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加速 / 向心加速度 / 一种避碰与连接保持约束下的无人艇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

一种避碰与连接保持约束下的无人艇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

阅读:417发布:2020-09-2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避碰与连接保持约束下的无人艇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避碰与连接保持约束下的无人艇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包括步骤:构建无人艇的运动学和动 力 学模型;用无向拓扑图来描述无人艇编队系统中各个体间的信息交互;建立第k条边上相邻无人艇的距离误差方程、相对航向 角 误差方程以及方位角误差方程,并将避碰与连接保持约束描述成对编队误差的约束问题;采用对数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来确保编队误差满足预设暂态性能的约束条件,并运用后推设计法针对第i个无人艇的相对航向角误差系统、距离误差系统和方位角误差系统进行虚拟 控制器 的设计;在编队控制器设计中运用动态面控制技术避免对虚拟控制器反复求导问题和解决 加速 度不可测问题;设计出基于扰动观测器的分布式编队控制器。,下面是一种避碰与连接保持约束下的无人艇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避碰与连接保持约束下的无人艇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编队系统中无人艇的运动学和动学模型;
步骤(2):结合代数图论法,用无向图 来描述无人艇编队系统中各个体间的信息交互;
步骤(3):建立第k条边上相邻无人艇的距离误差方程 相对航向误差方程 以及
方位角误差方程 其中 M为无向图 中所有不同边的总数量,为避
免碰撞及保持通信连接,结合预设性能控制技术将避碰与连接保持的约束问题描述成对编队误差的约束问题;
步骤(4):在李雅普洛夫函数综合设计方法中引入对数障碍函数,并构造相应的对数障碍李雅普洛夫函数,确保编队误差不超过预先设定的暂态性能约束条件,以及运用后推设计法针对第i个无人艇的相对航向角误差系统、距离误差系统和方位角误差系统进行虚拟控制器的设计,其中i∈{1,2,…n},n为编队系统中无人艇的总个数;
步骤(5):在步骤(4)利用后推设计法的基础上引入动态面控制技术,以避免出现虚拟控制器反复求导的问题及控制器中包含邻居无人艇的加速度信息的问题;
步骤(6):基于步骤(3)到步骤(5)中的代数图论法、预设性能控制技术、对数障碍李雅普洛夫函数、后推设计法与动态面控制技术,并采用扰动观测器对未知外部扰动进行估计和补偿以设计出合适的分布式编队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碰与连接保持约束下的无人艇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第i个无人艇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为:
上式中的前三项是系统的运动学方程,其中,(xi,yi)表示第i个无人艇在大地坐标系(OeXeYe)下的位置;ψi为大地坐标系下的航向角; 中的各分量对应于体坐标
系(obxbyb)下的前进速度ui、横荡速度υi和转向角速度ri;上式中的最后一项是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其中,Mi>0为惯性矩阵; 为总的科氏力和向心加速度矩阵; 为阻尼矩阵;
τi表示无人艇的控制输入;τωi(t)表示由于自然因素引起的外部未知时变扰动;矩阵Mi,和 的具体形式分别如下所示:
其中
上式中,mi是第i个无人艇的质量;Izi是转向角速度方向上的转动惯量; 和
均是附加质量;xgi是第i个无人艇在xb坐标上的重心;X(·),Y(·)和N(·)分别是在前进速度方向、横荡速度方向和转向角速度方向上的线性和二次流体动力学阻尼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碰与连接保持约束下的无人艇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用无向图 来描述无人艇编队系统中各个体间的信息交
互, 是有限非空集合,称为顶点集,其中编号为0的顶点对应虚拟领航者,集
合{1,2,,…,N}中的每个顶点对应有相同编号的跟随者; 是有限集
合,称之为边集,每条边对应有相同编号且能互相通信的相邻无人艇;无向图 的邻接矩阵A=(aij)(N+1)×(N+1)的元素aij∈{0,1},当无人艇i可以获取无人艇j的信息时,此时j称为尾部,i称为头部,aij=1,否则aij=0;顶点i的邻居集定义为:
为避免步骤(3)中所定义的误差产生歧义,预先给无向图 中的每条边指定一个方向,引入关联矩阵B=(bij)(N+1)×M,其中M为 中所有不同边的总数量,矩阵中的各元素定义为:
使用(jk,ik)∈ε来表示第k条边,其中ik、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避碰与连接保持约束下的无人艇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第k条边上的相邻无人艇ik和jk的相对位置 方位角 和相对航向角 具体定义为:
其中
通信连接保持:半径为 的圆形区域表示无人艇ik能够接收信息的区域,当每个无人艇的通信范围有限时,为保证稳定且可靠的通信,相邻无人艇ik和jk的距离必须位于通信区域内,即第k条边上的顶点ik、jk间的距离须满足
其中, 为预先设定的第k条边上的通信区域的半径;
碰撞避免:半径为 的圆形区域表示无人艇ik的船身半径,当任意一对相邻无人艇在彼此的预设安全区域外,才能防止碰撞发生,即相邻无人艇ik和jk间的距离须满足其中, dk,con为预先设定的第k条边上避免碰撞的最小半
径;
方位角受限:相邻无人艇ik、jk的中心点ob之间的连线称为中心点连线,方位角 为无人艇ik的航向角与ik、jk中心点连线之间的夹角,该夹角逆时针取值为正,顺时针取值为负,为保证无人艇编队系统航行时的安全以及通信质量,必须确保
其中θk,con满足不等式0<θk,con<π/2;
定义如下的编队位置误差 编队角度误差 和
其中,dk,des、θk,des和ψk,des分别表示第k条边上的理想距离、理想方位角和理想相对航向角,它们的取值为常数,且不等式0到保证:
其中, -θk,con-θk,des<0、θk,con-θk,des>0、 和
由于暂态性能严重的影响着编队系统性能的好坏,因此采用预性能函数作为误差
的边界函数,对编队误差 和 进行约束,具体约束如下所示
其中,nk=dk,θk,ψk; 和 是由设计者指定的、光滑的、有界的且随着时间而衰减的函数,考虑到指数函数的特性,便将它选作边界函数 和 即 和 的具体形式为
上式中, 和 也称为单调递减的预设性能函数;初始值
参数
和 均为大于零的可设计参数,并且须满足关系: 和 其
中 和 表示允许的最大稳态误差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避碰与连接保持约束下的无人艇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编队角度误差 所对应的对数障碍函数 的具体形式如下所示上式中, ln(·)表示自然对数,从上式可知,倘
若 的值始终在包含零点的开集 范围内波动,函数 将一直有界,只有出
现以下两种情况, 的取值才会无限大或无限小:当 时, 当
时, 因此能够通过确保函数 的有界性来保证误差
始终不违反式预设的暂态和稳态约束;定义 由于函数 不是
一个正定函数,因此重新构造一种基于李雅普洛夫函数进行控制设计的非负函数,称为对数障碍李雅普洛夫函数,具体如下:
运用后推设计法针对相对航向角误差系统进行虚拟控制器设计,则第i个无人艇的虚拟控制器αri为:
其中
kri是大于零的可设计参数; 它表示连接顶点i和顶点j的边,即 等
价于 (jk,ik)∈ε这种写法,从而有
和 Δ(i,kij)满足如下关系:当顶点i是边kij的头部时,Δ(i,kij)=1;当顶
点i是边kij的尾部时,Δ(i,kij)=-1;否则Δ(i,kij)=0;
类似地,引入对数障碍函数 和 分别保证编队位置误差 和编队角度误差 不
违反预设的暂态和稳态约束,将受限问题转换为有界性问题,考虑如下函数
其中χ=d,θ; 构造如下关于 和 的非负对数障碍李雅普洛夫函数
针对距离误差系统和方位角误差系统,运用后推设计法得到的虚拟控制器αui和αvi为其中
kui和kvi均是大于零的可设计参数;角度 变量
分别表示第k条边上相邻无人艇ik和jk的相对位置、方位角和相对航向角; 和 分别对应第k条边上无人艇jk的前进速度和横荡速度; 对应第k条边上无人艇ik的转向角速度;
ζχk和lχk的形式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避碰与连接保持约束下的无人艇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为避免虚拟控制器反复求导以及防止所设计的控制器中包含有加速度项,引入动态面控制技术,采用动态面控制技术时,让虚拟控制器 其中 通
过一个一阶低通滤波器后得到滤波虚拟控制器 为抵消一些耦合项,选择让 通过
滤波器以获得 具体如下所示
其中,μui>0和μυi>0为可设计的滤波时间常数;Yui和Yυi的形式分别如下
其中,角度 变量 分别表示第k条边上相邻无人
艇ik和jk的相对位置、方位角和相对航向角; 和 均为对数障碍函数; 和 均是关于系统状态变量的函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避碰与连接保持约束下的无人艇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基于步骤(3)到步骤(5)中的代数图论法、预设性能控制技术、对数障碍李雅普洛夫函数、后推设计法与动态面控制技术,并采用下面的扰动观测器对未知外部扰动τωi进行估计和补偿
其中,Kdi=diag{kd1i,kd2i,kd3i}是由大于零的可设计参数构成的正定矩阵; 为τωi的估计值; 为三维观测器的状态向量;则分布式编队控制器τi能够设计为:
其中
对角阵Kτi=diag{kτ1i,kτ2i,kτ3i}是由可设计参数构成的正定矩阵;Mi为惯性矩阵;
为总的科氏力和向心加速度矩阵; 为阻尼矩阵;Qi(pij,ψij)为系统状态变量的函数;误T
差向量ei=[eui,eυi,eri],其中eui、eυi和eri分别表示第i个无人艇的前进速度ui与滤波虚拟控制器αufi之差、横荡速度υi与滤波虚拟控制器αυfi之差、转向角速度ri与虚拟控制器αri之差:
eui=ui-αufi
eυi=vi-αυfi
eri=ri-αri
向量 其中eαui和eαui为层
面误差,分别表示第i个无人艇的滤波虚拟控制器αufi与虚拟控制器αui之差、滤波虚拟控制器αυfi与虚拟控制器αυi之差:

说明书全文

一种避碰与连接保持约束下的无人艇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无人艇的编队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避碰与连接保持约束下的无人艇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编队运动控制是多无人艇协作系统的一个典型问题,是实现无人艇协同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一定编队结构的无人艇在完成某些复杂危险操作时相比单个无人艇效率更高,诸如域勘察、目标搜寻、海图绘制、资源勘察等。
[0003] 与单个无人艇的轨迹跟踪控制相比,编队运动控制问题的难点之一在于参考轨迹(通常由虚拟领航者产生)无法被所有跟随者所获取。因此,编队系统中的跟随者们主要依靠邻居间的信息交换,利用来自邻居的局部信息和自身信息在本地计算自己的控制信号,即每个无人艇使用分布式编队控制器策略来规划自身下一步动作,以达到形成并保持系统队形结构的目的。
[0004] 当无人艇编队系统在复杂海况下航行时,会受到外界的浪、洋流等外部未知扰动的影响,很容易偏离预设的理想轨迹,进入到调整轨迹偏差的暂态过程。虽然采用传统的二次型李雅普洛夫稳定性理论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但系统却无法满足预先设定的暂态性能(主要指误差的超调量和收敛速度)。因此,编队运动控制的另一个难点是如何同时兼顾系统的暂态和稳态性能。
[0005] 无人艇编队系统在实际航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相邻的无人艇进到彼此的安全距离范围内,便容易发生相撞的危险,从而导致系统的性能恶化甚至崩溃;若彼此的相对位置过远,由于实际应用中无线设备的短距离通信使通信链路受到限制,在通信能局部有效的情况下,又会使相邻的无人艇接收不到对方发送的信号,削弱了通讯质量。因此,碰撞避免与通信连接保持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0006] 另外,虚拟控制器的导数中往往包含难以处理且无法测量的变量,外部未知时变扰动也会对系统性能造成影响,这些问题都对无人艇分布式编队控制带来了巨大挑战。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避碰与连接保持约束下的无人艇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所述方法针对模型确定的无人艇设计分布式编队控制器,确保相邻无人艇的距离和度在整个编队运动中始终处在一个预先指定的距离范围内,编队误差满足预先指定的稳态性能和暂态性能,并且能够避免碰撞发生、维持初始时的通信连接状态及形成期望的编队模式。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 一种避碰与连接保持约束下的无人艇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 步骤(1):建立编队系统中无人艇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
[0011] 步骤(2):结合代数图论法,用无向图 来描述无人艇编队系统中各个体间的信息交互;
[0012] 步骤(3):建立第k条边上相邻无人艇的距离误差方程 相对航向角误差方程以及方位角误差方程 其中 M为无向图 中所有不同边的总数量,
为避免碰撞及保持通信连接,结合预设性能控制技术将避碰与连接保持的约束问题描述成对编队误差的约束问题;
[0013] 步骤(4):在李雅普洛夫函数综合设计方法中引入对数障碍函数,并构造相应的对数障碍李雅普洛夫函数,确保编队误差不超过预先设定的暂态性能约束条件,以及运用后推设计法针对第i个无人艇的相对航向角误差系统、距离误差系统和方位角误差系统进行虚拟控制器的设计,其中i∈{1,2,…n},n为编队系统中无人艇的总个数;
[0014] 步骤(5):在步骤(4)利用后推设计法的基础上引入动态面控制技术,以避免出现虚拟控制器反复求导的问题及控制器中包含邻居无人艇的加速度信息的问题;
[0015] 步骤(6):基于步骤(3)到步骤(5)中的代数图论法、预设性能控制技术、对数障碍李雅普洛夫函数、后推设计法与动态面控制技术,并采用扰动观测器对未知外部扰动进行估计和补偿以设计出合适的分布式编队控制器。
[0016] 进一步地,步骤(1)中,第i个无人艇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为:
[0017]
[0018] 上式中的前三项是系统的运动学方程,其中,(xi,yi)表示第i个无人艇在大地坐标系(OeXeYe)下的位置;ψi为大地坐标系下的航向角; 中的各分量对应于体坐标系(obxbyb)下的前进速度ui、横荡速度υi和转向角速度ri;上式中的最后一项是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其中,Mi>0为惯性矩阵; 为总的科氏力和向心加速度矩阵; 为阻尼矩
阵;τi表示无人艇的控制输入;τωi(t)表示由于风浪、洋流等自然因素引起的外部未知时变扰动;矩阵Mi, 和 的具体形式分别如下所示:
[0019]
[0020]
[0021] 其中
[0022]
[0023]
[0024]
[0025]
[0026]
[0027] 上式中,mi是第i个无人艇的质量;Izi是转向角速度方向上的转动惯量;和 均是附加质量;xgi是第i个无人艇在xb坐标上的重心;X(·),Y(·)和N(·)分别是在前进速度方向、横荡速度方向和转向角速度方向上的线性和二次流体动力学阻尼系数。
[0028] 进一步地,步骤(2)中,用无向图 来描述无人艇编队系统中各个体间的信息交互, 是有限非空集合,称为顶点集,其中编号为0的顶点对应虚拟领
航者,集合{1,2,,…,N}中的每个顶点对应有相同编号的跟随者;
是有限集合,称之为边集,每条边对应有相同编号且能互相通信的相邻无人艇;无向图 的邻接矩阵A=(aij)(N+1)×(N+1)的元素aij∈{0,1},当无人艇i可以获取无人艇j的信息时,此时j称为尾部,i称为头部,aij=1,否则aij=0;顶点i的邻居集定义为:
[0029] 为避免步骤(3)中所定义的误差产生歧义,预先给无向图 中的每条边指定一个方向,引入关联矩阵B=(bij)(N+1)×M,其中M为 中所有不同边的总数量,矩阵中的各元素定义为:
[0030]
[0031] 使用 来表示第k条边,其中
[0032] 进一步地,步骤(3)中,第k条边上的相邻无人艇ik和jk的相对位置 方位角和相对航向角 具体定义为:
[0033]
[0034]
[0035]
[0036] 其中
[0037]
[0038] 通信连接保持:半径为 的圆形区域表示无人艇ik能够接收信息的区域,当每个无人艇的通信范围有限时,为保证稳定且可靠的通信,相邻无人艇ik和jk的距离必须位于通信区域内,即第k条边上的顶点ik、jk间的距离须满足
[0039]
[0040] 其中, 为预先设定的第k条边上的通信区域的半径;
[0041] 碰撞避免:半径为 的圆形区域表示无人艇ik的船身半径,当任意一对相邻无人艇在彼此的预设安全区域外,才能防止碰撞发生,即相邻无人艇ik和jk间的距离须满足[0042]
[0043] 其中, dk,con为预先设定的第k条边上避免碰撞的最小半径;
[0044] 方位角受限:相邻无人艇ik、jk的中心点ob之间的连线称为中心点连线,方位角为无人艇ik的航向角与ik、jk中心点连线之间的夹角,该夹角逆时针取值为正,顺时针取值为负,为保证无人艇编队系统航行时的安全以及通信质量,必须确保
[0045]
[0046] 其中θk,con满足不等式0<θk,con<π/2;
[0047] 定义如下的编队位置误差 编队角度误差 和
[0048]
[0049]
[0050]
[0051] 其中,dk,des、θk,des和ψk,des分别表示第k条边上的理想距离、理想方位角和理想相对航向角,通常它们的取值为常数,且不等式0
[0052]
[0053]
[0054]
[0055] 其中,和 由于暂态性能严重的影响着编队系统性能的好坏,因此采用预性能函数作为误
差的边界函数,对编队误差 和 进行约束,具体约束如下所示
[0056]
[0057] 其中,nk=dk,θk,ψk; 和 是由设计者指定的、光滑的、有界的且随着时间而衰减的函数,考虑到指数函数的特性,便将它选作边界函数 和 即 和 的具体形式为
[0058]
[0059]
[0060] 上式中, 和 也称为单调递减的预设性能函数;初始值参数
和 均为大于零的可设计参数,并且须满足关系: 和 其
中 和 表示允许的最大稳态误差值。合理的选取上述参数可以使得误差 满足
预设的暂态性能(主要指收敛速度和超调量)和稳态性能(主要指稳态误差)。
[0061] 进一步地,步骤(4)中,由于在不违反预设暂态和稳态约束条件下,采用传统的二次型李雅普洛夫函数设计控制器是一个十分具有挑战的问题,因此引入对数障碍函数解决约束问题。编队角度误差 所对应的对数障碍函数 的具体形式如下所示
[0062]
[0063] 上式中, ln(·)表示自然对数,从上式可知,倘若 的值始终在包含零点的开集 范围内波动,函数 将一直有界,只
有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的取值才会无限大或无限小:当 时, 当
时, 因此能够通过确保函数 的有界性来保证误差 始终不
违反式预设的暂态和稳态约束;定义 由于函数 不是一个正定函
数,因此重新构造一种基于李雅普洛夫函数进行控制设计的非负函数,称为对数障碍李雅普洛夫函数,具体如下:
[0064]
[0065] 运用后推设计法针对相对航向角误差系统进行虚拟控制器设计,则第i个无人艇的虚拟控制器αri为:
[0066]
[0067] 其中
[0068]
[0069] kri是大于零的可设计参数; 它表示连接顶点i和顶点j的边,即等价于 这种写法,从而有
和 满足如下关系:当顶点i是边
kij的头部时,Δ(i,kij)=1;当顶点i是边kij的尾部时,Δ(i,kij)=-1;否则Δ(i,kij)=0;
[0070] 类似地,引入对数障碍函数 和 分别保证编队位置误差 和编队角度误差不违反预设的暂态和稳态约束,将受限问题转换为有界性问题,考虑如下函数
[0071]
[0072] 其中χ=d,θ; 构造如下关于 和 的非负对数障碍李雅普洛夫函数
[0073]
[0074] 针对距离误差系统和方位角误差系统,运用后推设计法得到的虚拟控制器αui和αυi为
[0075]
[0076]
[0077] 其中
[0078]
[0079]
[0080] kui和kυi均是大于零的可设计参数;角度 变量分别表示第k条边上相邻无人艇ik和jk的相对位置、方位角和相对航向
角; 和 分别对应第k条边上无人艇jk的前进速度和横荡速度; 对应第k条边上无人艇ik的转向角速度; 和 的形式如下
[0081]
[0082] 进一步地,步骤(5)中,为避免虚拟控制器反复求导(求二阶或高阶导数会增大计算量)以及防止所设计的控制器中包含有加速度项,引入动态面控制技术,采用动态面控制技术时,让虚拟控制器αθi,其中θ=u,υ,通过一个一阶低通滤波器后得到滤波虚拟控制器αθfi,为抵消一些耦合项,选择让αθmi通过滤波器以获得αθfi,具体如下所示[0083]
[0084] 其中,μui>0和μυi>0为可设计的滤波时间常数;Yui和Yυi的形式分别如下[0085]
[0086]
[0087] 其中,角度 变量 分别表示第k条边上相邻无人艇ik和jk的相对位置、方位角和相对航向角; 和 均为对数障碍函数; 和 均
是关于系统状态变量的函数。
[0088] 进一步地,步骤(6)中,基于步骤(3)到步骤(5)中的代数图论法、预设性能控制技术、对数障碍李雅普洛夫函数、后推设计法与动态面控制技术,并采用下面的扰动观测器对未知外部扰动τωi进行估计和补偿
[0089]
[0090] 其中,Kdi=diag{kd1i,kd2i,kd3i}是由大于零的可设计参数构成的正定矩阵; 为τωi的估计值; 为三维观测器的状态向量;则分布式编队控制器τi能够设计为:
[0091]
[0092] 其中
[0093]
[0094] 对角阵Kτi=diag{kτ1i,kτ2i,kτ3i}是由可设计参数构成的正定矩阵;Mi为惯性矩阵;为总的科氏力和向心加速度矩阵; 为阻尼矩阵;Qi(pij,ψij)为系统状态变量的函数;误差向量ei=[eui,eυi,eri]T,其中eui、eυi和eri分别表示第i个无人艇的前进速度ui与滤波虚拟控制器αufi之差、横荡速度υi与滤波虚拟控制器αυfi之差、转向角速度ri与虚拟控制器αri之差:
[0095] eui=ui-αufi
[0096] eυi=υi-αυfi
[0097] eri=ri-αri
[0098] 向量 其中eαui和eαui为层面误差,分别表示第i个无人艇的滤波虚拟控制器αufi与虚拟控制器αui之差、滤波虚拟控制器αυfi与虚拟控制器αυi之差:
[0099]
[010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101] 1、本发明所设计的编队控制器为分布式编队控制器。由于参考轨迹(通常由虚拟领航者产生)不被所有跟随者所获取,因此编队系统中的跟随者们主要利用接收来自于邻居的局部信息和自身信息在本地计算自己的控制信号,即每个无人艇基于图论法所设计出的分布式编队控制器来规划自身下一步动作,以达到形成并保持系统队形结构的目的。
[0102] 2、编队控制系统的稳态及暂态性能是控制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指标。本发明结合预设性能控制技术,使编队误差收敛到一个预先设定的允许范围内,并且保证误差的收敛速度及超调量等暂态性能满足某些预先设定的值,即要求暂态和稳态性能同时得到满足。
[0103] 3、本发明在李雅普洛夫函数综合设计方法中引入对数障碍函数,并构造相应的对数型障碍李雅普洛夫函数,确保编队误差不超过预先设定的约束范围,使得相邻的无人艇不碰撞,维持初始时的通信连接状态及实现期望的理想编队模式。附图说明
[0104]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工作区域中的基本编队结构示意图。
[0105]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无人艇编队系统的无向通信拓扑图。
[0106]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无人艇的编队控制的整体控制框图
[0107]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无人艇编队运动的相平面图。
[0108]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编队距离变量仿真图。
[0109]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编队第1条边的方位角变量仿真图,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编队第2和第4条边的方位角变量仿真图,图6(c)为本发明实施例编队第3和第5条边的方位角变量仿真图。
[0110]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编队相对航向角误差变量仿真图。
[0111]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编队控制器τui输出仿真图。
[0112]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编队控制器τυi输出仿真图。
[0113]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编队控制器τri输出仿真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14]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115] 实施例:
[0116] 避碰与连接保持约束下的无人艇的分布式编队控制,编队中一共包含一个虚拟领航者和五个跟随者。图1为工作区域中的基本编队结构示意图,图2为编队系统的无向通信拓扑图。
[0117] 如图3所示为避碰与连接保持约束下的无人艇的分布式编队控制的整体控制框图,控制方法的详细实施过程包括下述步骤:
[0118] 步骤(1):建立第i个无人艇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其向量形式为:
[0119]
[0120] 上式中的第一项是系统的运动学方程。其中,ηi=[xi,yi,ψi]T表示第i个无人艇在大地坐标系(OeXeYe)下的位置(xi,yi)和航向角ψi; 表示第i个无人艇在体坐标系(obxbyb)下相应的前进速度(ui)、横荡速度(υi)和转向角速度(ri)。上式中的第二项是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其中,Mi>0为惯性矩阵;C(νi)为总的科氏力和向心加速度矩阵;D(νi)为阻尼矩阵;τi表示无人艇的控制输入;τωi(t)表示由于海风、海浪、洋流等自然因素引起的外部未知时变扰动。矩阵J(ψi),Mi,C(νi)和D(νi)的具体形式为:
[0121]
[0122]
[0123]
[0124] 其中
[0125]
[0126]
[0127]
[0128]
[0129]
[0130] 上式中,mi是第i个无人艇的质量;Izi是转向角速度方向上的转动惯量;和 均是附加质量;xgi是第i个无人艇在xb坐标上的重心;X(·),Y(·)和N(·)分别是在前进速度方向、横荡速度方向和转向角速度方向上的线性和二次流体动力学阻尼系数。
[0131] 在本实施例中,无人艇的系统参数分别如下表1所示。
[0132] 表1无人艇模型参数
[0133]
[0134] 在本实例中,初始时刻五个跟随者无人艇的位置、航向角和速度的设置分别为η1(0)=[-3.4,0.6,0]T、η2(0)=[-6.828,2.828,0.1]T、η3(0)=[-6.828,-2.828,-0.1]T、η4T T(0)=[-9.657,5.657,0.2] 、η5(0)=[-9.657,5.657,0.2] ;初始时刻的速度均为νi(0)=[0,0,0]T。
[0135] 在本实例中,外部扰动的形式为
[0136] τωi(t)=[4sin(ω′t),5sin(ω′t),6cos(ω′t)]T
[0137] 其中,ω′=0.06rad/s。由虚拟领航者产生的参考轨迹为
[0138] η0=[Rωsin(ωt),Rω(1-cos(ωt)),ωt]T
[0139] 其中,ω=0.02rad/s,R=60m,即参考轨迹为一个圆,其半径为60m。
[0140] 步骤(2):无向图 用来描述无人艇编队系统中各个体间的信息交互。是有限非空集合,称为顶点集,其中编号为0的顶点对应虚拟领航者,集合
{1,2,,…,N}中的每个顶点对应有相同编号的跟随者无人艇; 是有
限集合,称之为边集,每条边对应有相同编号且能互相通信的相邻无人艇。无向图 的邻接矩阵A=(aij)(N+1)×(N+1)具有如下性质:
[0141]
[0142] 上式说明,当无人艇i可以获取无人艇j的信息时(此时j称为尾部,i称为头部),aij=1,否则aij=0。由于通信拓扑图为无向图,即由同一条边连接的两个顶点间可相互通信,故邻接矩阵为对称矩阵。顶点i的邻居集定义为:
[0143] 为避免步骤(3)中所定义的误差产生歧义,预先给无向图 中的每条边指定一个方向。虽然每条边的方向可以任意选取,但当拓扑图为一棵树时,一般默认将上一层的节点作为边的尾部,下一层的节点作为边的头部。引入关联矩阵B=(bij)(N+1)×M,其中M为 中所有不同边的总数量。矩阵中的各元素定义为:
[0144]
[0145] 使用 来表示第k条边,其中
[0146] 本实例如图2所示。其中, 图中五条边都被指定了方向,且五条边的理想方位角分别为θ1,des=0、θ2,des=θ4,des=-π/4和θ3,des=θ5,des=π/
4。五个跟随者的邻居集分别为
和 如图4所示的是无人艇编队系统在相平面上的
实际轨迹图。
[0147] 步骤(3):第k条边上的相邻无人艇ik和jk的相对位置、方位角和相对航向角的定义如下
[0148]
[0149]
[0150]
[0151] 其中
[0152]
[0153]
[0154] 通信连接保持:半径为di,con的圆形区域表示无人艇i能够接收信息的区域。当每个无人艇的通信范围有限时,为保证稳定且可靠的通信,相邻无人艇ik和jk的距离必须位于通信区域内,即第k条边上的顶点ik、jk间的距离须满足
[0155]
[0156] 其中, 为预先设定的第k条边上的通信区域的半径。
[0157] 碰撞避免:半径为Ri的圆形区域表示无人艇i的船身半径。当任意相邻的无人艇位于预设安全区域外,才能防止碰撞发生,即相邻无人艇ik和jk间的距离须满足
[0158]
[0159] 其中, dk,con为预先设定的第k条边上避免碰撞的最小半径。
[0160] 方位角受限:相邻无人艇ik、jk的中心点ob之间的连线称为中心点连线,方位角为无人艇ik的航向角与ik、jk中心点连线之间的夹角,该夹角逆时针取值为正,顺时针取值为负。为保证无人艇编队系统航行时的安全以及通信质量,必须确保
[0161]
[0162] 其中θk,con满足不等式0<θk,con<π/2。
[0163] 定义如下的编队位置误差 编队角度误差 和
[0164]
[0165]
[0166]
[0167] 其中,dk,des、θk,des和ψk,des分别表示第k条边上的理想距离、理想方位角和理想相对航向角,通常它们的取值为常数,且不等式0
[0168]
[0169]
[0170]
[0171] 其中,和 由于暂态性能严重的影响着编队系统性能的好坏,因此采用预性能函数作为误
差的边界函数,对编队误差 和 进行约束。具体约束如下所示
[0172]
[0173] 其中,nk=dk,θk,ψk; 和 是由设计者指定的、光滑的、有界的且随着时间而衰减的函数。考虑到指数函数的特性,便将它选作边界函数 和 即 和 的具体形式为
[0174]
[0175]
[0176] 上式中, 和 也称为单调递减的预设性能函数;初始值参数
和 均为大于零的可设计参数,并且须满足关系: 和 其
中 和 表示允许的最大稳态误差值。合理的选取上述参数可以使得误差 满
足预设的暂态性能(主要指收敛速度和超调量)和稳态性能(主要指稳态误差)。
[0177] 在本实施例中,五组相邻无人艇的安全距离、通信半径、理想的相对位置距离、方位角范围及理想的相对航向角的取值均分别设为:dk,col=dcol=3m、dk,con=dcon=5m、dk,des=ddes=4m、θk,con=θcon=π/2-0.2和ψk,des=ψdes=0。
[0178] 预设性能函数 和 的具体形式分别为
[0179]
[0180]
[0181] 即相邻无人艇的实际距离dij的约束区间为
[0182]
[0183]
[0184]
[0185] 如图5所示为编队距离变量dij随时间的变化图,从图中dij变化过程知,艇间距最终都趋向于理想间距ddes附近。而且,艇间距的暂态波动过程始终没有越过设定的上下边界。此仿真图说明了控制方案能较好的解决碰撞避免和通信连接保持的问题。
[0186] 如图6(a)、图6(b)、图6(c)所示为编队方位角变量θij随时间的变化图,可知θij始终在视角范围的约束区间 内变化,且最终都收敛至给定理想方位角θk,des附近。此仿真图说明了控制方案能较好的解决方位角受限的问题。
[0187] 图7所示为编队相对航向角误差变量 随时间的变化图。误差 始终约束在给定的边界内,满足预设的暂态及稳态性能,即具有较小的超调量、较快的收敛速度以及误差最终都能收敛至零点附近。
[0188] 步骤(4):引入对数障碍函数解决约束问题。编队角度误差 所对应的对数障碍函数 的具体形式如下所示
[0189]
[0190] 上式中, ln(·)表示自然对数。从上式可知,倘若 的值始终在包含零点的开集 范围内波动,函数 将一直有界。只
有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的取值才会无限大或无限小:当 时, 当
时, 因此可以通过确保函数 的有界性来保证误差 始终不
违反式预设的暂态和稳态约束。定义 由于函数 不是一个正定函
数,因此重新构造一种基于李雅普洛夫函数进行控制设计的非负函数,称为对数障碍李雅普洛夫函数,具体如下
[0191]
[0192] 运用后推设计法针对相对航向角误差系统进行虚拟控制器设计,则第i个无人艇的虚拟控制器αri为:
[0193]
[0194] 其中
[0195]
[0196] kri是大于零的可设计参数; 它表示连接顶点i和顶点j的边,即等价于 这种写法,从而有
和 Δ(i,kij)满足如下关系:当顶点i是边
kij的头部时,Δ(i,kij)=1;当顶点i是边kij的尾部时,Δ(i,kij)=-1;否则Δ(i,kij)=0。
[0197] 类似地,引入对数障碍函数 和 分别保证编队位置误差 和编队角度误差不违反预设的暂态和稳态约束,将受限问题转换为有界性问题。考虑如下函数
[0198]
[0199] 其中χ=d,θ; 构造如下关于 和 的非负对数障碍李雅普洛夫函数
[0200]
[0201] 针对距离误差系统和方位角误差系统,运用后推设计法得到的虚拟控制器αui和αυi为
[0202]
[0203]
[0204] 其中
[0205]
[0206]
[0207] kui和kυi均是大于零的可设计参数;角度 变量分别表示第k条边上相邻无人艇ik和jk的相对位置、方位角和相对航向
角; 和 分别对应第k条边上无人艇jk的前进速度和横荡速度; 对应第k条边上无人艇ik的转向角速度; 和 的形式如下
[0208]
[0209]
[0210] 步骤(5):为避免反复求导(求二阶或高阶导数会增大计算量)以及防止所设计的控制器中包含有加速度项,引入动态面控制技术。采用动态面控制技术时,其一般性的做法是让虚拟控制器αθi(θ=u,υ)通过一个一阶低通滤波器后得到滤波虚拟控制器αθfi。为抵消一些耦合项选择让αθmi通过滤波器以获得αθfi,具体如下所示
[0211]
[0212] 其中μui>0和μυi>0为可设计的滤波时间常数,在本实施例中,选取μui=0.8,μυi=0.1;
[0213] Yui和Yυi的形式分别如下
[0214]
[0215]
[0216] 步骤(6):基于步骤(3)到步骤(5)中的代数图论法、预设性能控制技术、对数障碍李雅普洛夫函数、后推设计法与动态面控制技术,并采用下面的扰动观测器对未知外部扰动τωi进行估计和补偿
[0217]
[0218] 其中,Kdi=diag{kd1i,kd2i,kd3i}是由大于零的可设计参数构成的正定矩阵,在本实施例中,选取Kdi=diag{1.2,1.2,1.2}; 为τωi的估计值; 为三维观测器的状态向量,其初值取为 则分布式编队控制器τi可设计为:
[0219]
[0220] 其中
[0221]
[0222] 对角阵Kτi=diag{kτ1i,kτ2i,kτ3i}是由可设计参数构成的正定矩阵;Mi为惯性矩阵;为总的科氏力和向心加速度矩阵; 为阻尼矩阵;Qi(pij,ψij)为系统状态变量的函数;误差向量ei=[eui,eυi,eri]T,其中eui、eυi和eri分别表示第i个无人艇的前进速度ui与滤波虚拟控制器αufi之差、横荡速度υi与滤波虚拟控制器αυfi之差、转向角速度ri与虚拟控制器αri之差:
[0223] eui=ui-αufi
[0224] eυi=υi-αυfi
[0225] eri=ri-αri
[0226] 向量 其中eαui和eαui为层面误差,分别表示第i个无人艇的滤波虚拟控制器αufi与虚拟控制器αui之差、滤波虚拟控制器αυfi与虚拟控制器αυi之差:
[0227] eαui=αufi-αui
[0228] eαυi=αυfi-αυi
[0229] 在本实施例中,选取Kτi=diag{4,1,4}。图8至图10所示为编队系统的控制输入τui、τυi和τri的变化曲线,可知它们均连续有界且较光滑。
[0230] 本实施例的分布式编队控制器能使得无人艇编队系统中的每个个体仅利用邻居的局部信息便可规划自身的下一步轨迹,从而实现期望的编队模式,同时维持初始时刻的通信连接质量、防止碰撞发生、方位角始终约束在可视范围内,编队误差满足预设的暂态性能且最终收敛到平衡点零点的一个足够小的邻域内。
[0231] 本发明结合预设性能控制技术,在李雅普洛夫函数综合设计方法中引入了对数障碍函数,并构造出了相应的对数障碍李雅普洛夫函数。通过确保对数障碍李雅普洛夫函数的有界性来保证编队误差始终在设定的上下界指数递减的性能函数的约束范围内变化,即编队误差的收敛速度大于性能函数的收敛速度且超调量不会超过性能函数预设的超调量。改变性能函数的设计参数可以调节对误差的暂态性能的限制。通过建立每对相邻无人艇的距离误差方程、相对航向角误差方程以及方位角误差方程,并将避碰与连接保持的约束描述成对误差的约束问题后,若保证误差始终在性能函数规定的界内变动,就不仅可以解决碰撞避免、通信连接保持和方位角受限的问题,还可以保证误差的暂态性能满足预设要求。
[0232] 虚拟控制器的导数中往往包含时变和难以处理的不可测量的变量。为避免在利用后推设计法的设计过程中出现虚拟控制器反复求导的问题,本发明结合动态面控制技术提出了合适的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从而降低了控制设计的计算复杂性,产生了易于处理的简洁分布式控制器。此外,当无人艇编队系统在复杂海况下航行时,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外界的风浪、洋流等外部未知扰动的影响。本发明通过设计扰动观测器对未知干扰进行估计和补偿,保证闭环编队误差系统稳定。
[023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较佳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专利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专利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