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加速 / 向心加速度 / 基于轮载式智能传感车轮运动姿态监测方法

基于轮载式智能传感车轮运动姿态监测方法

阅读:853发布:2020-05-21

专利汇可以提供基于轮载式智能传感车轮运动姿态监测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基于轮载式智能传感 车轮 运动 姿态 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在机动车各个车轮的 轮毂 赤道平面上安装无陀螺微惯性测量单元,传感 信号 经信号调理、数字化、姿态 算法 计算获得车轮的主要运动姿态参数,该方法所监测的车轮的主要运动姿态参数包括:切向 加速 度、侧向加速度、 向心加速度 、前进速度、侧向速度、 角 加速度 、 外倾角 、 侧偏角 、横摆角等;上述参数经多传感数据融合及分析,能够监测及主动评价车轮运动安全状况,例如衡量车轮 不平衡 度、松动、飞脱、滑移等状态,有利于避免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下面是基于轮载式智能传感车轮运动姿态监测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基于轮载式智能传感车轮运动姿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通过无陀螺捷联式微惯性测量单元感知车轮的三维加速度,该加速度包括:切向加速度、侧向加速度和向心加速度
利用三维加速度参数切向加速度、侧向加速度和向心加速度参数,并经姿态算法计算获得车轮运动姿态中的速度参数与车轮运动姿态,所述姿态中的速度包括前进速度和侧向速度;所述车轮运动姿态角包括外倾角侧偏角和横摆角;
通过三维加速度参数切向加速度、侧向加速度和向心加速度参数获得车轮的角加速度
将车轮运动姿态:切向加速度、侧向加速度、向心加速度、前进速度、侧向速度、角加速度、外倾角、侧偏角、横摆角的数据进行融合并对其分析获得车轮姿态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轮载式智能传感车轮运动姿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陀螺捷联式微惯性测量单元是否正常工作是通过车轮运动姿态参数的融合进行检查与判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轮载式智能传感车轮运动姿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轮胎内无陀螺捷联式微惯性测量单元的温度测量用于对车轮运动姿态参数中的切向加速度、侧向加速度和向心加速度三个参数进行温度补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轮载式智能传感车轮运动姿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陀螺捷联式微惯性测量单元设置在车轮轮毂赤道面的表面上。

说明书全文

基于轮载式智能传感车轮运动姿态监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安全运行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监测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车轮运动姿态的瞬时状态的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机动车运行安全状态监测技术是保证机动车安全行驶的主要手段,也是机动车运行安全检测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采用机动车运行安全状态监控技术对机动车运行安全状态和运行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和预防机动车故障,发展监测、控制、管理和决策于一体的安全监控网络体系,对机动车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重大的社会公益技术工作,是保障机动车辆运行安全重要的技术支撑,是政府管理部对机动车安全运行的非常重要的技术保障;它不仅能提高机动车安全运行的技术保障能和减少交通事故,而且对促进机动车工业及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0003] 机动车运行安全状态监测主要包括监测机动车(车身、车轮)运动姿态参数、动载荷参数、制动性能参数。机动车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制动、加速、转向直线行驶等工况,车轮是机动车行驶过程中唯一与地面接触部件,在机动车行驶过程中,轮胎上以稳定状态和以各种瞬时状态滚动的任何点都进行一种运动,对车轮每一时刻的运动姿态,上述运动都可以用车轮在三个空间方向上速度:前进速度、侧向速度、向心速度和车轮姿态度:外倾角侧偏角、横摆角来代表。包含丰富的机动车运行信息(运动姿态、驱动力、制动力、动载荷、转动、冲击),通过监测车轮的运动姿态可以获得最直接、最真实、最丰富的机动车安全运行信息。车轮运动姿态参数对车身运动姿态参数、动载荷参数、制动性能参数都有决定性的影响,是衡量衡量轮胎不平衡度、松动、飞脱的状态和趋势。
[0004] 目前,对车轮运动的监测只是涉及到轮胎局部加速度曲线的获得,没有对车轮运动姿态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无法分析车轮运动姿态参数对车身运动姿态参数、动载荷参数、制动性能参数的影响。所以需要对机动车轮胎运动姿态进行监测和预测才能全面反映机动车运行安全状态;而且在现有技术中是将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轮胎里面,由于轮胎在与地面的接触时轮胎里面的传感器会受到冲击,从而使加速度曲线产生周期变化,而使所测加速度曲线失真,二无法表示车轮实际的加速度状态;同时,由于加速度测量的不真实,没有也无法对车轮的三维加速度、姿态角度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计算。所以车轮的运动姿态监测不全面,没有、也无法建立车轮运动姿态与车身运动姿态的关系。
[0005] 发明内容
[0006] 为解决上述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测精度、实时性好,数据处理能力强的机动车轮载式车轮运动姿态监测方法。
[0007]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基于轮载式智能传感车轮运动姿态监测方法,包括: [0009] 通过无陀螺捷联式微惯性测量单元感知车轮的三维加速度,该加速度包括:切向加速度、侧向加速度和向心加速度
[0010] 利用三维加速度参数切向加速度、侧向加速度和向心加速度参数,并经姿态算法计算获得车轮运动姿态中的速度参数与车轮运动姿态角,所述姿态中的速度包括前进速度和侧向速度;所述车轮运动姿态角包括外倾角、侧偏角和横摆角;
[0011] 通过三维加速度参数切向加速度、侧向加速度和向心加速度参数获得车轮的角加速度
[0012] 将车轮运动姿态:切向加速度、侧向加速度、向心加速度、前进速度、侧向速度、角加速度、外倾角、侧偏角、横摆角的数据进行融合并对其分析获得车轮姿态的变化趋势。 [0013] 所述无陀螺捷联式微惯性测量单元是否正常工作是通过车轮运动姿态参数的融合进行检查与判断。所述轮胎内无陀螺捷联式微惯性测量单元的温度测量用于对车轮运动姿态参数中的切向加速度、侧向加速度和向心加速度三个参数进行温度补偿。所述无陀螺捷联式微惯性测量单元设置在车轮轮毂赤道面的表面上。
[0014]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5] 1、通过应用无陀螺捷联式微惯性测量技术测量车轮运动姿态,现实了对机动车车轮运动姿态进行监测;
[0016] 2、通过车轮运动姿态参数分析其对车身运动姿态参数、动载荷参数、制动性能参数的影响;
[0017] 3、通过分析预测程序将车轮运动姿态数据与其历史数据分析比较,获得车轮运动姿态的趋势,增加对车轮运动姿态的预测功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相对独立的测量平台,并能够提供统一数据接口模式供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加以应用。
[0018] 4、在高中低各运行速度下对机动车实际运行工况进行动态监测; [0019] 5、车轮运动姿态参数能够衡量轮胎的不平衡度、松动、飞脱的姿态状态和趋势。 [0020]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发明所述基于轮载式智能传感车轮运动姿态监测方法流程图; [0022] 图2本发明所涉及轮载式智能传感车轮运动姿态监测系统整体布置图; [0023] 图3本发明所涉及轮载式智能传感车轮运动姿态测量模安装示意图; [0024] 图4是本发明机所述基于轮载式智能传感车轮运动姿态监测系统硬件结 构示意图;
[0025] 图5分别示出利用图4的智能传感模块监测的一个轮胎其中一个规定点的向心、切向和侧向加速度的曲线。
[0026]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轮载式智能传感车轮运动姿态监测方法,其中, [0029] 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 步骤101通过无陀螺惯性测量单元用于感知车轮的三维加速度; [0031] 三维加速度包括:切向加速度、侧向加速度和向心加速度。
[0032] 步骤102利用三维加速度参数切向加速度、侧向加速度和向心加速度参数,并经姿态算法计算获得车轮运动姿态中的速度参数与车轮运动姿态角;
[0033] 所述姿态中的速度包括前进速度和侧向速度;所述车轮运动姿态角包括外倾角、侧偏角和横摆角。
[0034] 步骤103通过三维加速度参数中切向加速度、侧向加速度和向心加速度参数获得车轮的角加速度。
[0035] 步骤104将车轮运动姿态的数据进行融合并对其分析获得车轮姿态的变化趋势; [0036] 车轮运动姿态包括切向加速度、侧向加速度、向心加速度、前进速度、侧向速度、角加速度、外倾角、侧偏角、横摆角。
[0037] 参见图2,为基于轮载式智能传感车轮运动姿态监测方法所采用的系统整体布局图,包括机动车1、车轮2及车轮姿态测量模块3,其中车轮姿态测量模块包含有多个,并且每个车轮姿态测量模块3分别安装于各个车轮的轮毂赤道表面上,车轮姿态测量模块3还与安装车内的中央控制模块通过无线射频实现双向通讯。
[0038] 参见图3,车轮制动性能智能传感模块安装于车轮轮毂赤道面的表面上,车轮智能传感模块的安装要求:加速度传感器的三个敏感轴X轴、Y轴、Z轴分别指向轮毂切线方向、轮毂的侧向、轮毂的轴心的方向;坐标系Oxyz是正交的右手坐标系。
[0039] 参见图4,本发明涉及的基于轮载式车轮制动性能监测方法的硬件系统,包括安装于各个车轮内的车轮姿态测量模块2和安装于车内的车内中央控制模块3;(1)车轮姿态测量模块2包含第一无陀螺惯性测量单元2a、调理单元2b、无线单片机2c和第一电源2d;该第一无陀螺惯性测量单元2a包括一个三轴加速度传感器21a和温度传感器21b;三轴加速度传感器21a和温度传感器21b输出模拟信号,该第一无陀螺惯性测量单元2a与调理单元2b电气连接;调理单元2b用于对输入的加速度和温度信号进行滤波和调压,该调理单元2b与无线单片机2c相互连接,该信号为模拟信号;无线单片机2c的自检信号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检查三轴加速度传感器21a工作是否正常;无线单片机2c片上集成无线收发电路和单片机,用于进行传感采集、运算并实现与车内中央控制模块3的双向通信功能;
第一电源4d是为第一无陀螺惯性测量单元2a、调理单元2b和无线单片机2c提供直流电源;其中,第一无陀螺惯性测量单元2a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21a采用一个两轴加速度传感器ADXL323和一个单轴加速度传感器ADXL193组合而成,无线单片机2c采用CC2510F32;
(2)车内中央控制模块3包含无线单片机3a、第二无陀螺惯性测量单元3b、第二电源3c、ARM处理器3d及人机交互单元3e;该无线单片机3a实现与车轮智能传感模块通信功能,通过数字信号与ARM处理器3d相互连接;第二无陀螺惯性测量单元3b与ARM处理器3d相互连接,该信号为数字信号;第二电源3c为无线单片机3a、第二无陀螺惯性测量单元3b、ARM处理器3d及人机交互单元3e提供直流电源;人机交互单元3e由液晶屏31e、触摸屏32e、蜂鸣器33e、CAN接口34e组成;液晶屏31e用于输出显示ARM处理器3d的输出显示信息,包括车轮动载荷参数、状态等参数; 触摸屏32e用于设置参数、查询数据;蜂鸣器33e用于出现故障时由ARM处理器3d驱动发出警示;CAN接口34e用于提供其他CAN设备访问车内中央控制模块3的接口;其中,无线单片机3a(2c)采用CC2510F32。
[0040] 其工作过程为:无陀螺捷联式微惯性测量单元2a输出的切向加速度、侧向加速度、向心加速度、温度模拟信号经调理单元2b信号调理后,经无线单片机2c的ADC外设转换成数字信号,以中断触发方式提供给无线单片机2c的CPU访问;无线单片机2c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驱动自检信号对加速度传感器进行自检;无线单片机中的微处理器对信号进行数字滤波、补偿计算得出车轮运动姿态中的三维加速度,包括:切向加速度、侧向加速度、向心加速度,表征车轮任何瞬时三维加速度的状态,由智能传感模块监测的一个轮胎其中一个规定点的向心、切向和侧向加速度的曲线(参见图5);通过无线单片机2c内部的无线收发电路将数据发射输出到车内中央处理模块3的无线单片机3a,同时通过该无线单片机2c内部的无线收发电路也可接收来车内中央处理模块3通过无线单片机发送过来的命令;
车内中央处理模块3的任务:①接收来自车身智能惯性测量单元3b的车身姿态信息;②通过无线单片机3a接收来自内中央控制模块2的数据,必要时候通过无线单片机向车轮智能传感模块发送命令;无线单片机3a中的微处理器对接收到的车轮运动姿态中的三维加速度,包括:切向加速度、侧向加速度、向心加速度进行信号速度计算得出车轮的前进速度、侧向速度,表征车轮任何瞬时速度的状态;③对接收到的来自无线单片机3a和无陀螺惯性测量单元3b发送过来的加速度、速度数据,经姿态计算、制动计算得出车轮的制动性能参数,该参数包括:车轮滑移率、车轮路面附着系数、车轮制动力、车轮制动减速度;④对上述车轮制动性能数据进行主动安全评价及趋势预测;⑤对车轮制动性能数据与车身制动性能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及分析以便对车轮智能传感模块是否正常工作作出判断,并预测车轮制动性能的变化趋势;⑥通过控制液晶屏31e输出显示车轮制动性能信息、评价等级、趋势预测信息等; ⑦处理触摸屏32e触发的中断并进行参数设置及历史查询等操作;⑧当出现异常时用数字信号驱动蜂鸣器33e作出蜂鸣警示;⑨建立用于存储相关制动性能数据及历史数据的电子数据表格以供其他CAN总线外部设备通过CAN接口34e访问。
[00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