三唑-4-基)甲基)苯甲酰胺;
N-((1-(1-(3-氟-4-甲基苄基氨基)-3-甲基-1-氧代丁-2-基)-1H-1,2,3-三 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S)-N-((1-(1-(环己基氨基)-3-甲基-1-氧代丁-2-基)-1H-1,2,3-三唑-4- 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4-((4-((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基)甲基)-1H-1,2,3-三唑-1-基)甲基)苯 甲酸乙酯;
(S)-N-((1-(1-(苄基氨基)-3-甲基-1-氧代丁-2-基)-1H-1,2,3-三唑-4-基) 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S)-N-((1-(1-(呋喃-2-基甲基氨基)-3-甲基-1-氧代丁-2-基)-1H-1,2,3- 三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N-((1-((1H-苯并[d][1,2,3]三唑-1-基)甲基)-1H-1,2,3-三唑-4-基)甲 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4-(3-甲氧基-3-氧代-2-(4-((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基)甲基)-1H-1,2,3- 三唑-1-基)丙基)苯甲酸;
4-(2-(4-((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 胺基)苯甲酸丙酯;
(S)-N-((1-(3-甲基-1-(3-吗啉代丙基氨基)-1-氧代丁-2-基)-1H-1,2,3-三 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N-((1-(2-(3,5-二叔丁基-4-羟苯基)-2-氧代乙基)-1H-1,2,3-三唑-4-基) 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S)-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基)甲基)-1H-1,2,3-三唑-1- 基)丁酸;
(S)-N-((1-(1-(联苯-4-基氨基)-3-甲基-1-氧代丁-2-基)-1H-1,2,3-三唑 -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N-((1-(4-((1S,2R)-1,2-二羟基辛基)苄基)-1H-1,2,3-三唑-4-基)甲 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N-((1-(7-氯喹啉-4-基)-1H-1,2,3-三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 酰胺;
N-((1-((1R)-(6-甲氧基喹啉-4-基)((2R)-8-乙烯基奎宁环-2-基)甲 基)-1H-1,2,3-三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N-((1-(6-羟基己基)-1H-1,2,3-三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 胺;
N-((1-((1S,2S)-2-(肉桂基氧基)-1,2-二苯基乙基)-1H-1,2,3-三唑-4-基) 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S)-N-((1-(3-甲基-1-氧代-1-(2-(噻吩-3-基)乙基氨基)丁-2- 基)-1H-1,2,3-三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3-(1H-咪唑-5-基)-2-(2-(4-((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
N-((1-(2-(2,4-二氧代-1,2-二羟基喹唑啉-3(4H)-基)乙基)-1H-1,2,3-三 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N-((1-(2-(4-(3,5-二氯苯基)哌嗪-1-基)-2-氧代乙基)-1H-1,2,3-三唑-4- 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N-((1-(3-氨基丙基)-1H-1,2,3-三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 胺;
(E)-N-((1-(1-(苯乙烯基磺酰基)哌啶-4-基)-1H-1,2,3-三唑-4-基)甲 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E)-N-((1-(1-肉桂酰基哌啶-4-基)-1H-1,2,3-三唑-4-基)甲基)-4-氨基 磺酰基苯甲酰胺;
(S)-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基)甲基)-1H-1,2,3-三唑-1- 基)丁酸;
2-(4-((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基)甲基)-1H-1,2,3-三唑-1-基)十二烷 酸;
N-((1-(2-(1,2-二羟基乙基)-4,5-二羟基四氢呋喃-3-基)-1H-1,2,3-三唑 -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6-((1-(2-吗啉代乙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 酰胺;
(S)-N-(4-甲基吡啶-2-基)-3-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 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N-吗啉代-3-(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苯甲酰胺;
(S)-N-苄基-4-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戊酰胺;
6-((1-((2R)-3-甲基-1-(3-甲基哌啶-1-基)-1-氧代丁-2-基)-1H-1,2,3-三 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S)-N-(2,5-二甲基苄基)-3-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 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N-环己基-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S)-N-苄基-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4-(3-甲氧基-3-氧代-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丙基)苯甲酸;
4-(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 -1-基)乙酰胺基)苯甲酸丙酯;
6-((1-(2-(3,5-二叔丁基-4-羟苯基)-2-氧代乙基)-1H-1,2,3-三唑-4-基) 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R)-N-(联苯-4-基)-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 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6-((1-(4-((1S,2R)-1,2-二羟基辛基)苄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 苯并[d]噻唑-2-磺酰胺;
6-((1-(7-氯喹啉-4-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 酰胺;
6-((1-(6-羟基己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 胺;
6-((1-((1S,2S)-2-(肉桂基氧基)-1,2-二苯基乙基)-1H-1,2,3-三唑-4-基) 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N-(2-(噻吩-3-基)乙基)丁酰胺;
6-((1-(2-(2,4-二氧代-1,2-二羟基喹唑啉-3(4H)-基)乙基)-1H-1,2,3-三 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6-((1-(2-(4-(3,5-二氯苯基)哌嗪-1-基)-2-氧代乙基)-1H-1,2,3-三唑-4- 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E)-6-((1-(1-(苯乙烯基磺酰基)哌啶-4-基)-1H-1,2,3-三唑-4-基)甲氧 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E)-6-((1-(1-肉桂酰基哌啶-4-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 噻唑-2-磺酰胺;
4-(1-((2R)-3-甲基-1-(3-甲基哌啶-1-基)-1-氧代丁-2-基)-1H-1,2,3-三 唑-4-基)苯磺酰胺;
(S)-N-(2,5-二氟苄基)-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 唑-1-基)丁酰胺;
(S)-N-(3-氟-4-甲基苄基)-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 三唑-1-基)丁酰胺;
(S)-N-苄基-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丁 酰胺;
(S)-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丁酸;
(S)-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N-(2-(噻吩 -3-基)乙基)丁酰胺;
(S)-N-(4-氟苄基)-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 基)丁酰胺;
(S)-N-苄基-N,3-二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 基)丁酰胺;
(S)-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N-(4-(三氟 甲基)苄基)丁酰胺;
(S)-4-(1-(3-甲基-1-氧代-1-(4-(吡啶-2-基)哌嗪-1-基)丁-2- 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R)-2-((S)-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丁酰 胺基)-3-苯基丙酸乙酯;
(S)-3-甲基-2-((S)-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 基)丁酰胺基)丁酸乙酯;
(S)-2-((S)-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丁酰 胺基)丙酸甲酯;
(S)-3-甲基-N-(吡啶-2-基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 唑-1-基)丁酰胺;
(S)-N-环己基-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 丁酰胺;
(S)-N-(环丙基甲基)-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 -1-基)丁酰胺;
(S)-N-(3-羟丙基)-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 基)丁酰胺;
(S)-3-甲基-N-((5-甲基-3-苯基异噁唑-4-基)甲基)-2-(4-(4-氨基磺酰基 苯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S)-3-(N-(呋喃-2-基甲基)-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 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乙酯;
(S)-1-(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丁酰基) 哌啶-4-羧酸乙酯;
(S)-4-(1-(1-(4-(2-羟乙基)哌嗪-1-基)-3-甲基-1-氧代丁-2-基)-1H-1,2,3- 三唑-4-基)苯磺酰胺;
(S)-N-((1R,2S)-2-羟基-2,3-二氢-1H-茚-1-基)-3-甲基-2-(4-(4-氨基磺 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2S)-N-((2,3-二氢苯并[1,4]二氧杂环己烯-2-基)甲基)-3-甲基-2-(4-(4- 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S)-4-(1-(3-甲基-1-氧代-1-(4-(吡咯烷-1-基)哌啶-1-基)丁-2- 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S)-3-甲基-N-((1-甲基-1H-苯并[d]咪唑-2-基)甲基)-2-(4-(4-氨基磺酰 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S)-4-(1-(3-甲基-1-氧代-1-(4-(嘧啶-2-基)哌嗪-1-基)丁-2- 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S)-N-(2-(4-苄基哌嗪-1-基)乙基)-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 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S)-2-氟-N,N-二甲基-N-((5-((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 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甲基)呋喃-2-基)甲基)乙基铵溴化物;
(S)-N-(4-氟苄基)-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 基)丙酰胺;
(S)-N-苄基-N-甲基-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 -1-基)丙酰胺;
(S)-N-(2-((5-((二甲基氨基)甲基)呋喃-2-基)甲硫基)乙基)-3-苯基 -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4-(1-(1-氧代-3-苯基-1-(4-(嘧啶-2-基)哌嗪-1-基)丙-2- 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S)-3-苯基-N-((5-(吡啶-2-基)噻吩-2-基)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 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4-(1-((S)-1-((R)-2-(羟甲基)吡咯烷-1-基)-1-氧代-3-苯基丙-2- 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S)-4-(1-(1-氧代-3-苯基-1-(4-(吡啶-2-基)哌嗪-1-基)丙-2- 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R)-3-苯基-2-((S)-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 基)丙酰胺基)丙酸乙酯;
(S)-3-甲基-2-((S)-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 基)丙酰胺基)丁酸乙酯;
(S)-2-((S)-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丙酰 胺基)丙酸甲酯;
(S)-3-苯基-N-(吡啶-2-基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 唑-1-基)丙酰胺;
(S)-N-环己基-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 丙酰胺;
(S)-N-(环丙基甲基)-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 -1-基)丙酰胺;
(S)-N-(3-羟丙基)-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 基)丙酰胺;
(S)-N-((5-甲基-3-苯基异噁唑-4-基)甲基)-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 苯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3-(N-(呋喃-2-基甲基)-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 三唑-1-基)丙酰胺基)丙酸乙酯;
(S)-1-(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丙酰基) 哌啶-4-羧酸乙酯;
(S)-4-(1-(1-(4-(2-羟乙基)哌嗪-1-基)-1-氧代-3-苯基丙-2-基)-1H-1,2,3- 三唑-4-基)苯磺酰胺;
(S)-N-((1R,2S)-2-羟基-2,3-二氢-1H-茚-1-基)-3-苯基-2-(4-(4-氨基磺 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2S)-N-((2,3-二氢苯并[b][1,4]二氧杂环己烯-2-基)甲基)-3-苯基 -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4-(1-(1-氧代-3-苯基-1-(4-(吡咯烷-1-基)哌啶-1-基)丙-2- 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S)-N-((1-甲基-1H-苯并[d]咪唑-2-基)甲基)-3-苯基-2-(4-(4-氨基磺酰 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N-(2-(4-苄基哌嗪-1-基)乙基)-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苯 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N-(4-氟苄基)-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 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S)-N-苄基-N,3-二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 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S)-N-(2-((5-((二甲基氨基)甲基)呋喃-2-基)甲硫基)乙基)-3-甲基 -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 酰胺;
(S)-6-((1-(3-甲基-1-氧代-1-(4-(嘧啶-2-基)哌嗪-1-基)丁-2- 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S)-3-甲基-N-((5-(吡啶-2-基)噻吩-2-基)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 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6-((1-((S)-1-((R)-2-(羟甲基)吡咯烷-1-基)-3-甲基-1-氧代丁-2- 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S)-6-((1-(3-甲基-1-氧代-1-(4-(吡啶-2-基)哌嗪-1-基)丁-2- 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S)-2-((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3-苯基丙酸乙酯;
(S)-3-甲基-2-((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 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丁酸乙酯;
(S)-2-((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甲酯;
(S)-3-甲基-N-(吡啶-2-基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 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S)-N-环己基-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S)-N-(环丙基甲基)-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 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S)-N-(3-羟丙基)-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 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S)-3-甲基-N-((5-甲基-3-苯基异噁唑-4-基)甲基)-2-(4-((2-氨基磺酰 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S)-6-((1-(1-(4-(2-羟乙基)哌嗪-1-基)-3-甲基-1-氧代丁-2- 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S)-N-((1R,2S)-2-羟基-2,3-二氢-1H-茚-1-基)-3-甲基-2-(4-((2-氨基磺 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S)-6-((1-(3-甲基-1-氧代-1-(4-(吡咯烷-1-基)哌啶-1-基)丁-2- 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S)-N-(2-(4-苄基哌嗪-1-基)乙基)-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 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S)-3-(1H-吲哚-3-基)-2-((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 -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乙酯;
(S)-N-(4-氟苄基)-3-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 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N-苄基-N-甲基-3-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 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N-(2-((5-((二甲基氨基)甲基)呋喃-2-基)甲硫基)乙基)-3-苯基 -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 酰胺;
(S)-6-((1-(1-氧代-3-苯基-1-(4-(嘧啶-2-基)哌嗪-1-基)丙-2- 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S)-3-苯基-N-((5-(吡啶-2-基)噻吩-2-基)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 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6-((1-((S)-1-((R)-2-(羟甲基)吡咯烷-1-基)-1-氧代-3-苯基丙-2- 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S)-6-((1-(1-氧代-3-苯基-1-(4-(吡啶-2-基)哌嗪-1-基)丙-2- 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R)-3-苯基-2-((S)-3-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 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丙酸乙酯;
(S)-3-甲基-2-((S)-3-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 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丁酸乙酯;
(S)-3-苯基-N-(吡啶-2-基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 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N-环己基-3-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N-(环丙基甲基)-3-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 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N-(3-羟丙基)-3-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 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6-((1-(1-(4-(2-羟乙基)哌嗪-1-基)-1-氧代-3-苯基丙-2- 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S)-N-((1R,2S)-2-羟基-2,3-二氢-1H-茚-1-基)-3-苯基-2-(4-((2-氨基磺 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2S)-N-((2,3-二氢苯并[b][1,4]二氧杂环己烯-2-基)甲基)-3-苯基 -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 酰胺;
(S)-6-((1-(1-(4-(2-羟乙基)哌嗪-1-基)-1-氧代-3-苯基丙-2- 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S)-N-((1R,2S)-2-羟基-2,3-二氢-1H-茚-1-基)-3-苯基-2-(4-((2-氨基磺 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6-((1-(1-(4-(2-羟乙基)哌嗪-1-基)-1-氧代-3-苯基丙-2- 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S)-N-((1R,2S)-2-羟基-2,3-二氢-1H-茚-1-基)-3-苯基-2-(4-((2-氨基磺 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N,N,N-三甲基-2-氧代-2-(6-氧代-5-(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 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6-(4-(三氟甲基)苄基氨基)己基氨 基)乙基铵;
(S)-3,10-二氧代-4-(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1-(4-(三氟甲基)苯基)-13,16,19,22,25-五氧杂 -2,9-二氮杂二十八烷-28-酸;
(S)-4-氧代-4-(6-氧代-5-(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6-(4-(三氟甲基)苄基氨基)己基氨基)丁酸;
(S)-4-(6-(4-(乙氧基羰基)环己基)-6-氧代-5-(4-((2-氨基磺酰基苯并[d] 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己基氨基)-4-氧代丁酸;和
(S)-6-((S)-2-氨基-3-羟基丙酰胺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 -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N-(4-(三氟甲基)苄基)己酰胺盐酸 盐。
24.检测哺乳动物中含氧量低的肿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对所述哺乳动物施用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和
b)获得含氧量低的肿瘤的诊断图像。
25.权利要求24的方法,其中诊断图像是通过使用正电子发射断层 显象法(PET)获得的。
26.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放射性核素是11C或18F。
27.检测组织的碳酸酐酶IX(CA-IX)活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将权利要求1-20中任何一项的化合物施用于所述组织;和
b)检测在所述组织中的CA-IX活性。
28.权利要求27的方法,其中CA-IX活性的检测是通过使用正电 子发射断层显象法(PET)进行的。
29.哺乳动物中含氧量低的组织的诊断显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对哺乳动物施用包括通式Ia、Ib、IIa或IIb的化合物的药物配制 剂:
其中对于Ia和IIa:
各G独立地是键或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被取代的杂环基,芳基和杂 芳基;
n是0,1,2或3;
X是键,氨基酸残基,或选自-O-,-S-,-S(O)-,-S(O)2-,-NRo-且 其中Ro是H或C1-5烷基,杂环基,芳基,杂芳基,C1-6烷基以及C1-6 烷基且其中该C1-6烷基的1或2个碳原子被-O-、-C(O)-、-S-、-S(O)-、 -S(O)2-或-NR″′-替代,其中R″′是H或C1-5烷基,和其中该C1-6烷基任 选被1或2个选自于-OH、-SH、NH2、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中的取代 基所取代;
X′选自带电荷的物质,-OH,氨基,卤素,-CF3,-CH2F,-CHF2, -COOH,-COOC1-5烷基,-COC1-5烷基,-CO-芳基,-CO-杂芳基,C1-6 烷基,氨基-C1-5烷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卤素-C1-5 烷基,卤素-C1-5烷氧基-;Z′-C2-6烷基,Z′-C2-6烷基-O-,Z′-C2-6烷基-O-C1-3 烷基-,Z′-C2-6烷基-S-,Z′-C2-6烷基-NH-,Z′-C2-6烷基-NH-C1-3烷基-, Z′-C2-6烷基-N(C1-3烷基)-C1-3烷基-,Z′-(CH2CH2-O)1-5-,其中Z′选自卤素, -CF3,-CH2F,-CHF2,芳基和杂芳基;
Y是H或选自带电荷的物质,-COOR″,-SO3R″,-P(O)2OR″和 -OP(O)2OR″,其中R″是H或C1-3烷基;
R是H或氨基酸或它的衍生物的侧链,-C1-5烷基-邻、间或对-芳基 -(O-CH2CH2)1-5-卤素或-C1-5烷基-邻、间或对-芳基-(CH2CH2)1-5-卤素;和
Z是键或选自-O-,-C(O)-,-C(O)NR′-,-S-,-S(O)-,-S(O)2-,-NR′- 且其中R′是H或C1-5烷基,C1-3烷基,C1-3烷基且其中该C1-5烷基的1 或2个碳原子被-O-、-S-、-C(O)-、-C(O)NR″′-、-S(O)-、-S(O)2-、-S(O)2NR″′- 或-NR″′-替代,其中R″′是H或C1-5烷基;和
其中对于Ib和IIb:
各G独立地是键或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被取代的杂环基,芳基和杂 芳基;
n是0,1,2或3;
X是键,氨基酸残基,或选自-O-,-S-,-S(O)-,-S(O)2-,-NRo-且 其中Ro是H或C1-5烷基,杂环基,芳基,杂芳基,C1-6烷基,C1-6烷基 且其中该C1-6烷基的1或2个碳原子被-O-、-C(O)-、-S-、-S(O)-、-S(O)2- 或-NR″′-替代,其中R″′是H或C1-5烷基,和其中该C1-6烷基任选被1 或2个选自-OH、-SH、NH2、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中的取代基所取代;
X′选自带电荷的物质,-OH,氨基,卤素,-CF3,-CH2F,-CHF2, -COOH,-COOC1-5烷基,-COC1-5烷基,-CO-芳基,-CO-杂芳基,C1-6 烷基,氨基-C1-5烷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卤素-C1-5 烷基,卤素-C1-5烷氧基-;Z′-C2-6烷基,Z′-C2-6烷基-O-,Z′-C2-6烷基-O-C1-3 烷基-,Z′-C2-6烷基-S-,Z′-C2-6烷基-NH-,Z′-C2-6烷基-NH-C1-3烷基-, Z′-C2-6烷基-N(C1-3烷基)-C1-3烷基-,Z′-(CH2CH2-O)1-5-,其中Z′选自卤素, -CF3,-CH2F,-CHF2,芳基和杂芳基;
Z是键或选自-O-,-C(O)-,-C(O)NR′-,-S-,-S(O)-,-S(O)2-,-NR′- 且其中R′是H或C1-5烷基,C1-3烷基,C1-3烷基且其中该C1-5烷基的1 或2个碳原子被-O-、-S-、-C(O)-、-C(O)NR″′-、-S(O)-、-S(O)2-、-S(O)2NR″′- 或-NR″′-替代,其中R″′是H或C1-5烷基;和
其中基团X,X′,G,X和Y中的至少一个包含放射性核素或非放 射性元素;
或施加包括所述化合物的药物学上可接受的盐的药物配制剂,该盐 任选地是以其单种立体异构体或其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的形式;和
b)获得含氧量低的组织的诊断图像。
30.权利要求29的方法,其中所述组织选自心脏,肺,肾,肝脏和 脑组织。
31.权利要求29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用于在肿瘤中含氧量低的组 织的诊断。
本发明涉及放射性标记的高亲合性CA-IX配位体,该配位体可鉴定 细胞表面表达的CA-IX(一种在肿瘤生长的患者体内中过表达的蛋白质) 酶活性。这些不渗透细胞的示踪剂对于CA-IX有高亲合性,因此与CA-II 相比对于CA-IX更有选择性,并具有有利的成像性能。另外,这些示踪 剂结合于表达CA-IX的肿瘤上。因为这些示踪剂提供与CA-IX酶活性 有关的生物化学信息,所以这些示踪剂可提供与患者对治疗、输出预测 和治疗方案的潜在性响应相关的有价值信息。
本发明的背景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象(PET)是一种分子成像技术,能够非侵入性地 检测无数的疾病。PET成像系统以患者组织中正电子发射同位素的分布 为基础产生图像。该同位素典型地通过探针分子的注射被施用于患者, 该分子是由正电子发射性同位素如F-18、C-11、N-13或O-15组成,以 共价键连接于在体内代谢或定位的分子上,或结合于体内受体部位。最 广泛使用的正电子发射体标记的PET分子成象探针中的一种是2-脱氧 -2-[18F]氟-D-葡萄糖([18F]FDG)。[18F]FDG主要瞄准葡萄糖输送剂,是癌 症的早期检测、分期和再分期的准确临床工具。PET-FDG成像法越来越 多地用于监测癌症化疗和放射治疗,因为在葡萄糖利用上的早期变化已 显示与输出预测结果有关。肿瘤细胞的特征是它们加速的醣酵解速率, 这是由快速增殖的肿瘤组织的高代谢需求所产生的。与葡萄糖相似, FDG经由葡萄糖输送剂被癌细胞摄取并且被己糖激酶磷酸化成FDG-6 磷酸酯。后者在糖酵解链中无法更进一步进行或由于其电荷而离开细 胞,从而使得可以检测到具有高的糖酵解速率的细胞。
虽然在许多情况下是有用的,但是用于监测癌症的FDG-PET成像 法的几个限制依然存在。FDG在炎症性组织中的积聚会限制FDG-PET 的特异性。相反地,非特异性的FDG摄取也可能限制PET对于肿瘤响 应预测的敏感性。治疗诱导的细胞应激反应已表明在由放射线疗法和化 学治疗药物治疗过的肿瘤细胞线中引起FDG摄取量的临时增加。此外, 生理学上高的正常本底放射性(例如在脑中的FDG摄取)能够使得癌症相 关的FDG摄取量的定量分析在体内的一些区域中变得不可能。
由于这些限制,其它PET成像示踪剂正在被开发来追踪在癌组织中 各种的酶媒介的转化,如用于多巴胺合成的6-[F-18]-氟-L-DOPA,用于 DNA复制的3′-[F-18]氟-3′-脱氧胸苷(FLT),和用于胆碱激酶的[C-11](甲 基)胆碱,以及超高的比放射性受体-配体结合(例如,16α[F-18]氟雌二 醇)。分子标靶的试剂已经对于在癌症中特定的代谢性靶的非侵入式PET 成像法表明了重大的潜在价值。尽管将PET成像法引入到病人管理中有 明显的临床价值,但是各种限制仍然存在。在某些情况下,当前的成像 探针缺乏特异性或对于背景特性具有不足够的信号。另外,被测试治疗 介入的新生物学靶将需要新的成像探针来评价它们的治疗潜力。需要附 加的生物标志物,其对肿瘤靶显示出非常高的亲合性和对肿瘤靶有特异 性以便支持癌症药物发展并且为卫生保健提供者提供精确地诊断疾病 和监测治疗的手段。
碳酸酐酶(CA,EC 4.2.1.1)形成了为具有重大生理学重要性的锌金 属酶编码的基因的大家族。作为二氧化碳的可逆水合的催化剂,这些酶 参与许多不同的生物进程,其中包括呼吸,钙化,酸碱平衡,骨吸收, 和参与脑脊髓液和胃酸的形成。作为这些酶的重要性的反映,碳酸酐酶 广泛地分布在许多不同的活生物体中。在高级脊椎动物(包括人)中,迄 今为止已经鉴定出16种同功酶,它们在它们的亚细胞定位、催化活性 和对不同类型的抑制剂的敏感性上各不相同。这些同功酶中的一些是细 胞溶质型(cytosolic)(CA-I,CA-II,CA-III,CA-VII和CA-XIII),其它是 膜结合型(CA-IV,CA-IX,CA-XII和CA-XIV),两个是线粒体(CA-VA 和CA-VB),一个是在唾液中分泌的(CA-VI)。CA系列和CA相关的蛋 白质在它们的组织分布、表达水平以及推定的或确定的生物功能上显示 出广泛的多样性。一些CA无所不在地在几乎所有的组织中表达,如 CA-II,而其它CA的表达好象在它们的组织表达型式上有限制。
最近已经表明两种CA同功酶(CA-IX和CA-XII)主要与许多肿瘤有 联系且在许多肿瘤中过表达,在肿瘤中它们参与到与癌症进展有关系的 决定性过程中。发现与癌症有联系的第一种CA是CA-IX,已在1992 年报道(Pastorekova S.等人,Virology,1992,187,620-626)。在CA-IX表达 和肿瘤内缺氧之间的强烈关联已经在子宫颈癌,乳腺癌,头颈癌,膀胱 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中体现。另外,在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中,观察到 在CA-IX与血管生成、细胞凋亡抑制和细胞-细胞粘着破坏中所涉及的 蛋白质的构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缺氧与促进肿瘤侵入的细胞外环境的酸 化有关联,且CA-IX被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它的催化活性起一定作 用。因此,有几个原因使得CA-IX被认为是癌症诊断和治疗用的最佳靶 中的一个。例如,CA-IX是具有细胞外暴露的酶活性位点的整体胞质膜 蛋白质。同时,CA-IX具有非常高的催化活性,且在已知的CA当中具 有最高的质子传递速率。另外,CA-IX存在于极少数的正常组织如胆囊 和胃部中,但是它的过表达与许多肿瘤组织如肺癌,头颈癌、肾癌和宫 颈癌强烈关联。最后,CA-IX水平通过CA-IX基因被HIF-1的直接转录 激活来响应缺氧而显著地增加(Giatromanolaki等人,Cancer Res.,2001, 61,7992-7998;Dubois等人,Br.J.Cancer,2004,91,1947-1954), 以及CA-IX在某些肿瘤中的表达能够是弱预测的迹象。因此,CA-IX的 特定抑制剂的发现构成了癌症(CA-IX在其中表达)的诊疗和治疗的新途 径。
碳酸酐酶的酶活性能够被磺酰胺抑制剂有效地阻断,这一事实已经 在治疗上被用于由某些CA同种型(例如在青光眼病症中的CA-II)的过高 活性所引起的疾病中。还有实验证据表明,磺酰胺类同时阻断在活体外 的肿瘤细胞增殖和侵入和在活体内的肿瘤生长,但是这些磺酰胺的靶还 未被鉴定。不幸地,迄今可利用的磺酰胺不加区别地抑制各种CA同功 酶,并且磺酰胺缺乏选择性影响到它们的临床应用,这代表磺酰胺类在 特定的CA-IX标靶治疗中应用的主要缺点。
目前,只有少数的已报导的PET成像剂,它们对于CA-IX酶有选 择性并且可提供有用的活体内图像。例如,已经报道了放射性同位素标 记的单克隆抗体124I-G250用于标靶在含氧量低的肿瘤中的CA-IX和在 异种移植人肾细胞癌动物模型中的CA-IX表达(Lawrentschuk,N.等人, British Journal of Urology,2006,97,Suppl.1,10-10(1))。然而,在文 献中已充分陈述,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具有相当大的限制,如缓慢的清除。
本发明的概述
我们已经确定了对于开发用于鉴定不可透过膜的高亲合性CA-IX 抑制剂的方法和对于将抑制剂发展成PET示踪剂(用于在活体内使 CA-IX表达成像)的有用候选者的需求。本发明满足这些需求。在一个方 面,本发明提供在抑制碳酸酐酶(CA)上特别有活性的新型磺酰胺化合 物,尤其有选择地标靶与癌症相关的、缺氧诱导的CA-IX同功酶的那些 化合物。此类磺酰胺化合物和它们的衍生物可用于活体内正电子发射断 层显象(PET)成像剂的开发,该成像剂用于疾病如癌症的诊断。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通式I的化合物:
Z-X-A-Y-B-SO2NH2
通式I
其中:
A是3-7元饱和或不饱和的杂环,
B是芳基,杂芳基,C3-C7环烷基,C3-C7环烯基,C3-C7饱和杂环, 或C3-C7不饱和杂环;
X是连接基,其中包括烷基,烷氧基,C3-C7环烷基,C3-C7环烯基, 芳基,或3-7元杂环,它们中的每一个可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卤素、C1-C6 烷基、C1-C6链烯基、(C1-C6亚烷基)-芳基、C1-C6炔基、-N(R1)2、-CN、 -OR1、-SR1、-S(O)-R1、-SO2-R1、-SO2NH-R1、-SO3H、-NH-SO2-R1、-C(O)R2、 P(O)(OR1)2或-NHC(O)R2基团取代;
Y是连接基,其中包括化学键,烷基,烷氧基,C3-C7环烷基,C3-C7 环烯基,或3-7元杂环,它们中的每一个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卤素、C1-C6 烷基、C1-C6链烯基、(C1-C6亚烷基)-芳基、C1-C6炔基、聚(烷氧基)、 -N(R1)2、-CN、-OR1、-SR1、-S(O)-R1、-SO2-R1、-SO2NH-R1、-SO3H、 -NH-SO2-R1、-C(O)R2、-P(O)(OR1)2或-NHC(O)R2基团取代;
各个R1独立地是H,C1-C6烷基,C1-C6链烯基,C1-C6炔基,芳基, 杂芳基,(C1-C6亚烷基)-芳基,C3-C7环烷基,C3-C7环烯基或3-7元杂环;
各个R2独立地是-R1,-N(R1)2或-OR1;
Z是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任选取代的C3-C7环烷 基,任选取代的C3-C7环烯基,或任选取代的3-7元杂环;
C是带电荷的组分或物质,它任选地存在于X或Y或Z中;
W是放射性核素,它任选地存在于X或Y或Z中;和
包括通式I的化合物的单个立体异构体和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和药 物学上可接受的盐类。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A是三唑,B是任选取代的芳基,Y是化学键, X独立地是化学键,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 环,任选取代的氨基羰基,Z是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 或任选取代的杂环。取代基选自于羟基,氨基或取代氨基,低级烷基, 低级链烯基,烷氧基,芳基,烷氧基芳基,杂芳基,卤素,羧基,取代 氨基羰基,氰基,硝基,磺酰基,取代氨基酸,如Ala、Asn、Cys、Glu、 Gly、Gln、His、Lys、Ser、Tyr、Val或Phe,尤其Cys、His和Phe。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A是甲基三唑,B是任选取代的芳基,Y是 氨基羰基,X独立地是共价键,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 选取代的杂环,任选取代的氨基羰基,Z是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 的杂芳基,或任选取代的杂环。取代基选自于羟基,氨基或取代氨基, 低级烷基,低级链烯基,烷氧基,芳基,烷氧基芳基,杂环烷基,杂芳 基,卤素,任选取代的羧基,取代的氨基羰基,氰基,硝基,磺酰基, 取代的氨基酸,如Ala、Asn、Cys、Glu、Gly、Gln、His、Lys、Ser、 Tyr、Val或Phe,尤其Cys、His和Phe。
在又一个实施方案,A是三唑,B是任选取代的杂芳基,Y是烷氧 基,优选亚甲基氧基,X独立地是共价键,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 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环,任选取代的酰基,或任选取代的氨基羰基, Z是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任选取代的杂环,或任选取 代的氨基酸,优选Ala、Val、Phe、Cys、Pro或Trp。取代基选自于羟 基,氨基或取代氨基,取代低级烷基,取代低级链烯基,烷氧基,芳基, 烷氧基芳基,杂环烷基,杂芳基,卤素,任选取代的羧基,取代的氨基 羰基,氰基,硝基,磺酰基,取代的氨基酸,如Ala、Asn、Cys、Glu、 Gly、Gln、His、Lys、Ser、Tyr、Val或Phe,尤其Cys、His和Phe。
在全部这些实施方案中,属于阳离子或阴离子的带电荷的结构部分 能够任选地被引入到X、Y和Z中。不希望受到在这里所建议的任何理 论束缚,可以相信带电荷的结构部分对于实现所述化合物的细胞不渗透 性是重要的,因此允许选择性结合于细胞外定位的CA-IX酶。阳离子结 构部分可选自于季铵盐,亚氨酸盐,硫醇盐,氧鎓阳离子,路易斯酸碱 配合物如硼-胺盐,或吡啶鎓盐,等等。阴离子结构部分可选自于在生理 pH下带电荷的酸基团,如羧酸,磺酸,磷酸,膦酸,N-氧化物,亚磺 酸盐,或硼酸。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在以上通式中表示的化合物,但是这些 化合物已经转化成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衍生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A 是三唑,B是任选取代的杂芳基,Y是烷氧基,优选亚甲基氧基,X独 立地是共价键,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环, 任选取代的酰基,或任选取代的氨基羰基,Z是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 取代的杂芳基,任选取代的杂环,或任选取代的氨基酸,优选Ala、Val、 Phe、Cys、Pro或Trp。取代基选自于羟基,氨基或取代氨基,取代低级 烷基,取代低级链烯基,烷氧基,芳基,烷氧基芳基,杂环烷基,杂芳 基,卤素,任选取代的羧基,取代的氨基羰基,氰基,硝基,磺酰基, 取代的氨基酸,如Ala、Asn、Cys、Glu、Gly、Gln、His、Lys、Ser、 Tyr或Phe,尤其Cys、His和Phe。属于阳离子或阴离子的带电荷的结 构部分可被引入到X、Y或者Z中。阳离子结构部分可选自于季铵盐或 吡啶鎓盐等等。阴离子结构部分可选自于在生理pH下带电荷的酸基团, 如羧酸,磺酸,磷酸,膦酸,或硼酸。放射性元素或核素可以引入在X, Y或Z上。放射性元素可以选自18F,11C,13N或15O,优选18F。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通式Ia,Ib,IIa或IIb的化合物:
其中对于Ia和IIa:
各个G独立地是键或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被取代的杂环基,芳基和 杂芳基;
n是0,1,2或3;
X是键,氨基酸残基,或选自于-O-,-S-,-S(O)-,-S(O)2-,-NRo- 且其中Ro是H或C1-5烷基,杂环基,芳基,杂芳基,C1-6烷基,C1-6烷 基且该C1-6烷基的1或2个碳原子被-O-、-C(O)-、-S-、-S(O)-、-S(O)2- 或-NR″′-替代,其中R″′是H或C1-5烷基,和其中该C1-6烷基任选被1 或2个选自-OH、-SH、NH2、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中的取代基取代;
X′选自带电荷的物质,-OH,氨基,卤素,-CF3,-CH2F,-CHF2, -COOH,-COOC1-5烷基,-COC1-5烷基,-CO-芳基,-CO-杂芳基,C1-6 烷基,氨基-C1-5烷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卤素-C1-5 烷基,卤素-C1-5烷氧基-;Z′-C2-6烷基,Z′-C2-6烷基-O-,Z′-C2-6烷基-O-C1-3 烷基-,Z′-C2-6烷基-S-,Z′-C2-6烷基-NH-,Z′-C2-6烷基-NH-C1-3烷基-, Z′-C2-6烷基-N(C1-3烷基)-C1-3烷基-,Z′-(CH2CH2-O)1-5-,其中Z′选自卤素, -CF3,-CH2F,-CHF2,芳基和杂芳基;
Y是H或选自带电荷的物质,-COOR″,-SO3R″,-P(O)2OR″和 -OP(O)2OR″,其中R″是H或C1-3烷基;
R是H或氨基酸或其衍生物的侧链,-C1-5烷基-邻、间或对-芳基 -(O-CH2CH2)1-5-卤素或-C1-5烷基-邻、间或对-芳基-(CH2CH2)1-5-卤素;和
Z是键或选自于-O-,-C(O)-,-C(O)NR′-,-S-,-S(O)-,-S(O)2-,-NR′- 且其中R′是H或C1-5烷基,C1-3烷基,C1-3烷基且其中该C1-5烷基的1 或2个碳原子被-O-、-S-、-C(O)-、-C(O)NR″′-、-S(O)-、-S(O)2-、-S(O)2NR″′- 或-NR″′-替代,其中R″′是H或C1-5烷基;和其中对于Ib和IIb:
各个G独立地是键或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被取代的杂环基,芳基和 杂芳基;
n是0,1,2或3;
X是键,氨基酸残基,或选自于-O-,-S-,-S(O)-,-S(O)2-,-NRo- 且其中Ro是H或C1-5烷基,杂环基,芳基,杂芳基,C1-6烷基,和C1-6 烷基且该C1-6烷基的1或2个碳原子被-O-、-C(O)-、-S-、-S(O)-、-S(O)2- 或-NR″′-替代,其中R″′是H或C1-5烷基,和其中该C1-6烷基任选被1 或2个选自-OH、-SH、NH2、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中的取代基取代;
X′选自带电荷的物质,-OH,氨基,卤素,-CF3,-CH2F,-CHF2, -COOH,-COOC1-5烷基,-COC1-5烷基,-CO-芳基,-CO-杂芳基,C1-6 烷基,氨基-C1-5烷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卤素-C1-5 烷基,卤素-C1-5烷氧基-;Z′-C2-6烷基,Z′C2-6烷基-O-,Z′-C2-6烷基-O-C1-3 烷基-,Z′-C2-6烷基-S-,Z′-C2-6烷基-NH-,Z′-C2-6烷基-NH-C1-3烷基-, Z′-C2-6烷基-N(C1-3烷基)-C1-3烷基-,Z′-(CH2CH2-O)1-5-,其中Z′选自卤素, -CF3,-CH2F,-CHF2,芳基和杂芳基;
Z是键或选自于-O-,-C(O)-,-C(O)NR′-,-S-,-S(O)-,-S(O)2-,-NR′- 且其中R′是H或C1-5烷基,C1-3烷基,C1-3烷基且其中该C1-5烷基的1 或2个碳原子被-O-、-S-、-C(O)-、-C(O)NR″′-、-S(O)-、-S(O)2-、-S(O)2NR″′- 或-NR″′-替代,其中R″′是H或C1-5烷基;和
其中基团X,X′,G,X和Y中的至少一个包含放射性核素或非放 射性元素;
或所述化合物的药物学上可接受的盐,任选地是以其单种立体异构 体或其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形式。
在一个变型中,化合物为通式Ia,或它的药物学上可接受的盐,任 选地是以其单种立体异构体或其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的形式。在另一个 变型中,化合物为通式Ib,或它的药物学上可接受的盐,任选地是以其 单种立体异构体或其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的形式。在另一个变型中,化 合物为通式IIa,或它的药物学上可接受的盐,任选地是以其单种立体异 构体或其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的形式。在另一个变型中,化合物为通式 IIb,或它的药物学上可接受的盐,任选地是以其单种立体异构体或其立 体异构体的混合物的形式。在通式Ia,Ib,IIa或IIb的化合物的一个方 面,放射性核素选自于11C,18F,13N和15O。在另一个方面,Z是键或 选自C1-3烷基和C1-3烷基且其中该C1-5烷基的1或2个碳原子被-O-,-S-, -C(O)-,-C(O)NR″′-,-S(O)-,-S(O)2-,-S(O)2NR″′-或-NR″′-替代,其中 R″′是H或C1-5烷基。在以上化合物的一种变型中,带电荷的物质选自 于羧酸,磺酸,膦酸和铵离子和它们的各自盐。在另一个变型中,带电 荷的物质包括选自-COOH,-SO3H,-PO3H,-N(C1-6烷基)3+X-的基团, 其中X-是抗衡阴离子。在本申请的化合物的某些变型中,带电荷的物质 排除4-链烯基苯磺酰胺的1,2,3,5-取代吡喃鎓盐,2-(1,2,3,5-取代吡喃 鎓)-5-(磺酰胺)-1,3,4-噻二唑,以及2,4,6-三取代的-吡啶鎓-甲基羧酸的芳 基和杂芳基磺酰胺和它们的衍生物。
在以上化合物的又一个变型中,Z是键或选自于-CH2-O-, -CH2CH2-O-,-CH2-O-CH2-,-(CH2)2-3O-CH2-和-CH2-O-(CH2)2-3-。在一个 具体的变型中,X是键,氨基酸残基,或选自杂环基,芳基,杂芳基, C1-6烷基,C1-6烷基且其中该C1-6烷基的1或2个碳原子被-O-、-C(O)-、 -S-、-S(O)-、-S(O)2-或-NR″′-替代,其中R″′是H或C1-5烷基,并且其中 该C1-6烷基任选被1或2个选自-OH、-SH、NH2、杂环基、芳基和杂芳 基中的取代基所取代。在以上化合物的另一个变型,各G独立地是键或 独立地选自于取代或未被取代的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和Z是键或选 自于C1-3烷基和C1-3烷基且其中该C1-5烷基的1或2个碳原子被-O-、-S-、 -C(O)-、-C(O)NR″′-、-S(O)-、-S(O)2-、-S(O)2NR″′-或-NR″′-替代,其中 R″′是H或C1-5烷基。
在以上化合物的又一个方面,各G独立地是键或独立地选自于取代 或未被取代的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Z是键或选自于C1-3烷基,其中 该C1-5烷基的1或2个碳原子被-O-、-S-、-C(O)-、-C(O)NR″′-、-S(O)-、 -S(O)2-、-S(O)2NR″′-或-NR″′-替代,其中R″′是H或C1-5烷基;和X′选 自于带电荷的物质、卤素、-CF3、-CH2F、-CHF2、-COOH、卤素-C1-5烷 基、卤素-C1-5烷氧基-;Z′-C2-6烷基,Z′-C2-6烷基-O-,Z′-C2-6烷基-O-C1-3 烷基-,Z′-C2-6烷基-S-,Z′-C2-6烷基-NH-,Z′-C2-6烷基-NH-C1-3烷基-, Z′C2-6烷基-N(C1-3烷基)-C1-3烷基-,Z′-(CH2CH2-O)1-5-,其中Z′选自于卤 素,-CF3,-CH2F,-CHF2,芳基和杂芳基。
在通式Ia或IIa的化合物的一个方面,Y是H或选自于带电荷的物 质,-COOR″,-SO3R″,-P(O)2OR″和-OP(O)2OR″,其中R″是H或C1-3 烷基;R是H或氨基酸或它的衍生物的侧链,-C1-5烷基-邻、间或对-芳 基-(O-CH2CH2)1-5-卤素或-C1-5烷基-邻、间或对-芳基-(CH2CH2)1-5-卤素; 和Z是键或选自于C1-3烷基和C1-3烷基且其中该C1-5烷基的1或2个碳 原子被-O-、-S-、-C(O)-、-C(O)NR″′-、-S(O)-、-S(O)2-、-S(O)2NR″′-或 -NR″′-替代,其中R″′是H或C1-5烷基。
在通式Ia、Ib、IIa或IIb的化合物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X′选自于 带电荷的物质、卤素、-CF3、-CH2F、-CHF2、卤素-C1-5烷基、卤素-C1-5 烷氧基-;Z′-C2-6烷基,Z′-C2-6烷基-O-,Z′-C2-6烷基-O-C1-3烷基-,Z′-C2-6 烷基-S-,Z-C2-6烷基-NH-,Z′-C2-6烷基-NH-C1-3烷基-,Z′-C2-6烷基-N(C1-3 烷基)-C1-3烷基-,Z-(CH2CH2-O)1-5-,其中Z′选自于卤素,-CF3,-CH2F, -CHF2,芳基和杂芳基。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检测在哺乳动物中含氧量低的肿瘤的 方法,该方法包括:a)对哺乳动物施用以上所述的化合物;和b)获得含 氧量低的肿瘤的诊断学图像。在该方法的一个变型中,通过使用正电子 发射断层显象(PET)获得诊断图像。在另一个变型中,放射性核素是11C 或18F。
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检测组织的碳酸酐酶IX(CA-IX)活性的 方法,该方法包括:a)将在这里公开的化合物施用于该组织;和b)检测 组织中CA-IX活性。在以上方法的一个变型中,通过使用正电子发射断 层显象(PET)进行CA-IX活性的检测。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在 哺乳动物中含氧量低的组织的诊断成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对该哺 乳动物施用包括通式Ia、Ib、IIa或IIb的化合物或它的药物学上可接受 的盐的药物配制剂,该化合物或它的盐任选地是以其单种立体异构体的 形式或其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形式;和b)获得含氧量低的组织的诊断图 像。在一个变型中,该组织选自心脏,肺,肾,肝脏和脑组织。在该方 法的另一个变型中,该方法用于在肿瘤中含氧量低的组织的诊断。
在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使用本申请的放射性标记化合物作为正电子 发射断层显象(PET)成像剂来检测在患者中CA IX过表达的方法,该方 法允许监测在患者中癌疾病的发展或退行。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这里所述的放射性标记的化合物施用于患者,
b)检测在步骤(a)施用的化合物的放射性发射。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从放射性同位素如18F中的放射性发射能够通 过使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象法将患者中的CA-IX表达成像来检测。该放 射性发射能够在患者体内的任何地方检测。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患者可 已知或被怀疑具有下列病症中的一种或多种:肿瘤前疾病或肿瘤病,其 中包括癌如结肠直肠癌,卵巢癌,子宫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鳞 状上皮细胞和腺鳞癌;头颈癌;中胚叶肿瘤,如成神经细胞瘤和成视网 膜细胞瘤;肉瘤,如骨肉瘤;和黑素瘤。特别是乳腺癌,胃肠道癌,胃 癌(包括食道癌),结肠癌,肾癌,前列腺癌,肝癌,尿路癌(包括膀胱癌), 肺癌,以及头颈癌。也特别是妇科癌症,其中包括卵巢癌,子宫癌,子 宫颈癌,阴道癌,外阴癌和子宫内膜癌,特别是卵巢癌,子宫癌,子宫 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使用链接化学法(click chemistry)产生在通式I、Ia、Ib、IIa和IIb中表示的组合化合物库的方 法,这些化合物是CA IX酶的有效抑制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传统的”组合化学库是通过链接化学途径来 合成的。鉴定方法牵涉到使用各种叠氮化物试剂和一系列的含炔烃的结 构部分,例如苯磺酰胺炔烃(通式IIa),N-(丙-2-炔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 酰胺(通式IIb),和6-(丙-2-炔基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通式IIc)。这 些支架(scaffolds)在这三个示例性的组合库中产生总共109种化合物,它 们然后通过使用标准的竞争性荧光型分析(A.Jain,S.G.Huang,G.M. Whitesides,J.Am.Chem.Soc.1994,116,5057)相对于碳酸酐酶酶在1μM 浓度下进行筛选。它们中的十六种被鉴定是活性的,对于CA IX酶具有 5-20nM的结合亲合性Kd。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聚焦’组合化学库通过使用链接化学法产 生的三唑构造单元来合成。该鉴定法涉及到使用各种胺试剂和若干的含 三唑的酸结构部分(图2),例如(S)-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 基)-1H-1,2,3-三唑-1-基)丁酸(通式IIIa),(S)-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苯 基)-1H-1,2,3-三唑-1-基)丙酸(通式IIIb),(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 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酸(通式IIIc),和(S)-3- 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 基)丙酸(通式IIId)。在四个组合库中总共118种含三唑的酰胺化合物(表 3)被制得,并通过使用标准的竞争荧光型分析(A.Jain,S.G.Huang,G. M.Whitesides,J.Am.Chem.Soc.1994,116,5057)相对于碳酸酐酶酶 在1μM浓度下筛选。它们中的二十二种被鉴定是活性的,对于CA-IX 具有0.5-10nM的结合亲合性Kd,其中示例性化合物的结合亲合性如表 4中所示。抑制分析结果示于图4中。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从铅CA-IX粘结剂衍生的小组的四种化合物 被转化成铵盐或游离羧酸(表5)。四种化合物中的三种被显示具有10-20 nM的Kd并同时在ethoxazolamide(一种碳酸酐酶抑制剂)阻断的和未 阻断的细胞摄取分析中显示出高的细胞不渗透性特性(图5)。
优选实施方案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现在在下文中更详细地进行描述。然而,本发明能够以许多 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该认为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方案;相反地,提 供这些实施方案以便使本公开内容更彻底和完全,并且完全地将本发明 的范围传达给本领域中的那些技术人员。
定义:
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下列词汇一般希望具有下面所列出的意 义,但在使用这些词汇的上下文中另外指明的除外。
术语“任选的”或“任选地”意指随后所述的事件或情况可能发生 或不发生,并且该叙述包括所述事件或情形发生的情况和事件不发生的 情况。例如,“任选取代的烷基”指如以下所定义的“烷基”或“取代 的烷基”。本领域中的那些技术人员对于含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的任何 基团应该理解,该基团不设想引入在空间上不切实际的和/或在合成上不 可行的任何取代或取代型式。
某些化合物,反应物,或反应参数缩写被定义如下:
·“DCM”指二氯甲烷
·“t-Bu”指叔丁基
·“Boc”指tp
·“DIC”指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
·“DIPEA”指二异丙基乙基胺
·“DMAP”指4-N,N-二甲基氨基吡啶
·“DMF”指N,N-二甲基甲酰胺
·“Eq.”指当量
·“MeOH”指甲醇
·“TsOH”指甲苯磺酸
·“EtOH”指乙醇
·“PSC”指聚(苯乙烯)碳二亚胺
·“HOBt”指1-羟基苯并三唑
·“DMTr”指二甲氧基三苯甲基
·“TBDMS”指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
·“THF”指四氢呋喃
·“TBAF”指四丁基铵氟化物
·“TMEDA”指N,N,N′,N′-四甲基乙二胺
·“EtOAc”指乙酸乙酯。
·“TEA”指三乙基胺
·“DCM”指二氯甲烷
·“DMSO”指二甲亚砜
术语“酰基”指基团-C(O)-H,-C(O)-(任选取代的烷基),-C(O)-(任 选取代的环烷基),-C(O)-(任选取代的链烯基),-C(O)-(任选取代的环烯 基),-C(O)-(任选取代的芳基),-C(O)-(任选取代的杂芳基)和-C(O)-(任选 取代的杂环基)。
术语“链烯基”指具有约2-20个碳原子(即C2-20链烯基)、更优选约 2-10个碳原子的单价支化或未支化的,不饱和的或多不饱和的烃链。这 一术语可通过基团来举例,如乙烯基,丁-2-烯基,3-甲基-丁-2-烯基(也 称作“异戊二烯基”),辛-2,6-二烯基,3,7-二甲基-辛-2,6-二烯基(也称 作“香叶基”),等等。
术语“氨基”指具有两个附加取代基的氮结构部分,其中氢或碳原 子连接于氮上。例如,代表性的氨基包括-NH2,-NHCH3,-N(CH3)2, -NHC2-3-烷基,-N(C2-3-烷基)2等等。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含有氨基结构 部分的本发明化合物可包括它们的受保护的衍生物。氨基结构部分的合 适保护基团包括乙酰基,叔丁氧基羰基,苄氧基羰基等等。
术语“取代氨基”指基团-NHR或-NRR,其中各R独立地选自以下 基团: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环烷基,任选取代的链烯基,任选 取代的环烯基,任选取代的炔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 任选取代的杂环基,酰基,任选取代的烷氧基,羧基和烷氧基羰基。
术语“氨基酸残基”指二价基团-NH-CHR-COO-或-OOC-CHR-NH-, 其中R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氨基酸的侧链。
术语“取代链烯基”指其中1个或多个(至多约5个,优选至多约3 个)氢原子被独立地选自下列这些中的取代基所替代的链烯基:任选取代 的蒽醌,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芳基)羰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 或任选取代的杂环基。链烯基的优选的任选的取代基是取代芳基和取代 杂芳基。
术语“烷氧基”指基团-O-烷基,-O-链烯基,-O-环烷基,-O-环烯 基,和-O-炔基。优选的烷氧基是-O-烷基和-O-链烯基并且包括,例如, 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叔丁氧基,仲丁氧 基,正戊氧基,正己氧基,1,2-二甲基丁氧基,3,7-二甲基-辛-2,6-二烯 基氧基等等。
术语“取代烷氧基”指基团-O-(取代烷基),-O-(取代链烯基),-O-(取 代环烷基),-O-(取代环烯基),-O-(取代炔基)和-O-(任选取代的亚烷基)- 烷氧基。一种优选的取代烷氧基是“多烷氧基”或-O-(取代亚烷基)-烷氧 基,并且包括基团,如-OCH2CH2OCH3,和(或PEG)基团如 -O(CH2CH2O)xCH3和-O(CH2CH2O)xH,其中x是约2-20,优选约2-10, 和更优选约2-5的整数。另一个优选的取代烷氧基是三氟甲氧基。
术语“烷基”指优选具有约1-20个碳原子,更优选约1-10个碳原 子,和甚至更优选约1-6个碳原子的单价支化或未支化的饱和烃链。这 一术语通过基团举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 基,正己基,正癸基,十四烷基,等等。
术语“取代烷基”指其中1个或多个(至多约5个,优选至多约3 个)氢原子被独立地选自下列这些中的取代基替代的烷基:=O,=S,酰 基,酰氧基,任选取代的烷氧基,任选取代的氨基,叠氮基,羧基,(任 选取代的烷氧基)羰基,(任选取代的氨基)羰基,氰基,任选取代的环烷 基,任选取代的环烯基,卤素,羟基,硫烷基(sulfanyl),亚磺酰基和磺 酰基。烷基的优选的任选的取代基中的一个是羟基,例如羟烷基,如2- 羟乙基,3-羟丙基,3-羟基丁基,4-羟基丁基,等等;二羟基烷基(二醇), 如2,3-二羟基丙基,3,4-二羟基丁基,2,4-二羟基丁基,等等;混合羟基 和羧基取代的烷基,如丙酮酸酯;以及已知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和聚 丁二醇等等的那些化合物。
术语“亚烷基”指从以上所定义的单价烷基衍生的双基。这一术语 可通过基团来举例,如亚甲基(-CH2-),亚乙基(-CH2CH2-),亚丙基异构 体[例如,-CH2CH2CH2-和-CH(CH3)CH2-]等等。
术语“取代亚烷基”指从以上所定义的单价取代烷基衍生的双基。 取代亚烷基的例子是氯亚甲基(-CH(Cl)-),氨基亚乙基(-CH(NH2)CH2-), 甲基氨基亚乙基(-CH(NHMe)CH2-),2-羧基亚丙基异构体 (-CH2CH(CO2H)CH2-),乙氧基亚乙基(-CH2CH2O-CH2CH2-),乙基(N-甲 基)氨基亚乙基(-CH2CH2N(CH3)CH2CH2-),1-乙氧基-2-(2-乙氧基-乙氧基) 亚乙基(-CH2CH2O-CH2CH2-OCH2CH2-OCH2CH2-),等等。
术语“芳族”指具有共轭不饱和(4n+2)π电子体系(其中n是正整 数),有时称为不定域π电子体系,的环状或多环结构部分。
术语“芳基”指具有单个环(例如,苯基)或多个稠合环(例如,萘基 或蒽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族环烃。优选的芳基包括苯基,萘基 等等。
术语“取代芳基”指被1-5个取代基,和优选1-3个取代基取代的 以上定义的芳基(它除非另外受芳基取代基的定义所限制),该取代基独 立地选自:=O,=S,酰基,酰氧基,任选取代的链烯基,任选取代的 烷氧基,任选取代的烷基(如三卤甲基),任选取代的炔基,任选取代的 氨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芳氧基,叠氮基,羧基,(任选取代 的烷氧基)羰基,(任选取代的氨基)羰基,氰基,任选取代的环烷基,任 选取代的环烯基,卤素,任选取代的杂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氧基,任 选取代的杂环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氧基,羟基,羟氨基,硝基,亚硝 基,磷酰基,硫烷基,亚磺酰基,和磺酰基。优选的芳基取代基包括: =O(例如,蒽酮和蒽醌),任选取代的链烯基,任选取代的烷基,烷氧基, 取代氨基,卤素,羟基,烷氧基羰基,羧基,氰基,硝基,磷酰基,2,4- 二氢-吡唑-3-酮,噻唑烷-2,4-二酮,三卤甲基,亚磺酰基,磺酰胺,甲基 磺酰胺。
术语“羰基”指双基“-C(=O)-”,它也被表示为“-C(O)-”。
术语“(任选取代的烷氧基)羰基”指基团:-C(O)O-(任选取代的烷 基),-C(O)O-(任选取代的环烷基),-C(O)O-(任选取代的链烯基), -C(O)O-(任选取代的炔基),-C(O)O-(任选取代的芳基),-C(O)O-(任选取 代的杂芳基),和-C(O)O-(任选取代的杂环基)。这些结构部分也被称为 酯。
术语“(任选取代的氨基)羰基”指基团-C(O)-(任选取代的氨基)。该 结构部分也被称作伯、仲或叔羧酰胺。
术语“羧基”指结构部分“-C(O)O-”,它也被表示为“-COO-”。
术语“通式的化合物”用来包括这里所公开的本发明的衍生物,和 /或此类化合物的药物学上可接受的盐类。另外,用于本发明中的化合物 包括各个立体化学异构体(从取代基的选择产生)和这些异构体的混合 物。为了简洁起见,除有相反的具体指定(例如,由单种盐,异构体或混 合物的命名)之外,该术语应该理解为包括单种立体异构体,立体异构体 的混合物,和它们的药物学上可接受的盐类。
术语“环烷基”指具有单个环或多重稠环的具有3-约20个(优选约 4-10个)碳原子的非芳族环烃基团。此类环烷基包括,例如,单环结构 如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辛基等,或多环结构如金刚烷基等。
术语“卤素”指氟,氯,溴和碘。
在本申请的某些特定的方面,对于本申请的放射性标记化合物,放 射性核素可以连接于本申请化合物的变量X′上,或2-(18F-氟乙基)-, 2-(18F-氟甲基)-,11C-甲氧基-基团,它们连接于例如通式I、Ia、Ib、IIa 或IIb的化合物上,和/或该放射性核素可以连接于18F-氟乙基、18F-氟甲 基、18F-氟乙氧基-、11C-甲氧基、18F-氟丙氧基等的变量X、Y、R和/或 Z当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上,123I,124I,125I,或131I基团,等等。除非 另作说明,否则,被表示为被原子(如在连接于例如通式I、Ia、Ib、IIa 或IIb的化合物上的F-CH2CH2-或F-CH2CH2O-中的原子氟所一般表示 的)取代的化合物,用于同时覆盖天然元素19F(氟-19)以及元素本身的 18F(氟-18)同位素。
术语“杂芳基”指在至少一个环内具有1-40个(优选约3-15个)碳原 子和约1-10个杂原子(优选约1-4个杂原子,选自于氮、硫、磷和/或氧 中)的芳族环烃基团。该杂芳基能够具有单个环(例如,吡啶基)或多重稠 环(例如,吲嗪基,苯并噻唑基,和苯并[1,3]二氧代-5-基)。优选的杂芳 基包括吡啶基,[2,2′]联吡啶基,吡咯基和苯并噻唑基。
术语“取代杂芳基”指被1-5个取代基,和优选1-3个取代基取代 的以上定义的杂芳基(它除非另外由杂芳基取代基的定义所限制),该取 代基独立地选自:=O,=S,酰基,酰氧基,任选取代的链烯基,任选 取代的烷氧基,任选取代的烷基(如三卤甲基),任选取代的炔基,任选 取代的氨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芳氧基,叠氮基,羧基,(任 选取代的烷氧基)羰基,(任选取代的氨基)羰基,氰基,任选取代的环烷 基,任选取代的环烯基,卤素,任选取代的杂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氧 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氧基,羟基,硝基,硫烷基, 亚磺酰基,和磺酰基。
术语“杂芳烷基”指结构部分“-亚烷基-杂芳基”,各具有在这里 定义的意义。
术语“取代杂芳烷基”指结构部分“-(任选取代的亚烷基)-(任选取 代的杂芳基)”,各具有在这里定义的意义。
术语“杂环”,“杂环族”和“杂环基”指在环内具有约1-40个(优 选约3-15个)碳原子和约1-10个杂原子(优选约1-4个杂原子,选自氮, 硫,磷和氧)的单价饱和或不饱和的非芳族环烃基团。此类杂环基团可具 有单个环或多重稠环。该杂环可包括吡咯烷基,四氢呋喃基,噁唑烷基 和咪唑烷基等等。该杂环也可包括碳水化合物和它们的衍生物。优选的 杂环基包括吗啉代,哌啶基,呋喃基,噻唑基,咪唑烷基,等等。
术语“取代杂环”,“取代杂环族”和“取代杂环基”指被1-5个 取代基,和优选1-3个取代基取代的以上定义的杂环基基团(除非另外被 杂环的定义所限制),该取代基独立地选自:=O,=S,酰基,酰氧基, 任选取代的链烯基,任选取代的烷氧基,任选取代的烷基(如三卤甲基), 任选取代的炔基,任选取代的氨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芳氧 基,叠氮基,羧基,(任选取代的烷氧基)羰基,(任选取代的氨基)羰基, 氰基,任选取代的环烷基,任选取代的环烯基,卤素,任选取代的杂芳 基,任选取代的杂芳氧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氧基, 羟基,硝基,硫烷基,亚磺酰基,和磺酰基。优选的取代杂环包括2- 硫代-噻唑烷-4-酮和噻唑烷-2,4-二酮。
术语“杂环烷基”指各自具有在这里定义的意义的结构部分“-亚 烷基-杂环”。
术语“取代杂环烷基”指各具有在这里定义的意义的结构部分“-(任 选取代的亚烷基)-(任选取代的杂环)”。
该术语“药物学上可接受的盐”指保留本发明化合物的生物有效性 和性能而且不是在生物学上所不希望或其它所不希望的那些盐类。在很 多情况下,本发明的化合物能够因为氨基和/或羧基或与其类似的基团的 存在而形成酸和/或碱式盐。药物学上可接受的碱加成盐能够从无机和有 机碱制备。从无机碱形成的盐类包括,例如,钠,钾,锂,铵,钙和镁 盐。从有机碱形成的盐包括,但不限于,伯、仲和叔胺的盐类,如烷基 胺、二烷基胺、三烷基胺、取代烷基胺、二(取代烷基)胺、三(取代烷基) 胺、链烯基胺、二链烯基胺、三链烯基胺、取代链烯基胺、二(取代链烯 基)胺、三(取代链烯基)胺、环烷基胺、二(环烷基)胺、三(环烷基)胺、取 代环烷基胺、二取代的环烷基胺、三取代的环烷基胺、环烯基胺、二(环 烯基)胺、三(环烯基)胺、取代环烯基胺、二取代的环烯基胺、三取代的 环烯基胺、芳基胺、二芳基胺、三芳基胺、杂芳基胺、二杂芳基胺、三 杂芳基胺、杂环胺、二杂环族胺、三杂环族胺、混合的二胺和三胺,其 中在胺上的至少两个取代基是不同的并选自于烷基、取代烷基、链烯基、 取代链烯基、环烷基、取代环烷基、环烯基、取代环烯基、芳基、杂芳 基、杂环等等。也包括的是其中两个或三个取代基与氨基氮一起形成杂 环或杂芳基的胺类。
合适胺的具体例子包括,仅仅举例,异丙基胺,三甲基胺,二乙基 胺,三(异丙基)胺,三(正丙基)胺,乙醇胺,2-二甲基氨基乙醇,缓血酸 胺,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咖啡因,普鲁卡因,哈胺青霉素G,胆 碱,甜菜碱,乙二胺,葡糖胺,N-烷基葡萄糖胺,可可碱,嘌呤,哌嗪, 哌啶,吗啉,N-乙基哌啶,等等。
药物学上可接受的酸加成盐可以从无机和有机酸制备。从无机酸衍 生的盐包括盐酸,氢溴酸,硫酸,硝酸,磷酸等等。从有机酸衍生的盐 包括乙酸,丙酸,乙醇酸,丙酮酸,草酸,苹果酸,丙二酸,琥珀酸, 马来酸,富马酸,酒石酸,柠檬酸,苯甲酸,肉桂酸,苦杏仁酸,甲磺 酸,乙磺酸,对甲苯磺酸,水杨酸等等。
术语“磷酰基”指基团-P(O)(OR″)2,其中R″独立地选自氢或烷基 和芳基,该基团有时也被称作“膦酰基”或称作“磷酸酯”或“膦酸”。
术语“磺酰基”指基团:-S(O2)-(任选取代的烷基),-S(O2)-(任选取 代的氨基),-S(O2)-任选取代的芳基),-S(O2)-(任选取代的杂芳基), -S(O2)-(任选取代的杂环基)。优选的磺酰基包括,例如,甲基磺酰基, 乙基磺酰基,氨基磺酰基,哌啶-1-磺酰基和吗啉-4-磺酰基。
术语“生物学靶”可以是在与各种疾病和病症中的任何一种相关的 生物学途径中牵涉到的任何生物分子,这些疾病和病症包括癌症(例如, 白血病,淋巴瘤,脑肿瘤,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胃癌,以及皮肤 癌,膀胱癌,骨癌,子宫颈癌,结肠癌,食道癌,眼癌,胆囊癌,肝癌, 肾癌,喉癌,口腔癌,卵巢癌,胰腺癌,阴茎癌,腺肿瘤,直肠癌,小 肠癌,肉瘤,睾丸癌,尿道癌,子宫癌,和阴道癌),糖尿病,神经变性 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炎症性疾 病,自身免疫疾病等等。示例性的生物学途径包括例如细胞周期调节(例 如,细胞增殖和凋亡),血管生成,发信号途径,肿瘤抑制剂途径,炎症 (COX-2),致癌基因,缺氧相关的途径和生长因子受体。生物学靶也可 称作“靶生物大分子”或“生物大分子”。生物学靶可以是受体,如酶 受体,配体栅门化的离子通道,G蛋白偶联的受体,和转录因子。该生 物学靶优选是蛋白质或蛋白质配合物,如酶,膜转运蛋白质,激素,和 抗体。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蛋白质生物学靶是酶,如碳酸酐 酶-II和它的相关同功酶如碳酸酐酶IX和XII。
在这里使用的术语“离去基团”指容易被例如亲核试剂如胺、硫醇 或醇亲核试剂或它的盐置换的基团。此类离去基团是大家所熟知的并且 包括,例如羧酸根,N-羟基琥珀酰亚胺,N-羟基苯并三唑,卤素,三氟 甲磺酸根,甲苯磺酸根,硝基苯磺酸根(nosylates),-OR和-SR等。
术语“配体”是一种分子,优选具有低于约800Da、更优选低于约 600Da的分子量,它包括对于在生物学靶分子如蛋白质上的第一个结合 部位具有亲合性的第一种基团和对于在同一生物学靶分子上的第二个 结合部位具有亲合性的第二种基团。两个结合部位可以是在靶分子上的 同一结合口袋内的单独区域。这些配位体优选对于生物学靶分子显示出 毫微摩尔(nanomolar)结合亲合性。在这里公开的某些方面,配位体与“底 物”同义地使用。配位体可包括在这里定义的“分子结构”。
在这里使用的术语“连接基”指包括1-10个原子的链并且可以由 原子或基团如C、-NR-、O、S、-S(O)-、-S(O)2-、CO、-C(NR)-等组成, 其中R是H或选自于(C1-10)烷基,(C3-8)环烷基,芳基(C1-5)烷基,杂芳 基(C1-5)烷基,氨基,芳基,杂芳基,羟基,(C1-10)烷氧基,芳氧基,杂 芳氧基,各自是取代的或未被取代的。该连接基链也可包括饱和、不饱 和或芳族环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多环和杂芳族环。
术语“患者”指任何人或动物患者,特别地包括全部的哺乳动物。
术语“放射性化学品”用来指包括共价键连接的放射性同位素的任 何有机、无机或有机金属化合物,任何无机放射性离子溶液(例如, Na[18F]F离子溶液),或任何放射性气体(例如,[C11]CO2),特别地包括 为了组织成像目的而施用于患者(例如,通过吸入,摄入,或静脉注射) 的放射性分子成像探针,它们在现有技术中也被称作放射性药物、放射 性示踪剂或放射性配体。虽然本发明主要地涉及用于PET成像系统中的 正电子发射型分子成象探针的合成,但是本发明能够容易地适用于包含 放射性核素的任何放射性化合物的合成,其中包括可用于其它成像系统 中的放射性化学品,如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SPECT)。
术语“放射性同位素”指具有放射性衰变(即,发射正电子)的同位素 和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性标记试剂(例如,[C11]甲烷,[C11]一氧化碳, [C11]二氧化碳,[C11]光气,[C11]脲,[C11]溴化氰,以及含有碳-11的各种 酰氯,羧酸,醇,醛,和酮)。此类同位素在现有技术中也称作放射性同位 素或放射性核素。放射性同位素在这里通过使用元素的名称或符号和它的 质量数的各种常用结合来命名(例如,18F,F-18,或氟-18)。示例性的放射 性同位素包括I-124,F-18氟,C-11,N-13,和O-15,它们分别具有4.2 天、110分钟、20分钟、10分钟和2分钟的半衰期。该放射性同位素优选 溶于有机溶剂,如极性非质子溶剂中。优选,用于本发明方法中的放射性 同位素包括F-18,C-11,I-123,I-124,I-127,I-131,Br-76,Cu-64,Tc-99m, Y-90,Ga-67,Cr-51,Ir-192,Mo-99,Sm-153和T1-201。可以使用的其它 放射性同位素包括:As-72,As-74,Br-75,Co-55,Cu-61,Cu-67,Ga-68, Ge-68,I-125,I-132,In-111,Mn-52,Pb-203,Ru-97。
术语“光学成象试剂”指具有大于400nm和低于1200nm的发射 波长的分子。光学成像试剂的例子是Alex Fluor,BODIPY,Nile Blue, COB,若丹明,俄勒冈绿,荧光素和吖啶。
在有配位体放射性化学品实施方案的方法的特殊方面,前体分子中 的一种也可包括离去基团,后者能够容易地被亲核取代所替代以便以共 价键方式将放射性同位素连接于前体。示例性的反应活性前体包括与现 有PET探针分子有结构相似性的小分子,EGF,癌症标记物(例如,乳 腺癌的p185HER2,卵巢、肺、乳腺、胰脏和胃肠道癌症的CEA,和前 列腺癌症的PSCA),生长因子受体(例如,EGFR和VEGFR),与自身免 疫疾病相关的糖蛋白(例如,HC gp-39),肿瘤或炎症特定的糖蛋白受体 (例如,选择蛋白),整联蛋白特异抗体,病毒相关的抗原(例如,HSV糖 蛋白D,EV gp),和器官特异基因产品。
命名法则
一般,在本申请中使用的命名是通过使用在CambridgeSoft Corp(Cambridge,Mass.)的程序的version 10.0程序组之内 的命名程序包来产生的。在通式I中的化合物,例如,其 中B是苯并噻唑磺酰胺,Y是亚甲基氧基,A是三唑,X是丁酰胺,和 Z是4-三氟苄基,可以命名为(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 -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N-(4-(三氟甲基)苄基)丁酰胺。
本发明化合物的合成
合成反应参数
术语“溶剂”,“惰性有机溶剂”或“惰性溶剂”指在与溶剂相关 联描述的反应条件下表现惰性的溶剂。用于本发明化合物的合成中的溶 剂包括,例如甲醇,丙酮,水,乙腈,1,4-二噁烷,二氯甲烷(“DCM”), 二甲基甲酰胺(“DMF”),苯,甲苯,四氢呋喃(“THF”),氯仿,乙醚, 吡啶等等,以及它们的混合物。除非有相反的规定,否则,用于本发明 的反应中的溶剂是惰性有机溶剂。
除非有相反的规定,否则,这里所述的反应是在0℃-110℃(优选0 ℃到25℃;最优选在“室温”或“环境”温度,例如20℃)的温度范围 内在大气压力下进行。此外,除非另作说明,否则反应时间和条件被认 为是粗略估计的,例如,在约0℃-约110℃(优选约0℃-约25℃;最优 选在约“室温”或“环境”温度,例如,约20℃)的温度范围内在约大 气压力下进行约1-约20小时(优选约5个小时)的时间。在实施例中给出 的参数被认为是特定的,不是粗略估计的。
如果需要的话,在这里所述的化合物和中间体的分离和提纯能够通 过任何合适的分离或提纯程序来进行,例如过滤,萃取,结晶,柱色谱 法,薄层色谱法或厚层色谱法,或这些程序的结合。合适的分离和离析 程序的特定例子能够通过参考下面的实施例来描述。然而,不对称合成 途径和其它等同分离或离析程序当然也能够使用。
化合物库的合成
本发明的通式I的化合物,其中A是三唑,B是苯或苯并噻唑,X 和Z被R连在一起,Y如上所述,能够按照合成反应路线I来制备。
合成反应路线I
通式II a/b的苯磺酰胺炔烃,其中Y是共价键,能够使用文献程序 从4-乙炔基苯基磺酰胺制备(Hayman,D.F.;Jackman,G.B.;Petrow,V.; Stephenson,O.and Wild,A.M.,J.Pharma.Pharmacol.,1964,16,677-689). 或者,它也能够通过使用Sonogashira反应条件从4-溴苯磺酰胺和三甲 基甲硅烷基乙炔制备。其中Y是亚甲基酰胺基羰基(-CH2NHC(O)-)的通 式II a/b的苯磺酰胺炔烃能够从4-氨基磺酰基苯甲酸和炔丙基胺制备。 R-N3的叠氮基化合物,其中R被通式I中的X和Z连在一起,是可商 购的或能够通过现有技术中众所周知的方法来制备。其中Y是亚甲基氧 基(-CH2O-)的通式II c的苯并噻唑磺酰胺炔烃能够在惰性条件下通过使 用碱如碳酸钾从4-羟基苯并噻唑磺酰胺和炔丙基溴制备。该炔烃(如在 通式II a/b和IIc中)和叠氮化物(R-N3)在Cu(I)盐存在下能够进行1,3- 双极性环加成,形成1,4-二取代的1,2,3-三唑,如在通式IV a/b和通式 IV c中所示。该Cu(I)盐能够从Cu(II)SO4和L-抗坏血酸Na产生,或能 够直接从Cu(I)I或CuOAc等等使用。
合成反应路线II
其中A是三唑、B是苯或苯并噻唑、X是α-取代乙酰胺、Y与如上 所述的相同、和Z等于R且与如上所述的相同的本发明的通式I化合物 能够按照合成反应路线II来制备。通式III a/b和通式III c/d的前体能够 按照在合成反应路线I中所说明的相同方式来制备,其中R-N3是R1取 代叠氮基乙酸。这些R1取代的叠氮基乙酸一般可通过使用重氮基转移 反应从各种氨基酸制备(Lundquist IV,J.T.and Pelletier,J.C.Org.Lett., 2001,3,781-783)。或者,它们也能够通过使用NaN3与α-溴取代酸的亲 核置换反应来合成。这些前体与各种胺(R-NH2)在偶联反应剂例如聚(苯 乙烯)碳二亚胺(PSC)的存在下在合适的溶剂如二氯甲烷(DCM)和DMF 中的反应能够得到通式V a/b和通式V c/d的所需化合物库。
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合成
放射标记一种小分子通常包括适当活化的前体与放射性结构部分 在相容性反应介质中的置换。对于18F-标记的情况,[18F]氟连接于前体 上是通过离去基团,如甲磺酸根,甲苯磺酸根,溴,碘,或重氮盐,或 硝基的亲核取代来发生的。放射性标记的化合物的制备因此一般由两个 序列组成。第一个序列包括放射标记前体的制备,其中各种官能团已经 适当地保护和适当的离去基团已经引入。第二个序列则包括放射标记, 和保护基团的除去。合成反应路线III和IV用于举例说明18F-标记的化 合物的制备序列。
合成反应路线III
标记系列1/2的放射性标记前体的制备示于合成反应路线III中。通 式VI a、VII a和通式VI b、VII b的起始中间体,其中R是连接基并且 可以是烷基、链烯基、炔基或芳基,G是官能团且可以选自羟基、硝基 或氨基,能够按照与反应路线II中所述的相同方式来制备。将在中间体 VI b中的官能团G转化成合适的离去基团L能够通过制备甲磺酸盐,甲 苯磺酸盐,溴化物,碘化物,重氮盐等等来进行。所制备的通式VI c、 VII c化合物然后进行任选的酰胺保护。保护基团P1能够选自于现有技 术中已知的许多NH保护基团,优选Boc基团。通式II c的磺酰胺的保 护基团可选自Boc,三苯甲基,二甲氧基三苯甲基(DMTr),Fmoc,或 N,N-二甲基亚胺代甲酰胺(formimide),优选DMTr。中间体VI c/d,VII c 和受保护的通式II c在Cu(I)盐存在下,在合适的介质中在环境温度下的 链接化学反应得到标记系列1/2的放射性标记前体。
合成反应路线IV
放射标记方法包括两个顺序步骤。第一个是标记系列1/2的离去基 团L的放射性亲核F*置换。然后,P1和P2的保护基团在合适的条件下 被除去,得到放射性标记的PET成像探针保护示踪剂1/2。在本发明的 优选实施方案中,该放射性元素是[18F],离去基团L是硝基苯磺酸根 (nosylate)或甲苯磺酸根。在这种情况下,放射性标记步骤一般在升高的 温度下在乙腈中在四-N-丁基铵碳酸氢盐或K222,K2CO3的存在下进行 5-10分钟。保护基团的除去是通过使用a)HCl水溶液在升高的温度下经 过5-10分钟或b)LiOH皂化在室温下经历30分钟,随后用HCl水溶液 在升高的温度下经过5-10分钟的处理,来实现的。然而,必须理解的是, 如上所述,放射性元素能够被引入到通式I的X,Y或Z中。在这里使 用的结构能够仅仅用于显示制备放射性标记的PET成像剂的一般方法 并且不应该用作本发明范围的描述。
或者,该叠氮化物能够通过标记前体通式VI c/d和VII c的离去基 团L被F*的亲核置换来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然后保护基团被除去, 该物质然后用炔烃来链接而获得放射性标记的示踪剂3。在本发明的优 选实施方案中,放射性元素是[18F],离去基团L是甲苯磺酸根。在这种 情况下,放射性标记步骤一般在升高的温度下在乙腈中在四-N-丁基铵碳 酸氢盐或K222,K2CO3的存在下进行5-10分钟。保护基团的除去是通 过使用a)HCl水溶液在升高的温度下经过5-10分钟或b)LiOH皂化在室 温下经历30分钟,随后用HCl水溶液在升高的温度下经过5-10分钟的 处理,来实现的。该链接反应是在炔烃和热量和/或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 发生偶联来进行的。可添加还原剂如抗坏血酸钠。优选的金属催化剂是 处于Cu(I)氧化态中的铜。
优选的化合物
取代基(分别按照优选递增次序分组)的以下结合和排列定义了优选 作为物质的组合物的化合物和在方法中用作本发明的PET成像剂的化 合物。
通式I中任何一个的那些化合物,其中B是环烷基,环烯基,杂环 基,芳基,杂芳基,特别地B是苯,和优选B是苯并噻唑。
通式I中任何一个的那些化合物,其中Y是任选被取代的烷基,烷 氧基,链烯基,环烷基,环烯基,芳基。该优选的取代基是H,低级烷 基,卤代烷基,羟烷基,羧基烷基,氨基烷基和芳基烷基。特别地是其 中Y是烷基(酰胺基羰基),优选Y是共价键,和更优选Y是亚甲基氧基 的那些化合物。通式I中任何一个的那些化合物,其中A是3-7元杂环, 更优选三唑,和最优选1,4-取代三唑。通式I中任何一个的那些化合物, 其中X是任选被取代的低级烷基,烷氧基,C3-C7环烷基,环烯基,和 3-7元杂环,优选(酰胺基羰基)烷基,更优选任选取代的乙酰胺。优选的 取代基是卤素,低级烷基,烷氧基,卤代烷基,羧基烷基,氨基烷基, 羟烷基,氰基烷基,磺基烷基,氨基磺酰基烷基,(酰胺基羰基)烷基, 链烯基,炔基,任选取代的芳基,芳基烷基和氨基酸。更优选的取代基 是H,异丙基,亚甲基羧酸酯(methylene carboxylate),和苄基。最优选 的是4-(2-氟乙氧基)苄基,4-(4-氟-2,3-二羟基丁氧基)苄基,4-(3-氟-2-羟 基丙氧基)苄基,2-氟乙基和3-氟-2-羟丙基。通式I中任何一项的那些化 合物,其中Z是任选被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任选取代的杂 环,或任选取代的氨基酸。更优选的Z包括三氟苄基,呋喃-2-基-甲基, 吡啶鎓盐,哌啶-4-羧酸,和取代氨基酸Phe、Cys和Pro。优选的取代基 团是羟基,氨基或取代氨基,取代低级烷基,取代低级链烯基,烷氧基, 卤素,任选取代的羧基,取代氨基羰基,硝基和磺酰基。更优选的取代 基是卤代烷基,羟烷基,氨基烷基,卤代烷氧基和氰基。最优选的基团 是三氟甲基,2-氟乙氧基,4-氟-2,3-二羟基丁氧基和3-氟-2-羟基丙氧基。
通式I中任何一个的那些化合物,其中带电荷的结构部分包括在X, Y或Z中。带电荷的结构部分的优选位置是在X或Z上。优选的带电荷 的结构部分包括季铵盐,吡啶鎓盐,硼酸,磺酸,膦酸,和羧酸。
通式I中任何一个的那些化合物,其中放射性元素包括在X,Y或 Z中。放射性元素的优选位置是在X或Z上。优选的放射性元素包括11C, 13N,15O,和18F。最优选的放射性元素是18F。
优选的化合物包括下列这些,以及它们的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 盐,和它们的混合物:
(R)-2-((S)-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 -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 酸;
(2S)-2-((2S)-3-(4-(3-氟-2-羟基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 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 苯基)丙酸;
(S)-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 基)甲基)-1H-1,2,3-三唑-1-基)-N-(4-(三氟甲氧基)苄基)丙酰胺;
(S)-2-((S)-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 -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1H-吲哚-3-基)丙酸;
(S)-2-((S)-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 -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3-(三氟甲基)苯基)丙 酸;
(S)-3-(4-氰基苯基)-2-((S)-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 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丙酸;
(S)-3-(3-(2-氟乙氧基)苄基硫基)-2-((S)-4-羟基-2-(4-((2-氨基磺酰基 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甲酯;
(R)-3-(3-(2-氟乙氧基)苄基硫基)-2-((R)-4-羟基-2-(4-((2-氨基磺酰基 苯并[d]噻唑-5-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
(R)-3-(3-(2-氟乙氧基)苄基硫基)-2-((S)-4-羟基-2-(4-((2-氨基磺酰基 苯并[d]噻唑-5-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
(S)-2-((S)-3-(4-(((4S,5R)-5-(氟甲基)-2,2-二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烷 -4-基)甲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
(S)-2-((R)-3-(4-(((4S,5R)-5-(氟甲基)-2,2-二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烷 -4-基)甲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
3-(3-(2-氟乙氧基)苄基硫基)-2-(4-羟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 噻唑-5-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
(S)-2-((S)-3-(4-((2S,3R)-4-氟-2,3-二羟基丁氧基)苯基)-2-(4-((2-氨基 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
(S)-2-((R)-3-(4-((2S,3R)-4-氟-2,3-二羟基丁氧基)苯基)-2-(4-((2-氨基 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
(2R)-3-(3-((1-(1-氟-3-羟基丙-2-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苄基 硫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5-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 -1-基)乙酰胺基)丙酸;
(2R)-3-(3-(2-氟乙氧基)苄基亚磺酰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 噻唑-5-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
(S)-3-(3-(2-氟乙氧基)苄氧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5- 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
(2S)-3-(3-(3-氟-2-羟基丙氧基)苄氧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 [d]噻唑-5-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
(2S)-3-(4-(3-氟-2-羟基丙氧基)苯基)-2-((R)-3-甲基-2-(4-((2-氨基磺酰 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
(2S)-3-(4-(3-氟-2-羟基丙氧基)苯基)-2-((R)-3-甲基-2-(4-((2-氨基磺酰 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
(S)-3-(4-(2-氟乙氧基)苯基)-2-((R)-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 [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
(S)-3-(4-(2-氟乙氧基)苯基)-2-((R)-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 [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
(S)-3-(4-(2-氟乙氧基)苯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 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
(2S)-3-(4-(3-氟-2-羟基丙氧基)苯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 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
(2S)-3-(4-(1-氟-3-羟基丙-2-基氧基)苯基)-2-((S)-3-甲基-2-(4-((2-氨 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 酸;和
(2S)-3-(4-(1-氟-3-羟基丙-2-基氧基)苯基)-2-((R)-3-甲基-2-(4-((2-氨 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 酸。
这里也提供的是下面的化合物:
4-(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苯甲酸丙 酯;
(R)-3-(苄基硫基)-2-(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乙 酰胺基)丙酸甲酯;
4-(1-(2-吗啉代乙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S)-N-(4-甲基吡啶-2-基)-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 三唑-1-基)丙酰胺;
4-(1-(3-(1,3-二氧代异吲哚啉-2-基)-2-羟丙基)-1H-1,2,3-三唑-4-基)苯 磺酰胺;
(S)-N-苄基-4-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戊 酰胺;
4-(1-(3-(二甲基氨基)-2-甲基丙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4-(1-(3-溴苄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4-((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甲基)苯甲酸乙酯;
4-(1-(3-(6-氯-2-甲氧基吖啶-9-基氨基)丙基)-1H-1,2,3-三唑-4-基)苯 磺酰胺;
N-(1,3-二甲基-1H-吡唑-5-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 唑-1-基)乙酰胺;
4-(1-((1H-苯并[d]咪唑-2-基)甲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4-(1-(2-(2-氧代-2H-苯并吡喃-7-基氧基)乙基)-1H-1,2,3-三唑-4-基)苯 磺酰胺;
4-(1-(2-(1H-吲唑-1-基)-2-氧代乙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4-(3-甲氧基-3-氧代-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丙 基)苯甲酸;
4-(1-(4-((1S,2R)-1,2-二羟基辛基)苄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 胺;
4-(1-(7-氯喹啉-4-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4-(1-((1R)-(6-甲氧基喹啉-4-基)((2R)-8-乙烯基奎宁环-2-基)甲 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4-(1-(6-羟基己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4-(1-(2-(2,4-二氧代-1,2-二羟基喹唑啉-3(4H)-基)乙基)-1H-1,2,3-三 唑-4-基)苯磺酰胺;
(E)-4-(1-(1-肉桂酰基哌啶-4-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N-(噻唑-2-基)乙酰 胺;
N-苯基-3-(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N-吗啉代-3-(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苯甲酰胺;
3-(1H-咪唑-5-基)-2-(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乙 酰胺基)丙酸;
4-(1-(2-(4-(3,5-二氯苯基)哌嗪-1-基)-2-氧代乙基)-1H-1,2,3-三唑-4- 基)苯磺酰胺;
4-(1-(3-氨基丙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E)-4-(1-(1-(苯乙烯基磺酰基)哌啶-4-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 胺;
4-(1-(2-(1,2-二羟基乙基)-4,5-二羟基四氢呋喃-3-基)-1H-1,2,3-三唑 -4-基)苯磺酰胺;
(R)-3-(苄基硫基)-2-(2-(4-((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甲酯;
N-((1-(2-吗啉代乙基)-1H-1,2,3-三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 酰胺;
(S)-N-((1-(1-(4-甲基吡啶-2-基氨基)-1-氧代-3-苯基丙-2- 基)-1H-1,2,3-三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N-吗啉代-3-(4-((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基)甲基)-1H-1,2,3-三唑-1- 基)苯甲酰胺;
(S)-N-((1-(1-(2,5-二氟苄基氨基)-3-甲基-1-氧代丁-2-基)-1H-1,2,3-三 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S)-N-((1-(1-(苄基氨基)-4-甲基-1-氧代戊-2-基)-1H-1,2,3-三唑-4-基) 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N-((1-(3-(二甲基氨基)-2-甲基丙基)-1H-1,2,3-三唑-4-基)甲基)-4-氨 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N-((1-((2R)-3-甲基-1-(3-甲基哌啶-1-基)-1-氧代丁-2-基)-1H-1,2,3-三 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S)-N-((1-(1-(2,5-二甲基苄基氨基)-1-氧代-3-苯基丙-2-基)-1H-1,2,3- 三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N-((1-(3-溴苄基)-1H-1,2,3-三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4-氨基磺酰基-N-((1-((2-硫代苯并[d]噻唑-3(2H)-基)甲基)-1H-1,2,3- 三唑-4-基)甲基)苯甲酰胺;
N-((1-(1-(3-氟-4-甲基苄基氨基)-3-甲基-1-氧代丁-2-基)-1H-1,2,3-三 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S)-N-((1-(1-(环己基氨基)-3-甲基-1-氧代丁-2-基)-1H-1,2,3-三唑-4- 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4-((4-((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基)甲基)-1H-1,2,3-三唑-1-基)甲基)苯 甲酸乙酯;
(S)-N-((1-(1-(苄基氨基)-3-甲基-1-氧代丁-2-基)-1H-1,2,3-三唑-4-基) 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S)-N-((1-(1-(呋喃-2-基甲基氨基)-3-甲基-1-氧代丁-2-基)-1H-1,2,3- 三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N-((1-((1H-苯并[d][1,2,3]三唑-1-基)甲基)-1H-1,2,3-三唑-4-基)甲 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4-(3-甲氧基-3-氧代-2-(4-((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基)甲基)-1H-1,2,3- 三唑-1-基)丙基)苯甲酸;
4-(2-(4-((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 胺基)苯甲酸丙酯;
(S)-N-((1-(3-甲基-1-(3-吗啉代丙基氨基)-1-氧代丁-2-基)-1H-1,2,3-三 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N-((1-(2-(3,5-二叔丁基-4-羟苯基)-2-氧代乙基)-1H-1,2,3-三唑-4-基) 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S)-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基)甲基)-1H-1,2,3-三唑-1- 基)丁酸;
(S)-N-((1-(1-(联苯-4-基氨基)-3-甲基-1-氧代丁-2-基)-1H-1,2,3-三唑 -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N-((1-(4-((1S,2R)-1,2-二羟基辛基)苄基)-1H-1,2,3-三唑-4-基)甲 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N-((1-(7-氯喹啉-4-基)-1H-1,2,3-三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 酰胺;
N-((1-((1R)-(6-甲氧基喹啉-4-基)((2R)-8-乙烯基奎宁环-2-基)甲 基)-1H-1,2,3-三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N-((1-(6-羟基己基)-1H-1,2,3-三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 胺;
N-((1-((1S,2S)-2-(肉桂基氧基)-1,2-二苯基乙基)-1H-1,2,3-三唑-4-基) 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S)-N-((1-(3-甲基-1-氧代-1-(2-(噻吩-3-基)乙基氨基)丁-2- 基)-1H-1,2,3-三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3-(1H-咪唑-5-基)-2-(2-(4-((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
N-((1-(2-(2,4-二氧代-1,2-二羟基喹唑啉-3(4H)-基)乙基)-1H-1,2,3-三 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N-((1-(2-(4-(3,5-二氯苯基)哌嗪-1-基)-2-氧代乙基)-1H-1,2,3-三唑-4- 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N-((1-(3-氨基丙基)-1H-1,2,3-三唑-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 胺;
(E)-N-((1-(1-(苯乙烯基磺酰基)哌啶-4-基)-1H-1,2,3-三唑-4-基)甲 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E)-N-((1-(1-肉桂酰基哌啶-4-基)-1H-1,2,3-三唑-4-基)甲基)-4-氨基 磺酰基苯甲酰胺;
(S)-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基)甲基)-1H-1,2,3-三唑-1- 基)丁酸;
2-(4-((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基)甲基)-1H-1,2,3-三唑-1-基)十二烷 酸;
N-((1-(2-(1,2-二羟基乙基)-4,5-二羟基四氢呋喃-3-基)-1H-1,2,3-三唑 -4-基)甲基)-4-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6-((1-(2-吗啉代乙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 酰胺;
(S)-N-(4-甲基吡啶-2-基)-3-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 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N-吗啉代-3-(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苯甲酰胺;
(S)-N-苄基-4-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戊酰胺;
6-((1-((2R)-3-甲基-1-(3-甲基哌啶-1-基)-1-氧代丁-2-基)-1H-1,2,3-三 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S)-N-(2,5-二甲基苄基)-3-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 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N-环己基-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S)-N-苄基-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4-(3-甲氧基-3-氧代-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丙基)苯甲酸;
4-(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 -1-基)乙酰胺基)苯甲酸丙酯;
6-((1-(2-(3,5-二叔丁基-4-羟苯基)-2-氧代乙基)-1H-1,2,3-三唑-4-基) 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R)-N-(联苯-4-基)-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 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6-((1-(4-((1S,2R)-1,2-二羟基辛基)苄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 苯并[d]噻唑-2-磺酰胺;
6-((1-(7-氯喹啉-4-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 酰胺;
6-((1-(6-羟基己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 胺;
6-((1-((1S,2S)-2-(肉桂基氧基)-1,2-二苯基乙基)-1H-1,2,3-三唑-4-基) 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N-(2-(噻吩-3-基)乙基)丁酰胺;
6-((1-(2-(2,4-二氧代-1,2-二羟基喹唑啉-3(4H)-基)乙基)-1H-1,2,3-三 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6-((1-(2-(4-(3,5-二氯苯基)哌嗪-1-基)-2-氧代乙基)-1H-1,2,3-三唑-4- 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E)-6-((1-(1-(苯乙烯基磺酰基)哌啶-4-基)-1H-1,2,3-三唑-4-基)甲氧 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E)-6-((1-(1-肉桂酰基哌啶-4-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 噻唑-2-磺酰胺;
4-(1-((2R)-3-甲基-1-(3-甲基哌啶-1-基)-1-氧代丁-2-基)-1H-1,2,3-三 唑-4-基)苯磺酰胺;
(S)-N-(2,5-二氟苄基)-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 唑-1-基)丁酰胺;
(S)-N-(3-氟-4-甲基苄基)-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 三唑-1-基)丁酰胺;
(S)-N-苄基-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丁 酰胺;
(S)-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丁酸;
(S)-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N-(2-(噻吩 -3-基)乙基)丁酰胺;
(S)-N-(4-氟苄基)-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 基)丁酰胺;
(S)-N-苄基-N,3-二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 基)丁酰胺;
(S)-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N-(4-(三氟 甲基)苄基)丁酰胺;
(S)-4-(1-(3-甲基-1-氧代-1-(4-(吡啶-2-基)哌嗪-1-基)丁-2- 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R)-2-((S)-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丁酰 胺基)-3-苯基丙酸乙酯;
(S)-3-甲基-2-((S)-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 基)丁酰胺基)丁酸乙酯;
(S)-2-((S)-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丁酰 胺基)丙酸甲酯;
(S)-3-甲基-N-(吡啶-2-基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 唑-1-基)丁酰胺;
(S)-N-环己基-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 丁酰胺;
(S)-N-(环丙基甲基)-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 -1-基)丁酰胺;
(S)-N-(3-羟丙基)-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 基)丁酰胺;
(S)-3-甲基-N-((5-甲基-3-苯基异噁唑-4-基)甲基)-2-(4-(4-氨基磺酰基 苯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S)-3-(N-(呋喃-2-基甲基)-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 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乙酯;
(S)-1-(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丁酰基) 哌啶-4-羧酸乙酯;
(S)-4-(1-(1-(4-(2-羟乙基)哌嗪-1-基)-3-甲基-1-氧代丁-2-基)-1H-1,2,3- 三唑-4-基)苯磺酰胺;
(S)-N-((1R,2S)-2-羟基-2,3-二氢-1H-茚-1-基)-3-甲基-2-(4-(4-氨基磺 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2S)-N-((2,3-二氢苯并[b][1,4]二氧杂环己烯-2-基)甲基)-3-甲基 -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S)-4-(1-(3-甲基-1-氧代-1-(4-(吡咯烷-1-基)哌啶-1-基)丁-2- 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S)-3-甲基-N-((1-甲基-1H-苯并[d]咪唑-2-基)甲基)-2-(4-(4-氨基磺酰 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S)-4-(1-(3-甲基-1-氧代-1-(4-(嘧啶-2-基)哌嗪-1-基)丁-2- 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S)-N-(2-(4-苄基哌嗪-1-基)乙基)-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 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S)-2-氟-N,N-二甲基-N-((5-((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 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甲基)呋喃-2-基)甲基)乙基铵 (ethanaminium)溴化物;
(S)-N-(4-氟苄基)-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 基)丙酰胺;
(S)-N-苄基-N-甲基-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 -1-基)丙酰胺;
(S)-N-(2-((5-((二甲基氨基)甲基)呋喃-2-基)甲硫基)乙基)-3-苯基 -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4-(1-(1-氧代-3-苯基-1-(4-(嘧啶-2-基)哌嗪-1-基)丙-2- 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S)-3-苯基-N-((5-(吡啶-2-基)噻吩-2-基)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 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4-(1-((S)-1-((R)-2-(羟甲基)吡咯烷-1-基)-1-氧代-3-苯基丙-2- 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S)-4-(1-(1-氧代-3-苯基-1-(4-(吡啶-2-基)哌嗪-1-基)丙-2- 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R)-3-苯基-2-((S)-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 基)丙酰胺基)丙酸乙酯;
(S)-3-甲基-2-((S)-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 基)丙酰胺基)丁酸乙酯;
(S)-2-((S)-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丙酰 胺基)丙酸甲酯;
(S)-3-苯基-N-(吡啶-2-基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 唑-1-基)丙酰胺;
(S)-N-环己基-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 丙酰胺;
(S)-N-(环丙基甲基)-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 -1-基)丙酰胺;
(S)-N-(3-羟丙基)-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 基)丙酰胺;
(S)-N-((5-甲基-3-苯基异噁唑-4-基)甲基)-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 苯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3-(N-(呋喃-2-基甲基)-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 三唑-1-基)丙酰胺基)丙酸乙酯;
(S)-1-(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丙酰基) 哌啶-4-羧酸乙酯;
(S)-4-(1-(1-(4-(2-羟乙基)哌嗪-1-基)-1-氧代-3-苯基丙-2-基)-1H-1,2,3- 三唑-4-基)苯磺酰胺;
(S)-N-((1R,2S)-2-羟基-2,3-二氢-1H-茚-1-基)-3-苯基-2-(4-(4-氨基磺 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2S)-N-((2,3-二氢苯并[b][1,4]二氧杂环己烯-2-基)甲基)-3-苯基 -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4-(1-(1-氧代-3-苯基-1-(4-(吡咯烷-1-基)哌啶-1-基)丙-2- 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胺;
(S)-N-((1-甲基-1H-苯并[d]咪唑-2-基)甲基)-3-苯基-2-(4-(4-氨基磺酰 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N-(2-(4-苄基哌嗪-1-基)乙基)-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苯 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N-(4-氟苄基)-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 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S)-N-苄基-N,3-二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 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S)-N-(2-((5-((二甲基氨基)甲基)呋喃-2-基)甲硫基)乙基)-3-甲基 -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 酰胺;
(S)-6-((1-(3-甲基-1-氧代-1-(4-(嘧啶-2-基)哌嗪-1-基)丁-2- 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S)-3-甲基-N-((5-(吡啶-2-基)噻吩-2-基)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 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6-((1-((S)-1-((R)-2-(羟甲基)吡咯烷-1-基)-3-甲基-1-氧代丁-2- 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S)-6-((1-(3-甲基-1-氧代-1-(4-(吡啶-2-基)哌嗪-1-基)丁-2- 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S)-2-((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3-苯基丙酸乙酯;
(S)-3-甲基-2-((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 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丁酸乙酯;
(S)-2-((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甲酯;
(S)-3-甲基-N-(吡啶-2-基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 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S)-N-环己基-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S)-N-(环丙基甲基)-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 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S)-N-(3-羟丙基)-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 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S)-3-甲基-N-((5-甲基-3-苯基异噁唑-4-基)甲基)-2-(4-((2-氨基磺酰 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S)-6-((1-(1-(4-(2-羟乙基)哌嗪-1-基)-3-甲基-1-氧代丁-2- 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S)-N-((1R,2S)-2-羟基-2,3-二氢-1H-茚-1-基)-3-甲基-2-(4-((2-氨基磺 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S)-6-((1-(3-甲基-1-氧代-1-(4-(吡咯烷-1-基)哌啶-1-基)丁-2- 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S)-N-(2-(4-苄基哌嗪-1-基)乙基)-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 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S)-3-(1H-吲哚-3-基)-2-((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 -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乙酯;
(S)-N-(4-氟苄基)-3-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 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N-苄基-N-甲基-3-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 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N-(2-((5-((二甲基氨基)甲基)呋喃-2-基)甲硫基)乙基)-3-苯基 -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 酰胺;
(S)-6-((1-(1-氧代-3-苯基-1-(4-(嘧啶-2-基)哌嗪-1-基)丙-2- 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S)-3-苯基-N-((5-(吡啶-2-基)噻吩-2-基)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 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6-((1-((S)-1-((R)-2-(羟甲基)吡咯烷-1-基)-1-氧代-3-苯基丙-2- 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S)-6-((1-(1-氧代-3-苯基-1-(4-(吡啶-2-基)哌嗪-1-基)丙-2- 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R)-3-苯基-2-((S)-3-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 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丙酸乙酯;
(S)-3-甲基-2-((S)-3-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 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丁酸乙酯;
(S)-3-苯基-N-(吡啶-2-基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 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N-环己基-3-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N-(环丙基甲基)-3-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 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N-(3-羟丙基)-3-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 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6-((1-(1-(4-(2-羟乙基)哌嗪-1-基)-1-氧代-3-苯基丙-2- 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S)-N-((1R,2S)-2-羟基-2,3-二氢-1H-茚-1-基)-3-苯基-2-(4-((2-氨基磺 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2S)-N-((2,3-二氢苯并[b][1,4]二氧杂环己烯-2-基)甲基)-3-苯基 -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 酰胺;
(S)-6-((1-(1-(4-(2-羟乙基)哌嗪-1-基)-1-氧代-3-苯基丙-2- 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S)-N-((1R,2S)-2-羟基-2,3-二氢-1H-茚-1-基)-3-苯基-2-(4-((2-氨基磺 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6-((1-(1-(4-(2-羟乙基)哌嗪-1-基)-1-氧代-3-苯基丙-2- 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S)-N-((1R,2S)-2-羟基-2,3-二氢-1H-茚-1-基)-3-苯基-2-(4-((2-氨基磺 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N,N,N-三甲基-2-氧代-2-(6-氧代-5-(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 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6-(4-(三氟甲基)苄基氨基)己基氨 基)乙基铵;
(S)-3,10-二氧代-4-(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1-(4-(三氟甲基)苯基)-13,16,19,22,25-五氧杂 -2,9-二氮杂二十八烷-28-酸;
(S)-4-氧代-4-(6-氧代-5-(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6-(4-(三氟甲基)苄基氨基)己基氨基)丁酸;
(S)-4-(6-(4-(乙氧基羰基)环己基)-6-氧代-5-(4-((2-氨基磺酰基苯并[d] 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己基氨基)-4-氧代丁酸;和
(S)-6-((S)-2-氨基-3-羟基丙酰胺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 -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N-(4-(三氟甲基)苄基)己酰胺盐酸 盐。
更优选的化合物包括下列,以及它们的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 盐,和它们的混合物:
(S)-N-(4-甲基吡啶-2-基)-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 三唑-1-基)丙酰胺
4-(1-((2-硫代苯并[d]噻唑-3(2H)-基)甲基)-1H-1,2,3-三唑-4-基)苯磺 酰胺
4-(1-((1H-苯并[d][1,2,3]三唑-1-基)甲基)-1H-1,2,3-三唑-4-基)苯磺酰 胺
(S)-N-(2,5-二氟苄基)-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 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6-((1-(3-溴苄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S)-N-(3-氟-4-甲基苄基)-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 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4-((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 基)甲基)苯甲酸乙酯
(S)-N-(呋喃-2-基甲基)-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 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
6-((1-((1H-苯并[d][1,2,3]三唑-1-基)甲基)-1H-1,2,3-三唑-4-基)甲氧 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4-((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 基)甲基)苯甲酸
(S)-1,4-二甲基-2-(3-苯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 基)丙酰胺基)吡啶鎓碘化物
(R)-3-(苄基硫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
(R)-3-(3-(2-氟乙氧基)苄基硫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 -5-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甲酯
(S)-1-(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丁酰基)哌啶-4-羧酸
(S)-2-((S)-3-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丙酸甲酯
(S)-1-(3-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丙酰基)哌啶-4-羧酸
(S)-3-((S)-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 -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苯基丙酸甲酯
(R)-2-羟基-N,N,N-三甲基-4-氧代-4-((S)-6-氧代-5-(4-((2-氨基磺酰基 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6-(4-(三氟甲基)苄基氨 基)己基氨基)丁-1-铵氯化物。
最优选的化合物包括下列,以及它们的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 盐,和它们的混合物:
(S)-N-(呋喃-2-基甲基)-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 唑-1-基)丁酰胺
(R)-3-(苄基硫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甲酯
(R)-3-(3-(2-氟乙氧基)苄基硫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 -5-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
(2S)-N-((2,3-二氢苯并[b][1,4]二氧杂环己烯-2-基)甲基)-3-甲基 -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 酰胺
(S)-2-((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甲酯
(S)-3-((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甲酯
(S)-3-((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
(S)-3-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N-(4-(三氟甲基)苄基)丙酰胺
(S)-N-((5-甲基-3-苯基异噁唑-4-基)甲基)-3-苯基-2-(4-((2-氨基磺酰 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S)-1-(3-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丙酰基)哌啶-4-羧酸乙酯
(2S)-N-((2,3-二氢苯并[b][1,4]二氧杂环己烯-2-基)甲基)-3-苯基 -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 酰胺
(S)-1-(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 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基)哌啶-4-羧酸乙酯
(S)-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 基)甲基)-1H-1,2,3-三唑-1-基)-N-(4-(三氟甲基)苄基)丙酰胺
(S)-1-(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 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基)哌啶-4-羧酸
(S)-2-((S)-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 -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 酸甲酯
(S)-2-((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
(S)-2-((S)-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 -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 酸。
(R)-2-((S)-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 -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 酸;
(2S)-2-((2S)-3-(4-(3-氟-2-羟基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 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 苯基)丙酸;
(S)-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 基)甲基)-1H-1,2,3-三唑-1-基)-N-(4-(三氟甲氧基)苄基)丙酰胺;
(S)-2-((S)-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 -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1H-吲哚-3-基)丙酸;
(S)-2-((S)-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 -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3-(三氟甲基)苯基)丙 酸;
(S)-3-(4-氰基苯基)-2-((S)-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 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丙酸;
(S)-3-(3-(2-氟乙氧基)苄基硫基)-2-((S)-4-羟基-2-(4-((2-氨基磺酰基 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甲酯;
(R)-3-(3-(2-氟乙氧基)苄基硫基)-2-((R)-4-羟基-2-(4-((2-氨基磺酰基 苯并[d]噻唑-5-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
(R)-3-(3-(2-氟乙氧基)苄基硫基)-2-((S)-4-羟基-2-(4-((2-氨基磺酰基 苯并[d]噻唑-5-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
(S)-2-((S)-3-(4-(((4S,5R)-5-(氟甲基)-2,2-二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烷 -4-基)甲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
(S)-2-((R)-3-(4-(((4S,5R)-5-(氟甲基)-2,2-二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烷 -4-基)甲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
3-(3-(2-氟乙氧基)苄基硫基)-2-(4-羟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 噻唑-5-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
(S)-2-((S)-3-(4-((2S,3R)-4-氟-2,3-二羟基丁氧基)苯基)-2-(4-((2-氨基 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
(S)-2-((R)-3-(4-((2S,3R)-4-氟-2,3-二羟基丁氧基)苯基)-2-(4-((2-氨基 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 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
(2R)-3-(3-((1-(1-氟-3-羟基丙-2-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苄基 硫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5-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 -1-基)乙酰胺基)丙酸;
(2R)-3-(3-(2-氟乙氧基)苄基亚磺酰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 噻唑-5-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
(S)-3-(3-(2-氟乙氧基)苄氧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5- 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
(2S)-3-(3-(3-氟-2-羟基丙氧基)苄氧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 [d]噻唑-5-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
(2S)-3-(4-(3-氟-2-羟基丙氧基)苯基)-2-((R)-3-甲基-2-(4-((2-氨基磺酰 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
(2S)-3-(4-(3-氟-2-羟基丙氧基)苯基)-2-((R)-3-甲基-2-(4-((2-氨基磺酰 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
(S)-3-(4-(2-氟乙氧基)苯基)-2-((R)-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 [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
(S)-3-(4-(2-氟乙氧基)苯基)-2-((R)-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 [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
(S)-3-(4-(2-氟乙氧基)苯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 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
(2S)-3-(4-(3-氟-2-羟基丙氧基)苯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 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
(2S)-3-(4-(1-氟-3-羟基丙-2-基氧基)苯基)-2-((S)-3-甲基-2-(4-((2-氨 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 酸;
(2S)-3-(4-(1-氟-3-羟基丙-2-基氧基)苯基)-2-((R)-3-甲基-2-(4-((2-氨 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 酸。
用途,试验,和给药
用途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三唑化合物能够用作成像剂,在患者中使 CA-IX表达成像。
在一个方面,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三唑化合物对于CA-IX具有高亲 合性和特异性。正如在Kd值上所反映,铅化合物以毫微摩尔的水平结 合于CA-IX。另外,CA-IX型和CA-II型分析测得铅化合物是CA-IX以 及CA-II的良好抑制剂。在CA-IX和CA-II之间的选择性是约10倍。红 细胞膜透性分析表明,铅化合物具有红细胞膜的最小穿透力,因此铅化 合物不太可能参与CA-II交叉反应。
另外,本发明涉及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三唑化合物用于检测在活体 内CA-IX表达的用途。尤其,在活体内检测CA-IX表达的本发明方法 使用PET,其中成像用示踪剂是本发明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三唑化合 物。PET可用于相对于各种组织,尤其骨和软组织如软骨、滑膜和器官, 来直观显现患者的病症。具体的器官和组织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的脑, 心脏,肾,肝脏,脾,结肠,脊髓,淋巴结,或它们的任何组合。通过 使用PET,能够获得所需器官组织的计算机层析X射线照片,从而实现 CA-IX的定位和定量分析。
本发明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三唑化合物能够用于检测和/或定量 地测量在患者(包括人)中的CA-IX水平。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三唑化合 物也能够用来测量和/或检测在CA-IX相关的疾病、障碍和病症中的 CA-IX,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肿瘤前的/肿瘤的疾病,这些疾病包括癌, 如结肠直肠癌,卵巢癌,子宫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鳞状上皮细 胞和腺鳞癌;头颈癌症;中胚叶肿瘤,如成神经细胞瘤和成视网膜细胞 瘤;肉瘤,如骨肉瘤;和黑素瘤。特别是乳腺癌,胃肠道癌,胃癌(包括 食道癌),结肠癌,肾癌,前列腺癌,肝癌,尿路癌(包括膀胱癌),肺癌, 以及头和颈的癌。还特别是妇科癌症,其中包括卵巢癌,子宫癌,子宫 颈癌,阴道癌,外阴癌和子宫内膜癌,特别是卵巢癌,子宫癌,子宫颈 癌和子宫内膜癌。此外,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三唑化合物能够用于筛选 个体来测定被施用来治疗疾病或病症(牵涉到CA-IX表达的上调节)的 CA-IX抑制剂的效力。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三唑化合物的给药
如上所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三唑化合物可用于在患者上使 CA-IX对象成像。当施用于患者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三唑化合物能 够作为包括生理上可接受的载体或媒介物的组合物的一个组分来给药。 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三唑化合物的本发明组合物能够通过任何方 便的途径给药,例如通过灌注,快速浓注,或通过透过上皮或粘膜皮肤 衬层的吸收作用,并且能够与另一种生物活性剂一起给药。给药能够是 系统的或局部的。给药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皮内,肌内,腹膜内, 静脉内,皮下,鼻内,舌下,硬膜外,脑内,阴道内,透皮,直肠,或 局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希望局部地施用该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三唑化 合物。这能够例如和没有限制意义地通过在外科过程中的局部灌注,通 过注射,利用导管,利用栓剂或灌肠剂,或利用植入物来实现,其中该 植入物为多孔、无孔或凝胶状的物质,其中包括膜(如硅橡胶(sialastic) 膜)或纤维。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三唑化合物能够在控释 体系或缓释体系中输送。控释体系或缓释体系能够放置在放射性同位素 标记的三唑化合物的靶例如脊柱、脑、心脏、肾或胃肠道附近,因此需 要仅仅一部分的系统剂量。
组合物能够任选包括合适量的生理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以便获得适 合给药于患者的形式。此类生理上可接受的赋形剂能够是液体,如注射 用水,注射用的抑菌水,或灭菌注射水。生理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当施用 于患者时是无菌的。当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三唑化合物通过静脉内途径 给药时,水是特别有用的赋形剂。盐溶液也能够用作液体赋形剂,特别 地用于可注射的溶液。药物赋形剂能够是盐水,阿拉伯树胶,淀粉,葡 萄糖,乳糖,甘油,乙醇等等。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三唑化合物能够被配制用于静脉内给药。典型 地,静脉内给药的组合物包括无菌的等渗压的水性缓冲剂。当放射性同 位素标记的三唑化合物通过注射来给药时,可提供灭菌注射水或盐水的 安瓿,这样各种成分能够在给药之前被混合。当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三 唑化合物通过灌注来给药时,它们能够用含有无菌的药物级水或盐水的 输液瓶来分配。
有效作为成像剂来检测在患者中CA-IX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三 唑化合物的量能够通过使用标准的临床和核医学技术来测定。另外,活 体外或活体内试验能够任选地用于帮助鉴定最佳的剂量范围。使用的精 确剂量也将取决于给药途径,患者的属性和所检测的具体放射性核素的 属性,并且应根据专业医生的判断和各个患者的情形在考虑到已出版的 临床研究的情况下作出决定。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三唑化合物在给药时 具有>1000Ci/mmol的比活性,以确保低的注入量和成像所需的足够计 数。
实施例:
一般程序。CA-IX人重组体酶用C末端His标记物在小鼠骨髓瘤细胞 系NS0(R&D Systems Inc.,分类目录号2188-CA)中表达。人红细胞是从 Research Blood Components,LLC获得的。全部的吸光率测量是在 SPECTRA MAX M2板读数器上在25℃下进行的。LC/MS分析是在 Agilent 1100系列LC/MSD(SL)上,通过使用带有Phenomenex C18预分离 柱的30×2.1mm Zorbax C8柱来进行。化合物检测是通过电喷射质谱法 按照正性的所选择的离子模式(LC/MS-SIM)来进行。洗脱溶剂是含有 0.05%TFA的乙腈和水。核磁共振(NMR)谱是在Bruker AMX 300MHz光 谱仪上或在Varian 400上获得的。19F NMR谱是在Bruker AMX 282.35 MHz或Varian 400光谱仪上记录的。质谱是在带有电喷雾质谱检测的 Agilent 1100系列LC/MSD上记录的。快速柱色层分离法是通过使用所指 定的溶剂体系在Merck硅胶(40-63μm)上进行的。放射性化学品和化学品 纯度通过RP-HPLC分析。
CA-IX的一般组合库筛选规程
CA-IX筛选分析用于通过使用乙氧唑磺胺(ethoxzolamide)作为正对 照来试验从各种“锚固剂”分子得到的库。该分析是在200μm的底物(1- 二甲胺基萘-5-磺酰胺,DNSA)浓度,以及分别100nM和1000nM的样 品浓度下进行的。改进的竞争性荧光基分析法(A.Jain,S.G.Huang,G.M. Whitesides,J.Am.Chem.Soc.1994,116,5057)用来测量CA-IX活性。酶 催分析是在96孔板上进行的。在这些孔中,添加去离子水,40μL的磷 酸盐缓冲液(250mM,pH 7.4),2.4μL的CA-IX(17μM),和2μL或20μL 的抑制剂(100nM或1000nM的浓度),达到180μL的最终容积。通过向 各孔中添加20μL DNSA(200μM)来引发反应,板在25℃下培养1小时。 板的各个孔的荧光强度通过使用具有290nm的激发波长的板读数器在 460nm下读取。
CA-IX抑制剂的结合亲合性(Kd)测定的一般程序
使用DNSA作为被试验化合物替代的报导配体的由Whitesides等人 (A.Jain,S.G.Huang,G.M.Whitesides,J.Am.Chem.Soc.1994,116, 5057)和J.C.Kernohan(R.F.Chen,J.C.Kernohan,J.Biol.Chem.1967, 242,5813)开发的荧光竞争分析法用于结合亲合性的测量。该分析是以下 面的观察结果为基础的:在290nm下激发时在460nm下检测到的唯一 荧光信号-DNSA的吸收最低值-是DNSA·CA配合物的信号。通过 提高样品浓度,由DNSA·CA引起的荧光强度因为试验化合物的竞争 而下降,因此可以从斯卡查德(Scatchard)曲线上测得离解常数。后者(曲 线)是通过使用质量平衡来计算结合于DNSA上的CA浓度[DNSA·CA], 结合于非荧光样品上的CA浓度[CA·Inh]以及在溶液中的游离CA浓度 [CA],为各试验化合物开发的,Kd值是通过由怀特赛德(Whitesides)等人 描述的以下方程式从斯卡查德曲线上测定的。
[CA·Inh]/[CA]总·[Inh]=K11inh-K11inh{[CA·Inh]+[CA·DNSA]}/([CA]总)
[CA·DNSA],[CA·Inh]和游离CA项是通过使用以CA·DNSA的离 解常数的已知值为基础的质量平衡和在各反应中CA的总浓度来计算 的。
红细胞膜透性分析的一般程序
分离出的人红细胞用或不用1mM乙氧唑磺胺处理30分钟,随后 用0.2mM的单种化合物分别培养60分钟。在培养之后,红细胞被洗涤 三次,以除去全部未结合的抑制剂。该细胞然后被溶解化和离心处理, 上层清液通过LC/MS分析来测量在红细胞内化合物的水平。
化合物的制备
当量(equiv)指摩尔当量。体积(vol)指相对于克当量的限定试剂的 ml。
酚烷基化的一般实验程序:(A)
在含有DMF(10vo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橡胶隔片和氩气导入管的 圆底烧瓶中加入苯酚(1当量)。向该溶液中添加烷基化剂(1.1当量), Cs2CO3(1.2当量),然后反应在90℃下搅拌15小时。反应然后被倾倒在 水(25vol)中,并萃取到EtOAc(3×20vol)中。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用盐水 (25vol)洗涤,干燥(Na2SO4)和真空浓缩。残留物通过使用己烷∶EtOAc 作为洗脱剂在硅胶上提纯,获得最终产物。
Boc、THP和酮缩醇去保护的一般实验程序:(B)
在装有磁力搅拌棒的圆底烧瓶中加入受保护的物质(1当量)。在这 一化合物中添加HCl(在二噁烷中4M溶液,3.8vol),然后反应在室温下 搅拌2小时。在该溶液中添加在MeOH(3.8vol)中的浓HCl(0.08vol),反 应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在反应完成之后,在真空中除去溶剂而获得最 终化合物。
偶联的一般实验程序:(C)
在含有DMF(20vo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橡胶隔片和氩气导入管的 圆底烧瓶中加入胺(1当量)。在该溶液中添加叠氮酸(1当量),EDC(1当 量),HOBt(1当量),NaHCO3或TEA(使用NaHCO3时5当量,或使用 TEA时2当量),反应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反应然后被倾倒在水(50vol) 中,并萃取到EtOAc(4×40vol)中。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用H2O(3×40vol)、 盐水(50vol)洗涤,干燥(Na2SO4)和真空浓缩。残留物通过使用己 烷∶EtOAc作为洗脱剂在硅胶上提纯,获得最终偶联产物。
醇的甲苯磺酰化的一般实验程序:(D)
在含有DCM(17vo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的圆底烧瓶中加入已冷却至 0℃的醇(1当量)。在该溶液中添加Ts2O(1.5当量),Et3N(3当量),然后 反应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在反应完成之后,在真空中除去DCM。残 留物通过使用己烷∶EtOAc作为洗脱剂在硅胶上提纯,获得最终甲苯磺酸 盐。
使用CuI和DIPEA在叠氮化物和乙炔之间进行链接反应的一般实 验程序:(E)
在含有THF(29vo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橡胶隔片和氩气导入管的圆 底烧瓶中加入叠氮化物(1当量)。向该溶液中添加乙炔(1当量),CuI(0.2 当量),DIPEA(0.4当量),然后反应在室温下搅拌,直至由LCMS测得 认为完全为止。在反应完成之后,在真空中除去溶剂。残留物通过使用 己烷∶EtOAc作为洗脱剂在硅胶(用5-10%三乙基胺∶己烷混合物中和)上提 纯,获得最终三唑。
用氢化钠的丝氨酸烷基化的一般实验程序:(F)
在含有DMF(17vo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橡胶隔片和氩气导入管的 圆底烧瓶中加入N-Boc-丝氨酸(1.2当量)。在0℃下在该溶液中添加 NaH(在油中60%分散体,3当量),反应在0℃下搅拌30分钟。在0℃下 在该反应中添加烷基化剂(1当量),反应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在由 LCMS测得反应完成之后,在真空中除去溶剂。反应然后被倾倒在水(54 vol)中,pH调节到>10并萃取到EtOAc(2×21vol)中。有机层被废弃, 水层的pH用1N HCl调节到pH=4,然后萃取到EtOAc(3×27vol)中。 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用盐水(11vol)洗涤,干燥(Na2SO4)和真空浓缩,获得 烷基化产物。
用三甲基甲硅烷基叠氮化物的酸酯化的一般实验程序:(G)
在含有甲苯∶MeOH(2∶1.5,23vol)的装有磁力搅棒的圆底烧瓶中加入 酸(1当量)。在该溶液中添加TMSCHN2(在醚中2M溶液,1.5当量),反 应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在反应完成之后,在真空中除去溶剂。残留 物通过使用己烷∶EtOAc作为洗脱剂在硅胶上提纯,获得酯化的物质。
二醇的选择性单甲苯磺酰化的一般实验程序:(H)
在含有ACN或DCM(67vo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的圆底烧瓶中加入 二醇(1当量)。在该溶液中添加Bu2SnO(0.2当量),TsCl(0.95当量),Et3N(1 当量)和反应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在反应完成之后,在真空中除去溶剂。 残留物通过使用己烷∶EtOAc作为洗脱剂在硅胶上提纯,获得单甲苯磺酸 盐。
醇的乙酰化的一般实验程序:(I)
在含有DCM(26vo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的圆底烧瓶中加入已冷却至 0℃的醇(1当量)。在该溶液中添加Ac2O(2当量),DMAP(1当量),Et3N(2 当量)和反应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反应然后被倾倒在水(53vol)中,并 萃取到DCM(3×53vol)中。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用盐水(53vol),NaHCO3 溶液(53vol)洗涤,干燥(Na2SO4)和真空浓缩。残留物通过使用己 烷∶EtOAc作为洗脱剂在硅胶上提纯,获得乙酰化物质。
氟化的一般实验程序:(J)
在装有磁力搅拌棒的圆底烧瓶或管形瓶中加入前体(1当量)。在这 一化合物中添加Bu4NF(在THF中4M溶液,20vol),反应在90℃下搅 拌30分钟。在该反应中添加HCl(1N,40vol),反应在65℃下搅拌30 分钟。反应混合物用水/乙腈(1mL)稀释,经由0.45μm过滤器进行过滤, 之后通过使用两者都含有0.05%TFA的ACN∶水由HPLC提纯,获得氟 化产物。
使用LiOH的酯水解的一般实验程序:(K)
在含有THF∶水(1∶1)(20vo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的圆底烧瓶中加入酯 (1当量)和LiOH(2-5当量),然后反应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1小时。反 应然后被浓缩和产物通过HPLC提纯被分离为无色固体。
使用TFA的Boc和酮缩醇去保护的一般实验程序:(L)
在装有磁力搅拌棒的圆底烧瓶中加入已溶于DCM(200vol)中的受 保护物质(1当量)。在这一化合物中添加TFA(10vol),反应在室温下搅 拌15小时。反应然后被倾倒在水(200vol)中,然后萃取到DCM(2×100 vol)中。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用盐水(50vol),NaHCO3溶液(50vol)洗涤, 干燥(Na2SO4)和真空浓缩。残留物通过使用己烷∶EtOAc作为洗脱剂在硅 胶上提纯,获得去保护的物质。
叠氮化的一般实验程序:(M)
在0℃下在含有吡啶(12vo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的圆底烧瓶中加入 NaN3(5当量)。反应在0℃下搅拌5小时。在该溶液中添加已溶于 MeOH(100vol)中的胺(1当量),CuSO4(0.3当量),然后反应在室温下搅 拌15小时。反应然后被倾倒在NaHCO3溶液(100vol)中并萃取到 EtOAc(3×100vol)。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用CuSO4溶液(100vol),稀HCl 溶液(100vol),盐水(2×100vol)洗涤,干燥(Na2SO4)和真空浓缩。残留 物通过使用己烷∶EtOAc作为洗脱剂在硅胶上提纯,获得叠氮化物。
用于组合库合成中的一般程序:
使用CuSO4.H2O和抗坏血酸钠在叠氮化物和乙炔之间进行链接反 应的一般实验程序:(N)
在含有t-BuOH∶H2O(1∶1,100vo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橡胶隔片和 氩气导入管的圆底烧瓶中加入叠氮化物(1当量)。向该溶液中添加乙炔 (0.9当量),CuSO4.5H2O(0.2当量),L-抗坏血酸钠(0.4当量),然后反应 在室温下搅拌,直至由LCMS测得认为完全为止。在反应完成之后,在 真空中除去溶剂。残留物用水(100vol)洗涤,在0℃冷却,过滤,用乙 醚(50vol)洗涤,真空干燥,获得最终的三唑。如果固体物看来似乎含有 痕量的铜,这可通过绿色的颜色来证明,则固体用附加份的0.1% NH4OH(100vol)洗涤,用水(100vol)洗涤,用乙醚(50vol)洗涤,真空干 燥。全部的库成员进行LC/MS分析以评价纯度。具有高于85%的纯度 的化合物进行生物学分析。纯度低于85%的化合物经由快速色层分离法 再提纯,然后进行生物学分析。
酰胺与PS-碳二亚胺偶合的一般实验程序(O)
在5ml微波管中加入已溶于二氯甲烷(50vol)和二甲基甲酰胺(5vol) 中的酸(1当量),PS-碳二亚胺(2当量),1-羟基苯并三唑(0.99当量)和胺 (0.95当量)。悬浮液在Biotage Emrys Optimizer微波反应器(250W)中在 100℃下辐射10分钟。在冷却到室温之后反应混合物经由SPE-过滤盒(预 填充500mg硅石结合的碳酸盐,和用CH2Cl2(100vol)预调理,然后用 二氯甲烷(100vol)洗涤)过滤。二氯甲烷洗液被废弃。过滤盒进一步用甲 醇(3×100vol)洗涤,洗脱剂经由在闪烁管中的重力过滤来收集。全部挥 发性组分在真空离心蒸发器(Genevac HT-4)中的挥发得到酰胺。全部的 库成员进行LC/MS分析以评价纯度。对具有高于85%的纯度的化合物 进行生物学分析。纯度低于85%的化合物经由快速色层分离法再提纯, 然后进行生物学分析。
HPLC提纯:
全部的HPLC提纯是通过使用梯度乙腈∶水混合物(含有0.05-0.1% TFA)作为洗脱剂在Shimadzu semi prep系统上进行的,在T0下从5% ACN∶95%水(两者都含有0.05-1%TFA)开始,经过30-40分钟进行到 100%ACN(含有0.05-0.1%TFA)。
6-羟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1)的制备:
在含有DCM(500m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橡胶隔片和氩气导入管的 1L圆底烧瓶中加入6-乙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25g,108.7mmol)。 向0℃(冰浴)的这一溶液中分几份添加AlCl3(50g,376mmol),反应然后 在室温下搅拌24小时。在真空中除去溶剂,残留物小心地淬灭到3M HCl(600mL)中。混合物进行过滤,固体用冷却了的3M HCl(2×50mL) 洗涤。产物在高真空下干燥48小时,获得黄色固体形式的化合物1(24g)。
1H NMR(300MHz,CD3OD)δ:7.91(d,J=9.2Hz,1H),7.37(d,J=2.4Hz,1H),7.10 (dd,J=9.2,2.4Hz,1H);MS(ESI)m/z 231(M+H+).
6-(丙-2-炔基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3)的制备:
N,N-二甲基-N′-(6-(丙-2-炔基氧基)苯并[d]噻唑-2-基磺酰基)亚胺代 甲酰胺(2)的制备:
在放置在冰浴中的含有DMF(25m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橡胶隔片 和氩气导入管的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化合物1(17.5g,76.1mmol), 反应在室温下搅拌直至固体溶解为止。在溶液中添加N,N-二甲基甲酰胺 二甲基缩醛(60g),混合物在40℃下加热4小时。在真空中于42℃除去 溶剂,将残留物溶于无水DMF(60mL)中。在0℃下向该溶液中分几份添 加NaH(4.56g,在油中60%,114mmol),反应在0℃下搅拌30分钟。 在混合物中滴加炔丙基溴(18g,80%甲苯溶液,121.7mmol)。移走冰浴, 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将残留物倾倒在水和EtOAc(200mL/200 mL)的混合物中。混合物被过滤和收集固体,将固体溶于DCM(300m1) 中和然后用饱和NaHCO3(3×200mL)和水(200mL)洗涤。在该溶液中添 加100g的硅胶并在真空中干燥。固体混合物加载在硅胶柱上并用10% EtOAc(在DCM中)洗涤,获得黄色固体形式的化合物2(9.2g,37.4%)。
1H NMR(300MHz,丙酮-d6)δ:8.29(s,1H),8.00(d,J=9.2Hz,1H),7.76(d,J=2.4 Hz,1H),7.27(dd,J=9.2,2.4Hz,1H),4.92(d,J=2.8Hz,2H),3.34(s,3H),3.14(t,J= 2.4Hz,1H),3.07(s,3H);MS(ESI)m/z 324(M+H+).
6-(丙-2-炔基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3)的制备:
在装有磁力搅拌棒、橡胶隔片和氩气导入管的500mL圆底烧瓶中 加入化合物2(9g,27.8mmol)和200mL的由氨在甲醇中形成的溶液(7 N)。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4小时。溶液用空气鼓泡1小时,然后过滤。 滤液用浓HCl酸化至pH=2,然后浓缩和干燥。这一固体再次在室温下 用氨甲醇溶液(7N,200mL)处理24小时。溶液用空气鼓泡1小时,然 后过滤。滤液用浓HCl酸化至pH=2,然后浓缩。进行过滤,所得固体 用冷却了的水洗涤,然后干燥而获得黄色固体形式的化合物3(5.2g, 70%)。
1H NMR(300MHz,丙酮-d6)δ:8.03(d,J=9.2Hz,1H),7.78(d,J=2.8Hz,1H),7.38 (s,2H),7.30(dd,J=9.2,2.4Hz,1H),4.93(d,J=2.4Hz,2H),3.15(t,J=2.4Hz,1H); MS(ESI)m/z 269(M+H+).
6-(丙-2-炔基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3)的另一种制备方法:
向NaOH在MeOH(2.5M,18.8mL)和DMF(60mL)中形成的搅拌溶 液中添加化合物1(4.33g,18.8mmol)。混合物在23℃下搅拌45分钟, 然后经过10分钟将炔丙基溴(在PhMe中80%,3.36mL,22.56mmol) 慢慢地添加进去。在2.5小时后,添加1M HCl的水溶液来达到pH=6, 因此形成白色沉淀物。然后添加水,有机层用3×EtOAc萃取,然后合 并的有机萃取物用1×H2O,1×盐水洗涤,然后在MgSO4上干燥。在真 空中除去溶剂,粗残留物通过使用己烷∶EtOAc在Biotage提纯系统上由 快速色层分离法提纯,得到浅黄色固体形式的化合物3(1.43g,29%)。
1H NMR(300MHz,CDCl3)δ:8.27(2H,s),8.09(d,J=9.0Hz,1H),7.86(d,J=2.6Hz, 1H),7.31(dd,J=9.0,2.6Hz,1H),4.93(d,J=2.3Hz,2H),3.65(t,J=2.3Hz,1H).
N-(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6-(丙-2-炔基氧基)苯并[d]噻唑-2- 磺酰胺(4)的制备:
向化合物3(0.2g,0.76mmol)和二甲氧三苯甲基氯化物(0.31g,0.91 mmol)(DMTr-Cl)在DCM(15mL)中形成的搅拌淤浆中添加TEA(0.15 mL)。所得透明溶液在室温下搅拌4小时。将硅胶(0.5g)添加到溶液中, 然后在真空中旋转蒸发溶剂。吸附了样品的硅胶然后装载到预平衡过的 柱(含有溶于己烷中的10%TEA)中。通过使用O-50%EtOAc(在己烷中) 作为洗脱剂进行快速色层分离法,得到黄色固体形式的产物4(0.30g, 69%)。
N-(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4-乙炔基苯磺酰胺(5)的制备:
在由4-乙炔基苯磺酰胺(1.81g,10.0mmol)和DMTr-Cl(4.07g,12.0 mmol)在DCM(100mL)中形成的搅拌淤浆中添加TEA(2.8mL)。所得溶 液在室温下搅拌一夜。将硅胶(3g)添加到溶液中,然后在真空中旋转蒸 发溶剂。吸附了样品的硅胶被装载到预平衡过的柱(含有溶于己烷中的 10%TEA)上。通过使用O-30%EtOAc(在己烷中)作为梯度洗脱剂进行快 速色层分离法,得到黄色固体形式的产物5(4.8g,99%)。
(S)-2-(4-(4-(N-(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氨基磺酰基)苯 基)-1H-1,2,3-三唑-1-基)-3-甲基丁酸(6)的制备:
链接反应根据一般程序(E)来进行。按照1.1当量用DIEA在0.97g规 模上进行。在THF的蒸发后,将残留物溶于DCM中,用水洗涤(2次), 在无水硫酸钠上干燥,然后浓缩,之后装载到柱之上。通过使用5-20% MeOH(在DCM中)在硅胶柱(40g)上进行快速色层分离法,得到所需产 物6(0.545g,65%)。
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 基)乙酸(7),(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丁酸(8),和(S)-3-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 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酸(9)的制备:
经由一般程序(N)制备化合物7,8和9。各化合物的粗反应混合物 独立地真空浓缩到硅胶上,然后通过首先使用己烷∶EtOAc、然后使用二 氯甲烷/甲醇在Biotage提纯系统上进行快速色层分离提纯,得到三唑 7-9,为灰白色结晶固体(77-100%)。
VM4047前体的制备:
(S)-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3-(4-((2,2-二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烷-4-基) 甲氧基)苯基)丙酸甲酯的制备(10):
按照烷基化的一般实验程序(A)。通过使用酮缩醇甲苯磺酸盐,和 硫酸四丁铵盐在5g规模上进行。反应混合物通过首先使用DCM、随后 使用己烷∶EtOAc在硅胶上进行提纯,获得黄色液体形式的10(6g,85%)。 MS:[M+Na]+:432
(S)-2-氨基-3-(4-(2,3-二羟基丙氧基)苯基)丙酸甲酯(11)的制备:
按照去保护的一般程序(B)。在1.5g规模上进行。在反应完成之后, 蒸发除去溶剂,用Et2O研制,洗涤,然后获得白色固体形式的所得产 物11(100%产率)。
(S)-2-((S)-2-叠氮基-3-甲基丁酰胺基)-3-(4-(2,3-二羟基丙氧基)苯基) 丙酸甲酯(12)的制备:
根据一般程序(C)来进行偶联反应。通过使用缬氨酸叠氮酸和作为 碱的三乙基胺,在0.5g规模上进行。在这一特定的情况下,在这一步骤 中发生了在缬氨酸中心上的外消旋作用。分离出0.65g(86%)的12,为 异构体的混合物。MS:[M+H]+:353.4。
(S)-2-((S)-2-叠氮基-3-甲基丁酰胺基)-3-(4-(2-羟基-3-(甲苯磺酰氧基) 丙氧基)苯基)丙酸甲酯(13)的制备
根据一般程序(H)进行甲苯磺酰化。在0.55g规模上进行。分离0.6 g(100%)的13。MS:[M+H]+:549.2
(S)-3-(4-(2-乙酰氧基-3-(甲苯磺酰氧基)丙氧基)苯基)-2-((S)-2-叠氮 基-3-甲基丁酰胺基)丙酸甲酯(14)的制备:
根据一般程序(I)来进行乙酰化。在0.55g规模上进行。EtOAc∶己烷 (45∶55)用作洗脱剂。分离0.6g(100%)的14,为无色油。MS:[M+H]+:591.1
(S)-3-(4-(2-乙酰氧基-3-(甲苯磺酰氧基)丙氧基)苯 基)-2-((S)-2-(4-((2-(N-(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氨基磺酰基)苯并[d] 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3-甲基丁酰胺基)丙酸甲酯(15) 的制备:
链接反应根据一般程序(E)来进行。按照1.1当量用DIEA在0.5g规 模上进行。获得产物15(0.7g,75%),为无色固体。
C58H60N6O14S3的LCMS,计算值:1160.33,实测值:1161.4, 1183.4(M+H,M+Na)
VM4047标准(VM4047A和VM4047B)的制备:
(S)-3-(4-(3-氟-2-羟基丙氧基)苯基)-2-((R)-3-甲基-2-(4-((2-氨基磺酰 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 (VM4047A和VM4047B)的制备:
按照氟化的一般实验程序(J)。在0.6g规模上进行。反应混合物由 HPLC提纯,获得3∶2比率的两种异构体(16%总体,A:2.51mg,B:2.95 mg),为无色固体。A和B的MS[M+H]+:651.2(M+H)
VM4047A:1H NMR(400MHz,丙酮-d6)δ:8.21(d,J=2.2Hz,1H),8.03(d,J=9.0 Hz,2H),7.91(d,J=2.5Hz,1H),7.39(s,2H),7.34(dd,J=9.2,2.5Hz,1H),6.99(d,J= 8.4Hz,2H),6.75(d,J=8.6Hz,2H),5.35(s,2H),5.13(d,J=10Hz,1H),4.74-4.68(m, 1H),4.60(dq,J=9.6,3.2Hz,1H),4.49(dq,J=9.8,4.3Hz,1H),4.20-4.12(m,1H),4.03- 3.99(m,2H),3.48-3.44(m,1H),3.12(dd,J=13.9,5.3Hz,2H),2.95(dd,J=14.3,8.0Hz, 2H),2.49-2.44(m,1H),1.84-1.82(m,1H),1.47-1.41(m,1H),1.04(d,J=6.7Hz,3H), 0.68(d,J=6.7Hz,3H).
VM4047B:1H NMR(400MHz,丙酮-d6)δ:8.25(s,1H),8.08(d,J=8.2Hz,1H),8.02 (d,J=9.0Hz,1H),7.95(d,J=2.5Hz,1H),7.40(s,1H),7.33(dd,J=9.0,2.5Hz,1H), 7.16(d,J=8.6Hz,1H),5.33(s,2H),5.05(d,J=9.8Hz,1H),4.74-4.69(m,1H),4.62(dq, J=9.6,3.9Hz,1H),4.49(dq,J=9.6,3.9Hz,1H),4.21-4.14(m,1H),4.04-4.01(m,1H), 3.19(dd,J=14.1,4.7Hz,2H),2.97(dd,J=14.0,9.4Hz,2H),2.40-2.35(m,1H),0.81(d, J=6.7Hz,3H),0.63(d,J=6.7Hz,3H).
VM4047标准(VM4047)的另一种制备方法:
(2S)-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3-(4-(3-氟-2-羟基丙氧基)苯基)丙酸甲 酯(16)的制备:
按照酚烷基化的一般实验程序(A)。反应在2g规模上进行。己 烷∶EtOAc(50∶50)用作提纯的洗脱剂。分离出1.9g(76%)的16,为无色油。 MS:[M-Boc+H]+:271。
(2S)-2-氨基-3-(4-(3-氟-2-羟基丙氧基)苯基)丙酸甲酯盐酸盐(17)的 制备方法:
按照去保护的一般实验程序(B)。反应在2.4g规模上进行。分离出 1.9g(96%)的17,为无色固体。MS:[M+H]+:308。
(2S)-2-((S)-2-叠氮基-3-甲基丁酰胺基)-3-(4-(3-氟-2-羟基丙氧基)苯 基)丙酸甲酯(18)的制备:
按照偶联的一般实验程序(C)。反应在1.9g规模上进行。己 烷∶EtOAc(60∶40)用作提纯的洗脱剂。分离出1.6g(67%)的18,为无色固 体。MS:[M+H]+:397。
(2S)-3-(4-(3-氟-2-羟基丙氧基)苯基)-2-((S)-3-甲基-2-(4-((2-氨基磺酰 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甲酯 (19)的制备:
按照链接反应的一般实验程序(E)。反应在0.025g规模上进行。己 烷∶EtOAc(10∶90)用作提纯的洗脱剂。分离出0.02g(48%)的19,为无色 固体。MS:[M+H]+:665
VM4047a的制备
水解的一般实验程序(K)能够用于制备VM4047a。
VM391前体的制备:
(3-((2,2-二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烷-4-基)甲氧基)苯基)甲醇(20)的制 备
按照酚烷基化的一般实验程序(A)。反应在20g规模上进行。己 烷∶EtOAc(40∶60)用作提纯的洗脱剂。分离出17g(72%)的20。MS:[M+H]+: 239。
4-甲基苯磺酸3-((2,2-二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烷-4-基)甲氧基)苄酯 (21)的制备
按照甲苯磺酰化的一般实验程序(D)。反应在17g规模上进行。己 烷∶EtOAc(50∶50)用作提纯的洗脱剂。分离出9.5g(35%)的21。MS:[M+H]+: 393。
(2S)-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3-(3-((2,2-二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烷-4- 基)甲氧基)苄氧基)丙酸(22)的制备
按照丝氨酸烷基化的一般实验程序(F)。反应在5.8g规模上进行。 分离出6g(60%)的22。MS:[M-Boc+H]+:326。
(2S)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3-(3-((2,2-二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烷-4- 基)甲氧基)苄氧基)丙酸甲酯(23)的制备
按照酯化的一般实验程序(G)。反应在6g规模上进行。己 烷∶EtOAc(60∶40)用作提纯的洗脱剂。分离出4g(66%)的23。MS: [M-Boc+H]+:340。
(2S)2-氨基-3-(3-(2,3-二羟基丙氧基)苄氧基)丙酸甲酯盐酸盐(24)的 制备
按照去保护的一般实验程序(B)。反应在4g规模上进行。分离出2.7 g(90%)的24,为无色固体。MS:[M+H]+:300。
(2S)2-(2-叠氮基乙酰胺基)-3-(3-(2,3-二羟基丙氧基)苄氧基)丙酸甲 酯(25)的制备
按照偶联的一般实验程序(C)。反应在2.7g规模上进行。EtOAc用 作提纯的洗脱剂。分离出1.5g(50%)的25。MS:[M+H]+:383。
(2S)2-(2-叠氮基乙酰胺基)-3-(3-(2-羟基-3-(甲苯磺酰氧基)丙氧基)苄 氧基)丙酸甲酯(26)的制备
按照二醇的选择性单甲苯磺酰化的一般实验程序(H)。反应在1.5g 规模上进行。己烷∶EtOAc(30∶70)用作提纯的洗脱剂。分离出1.9g(90%) 的26。MS:[M+H]+:537。
(2S)-3-(3-(2-乙酰氧基-3-(甲苯磺酰氧基)丙氧基)苄氧基)-2-(2-叠氮 基乙酰胺基)丙酸甲酯(27)的制备
按照醇的乙酰化的一般实验程序(I)。反应在1.9g规模上进行。己 烷∶EtOAc(30∶70)用作提纯的洗脱剂。分离出1.9g(95%)的27。MS:[M+H]+: 579。
3-(3-(2-乙酰氧基-3-(甲苯磺酰氧基)丙氧基)苄氧 基)-2-(2-(4-((2-(N-(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 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甲酯(28)的制备
按照链接反应的一般实验程序(E)。反应在0.45g规模上进行。己 烷∶EtOAc(20∶80)用作提纯的洗脱剂。分离出0.88g(99%)的28,为无色 固体。MS:[M+H]+:1149。
VM391标准的制备:
(S)-3-(3-(3-氟-2-羟基丙氧基)苄氧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 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VM391)的制备
按照氟化的一般实验程序(J)。在0.1g规模上进行。反应混合物由 HPLC提纯,获得两种化合物(产率没测定)(VM391和化合物29),为无 色固体。MS:(VM391)[M+H]+:639.1。MS:(化合物29)[M+H]+:621.0
VM2133前体的制备:
(3-(2-(四氢-2H-吡喃-2-基氧基)乙氧基)苯基)甲醇(30)的制备:
按照一般烷基化程序(A)。在15g规模上进行。产物用65∶35己 烷∶EtOAc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洗脱。产物30 作为黄色油被分离(24g,79%)。
4-甲基苯磺酸3-(2-(四氢-2H-吡喃-2-基氧基)乙氧基)苄酯(31)的制 备:
按照一般的甲苯磺酰化程序(D)。在23g规模上进行。反应时间10 分钟。产物用约25%EtOAc∶己烷,通过使用梯度洗脱,在Combiflash 提纯系统上进行洗脱。产物作为黄色油分离出来(17g,45%)
(2S)-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3-(3-(2-(四氢-2H-吡喃-2-基氧基)乙氧基) 苄氧基)丙酸(32)的制备:
按照使用NaH的烷基化的一般实验程序(F)。通过使用N-Boc L-丝 氨酸在5g规模上进行。在后处理后,产物作为稠厚黄色油分离(~7g, 62%),并原样用于下一步。MS:[M+Na]+:462.4。
(S)-2-氨基-3-(3-(2-羟基乙氧基)苄氧基)丙酸甲酯(33)的制备:
按照使用TMS-重氮甲烷的一般酸酯化实验程序(G)。反应是在7g 规模上进行,在0℃下添加,然后TMS-重氮甲烷慢慢地滴加。化合物使 用28%EtOAc∶己烷,采用梯度洗脱法,在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 洗脱。分离出无色油形式的产物(4.9g,72%)。MS:[M+Na]+:476.2。
通过使用一般实验程序(B)除去Boc和THP基团。在4.9g规模上进 行。在溶剂的除去后,残留物用乙醚研制。产物33作为HCl盐分离(无 色固体,3.1g,94%)。MS:[M+Na]+:270.1。
(S)-2-(2-叠氮基乙酰胺基)-3-(3-(2-羟基乙氧基)苄氧基)丙酸甲酯(34) 的制备:
按照偶联反应的一般实验程序(C)。Et3N作为碱和THF∶DMF(1∶1)作 为溶剂,在2g规模上进行。化合物使用65%EtOAc∶己烷,采用梯度洗 脱法,在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洗脱。分离出34(1.6g,70%),为 浅黄色油。MS:[M+Na]+:375.1,[M+H]+:353.2。
(S)-2-(2-叠氮基乙酰胺基)-3-(3-(2-(甲苯磺酰氧基)乙氧基)苄氧基)丙 酸甲酯(35)的制备:
按照甲苯磺酰化的一般实验程序(D)。在1g规模上和在0℃下进行 10分钟。产物使用58%EtOAc∶己烷,采用梯度洗脱法,在Combiflash 提纯系统上进行洗脱。分离出35(1.4g,95%),为黄色油。
(S)-2-(2-(4-((2-(N-(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氨基磺酰基)-苯并 [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3-(3-(2-(甲苯磺酰 氧基)乙氧基)苄氧基)丙酸甲酯(36)的制备:
按照链接反应的一般实验程序(E)。针对0.3g规模和1.1当量的碱进 行。产物用78%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 系统上进行洗脱。分离出36(纯0.5g,不纯0.13g,总定量),为无色固 体。MS:[M+Na]+:1099.6,[M+H]+:1077.5。
1H NMR(400MHz,丙酮-d6)δ:8.15(s,1H),8.08(br s,2H),7.91(d,J=9.0Hz,1H), 7.83(d,J=8.4Hz,2H),7.37(d,J=2.5Hz,1H),7.49-7.46(m,4H),7.30-7.16(m,9H), 6.90-6.78(m,3H),6.35(d,J=8.8Hz,4H),5.33(d,J=6.1Hz,4H),4.75-4.73(m,1H), 4.52(d,J=12.3Hz,1H),4.43-4.41(m,2H),4.26-4.24(m,2H),3.90(dd,J=9.8,4.1Hz, 1H),3.74(dd,J=9.8,3.3Hz,1H),3.70(s,3H),3.65(s,6H),2.46(s,3H).
VM2131和VM2133的制备,包括VM2133的另一种制备:
(3-(2-氟乙氧基)苯基)甲醇(37)的制备:
按照苯酚的烷基化的一般程序(A)。K2CO3作为碱,在10g规模上进 行。在后处理之后分离37,为棕色油(13g,95%产率)。
4-甲基苯磺酸3-(2-氟乙氧基)苄酯(38)的制备:
按照甲苯磺酰化的一般实验程序(D)。在12g规模上进行。产物用 30%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 洗脱。分离出38(14.2g,62%产率),为黄色油。
MS:[M+Na]+:347.1
(S)-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3-(3-(2-氟乙氧基)苄氧基)-丙酸(39)的制 备:
按照烷基化的一般实验程序(F)。在10g规模上进行。调节pH至3-4。 产物用45%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统 上进行洗脱。分离出39(纯6.2g,36%),为稠厚浅黄色油。
MS:[M+Na]+:380.1,[M-Boc]+:258.1
(S)-2-氨基-3-(3-(2-氟乙氧基)苄氧基)丙酸甲酯(40)的制备:
进行酸的酯化的一般实验程序(G)和去保护(B)。按3g的Boc-酸进 行。分离出40(2.25g,100%产率)产物,为HCl盐的无色固体。MS: [M+Na]+:294.0,[M+H]+:272.1
(S)-2-(2-叠氮基乙酰胺基)-3-(3-(2-氟乙氧基)苄氧基)-丙酸甲酯(41) 的制备:
按照偶联的一般实验程序(C)。Et3N作为碱和THF作为溶剂,在 0.125g规模上进行。产物用51%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 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洗脱。分离出41(0.27g,68%),为无色固体。 MS:[M+H]+:355.1
(S)-3-(3-(2-氟乙氧基)苄氧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 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甲酯(VM2131)的制备:
按照链接反应的一般实验程序(E)。针对0.09g规模和1.1当量的碱 进行。产物用96%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 纯系统上进行洗脱。分离出VM2131(0.074g,45%),为无色固体。MS: [M+H]+:623
(S)-3-(3-(2-氟乙氧基)苄氧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 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VM2133)的制备:
按照酯水解的一般实验程序(K)。在0.03g规模上进行。HPLC提纯, 获得(0.017g,55%)VM2133,为无色固体。
MS:[M+H]+:609.1
从36开始制备(S)-3-(3-(2-氟乙氧基)苄氧基)-2-(2-(4-((2-氨基磺酰基 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酯 (VM2133):
按照氟化的一般实验程序(J)。在0.1g规模上进行。反应混合物由 HPLC提纯,获得VM2133(30,38%),为无色固体。[M+H]+:609.0
1H NMR(400MHz,丙酮-d6)δ:8.17(s,1H),8.06(br s,1H),8.03(d,J=9.0Hz,1H), 7.90(d,J=2.5Hz,1H),7.39(s,2H),7.32(dd,J=9.0,2.4Hz,1H),7.27(t,J=8.0Hz, 1H),6.97-6.88(m,3H),5.37(d,J=16.4Hz,1H),5.34(s,2H),5.33(d,J=16.6Hz,1H), 4.84-4.82(m,1H),4.76-4.70(m,2H),4.55(d,J=12.5Hz,1H),4.52(d,J=12.5Hz,1H), 4.32-4.30(m,1H),4.25-4.23(m,1H),3.98(dd,J=9.6,3.9Hz,1H),3.78(dd,J=9.6,33 Hz,1H).
VM241前体的制备:
叠氮基乙酸的制备:
向叠氮基乙酸乙酯(在二氯甲烷中30wt%,63g,146mmol,1当量) 在THF(90ml)和水(90ml)中的溶液中添加LiOH一水合物(12.3g,293 mmol,2当量)。反应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反应通过在冰浴温度下缓 慢添加HCl(浓盐酸22.5ml,293mmol,2当量)来淬灭。混合物在冰浴 中搅拌另外20分钟,然后被倾倒在分液漏斗中。水层与有机层分离, 然后用二氯甲烷(3×100mL)萃取。合并的有机层用盐水洗涤(2×40 mL)。有机层在MgSO4上干燥和过滤。溶液在没有加热的情况下在真空 下小心地浓缩以除去100-150mL的二氯甲烷而获得在THF和二氯甲烷 中的2-叠氮基乙酸溶液(5.65wt%(大约),223g,125mmol,85%产率)。 1H NMR(400MHz,DMSO-d6),δ:13.16(br s,1H),3.95(s,2H)。
2-(3-(溴甲基)苯氧基)四氢-2H-吡喃(42)的制备:
将3-羟基苄基溴化物(1.00g,5.35mmol),DHP(0.89g,10.09mmol), 对甲苯磺酸吡啶鎓盐(0.20g,0.80mmol)溶于二氯甲烷(20mL)中,然后 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混合物被浓缩,在没有后处理的情况下进行色层 分离。获得无色油形式的产物42(1.25g,87%产率)。
2-氨基-3-(3-(四氢-2H-吡喃-2-基氧基)苯甲硫基)丙酸甲酯(43)的制 备:
向已溶于DMF中并冷却至0℃的半胱氨酸甲酯盐酸盐(0.63g,3.69 mmol)中添加Cs2CO3(1.21g,3.69mmol)和碘化四丁基铵(1.36g,3.69 mmol),然后搅拌。在10分钟后,移走冰浴,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反应 1小时。它然后被冷却到0℃和添加溴化物(1.00g,3.69mmol)。在10 分钟之后移走冰浴,混合物在室温下反应。在2小时后,反应用水淬灭, 用乙酸乙酯萃取,用水、盐水洗涤,然后在MgSO4上干燥。在溶剂蒸发 后,反应混合物进行色层分离(5%甲醇/二氯甲烷),得到稠厚无色油形式 的产物43(0.74g,62%产率)。
2-(2-叠氮基乙酰胺基)-3-(3-(四氢-2H-吡喃-2-基氧基)苄基硫基)丙酸 甲酯(44)的制备:
按照一般肽偶联程序(C)。使用叠氮基乙酸(0.9g的在THF/CH2Cl2 中的~40%溶液),Et3N和THF。在提纯之后,分离出44,为无色油(0.89 g,95%产率)。
2-(2-叠氮基乙酰胺基)-3-(3-羟基苄基硫基)丙酸甲酯(45)的制备:
将少数几滴的浓HCl(5滴)添加到已溶于甲醇中的44(0.25g)中,并 搅拌30分钟,直到由LCMS没有发现起始原料为止。在甲醇蒸发后, 盐水被添加到反应混合物中和用乙酸乙酯萃取,在MgSO4上干燥,浓缩 和进行色层分离(己烷/EtOAc,然后5%甲醇/二氯甲烷),以定量的产率 获得0.2g的45,为无色油。
2-(2-叠氮基乙酰胺基)-3-(3-(2-(甲苯磺酰氧基)乙氧基)苄基硫基)丙 酸甲酯(46)的制备:
将苯酚(0.47g,1.45mmol),二甲苯磺酸乙二醇酯(1.62g,4.37mmol) 和K2CO3(1.01g,7.27mmol)加入到圆底烧瓶中,然后溶于DMF(4mL) 中。淤浆被加热至75℃保持2小时。反应然后用水淬灭,用乙酸乙酯萃 取。有机层用水洗涤几次,随后用盐水洗涤,在MgSO4上干燥。在浓缩 和由快速色层分离法提纯(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之后获得46,为浅黄色油 (0.11g)。
2-(2-叠氮基-N-(叔丁氧基羰基)乙酰胺基)-3-(3-(2-(甲苯磺酰氧基)乙 氧基)苄基硫基)丙酸甲酯(47)的制备:
向已溶于乙腈(3mL)中的酰胺46(0.11g,0.21mmol)中添加Boc酸 酐(0.07g,0.32mmol)和DMAP(0.002g,0.011mmol)。反应在室温下搅 拌18小时。溶剂被蒸发掉,反应混合物用快速色层分离法(己烷/乙酸乙 酯)提纯,获得油形式的47(0.05g)。
2-(2-(4-((2-(N-(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 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N-(叔丁氧基羰基)乙酰胺 基)-3-(3-(2-(甲苯磺酰氧基)乙氧基)苄基硫基)丙酸甲酯(48)的制备:
按照链接反应的一般实验程序(E)。针对0.046g规模和1.1当量的碱 进行。使用EtOAc∶己烷作为梯度洗脱剂由Combiflash提纯系统提纯。 分离出48(0.027g),为无色固体。
MS:[M+H]+:1193.5
1H NMR(400MHz,丙酮-d6)δ:8.15(s,1H),7.90(d,J=9.0Hz,1H),7.80(d,J=8.2 Hz,2H),7.33(d,J=2.4Hz,1H),7.47-7.44(m,4H),7.29-7.15(m,9H),6.87(d,J=8.0 Hz,1H),7.69(t,J=2.4Hz,1H),6.73-6.71(m,1H),6.15(d,J=9.0Hz,1H),5.97(d,J= 18.2Hz,1H),5.90(d,J=18.2Hz,1H),5.52-5.48(m,1H),5.33(s,2H),4.41-4.39(m,2H), 4.21-4.18(m,1H),3.70(s,3H),3.66(s,2H),3.64(s,6H),3.18(dd,J=14.5,5.5Hz,1H), 2.93(dd,J=14.5,9.6Hz,1H),1.52(s,9H).
VM241标准的制备:
1-(溴甲基)-3-(2-氟乙氧基)苯(49)的制备:
在氮气氛围中将PPh3(3.08g,11.8mmol)和CBr4(2.93g,8.82mmol) 添加到由37(1.00g,5.88mmol)在DCM(20mL)中所形成的溶液中,然 后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反应混合物进行过滤、浓缩和进行色层分离, 分离出无色固体形式的49(0.85g,62%产率)。
2-氨基-3-(3-(2-氟乙氧基)苄基硫基)丙酸甲酯(50)的制备:
向已溶于DMF中和冷却到0℃的L-半胱氨酸甲酯盐酸盐(0.037g, 0.215mmol)中添加Cs2CO3(0.069g,0.215mmol)和四丁基铵碘化物 (0.079g,0.215mmol)。在10分钟后,移走冰浴,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 反应1小时。它然后被冷却到0℃和添加溴化物(0.05g,0.215mmol)。 在10分钟之后移走冰浴,混合物在室温下反应。在2小时后,反应用 水淬灭,用乙酸乙酯萃取,用水、盐水洗涤,然后在MgSO4上干燥。在 溶剂的蒸发后,反应混合物进行色层分离得到稠厚无色油形式的 50(0.025g,41%产率)。
3-(3-(2-氟乙氧基)苄基硫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 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甲酯(VM236)的制备:
按照偶联的一般实验程序(O)。针对0.01g规模和1.1当量的碱进行。 使用EtOAc∶己烷作为梯度洗脱剂由Combflash提纯系统提纯。分离出 VM236(20%),为无色固体。
3-(3-(2-氟乙氧基)苄基硫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 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甲酯(VM241)的制备:
按照酯水解的一般实验程序(K)。反应在0.008g规模上进行。分离 出VM241(0.005g,64%产率),为无色固体。
MS:[M+H]+:625.2
1H NMR(400MHz,丙酮-d6)δ:8.35(s,1H),8.19(d,J=9.0Hz,1H),8.06(d,J=2.5 Hz,1H),7.55(s,2H),7.48(dd,J=9.0,2.5Hz,2H),7.39(t,J=7.8Hz,1H),7.12-7.09(m, 3H),7.01-6.99(m,1H),5.5(s,4H),4.98-4.96(m,1H),4.93-4.91(m,1H),4.86-4.85(m, 1H),4.45-4.43(m,1H),4.38-4.36(m,1H),3.94(s,2H),3.16(dd,J=14.1,5.1Hz,1H), 2.91(dd,J=14.2,5.2Hz,1H).
VM4037硝基苯磺酸酯前体:
(2S)-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3-(4-(2-(四氢-2H-吡喃-2-基氧基)乙氧基) 苯基)丙酸甲酯(51)的制备:
按照酚烷基化的一般实验程序(A)。反应在10g规模上进行。产物 用30%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 行洗脱。分离出13g(91%产率)的51,为无色油。MS:[M+H]+:424。
(S)-2-氨基-3-(4-(2-羟基乙氧基)苯基)丙酸甲酯盐酸盐(52)的制备:
按照去保护的一般实验程序(B)。反应在13g规模上进行。分离出 7.5g(69%产率)的52,为无色固体。MS:[M+H]+:240。
(S)-2-((S)-2-叠氮基-3-甲基丁酰胺基)-3-(4-(2-羟基乙氧基)苯基)丙酸 甲酯(53)的制备:
按照偶联的一般实验程序(C)。反应在5g规模上进行。产物用50% 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洗脱。 分离出5.2g(79%产率)的53,为无色油。MS:[M+H]+:365。
(S)-2-((S)-2-叠氮基-3-甲基丁酰胺基)-3-(4-(2-(2-硝基苯基磺酰基氧 基)乙氧基)苯基)丙酸甲酯(54)的制备:
在含有DCM(100m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的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 62(1.3g,3.6mmol)。在该溶液中添加硝基苯磺酰氯(0.87g,3.9mmol)、 Et3N(0.4g,3.9mmol),反应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在反应完成之后, 在真空中除去DCM。残留物通过使用己烷∶EtOAc(50∶50)作为洗脱剂在 硅胶上提纯,获得54(1.5g,77%产率),为无色油。MS:[M+H]+:560。
(S)-2-((S)-2-(4-((2-(N-(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氨基磺酰基)苯 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3-甲基丁酰胺 基)-3-(4-(2-(2-硝基苯基磺酰基氧基)乙氧基)苯基)丙酸甲酯(55)的制备:
按照链接反应的一般实验程序(E)。反应在0.34g规模上进行。产物 用90%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 行洗脱。分离出0.55g(79%产率)的55,为无色固体。MS:[M+H]+:1120。
VM 4037a的制备:
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3-(4-(2-氟乙氧基)苯基)丙酸甲酯(56)的制 备:
通过一般的实验程序(A)制备化合物56,并作为无色固体分离出 56(6g规模,产率80%)。C17H24FNO5+H+的LRMS,计算值:342.2,实 测值:342.2(M+H+),364.1(M+Na)。
1H NMR(CDCl3,400MHz)δ:7.04(d,J=8.8Hz,2H),6.85(d,J=8.8Hz,2H),4.96(d,J =8.4Hz,1H),4.79-4.82(m,1H),4.67-4.70(m,1H),4.53-4.56(m,1H),4.21-4.24 (m,1H),4.09-4.17(m,1H),3.72(s,3H),3.00-3.05(m,2H),1.42(s,9H).
2-氨基-3-(4-(2-氟乙氧基)苯基)丙酸甲酯盐酸盐(57)的制备:
通过一般的实验程序(B)制备57,并作为无色固体被分离出来(5.5g 规模,产率99%)。C12H16FNO3+H+的LRMS,计算值:242.2,实测值: 242.2(M+H+)。
(S)-2-((S)-2-叠氮基-3-甲基丁酰胺基)-3-(4-(2-氟乙氧基)苯基)丙酸甲 酯(58)的制备:
通过一般的实验程序(C)制备化合物58,并作为无色固体分离出来 (4.5g规模,产率72%)。C17H23FN4O4+H+的LRMS,计算值:367.2,实 测值:367.2(M+H+)。
1H NMR(400MHz,DMSO-d6)δ:8.60(br s,1H),7.12(d,J=8.8Hz,2H),6.82(d,J=8.4 Hz,2H),4.75-4.60(m,2H),4.45-4.40(m,1H),4.20-4.10(m,2H),3.56(s,3H),3.44(d,J= 8.0Hz,1H),3.00-2.80(m,2H),2.00-1.90(m,1H);0.84(d,J=2.0Hz,3H),0.82(d,J=2.0 Hz,3H).
(S)-3-(4-(2-氟乙氧基)苯基)-2-((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 [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甲酯(59)的制 备:
通过一般的实验程序(E)制备化合物59,并作为无色固体分离出来 (4.1g规模,产率98%)。C27H31FN6O74S2+H+的LRMS,计算值:635.2, 实测值:635.2(M+H+)。
1H NMR(400MHz,DMSO-d6)δ:9.05(br s,1H),8.31(s,1H),8.27(s,2H),8.05(d,J= 9.2Hz,1H),7.96(d,J=2.8Hz,1H),7.36(m,1H),7.06(d,J=8.8Hz,2H),6.78(d,J= 8.4Hz,2H),5.24(s,2H),5.06(d,J=9.2Hz,1H),4.75-4.60(m,2H),4.42-4.40(m,1H), 4.21-4.10(m,2H),3.58(s,3H),3.00-2.80(m,2H),2.40-2.30(m,1H);0.98(d,J=6.0Hz, 3H)0.63(d,J=6.0Hz,3H).
(S)-3-(4-(2-氟乙氧基)苯基)-2-((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 [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4037a)的制 备:
通过一般的实验程序(K)制备VM-4037a,并作为无色固体分离出来 (7.0g规模,产率60%)。C26H29FN6O74S2+H+的LRMS,计算值:621.2, 实测值:621.2(M+H+)。
1H NMR(400MHz,DMSO-d6)δ:8.90(br s,1H),8.26(s,1H),8.24(s,2H),8.01(d,J= 9.2Hz,1H),7.92(d,J=2.4Hz,1H),7.30(m,1H),6.99(d,J=9.2Hz,2H),6.72(d,J= 8.4Hz,2H),5.20(s,2H),5.03(d,J=9.6Hz,1H),4.70-4.58(m,2H),4.38-4.30(m,1H), 4.17-4.07(m,2H),2.95-2.75(m,2H),2.40-2.30(m,1H);0.93(d,J=6.0Hz,3H)0.58(d,J =6.0Hz,3H).
13C NMR(100MHz,DMSO-d6)δ:173.0,168.0,167.2,158.9,158.6,158.1,157.4,146.9, 142.8,138.0,129.9,125.6,124.5,118.6,118.4,115.5,114.8,106.6,83.6,82.0,69.0(d), 67.3(d),62.3,54.5,36.3,31.9,19.3.19F NMR(376MHz,DMSO-d6)δ:-222.4.
VM4041前体的制备:
(S)-2-(2-叠氮基乙酰胺基)-3-(4-(2,3-二羟基丙氧基)苯基)丙酸甲酯 (60)的制备
根据一般程序(C)来进行偶联反应。通过使用甘氨酸叠氮基酸和作 为碱的三乙基胺,在0.8g规模上进行。EtOAc∶己烷(95∶5)用作洗脱剂。产 物60被分离出来(0.52g,60%),为无色固体。MS:[M+H]+:353.4。
(S)-2-(2-叠氮基乙酰胺基)-3-(4-(2-羟基-3-(甲苯磺酰氧基)丙氧基)- 苯基)丙酸甲酯(61)的制备
根据一般程序(H)进行甲苯磺酰化。在0.5g规模上进行。产物用50% 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洗脱。 分离出无色油形式的61,88%产率。MS:[M+H]+:507.1。
(S)-3-(4-(2-乙酰氧基-3-(甲苯磺酰氧基)丙氧基)苯基)-2-(2-叠氮基乙 酰胺基)丙酸甲酯(62)的制备
根据一般程序(I)来进行乙酰化。在0.6g规模上进行。产物用55% 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洗脱。 分离出无色油形式的62,95%产率。C24H28N4O9S的LCMS,计算值: 548.16,实测值:549.1(M+H)。
(S)-3-(4-(2-乙酰氧基-3-(甲苯磺酰氧基)丙氧基)苯 基)-2-(2-(4-((2-(N-(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 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甲酯(63)的制备
链接反应根据一般程序(E)来进行。针对0.6g规模和1.1当量的碱进 行。产物用80%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 统上进行洗脱。获得63(1.0g,87%),为黄色固体。MS:[M+Na]+:1141.2。
1H NMR(400MHz,丙酮-d6)δ:8.09(s,1H),7.92(d,J=9.0Hz,1H),7.86-7.80(m, 3H),7.74(d,J=2.5Hz,1H),7.50-7.45(m,4H),7.30-7.10(m,9H),6.80(d,J=8.6Hz, 2H),6.63((d,J=9.0Hz,4H),5.32(s,2H),5.32-5.29(m,1H),5.25(s,2H),4.74-4.69(m, 1H),4.36(d,J=4.5Hz,2H),4.10(tbr,J=4.3Hz,2H),3.68(s,3H),3.65(s,6H),3.10(dd, J=25.5,13.9Hz,1H),2.98(dd,J=13.9,7.6Hz,1H),1.98(s,3H).
VM4041标准的制备:
(S)-3-(4-(3-氟-2-羟基丙氧基)苯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 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VM4041)的制备:
按照氟化的一般实验程序(J)。在0.1g规模上进行。反应混合物由 HPLC提纯,获得两种化合物(64和VM4041)(产率没测定),为无色固体。
MS:(VM4041)[M+H]+:609.1
MS:(化合物64)[M+H]+:591.1
VM4041:1H NMR(400MHz,丙酮-d6)δ:8.11(s,1H),8.03(d,J=9.2Hz,1H),7.91 (d,J=2.5Hz,1H),7.76(d,J=7.2Hz,1H),7.33(dd,J=9.0,2.5Hz,1H),7.15(d,J=8.6 Hz,2H),6.87(d,J=8.6Hz,2H),5.34(s,2H),5.24(s,2H),4.73-4.68(m,1H),4.57-4.67 (m,1H),4.50(dq,J=9.6,3.9Hz,1H),4.23-4.14(m,1H),4.04-4.02(m,2H),3.15(dd,J= 14.1,5.3Hz,1H),3.01(dd,J=13.9,7.6Hz,1H).
VM4021的制备:
(S)-3-(4-(2-羟基乙氧基)苯基)-2-((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 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甲酯(64)的 制备:
链接反应根据一般程序(E)来进行。在0.05g规模上进行。反应没有 用色层分离法提纯,而是在从反应混合物中除去THF之后,用乙醚/EtOAc 混合物研制。分离出0.05g(58%)的64,为浅绿色固体。MS:[M+H]+: 633.5。
(S)-3-(4-(2-羟基乙氧基)苯基)-2-((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 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VM4021) 的制备:
使用一般程序(K)来进行水解。在HPLC提纯后,该产物作为无色固 体获得。没有计算产率。MS:[M+H]+:619.1。
1H NMR(400MHz,丙酮-d6)δ:8.12(br s,1H),8.03(d,J=9.0Hz,1H),8.00(d,J= 7.6Hz,1H),7.92(d,J=2.5Hz,1H),7.39(s,1H),7.34(dd,J=9.0,2.5Hz,1H),6.98(d,J =8.6Hz,2H),6.72(d,J=8.8Hz,2H),5.35(s,2H),5.12(d,J=10.0Hz,1H),4.74-4.69 (m,1H),3.98(t,J=4.7Hz,2H),3.83(t,J=9.6Hz,2H),3.12(dd,J=14.1,5.3Hz,1H), 2.95(dd,J=13.9,7.8Hz,1H),2.49-2.43(m,1H),1.04(d,J=6.7Hz,3H),0.68(d,J=6.6 Hz,3H).
VM4009的制备:
(S)-3-(4-(2-羟基乙氧基)苯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 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甲酯(65)的制备:
根据一般程序(C)来进行偶联反应。Et3N作为碱和THF∶DMF(5∶1)作 为溶剂,在0.1g规模上进行。在后处理过程中,不可溶性的固体也被收 集,并与有机层一起混合。在蒸发后,残留物被转送到下一步,在没有 进一步提纯的情况下进行水解。没有测定产率。MS:[M+H]+:591.2。
(S)-3-(4-(2-羟基乙氧基)苯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 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VM4009)的制备:
使用一般程序(K)来进行水解。在HPLC提纯后,该产物作为无色固 体获得。没有计算产率。MS:[M+H]+:实测:577.0。
1H NMR(400MHz,丙酮-d6)δ:8.09(s,1H),8.03(d,J=9.0,Hz,1H),7.92(d,J=2.5 Hz,1H),7.70(d,J=8.0Hz,1H),7.38(s,1H),7.34(dd,J=9.0,2.5Hz,1H),7.14(d,J= 8.4Hz,2H),7.85(d,J=8.8Hz,2H),5.34(s,2H),5.25(s,2H),4.75-4.70(m,1H),4.04- 4.02(m,2H),3.84(m,2H),3.15(dd,J=14.1,5.3Hz,1H),3.00(dd,J=14.1,7.8Hz,1H).
VM3167的制备:
(S)-3-(4-氟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丙酸(66)的制备:
根据一般程序(E)来进行链接反应。在0.1g规模上进行。在真空下除 去THF之后,反应混合物用乙醚/EtOAc混合物研制。分离出0.2g(100%) 的66,为浅绿色固体。MS:[M+H]+:478.3。
(S)-2-((S)-3-(4-氟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 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3-(2-羟基乙氧基)苄氧基)丙酸甲 酯(67)的制备:
根据一般程序(C)来进行偶联反应。在色层分离之后,产物被分离 出来,为无色固体(没有计算产率)。MS:[M+H]+:729.1。
(S)-2-((S)-3-(4-氟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 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3-(2-羟基乙氧基)苄氧基)丙酸 (VM4167A和VM4167B)的制备:
根据一般程序(K)来进行酯的水解。在0.03g规模上进行。在HPLC提 纯后,以73%总产率分离出两种异构体(A∶B,2∶1),为无色固体。MS: [M+H]+:715.1。
VM4167A:1H NMR(400MHz,丙酮-d6)δ:8.37(s,1H),8.25(d,J=8.3Hz,1H),8.03 (d,J=9.0Hz,1H),7.87(d,J=2.5Hz,1H),7.34(s,2H),7.30(dd,J=9.0,2.5Hz,1H), 7.24-7.17(m,3H),6.89-6.82(m,5H),5.93(dd,J=10.2,5.5Hz,1H),5.29(s,2H),4.74- 4.71(m,1H),4.48(s,1H),4.47(s,1H),4.06(t,J=4.7Hz,2H),3.96(dd,J=9.8,4.1Hz, 1H),3.86(t,J=5.1Hz,2H),3.74(dd,J=9.8,3.3Hz,1H),3.58(dd,J=14.3,5.5Hz,1H), 3.44(dd,J=14.3,10.2Hz 1H).
VM4167B:1H NMR(400MHz,丙酮-d6)δ:8.36(s,1H),8.21(d,J=8.2Hz,2H),8.03 (d,J=9.0Hz,2H),7.88(d,J=2.5Hz,2H),7.39(s,2H),7.31(dd,J=9.2,2.7Hz,1H), 7.26-7.21(m,3H),6.95-6.84(m,5H),5.91(dd,J=9.4,6.5Hz,1H),5.31(s,2H),4.73-4.69 (m,1H),4.46(s,2H),4.05(t,J=4.9Hz,2H),3.93(dd,J=9.6,3.9Hz,1H),3.84(t,J=5.1 Hz,2H),3.64(dd,J=9.6,3.3Hz,1H),3.55(dd,J=13.0,6.5Hz,1H),3.44(dd,J=14.1, 9.4Hz,1H).
VM3165的制备:
(S)-3-(3-(2-羟基乙氧基)苄氧基)-2-((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 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甲酯(68) 的制备:
根据一般程序(C)来进行偶联反应。使用Et3N作为碱和THF作为溶剂 在0.12g规模上进行。产物用85%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 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洗脱。分离出68,为无色固体(没有计算产率)。 MS:[M+H]+:663.6。
(S)-3-(3-(2-羟基乙氧基)苄氧基)-2-((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 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 (VM3165A和VM3165B)的制备:
根据一般程序(K)来进行酯的水解。在0.01g规模上进行。在HPLC提 纯后,分离出两种异构体(A∶B,2∶1),为无色固体(A:4.4mg,B:2.1mg, 67%总产率)。MS:(A和B)[M+H]+:649.1。
VM3165B:1H NMR(400MHz,丙酮-d6)δ:8.32(s,1H),8.29(s,1H),8.02(d,J=9.0 Hz,1H),7.91(d,J=2.5Hz,1H),7.39(sbr,2H),7.33(dd,J=9.0,2.5Hz,1H),7.24(t,J= 7.8Hz,1H),6.93-6.85(m,3H),5.34(s,2H),5.30(d,J=9.8Hz,1H),4.78-4.74(m,1H), 4.53(s,2H),4.07(t,J=4.7Hz,2H),3.97(dd,J=9.6,4.3Hz,1H),3.87(t,J=5.1Hz,2H), 3.80(dd,J=9.6,3.3Hz,1H),2.52-2.46(m,1H),1.07(d,J=6.7Hz,3H),0.73(d,J=6.7 Hz,3H).
VM3163的制备:
(S)-3-(3-(2-((S)-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3-羟基丙酰胺基)乙氧基)苄 氧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 -1-基)乙酰胺基)丙酸甲酯(70)的制备:
根据一般程序(C)来用胺69和N-Boc丝氨酸进行偶联反应。在0.02g 规模上进行。分离出0.02g(67%)的70。MS:[M+H]+:707.1。
(S)-3-(3-(2-((S)-2-氨基-3-羟基丙酰胺基)乙氧基)苄氧基)-2-(2-(4-((2- 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 丙酸(VM3163)的制备:
向装有磁力搅拌棒的10mL管形瓶中添加DCM(0.5mL)和TFA(0.5 mL)。在其中添加化合物70,继续反应30分钟。在反应完成之后,在真 空中除去溶剂,添加THF(0.2mL),随后添加LiOH水溶液(0.4mL),反应 搅拌30分钟。在反应完成后,除去THF,残留物由HPLC提纯,获得无色 固体形式的VM3163(33%)。C27H32N8O10S2的LCMS,计算值:692.17, 实测值:693.0(M+H)。
VM2126和VM2128的制备:
(S)-2-(2-叠氮基乙酰胺基)-3-(3-(2-氟乙氧基)苄基硫基)丙酸甲酯(71) 的制备:
按照肽偶联的一般程序(C)。Et3N作为碱和THF作为溶剂,使用2当 量的叠氮基酸,在0.33g规模上进行。产物用55%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 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洗脱。
分离出无色固体形式的71(0.42g,100%)。MS:[M+H]+:371.1。
(2S)-2-(2-叠氮基乙酰胺基)-3-(3-(2-氟乙氧基)苄基亚磺酰基)丙酸甲 酯(72)的制备:
在含有乙腈/水(10mL,3∶5v/v)的装有磁力搅拌棒、橡胶隔片和氩 气导入管的圆底烧瓶中加入硫醚71(0.2g,0.54mmol)。在该溶液中添加 偏高碘酸钠(0.23g,1.08mmol),然后反应在室温下搅拌,直至由LCMS 认定已完成为止(2-3小时)。在反应完成之后,在真空中除去溶剂。反应 然后被倾倒在水中,并萃取到EtOAc(4×20mL)中。合并的有机萃取物 用H2O、盐水洗涤,干燥(MgSO4)和真空浓缩,获得最终的偶联产物 72(0.12g,58%),为无色固体。MS:[M+H]+:387.1。
((2S)-3-(3-(2-氟乙氧基)苄基亚磺酰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 [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甲酯 (VM2126)的制备:
按照链接反应的一般实验程序(E)。针对0.10g规模和1.1当量的碱进 行。甲醇∶DCM(在20%甲醇中洗脱)用作洗脱剂。分离出0.123g(73%)的 VM126,为黄色固体。MS:[M+H]+:654.9。
1H NMR(400MHz,丙酮-d6)δ:8.17(s,1H),8.15(s,1H),8.02(d,J=9.0Hz,1H),7.89 (d,J=2.6Hz,1H),7.36-7.28(m,4H),7.01-6.95(m,3H),5.34(s,2H),5.28(s,2H),4.92- 4.88(m,1H),4.84-4.82(m,1H),4.72-4.70(m,1H),4.33-4.30(m,1H),4.26-4.23(m,1H), 4.20-3.99(m,2H),3.69(s,3H),3.25(dd,J=13.4,9.2Hz,1H),3.16(dd,J=13.5,3.9Hz, 1H).
(2S)-3-(3-(2-氟乙氧基)苄基亚磺酰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 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VM2128B和 VM2128C)的制备:
按照酯水解的一般实验程序(K)。在0.02g规模上进行。HPLC提纯获 得两种异构体,为无色固体(没有测定产率)。MS:B和C[M+H]+:641.1。
VM128B:1H NMR(400MHz,丙酮-d6)δ:8.19(br s,1H),8.16(s,1H),8.02(d,J=8.8 Hz,1H),7.89(d,J=2.35,1H),7.37(s,2H),7.33-7.29(m,2H),7.03-6.95(m,2H),5.35(s, 2H),5.32(d,J=19.4,2H),4.92-4.91(m,1H),4.84-4.82(m,1H),4.72-4.70(m,1H),4.33- 4.31(m,1H),4.25-4.22(m,1H),4.21(d,J=12.7Hz,1H),4.09(d,J=12.9Hz,1H),3.29- 3.12(m,4H).
VM2106前体的制备:
(2S)-2-((S)-2-叠氮基-4-羟基丁酰胺基)-3-(3-(四氢-2H-吡喃-2-基氧基) 苄基硫基)丙酸甲酯(73)的制备:
按照肽偶联的一般程序(C)。Et3N作为碱和THF作为溶剂,使用2当 量的叠氮基酸,在0.05g规模上进行。产物用65%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 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洗脱。
分离出0.06g(86%)的73,为黄色油。MS:[M+Na]+:475.2。
(S)-2-((S)-2-叠氮基-4-羟基丁酰胺基)-3-(3-羟基苄基硫基)丙酸甲酯 (74)的制备:
通过使用一般实验程序(B)除去THP基团。使用HCl/MeOH,在0.06g 规模上进行。产物用65%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 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洗脱。分离出0.018g(40%)的74,为无色油。 MS:[M+Na]+:369.2。
(S)-2-((S)-2-叠氮基-4-羟基丁酰胺基)-3-(3-(2-(甲苯磺酰氧基)乙氧基) 苄基硫基)丙酸甲酯(75)的制备:
按照苯酚的烷基化的一般程序(A)。使用作为碱的K2CO3和乙二醇二 甲苯磺酸酯,在0.57g规模上进行。产物用30%EtOAc∶DCM混合物以梯 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洗脱。分离出0.09g的75,为黄 色油。MS:[M+H]+:567.1。
(S)-2-((S)-2-叠氮基-N-(叔丁氧基羰基)-4-(叔丁氧基羰基氧基)丁酰 胺基)-3-(3-(2-(甲苯磺酰氧基)乙氧基)苄基硫基)丙酸甲酯(76)的制备:
在含有DCM(26vo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的圆底烧瓶中加入叠氮基醇 75(0.09g,0.16mmol)。在该溶液中添加(Boc)2O(0.1g,0.47mmol), DMAP(0.1当量),然后反应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在溶剂的蒸发后,残留 物通过使用己烷∶EtOAc作为洗脱剂在硅胶上提纯,获得Diboc保护的化 合物76(0.07g),为稠厚无色油。
(S)-2-((S)-2-(4-((2-(N-(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氨基磺酰基)苯 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N-(叔丁氧基羰基)-4-(叔 丁氧基羰氧基)丁酰胺基)-3-(3-(2-(甲苯磺酰氧基)乙氧基)苄基硫基)丙酸 (77)的制备:
按照链接反应的一般实验程序(E)。针对0.07g规模和1.1当量的碱进 行。产物用55%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 统上进行洗脱。分离出0.07g(56%)的77,为无色泡沫。MS:[M+H]+: 1337.5。
VM2-106和VM2-107的制备:
(S)-2-((S)-2-叠氮基-4-羟基丁酰胺基)-3-(3-(2-氟乙氧基)苄基硫基)丙 酸甲酯(78)的制备:
按照肽偶联的一般程序(C)。Et3N作为碱和THF作为溶剂,使用2当 量的叠氮基酸,在0.18g规模上进行。产物用65%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 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洗脱。分离出0.07g(28%)的78, 为无色油。MS:[M+H]+:415.2。
(S)-3-(3-(2-氟乙氧基)苄基硫基)-2-((S)-4-羟基-2-(4-((2-氨基磺酰基 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甲酯 (VM2106)的制备:
按照链接反应的一般实验程序(E)。针对0.07g规模和1.1当量的碱进 行。产物用55%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 统上进行洗脱。分离出0.1g(84%)的VM2106,为浅黄色固体。MS:[M+H]+: 682.2。
(S)-3-(3-(2-氟乙氧基)苄基硫基)-2-((S)-4-羟基-2-(4-((2-氨基磺酰基 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酸 (VM2107A和VM2107B)的制备:
按照酯水解的一般实验程序(K)。在0.08g规模上进行。除去THF, 酸化,随后EtOAc萃取,获得无色固体形式的纯VM2107A和 VM2107B(0.05g,66%)。MS:A和B[M+H]+:669.5。
VM3143的制备:
(3-(2-(2-(2-(四氢-2H-吡喃-2-基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苯基)甲 醇(79)的制备:
按照苯酚的烷基化的一般程序(A)。没有计算产率。MS:[M+Na]+: 363.2。
4-甲基苯磺酸3-(2-(2-(2-(四氢-2H-吡喃-2-基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 氧基)苄酯(80)的制备:
按照甲苯磺酰化的一般程序(D)。没有计算产率。MS:[M+Na]+: 517.4。
(2S)-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3-(3-(2-(2-(2-(四氢-2H-吡喃-2-基氧基) 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苄氧基)丙酸(81)的制备:
按照烷基化的一般实验程序(F)。调节反应至pH=4.5-5。产物用55% 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洗脱。 分离出稠厚无色油形式的81。没有计算产率。
(S)-2-氨基-3-(3-(2-(2-(2-羟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苄氧基)丙酸甲 酯(82)的制备:
进行酸的酯化的一般实验程序(G)和去保护(B)。针对1.45g的Boc- 酸进行。分离出无色固体形式的1.4g(定量)的82。MS:[M+H]+:358.2。
(S)-2-(2-叠氮基乙酰胺基)-3-(3-(2-(2-(2-羟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 苄氧基)丙酸甲酯(83)的制备:
按照肽偶联的一般程序(C)。Et3N作为碱和THF作为溶剂,使用1.5 当量的叠氮基酸,在1.4g规模上进行。产物用75%EtOAc∶己烷混合物以 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洗脱。分离出0.36g(23%)的 83,为黄色油。MS:[M+H]+:441.2。
(S)-2-(2-叠氮基乙酰胺基)-3-(3-(2-(2-(2-(甲苯磺酰氧基)乙氧基)乙氧 基)乙氧基)苄氧基)丙酸甲酯(84)的制备:
按照甲苯磺酰化的一般实验程序(D)。在0.34g规模上和在0℃下进行 10分钟。产物用58%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 纯系统上进行洗脱。分离出0.33g(72%)的84,为无色油。MS:[M+H]+: 595.2。
(S)-2-(2-(4-((2-(N-(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氨基磺酰基)苯并[d] 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3-(3-(2-(2-(2-(甲苯 磺酰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苄氧基)丙酸甲酯(VM3143)的制备:
按照链接反应的一般实验程序(E)。针对0.14g规模和1.1当量的碱进 行。产物用85%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 统上进行洗脱。分离出0.13g(48%)的VM3143,为无色泡沫。MS:[M+Na]+: 1187.2。
VM3147的制备:
(S)-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 唑-1-基)乙酰胺基)-3-(3-(2-(2-(2-(甲苯磺酰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 苄氧基)丙酸甲酯(85)的制备:
按照链接反应的一般实验程序(E)。针对0.12g(炔烃)规模和1.1当量 的碱进行。在真空下除去THF之后,反应混合物用乙醚/DCM混合物研制。 分离出0.04g(93%)的85,为绿色固体。MS:[M+Na]+:863.1。
(S)-3-(3-(2-(2-(2-氟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苄氧基)-2-(2-(4-((2-氨基 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 (VM3147)的制备:
按照氟化的一般实验程序(J)。在0.04g规模上进行。在真空中除去 THF之后,反应混合物用乙醚/DCM混合物研制。分离出8.7mg(27%)的 VM3147,为无色固体。MS:[M+H]+:697.1。
DHK3183前体的制备:
(2,2-二甲基-1,3-二噁烷-5-基)甲醇(86)的制备:
在含有THF(75m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的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 a(4g,38mmol,1当量)。在该溶液中添加b(4.5g,43mmol,1.15当量), PTSA(0.2g,1.1mmol,0.03当量),然后反应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在反 应完成之后,在真空中除去溶剂。残留物在硅胶上提纯。产物用60% 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洗脱。 分离出无色油形式的86(5g,91%)。
MS:[M+H]+:147。
甲磺酸(2,2-二甲基-1,3-二噁烷-5-基)甲酯(87)的制备:
在含有DCM(200m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的5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 87(5g,34mmol,1当量)。在该溶液中添加甲磺酰氯(4.3g,38mmol, 1.1当量),Et3N(5g,51mmol,1.5当量),然后反应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 反应然后被倾倒在水(100mL)中,并萃取到DCM(3×100mL)中。合并的 有机萃取物用盐水(100mL)、NaHCO3溶液(100mL)洗涤,干燥(Na2SO4) 和真空浓缩。残留物在硅胶上提纯。产物用50%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 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洗脱。分离出无色固体形式的 87(7g,91%)。MS:[M+H]+:225。
(S)-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3-(4-((2,2-二甲基-1,3-二噁烷-5-基)甲氧 基)苯基)丙酸甲酯(88)的制备:
按照酚烷基化的一般实验程序(A)。反应在3.5g规模上进行。产物用 40%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洗 脱。分离4.5g(100%)的88,为无色油。MS:[M+H]+:424。
(S)-2-氨基-3-(4-(3-羟基-2-(羟甲基)丙氧基)苯基)丙酸甲酯(89)的制 备:
按照去保护的一般实验程序(B)。反应在4.3g规模上进行。分离出3 g(92%)的89,为无色固体。MS:[M+H]+:284。
(S)-2-((S)-2-叠氮基-3-甲基丁酰胺基)-3-(4-(3-羟基-2-(羟甲基)丙氧 基)苯基)丙酸甲酯(90)的制备:
按照偶联的一般实验程序(C)。反应在1.7g规模上进行。产物用100% 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洗脱。 分离出1g(46%)的90,为无色油。MS:[M+H]+:409。
(2S)-2-((S)-2-叠氮基-3-甲基丁酰胺基)-3-(4-(3-羟基-2-(甲苯磺酰氧 基甲基)丙氧基)苯基)丙酸甲酯(91)的制备:
按照二醇的选择性单甲苯磺酰化的一般实验程序(H)。反应在0.9g 规模上进行。产物用60%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 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洗脱。分离出0.7g(57%)的91,为无色油。 MS:[M+H]+:563。
(2S)-3-(4-(3-乙酰氧基-2-(甲苯磺酰氧基甲基)丙氧基)苯基)-2-((S)-2- 叠氮基-3-甲基丁酰胺基)丙酸甲酯(92)的制备:
按照醇的乙酰化的一般实验程序(I)。反应在0.7g规模上进行。产物 用40%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 洗脱。分离出0.68g(42%)的92,为无色油。MS:[M+H]+:605。
3-乙酰氧基-2-(甲苯磺酰氧基甲基)丙氧基)苯 基)-2-((S)-2-(4-((2-(N-(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氨基磺酰基)苯并[d] 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3-甲基丁酰胺基)丙酸酯(93)的 制备:
按照链接反应的一般实验程序(E)。反应在0.15g规模上进行。产物 用65%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 洗脱。分离出0.24g(82%)的93,为无色固体。MS:[M+H]+:1176。
DHK3183的制备:
按照氟化的一般实验程序(J)。反应在0.024g规模上进行。分离出 0.013g(56%)的DHK3183,为无色固体。MS:[M+H]+:665。
DHK2173前体的制备:
(S)-2-((S)-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3-(4-羟基苯基)丙酰胺基)-3-(4-(三 氟甲基)苯基)丙酸乙酯(94)的制备:
按照偶联的一般实验程序(C)。反应在4g规模上进行。产物用50% 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洗脱。 分离出1g(81%)的94,为无色固体。MS:[M-Boc+H]+:425。
(2S)-2-((2S)-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3-(4-((2,2-二甲基-1,3-二氧杂环 戊烷-4-基)甲氧基)苯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乙酯(95)的 制备:
按照酚烷基化的一般实验程序(A)。反应在5g规模上进行。K2CO3 用作碱。产物用50%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 纯系统上进行洗脱。分离出1.5g(25%)的95。MS:[M-Boc+H]+:539。
(2S)-2-((2S)-2-氨基-3-(4-(2,3-二羟基丙氧基)苯基)丙酰胺 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乙酯(96)的制备:
按照去保护的一般实验程序(B)。反应在1.5g规模上进行。分离出1.1 g(100%)的无色固体形式的96。MS:[M+H]+:499。
(2S)-2-((2S)-2-叠氮基-3-(4-(2,3-二羟基丙氧基)苯基)丙酰胺 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乙酯(97)的制备:
按照叠氮化的一般实验程序(M)。反应在0.04g规模上进行。产物用 80%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洗 脱。分离出0.25g,25%产率的无色固体形式的97。MS:[M+H]+:525。
(2S)-2-((2S)-2-叠氮基-3-(4-(2-羟基-3-(甲苯磺酰氧基)丙氧基)苯基) 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乙酯(98)的制备:
按照二醇的选择性单甲苯磺酰化的一般实验程序(H)。反应在0.22g 规模上进行。产物用60%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 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洗脱。分离出0.23g(82%)的98。MS:[M+H]+: 679。
(2S)-2-((2S)-3-(4-(2-乙酰氧基-3-(甲苯磺酰氧基)丙氧基)苯基)-2-叠 氮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乙酯(99)的制备:
按照醇的乙酰化的一般实验程序(I)。反应在0.043g规模上进行。产 物用40%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 行洗脱。分离出0.032g(71%)的99。MS:[M+H]+:721。
(2S)-2-((2S)-3-(4-(2-乙酰氧基-3-(甲苯磺酰氧基)丙氧基)苯 基)-2-(4-((2-(N-(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 -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 酸乙酯(100)的制备:
按照链接反应的一般实验程序(E)。反应在0.044g规模上进行。产物 用70%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 洗脱。分离出0.075g(96%)的100,为无色固体。MS:[M+H]+:1192。
DHK2173的制备:
(S)-2-((S)-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3-(4-羟苯基)丙酰胺基)-3-(4-(三氟 甲基)苯基)丙酸甲酯(101)的制备:
按照偶联的一般实验程序(C)。反应在5g规模上进行。产物用50% 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洗脱。 分离出6.1g(86.1%)的101,为无色固体。MS:[M-Boc+H]+:411。
(2S)-2-((2S)-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3-(4-(3-氟-2-羟基丙氧基)苯基) 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甲酯(102)的制备:
按照酚烷基化的一般实验程序(A)。反应在0.22g规模上进行。K2CO3 用作碱。产物用30%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 纯系统上进行洗脱。分离出0.053g(23%)的102。MS:[M-Boc+H]+:487。
(2S)-2-((2S)-2-氨基-3-(4-(3-氟-2-羟基丙氧基)苯基)丙酰胺 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甲酯(103)的制备:
按照去保护的一般实验程序(L)。反应在0.05g规模上进行。分离出 0.04g(75%)的103。MS:[M+H]+:487。
(2S)-2-((2S)-2-叠氮基-3-(4-(3-氟-2-羟基丙氧基)苯基)丙酰胺 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甲酯(104)的制备:
按照叠氮化的一般实验程序(M)。反应在0.04g规模上进行。分离 0.042g(100%)的104。MS:[M+H]+:513。
(2S)-2-((2S)-3-(4-(3-氟-2-羟基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 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 苯基)丙酸甲酯(105)的制备:
按照链接反应的一般实验程序(N)。反应在0.036g规模上进行。分离 出0.037g(69%产率)的105,为无色固体。
MS:[M+H]+:781。
(2S)-2-((2S)-3-(4-(3-氟-2-羟基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 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 苯基)丙酸(DHK2173)的制备:
按照酯水解的一般实验程序(K)。反应在0.035g规模上进行。分离出 0.0132g(39%产率)的DHK2173,为无色固体。MS:[M+H]+:767。
DHK2134的制备:
(S)-2-氨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甲酯(105)的制备:
在含有MeOH(5m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橡胶隔片和氩气导入管的 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酸(0.13g,0.56mmol)。在0℃下在该溶液中添加 亚硫酰氯(在DCM中2M溶液,5mL),反应在室温下搅拌24小时。在反 应完成之后,在真空中除去MeOH,用DCM(50mL)稀释。DCM层用10% NaHCO3溶液(25mL),H2O(2×25mL)洗涤,干燥(Na2SO4)和真空浓缩, 获得105(0.08g,58%),为无色固体。MS:[M+H]+:248。
(S)-2-((S)-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 -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 酸甲酯(DHK2127)的制备:
按照酰胺偶联的一般实验程序(O)。反应在0.007g规模上进行。分离 出0.010g(43%产率)的DHK2127,为无色固体。MS:[M+H]+:751。
(S)-2-((S)-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 -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 酸(DHK2134)的制备:
按照酯水解的一般实验程序(K)。反应在0.007g规模上进行。分离出 0.003g(40%产率)的DHK2134,为无色固体。MS:[M+H]+:737。
BW96的制备:
(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丁酸(106)的制备:
按照链接反应的一般实验程序(E)。反应在0.14g规模上进行。 0%-40%MeOH(在DCM中)用作提纯的洗脱剂。分离出0.40g(98%)的固体 形式的106。MS:[M+H]:412。
(S)-2-((S)-3-甲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甲酯(BW96) 的制备:
按照酰胺偶联的一般实验程序(O)。反应在0.015g规模上进行。 0%-80%EtOAc(在DCM中)用作提纯的洗脱剂。分离出0.019g(49%)的固 体形式的BW96。MS:[M+H]:641。
BW1391A和BW1391B的制备:
(S)-2-((S)-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3-(4-羟苯基)丙酰胺基)-3-(4-(三氟 甲基)苯基)丙酸乙酯(107)的制备:
按照偶联的一般实验程序(C)。反应在3.9g规模上进行。50%-100% EtOAc(在DCM中)用作提纯的洗脱剂。分离出7.0g(90%)的固体形式的 107。MS:[M+Na]:547。
(S)-2-((S)-2-叠氮基-3-(4-羟苯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 酸乙酯(108)的制备:
按照去保护的一般实验程序(L),随后进行叠氮化(M)。反应在1.1g 规模上进行。0%-45%EtOAc(在DCM中)用作提纯的洗脱剂。分离出0.31 g(41%)的固体形式的108。MS:[M+H]:551。
2-(2-叠氮基-3-(4-(((4S,5R)-5-(氟甲基)-2,2-二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烷 -4-基)甲氧基)苯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乙酯(109)的制 备:
按照酚烷基化的一般实验程序(A)。反应在0.1g规模上进行,使用四 丁基铵硫酸盐。残留物通过使用0%-50%EtOAc(在己烷中)作为洗脱剂在 硅胶上提纯,获得0.07g(49%)的109。MS:[M+H]:597。
2-(3-(4-(((4S,5R)-5-(氟甲基)-2,2-二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烷-4-基)甲 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5-基氧基)甲基)-1H-1,2,3-三 唑-1-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乙酯(110)的制备:
按照链接反应的一般实验程序(E)。反应在0.07g规模上进行。 50%-80%EtOAc(在己烷中)用作提纯的洗脱剂。分离出0.009g(9%)的固 体形式的110。MS:[M+H]:865。
2-(3-(4-(((4S,5R)-5-(氟甲基)-2,2-二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烷-4-基)甲 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5-基氧基)甲基)-1H-1,2,3-三 唑-1-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BW1391A和BW1391B)的 制备:
按照水解的一般实验程序(K)。反应在0.009g规模上进行。HPLC用 作提纯方法。分离出0.004g(43%)的BW139(A和B),为无色固体。MS: [M+H]:839。
BW1411和BW1412的制备:
2-(3-(4-((2S,3R)-4-氟-2,3-二羟基丁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 苯并[d]噻唑-5-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 基)苯基)丙酸(BW-141-1和BW-141-2)的制备:
按照去保护的一般实验程序(B)。反应在0.004g规模上进行。HPLC 用作提纯方法。分离出0.002g(43%)的BW1411和BW1412,为无色固体。 MS:[M+H]:797。
BW1392C和BW1392D的制备:
2-(3-(4-羟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5-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乙酯(111)的 制备:
按照链接反应的一般实验程序(E)。反应在0.07g规模上进行。 50%-80%EtOAc(在己烷中)用作提纯的洗脱剂。分离出0.01g(8%)的111, 为无色固体。MS:[M+H]:719。
2-(3-(4-羟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5-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BW1392C 和BW1392D)的制备:
按照水解的一般实验程序(K)。反应在10mg规模上进行。HPLC用作 提纯方法。分离出4mg(40%)的BW1392C和BW1392D,为无色固体。 MS:[M+H]:691。
BW223的制备:
(3-(2-叠氮基乙氧基)苯基)甲醇(112)的制备:
按照酚烷基化的一般实验程序(A)。反应在1.2g规模上进行。0%-50% EtOAc(在己烷中)用作提纯的洗脱剂。分离出0.61g(63%)的112,为无色 油。MS:[M+Na]:216。
4-甲基苯磺酸(3-(2-叠氮基乙氧基)苄酯(113)的制备:
按照甲苯磺酰化的一般实验程序(D)。反应在0.59g规模上进行。分 离出1.0g(99%)的113,为固体。MS:[M+Na]:370。
(S)-2-氨基-3-(3-(2-叠氮基乙氧基)苄基硫基)丙酸甲酯(114)的制备:
在含有DMF(10m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橡胶隔片和氩气导入管的 圆底烧瓶中加入甲苯磺酸酯(1.0g,3.1mmol)。反应被冷却到0℃。在这 一预冷却了的溶液中添加硫醇(0.53g,3.1mmol),Cs2CO3(1.1g,3.4 mmol),碘化四丁铵(1.1g,3.1mmol),然后在0℃下搅拌。在1小时后, 反应在室温下搅拌4小时。反应然后被倾倒在水(25vol)中,并萃取到 EtOAc(3×20vol)中。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用盐水(25vol)洗涤,干燥 (Na2SO4)和真空浓缩,获得0.34g(36%)的114。MS:[M+H]:311。
(S)-3-(3-(2-叠氮基乙氧基)苄基硫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 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甲酯(BW223)的 制备:
按照偶联的一般实验程序(C)。反应在0.1g规模上进行。100%EtOAc 用作提纯的洗脱剂。分离出0.068g(32%)的BW223,为固体。MS:[M+H]: 662。
BW227的制备:
(S)-3-(3-(2-(4-(3-氟丙基)-1H-1,2,3-三唑-1-基)乙氧基)苄基硫 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 基)乙酰胺基)丙酸(BW227)的制备:
在链接反应的一般实验程序(E)之后进行水解(K)。反应在0.044g规 模上进行。HPLC用作提纯方法。分离出0.005g(10%)的BW227,为无色 固体。MS:[M+H]:734。
BW241的制备:
(3-(2-(2-(2-氟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苯基)甲醇(115)的制备:
按照酚烷基化的一般实验程序(A)。反应在3.2g规模上进行。分离出 4.1g(62%)的115,为粗油。MS:[M+H]:281。
4-甲基苯磺酸3-(2-(2-(2-氟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苄酯(116)的制 备:
按照甲苯磺酰化的一般实验程序(D)。反应在3.3g规模上进行。 0%-50%EtOAc(在己烷中)用作提纯的洗脱剂。分离出3.3g(63%)的116, 为无色油。MS:[M+Na]:435。
(S)-2-氨基-3-(3-(2-(2-(2-氟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苄基硫基)丙酸甲 酯(117)的制备:
在含有DMF(10m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橡胶隔片和氩气导入管的 圆底烧瓶中加入甲苯磺酸酯(0.94g,2.2mmol)。反应被冷却到0℃。在 这一预冷却了的溶液中添加硫醇(0.39g,2.2mmol),Cs2CO3(0.79g,2.4 mmol),碘化四丁铵(0.81g,2.2mmol),然后在0℃下搅拌。在1小时后, 反应在室温下搅拌4小时。反应然后被倾倒在水(25vol)中,并萃取到 EtOAc(3×20vol)中。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用盐水(25vol)洗涤,干燥 (Na2SO4)和真空浓缩。通过使用0%-50%EtOAc(在DCM中)由硅胶柱提 纯,获得0.34g(46%)的无色油形式的117。MS:[M+H]:376。
(S)-3-(3-(2-(2-(2-氟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苄基硫基)-2-(2-(4-((2-氨 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 酸甲酯(BW241)的制备:
按照偶联的一般实验程序(C)。反应在0.35g规模上进行。0%-100% EtOAc(在DCM中)用作提纯的洗脱剂。分离出0.1g(15%)的BW241,为固 体。MS:[M+H]:749。
BW245的制备:
(S)-3-(3-(2-(2-(2-氟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苄基硫基)-2-(2-(4-((2-氨 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 酸(BW245)的制备:
按照水解的一般实验程序(K)。反应在10mg规模上进行。制备HPLC 用作提纯方法。分离出0.005g(50%)的固体形式的BW245。MS:[M+H]: 713。
GC117a和GC117b的制备:
(S)-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3-(4-((2S,5R)-2-苯基-1,3-二噁烷-5-基氧 基)苯基)丙酸甲酯(118)的制备:
在含有DCM(150m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橡胶隔片和氩气导入管的 2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反-2-苯基-1,3-二噁烷-5-醇(8.0g,44mmol)。向 该溶液中添加TEA(13.5g,133mmol),然后反应在冰浴温度下搅拌30 分钟。将三氟甲烷磺酸酐(15mL,89mmol)经过30分钟滴加进去。在反 应完成(30分钟)之后进行真空浓缩。残留物通过使用己烷∶EtOAc(5∶1)作 为洗脱剂在硅胶上提纯,获得三氟甲烷磺酸反-2-苯基-1,3-二噁烷-5-基酯 (5.7g,41%),为黄色固体。将(S)-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3-(4-羟苯基) 丙酸甲酯(6.4g,22mmol)和氢化钠(95%,悬浮在矿物油中)(0.51g,20 mmol)溶于DMF(45mL)中。在室温下搅拌5分钟后,将以上三氟甲烷磺 酸反-2-苯基-1,3-二噁烷-5-基酯(5.2g,17mmol)添加到该反应在DMF(45 mL)中的溶液之中。反应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反应产物真空浓缩。残 留物用EtOAc(150mL)稀释和用盐水(50mL)洗涤。有机层再次浓缩和在 硅胶上提纯。产物用50%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 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进行洗脱。分离出黄色固体形式的118(1.9g, 25%)。
C25H31NO7+Na+的LRMS,计算值:480.2,实测值:480.2(M+Na+)。
1H NMR(400MHz,CDCl3)δ:7.49(d,J=2.0Hz,2H),7.37(m,3H),7.04,(d,J=8.4Hz, 1H),6.88(d,J=8.4Hz,1H),5.50(s,1H),4.93(br s,1H),4.50-4.44(m,4H),3.81(t,J= 10.2Hz,2H),3.72(s,3H),3.10-2.98(m,2H),1.42(s,9H).
(S)-2-氨基-3-(4-(1,3-二羟基丙烷-2-基氧基)苯基)丙酸甲酯(119)的制 备:
通过一般的实验程序(B)制备119,并作为无色固体被分离出来 (40mg规模,产率85%)。
1HNMR(400MHz,D2O)δ:7.03(d,J=8.8Hz,2H),6.87(d,J=8.4Hz,3H),4.36(m, 1H),4.20(t,J=4.0Hz,1H),3.70-3.55(m,7H),3.15-2.97(m,2H);C13H19NO5+H+的LRMS, 计算值:269.1,实测值:269.2(M+H+)
(S)-2-((S)-2-叠氮基-3-甲基丁酰胺基)-3-(4-(1,3-二羟基丙-2-基氧基) 苯基)丙酸甲酯(120)的制备:
通过一般的实验程序(C)制备120,并作为无色固体被分离出来 (320mg规模,产率65%)。
1H NMR(400MHz,CDCl3)δ:7.03(d,J=8.8Hz,2H),6.87(d,J=8.8Hz,3H),6.70(b, 1H),4.85(m,1H),4.40(t,J=4.8Hz,1H),3.90(m,4H),3.79(d,J=4.4Hz,1H),3.75(s, 3H),3.16-2.99(m,2H),2.30-2.25(m,1H),1.02(d,J=7.2Hz,3H),0.79(d,J=7.2Hz,3Hz); C18H26N4O6+H+的LRMS,计算值:395.4,实测值:395.6(M+H+)。
(S)-3-(4-(1-乙酰氧基-3-羟基丙-2-基氧基)苯基)-2-((S)-2-叠氮基-3-甲 基丁酰胺基)丙酸甲酯(121)的制备:
在含有二氯甲烷(5m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橡胶隔片和氩气导入管 的25mL圆底烧瓶中加入(S)-2-((S)-2-叠氮基-3-甲基丁酰胺基)-3-(4-(1,3- 二羟基丙-2-基氧基)苯基)丙酸甲酯(320mg,0.811mmol)。向该溶液中添 加三乙氧基原乙酸酯(197mg,1.22mmol)。反应在室温下搅拌20分钟。
向反应中添加水(21.9mg,1.22mmol)。反应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 产物用30%EtOAc∶己烷混合物以梯度洗脱方式在Combiflash提纯系统上 进行洗脱。分离出无色固体形式的121(230mg,65.0%)。
1H NMR(400MHz,CDCl3)δ:7.03(d,J=8.8Hz,2H),6.90(d,J=8.8Hz,3H),6.70(b, 1H),4.85(m,1H),4.51(m,1H),4.40(m,1H),4.23-4.20(m,2H),3.85-3.79(m,3H),3.74 (s,3H),3.16-2.99(m,2H),2.30-2.25(m,1H),2.08(s,3H),1.02(d,J=6.8,3H),0.79(d,J =7.2Hz,3Hz).
C20H28N4O7+H+的LRMS,计算值:437.2,实测值:437.3(M+H+)。
(2S)-3-(4-(1-乙酰氧基-3-(甲苯磺酰氧基)丙-2-基氧基)苯基)-2-((S)-2- 叠氮基-3-甲基丁酰胺基)丙酸甲酯(122)的制备:
通过一般的实验程序(D)制备122,并作为无色固体被分离出来 (230mg规模,产率77%)。
1H NMR(400MHz,CDCl3)δ:7.04(d,J=8.8Hz,2H),6.90(d,J=8.8Hz,3H),6.70(br s,1H),4.87(m,1H),4.40(t,J=4.8Hz,1H),3.90-3.79(m,4H),3.78(d,J=4.4Hz,1H), 3.75(s,3H),3.16-2.97(m,2H),2.30-2.25(m,1H),1.02(d,J=7.2Hz,3H),0.79(d,J= 7.2Hz,3Hz)
C27H34N4O9S+H+的LRMS,计算值:591.2,实测值:395.6(M+H+)。
(2S)-3-(4-(1-乙酰氧基-3-(甲苯磺酰氧基)丙-2-基氧基)苯 基)-2-((S)-2-(4-((2-(N-(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氨基磺酰基)苯并[d] 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3-甲基丁酰胺基)丙酸甲酯(123) 的制备:
通过一般的实验程序(E)制备化合物123,并作为无色固体被分离出 来(225mg规模,产率77%)。
1H NMR(400MHz,(CD3)2CO)δ:8.21(s,1H),8.10(m,2H),7.89(d,J=7.2Hz,1H), 7.80-7.70,(m,3H),7.45-7.41(m,4H),7.30-7.12(m,8H),6.95(m,2H),6.75(m,2H),6.60 (d,J=6.8Hz,4H),5.30(s,2H),5.10(d,J=8.8Hz,1H),4.71-4.65(m,2H),4.35-4.15(m, 4H),3.84(s,1H),3.79(s,1H),3.66(s,3H),3.62(6H),3.06-2.90(m,2H),2.65(s,2H), 2.59(s,3H),2.42(s,3H),1.02(d,J=7.2Hz,3H),0.79(d,J=7.2Hz,3H)
C58H60N6O14S3+H+的LRMS,计算值:1161.3,实测值:1161.3(M+H+)。
(2S)-3-(4-(1-氟-3-羟基丙-2-基氧基)苯基)-2-((S)-3-甲基-2-(4-((2-氨 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 酸(GC2117a)的制备:
通过一般的实验程序(J)制备GC2117a,并作为无色固体被分离出来 (10mg规模,产率23%)。
1H NMR(400MHz,(CD3)2CO)δ:8.08(d,J=2.8Hz,1H),7.91(s,1H),7.80(s,1H),7.78 (d,J=2.8,1H),7.27-7.10(m,3H),6.86(d,J=7.6Hz,2H),6.67(d,J=7.6Hz,2H),5.23 (s,2H),5.00(m,1H),4.61-4.30(m,4H),3.63(m,2H),2.40-2.30(m,2H),0.91(d,J=6.8 Hz,3H),0.56(d,J=6.8Hz,3H).
C27H31FN6O8S2+H+的LRMS,计算值:651.2,实测值:651.2(M+H+)
(2S)-3-(4-(1-氟-3-羟基丙-2-基氧基)苯基)-2-((R)-3-甲基-2-(4-((2-氨 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丙 酸(GC2117B)的制备:
通过一般的实验程序(J)制备GC2117b,并作为无色固体被分离出来 (10mg规模,产率23%)。
1H NMR(400MHz,(CD3)2CO)δ:8.12(s,1H),8.00-7.88(m,2H),7.80(s,1H),7.27,(s, 2H),7.20(d,J=6.4Hz,1H),7.02(d,J=6.0Hz,2H),6.80(d,J=6.0Hz,1H),5.21(s, 2H),4.90(d,J=7.2Hz,1H),4.61-4.40(m,4H),3.63(m,2H),2.40-2.30(m,2H),0.65(d, J=6.8Hz,3H),0.50(d,J=6.8Hz,3H).
C27H31FN6O8S2+H+的LRMS,计算值:651.2,实测值:651.2(M+H+)。
BD209的制备:
(S)-2-叠氮基-3-(4-(2-氟乙氧基)苯基)丙酸甲酯(124)的制备:
在0℃下向含有56(5.3g,15.5mmol)的500mL圆底烧瓶中添加在二 噁烷中所形成的4M HCl(310mL)。温度提高至室温,然后搅拌2.5小时。 在反应完成之后,在真空中除去二噁烷,得到无色盐(4.29g,100%)并 用于下一步。在其中添加NaN3(1.51g,23.25mmol)在吡啶(23mL)中所 形成的0℃淤浆,Tf2O(3.91mL,23.25mmol),反应升至室温然后搅拌1 小时。在其中添加水(11mL),CuSO4.5H2O(0.579g,2.325mmol),然后 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反应用饱和NaHCO3(50mL)小心地淬灭,在 EtOAc(100mL)中调和,用10%CuSO4.5H2O(2×30mL)、盐水(30mL)洗 涤,在MgSO4上干燥和真空浓缩。残留物通过使用EtOAc∶己烷(1∶1)作为 洗脱剂在硅胶上提纯,获得124(4.13g,100%),为无色油。LC/MS:对 于C12H14FN3O3预测值:267.1;实测值:290.1(M+Na)。
1H NMR(400MHz,CDCl3)δ:7.15(d,J=8.8Hz,2H),6.89(d,J=8.8Hz,2H),4.80-4.82 (m,1H),4.68-4.70(m,1H),4.23-4.25(m,1H),4.16-4.18(m,1H),4.01-4.05(m, 1H),3.77(s,3H),3.1-3.15(m,1H),2.94-2.99(m,1H).
(S)-2-叠氮基-3-(4-(2-氟乙氧基)苯基)丙酸(125)的制备:
按照水解的一般实验程序(K)。反应在4.13g规模上进行。在反应完 成之后,除去THF,然后水层用6M HCl酸化至pH=3。反应然后被倾倒 在盐水(50mL)中,并萃取到CHCl3(3×30mL)中。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用 水(50mL),盐水(50mL)洗涤,在MgSO4上干燥和真空浓缩,获得125(3.92 g,100%),为无色油。
LC/MS:对于C11H12FN3O3的预测值:253.09;实测值:276.1(M+Na)。
(S)-3-(4-(2-氟乙氧基)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 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丙酸(BD209)的制备:
按照链接反应的一般实验程序(N)。在0.7g(炔烃)规模上进行,使用 MeOH∶CH2Cl2(1∶4)作为洗脱剂在硅胶上提纯,获得BD209(0.55g,42%), 为黄色结晶固体。
LC/MS:对于C21H20FN5O6S2的预测值:521.08;实测值:522.1(M+H)。
1H NMR(400MHz,CDCl3)δ:8.34(s,1H),8.27(br,s,2H),8.05(d,J=9.2Hz,1H),7.94 (d,J=2.4Hz,1H),7.30(dd,J=2.8,9.2Hz,1H),6.96(d,J=8.8Hz,2H),6.64(d,J=8.8 Hz,2H),5.21(d,J=2.0Hz,2H),4.72-4.76(m,1H),4.61-4.63(m,1H),4.37-4.38(m, 1H),4.02-4.11(m,1H),3.81-3.85(m,2H),3.15-3.17(m,2H).
BD246的制备:
(S)-1-(2-叠氮基-6-(叔丁氧基羰基氨基)己酰基)哌啶-4-羧酸乙酯(126) 的制备:
按照偶联反应的一般实验程序(C)。在1.1g规模上进行。残留物通过 使用EtOAc∶己烷(1∶1)作为洗脱剂在硅胶上提纯,获得126(1.13g,76%), 为无色油。
LC/MS:对于C19H33N5O5的预测值:411.25;实测值:434.2(M+Na)。
(S)-4-(5-叠氮基-6-(4-(乙氧基羰基)哌啶-1-基)-6-氧代己基氨基)-4-氧 代丁酸(127)的制备:
在0℃下向含有126(1.1g,2.68mmol)的100mL圆底烧瓶中添加在二 噁烷中所形成的4M HCl(54mL)。温度提高至室温,然后搅拌2.5小时。 在反应完成之后,在真空中除去二噁烷,得到无色盐(0.928g,100%) 并用于下一步。在含有二氢呋喃-2,5-二酮(6mg,0.06mmol)、催化量的 DMAP的50mL圆底烧瓶中添加胺(20mg,0.0576mmol),然后在室温下 搅拌5小时。在反应完成之后,添加硅石,浓缩,和使用MeOH∶CHCl3(1∶9) 作为洗脱剂通过快速柱色谱法提纯,获得无色固体形式的127(16mg, 73%)。
LC/MS:对于C18H29N5O6的预测值:411.21;实测值:412.2(M+H+)。
(S)-4-(6-(4-(乙氧基羰基)哌啶-1-基)-6-氧代-5-(4-((2-氨基磺酰基苯 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己基氨基)-4-氧代丁酸 (BD246)的制备:
在含有t-BuOH∶THF∶H2O(1∶1∶1,1m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的10mL圆 底烧瓶中加入叠氮化物(16mg,0.0389mmol)和炔烃(20mg,0.0389 mmol)。在该溶液中添加CuSO4(2mg,0.0097mmol),抗坏血酸钠(1.5mg, 0.0078mmol),然后搅拌12小时。添加硅石,浓缩至干燥,通过使用 MeOH∶CH2Cl2(1∶4)作为洗脱剂在硅胶上提纯,获得BD246(8.1mg,31%), 为浅黄色固体。
LC/MS:对于C28H37N7O9S2预测值:679.21;实测值:680.3(M+H+)。
BD247的制备:
(S)-5-叠氮基-6-氧代-6-(4-(三氟甲基)苄基氨基)己基氨基甲酸叔丁 酯(128)的制备:
在室温下,在含有已溶于DMF(100mL)中的酸(3.1g,11.55mmol) 的200mL圆底烧瓶中添加HOBt(4.25g,31.5mmol)和EDC(6.0g,31.5 mmol)进行处理。在搅拌1小时后,将胺(1.5mL,10.5mmol)在DMF(2mL) 和NaHCO3(4.4g,52.5mmol)中所形成的溶液添加到反应混合物中并搅 拌12小时。反应然后被倾倒在水(300mL)中,并用EtOAc萃取(3×100 mL)。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用水(100mL)、盐水(100mL)洗涤,在MgSO4 上干燥和真空浓缩。残留物通过使用EtOAc∶己烷(1∶2)作为洗脱剂在硅胶 上提纯,获得128(3.9g,87%),为无色固体。
LC/MS:对于C19H26F3N5O3预测值:429.2;实测值:452.4(M+Na+)。
(S)-4-(5-叠氮基-6-氧代-6-(4-(三氟甲基)苄基氨基)己基氨基)-4-氧代 丁酸(129)的制备:
在0℃下向含有128(3.9g,9.09mmol)的500mL圆底烧瓶中添加在二 噁烷中所形成的4M HCl(182mL)。温度提高至室温,然后搅拌2.5小时。 在反应完成之后,在真空中除去二噁烷,得到无色盐(3.3g,100%)并用 于下一步。在含有二氢呋喃-2,5-二酮(5.4mg,0.0546mmol)、催化量的 DMAP的50mL圆底烧瓶中添加胺(19mg,0.052mmol),然后在室温下 搅拌5小时。在反应完成之后,添加硅石,浓缩,和使用MeOH/CHCl3(10%) 作为洗脱剂通过快速柱色谱法提纯,获得无色固体形式的129(6.6mg, 31%)。
LC/MS:对于C18H22F3N5O4的预测值:429.16;实测值:430.2(M+H)。
(S)-4-氧代-4-(6-氧代-5-(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6-(4-(三氟甲基)苄基氨基)己基氨基)丁酸 (BD-2-47)的制备:
在含有t-BuOH∶THF∶H2O(1∶1∶1,1m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的10mL圆 底烧瓶中加入129(6.6mg,0.0154mmol)和炔烃(8mg,0.0154mmol)。在 该溶液中添加CuSO4(1mg,0.0039mmol),抗坏血酸钠(0.6mg,0.0031 mmol),然后搅拌12小时。添加硅石,浓缩至干燥,通过使用 MeOH∶CH2Cl2(1∶4)作为洗脱剂在硅胶上提纯,获得BD-2-47(9.3mg, 93%),为浅黄色固体。
LC/MS:对于C28H30F3N7O7S2的预测值:697.16;实测值: 698.3(M+H)。
BD2120的制备:
2-(3-(溴甲基)苯氧基)四氢-2H-吡喃(130)的制备:
在含有DCM(133m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橡胶隔片和氩气导入管的 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溴化物(5g,26.7mmol)。在该溶液中添加 DHP(4.83mL,53.4mmol)和PPTS(1.0g,4.0mmol),反应在室温下搅拌 12小时。反应混合物在硅石上浓缩,残留物通过使用EtOAc∶己烷(1∶9)作 为洗脱剂在硅胶上提纯,获得130(5.7g,79%),为无色油。
(2S)-2-氨基-3-(3-(四氢-2H-吡喃-2-基氧基)苄基硫基)丙酸乙酯(131) 的制备:
在含有DMF(200m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橡胶隔片和氩气导入管的 5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30(5.7g,21.0mmol)。在该溶液中在0℃下添加 Cs2CO3(6.8g,21.0mmol)和TBAI(7.75g,21.0mmol),反应在室温下搅 拌2小时。反应然后被冷却到0℃,添加硫醇,反应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 反应然后被倾倒在水(500mL)中,并萃取到EtOAc(3×150mL)中。合并 的有机萃取物用水(150mL)、盐水(150mL)洗涤,在MgSO4上干燥和真 空浓缩。残留物通过使用EtOAc∶己烷(9∶1)作为洗脱剂在硅胶上提纯,获 得131(5.9g,83%),为无色油。
LC/MS:对于C17H25NO4S的预测值:339.15;实测值:340.4(M+H)。
1H NMR(400MHz,CDCl3)δ:7.19(t,J=7.6Hz,1H),6.99-7.01(m,1H),6.91-6.94 (m,2H),5.40(t,J=3.2Hz,1H),4.17(q,J=7.2,14Hz,2H),3.85-3.92(m,1H),3.7(s, 2H),3.56-3.66(m,2H),2.84-2.88(m,1H),2.71(2dd,J=1.6,7.6Hz,1H),1.93-2.01 (m,1H),1.81-1.84(m,2H),1.54-1.72(m,3H),1.26(t,J=7.2Hz,3H).
(2S)-2-(2-叠氮基乙酰胺基)-3-(3-(四氢-2H-吡喃-2-基氧基)苄基硫基) 丙酸乙酯(132)的制备:
在室温下在含有已溶于THF(174mL)中的131(5.9g,17.38mmol)和 叠氮基酸(2.13g,20.8mmol)的500mL圆底烧瓶添加EDC(5.33g,27.81 mmol),HOBt(3.75g,27.81mmol)和TEA(12.2mL,86.9mmol)进行处理, 然后搅拌12小时。反应混合物在硅石上浓缩,残留物通过使用EtOAc∶ 己烷(1∶1)作为洗脱剂在硅胶上提纯,获得132(6.5g,89%),为无色油。
LC/MS:对于C19H26N4O5S的预测值:422.16;实测值:445.2(M+Na)。
(S)-2-(2-叠氮基乙酰胺基)-3-(3-羟基苄基硫基)丙酸乙酯(133)的制 备:
在室温下向含有已溶于MeOH(150mL)中的132(6.5g,15.4mmol) 的250mL圆底烧瓶中添加浓HCl(1mL),然后搅拌2.5小时。反应混合物 在硅石上浓缩,残留物通过使用EtOAc∶己烷(1∶1)作为洗脱剂在硅胶上提 纯,获得133(4.8g,92%),为无色油。
LC/MS:对于C14H18N4O4S的预测值:338.1;实测值:361.1(M+Na)。
(S)-2-(2-(4-((2-(N-(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氨基磺酰基)苯并[d] 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3-(3-羟基苄基硫基) 丙酸乙酯(134)的制备:
在含有THF(5m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的25mL圆底烧瓶中加入炔烃 (149mg,0.44mmol)和叠氮化物(251mg,0.44mmol)。在该溶液中添加 CuI(8mg,0.044mmol)和DIPEA(0.084mL,0.484mmol),然后搅拌12 小时。添加硅石,浓缩至干燥,通过使用EtOAc∶己烷(1∶1)作为洗脱剂在 硅胶上提纯,获得134(379mg,95%),为浅黄色固体。
1H NMR(400MHz,CDCl3)δ:7.81-7.84(m,2H),7.05-7.35(m,12H),6.68-6.77(m, 3H),6.52-6.55(m,4H),5.19(s,2H),5.07(br,s,2H),4.66-4.69(m,1H),4.06-4.12(m, 2H),3.60(s,6H),3.53(d,J=4.0Hz,2H),2.83(d,J=5.2Hz,2H),1.16-1.25(m,3H).
(S)-2-(2-(4-((2-(N-(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氨基磺酰基)苯并[d] 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3-(3-(丙-2-炔基氧基) 苄基硫基)丙酸乙酯(135)的制备:
在含有DMF(0.5m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橡胶隔片和氩气导入管的 1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34(49mg,0.054mmol)。在该溶液中添加 K2CO3(22mg,0.162mmol)和3-溴丙-1-炔(0.01mL,0.0702mmol),反应 在60℃下搅拌12小时。反应然后被倾倒在水(50mL)中,并萃取到EtOAc(3 ×20mL)中。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用水(20mL)、盐水(20mL)洗涤,在 MgSO4上干燥和真空浓缩,无需进一步提纯就用于下一步。
(2S)-2-(2-(4-((2-(N-(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氨基磺酰基)苯并 [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3-(3-((1-(1-氟-3- 羟基丙-2-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苄基硫基)丙酸乙酯(136)的制 备:
在含有THF(1m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的10mL圆底烧瓶中加入 135(46mg,0.0486mmol)和叠氮化物(6mg,0.0486mmol)。在该溶液中 添加CuI(1mg,0.00486mmol)和DIPEA(0.09mL,0.0535mmol),然后搅 拌12小时。添加硅石,浓缩至干燥,通过使用EtOAc∶己烷(1∶2)作为洗脱 剂在硅胶上提纯,获得136(没有测定产率),为浅黄色固体。
LC/MS:对于C51H52FN9O10S3的预测值:1065.3;实测值: 764.1(M-DMT)。
(2S)-3-(3-((1-(1-氟-3-羟基丙-2-基)-1H-1,2,3-三唑-4-基)甲氧基)苄基 硫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 -1-基)乙酰胺基)丙酸(BD2120)的制备:
在室温下向含有已溶于MeOH(2mL)中的136(51mg,0.0486mmol) 的10mL圆底烧瓶中添加1M HCl(1mL),然后搅拌2小时。在反应完成之 后,除去MeOH,将残留物溶于THF∶H2O(1∶1,0.5mL)中。在其中添加 LiOH(3mg,0.0309mmol),然后反应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样品用水(5mL) 稀释,然后通过使用CH3CN∶H2O(1∶2)作为洗脱剂由HPLC提纯,获得 BD-2-120(5.9mg,27%),为无色固体。
LC/MS:对于C28H30FN9O8S3的预测值:735.1;实测值:736.0(M+H)。
BD336的制备:
2-(4-(三氟甲基)苄基氨基)乙酸乙酯(137)的制备:
在室温下向含有已溶于DCE(60mL)的胺(3g,17.1mmol)的200mL 圆底烧瓶中添加醛(1.83g,18.0mmol)和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5.07g, 23.94mmol),然后搅拌2小时。在反应完成之后,反应被倾倒在饱和 NaHCO3(200mL)中,然后用DCM(3×50mL)萃取。合并的有机用盐水(50 mL)洗涤,在MgSO4上干燥,在硅石上浓缩,然后通过使用EtOAc∶己烷 (1∶2)作为洗脱剂在硅胶上提纯,获得137(3.91g,88%),为黄色油。LC/MS: 对于C12H14F3NO2的预测值:261.10;实测值:262.1(M+H)。
2-(2-叠氮基-N-(4-(三氟甲基)苄基)乙酰胺基)乙酸乙酯(138)的制备:
在室温下在含有已溶于THF(8mL)中的137(0.307g,1.18mmol)和叠 氮基酸(0.89g,1.77mmol)的25mL圆底烧瓶中添加EDC(0.362g,1.89 mmol),HOBt(0.255g,1.89mmol)和TEA(0.83mL,5.9mmol)进行处理, 然后搅拌12小时。反应混合物在硅石上浓缩,残留物通过使用EtOAc∶ 己烷(2∶1)作为洗脱剂在硅胶上提纯,获得138(0.259g,64%),为黄色油。
LC/MS:对于C14H15F3N4O3的预测值:344.11;实测值:367.1(M+Na)。
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 -1-基)-N-(4-(三氟甲基)苄基)乙酰胺基)乙酸乙酯(139)的制备:
在含有THF(4m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的10mL圆底烧瓶中加入 138(0.259mg,0.75mmol)和炔烃(0.201mg,0.75mmol)。在该溶液中添 加CuI(0.014g,0.075mmol)和DIPEA(0.2mL,1.125mmol),然后搅拌4 小时。在硅石上浓缩至干燥,通过使用EtOAc∶己烷(1∶1)作为洗脱剂在硅 胶上提纯,获得139(0.177g,38%),为浅黄色固体。
LC/MS:对于C24H23F3N6O6S2的预测值:612.11;实测值: 613.1(M+H)。
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 -1-基)-N-(4-(三氟甲基)苄基)乙酰胺基)乙酸(BD336)的制备:
在含有THF∶H2O(1∶1,10m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的20mL圆底烧瓶中 加入139(176mg,0.29mmol)。在该溶液中添加LiOH(61mg,1.45mmol), 然后反应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在反应完成之后,除去THF,然后水层用 6M HCl酸化至pH=3。反应然后被倾倒在盐水(50mL)中,并萃取到 CHCl3(3×20mL)中。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用水(20mL),盐水(20mL)洗涤, 在MgSO4上干燥和真空浓缩,获得BD336(没有测定产率),为无色固体。
LC/MS:对于C22H19F3N6O6S2的预测值:584.08;实测值:585.1(M+H)。
UG3150的制备:
(S)-2-(2-叠氮基乙酰胺基)-3-(4-(2-氟乙氧基)苯基)丙酸甲酯(140)的 制备:
在0℃下向含有56(2.16g,6.33mmol)的500mL圆底烧瓶中添加在二 噁烷中所形成的4M HCl(127mL)。温度提高至室温,然后搅拌2.5小时。 在反应完成之后,在真空中除去二噁烷,得到无色盐(1.75g,100%)并 用于下一步。在室温下,在含有已溶于DMF(38mL)中的叠氮基酸(1.91g, 18.9mmol)的100mL圆底烧瓶中添加EDC(3.61g,18.92mmol)和 HOBt(2.55g,18.92mmol)进行处理。在搅拌1小时后,将HCl盐(1.52g, 5.49mmol)和NaHCO3(2.65g,31.54mmol)添加到反应混合物中并搅拌12 小时。反应然后被倾倒在水(150mL)中,并用EtOAc萃取(3×50mL)。合 并的有机萃取物用水(50mL)、盐水(50mL)洗涤,在MgSO4上干燥和真 空浓缩。残留物通过使用EtOAc∶己烷(1∶1)作为洗脱剂在硅胶上提纯,获 得140(1.55g,87%),为无色油。LC/MS:对于C14H17FN4O4的预测值: 324.12;实测值:325.2(M+H)。
(S)-3-(4-(2-氟乙氧基)苯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 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UG3150)的制备:
在含有t-BuOH∶THF∶H2O(1∶1∶1,9m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的25mL圆 底烧瓶中加入140(0.39g,1.194mmol)和炔烃(0.32g,1.194mmol)。在 该溶液中添加CuSO4(0.015g,0.056mmol),抗坏血酸钠(0.024g,0.119 mmol),然后搅拌12小时。反应混合物被浓缩至干燥并用于下一步。在 其中添加LiOH(0.012g,0.279mmol),然后反应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样 品用水(25mL)稀释,然后通过使用CH3CN∶H2O(1∶2)作为洗脱剂由HPLC 提纯,获得UG3150(0.09g,84%),为无色固体。
LC/MS:对于C23H23FN6O7S2的预测值:578.11;实测值:579.1(M+H)。 荧光标记物:
1-叠氮基-2-氧代-7,10,13-三氧杂-3-氮杂十六烷-16-基氨基甲酸叔丁 酯(141)的制备:
在含有3-(2-(2-(3-氨基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胺,160mg,0.5mmol)、2-叠氮基乙酸(56mg,0.55mmol,在50%DCM 溶液中)、NaHCO3(168mg,2mmol)和1mL DMF的装有磁力搅拌棒、橡 胶隔片和氩气导入管的25mL圆底烧瓶中加入EDC(115mg,0.6mmol)。 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然后真空浓缩。粗产物由硅胶色层分离法(梯 度5%-90%EtOAc(在己烷中))提纯,获得化合物141,为澄明油(130mg, 65%)。MS(ESI)m/z 426(M+Na+)。
2-氧代-1-(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 三唑-1-基)-7,10,13-三氧杂-3-氮杂十六烷-16-基氨基甲酸叔丁酯(142)的 制备:
在含有1-叠氮基-2-氧代-7,10,13-三氧杂-3-氮杂十六烷-16-基氨基甲 酸叔丁酯(130mg,0.36mmol)、6-(丙-2-炔基氧基)苯并[d]噻唑-2-磺酰胺 (炔烃,107mg,0.4mmol)、CuI(6.9mg,0.036mmol)和THF(3mL)的装 有磁力搅拌棒、橡胶隔片和氩气导入管的25mL圆底烧瓶中添加 DIPEA(52mg,0.4mmol)。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然后浓缩。粗 物质用硅胶色层分离法(梯度10%-90%EtOAc(在己烷中))提纯,获得化合 物142,为澄明蜡(125mg,52%)。MS(ESI)m/z 694(M+Na+)。
2-(6-羟基-3-氧代-3H-呫吨-9-基)-4-(2-氧代-1-(4-((2-氨基磺酰基苯并 [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7,10,13-三氧杂-3-氮杂十六 烷-16-基氨基甲酰基)苯甲酸)(144)的制备:
在含有2-氧代-1-(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7,10,13-三氧杂-3-氮杂十六烷-16-基氨基甲酸叔 丁酯(142,125mg,0.18mmol)的装有磁力搅拌棒、橡胶隔片和氩气导 入管的25mL圆底烧瓶中添加在二噁烷中所形成的4M HCl(2mL)。混合 物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真空浓缩和进一步在高真空下干燥,获得 盐酸盐143,为澄明蜡(140mg,100%)。MS(ESI)m/z 572(M+H+)。
在该盐酸盐(30mg,0.049mmol)在1mL DMF中所形成的溶液中添 加NaHCO3(21mg,0.25mmol),然后混合物搅拌3分钟。在用铝箔覆盖 的该溶液中添加4-((2,5-二氧代吡咯烷-1-基氧基)羰基)-2-(6-羟基-3-氧代 -3H-呫吨-9-基)苯甲酸(荧光素,25mg,0.054mmol)。反应在室温下在黑 暗中搅拌2小时,然后浓缩,然后用10mL的MeOH和10mL的水稀释。 该溶液被加载在制备性RP-HPLC上,然后用TFA(0.05%)缓冲的MeCN和 水(梯度10%-80%MeCN)洗脱。含有所需产物144的级分被冻干,获得黄 色固体(20mg,40%)。MS(ESI)m/z 930(M+H+)。
DHK33的制备:
(R)-3-(苄基硫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甲酯(141)的制备
乙炔(6.1mg,0.023mmol,1.05当量)用已溶于t-BuOH(0.5mL)和 H2O(0.5mL)中的叠氮化物(6.7mg,0.022mmol,1当量)和 CuSO4·5H2O(在pH 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0.04M水溶液,0.2当量),抗 坏血酸钠(在pH 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0.1M水溶液,0.4当量)处理。混合 物在室温下搅拌24小时。在反应完成之后,混合物用1mL的水和1mL 的乙醚稀释。固体产物被过滤,用0.1%NH4OH水溶液(1mL)、水(1mL) 和乙醚(1mL)洗涤,然后在真空下干燥。产率:0.011g,88%。
(R)-3-(苄基硫基)-2-(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乙酰胺基)丙酸(DHK33)的制备:
已溶于THF/H2O混合物(1∶1,1mL)中的化合物141(5.0mg,0.0087 mmol,1当量)用LiOH(0.4mg,0.010mmol,1.2当量)处理,然后在Biotage Emrys Optimizer微波反应器(250W)中在100℃下辐射10分钟。在将管 的内容物冷却至室温之后,除去溶剂,粗产物由HPLC提纯。产量和产 率:3mg,63%。
(S)-3-苯基-2-(4-((2-氨基磺酰基苯并[d]噻唑-6-基氧基)甲 基)-1H-1,2,3-三唑-1-基)-N-(4-(三氟甲基)苄基)丙酰胺(DHK251)的制备:
在5mL微波管中加入已溶于二氯甲烷(1mL)和二甲基甲酰胺(0.1 mL)中的酸(14mg,0.030mmol,1当量),PS-碳二亚胺(49mg,0.061 mmol,2当量),1-羟基苯并三唑(4.0mg,0.030mmol,1当量)和4-三氟 甲基苄基胺(0.004mL,0.027mmol,0.9当量)。该悬浮液在Biotage Emrys Optimizer微波反应器(250W)中在100℃下辐射10分钟。在冷却到室温 之后反应混合物经由SPE过滤盒(预填装500mg硅石结合的碳酸盐和用 2mL的CH2Cl2预调理)进行过滤,然后用二氯甲烷(2mL)洗涤。二氯甲 烷洗液被废弃。该过滤盒进一步用甲醇(3×2mL)洗涤,洗脱剂通过在闪 烁管中的重力过滤来收集。全部挥发性组分在真空离心蒸发器(Genevac HT-4)中的蒸发可得到所需产物(0.078g,42%)。
(DHK2120前体)的制备:
1-((2S)-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3-(4-(2-(四氢-2H-吡喃-2-基氧基)乙 氧基)苯基)丙酰基)哌啶-4-羧酸乙酯(143)的制备:
向商购胺(10g,35.5mmol)在DMF(250mL)中的搅拌淤浆中顺序地 添加EDC(13.6g,71.1mmol)、HOBt(9.6g,71.1mmol)、NaHCO3(10g, 118.5mmol)和哌啶-4-羧酸乙酯(3.72g,23.7mmol)。混合物在23℃下搅 拌一夜。反应混合物然后被倾倒在水中,用3×EtOAc萃取,然后合并 的有机萃取物用1×H2O,1×盐水洗涤,然后在MgSO4上干燥。在真空 中除去溶剂,粗残留物通过在Biotage提纯系统上使用己烷/乙酸乙酯作 为洗脱剂,在硅胶上由快速色层分离法提纯,从而得到无色粘性油形式 的酰胺142。将酰胺142(9.96g,23.7mmol)溶于DMF(80mL)中和添加 K2CO3(6.6g,47.4mmol),随后添加2-(2-溴乙氧基)四氢-2H-吡喃(7.16 mL,47.4mmol)。混合物被加热至60℃和保持搅拌一夜。反应混合物然 后被倾倒在水中,用3×EtOAc萃取,然后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用1×H2O, 1×盐水洗涤,然后在MgSO4上干燥。在真空中除去溶剂,粗残留物通 过在Biotage提纯系统上使用己烷/乙酸乙酯作为洗脱剂,在硅胶上由快 速色层分离法提纯,从而得到无色粘性油形式的酰胺143(8.8g,68%)。
(S)-1-(2-叠氮基-3-(4-(2-羟基乙氧基)苯基)丙酰基)哌啶-4-羧酸乙酯 (144)的制备:
在23℃下向酰胺143(8.8g,16mmol)在二噁烷(20mL)中的搅拌溶 液中添加在二噁烷(320mL)中所形成的4M HCl溶液。混合物被搅拌9 小时,真空浓缩,获得粗的,澄明的,粘性的浅黄色油。然后将NaN3(1.56 g,24mmol)在吡啶(25mL)中的淤浆冷却到0℃,滴加三氟甲烷磺酸酐(4 mL,24mmol),然后让混合物升至23℃并搅拌3小时。将该胺盐酸盐(6.4 g,16mmol)在H2O(11mL)中的溶液添加进去,随后添加 CuSO4·5H2O(600mg,2.4mmol)。合并的混合物在23℃下搅拌一夜。 然后添加NaHCO3饱和水溶液,有机层用3×EtOAc萃取。合并的有机 萃取物用1×10%CuSO4,2×1M HCl,1×盐水洗涤,然后在MgSO4 上干燥。在真空中除去溶剂,粗残留物通过在Biotage提纯系统上使用 己烷/乙酸乙酯作为洗脱剂,由在硅胶上的快速色层分离法提纯,得到无 色粘性油形式的叠氮化物144(3.3g,53%)。
(S)-1-(2-叠氮基-3-(4-(2-(甲苯磺酰氧基)乙氧基)苯基)丙酰基)哌啶 -4-羧酸乙酯(145)的制备:
向醇144(650mg,1.67mmol)在冷却到0℃的DCM(17mL)中所形成 的搅拌溶液中添加三乙胺(0.7mL,5mmol),随后添加对甲苯磺酸酐(1.09 g,3.34mmol)。混合物在0℃下搅拌20分钟,在真空中除去溶剂。粗 残留物通过在Biotage提纯系统上使用己烷/乙酸乙酯作为洗脱剂,由在 硅胶上的快速色层分离法提纯,得到无色粘性油形式的甲苯磺酸酯 145(807mg,89%)。
(S)-1-(2-(4-((2-(N-(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氨基磺酰基)苯并[d] 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3-(4-(2-(甲苯磺酰氧基)乙氧基) 苯基)丙酰基)哌啶-4-羧酸乙酯(DHK2-120前体)的制备:
向N-(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6-(丙-2-炔基氧基)苯并[d]噻唑 -2-磺酰胺(91mg,0.159mmol)和甲苯磺酸酯145(87mg,0.159mmol)在 THF(1mL)中所形成的搅拌溶液中添加碘化铜(I)(3mg,0.0159mmol), 然后添加二异丙基乙胺(30μL,0.175mmol)。混合物在23℃下搅拌2小 时,然后真空浓缩,粗残留物通过在Biotage提纯系统上使用己烷/乙酸 乙酯作为洗脱剂,由在硅胶上的快速色层分离法提纯,从而得到白色结 晶固体形式的所需产物(145mg,82%)。
实施例6:
(S)-2-((S)-2-(4-((2-(N-(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氨基磺酰基)苯 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N-(叔丁氧基羰 基)-3-(4-(2-(甲苯磺酰氧基)乙氧基)苯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 丙酸甲酯(DHK2-134前体)的制备:
(2S)-2-((2S)-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3-(4-(2-(四氢-2H-吡喃-2-基氧基) 乙氧基)苯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甲酯(147)的制备:
向商购145(5.9g,21.2mmol)在DMF(140mL)中的搅拌淤浆中顺序 地添加EDC(8.1g,42.3mmol)、HOBt(5.7g,42.3mmol)、NaHCO3(5.92 g,70.5mmol)和(S)-2-氨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甲酯(3.5g,14.1 mmol)。混合物在23℃下搅拌一夜。反应混合物然后被倾倒在水中,用 3×EtOAc萃取,然后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然后用1×H2O,1×盐水洗涤, 然后在MgSO4上干燥。在真空中除去溶剂,粗残留物通过在Biotage提 纯系统上使用己烷/乙酸乙酯作为洗脱剂,在硅胶上由快速色层分离法提 纯,从而得到无色粘性油形式的酰胺146。然后将酰胺146(7.19g,21.2 mmol)溶于DMF(50mL)中,添加K2CO3(3.89g,28.2mmol),随后添加 2-(2-溴乙氧基)四氢-2H-吡喃(4.26mL,28.2mmol)。混合物被加热至60 ℃和保持搅拌一夜。反应混合物然后被倾倒在水中,用3×EtOAc萃取, 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然后用1×H2O,1×盐水洗涤,然后在MgSO4上干燥。 在真空中除去溶剂,粗残留物通过在Biotage提纯系统上使用己烷/乙酸 乙酯作为洗脱剂,在硅胶上由快速色层分离法提纯,从而得到浅黄色粘 性油形式的酰胺147(5.5g,61%)。
(S)-2-((S)-2-叠氮基-3-(4-(2-羟基乙氧基)苯基)丙酰胺基)-3-(4-(三氟 甲基)苯基)丙酸甲酯(149)的制备:
在23℃下向酰胺147(5.5g,8.6mmol)在二噁烷(20mL)中的搅拌溶 液中添加在二噁烷(172mL)中所形成的4M HCl溶液。混合物被搅拌4 小时,真空浓缩,获得粗的、澄明的、粘性的浅黄色油。然后将NaN3(839 mg,12.9mmol)在吡啶(13mL)中的淤浆冷却到0℃,滴加三氟甲烷磺酸 酐(2.17mL,12.9mmol),然后让混合物升至23℃并搅拌3小时。然后 将胺盐酸盐148(4.22g,8.6mmol)在H2O(6mL)中的溶液添加进去,随 后添加CuSO4·5H2O(321mg,1.29mmol)。合并的混合物在23℃下搅 拌一夜。然后添加NaHCO3饱和水溶液,有机层用3×EtOAc萃取。合 并的有机萃取物用1×10%CuSO4,2×1M HCl,1×盐水洗涤,然后在 MgSO4上干燥。在真空中除去溶剂,粗残留物通过在Biotage提纯系统 上使用己烷/乙酸乙酯作为洗脱剂,在硅胶上由快速色层分离法提纯,从 而得到浅黄色粘性油形式的叠氮化物149(800mg,20%)。
(S)-2-((S)-2-叠氮基-3-(4-(2-(甲苯磺酰氧基)乙氧基)苯基)丙酰胺 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甲酯(150)的制备:
向醇149(800mg,1.67mmol)在冷却到0℃的DCM(17mL)中所形成 的搅拌溶液中添加三乙胺(0.7mL,5mmol),随后添加对甲苯磺酸酐(1.09 g,3.34mmol)。混合物在0℃下搅拌20分钟,在真空中除去溶剂。粗 残留物通过在Biotage提纯系统上使用己烷/乙酸乙酯作为洗脱剂,由在 硅胶上的快速色层分离法提纯,得到粘性琥珀色油形式的甲苯磺酸酯 150(945mg,90%)。
(S)-2-((S)-2-叠氮基-N-(叔丁氧基羰基)-3-(4-(2-(甲苯磺酰氧基)乙氧 基)苯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丙酸甲酯(151)的制备:
向甲苯磺酸酯150(376mg,0.59mmol)在乙腈(5mL)中所形成的搅 拌溶液中添加重碳酸二叔丁酯(193mg,0.89mmol),随后添加4-二甲基 氨基吡啶(4mg,0.03mmol)。溶液在23℃下搅拌一夜。在真空中除去溶 剂,粗残留物通过在Biotage提纯系统上使用己烷/乙酸乙酯作为洗脱剂, 在硅胶上由快速色层分离法提纯,从而得到浅黄色粘性油形式的Boc保 护的酰胺151(262mg,60%)。
(S)-2-((S)-2-(4-((2-(N-(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氨基磺酰基)苯 并[d]噻唑-6-基氧基)甲基)-1H-1,2,3-三唑-1-基)-N-(叔丁氧基羰 基)-3-(4-(2-(甲苯磺酰氧基)乙氧基)苯基)丙酰胺基)-3-(4-(三氟甲基)苯基) 丙酸甲酯(DHK2134前体)的制备:
向N-(双(4-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6-(丙-2-炔基氧基)苯并[d]噻唑 -2-磺酰胺(83mg,0.145mmol)和Boc保护的酰胺151(107mg,0.145mmol) 在THF(0.7mL)中所形成的搅拌溶液中添加碘化铜(I)(3mg,0.0145 mmol),然后添加二异丙基乙胺(28μL,0.16mmol)。混合物在23℃下搅 拌2小时,然后真空浓缩,粗残留物通过在Biotage提纯系统上使用己 烷/乙酸乙酯作为洗脱剂,由在硅胶上的快速色层分离法提纯,从而得到 黄色结晶固体形式的所需产物(145mg,82%)。
(S)-2-(4-(4-(N-(双(4-乙氧苯基)(苯基)甲基)氨基磺酰基)苯 基)-1H-1,2,3-三唑-1-基)-3-甲基丁酸(DHK2-97前体)的制备:
已溶于1,2-二氯乙烷(2mL)中的醛152(57mg,0.22mmol,1.0当量) 用二甲基胺(在THF中2M溶液)(0.17mL,0.34mmol,1.5当量)处理, 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添加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71mg,0.34 mmol,1.5当量)和乙酸(0.01mL),然后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反应混合 物用25mL的二氯甲烷稀释,用2×10mL的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50 mL的水洗涤,在硫酸钠上干燥和真空中蒸发,得到胺153(60mg,95%)。 已溶于乙醇(50mL)中的胺153(0.86g,3.0mmol,1当量)用水合肼(0.40 mL,3.6mmol,1.2当量)处理,所得混合物被加热回流一夜。通过将反 应混合物冷却到室温来沉淀白色固体,过滤和固体被废弃。滤液在真空 下浓缩,然后通过使用100%EtOAc至10%MeOH/90%EtOAc混合物 的梯度,由在SiO2上的柱色谱法提纯,得到1-(5-(氨基甲基)呋喃-2- 基)-N,N-二甲基甲胺154(0.17g,37%)。
在5mL微波管中加入已溶于二氯甲烷(3mL)中的酸6(62mg,0.099 mmol,1当量),PS-碳二亚胺(0.16g,0.20mmol,2当量),1-羟基苯并 三唑(13mg,0.098mmol,0.99当量)和1-(5-(氨基甲基)呋喃-2-基)-N,N- 二甲基甲胺154(15mg,0.097mmol,0.98当量)。该悬浮液在Biotage Emrys Optimizer微波反应器(250W)中在60℃下辐射5分钟。在冷却到 室温之后反应混合物经由SPE过滤盒(预填装500mg硅石结合的碳酸盐 和用2mL的CH2Cl2预调理)进行过滤,然后用二氯甲烷(2mL)洗涤。二 氯甲烷洗液被废弃。该过滤盒再次用甲醇(3×2mL)洗涤,洗脱剂通过在 闪烁管中的重力过滤来收集。全部挥发性组分在真空离心蒸发器 (Genevac HT-4)中的蒸发可得到所需产物(S)-2-(4-(4-(N-(双(4-甲氧基苯 基)(苯基)甲基)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3-甲基丁酸, DHK297前体(60mg,80%)。
(S)-2-氟-N,N-二甲基-N-((5-((3-甲基-2-(4-(4-氨基磺酰基苯 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甲基)呋喃-2-基)甲基)乙基铵4-甲基苯 磺酸盐(DHK2-97)的制备:
已溶于THF(5mL)中的DHK297前体(25mg,0.033mmol,1当量) 用4-甲基苯磺酸2-氟乙酯(7.3mg,0.033mmol,1.02当量)处理,然后 在75℃下搅拌一夜。在真空中除去溶剂,所得残留物用乙醚(5mL)洗涤, 然后在真空下干燥,得到甲苯磺酸盐保护的DHK2-97(28mg,88%)。
已溶于THF(2mL)中的受保护的DHK2-97(10mg,0.001mmol,1 当量)用TFA(1mL)处理,然后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在真空下蒸发溶剂, 所得残留物由HPLC提纯,得到(S)-2-氟-N,N-二甲基-N-((5-((3-甲基 -2-(4-(4-氨基磺酰基苯基)-1H-1,2,3-三唑-1-基)丁酰胺基)甲基)呋喃-2-基) 甲基)乙基铵4-甲基苯磺酸盐,DHK297(5mg,72%)。
化合物的放射性标记的一般程序:
使用K222/K2CO3制备干燥的、活化的[F-18]氟化物:
氧-18水通过使用11MeV质子(RDS-111Eclipse,Siemens Molecular Imaging)辐射,以常规方式产生[18F]氟离子。在轰击结束后,含有[18F] 氟离子的[18O]水从钽靶转移到自动化的亲核氟化模块(explora RN, Siemens Biomarker Solutions)中。在计算机控制下,该[18O]水/[18F]氟离 子溶液被转移到预先用水(10mL)漂洗过的小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柱 (Chromafix 45-PS-HCO3,Machery-Nagel)中。回收[18O]水(1.8mL)用于后 续提纯和再利用。捕获的[18F]氟离子通过由碳酸钾(3.0mg)在水(0.4mL) 中形成的溶液洗脱到反应器中。将穴状化合物(Kryptofix)222(20mg)在乙 腈(1.0mL)中的溶液添加进去,混合物在真空下加热(70-95℃),通入氩 气流来蒸发乙腈和水。
使用四正丁基铵碳酸氢盐制备干燥的、活化[F-18]氟化物:
氧-18水通过使用11MeV质子(RDS-111Eclipse,Siemens Molecular Imaging)辐射,以常规方式产生[18F]氟化物离子。在轰击结束后,含有[18F] 氟离子的[18O]水从钽靶转移到自动化的亲核氟化模块(explora RN, Siemens Biomarker Solutions)中。在计算机控制下,该[18O]水/[18F]氟离 子溶液被转移到预先用水(5mL)漂洗过的小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柱 (Chromafix 45-PS-HCO3,Machery-Nagel)中。回收[18O]水(1.8mL)用于后 续提纯和再利用。捕获的[18F]氟离子通过由四正丁基铵碳酸氢盐(14mg) 在水(0.4mL)中形成的溶液洗脱到反应器中。将乙腈(1.0mL)溶液添加进 去,混合物在真空下加热(70-95℃),通入氩气流来蒸发乙腈和水。
CA-IX化合物的放射性标记的一般两釜(Two-Pot)程序:
在冷却之后,在“干的”反应活性[18F]-氟离子的残留物中添加由合 适的前体(15±5mg)在无水MeCN(1mL)中所形成的溶液,然后添加到 Explora RN合成模块的反应容器中,反应在95±5℃下加热5分钟。反 应然后被冷却到35℃,用HPLC溶剂(1.5mL)稀释。混合物流过氧化铝 轻质分离用填充柱(alumina-light sep-pak),然后直接由半制备性 HPLC(柱:10.0mm×250.0mm Phenomenex Gemini,移动相:60% MeCN(+0.05%v/v TFA)∶40%水(+0.05%v/v TFA),流动速率=5ml/min) 提纯,然后收集与受保护的中间体对应的级分。当在γ-检测器图表记录 仪上峰达到10计数时开始收集,当信号下降到低于10计数时停止收集。
然后向所收集的HPLC级分中添加LiOH(2M,0.25mL),反应为室 温下维持30分钟。在这一段时间之后,添加HCl(6M-12M,1.0±0.1mL), 然后反应被加热至100℃保持10分钟。反应然后被冷却和随后由半制备 性HPLC(柱:10.0mm×250.0mm Phenomenex Gemini,流动速率=5 mL/min)提纯。
18F-VM2133的制备:
移动相:梯度5%MeCN(+0.05%v/v TFA)∶95%水(+0.05%v/v TFA)-95%MeCN(+0.05%v/v TFA)∶5%水(+0.05%v/v TFA),经过30分 钟;得到:4.0-112mCi(n=9);放射化学纯度:>99%;比活性:20-36 Ci/μmol。
18F-VM391的制备:
移动相:梯度5%MeCN(+0.05%v/v TFA)∶95%水(+0.05%v/v TFA)-95%MeCN(+0.05%v/v TFA)∶5%水(+0.05%v/v TFA),经过30分 钟;得到:4.0-10.4mCi(n=9);放射化学纯度:>99%;比活性:没有 测定。
18F-VM4037的制备:
移动相:38%MeCN(+0.05%v/v TFA)∶62%水(+0.05%v/v TFA);得 到:1.3-193mCi(n=16);放射化学纯度:>99%;比活性:1.8-8.2Ci/μmol。
18F-VM4047的制备:
移动相:30%MeCN(+0.05%v/v TFA)∶70%水(+0.05%v/v TFA);得 到:1.0-14.7mCi(n=9);放射化学纯度:>99%;比活性:1.8-2.8Ci/μmol。
18F-DHK-2134的制备:
移动相:45%MeCN(+0.05%v/v TFA)∶55%水(+0.05%v/v TFA);得 到:2.75mCi(n=1);放射化学纯度:>99%;比活性:没有测定。
用于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再配制成适合于注射的10%乙 醇∶90%无菌水配制剂的一般程序:
收集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对应的HPLC级分,稀释到无菌 水(40mL)中,然后流过C-18分离用填充柱(sep-pak)。化合物保持结合 于分离用填充柱上且与此同时残留HPLC溶剂被洗去,该分离用填充柱 然后用附加的无菌水(10mL)洗涤。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然后用 USP乙醇(1.0mL)洗脱,然后用无菌水(9mL)稀释。或者,产物用60% EtOH∶水(1.0mL)洗脱,然后用无菌水(5mL)稀释。这得到了在5或10mL 的10%乙醇中配制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
通过使用热室剂量校准器记录活性,然后立即进行QC分析(化学和 放射化学纯度由分析HPLC测定:柱:4.6mm×150.0mm Phenomenex Gemini;移动相:梯度5%MeCN(+0.05%v/v TFA)∶95%水(+0.05%v/v TFA)-95%MeCN(+0.05%v/v TFA)∶5%水(+0.05%v/v TFA),经过30分 钟;流动速率=1mL/min)。
其它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CA-IX生物标志物的制备程序:
典型的单釜(One-Pot)标记程序
VM3147和VM241的制备
根据上述的典型程序,使用TBAB来制备[18F]氟化物。在冷却之后, 将合适的前体(15±5mg)在无水MeCN(1mL)中所形成的溶液添加到在 Explora RN合成模件的反应容器中的“干”反应活性[18F]氟离子的残留 物中,反应在95±5℃下加热5分钟。反应然后被冷却到室温,添加 LiOH(2M,0.25mL),反应为室温下维持30分钟。在这一段时间之后, 添加HCl(6M,0.3±0.01mL),然后反应被加热至100℃保持10分钟。 反应被冷却,随后由半制备性HPLC(柱:10.0mm×250.0mm Phenomenex Gemini,移动相:梯度5%MeCN(+0.05%v/v TFA)∶95%水 (+0.05%v/v TFA)-95%MeCN(+0.05%v/v TFA)∶5%水(+0.05%v/v TFA), 经过30分钟,流动速率=5mL/min)提纯。所收集的HPLC级分然后通 过使用如上所述的一般程序,再配制成适合于注射的10%EtOH配制剂。
18F-VM3147的制备:
得到:从933mCi氟化物获得的58mCi;放射化学纯度:>99%; 比活性:没有测定。
18F-VM241的制备:
得到:从1000mCi氟化物获得的33mCi;放射化学纯度:>90%; 比活性:没有测定。
经由“链接”化学过程的放射性标记
制备[18F]氟戊炔的一般程序
根据如上所述的典型的程序,使用K2CO3和穴状化合物-2.2.2来制 备[18F]氟化物。在冷却之后,将甲苯磺酰基戊炔(20±2.5mg)在无水 MeCN(0.8mL)中所形成的溶液添加到在Explora RN合成模件的反应容 器中的“干”反应活性[18F]氟离子的残留物中,反应在110±5℃下加热 3分钟。在这一时间之后,粗物质通过蒸馏提纯,在MeCN的溶液中分 离出纯[18F]氟戊炔,并收集在-78℃(干冰/丙酮)的冷阱中。
通过“链接”化学过程的VM3135制备
将[18F]氟戊炔的溶液升至室温,然后在其中添加由抗坏血酸钠(40 mg),三(苄基三唑基甲基)胺(TBTA配体,25mg),硫酸铜(II)(1M水溶 液,0.25mL)和VM3135前体(3mg)在DMF(0.35mL)∶H2O(0.2 mL)∶MeCN(0.1mL)中所形成的混合物,然后混合物在室温下保持45分 钟,偶尔搅动。在此之后,反应用水(2mL)稀释并由半制备性HPLC(柱: 10.0mm×250.0mm Phenomenex Luna C18,移动相:梯度5% MeCN(+0.05%v/v TFA)∶95%水(+0.05%v/v TFA)-95%MeCN(+0.05% v/v TFA)∶5%水(+0.05%v/v TFA),经过30分钟;流动速率=1mL/min) 提纯,然后收集与受保护的中间体对应的级分。当在γ-检测器图表记录 仪上峰达到10计数时开始收集,当信号下降到低于10计数时停止收集。 所收集的HPLC级分然后通过使用如上所述的一般程序,再配制成适合 于注射的10%EtOH配制剂。
得到:从560mCi氟化物获得的73mCi;放射化学纯度:>95%; 比活性:没有测定。
通过“链接”化学过程的BW2-13制备
将[18F]氟戊炔的溶液升至室温,然后在其中添加由抗坏血酸钠(29 mg)、氨水(在MeOH中0.7M,0.1mL)、乙酸铜(I)(1.5mg)和BW2-13 前体(2mg)在DMF(0.2mL)∶H2O(0.25mL)∶MeCN(0.25mL)中所形成的混 合物,然后混合物在室温下保持30分钟,偶尔搅动。在此之后,反应 用水(2mL)稀释并由半制备性HPLC(柱:10.0mm×250.0mm Phenomenex Luna-C18,移动相:梯度5%MeCN(+0.05%v/v TFA)∶95% 水(+0.05%v/v TFA)-95%MeCN(+0.05%v/v TFA)∶5%水(+0.05%v/v TFA),经过30分钟;流动速率=1mL/min)提纯,然后收集与受保护的 中间体对应的级分。当在γ-检测器图表记录仪上峰达到10计数时开始 收集,当信号下降到低于10计数时停止收集。所收集的HPLC级分然 后通过使用如上所述的一般程序,再配制成适合于注射的10%EtOH配 制剂。
得到:18.4mCi;放射化学纯度:没有测定;比活性:没有测定。
典型的甲苯磺酸[18F]氟乙酯标记程序
根据如上所述的典型的程序,使用K2CO3和穴状化合物-2.2.2来制 备[18F]氟化物。在冷却之后,将双甲苯磺酸亚乙酯(9±1mg)在无水 MeCN(0.9mL)中所形成的溶液添加到在Explora RN合成模件的反应器 中的“干”反应活性[18F]氟离子的残留物中,反应在115±5℃下加热10 分钟。反应然后被冷却到室温,随后由半制备性HPLC(柱:10.0mm× 250.0mm Phenomenex ACE-C18,移动相:50%MeCN∶50%甲酸铵水溶 液;流动速率=5mL/min)提纯。
收集与甲苯磺酸[18F]氟乙酯对应的HPLC级分,稀释到无菌水(15 mL)中,然后流过Phenomonex Strata-X 33μm聚合物反相分离用填充柱 (sep-pak)。化合物保持结合于分离用填充柱上且与此同时残留HPLC溶 剂被洗去,该分离用填充柱然后用附加的无菌水(10mL)洗涤。甲苯磺酸 [18F]氟乙酯然后用DMSO(0.5mL)从分离用填充柱中洗脱出来。
DHK97的制备
如上所述制备甲苯磺酸[18F]氟乙酯,用DMSO(0.5mL)洗脱到装有 已溶于MeCN(0.8mL)中的DHK97前体(8±2mg)的管形瓶中。反应在 100℃下加热10分钟。在这一时间之后,添加HCl(1m,0.9±0.1mL), 然后反应被加热至100℃保持10分钟。反应被冷却,用乙酸钠(2M,0.45 ±0.05mL)中和,随后由半制备性HPLC(柱:10.0mm×250.0mm Phenomenex Luna-C18,移动相:梯度5%MeCN(+0.05%v/v TFA)∶95% 水(+0.05%v/v TFA)-95%MeCN(+0.05%v/v TFA)∶5%水(+0.05%v/v TFA),经过30分钟,流动速率=5mL/min)提纯。所收集的HPLC级分 然后通过使用如上所述的一般程序,再配制成适合于注射的10%EtOH 配制剂。
得到:0.2-2.2mCi(n=3);放射化学纯度:>99%;比活性:没有测 定。
表1
a抑制率%低于40%。
表3
a抑制率%低于40%。
表6
标题 | 发布/更新时间 | 阅读量 |
---|---|---|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的探测器模块 | 2020-05-11 | 769 |
用于执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的方法和装置 | 2020-05-16 | 597 |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的探测器模块 | 2020-05-11 | 973 |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的检测器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 2020-05-18 | 59 |
核医学诊断装置、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装置及检测器单元 | 2020-05-19 | 202 |
迭代间曲率流滤波加权最小二乘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方法 | 2020-05-19 | 32 |
一种用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系统的除湿装置 | 2020-05-15 | 260 |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系统及其图像重建方法 | 2020-05-16 | 501 |
一种可变结构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机架 | 2020-05-14 | 537 |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衰减校正方法和组合的断层成像系统 | 2020-05-12 | 586 |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