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加速 / 角加速度 / 旋轨来复式推进器

旋轨来复式推进器

阅读:9发布:2022-06-01

专利汇可以提供旋轨来复式推进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旋轨来复式 推进器 属于 流体 推进器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旋轨来复式驱动方式,实现 冲压 弹射推进方式,实现推进效率接近1,实现主动体系模式,在主动体系模式下实现控制航行器前进、转向、倒航等新的控制方式——内置控制方式。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要点:由旋轨 驱动器 (1)、U推进器(2)、万向底盘(3)和气控系统(4)等四个子系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旋轨来复式推进器可被广泛应用于所有类型的 船舶 舰艇中,甚至,它还可被广泛应用于所有类型的飞机和机动车中。,下面是旋轨来复式推进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旋轨来复式推进器涉及到动的驱动方式、对流体的推进方式、推进器系统的推进效率、所在力学体系的体系模式和控制航行器前进、转向、倒航的控制方式,其特征是旋轨驱动器(1)、U推进器(2)、万向底盘(3)和气控系统(4)等四个子系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
旋轨驱动器(1)是由主驱动器(5)、动力轮(6)、主轴承一(7)、主轴承二(8)、内从驱(9)、外从驱(10)等组件和部件所构成的旋轨驱动器子系统;
外滑轨一(11)、外滑轨二(12)和外滑轨三(13)是三条横截面为三形的长条制滑轨(皆平行于外从驱(10)轴线),它们共同构成一组光滑钢制轨道,两端固装于机壳,其形状尺寸与外从驱(10)正柱面内的长条形三角轨道槽(被省略画出)相匹配,外从驱(10)可在这组光滑钢制轨道支撑和约束下沿其轴线方向作来复式直线运动;外卡口一(14)和外卡口二(15)是在外从驱(10)左端面内设置的两个卡口,在执行机构的操作下,外卡口可以自动卡合(咬合)或开启(张开口),其结构尺寸与U推进器(2)上的卡头相匹配;内滑轨一(16)、内滑轨二(17)和内滑轨三(18)是三条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长条钢制滑轨(皆平行于内从驱(9)轴线),它们共同构成一组光滑钢制轨道,其形状尺寸与内从驱(9)负柱面内的长条形三角轨道槽(被省略画出)相匹配,内从驱(9)可在这组光滑钢制轨道支撑和约束下沿其轴线方向作来复式直线运动;内卡口一(19)和内卡口二(20)是在内从驱(9)左端面内设置的两个卡口,在执行机构的操作下,内卡口可以自动卡合(咬合)或开启(张开口),其结构尺寸与U推进器(2)上的卡头相匹配;机架一(21)代表左侧机壳,机架二(22)和机座(23)代表右侧和底部机壳,起固定机件的作用;
主驱动器(5)是由主驱动器柱体(24)、正驱动头一(25)、正驱动头二(26)、负驱动头一(27)、负驱动头二(28)等部件所构成的组件,其中,主驱动器柱体(24)是一个钢制空心圆柱体,在该圆柱体正柱面中部的一条直径两端固装正驱动头一(25)和正驱动头二(26),在其负柱面中部的一条直径两端固装负驱动头一(27)和负驱动头二(28),且这两条直径线互相垂直,各驱动头顶部设有光滑凹槽;当动力轮(6)旋转时,直接驱动主驱动器柱体(24)及四个驱动头绕其两端主轴承旋转;
内从驱(9)是由内从驱柱体(29)、正旋轨一(30)、正旋轨二(31)、正岛桥一(32)、正岛桥二(33)等部件所构成的组件,套装于主驱动器(5)内腔,与主驱动器共轴线;其中,内从驱柱体(29)是一个钢制空心圆柱体,在该圆柱体正柱面内加工制造出正旋轨一(30)、正旋轨二(31)两条螺旋轨道和六个正岛桥(图7中只画出正岛桥一(32)、正岛桥二(33)两个正岛桥,其余四个被省略画出);正旋轨一(30)和正旋轨二(31)是三维空间中的两条鞍形双纽线状闭合回路凹槽式螺旋轨道,且二者呈俯仰式对称分布于内从驱柱体(29)正柱面内,其俯视图呈一条伯努利双纽线“∞”形,把上述特征的两条正螺旋轨道组合结构称为正双龙螺旋轨道;以正旋轨二(31)为例,观察螺旋轨道的轨迹路线和内从驱(9)的运动规律,正旋轨二(31)的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该螺旋轨道从正柱面的迎面绕到背面(由于螺旋轨道的对称性,在前半个周期的行程中实线表示迎面螺旋轨道段,而在后半个周期的返程中实线又可表示背面螺旋轨道段;同理,在前半个周期的行程中虚线表示背面螺旋轨道段,而在后半个周期的返程中虚线又可表示迎面螺旋轨道段),设初始状态位置为负驱动头二(28)位于正旋轨二(31)的左边底部(负驱动头二(28)作圆周运动的方向:从左视图观察为逆时针旋转方向;负驱动头二(28)被光滑嵌入正旋轨二(31)凹槽内),当负驱动头二(28)自初始状态位置开始转动半圈到达其圆周顶部时,从相对运动的角度来看,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负驱动头二(28)走过迎面实线螺旋轨道段,并到达正旋轨二(31)的中间顶部(作为相对运动,实际是内从驱(9)沿其平轴线方向向左运动四分之一周期);负驱动头二(28)继续旋转后半圈,从圆周顶部到达底部(走完第一圈),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负驱动头二(28)从正旋轨二(31)的中间顶部绕到背面虚线螺旋轨道段,并到达正旋轨二(31)的右边底部(作为相对运动,实际是内从驱(9)沿其水平轴线方向向左运动四分之二周期,即内从驱(9)完成了前半个周期的行程,把内从驱(9)在此刻的位置称作内从驱的左止点);
负驱动头二(28)继续旋转半圈(第二圈开始),从其圆周底部到达顶部,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负驱动头二(28)从正旋轨二(31)的右边底部绕到迎面虚线螺旋轨道段(在后半个周期的返程中,虚线又可表示迎面螺旋轨道段),并到达正旋轨二(31)的中间顶部(作为相对运动,实际是内从驱(9)沿其水平轴线方向向右运动四分之三周期);负驱动头二(28)继续旋转后半圈(第二圈的后半圈),从圆周顶部到达底部(走完第二圈回到初始状态位置),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负驱动头二(28)从正旋轨二(31)的中间顶部绕到背面实线螺旋轨道段(在后半个周期的返程中,实线又可表示背面螺旋轨道段),并到达正旋轨二(31)的左边底部(作为相对运动,实际是内从驱(9)沿其水平轴线方向向右运动四分之四周期,即一个完整周期的行程结束,内从驱(9)返回到初始状态位置,把内从驱(9)在此刻的位置称作内从驱的右止点),至此,螺旋轨道正旋轨二(31)的完整轨迹路线被走完,这一轨迹路线具有代表性,旋轨驱动器(1)中共有四条螺旋轨道,其轨迹路线皆与正旋轨二(31)的轨迹路线相同,把轨迹路线与正旋轨二(31)的轨迹路线相同的螺旋轨道称作盘龙螺旋轨道;此后,内从驱(9)的运动便周而复始,重复这一周期性的来复式直线运动,直到主驱动器(5)停止驱动为止;可用同样方法,对正旋轨一(30)与负驱动头一(27)的轨迹路线与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不再赘述;在两条正螺旋轨道自交叉和互交叉的轨道交叉道口中央处固装正岛桥(如正岛桥一(32)、正岛桥二(33)等六个正岛桥),用于防止主驱动器(5)的负驱动头行至交叉道口时发生“踩空”现象,正岛桥的形状尺寸匹配于主驱动器(5)的负驱动头顶部凹槽;主驱动器(5)的两个负驱动头与内从驱(9)的两条正螺旋轨道一一对应,一个负驱动头被光滑嵌入一条正螺旋轨道凹槽内(即一头一轨),当主驱动器(5)旋转时,其负驱动头作圆周运动,并与其正螺旋轨道凹槽壁相互作用,在该作用的驱动下,内从驱(9)便沿其轴线方向做来复式直线运动;主驱动器(5)的两个负驱动头对内从驱(9)构成一个力偶作用,保证了内从驱(9)在其径向上的稳定性
外从驱(10)是由外从驱柱体(34)、负旋轨一(35)、负旋轨二(36)、负岛桥一(37)等部件所构成的组件,套装于主驱动器(5)外围,与主驱动器共轴线;其中,外从驱柱体(34)是一个钢制空心圆柱体,在该圆柱体负柱面内加工制造出负旋轨一(35)、负旋轨二(36)两条螺旋轨道和六个负岛桥(图8中只画出一个负岛桥一(37),其余五个被省略画出);负旋轨一(35)和负旋轨二(36)是三维空间中的两条马鞍形双纽线状闭合回路凹槽式螺旋轨道,且二者呈相向侧卧式对称分布于外从驱柱体(34)负柱面内,其主视图呈一条伯努利双纽线“∞”形,把上述特征的两条负螺旋轨道组合结构称为负双龙螺旋轨道;这两条负螺旋轨道的轨迹路线和外从驱(10)的运动规律都与内从驱(9)的情况类同,不再赘述;在三维空间中,负双龙螺旋轨道与正双龙螺旋轨道,二者就相应的对称面而言,其相对方位互为垂直正交布局;在两条负螺旋轨道自交叉和互交叉的轨道交叉道口中央处固装负岛桥(如负岛桥一(37)等六个负岛桥),用于防止主驱动器(5)的正驱动头行至交叉道口时发生“踩空”现象,负岛桥的形状尺寸匹配于主驱动器(5)的正驱动头顶部凹槽;主驱动器(5)的两个正驱动头与外从驱(10)的两条负螺旋轨道一一对应,一个正驱动头被光滑嵌入一条负螺旋轨道凹槽内(即一头一轨),当主驱动器(5)旋转时,其正驱动头作圆周运动,并与其负螺旋轨道凹槽壁相互作用,在该作用的驱动下,外从驱(10)便沿其轴线方向做来复式直线运动;主驱动器(5)的两个正驱动头对外从驱(10)构成一个力偶作用,保证了外从驱(10)在其径向上的稳定性;外从驱(10)的运动分析与内从驱(9)的情况相同,二者的区别仅在于螺旋轨道所在柱面的正、负;
内从驱(9)和外从驱(10)的运动方式皆为来复式直线运动,但二者的相对运动方向互为交错反向,这就构成了旋轨驱动器(1)的来复式(推拉式)驱动方式,因此,旋轨来复式推进器能够实现旋轨来复式驱动方式;当设定内从驱(9)和外从驱(10)二者的长度、质量相等时,由于内从驱(9)和外从驱(10)在轴向上做互为逆向的对称运动(来复式运动),与主驱动器(5)的正、负驱动头形成的两个力偶作用效果,使得旋轨驱动器(1)子系统的质心位置始终保持固定不动,保证了旋轨驱动器(1)无机械振动源,所以,旋轨驱动器(1)不会产生机械振动噪声,因此,旋轨来复式驱动方式为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的平稳运行、无机械振动噪声提供了物质技术保证;
U推进器(2)是由U气桥(38)和两个弹射单元等所构成的U推进器子系统;U气桥(38)是由U滑塞一(43)和U滑塞二(57)的右端面及其之间的U形钢制圆筒的下底部部分所构成的一个密闭定容器,在U气桥(38)上设置U气桥传感器(39)和U气桥(40);由U卡头一(41)、U推杆一(42)、U滑塞一(43)、U气室一(44)、均压器一(45)、气道阀一(46)、气道传感器一(47)、管道一(48)、均压器二(49)、弹射头一(50)、弹射气室一(51)、弹射滑塞一(52)、弹射口一(53)、弹射口传感器一(54)等部件构成了第一个弹射单元(简称第一弹射器);由U卡头二(55)、U推杆二(56)、U滑塞二(57)、U气室二(58)、均压器三(59)、气道阀二(60)、气道传感器二(61)、管道二(62)、均压器四(63)、弹射头二(64)、弹射气室二(65)、弹射滑塞二(66)、弹射口二(67)、弹射口传感器二(68)等部件构成了第二个弹射单元(简称第二弹射器);其中,第一弹射器和第二弹射器的结构尺寸和工作原理完全相同;
由均压器一(45)、管道一(48)和均压器二(49)构成了第一个弹射单元气道,由均压器三(59)、管道二(62)和均压器四(63)构成了第二个弹射单元气道;在第一弹射器中,U卡头一(41)、U推杆一(42)、U滑塞一(43)这三个部件固装成一个组件,U卡头一(41)的结构尺寸与旋轨驱动器(1)上的内、外卡口相匹配并可以卡合连接或者开口分离,构成旋轨驱动器(1)和U推进器(2)二者之间的接口界面;U滑塞一(43)可在U气室一(44)内左右光滑运动且与U气室壁之间为动密封;U气室一(44)是由U形钢制圆筒的一侧直圆筒部分与U滑塞一(43)的左端面所构成的一个变容器,并通过弹射单元气道与弹射气室一(51)连通;
均压器一(45)是一个圆盒形装置,它作为弹射单元气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被用来均衡高压气体在弯道处的非对称冲压作用,以保障弹射单元气道的气动稳定性,每个弹射器中设有两个均压器,其结构尺寸和作用都完全相同;气道阀一(46)与气控系统(4)连接,参与实时调控弹射单元中的工质气体量,以维持第一弹射器中工质气体(把工作介质气体简称为工质气体)的工作压力;气道传感器一(47)与控制器(85)连接(连接线路被省略画出),以实时监测弹射单元中工质气体的压力值,为实时调控第一弹射器中工质气体量提供依据;管道一(48)是构成弹射单元气道的钢制圆管部件,均压器二(49)用于均衡高压气体在弯道处的非对称冲压作用;弹射头一(50)是一个钢制圆筒装置,其右端面为敞开口——弹射口一(53),它与弹射滑塞一(52)的左端面共同构成弹射气室一(51)变容器,通过弹射单元气道,弹射气室一(51)与U气室一(44)连通,换言之,由U气室一(44)、第一个弹射单元气道和弹射气室一(51)构成了第一弹射器的工质气体空间;U气室一(44)的最大容积大于弹射气室一(51)的最大容积;弹射滑塞一(52)可在弹射头一(50)内腔左右光滑自由运动,但工作时弹射滑塞一(52)与U滑塞一(43)保持动态同步,且与弹射头一(50)内壁之间为动密封;弹射口一(53)是外界流体(水或空气)进出弹射头一(50)的入口或出口;把弹射滑塞一(52)位于左止点时,充满弹射头一(50)容积的外界流体称为弹射流体;
弹射流体的出口方向与船舶前进方向相同;弹射口传感器一(54)与控制器(85)连接,以实时监测弹射口一(53)处外界流体压力(静压力或动压力),为U推进器(2)中各工质气体的工作压力调控提供基准参照依据;在第二弹射器中,各个部件的结构尺寸和作用与第一弹射器中的相应部件完全相同,且相应的名词(如弹射流体等)也都同理定义并通用;
U气桥(38)具有两个重要作用,在物理上,它把两个弹射器的工质气体空间隔离开,形成两个彼此独立密闭的工质气体空间,构成了两个独立对称的弹射单元,为匹配旋轨来复式驱动方式提供了硬件保障,不仅如此,它还保障弹射单元在返程过程中其U滑塞不受外界流体压力作用(即无兜现象),从而避免了能量的无为消耗;在气动效果上,它又将两个弹射器的工质气体空间有机地关联起来,使得U气桥(38)的工质气体空间和两个弹射器的工质气体空间这三个彼此独立的工质气体空间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这使得U推进器(2)整体上两端(两个弹射滑塞或两个弹射口)所受外界流体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从而使得U推进器(2)无需克服外界流体压力(静压力或动压力)做无用功,推力几乎全部用于做有用功,换言之,弹射能量几乎全部转换成弹射流体的动能,不仅如此,开始返程的弹射单元还将把其工质气体的压缩内能(工质气体因压缩而增加的分子内能)通过U气桥(38)传递给开始推进的弹射单元,对推进中的弹射单元贡献正向能量增益,把这种正向能量增益方式称作内能正反馈,内能正反馈使得压缩内能不再成为系统能量内耗的主角,从而使得U推进器(2)子系统压缩工质气体所付出的能量代价降到最低值,所以,U推进器(2)具有极高的能量利用率也得益于U气桥(38)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内能正反馈方式;U气桥传感器(39)与控制器(85)连接,以实时监测U气桥(38)中的工质气体压力值,并为实时调控其工质气体量提供依据;U气桥阀(40)与气控系统(4)连接(连接部件被省略画出),参与实时调控U气桥(38)中的工质气体量,以维持U气桥(38)中工质气体的工作压力;U推进器(2)子系统的外壳被固装于船体;
首先观察在没有U气桥(38)连接情况下,一个弹射单元的工作过程,以大地为惯性参考系,设海水相对大地静止不动,船舶相对大地的速度为V船,弹射流体的质量为M,弹射流体相对船体(弹射头)的初始速度为V弹初(该速度也是弹射滑塞相对弹射头的初始速度,其值为零),弹射流体相对船体的出口速度为V弹出(即弹射流体被弹射滑塞推动经过弹射口处的速度),弹射滑塞的推水方向与船舶前进方向相同,弹射滑塞的半径为R其行程为L,推力(工质气体的工作压力)为P推,流体压力(弹射口处海水的压力)为P流,合外力对弹射流体所作的功为A,弹射流体的初始动能为E初始、出口动能为E出口,弹射流体的动能增量为ΔE,则有
2
合外力对弹射流体所作的功为A=(P推-P流)πR×L (1-1)
弹射流体的初始动能为
弹射流体的出口动能为
弹射流体的动能增量为
依据动能定理及(1-1)、(1-2)两式得
式(1-3)是在没有U气桥(38)连接情况下,一个弹射单元工作时其弹射流体的动能定理;其中,推力P推对弹射流体作正功,弹射流体动能增大;流体压力P流对弹射流体作负功,弹射流体动能减小,换言之,弹射单元需要克服外界流体压力(静压力或动压力)做无用功;
现在,由于有U气桥(38)将两个弹射单元工质气体空间有机地关联起来,U推进器(2)整体上两端(两个弹射口)所受流体压力P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作用相互抵消掉了,因此,在U推进器(2)中弹射流体的动能定理应为
比较(1-3)、(1-4)两式显然有
2 2
P推πR×L>(P推-P流)πR×L
则(1-4)式等号右边的动能增量大于(1-3)式右边的动能增量,所以说U推进器(2)无需克服流体压力P流(静压力或动压力)做无用功,推力P推全部用于做有用功,或者说,弹射能量全部转换成弹射流体的动能;
式(1-4)表明,U推进器(2)中弹射流体的动能增量 不仅与弹
射流体的出口速度V弹出有关,还与船舶的速度V船有关;当弹射流体的出口速度V弹出一定时,船舶的速度V船越大,弹射流体的动能增量就越大,这表明推力(P推πR2)对弹射流体所做的功(P推πR2×L)也越大,由于弹射流体的位移量L(即弹射滑塞的行程)为一常量,所以,功(P推πR2×L)越大是推力(P推πR2)增大所产生的结果,由于作用的相互性(或运动的相对性),便形成了海水(流体)对弹射口处逆向作用增强的效果,这就构成了U推进器(2)的冲压弹射推进方式,因此,旋轨来复式推进器能够实现冲压弹射推进方式;
在弹射头中,由于弹射滑塞的迎水面垂直于弹射流体的运动方向,或者说,推力矢量的方向与弹射流体位移矢量 的方向相同(即两个矢量夹角α为零),所以,推力对弹射流体所做的功为
式(1-5)表明,推力 对弹射流体所做的功为最大值,换言之,推力 无
任何分量损失,全部奉献于做有用功过程;设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摩擦消耗的能量为Δε(Δε为一较小值),考虑到U推进器(2)无需克服流体压力P流做无用功、推力P推全部用于做有用功和内能正反馈方式等,则输入到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的总能量在量值上
2
等于P推πRL+Δε,参照(1-4)和(1-5)两式,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的推进效率η为式(1-6)表明,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具有极高的推进效率,因此,旋轨来复式推进器能够实现推进效率接近1;
万向底盘(3)是由圆平台(69)、圆凹轨道(70)、旋轨驱动器空间(71)、罗盘环(72)、罗盘球一(73)、罗盘球二(74)、甲板圆轨道(75)、喇叭柱(76)、底盘球(77)、船体基座(78)等部件和基础件所构成的万向底盘子系统;其中,圆平台(69)是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钢制圆盘,在该钢制圆盘圆周上加工制造出类似于滑轮圆周上的凹槽式轨道,该圆周凹槽式轨道被简称为圆凹轨道;圆平台(69)中央区域是一被凿空的矩形空间,该矩形空间及其上下邻近空间所形成的长方体空间被简称为旋轨驱动器空间,旋轨驱动器(1)被安装固定在圆平台(69)上,即被置于旋轨驱动器空间(71)中,换言之,旋轨驱动器(1)和万向底盘(3)二者被固装成一体(图1中为阅图清晰起见,将旋轨驱动器(1)和万向底盘(3)分开绘制);
罗盘环(72)是一个形状尺寸匹配于圆凹轨道(70)的钢制圆环体,其横截面呈矩形,在该钢制圆环体直径两端位置处光滑镶嵌着罗盘球一(73)和罗盘球二(74)两个滚珠式钢球,构成了罗盘环组件,该罗盘环组件被光滑嵌入圆凹轨道(70)内并能够绕圆平台(69)光滑转动,罗盘球一(73)和罗盘球二(74)即能够自身自由转动(自转)、又能随罗盘环(72)一起转动(公转),其最外围接触界面就是船舱甲板上的甲板圆轨道(75),由圆凹轨道(70)、罗盘环(72)、罗盘球一(73)、罗盘球二(74)等部件构成了一个大型轴承式转动机构;喇叭柱(76)是一个喇叭圆筒形的钢制喇叭柱体,其上端敞口并与圆平台(69)固装成一体,其下端采用钢制半球面体封底并且光滑嵌套在底盘球(77)上;底盘球(77)为一钢制圆球体且与船体基座(78)固装成一体,船体基座(78)固装于船舱体上,底盘球(77)与船体基座(78)和船舱体三者固装成一体属于船体部分;所以,万向底盘(3)子系统是一个半球面约束系统,在其约束范围外具有广泛的运动自由度
由于旋轨驱动器(1)是被安装固定在圆平台(69)上,即旋轨驱动器(1)和万向底盘(3)二者被固装成一体,所以,当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工作时,旋轨驱动器(1)的反作用力通过圆平台(69)传递给罗盘环(72)上的罗盘球一(73)和罗盘球二(74)两个滚珠式钢球,形成了两个罗盘球对甲板圆轨道(75)的推力,这个推力就是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对船舶的驱动推力,更确切地说,该推力就是包含旋轨来复式推进器在内的流体方推动航行器方(船舶)航行的驱动力,就该力学体系而言,上述这一组织架构和作用方式所构成的力学体系模式就是本发明所称的主动体系模式;其中,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归属该力学体系的流体方;罗盘球一(73)、罗盘球二(74)和罗盘环(72)等部件就是本发明所称的推进器系统的终端控制设备,该终端控制设备与航行器方直接接触并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双方的作用界面(即两个罗盘球与甲板圆轨道(75)之间的接触面)位于船舱内部——航行器内部;因此,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能够实现主动体系模式;从外观整体上看去,主动体系模式使得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的推进姿态犹如波涛大海中的一条巨龙,这条威力无比的巨龙高昂神奇的龙头推动着船舶乘风破浪神勇远航,因此,又把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简称为神龙推进器;体系模式决定控制方式;
气控系统(4)是由充气机(79)、充气阀(80)、高压缸(81)、高压阀(82)、低压缸(83)、低压阀(84)、控制器(85)、执行机构(86)等设备和部件所构成的气控系统子系统;其中,充气机(79)用作气源,为高压气缸(81)提供或补充气体;高压气缸(81)用来调控U推进器(2)中各工质气体的气体量、并为加力挡推进时提供增量工质气体加入助推;低压汽缸(83)用作U推进器(2)中各工质气体的气体缓冲器并协助高压缸(81)调节气体量;控制器(85)是以计算机微处理器为主要计算设备所构成的智能控制子系统(原理图被省略画出),它采集操纵设备和传感器等外部设备信号,经过运算处理后控制执行机构(86)完成指定的操作任务;执行机构(86)是由电动设备和机械装置所构成的机电操作子系统(原理图被省略画出),它受控于控制器(85)或操纵设备;所谓操纵设备是指航行器驾驶舱内的各种驾驶操控装置,包括系统电源总开关(含有马达开关)、挡位键、方向盘和脚踏板等装置;充气机(79)、充气阀(80)、高压缸(81)、高压阀(82)、低压缸(83)、低压阀(84)、和U推进器(2)、万向底盘(3)及旋轨驱动器(1)中的相关设备都是在控制器(85)和执行机构(86)的统一控制操作下协调一致工作的;
体系模式决定控制方式,在主动体系模式下,实现控制航行器前进、转向、倒航等新的控制方式——内置控制方式;设计安装方案为旋轨来复式推进器安装于船舶尾部船舱内,只把两个弹射头与海水连通,其弹射滑塞一(52)和弹射滑塞二(66)的推水方向与船舶前进方向相同,其圆平台(69)位于通过船舶质心的水平面内,且圆平台(69)的圆心与船舶质心之间的连线位于船舶纵向轴线上;罗盘柄(87)是与罗盘环(72)固装为一体的罗盘环手柄,受控于执行机构(86),其转动状况代表罗盘环(72)的转动状态,其转动范围与轨迹由罗盘柄轨道(88)示意;模拟杆(89)是一个虚拟杆,用以模拟简化罗盘环(72),便于观察推力的控制状况;则欲使船舶正向航行(简称正航——前进)时,通过操纵挡位键和方向舵盘(皆被省略画出)由执行机构驱动罗盘柄(87)至零度位置,在零度位置时,罗盘球一(73)和罗盘球二(74)对船舶的推力矢量分别为 和 即两个推力矢量大小相等、方向皆水平指向正前方,则船舶所受总推力 为
矢量式
标量式 F=F1+F2=2F1 (2-1)’
式(2-1)’表明,总推力 只产生推动船舶正向前进的效果;
当欲使船舶转向时,例如使船舶左转向(即船头左转向,船尾右转向),通过操纵方向舵盘由执行机构驱动罗盘柄(87)转动至罗盘环正转θ角(90)位置,或者说,模拟杆(89)转动至模拟杆正转θ角(91)位置,即模拟杆正转θ角(91)代表罗盘环正转θ角(90),在该θ角位置时,罗盘球一(73)和罗盘球二(74)对船舶的推力矢量分别为 和 则船舶所受总推力 为
矢量式
式(2-2)中, 和 是推力 的两个分量; 和 是推力 的两个分量;而
和 是两对分量组合,其中, 分量组合中的两个分力
和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而 分量组合中的两个分力 和 是一对
平衡力,其合力为零;考虑到分力 和 二者之间的距离与船舶长度相比较可以忽略不计,则船舶所受总推力 可写为
标量式 F=F11+F21=2F11 (2-2)’
在总推力 控制下,船舶的运动是一种复合运动,即由船舶绕其质心的转动和随其质心的平动所构成的一种复合运动,把这一复合运动称作船舶的转向运动;以大地为惯性参考系,设船舶长度为2R、质量为m、质心位于船舶长度中心点,船舶对通过质心的逻辑转轴转动惯量为Ic、相对大地转动角加速度为 (所谓逻辑转轴是指通过船舶质心且垂直于水平面的一根虚拟轴线),相对大地船舶质心加速度为 海水相对大地静止不动,海水对船舶的平动阻力为 海水对船舶的等效转动阻力为 海水对船舶的转向运动阻力为且有 则船舶绕其质心的转动和随质心的平动规律所遵从的动力学
方程为
矢量式
矢量式
式(2-3)和式(2-4)两式是船舶转向运动规律的动力学基本方程组,这一动力学方程组是纯粹的,或者说,她是完美的;这是因为推力 的作用平面(在此处简称为转向控制平面)是通过船舶质心的水平面,所以,推力 只对船舶产生关于逻辑转轴的转动力矩,而不会产生其他力矩,换言之,以船舶质心为坐标原点建立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横轴X,纵轴Y,垂直轴Z),则推力 只对船舶产生关于Z轴的转动力矩(简称转向力矩;它使船舶只在水平面内转动),而不会产生关于X轴、Y轴的转动力矩(简称为异轴力矩),就是说推力只产生单一的转向力矩,而不会产生多余有害的异轴力矩,这是一种理想的动力学控制方式,所以说式(2-3)和式(2-4)是完美的动力学基本方程组;船舶转向运动的动力学方程组标量式为
2F11·Rsinθ-f转·Rsinθ=Icβ (2-3)’
2F11·cosθ-f平=mac (2-4)’
式(2-3)’等号左边的第一项是驱动船舶转动的主动力矩 (即转向力矩),主动力矩的大小为M=2F11·R sin θ,其中
推力 F=2F11=2F1·cos θ (2-5)
力臂 L=Rsinθ (2-6)
主动力矩 M=2F11·Rsinθ
=2F1cos θ·R sinθ
=F1·R·sin2θ (2-7)
式(2-5)表明,旋轨来复式推进器推力F与罗盘环转角θ的关系遵从余弦变化规律,推力曲线(92)描绘了这一余弦变化规律;式(2-6)表明,船舶转向时动力臂L与罗盘环转角θ的关系遵从正弦变化规律,力臂曲线(93)描绘了这一正弦变化规律;式(2-7)表明,旋轨来复式推进器驱动船舶转向的主动力矩M与罗盘环转角θ的关系遵从正弦变化规律,但其频率为推力F的两倍,力矩曲线(94)描绘了这一双倍频特征的正弦变化规律,当罗盘环转角θ值为正、负45度时,主动力矩M分别在正、反方向上达到最大值(±F1·R),即此时的主动力矩在量值上为罗盘球的推力(F1)被放大到船体长度的二分之一(R)倍,这清晰表明旋轨来复式推进器转矩强大、敏捷高效和转向平稳的优良控制性能;省略式(2-4)’船舶平动的说明;
当欲使船舶倒航时,通过操纵挡位键和方向舵盘在执行机构(86)驱动下,打开旋轨驱动器(1)上的内、外卡口(即内从驱和外从驱上的卡口张开口),便立刻与U卡头一(41)和U卡头二(55)分离开,则旋轨驱动器(1)与U推进器(2)之间立刻断开连接,随即圆平台(69)水平旋转180度,旋轨驱动器(1)与另一个U推进器(被省略画出)之间立即建立连接(卡口咬合卡头)并继续工作,即可产生反向推力驱动船舶倒航行驶;系统实现时,只需另加一个U推进器,并让两个U推进器共享同一对弹射单元气道即可,气控系统及执行机构的接口与之匹配实现;
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采用四个基本挡位控制船舶航行,即前进挡(95)、空挡(96)、倒挡(97)、加力挡(98),其中,前进挡(95)用于完成船舶的起步、提速、中速到高速等四级航速任务,它主要依靠发动机油门大小和气控系统的辅助作用来实现;空挡(96)用于完成切断动力的任务,它采用切断旋轨驱动器与U推进器之间的连接来实现;倒挡(97)用于完成船舶的倒航任务,它采用圆平台水平旋转180度方式来实现;加力挡(98)用于完成船舶的满载重量或超高速航行任务,它是在前进挡的基础上依靠控制发动机油门大小和气控系统加入助推(形成可变压缩比)共同作用实现的。

说明书全文

旋轨来复式推进器

[00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体推进器技术领域。
[0002] 背景技术 船舶推进器是流体推进器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到目前为止,现代船舶推进技术有螺旋桨推进器、喷推进器、磁流体推进器、超导磁流体推进器技术等。
[0003] 其中,螺旋桨推进器是现代船舶的主要推进工具,世界各国大多数船舶采用螺旋桨推进器推进。
[0004] 自19世纪30年代船用螺旋桨推进器问世以来,螺旋桨推进器为人们的路运输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螺旋桨推进器的推进工作代价昂贵,它是以能源的额外高消耗为代价的,辐射噪声大、空泡激振、推进效率低和航速缓慢是螺旋桨推进器存在的严重缺陷。其中,现代大型先进船舶的航速仍在20至35节之内徘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费尽心思进行研究与改造,先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螺旋桨推进器,所有努的结果仅得到螺旋桨推进器性能指标的小幅改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严重问题,究其根源,在于螺旋桨推进器本身的结构性问题使它先天发育不良,人们即使付出再大努力,永远无法使它具有整体优良的性能表现。
[0005] 在某些特殊应用环境中,如现代潜艇为降低辐射噪声,采用泵喷推进器或磁流体推进器取代已被广泛应用的七叶大侧斜螺旋桨推进器,以尽量降低辐射噪声、提高其隐蔽性能。然而,泵喷推进器仍是一种变相的螺旋桨推进器,其低辐射噪声优点是付出沉重代价换来的,结构复杂、重量大、制造费用高是泵喷推进器的严重缺陷。而磁流体推进器或超导磁流体推进器的源能量转换次数多,即原动机能量转换成电能并储存、电能转换成磁能、电磁能转换成海水动能等,因此必然带来转换设备多、故障概率增大、能量转换损失多、系统重量大、造价高和强大的磁场辐射等严重缺陷。磁流体推进器具有的良好安静性能,使它不易被反潜声纳监测到,但其强大的磁场辐射极易被反潜飞机上的灵敏磁探仪侦测到,按住葫芦起了瓢,消除噪音完美隐蔽、强磁辐射暴露无遗。
[0006] 体系模式,所谓体系模式是指推进器系统在一个力学体系中的归属关系和作用方式。对于仅由相互作用的双方所构成的一个力学体系而言,航行器是该力学体系中相互作用的一方(简称航行器方);流体是该力学体系中相互作用的另一方(简称流体方);其中,推进器系统划归航行器方还是划归流体方,决定着两种不同的体系模式。当推进器系统归属航行器方时,则推进器系统的终端控制设备与流体方直接接触并相互作用,把这一体系模式称为被动体系模式(简称被动模式);当推进器系统归属流体方时,则推进器系统的终端控制设备与航行器方直接接触并相互作用,把这一体系模式称为主动体系模式(简称主动模式)。所有现代航行器(包括所有船舶和飞机等),其推进器系统皆归属于航行器方,因此,决定了所有现代航行器的体系模式皆为被动体系模式。体系模式决定控制方式。
[0007] 终端控制设备,所谓终端控制设备是指推进器系统控制航行器前进、转向和倒航的末端操作设备。例如,船用螺旋桨推进器系统的桨叶和方向摆板、泵喷推进器系统的转子叶轮导管、磁流体推进器系统的电极和磁场线圈、飞机的垂尾方向舵板和平尾升降舵板及副翼等等,都是本文所说的推进器系统的终端控制设备。这些现代推进器系统的终端控制设备尽管各具独特采,但它们的控制方式却具有一个共同的重要特征,就是它们都在其航行器外部工作,换言之,它们必须与其航行器外部的流体(水或空气)直接接触并相互作用,即相互作用双方的作用界面位于航行器外部,方能完成它们的控制使命,否则,它们将控制失灵,一筹莫展,把具有这一特征的控制方式称为外置控制方式;当这些终端控制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时,人们就必须走到航行器外面并进入流体中对其进行维护维修,这对没有潜水技能的普通维修人员来说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其维护代价不言而喻;而对于飞行中的飞机而言,直到现在,人们根本无法完成这种维修任务,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可想而知;所有现代航行器的控制方式皆为外置控制方式。与此相反,当终端控制设备工作于航行器内部且与航行器直接接触并相互作用,即相互作用双方的作用界面位于航行器内部时,则把具有这一特征的控制方式称为内置控制方式。
[0008]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的思维惯性,使得被动体系模式成为一种默认的唯一体系模式,因而,控制方式只有单一的外置控制方式,所以,有史以来尤其在近代170多年中这一体系模式和控制方式从未改变过。然而,外置控制方式消极被动、控制效率低下,它对推进器系统的终端控制设备的力学特性(终端控制设备与船体之间的匹配平衡问题)和结构强度等都提出了额外严格的技术要求,其维护环境更加特殊甚至根本无法维修(如飞行中的飞机),这是所有现代推进器系统设计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
[0009] 综上所述,所有现代船舶推进器分别存在的推进效率低、辐射噪声大、空泡激振、结构复杂、重量大、造价高、强磁辐射、控制方式消极被动等诸多严重缺陷,直接造成宝贵能源的巨大浪费、航行速度缓慢、技术实现复杂、系统性能低下、制造成本高昂、维护维修艰难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0010] 鉴于此,创立一种新的体系模式,发明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使流体推进器技术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消除现代船舶推进器存在的诸多严重缺陷,创造一种技术性能完备优良的全新型流体推进器,为人们跨入21世纪航行新时代提供物质技术保证,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0011] 为便于对本发明的叙述、检索和理解,特作以下约定:
[0012] 约定一,说明书附图中各图的排列顺序,按照“层次结构”的形式,依次为总系统图(图1)、子系统图、组件图(必要时单独绘制)等逐层分解排列绘制。
[0013] 约定二,附图标记与“层次结构”相适应一致,标号连续编号。总系统图中的四个标记(标号为1、2、3、4)目标对象是四个子系统;当目标对象是子系统或组件时,其标记线指示到该对象的某一条外轮廓线上(在主视图中);当目标对象是部件时,其标记线指示到该对象的外轮廓线以内。
[0014] 约定三,为便于阅图,气控系统(图12示意)与U推进器(图9示意)之间的气路管道被省略画出,只画出各种气以示相互气路连通。
[0015] 约定四,为便于阅图,对控制器85和执行机构86,只说明其基本原理和作用,原理图皆被省略画出,且二者与其他设备的连接线路和部件也被省略画出。
[0016] 约定五,一个空心圆柱体有内、外两个圆柱面,即内圆柱面(凹面)和外圆柱面(凸面),约定沿圆柱半径指向外侧的方向为外圆柱面法线的正方向,则把外圆柱面称作正柱面,内圆柱面称作负柱面。本约定在旋轨驱动器(标号1)命名中应用。
[0017] 约定六,在旋轨驱动器中,对各个部件的命名,根据该部件所在的柱面是正柱面还是负柱面,在该部件名称前冠以“正”或“负”字。如,正驱动头一、负驱动头一、正旋轨一、负旋轨一等等,旨在简化命名和清晰示意。
[0018] 约定七,对U推进器2的一个弹射单元,把U滑塞一43位于右止点,弹射滑塞一52位于左止点的状态称为该弹射单元的初始状态;U滑塞一43位于左止点,弹射滑塞一52位于右止点的状态称为该弹射单元的终端状态(同理约定第二弹射单元);把一个弹射单元从初始状态变化到终端状态的过程称为该弹射单元的推进过程或弹射过程;弹射单元从终端状态变到初始状态的过程称为该弹射单元的返程过程。
[0019] 约定八,说明书附图中所有目标对象的命名、标号和图号等等统一汇总登记在“标记与命名索引表”中,以便检索查阅。但说明书文字部分中专门定义的名词,如体系模式、终端控制设备、内置控制方式、盘龙螺旋轨道、弹射流体、内能正反馈、神龙推进器等等不在该索引表中登记。
[0020] 标记与命名索引表
[0021]标号 名称 简称 图号 备注
1 旋轨来复式驱动器 旋轨驱动器 1 子系统
2 U形往复式推进器 U推进器 1 子系统
3 万向底盘 万向底盘 1 子系统
4 气动与控制子系统 气控系统 1 子系统
5 主驱动器 主驱动器 2 组件
6 动力轮 动力轮 2 部件
7 主驱轴承主轴承一 2 部件
8 主驱轴承二 主轴承二 2 部件
9 内从驱动器 内从驱 2 组件
10 外从驱动器 外从驱 2 组件
11 外从驱滑轨一 外滑轨一 3 部件
12 外从驱滑轨二 外滑轨二 3 部件
13 外从驱滑轨三 外滑轨三 3 部件
14 外从驱卡口一 外卡口一 3 部件
15 外从驱卡口二 外卡口二 3 部件
16 内从驱滑轨一 内滑轨一 3 部件
17 内从驱滑轨二 内滑轨二 3 部件
18 内从驱滑轨三 内滑轨三 3 部件
19 内从驱卡口一 内卡口一 3 部件
20 内从驱卡口二 内卡口二 3 部件
21 机体架一 机架一 3 机壳
22 机体架二 机架二 4 机壳
23 机体底座 机座 4 机壳
24 主驱动器空心圆柱体 主驱动器柱体 5 部件
25 正驱动头一 正驱动头一 5,6 部件
26 正驱动头二 正驱动头二 5,6 部件
27 负驱动头一 负驱动头一 5,6 部件
28 负驱动头二 负驱动头二 5,6 部件
29 内从驱空心圆柱体 内从驱柱体 7 部件
30 正螺旋轨道一 正旋轨一 7 部件
31 正螺旋轨道二 正旋轨二 7 部件
32 正岛桥一 正岛桥一 7 部件
33 正岛桥二 正岛桥二 7 部件
34 外从驱空心圆柱体 外从驱柱体 8 部件
35 负螺旋轨道一 负旋轨一 8 部件
36 负螺旋轨道二 负旋轨二 8 部件
37 负岛桥一 负岛桥一 8 部件
38 U形气桥 U气桥 9 定容器
39 U气桥传感器 U气桥传感器 9 气压传感器
40 U气桥阀门 U气桥阀 9 部件
41 U卡头一 U卡头一 9 部件
42 U推杆一 U推杆一 9 部件
[0022]43 U滑塞一 U滑塞一 9 部件
44 U气室一 U气室一 9 变容器
45 均压器一 均压器一 9 部件
46 气道阀门一 气道阀一 9 部件
47 气道传感器一 气道传感器一 9 气压传感器
48 管道一 管道一 9 部件
49 均压器二 均压器二 9 部件
50 弹射头一 弹射头一 9 部件
51 弹射气室一 弹射气室一 9 变容器
52 弹射滑塞一 弹射滑塞一 9 部件
53 弹射口一 弹射口一 9 进、出口
54 弹射口传感器一 弹射口传感器一 9 流体压力传感器
55 U卡头二 U卡头二 9 部件
56 U推杆二 U推杆二 9 部件
57 U滑塞二 U滑塞二 9 部件
58 U气室二 U气室二 9 变容器
59 均压器三 均压器三 9 部件
60 气道阀门二 气道阀二 9 部件
61 气道传感器二 气道传感器二 9 气压传感器
62 管道二 管道二 9 部件
63 均压器四 均压器四 9 部件
64 弹射头二 弹射头二 9 部件
65 弹射气室二 弹射气室二 9 变容器
66 弹射滑塞二 弹射滑塞二 9 部件
67 弹射口二 弹射口二 9 进、出口
68 弹射口传感器二 弹射口传感器二 9 流体压力传感器
69 圆形平台 圆平台 10,11 部件
70 圆平台凹槽式轨道 圆凹轨道 10,11 部件
71 旋轨驱动器安装空间 旋轨驱动器空间 10,11 立方空间
72 罗盘环 罗盘环 10,11 部件
73 罗盘球一 罗盘球一 10,11 部件
74 罗盘球二 罗盘球二 10,11 部件
75 船舱甲板圆形轨道 甲板圆轨道 10,11 基础
76 喇叭形空心柱体 喇叭柱 10 部件
77 底盘球 底盘球 10 部件
78 船体基座 船体基座 10 基础件
79 充气机 充气机 12 设备
80 充气阀门 充气阀 12 部件
81 高压气缸 高压缸 12 设备
82 高压阀门 高压阀 12 部件
83 低压气缸 低压缸 12 设备
84 低压阀门 低压阀 12 部件
85 控制器 控制器 12 计算机控制子系统
86 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 12 机电操作子系统
[0023]87 罗盘环手柄 罗盘柄
13 部件;罗盘柄位于0度
88 罗盘柄轨道 罗盘柄轨道 13 半圆环轨道槽
89 罗盘环模拟杆 模拟杆 14 虚拟杆,模拟罗盘环
90 罗盘环正向转θ 罗盘环正转θ角 15 相对船体正转θ角
91 模拟杆正向转θ角 模拟杆正转θ角 16 模拟罗盘环正转θ角
92 推力曲线 推力曲线 17 推力与转角θ的关系
93 力臂曲线 力臂曲线 17 力臂与转角θ的关系
94 力矩曲线 力矩曲线 17 力矩与转角θ的关系
95 前进挡 前进挡 18 起步、加速、高速
96 空挡 空挡 18 卡口张开与卡头分离
97 倒挡 倒挡 18 圆平台旋转180度
98 加力挡 加力挡 18 气控系统加入助推
[0024]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创立一种新的体系模式——主动体系模式,创造一种技术性能完备优良的全新型流体推进器。
[002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旋轨来复式驱动方式、实现冲压弹射推进方式、实现推进效率接近1、实现主动体系模式、在主动体系模式下实现控制航行器前进、转向、倒航等新的控制方式——内置控制方式。
[0026]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旋轨驱动器1、U推进器2、万向底盘3和气控系统4等四个子系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
[0027] 旋轨驱动器1是由主驱动器5、动力轮6、主轴承一7、主轴承二8、内从驱9、外从驱10等组件和部件所构成的旋轨驱动器子系统。
[0028] 外滑轨一11、外滑轨二12和外滑轨三13是三条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长条制滑轨(皆平行于外从驱10轴线),它们共同构成一组光滑钢制轨道,两端固装于机壳,其形状尺寸与外从驱10正柱面内的长条形三角轨道槽(被省略画出)相匹配,外从驱10可在这组光滑钢制轨道支撑和约束下沿其轴线方向作来复式直线运动;外卡口一14和外卡口二15是在外从驱10左端面内设置的两个卡口,在执行机构的操作下,外卡口可以自动卡合(咬合)或开启(张开口),其结构尺寸与U推进器2上的卡头(卡头一41、卡头二55)相匹配;内滑轨一16、内滑轨二17和内滑轨三18是三条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长条钢制滑轨(皆平行于内从驱9轴线),它们共同构成一组光滑钢制轨道,其形状尺寸与内从驱9负柱面内的长条形三角轨道槽(被省略画出)相匹配,内从驱9可在这组光滑钢制轨道支撑和约束下沿其轴线方向作来复式直线运动;内卡口一19和内卡口二20是在内从驱9左端面内设置的两个卡口,在执行机构的操作下,内卡口可以自动卡合(咬合)或开启(张开口),其结构尺寸与U推进器2上的卡头(卡头一41、卡头二55)相匹配;机架一21代表左侧机壳,机架二22和机座23代表右侧和底部机壳,起固定和支撑机件的作用。
[0029] 主驱动器5是由主驱动器柱体24、正驱动头一25、正驱动头二26、负驱动头一27、负驱动头二28等部件所构成的组件。其中,主驱动器柱体24是一个钢制空心圆柱体,在该圆柱体正柱面中部的一条直径两端固装正驱动头一25和正驱动头二26,在其负柱面中部的一条直径两端固装负驱动头一27和负驱动头二28,且这两条直径线互相垂直,各驱动头顶部设有光滑凹槽;当动力轮6旋转时,直接驱动主驱动器柱体24及四个驱动头绕其两端主轴承旋转。
[0030] 内从驱9是由内从驱柱体29、正旋轨一30、正旋轨二31、正岛桥一32、正岛桥二33等部件所构成的组件,套装于主驱动器5内腔,与主驱动器共轴线。其中,内从驱柱体29是一个钢制空心圆柱体,在该圆柱体正柱面内加工制造出正旋轨一30、正旋轨二31两条螺旋轨道和六个正岛桥(图7中只画出正岛桥一32、正岛桥二33两个正岛桥,其余四个被省略画出);正旋轨一30和正旋轨二31是三维空间中的两条鞍形双纽线状闭合回路凹槽式螺旋轨道,且二者呈俯仰式对称分布于内从驱柱体29正柱面内,其俯视图呈一条伯努利双纽线“∞”形,把上述特征的两条正螺旋轨道组合结构称为正双龙螺旋轨道。以正旋轨二31为例,观察螺旋轨道的轨迹路线和内从驱9的运动规律,正旋轨二31的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该螺旋轨道从正柱面的迎面绕到背面(由于螺旋轨道的对称性,在前半个周期的行程中实线表示迎面螺旋轨道段,而在后半个周期的返程中实线又可表示背面螺旋轨道段;同理,在前半个周期的行程中虚线表示背面螺旋轨道段,而在后半个周期的返程中虚线又可表示迎面螺旋轨道段),设初始状态位置为负驱动头二28位于正旋轨二31的左边底部(负驱动头二28作圆周运动的方向:从左视图观察为逆时针旋转方向;负驱动头二28被光滑嵌入正旋轨二31凹槽内),当负驱动头二28自初始状态位置开始转动半圈到达其圆周顶部时,从相对运动的角度来看,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负驱动头二28走过迎面实线螺旋轨道段,并到达正旋轨二31的中间顶部(作为相对运动,实际是内从驱9沿其水平轴线方向向左运动四分之一周期);负驱动头二28继续旋转后半圈,从圆周顶部到达底部(走完第一圈),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负驱动头二28从正旋轨二31的中间顶部绕到背面虚线螺旋轨道段,并到达正旋轨二31的右边底部(作为相对运动,实际是内从驱9沿其水平轴线方向向左运动四分之二周期,即内从驱9完成了前半个周期的行程,把内从驱9在此刻的位置称作内从驱的左止点);负驱动头二28继续旋转半圈(第二圈开始),从其圆周底部到达顶部,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负驱动头二28从正旋轨二31的右边底部绕到迎面虚线螺旋轨道段(在后半个周期的返程中,虚线又可表示迎面螺旋轨道段),并到达正旋轨二31的中间顶部(作为相对运动,实际是内从驱9沿其水平轴线方向向右运动四分之三周期);负驱动头二28继续旋转后半圈(第二圈的后半圈),从圆周顶部到达底部(走完第二圈回到初始状态位置),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负驱动头二28从正旋轨二31的中间顶部绕到背面实线螺旋轨道段(在后半个周期的返程中,实线又可表示背面螺旋轨道段),并到达正旋轨二31的左边底部(作为相对运动,实际是内从驱9沿其水平轴线方向向右运动四分之四周期,即一个完整周期的行程结束,内从驱9返回到初始状态位置,把内从驱9在此刻的位置称作内从驱的右止点),至此,螺旋轨道正旋轨二31的完整轨迹路线被走完,这一轨迹路线具有代表性,旋轨驱动器1中共有四条螺旋轨道,其轨迹路线皆与正旋轨二31的轨迹路线相同,把轨迹路线与正旋轨二31的轨迹路线相同的螺旋轨道称作盘龙螺旋轨道;此后,内从驱9的运动便周而复始,重复这一周期性的来复式直线运动,直到主驱动器5停止驱动为止。可用同样方法,对正旋轨一30与负驱动头一27的轨迹路线与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不再赘述。在两条正螺旋轨道自交叉和互交叉的轨道交叉道口中央处固装正岛桥(如正岛桥一32、正岛桥二33等六个正岛桥),用于防止主驱动器5的负驱动头(负驱动头一27、负驱动头二28)行至交叉道口时发生“踩空”现象,正岛桥的形状尺寸匹配于主驱动器5的负驱动头顶部凹槽;主驱动器5的两个负驱动头与内从驱9的两条正螺旋轨道一一对应,一个负驱动头被光滑嵌入一条正螺旋轨道凹槽内(即一头一轨),当主驱动器5旋转时,其负驱动头作圆周运动,并与其正螺旋轨道凹槽壁相互作用,在该作用的驱动下,内从驱9便沿其轴线方向做来复式直线运动;主驱动器5的两个负驱动头对内从驱9构成一个力偶作用,保证了内从驱9在其径向上的稳定性
[0031] 外从驱10是由外从驱柱体34、负旋轨一35、负旋轨二36、负岛桥一37等部件所构成的组件,套装于主驱动器5外围,与主驱动器共轴线。其中,外从驱柱体34是一个钢制空心圆柱体,在该圆柱体负柱面内加工制造出负旋轨一35、负旋轨二36两条螺旋轨道和六个负岛桥(图8中只画出一个负岛桥一37,其余五个被省略画出);负旋轨一35和负旋轨二36是三维空间中的两条马鞍形双纽线状闭合回路凹槽式螺旋轨道,且二者呈相向侧卧式对称分布于外从驱柱体34负柱面内,其主视图呈一条伯努利双纽线“∞”形,把上述特征的两条负螺旋轨道组合结构称为负双龙螺旋轨道;这两条负螺旋轨道的轨迹路线和外从驱10的运动规律都与内从驱9的情况类同,不再赘述;在三维空间中,负双龙螺旋轨道与正双龙螺旋轨道,二者就相应的对称面而言,其相对方位互为垂直正交布局;在两条负螺旋轨道自交叉和互交叉的轨道交叉道口中央处固装负岛桥(如负岛桥一37等六个负岛桥),用于防止主驱动器5的正驱动头(正驱动头一25、正驱动头二26)行至交叉道口时发生“踩空”现象,负岛桥的形状尺寸匹配于主驱动器5的正驱动头顶部凹槽;主驱动器5的两个正驱动头与外从驱10的两条负螺旋轨道一一对应,一个正驱动头被光滑嵌入一条负螺旋轨道凹槽内(即一头一轨),当主驱动器5旋转时,其正驱动头作圆周运动,并与其负螺旋轨道凹槽壁相互作用,在该作用的驱动下,外从驱10便沿其轴线方向做来复式直线运动;主驱动器5的两个正驱动头对外从驱10构成一个力偶作用,保证了外从驱10在其径向上的稳定性。外从驱10的运动分析与内从驱9的情况相同,二者的区别仅在于螺旋轨道所在柱面的正、负。
[0032] 内从驱9和外从驱10的运动方式皆为来复式直线运动,但二者的相对运动方向互为交错反向,这就构成了旋轨驱动器1的来复式(推拉式)驱动方式,因此,旋轨来复式推进器能够实现旋轨来复式驱动方式;当设定内从驱9和外从驱10二者的长度、质量相等时,由于内从驱9和外从驱10在轴向上做互为逆向的对称运动(来复式运动),与主驱动器5的正、负驱动头形成的两个力偶作用效果,使得旋轨驱动器1子系统的质心位置始终保持固定不动,保证了旋轨驱动器1无机械振动源,所以,旋轨驱动器1不会产生机械振动噪声,因此,旋轨来复式驱动方式为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的平稳运行、无机械振动噪声提供了物质技术保证。
[0033] U推进器2是由U气桥38和两个弹射单元等所构成的U推进器子系统。U气桥38是由两个U滑塞(U滑塞一43、U滑塞二57)右端面及其之间的U形钢制圆筒的下底部部分所构成的一个密闭定容器,在U气桥38上设置U气桥传感器39和U气桥阀40;由U卡头一41、U推杆一42、U滑塞一43、U气室一44、均压器一45、气道阀一46、气道传感器一47、管道一48、均压器二49、弹射头一50、弹射气室一51、弹射滑塞一52、弹射口一53、弹射口传感器一54等部件构成了第一个弹射单元(简称为第一弹射器);由U卡头二55、U推杆二56、U滑塞二57、U气室二58、均压器三59、气道阀二60、气道传感器二61、管道二62、均压器四
63、弹射头二64、弹射气室二65、弹射滑塞二66、弹射口二67、弹射口传感器二68等部件构成了第二个弹射单元(简称为第二弹射器);其中,第一弹射器和第二弹射器的结构尺寸和工作原理完全相同;由均压器一45、管道一48和均压器二49构成了第一个弹射单元气道,由均压器三59、管道二62和均压器四63构成了第二个弹射单元气道。在第一弹射器中,U卡头一41、U推杆一42、U滑塞一43这三个部件固装成一个组件,U卡头一41的结构尺寸与旋轨驱动器1上的内、外卡口相匹配并可以卡合连接或者开口分离,构成旋轨驱动器1和U推进器2二者之间的接口界面;U滑塞一43可在U气室一44内左右光滑运动且与U气室壁之间为动密封;U气室一44是由U形钢制圆筒的一侧直圆筒部分与U滑塞一43的左端面所构成的一个变容器,并通过弹射单元气道与弹射气室一51连通;均压器一45是一个圆盒形装置,它作为弹射单元气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被用来均衡高压气体在弯道处的非对称冲压作用,以保障弹射单元气道的气动稳定性,每个弹射器中设有两个均压器,其结构尺寸和作用都完全相同;气道阀一46与气控系统4连接,参与实时调控弹射单元中的工质气体量,以维持第一弹射器中工质气体(把工作介质气体简称为工质气体)的工作压力;
气道传感器一47与控制器85连接(连接线路被省略画出),以实时监测弹射单元中工质气体的压力值,为实时调控第一弹射器中工质气体量提供依据;管道一48是构成弹射单元气道的钢制圆管部件,均压器二49用于均衡高压气体在弯道处的非对称冲压作用;弹射头一50是一个钢制圆筒装置,其右端面为敞开口(弹射口一53),它与弹射滑塞一52的左端面共同构成弹射气室一51变容器,通过弹射单元气道,弹射气室一51与U气室一44连通,换言之,由U气室一44、第一个弹射单元气道和弹射气室一51构成了第一弹射器的工质气体空间;U气室一44的最大容积大于弹射气室一51的最大容积;弹射滑塞一52可在弹射头一50内腔左右光滑自由运动,但工作时弹射滑塞一52与U滑塞一43保持动态同步,且与弹射头一50内壁之间为动密封;弹射口一53是外界流体(水或空气)进出弹射头一50的入口或出口;把弹射滑塞一52位于左止点时,充满弹射头一50容积的外界流体称为弹射流体;弹射流体的出口方向与船舶前进方向相同;弹射口传感器一54与控制器85连接,以实时监测弹射口一53处外界流体压力(静压力或动压力),为U推进器2中各工质气体的工作压力调控提供基准参照依据。在第二弹射器中,各个部件的结构尺寸和作用与第一弹射器中的相应部件完全相同,且相应的名词(如弹射流体等)也都同理定义并通用,不再赘述。
[0034] U气桥38具有两个重要作用,在物理上,它把两个弹射器的工质气体空间隔离开,形成两个彼此独立密闭的工质气体空间,构成了两个独立对称的弹射单元,为匹配旋轨来复式驱动方式提供了硬件保障,不仅如此,它还保障弹射单元在返程过程中其U滑塞不受外界流体压力作用(即无兜风现象),从而避免了能量的无为消耗;在气动效果上,它又将两个弹射器的工质气体空间有机地关联起来,使得U气桥38的工质气体空间和两个弹射器的工质气体空间这三个彼此独立的工质气体空间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这使得U推进器2整体上两端(两个弹射滑塞或两个弹射口)所受外界流体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从而使得U推进器2无需克服外界流体压力(静压力或动压力)做无用功,推力几乎全部用于做有用功,换言之,弹射能量几乎全部转换成弹射流体的动能,不仅如此,开始返程的弹射单元还将把其工质气体的压缩内能(工质气体因压缩而增加的分子内能)通过U气桥38传递给开始推进的弹射单元,对推进中的弹射单元贡献正向能量增益,把这种正向能量增益方式称作内能正反馈,内能正反馈使得压缩内能不再成为系统能量内耗的主角,从而使得U推进器2子系统压缩工质气体所付出的能量代价降到最低值,所以,U推进器2具有极高的能量利用率也得益于U气桥38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内能正反馈方式;U气桥传感器39与控制器85连接,以实时监测U气桥38中的工质气体压力值,并为实时调控其工质气体量提供依据;U气桥阀40与气控系统4连接(连接部件被省略画出),参与实时调控U气桥
38中的工质气体量,以维持U气桥38中工质气体的工作压力。U推进器2子系统的外壳被固装于船体。
[0035] 首先观察在没有U气桥38连接情况下,一个弹射单元的工作过程,以大地为惯性参考系,设海水相对大地静止不动,船舶相对大地的速度为V船,弹射流体的质量为M,弹射流体相对船体(弹射头)的初始速度为V弹初(该速度也是弹射滑塞相对弹射头的初始速度,其值为零),弹射流体相对船体的出口速度为V弹出(即弹射流体被弹射滑塞推动经过弹射口处的速度),弹射滑塞的推水方向与船舶前进方向相同,弹射滑塞的半径为R其行程为L,推力(工质气体的工作压力)为P推,流体压力(弹射口处海水的压力)为P流,合外力对弹射流体所作的功为A,弹射流体的初始动能为E初始、出口动能为E出口,弹射流体的动能增量为ΔE,则有
[0036] 合外力对弹射流体所作的功为A=(P推-P流)πR2×L (1-1)[0037] 弹射流体的初始动能为
[0038] 弹射流体的出口动能为
[0039]
[0040] 弹射流体的动能增量为
[0041] 依据动能定理及(1-1)、(1-2)两式得
[0042]
[0043] 式(1-3)是在没有U气桥38连接情况下,一个弹射单元工作时其弹射流体的动能定理。其中,推力P推对弹射流体作正功,弹射流体动能增大;流体压力P流对弹射流体作负功,弹射流体动能减小,换言之,弹射单元需要克服外界流体压力(静压力或动压力)做无用功。
[0044] 现在,由于有U气桥38将两个弹射单元工质气体空间有机地关联起来,U推进器2整体上两端(两个弹射口)所受流体压力P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作用相互抵消掉了,因此,在U推进器2中弹射流体的动能定理应为
[0045]
[0046] 比较(1-3)、(1-4)两式显然有
[0047] P推πR2×L>(P推-P流)πR2×L
[0048] 则(1-4)式等号右边的动能增量大于(1-3)式右边的动能增量,所以说U推进器2无需克服流体压力P流(静压力或动压力)做无用功,推力P推全部用于做有用功,或者说,弹射能量全部转换成弹射流体的动能。
[0049] 式(1-4)表明,U推进器2中弹射流体的动能增量 不仅与弹射流体的出口速度V弹出有关,还与船舶的速度V船有关;当弹射流体的出口速度V弹出一定
2
时,船舶的速度V船越大,弹射流体的动能增量就越大,这表明推力(P推πR)对弹射流体所
2
做的功(P推πR×L)也越大,由于弹射流体的位移量L(即弹射滑塞的行程)为一常量,所
2 2
以,功(P推πR×L)越大是推力(P推πR)增大所产生的结果,由于作用的相互性(或运动的相对性),便形成了海水(流体)对弹射口处逆向作用增强的效果,这就构成了U推进器
2的冲压弹射推进方式,因此,旋轨来复式推进器能够实现冲压弹射推进方式。冲压弹射推进方式为旋轨来复式推进器成为高速推进器提供了动力学技术保障,航行器的速度越大,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的推进效能就表现的越优异,其推进态势就越威猛,它不仅不会产生辐射噪声,而且根本不会产生空泡激振,也根本不存在磁场辐射问题。
[0050] 在弹射头中,由于弹射滑塞的迎水面垂直于弹射流体的运动方向,或者说,推力矢量 的方向与弹射流体位移矢量 的方向相同(即两个矢量夹角α为零),所以,推力 对弹射流体所做的功为
[0051]
[0052] 式(1-5)表明,推力 对弹射流体所做的功为最大值,换言之,推力无任何分量损失,全部奉献于做有用功过程。设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摩擦消耗的能量为Δε(Δε为一较小值),考虑到U推进器2无需克服流体压力P流做无用功、推力P推全部用于做有用功和内能正反馈方式等,则输入到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的总能量在量值上等2
于P推πRL+Δε,参照(1-4)和(1-5)两式,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的推进效率η为[0053]
[0054] 式(1-6)表明,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具有极高的推进效率,因此,旋轨来复式推进器能够实现推进效率接近1,这一优良性能指标使得旋轨来复式推进器能够节省出巨量能源,洁净环保,能量利用率极高。
[0055] 万向底盘3是由圆平台69、圆凹轨道70、旋轨驱动器空间71、罗盘环72、罗盘球一73、罗盘球二74、甲板圆轨道75、喇叭柱76、底盘球77、船体基座78等部件和基础件所构成的万向底盘子系统。其中,圆平台69是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钢制圆盘,在该钢制圆盘圆周上加工制造出类似于滑轮圆周上的凹槽式轨道,该圆周凹槽式轨道被简称为圆凹轨道;圆平台69中央区域是一被凿空的矩形空间,该矩形空间及其上下邻近空间所形成的长方体空间被简称为旋轨驱动器空间,旋轨驱动器1被安装固定在圆平台69上,即被置于旋轨驱动器空间71中,换言之,旋轨驱动器1和万向底盘3二者被固装成一体(图1中为阅图清晰起见,将旋轨驱动器1和万向底盘3分开绘制);罗盘环72是一个形状尺寸匹配于圆凹轨道70的钢制圆环体,其横截面呈矩形,在该钢制圆环体直径两端位置处光滑镶嵌着罗盘球一73和罗盘球二74两个滚珠式钢球,构成了罗盘环组件,该罗盘环组件被光滑嵌入圆凹轨道70内并能够绕圆平台69光滑转动,罗盘球一73和罗盘球二74即能够自身自由转动(自转)、又能随罗盘环72一起转动(公转),其最外围接触界面就是船舱甲板上的甲板圆轨道75(图11中椭圆阴影区域代表船舱甲板),由圆凹轨道70、罗盘环72、罗盘球一73、罗盘球二74等部件构成了一个大型轴承式转动机构;喇叭柱76是一个喇叭圆筒形的钢制喇叭柱体,其上端敞口并与圆平台69固装成一体,其下端采用钢制半球面体封底并且光滑嵌套在底盘球77上;底盘球77为一钢制圆球体且与船体基座78固装成一体,船体基座78固装于船舱体上,底盘球77与船体基座78和船舱体三者固装成一体属于船体部分;所以,万向底盘3子系统是一个半球面约束系统,在其约束范围外具有广泛的运动自由度
[0056] 由于旋轨驱动器1是被安装固定在圆平台69上,即旋轨驱动器1和万向底盘3二者被固装成一体,所以,当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工作时,旋轨驱动器1的反作用力通过圆平台69传递给罗盘环72上的罗盘球一73和罗盘球二74两个滚珠式钢球,形成了两个罗盘球对甲板圆轨道75的推力,这个推力就是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对船舶的驱动推力,更确切地说,该推力就是包含旋轨来复式推进器在内的流体方推动航行器方(船舶)航行的驱动力,就该力学体系而言,上述这一组织架构和作用方式所构成的力学体系模式就是本发明所称的主动体系模式。其中,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归属该力学体系的流体方;罗盘球一73、罗盘球二74和罗盘环72等部件就是本发明所称的推进器系统的终端控制设备,该终端控制设备与航行器方(甲板圆轨道75)直接接触并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双方的作用界面(即两个罗盘球与甲板圆轨道75之间的接触面)位于船舱内部——航行器内部;因此,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能够实现主动体系模式。主动体系模式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大应用技术价值;采用主动体系模式的系统,其工作积极主动、综合性能优异、系统实现科学灵活,她对推进器系统的终端控制设备的力学特性(终端控制设备与船体之间的匹配平衡问题)、结构强度等不仅不会提出额外严格的技术要求而且技术实现理想完美;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的终端控制设备工作于航行器内部,它们根本不需要与其航行器外部的流体(水或空气)直接接触并相互作用,即可完成其控制使命;当这种终端控制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时,人们只需在其航行器舱内进行维护维修(简称维护环境舱内化),这是普通维修技术人员即可完成的任务,且由于这种终端控制设备的结构特点其自身故障率也极低;而对飞行中的飞机而言,这种维护环境舱内化的意义就显得特别重大,这意味着人们将告别因环境而无法维修所导致的灾难;仅有弹射头中的弹射滑塞位于其航行器外部的流体中,不到使用寿命结束时弹射滑塞故障率几乎为零;所以,主动体系模式彻底解决了所有现代推进器系统设计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从外观整体上看去,主动体系模式使得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的推进姿态犹如波涛大海中的一条巨龙,这条威力无比的巨龙高昂神奇的龙头推动着船舶乘风破浪神勇远航,因此,又把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简称为神龙推进器。体系模式决定控制方式,本发明所独创的体系模式,将使现代航行器的系统机制(被动体系模式)和控制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为人们的航行事业进入新时代打下了坚实的理论技术基础。
[0057] 气控系统4是由充气机79、充气阀80、高压缸81、高压阀82、低压缸83、低压阀84、控制器85、执行机构86等设备和部件所构成的气控系统子系统。其中,充气机79用作气源,为高压气缸81提供或补充气体;高压气缸81用来调控U推进器2中各工质气体的气体量、并为加力挡推进时提供增量工质气体加入助推;低压汽缸83用作U推进器2中各工质气体的气体缓冲器并协助高压缸81调节气体量;控制器85是以计算机微处理器为主要计算设备所构成的智能控制子系统(原理图被省略画出),它采集操纵设备和传感器等外部设备信号,经过运算处理后控制执行机构86完成指定的操作任务;执行机构86是由电动设备和机械装置所构成的机电操作子系统(原理图被省略画出),它受控于控制器85或操纵设备;所谓操纵设备是指航行器驾驶舱内的各种驾驶操控装置,包括系统电源总开关(含有马达开关)、挡位键、方向舵盘和油门脚踏板等装置;充气机79、充气阀80、高压缸81、高压阀82、低压缸83、低压阀84、和U推进器2、万向底盘3及旋轨驱动器1中的相关设备都是在控制器85和执行机构86或操纵设备的统一控制操作下协调一致工作的。
[0058] 体系模式决定控制方式,在主动体系模式下,实现控制航行器前进、转向、倒航等新的控制方式——内置控制方式。设计安装方案为旋轨来复式推进器安装于船舶尾部船舱内,只把两个弹射头(弹射头一50、弹射头二64)与海水连通,其弹射滑塞(弹射滑塞一52、弹射滑塞二66)的推水方向与船舶前进方向相同,其圆平台69位于通过船舶质心的水平面内,且圆平台69的圆心与船舶质心之间的连线位于船舶纵向轴线上;罗盘柄87是与罗盘环72固装为一体的罗盘环手柄,受控于执行机构86,其转动状况代表罗盘环72的转动状态,其转动范围与轨迹由罗盘柄轨道88示意;模拟杆89是一个虚拟杆,用以模拟简化罗盘环72,便于观察推力的控制状况;则欲使船舶正向航行(简称正航——前进)时,通过操纵挡位键和方向舵盘(皆被省略画出)由执行机构驱动罗盘柄87至零度位置,在零度位置时,罗盘球一73和罗盘球二74对船舶的推力矢量分别为 和 即两个推力矢量大小相等、方向皆水平指向正前方,则船舶所受总推力 为
[0059] 矢量式
[0060] 标量式 F=F1+F2=2F1 (2-1)’
[0061] 式(2-1)’表明,总推力 只产生推动船舶正向前进的效果。
[0062] 当欲使船舶转向时,例如使船舶左转向(即船头左转向,船尾右转向),通过操纵方向舵盘由执行机构驱动罗盘柄87转动至罗盘环正转θ角90位置,或者说,模拟杆89转动至模拟杆正转θ角91位置,即模拟杆正转θ角91代表罗盘环正转θ角90,在该θ角位置时,罗盘球一73和罗盘球二74对船舶的推力矢量分别为 和 则船舶所受总推力为
[0063] 矢量式
[0064]
[0065]
[0066] 式(2-2)中, 和 是推力 的两个分量; 和 是推力 的两个分量;而 和 是两对分量组合,其中, 分量组合中的两个分
力 和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而 分量组合中的两个分力 和 是一
对平衡力,其合力为零;考虑到分力 和 二者之间的距离与船舶长度相比较可以忽略不计,则船舶所受总推力 可写为
[0067] 标量式 F=F11+F21=2F11 (2-2)’
[0068] 在总推力 控制下,船舶的运动是一种复合运动,即由船舶绕其质心的转动和随其质心的平动所构成的一种复合运动,把这一复合运动称作船舶的转向运动;以大地为惯性参考系,设船舶长度为2R、质量为m、质心位于船舶长度中心点,船舶对通过质心的逻辑转轴转动惯量为Ic、相对大地转动角加速度为 (所谓逻辑转轴是指通过船舶质心且垂直于水平面的一根虚拟轴线),相对大地船舶质心加速度为 海水相对大地静止不动,海水对船舶的平动阻力为 海水对船舶的等效转动阻力为 (所谓等效转动阻力是指船舶转动时海水沿船体长度形成的分布阻力的叠加总效果与作用于船舶尾部的一个力效果相同),海水对船舶的转向运动阻力为 且有 则船舶绕其质心的转动和随质心的平动规律所遵从的动力学方程为
[0069] 矢量式
[0070] 矢量式
[0071] 式(2-3)和式(2-4)两式是船舶转向运动规律的动力学基本方程组,这一动力学方程组是纯粹的,或者说,她是完美的。这是因为推力 的作用平面(在此处简称为转向控制平面)是通过船舶质心的水平面,所以,推力 只对船舶产生关于逻辑转轴的转动力矩,而不会产生其他力矩,换言之,以船舶质心为坐标原点建立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横轴X,纵轴Y,垂直轴Z),则推力 只对船舶产生关于Z轴的转动力矩(简称为转向力矩;它使船舶只在水平面内转动),而不会产生关于X轴、Y轴的转动力矩(简称为异轴力矩),就是说推力 只产生单一的转向力矩,而不会产生多余有害的异轴力矩,这是一种理想的动力学控制方式,所以说式(2-3)和式(2-4)两式是完美的动力学基本方程组;这也是上文中所说“她对推进器系统的终端控制设备的力学特性(终端控制设备与船体之间的匹配平衡问题)、结构强度等不仅不会提出额外严格的技术要求而且技术实现理想完美”的具体技术体现之一,唯有内置控制方式才能呈现出如此纯粹的技术美感;而所有现代航行器的转向控制平面都不是通过航行器质心的水平面,因为它们的终端控制设备要么就深扎于水下(船舶)、要么就高翘于空中(飞机垂尾方向舵板),这就决定了它们的方向控制作用力在产生转向力矩的同时又会产生多余有害的异轴力矩,因此,系统必须额外付出能量代价来抵消异轴力矩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以求得航行器整体上的平衡状态,可见其终端控制设备不仅肩负着转向力矩的生成,且同时又担负着异轴力矩的产生,这必然额外加重它们的工作负荷量,其中尚且没有包含其自身重量的影响,这就是本文在背景技术中提到“外置控制方式消极被动、控制效率低下,它对推进器系统的终端控制设备的力学特性(终端控制设备与船体之间的匹配平衡问题)和结构强度等都提出了额外严格的技术要求”的具体内容体现之一。船舶转向运动的动力学方程组标量式为
[0072] 2F11·Rsinθ-f转·Rsinθ=Icβ (2-3)’
[0073] 2F11·cosθ-f平=mac (2-4)’
[0074] 式(2-3)’等号左边的第一项是驱动船舶转动的主动力矩 (即转向力矩),[0075] 主动力矩 的大小为M=2F11·Rsinθ,其中
[0076] 推力 F=2F11=2F1·cos θ (2-5)
[0077] 动力臂 L=Rsinθ (2-6)
[0078] 主动力矩 M=2F11·Rsinθ
[0079] =2F1cosθ·Rsinθ
[0080] =F1·R·sin2θ (2-7)
[0081] 式(2-5)表明,旋轨来复式推进器推力F与罗盘环转角θ的关系遵从余弦变化规律,推力曲线92描绘了这一余弦变化规律;式(2-6)表明,船舶转向时动力臂L与罗盘环转角θ的关系遵从正弦变化规律,力臂曲线93描绘了这一正弦变化规律;式(2-7)表明,旋轨来复式推进器驱动船舶转向的主动力矩M与罗盘环转角θ的关系遵从正弦变化规律,但其频率为推力F的两倍,力矩曲线94描绘了这一双倍频特征的正弦变化规律,当罗盘环转角θ值为正、负45度时,主动力矩M分别在正、反方向上达到最大值(±F1·R),即此时的主动力矩在量值上为罗盘球的推力(F1)被放大到船体长度的二分之一(R)倍,这清晰表明了旋轨来复式推进器转矩强大、敏捷高效和转向平稳的优良控制性能;省略式(2-4)’船舶平动的说明。
[0082] 当欲使船舶倒航时,通过操纵挡位键和方向舵盘在执行机构86驱动下,打开旋轨驱动器1上的内、外卡口(即内从驱和外从驱上的卡口张开口),便立刻与两个U卡头(U卡头一41、U卡头二55)分离开,则旋轨驱动器1与U推进器2之间立刻断开连接,随即圆平台69水平旋转180度,旋轨驱动器1与另一个U推进器(被省略画出)之间立即建立连接(卡口咬合卡头)并继续工作,即可产生反向推力驱动船舶倒航行驶;系统实现时,只需另加一个U推进器,并让两个U推进器共享同一对弹射单元气道即可,气控系统及执行机构的接口与之匹配实现。
[0083] 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采用四个基本挡位控制船舶航行,即前进挡95、空挡96、倒挡97、加力挡98,其中,前进挡95用于完成船舶的起步、提速、中速到高速等四级航速任务,它主要依靠发动机油门大小和气控系统的辅助作用来实现;空挡96用于完成切断动力的任务,它采用切断旋轨驱动器与U推进器之间的连接来实现;倒挡97用于完成船舶的倒航任务,它采用圆平台水平旋转180度方式来实现;加力挡98用于完成船舶的满载重量或超高速航行任务,它是在前进挡的基础上依靠控制发动机油门大小和气控系统加入助推(形成可变压缩比)共同作用实现的。
[0084] 基于旋轨来复式驱动方式、冲压弹射推进方式、系统推进效率接近1、主动体系模式和内置控制方式等多项创造性设计,诞生出旋轨来复式推进器新技术,使旋轨来复式推进器成为一种技术性能完备优良的全新型流体推进器,她将使现代航行器推进技术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为人们带来新技术享受与福祉;旋轨来复式推进器不仅能够为人们节省出巨量宝贵能源,而且易于技术实现、综合性能优异、平稳安静、清洁环保、安全可靠、制造成本低廉、维护维修方便,她为人们跨入高速高效航行新时代提供了物质技术保证;而彻底消除现代船舶推进器分别存在的推进效率低、辐射噪声大、空泡激振、结构复杂、重量大、造价高、强磁辐射、控制方式消极被动等诸多严重缺陷,对旋轨来复式推进器而言,与其说是举手之劳,不如说是根本就不存在的问题;旋轨来复式推进器可被广泛应用于所有类型的船舶舰艇中,甚至,她还可被广泛应用于所有类型的飞机和机动车中。因此,旋轨来复式推进器新技术的终极目标是建成海陆空运载工具一统的理想推进器系统——神龙推进器。
[0085] 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的总系统结构示意图——总系统图(主视图)。
[0086] 其中,旋轨驱动器1被安装固定在万向底盘3的圆平台69中央位置,且与万向底盘3固装为一体,为阅图清晰起见,将旋轨驱动器1和万向底盘3分离绘制。
[0087] 图2是旋轨驱动器1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0088] 图3是旋轨驱动器1的结构示意图(左视图)。
[0089] 图4是旋轨驱动器1的结构示意图(右视图)。
[0090] 图5是旋轨驱动器1中的主驱动器5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0091] 图6是旋轨驱动器1中的主驱动器5的结构示意图(左视图)。
[0092] 图7是旋轨驱动器1中的内从驱9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旨在描述两条正螺旋轨道在内从驱柱体29上的轨迹路线和内从驱9的运动规律(图8同理)。
[0093] 图8是旋轨驱动器1中的外从驱10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由于两条负螺旋轨道的对称性,本图所示两条负螺旋轨道(标号35、36)的主视图完全重合在一起,但从三维空间的角度去审视它时,该主视图却同时显示代表了两条负螺旋轨道。
[0094] 图9是U推进器2的结构示意图(东南等轴测视图)。
[0095] 图10是万向底盘3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0096] 图11是万向底盘3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其中椭圆阴影区域代表船舱甲板。
[0097] 图12是气控系统4的基本设备示意简图。
[0098] 图13是万向底盘的俯视图,用于示意旋轨来复式推进器控制船舶正向航行时罗盘环72及罗盘球一73和罗盘球二74的方位状态——罗盘柄87被操控至零度位置。
[0099] 本图又隐含代表旋轨来复式推进器与船舶组成为一体的俯视图(图15同理)。
[0100] 图14是用于模拟图13中推力状况的简化示意图。其中,模拟杆89是一个虚拟杆,用于模拟罗盘环72,便于观察和分析推进器对船舶的推力(施力)状况。
[0101] 图15是万向底盘的俯视图,用于示意旋轨来复式推进器控制船舶转向航行时(转弯)罗盘环72及罗盘球一73和罗盘球二74的方位状态——罗盘环正转θ角90的位置;本图是以船舶的左转向为例绘制的(船头左转向、船尾右转向)。
[0102] 图16是用于模拟图15中推力状况的简化示意图。其中,模拟杆正转θ角91代表罗盘环正转θ角90。
[0103] 图17是一组按正弦规律变化的曲线,用于描述旋轨来复式推进器控制船舶转向时,其推力F、动力臂L、主动力矩M等物理量(坐标纵轴表示)与罗盘环转角θ(坐标横轴表示)之间的变化关系。其中,正、负二分之π范围内为各曲线的有效区间,这是由罗盘环正、反向转动角度的最大值各为90度所决定的;本图是以船舶左转向为例绘制的曲线,但它适用于船舶左、右任一转向情况的描述。
[0104] 图18是用来说明旋轨来复式推进器控制船舶航行时所采用的四个基本挡位。

具体实施方式

[0105] 实现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旋轨驱动器1、U推进器2、万向底盘3和气控系统4等四个子系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
[0106] 旋轨驱动器1是由主驱动器5、动力轮6、主轴承一7、主轴承二8、内从驱9、外从驱10等组件和部件所构成的旋轨驱动器子系统。
[0107] 外滑轨一11、外滑轨二12和外滑轨三13是三条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长条钢制滑轨(皆平行于外从驱10轴线),它们共同构成一组光滑钢制轨道,两端固装于机壳,其形状尺寸与外从驱10正柱面内的长条形三角轨道槽(被省略画出)相匹配,外从驱10可在这组光滑钢制轨道支撑和约束下沿其轴线方向作来复式直线运动;外卡口一14和外卡口二15是在外从驱10左端面内设置的两个卡口,在执行机构的操作下,外卡口可以自动卡合(咬合)或开启(张开口),其结构尺寸与U推进器2上的卡头(卡头一41、卡头二55)相匹配;内滑轨一16、内滑轨二17和内滑轨三18是三条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长条钢制滑轨(皆平行于内从驱9轴线),它们共同构成一组光滑钢制轨道,其形状尺寸与内从驱9负柱面内的长条形三角轨道槽(被省略画出)相匹配,内从驱9可在这组光滑钢制轨道支撑和约束下沿其轴线方向作来复式直线运动;内卡口一19和内卡口二20是在内从驱9左端面内设置的两个卡口,在执行机构的操作下,内卡口可以自动卡合(咬合)或开启(张开口),其结构尺寸与U推进器2上的卡头(卡头一41、卡头二55)相匹配;机架一21代表左侧机壳,机架二22和机座23代表右侧和底部机壳,起固定和支撑机件的作用。
[0108] 主驱动器5是由主驱动器柱体24、正驱动头一25、正驱动头二26、负驱动头一27、负驱动头二28等部件所构成的组件。其中,主驱动器柱体24是一个钢制空心圆柱体,在该圆柱体正柱面中部的一条直径两端固装正驱动头一25和正驱动头二26,在其负柱面中部的一条直径两端固装负驱动头一27和负驱动头二28,这两条直径线互相垂直,各驱动头顶部设有光滑凹槽;当动力轮6旋转时,直接驱动主驱动器柱体24及四个驱动头绕其两端主轴承旋转。
[0109] 内从驱9是由内从驱柱体29、正旋轨一30、正旋轨二31、正岛桥一32、正岛桥二33等部件所构成的组件,套装于主驱动器5内腔,与主驱动器共轴线。其中,内从驱柱体29是一个钢制空心圆柱体,在该圆柱体正柱面内加工制造出正旋轨一30、正旋轨二31两条螺旋轨道和六个正岛桥(图7中只画出正岛桥一32、正岛桥二33两个正岛桥,其余四个被省略画出);正旋轨一30和正旋轨二31是三维空间中的两条马鞍形双纽线状闭合回路凹槽式螺旋轨道,且二者呈俯仰式对称分布于内从驱柱体29正柱面内,其俯视图呈一条伯努利双纽线“∞”形,把上述特征的两条正螺旋轨道组合结构称为正双龙螺旋轨道。以正旋轨二31为例,观察螺旋轨道的轨迹路线和内从驱9的运动规律,正旋轨二31的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该螺旋轨道从正柱面的迎面绕到背面(由于螺旋轨道的对称性,在前半个周期的行程中实线表示迎面螺旋轨道段,而在后半个周期的返程中实线又可表示背面螺旋轨道段;同理,在前半个周期的行程中虚线表示背面螺旋轨道段,而在后半个周期的返程中虚线又可表示迎面螺旋轨道段),设初始状态位置为负驱动头二28位于正旋轨二31的左边底部(负驱动头二28作圆周运动的方向:从左视图观察为逆时针旋转方向;负驱动头二28被光滑嵌入正旋轨二31凹槽内),当负驱动头二28自初始状态位置开始转动半圈到达其圆周顶部时,从相对运动的角度来看,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负驱动头二28走过迎面实线螺旋轨道段,并到达正旋轨二31的中间顶部(作为相对运动,实际是内从驱9沿其水平轴线方向向左运动四分之一周期);负驱动头二28继续旋转后半圈,从圆周顶部到达底部(走完第一圈),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负驱动头二28从正旋轨二31的中间顶部绕到背面虚线螺旋轨道段,并到达正旋轨二31的右边底部(作为相对运动,实际是内从驱9沿其水平轴线方向向左运动四分之二周期,即内从驱9完成了前半个周期的行程,把内从驱9在此刻的位置称作内从驱的左止点);负驱动头二28继续旋转半圈(第二圈开始),从其圆周底部到达顶部,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负驱动头二28从正旋轨二31的右边底部绕到迎面虚线螺旋轨道段(在后半个周期的返程中,虚线又可表示迎面螺旋轨道段),并到达正旋轨二31的中间顶部(作为相对运动,实际是内从驱9沿其水平轴线方向向右运动四分之三周期);负驱动头二28继续旋转后半圈(第二圈的后半圈),从圆周顶部到达底部(走完第二圈回到初始状态位置),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负驱动头二28从正旋轨二31的中间顶部绕到背面实线螺旋轨道段(在后半个周期的返程中,实线又可表示背面螺旋轨道段),并到达正旋轨二31的左边底部(作为相对运动,实际是内从驱9沿其水平轴线方向向右运动四分之四周期,即一个完整周期的行程结束,内从驱9返回到初始状态位置,把内从驱9在此刻的位置称作内从驱的右止点),至此,螺旋轨道正旋轨二31的完整轨迹路线被走完,这一轨迹路线具有代表性,旋轨驱动器1中共有四条螺旋轨道,其轨迹路线皆与正旋轨二31的轨迹路线相同,把轨迹路线与正旋轨二31的轨迹路线相同的螺旋轨道称作盘龙螺旋轨道;此后,内从驱9的运动便周而复始,重复这一周期性的来复式直线运动,直到主驱动器5停止驱动为止。可用同样方法,对正旋轨一30与负驱动头一27的轨迹路线与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不再赘述。在两条正螺旋轨道自交叉和互交叉的轨道交叉道口中央处固装正岛桥(如正岛桥一32、正岛桥二33等六个正岛桥),用于防止主驱动器5的负驱动头(负驱动头一27、负驱动头二28)行至交叉道口时发生“踩空”现象,正岛桥的形状尺寸匹配于主驱动器5的负驱动头顶部凹槽;主驱动器5的两个负驱动头与内从驱9的两条正螺旋轨道一一对应,一个负驱动头被光滑嵌入一条正螺旋轨道凹槽内(即一头一轨),当主驱动器5旋转时,其负驱动头作圆周运动,并与其正螺旋轨道凹槽壁相互作用,在该作用的驱动下,内从驱9便沿其轴线方向做来复式直线运动;主驱动器5的两个负驱动头对内从驱9构成一个力偶作用,保证了内从驱9在其径向上的稳定性。
[0110] 外从驱10是由外从驱柱体34、负旋轨一35、负旋轨二36、负岛桥一37等部件所构成的组件,套装于主驱动器5外围,与主驱动器共轴线。其中,外从驱柱体34是一个钢制空心圆柱体,在该圆柱体负柱面内加工制造出负旋轨一35、负旋轨二36两条螺旋轨道和六个负岛桥(图8中只画出一个负岛桥一37,其余五个被省略画出);负旋轨一35和负旋轨二36是三维空间中的两条马鞍形双纽线状闭合回路凹槽式螺旋轨道,且二者呈相向侧卧式对称分布于外从驱柱体34负柱面内,其主视图呈一条伯努利双纽线“∞”形,把上述特征的两条负螺旋轨道组合结构称为负双龙螺旋轨道;这两条负螺旋轨道的轨迹路线和外从驱10的运动规律都与内从驱9的情况类同,不再赘述;在两条负螺旋轨道自交叉和互交叉的轨道交叉道口中央处固装负岛桥(如负岛桥一37等六个负岛桥),用于防止主驱动器5的正驱动头(正驱动头一25、正驱动头二26)行至交叉道口时发生“踩空”现象;主驱动器5的两个正驱动头与外从驱10的两条负螺旋轨道一一对应,一个正驱动头被光滑嵌入一条负螺旋轨道凹槽内(即一头一轨),当主驱动器5旋转时,其正驱动头作圆周运动,并与其负螺旋轨道凹槽壁相互作用,在该作用的驱动下,外从驱10便沿其轴线方向做来复式直线运动;主驱动器5的两个正驱动头对外从驱10构成一个力偶作用,保证了外从驱10在其径向上的稳定性。外从驱10的运动分析与内从驱9的情况相同,二者的区别仅在于螺旋轨道所在柱面的正、负。
[0111] 内从驱9和外从驱10的运动方式皆为来复式直线运动,但二者的相对运动方向互为交错反向,这就构成了旋轨驱动器1的来复式(推拉式)驱动方式,因此,旋轨来复式推进器能够实现旋轨来复式驱动方式;当设定内从驱9和外从驱10二者的长度、质量相等时,由于内从驱9和外从驱10在轴向上做互为逆向的对称运动(来复式运动),与主驱动器5的正、负驱动头形成的两个力偶作用效果,使得旋轨驱动器1子系统的质心位置始终保持固定不动,保证了旋轨驱动器1无机械振动源,所以,旋轨驱动器1不会产生机械振动噪声,因此,旋轨来复式驱动方式为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的平稳运行、无机械振动噪声提供了物质技术保证。
[0112] U推进器2是由U气桥38和两个弹射单元等所构成的U推进器子系统。U气桥38是由两个U滑塞(U滑塞一43、U滑塞二57)右端面及其之间的U形钢制圆筒的下底部部分所构成的一个密闭定容器,在U气桥38上设置U气桥传感器39和U气桥阀40;由U卡头一41、U推杆一42、U滑塞一43、U气室一44、均压器一45、气道阀一46、气道传感器一47、管道一48、均压器二49、弹射头一50、弹射气室一51、弹射滑塞一52、弹射口一53、弹射口传感器一54等部件构成了第一个弹射单元(简称为第一弹射器);由U卡头二55、U推杆二56、U滑塞二57、U气室二58、均压器三59、气道阀二60、气道传感器二61、管道二62、均压器四
63、弹射头二64、弹射气室二65、弹射滑塞二66、弹射口二67、弹射口传感器二68等部件构成了第二个弹射单元(简称为第二弹射器);其中,第一弹射器和第二弹射器的结构尺寸和工作原理完全相同;由均压器一45、管道一48和均压器二49构成了第一个弹射单元气道,由均压器三59、管道二62和均压器四63构成了第二个弹射单元气道。在第一弹射器中,U卡头一41、U推杆一42、U滑塞一43这三个部件固装成一个组件,U卡头一41的结构尺寸与旋轨驱动器1上的内、外卡口相匹配并可以卡合连接或者开口分离,构成旋轨驱动器1和U推进器2二者之间的接口界面;U滑塞一43可在U气室一44内左右光滑运动且与U气室壁之间为动密封;U气室一44是由U形钢制圆筒的一侧直圆筒部分与U滑塞一43的左端面所构成的一个变容器,并通过弹射单元气道与弹射气室一51连通;均压器一45是一个圆盒形装置,它作为弹射单元气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被用来均衡高压气体在弯道处的非对称冲压作用,以保障弹射单元气道的气动稳定性,每个弹射器中设有两个均压器,其结构尺寸和作用都完全相同;气道阀一46与气控系统4连接,参与实时调控弹射单元中的工质气体量,以维持第一弹射器中工质气体(把工作介质气体简称为工质气体)的工作压力;气道传感器一47与控制器85连接(连接线路被省略画出),以实时监测弹射单元中工质气体的压力值,为实时调控第一弹射器中工质气体量提供依据;管道一48是构成弹射单元气道的钢制圆管部件,均压器二49用于均衡高压气体在弯道处的非对称冲压作用;弹射头一50是一个钢制圆筒装置,其右端面为敞开口(弹射口一53),它与弹射滑塞一52的左端面共同构成弹射气室一51变容器,通过弹射单元气道,弹射气室一51与U气室一44连通,换言之,由U气室一44、第一个弹射单元气道和弹射气室一51构成了第一弹射器的工质气体空间;
U气室一44的最大容积大于弹射气室一51的最大容积;弹射滑塞一52可在弹射头一50内腔左右光滑自由运动,但工作时弹射滑塞一52与U滑塞一43保持动态同步,且与弹射头一
50内壁之间为动密封;弹射口一53是外界流体(水或空气)进出弹射头一50的入口或出口;把弹射滑塞一52位于左止点时,充满弹射头一50容积的外界流体称为弹射流体;弹射口传感器一54与控制器85连接,以实时监测弹射口一53处外界流体压力(静压力或动压力),为U推进器2中各工质气体的工作压力调控提供基准参照依据。在第二弹射器中,各个部件的结构尺寸和作用与第一弹射器中的相应部件完全相同,且相应的名词(如弹射流体等)也都同理定义并通用,不再赘述。
[0113] U气桥38具有两个重要作用,在物理上,它把两个弹射器的工质气体空间隔离开,形成两个彼此独立密闭的工质气体空间,构成了两个独立对称的弹射单元,为匹配旋轨来复式驱动方式提供了硬件保障,不仅如此,它还保障弹射单元在返程过程中其U滑塞不受外界流体压力作用(即无兜风现象),从而避免了能量的无为消耗;在气动效果上,它又将两个弹射器的工质气体空间有机地关联起来,使得U气桥38的工质气体空间和两个弹射器的工质气体空间这三个彼此独立的工质气体空间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这使得U推进器2整体上两端(两个弹射滑塞或两个弹射口)所受外界流体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从而使得U推进器2无需克服外界流体压力(静压力或动压力)做无用功,推力几乎全部用于做有用功,换言之,弹射能量几乎全部转换成弹射流体的动能,不仅如此,开始返程的弹射单元还将把其工质气体的压缩内能(工质气体因压缩而增加的分子内能)通过U气桥38传递给开始推进的弹射单元,对推进中的弹射单元贡献正向能量增益,把这种正向能量增益方式称作内能正反馈,内能正反馈使得压缩内能不再成为系统能量内耗的主角,从而使得U推进器2子系统压缩工质气体所付出的能量代价降到最低值,所以,U推进器2具有极高的能量利用率也得益于U气桥38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内能正反馈方式;U气桥传感器39与控制器85连接,以实时监测U气桥38中的工质气体压力值,并为实时调控其工质气体量提供依据;U气桥阀40与气控系统4连接(连接部件被省略画出),参与实时调控U气桥
38中的工质气体量,以维持U气桥38中工质气体的工作压力。U推进器2子系统的外壳被固装于船体。
[0114] 首先观察在没有U气桥38连接情况下,一个弹射单元的工作过程,以大地为惯性参考系,设海水相对大地静止不动,船舶相对大地的速度为V船,弹射流体的质量为M,弹射流体相对船体(弹射头)的初始速度为V弹初(该速度也是弹射滑塞相对弹射头的初始速度,其值为零),弹射流体相对船体的出口速度为V弹出(即弹射流体被弹射滑塞推动经过弹射口处的速度),弹射滑塞的推水方向与船舶前进方向相同,弹射滑塞的半径为R其行程为L,推力(工质气体的工作压力)为P推,流体压力(弹射口处海水的压力)为P流,合外力对弹射流体所作的功为A,弹射流体的初始动能为E初始、出口动能为E出口,弹射流体的动能增量为ΔE,则有
[0115] 合外力对弹射流体所作的功为A=(P推-P流)πR2×L (1-1)
[0116] 弹射流体的初始动能为
[0117] 弹射流体的出口动能为
[0118]
[0119] 弹射流体的动能增量为
[0120] 依据动能定理及(1-1)、(1-2)两式得
[0121]
[0122] 式(1-3)是在没有U气桥38连接情况下,一个弹射单元工作时其弹射流体的动能定理。其中,推力P推对弹射流体作正功,弹射流体动能增大;流体压力P流对弹射流体作负功,弹射流体动能减小,换言之,弹射单元需要克服外界流体压力(静压力或动压力)做无用功。
[0123] 现在,由于有U气桥38将两个弹射单元工质气体空间有机地关联起来,U推进器2整体上两端(两个弹射口)所受流体压力P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作用相互抵消掉了,因此,在U推进器2中弹射流体的动能定理应为
[0124]
[0125] 比较(1-3)、(1-4)两式显然有
[0126] P推πR2×L>(P推-P流)πR2×L
[0127] 则(1-4)式等号右边的动能增量大于(1-3)式右边的动能增量,所以说U推进器2无需克服流体压力P流(静压力或动压力)做无用功,推力P推全部用于做有用功,或者说,弹射能量全部转换成弹射流体的动能。
[0128] 式(1-4)表明,U推进器2中弹射流体的动能增量 不仅与弹射流体的出口速度V弹出有关,还与船舶的速度V船有关;当弹射流体的出口速度V弹出一定
2
时,船舶的速度V船越大,弹射流体的动能增量就越大,这表明推力(P推πR)对弹射流体所
2
做的功(P推πR×L)也越大,由于弹射流体的位移量L(即弹射滑塞的行程)为一常量,所
2 2
以,功(P推πR×L)越大是推力(P推πR)增大所产生的结果,由于作用的相互性(或运动的相对性),便形成了海水(流体)对弹射口处逆向作用增强的效果,这就构成了U推进器
2的冲压弹射推进方式,因此,旋轨来复式推进器能够实现冲压弹射推进方式。冲压弹射推进方式为旋轨来复式推进器成为高速推进器提供了动力学技术保障,航行器的速度越大,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的推进效能就表现的越优异,其推进态势就越威猛,它不仅不会产生辐射噪声,而且根本不会产生空泡激振,也根本不存在磁场辐射问题。
[0129] 在弹射头中,由于弹射滑塞的迎水面垂直于弹射流体的运动方向,或者说,推力矢量 的方向与弹射流体位移矢量 的方向相同(即两个矢量夹角α为零),所以,推力 对弹射流体所做的功为
[0130]
[0131] 式(1-5)表明,推力 对弹射流体所做的功为最大值,换言之,推力无任何分量损失,全部奉献于做有用功过程。设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摩擦消耗的能量为Δε(Δε为一较小值),考虑到U推进器2无需克服流体压力P流做无用功、推力P推全部用于做有用功和内能正反馈方式,则输入到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的总能量在量值上等于2
P推πRL+Δε,参照(1-4)和(1-5)两式,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的推进效率η为[0132]
[0133] 式(1-6)表明,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具有极高的推进效率,因此,旋轨来复式推进器能够实现推进效率接近1,这一优良性能指标使得旋轨来复式推进器能够节省出巨量能源,洁净环保,能量利用率极高。
[0134] 万向底盘3是由圆平台69、圆凹轨道70、旋轨驱动器空间71、罗盘环72、罗盘球一73、罗盘球二74、甲板圆轨道75、喇叭柱76、底盘球77、船体基座78等部件和基础件所构成的万向底盘子系统。其中,圆平台69是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钢制圆盘,在该钢制圆盘圆周上加工制造出类似于滑轮圆周上的凹槽式轨道,该圆周凹槽式轨道被简称为圆凹轨道;圆平台69中央区域是一块被凿空的矩形空间,该矩形空间及其上下邻近空间所形成的长方体空间被简称为旋轨驱动器空间,旋轨驱动器1被安装固定在圆平台69上,即被置于旋轨驱动器空间71中,换言之,旋轨驱动器1和万向底盘3二者被固装成一体(图1中为阅图清晰起见,将旋轨驱动器1和万向底盘3分开绘制);罗盘环72是一个形状尺寸匹配于圆凹轨道70的钢制圆环体,其横截面呈矩形,在该钢制圆环体直径两端位置处光滑镶嵌着罗盘球一73和罗盘球二74两个滚珠式钢球,构成了罗盘环组件,该罗盘环组件被光滑嵌入圆凹轨道70内并能够绕圆平台69光滑转动,罗盘球一73和罗盘球二74即能够自身自由转动(自转)、又能随罗盘环72一起转动(公转),其最外围接触界面就是船舱甲板上的甲板圆轨道75(图11中椭圆阴影区域代表船舱甲板),由圆凹轨道70、罗盘环72、罗盘球一73、罗盘球二74等部件构成了一个大型轴承式转动机构;喇叭柱76是一个喇叭圆筒形的钢制喇叭柱体,其上端敞口并与圆平台69固装成一体,其下端采用钢制半球面体封底并且光滑嵌套在底盘球77上;底盘球77为一钢制圆球体且与船体基座78固装成一体,船体基座78固装于船舱体上,底盘球77与船体基座78和船舱体三者固装成一体属于船体部分;所以,万向底盘3子系统是一个半球面约束系统,在其约束范围外具有广泛的运动自由度。
[0135] 由于旋轨驱动器1是被安装固定在圆平台69上,即旋轨驱动器1和万向底盘3二者被固装成一体,所以,当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工作时,旋轨驱动器1的反作用力通过圆平台69传递给罗盘环72上的罗盘球一73和罗盘球二74两个滚珠式钢球,形成了两个罗盘球对甲板圆轨道75的推力,这个推力就是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对船舶的驱动推力,更确切地说,该推力就是包含旋轨来复式推进器在内的流体方推动航行器方(船舶)航行的驱动力,就该力学体系而言,上述这一组织架构和作用方式所构成的力学体系模式就是本发明所称的主动体系模式。其中,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归属该力学体系的流体方;罗盘球一73、罗盘球二74和罗盘环72等部件就是本发明所称的推进器系统的终端控制设备,该终端控制设备与航行器方(甲板圆轨道75)直接接触并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双方的作用界面(即两个罗盘球与甲板圆轨道75之间的接触面)位于船舱内部——航行器内部;因此,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能够实现主动体系模式。主动体系模式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大应用技术价值;采用主动体系模式的系统,其工作积极主动、综合性能优异、系统实现科学灵活,她对推进器系统的终端控制设备的力学特性、结构强度等不仅不会提出额外严格的技术要求而且技术实现理想完美;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的终端控制设备工作于航行器内部,它们根本不需要与其航行器外部的流体(水或空气)直接接触并相互作用,即可完成其控制使命;当这种终端控制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时,人们只需在其航行器舱内进行维护维修(简称为维护环境舱内化),这是普通维修技术人员即可完成的任务;而对飞行中的飞机而言,这种维护环境舱内化的意义就显得特别重大,这意味着人们将告别因环境而无法维修所导致的灾难;仅有弹射头中的弹射滑塞位于其航行器外部的流体中,不到使用寿命结束时弹射滑塞故障率几乎为零;所以,主动体系模式彻底解决了所有现代推进器系统设计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从外观整体上看去,主动体系模式使得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的推进姿态犹如波涛大海中的一条巨龙,这条威力无比的巨龙高昂神奇的龙头推动着船舶乘风破浪神勇远航,因此,又把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简称为神龙推进器。体系模式决定控制方式,本发明所独创的体系模式,将使现代航行器的系统机制(被动体系模式)和控制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为人们的航行事业进入新时代打下了坚实的理论技术基础。
[0136] 气控系统4是由充气机79、充气阀80、高压缸81、高压阀82、低压缸83、低压阀84、控制器85、执行机构86等设备和部件所构成的气控系统子系统。其中,充气机79用作气源,为高压气缸81提供或补充气体;高压气缸81用来调控U推进器2中各工质气体的气体量、并为加力挡推进时提供增量工质气体加入助推;低压汽缸83用作U推进器2中各工质气体的气体缓冲器并协助高压缸81调节气体量;控制器85是以计算机微处理器为主要计算设备所构成的智能控制子系统(原理图被省略画出),它采集操纵设备和传感器等外部设备信号,经过运算处理后控制执行机构86完成指定的操作任务;执行机构86是由电动设备和机械装置所构成的机电操作子系统(原理图被省略画出),它受控于控制器85或操纵设备;所谓操纵设备是指航行器驾驶舱内的各种驾驶操控装置,包括系统电源总开关(含有马达开关)、挡位键、方向舵盘和油门脚踏板等装置;充气机79、充气阀80、高压缸81、高压阀82、低压缸83、低压阀84、和U推进器2、万向底盘3及旋轨驱动器1中的相关设备都是在控制器85和执行机构86或操纵设备的统一控制操作下协调一致工作的。
[0137] 体系模式决定控制方式,在主动体系模式下,实现控制航行器前进、转向、倒航等新的控制方式——内置控制方式。设计安装方案为旋轨来复式推进器安装于船舶尾部船舱内,只把两个弹射头(弹射头一50、弹射头二64)与海水连通,其弹射滑塞(弹射滑塞一52、弹射滑塞二66)的推水方向与船舶前进方向相同,其圆平台69位于通过船舶质心的水平面内,且圆平台69的圆心与船舶质心之间的连线位于船舶纵向轴线上;罗盘柄87是与罗盘环72固装为一体的罗盘环手柄,受控于执行机构86,其转动状况代表罗盘环72的转动状态,其转动范围与轨迹由罗盘柄轨道88示意;模拟杆89是一个虚拟杆,用以模拟简化罗盘环72,便于观察推力的控制状况;则欲使船舶正向航行(简称正航——前进)时,通过操纵挡位键和方向舵盘(皆被省略画出)由执行机构驱动罗盘柄87至零度位置,在零度位置时,罗盘球一73和罗盘球二74对船舶的推力矢量分别为 和 即两个推力矢量大小相等、方向皆水平指向正前方,则船舶所受总推力 为
[0138] 矢量式
[0139] 标量式 F=F1+F2=2F1 (2-1)’
[0140] 式(2-1)’表明,总推力 只产生推动船舶正向前进的效果。
[0141] 当欲使船舶转向时,例如,使船舶左转向(即船头左转向,船尾右转向),通过操纵方向舵盘由执行机构驱动罗盘柄87转动至罗盘环正转θ角90位置,或者说,模拟杆89转动至模拟杆正转θ角91位置,即模拟杆正转θ角91代表罗盘环正转θ角90,在该θ角位置时,罗盘球一73和罗盘球二74对船舶的推力矢量分别为 和 则船舶所受总推力为
[0142] 矢量式
[0143]
[0144]
[0145] 式(2-2)中, 和 是推力 的两个分量; 和 是推力 的两个分量;而 和 是两对分量组合,其中, 分量组合中的两个分
力 和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而 分量组合中的两个分力 和 是一
对平衡力,其合力为零;考虑到分力 和 二者之间的距离与船舶长度相比较可以忽略不计,则船舶所受总推力 可写为
[0146] 标量式 F=F11+F21=2F11 (2-2)’
[0147] 在总推力 控制下,船舶的运动是一种复合运动,即由船舶绕其质心的转动和随其质心的平动所构成的一种复合运动,把这一复合运动称作船舶的转向运动;以大地为惯性参考系,设船舶长度为2R、质量为m、质心位于船舶长度中心点,船舶对通过质心的逻辑转轴的转动惯量为Ic、相对大地转动角加速度为 (所谓逻辑转轴是指通过船舶质心且垂直于水平面的一根虚拟轴线),相对大地船舶质心加速度为 海水相对大地静止不动,海水对船舶的平动阻力为 海水对船舶的等效转动阻力为 (所谓等效转动阻力是指船舶转动时海水沿船体长度形成的分布阻力的叠加总效果与作用于船舶尾部的一个力效果相同),海水对船舶的转向运动阻力为 且有 则船舶绕其质心的转动和随质心的平动规律所遵从的动力学方程为
[0148] 矢量式
[0149] 矢量式
[0150] 式(2-3)和式(2-4)两式是船舶转向运动规律的动力学基本方程组,这一动力学方程组是纯粹的,或者说,她是完美的。这是因为推力 的作用平面(在此处简称为转向控制平面)是通过船舶质心的水平面,所以,推力 只对船舶产生关于逻辑转轴的转动力矩,而不会产生其他力矩,换言之,以船舶质心为坐标原点建立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横轴X,纵轴Y,垂直轴Z),则推力 只对船舶产生关于Z轴的转动力矩(简称为转向力矩;它使船舶只在水平面内转动),而不会产生关于X轴、Y轴的转动力矩(简称为异轴力矩),就是说推力 只产生单一的转向力矩,而不会产生多余有害的异轴力矩,这是一种理想的动力学控制方式,所以说式(2-3)和式(2-4)两式是完美的动力学基本方程组;而所有现代航行器的转向控制平面都不是通过航行器质心的水平面,因为它们的终端控制设备要么就深扎于水下(船舶)、要么就高翘于空中(飞机垂尾方向舵板),这就决定了它们的方向控制作用力在产生转向力矩的同时又会产生多余有害的异轴力矩,因此,系统必须额外付出能量代价来抵消异轴力矩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以求得航行器整体上的平衡状态,可见其终端控制设备不仅肩负着转向力矩的生成,且同时又担负着异轴力矩的产生,这必然额外加重它们的工作负荷量,其中尚且没有包含其自身重量的影响,这就是本文在背景技术中提到“外置控制方式消极被动、控制效率低下,它对推进器系统的终端控制设备的力学特性和结构强度等都提出了额外严格的技术要求”的具体内容体现之一。船舶转向运动的动力学方程组标量式为
[0151] 2F11·Rsinθ-f转·Rsinθ=Icβ (2-3)’
[0152] 2F11·cosθ-f平=mac (2-4)’
[0153] 式(2-3)’等号左边的第一项是驱动船舶转动的主动力矩 (即转向力矩),主动力矩 的大小为M=2F11·Rsinθ,其中
[0154] 推力 F=2F11=2F1·cosθ (2-5)
[0155] 动力臂 L=Rsinθ (2-6)
[0156] 主动力矩 M=2F11·Rsinθ
[0157] =2F1cosθ·Rsinθ
[0158] =F1·R·sin2θ (2-7)
[0159] 式(2-5)表明,旋轨来复式推进器推力F与罗盘环转角θ的关系遵从余弦变化规律,推力曲线92描绘了这一余弦变化规律;式(2-6)表明,船舶转向时动力臂L与罗盘环转角θ的关系遵从正弦变化规律,力臂曲线93描绘了这一正弦变化规律;式(2-7)表明,旋轨来复式推进器驱动船舶转向的主动力矩M与罗盘环转角θ的关系遵从正弦变化规律,但其频率为推力F的两倍,力矩曲线94描绘了这一双倍频特征的正弦变化规律,当罗盘环转角θ值为正、负45度时,主动力矩M分别在正、反方向上达到最大值(±F1·R),即此时的主动力矩在量值上为罗盘球的推力(F1)被放大到船体长度的二分之一(R)倍,这清晰表明了旋轨来复式推进器转矩强大、敏捷高效和转向平稳的优良控制性能;省略式(2-4)’船舶平动的说明。
[0160] 当欲使船舶倒航时,通过操纵挡位键和方向舵盘在执行机构86驱动下,打开旋轨驱动器1上的内、外卡口(即内从驱和外从驱上的卡口张开口),便立刻与两个U卡头(U卡头一41、U卡头二55)分离开,则旋轨驱动器1与U推进器2之间立刻断开连接,随即圆平台69水平旋转180度,旋轨驱动器1与另一个U推进器(被省略画出)之间立即建立连接(卡口咬合卡头)并继续工作,即可产生反向推力驱动船舶倒航行驶;系统实现时,只需另加一个U推进器,并让两个U推进器共享同一对弹射单元气道即可,气控系统及执行机构的接口与之匹配实现。
[0161] 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采用四个基本挡位控制船舶航行,即前进挡95、空挡96、倒挡97、加力挡98,其中,前进挡95用于完成船舶的起步、提速、中速到高速等四级航速任务,它主要依靠发动机油门大小和气控系统的辅助作用来实现;空挡96用于完成切断动力的任务,它采用切断旋轨驱动器与U推进器之间的连接来实现;倒挡97用于完成船舶的倒航任务,它采用圆平台水平旋转180度方式来实现;加力挡98用于完成船舶的满载重量或超高速航行任务,它是在前进挡的基础上依靠控制发动机油门大小和气控系统加入助推(形成可变压缩比)共同作用实现的。
[0162] 基于旋轨来复式驱动方式、冲压弹射推进方式、系统推进效率接近1、主动体系模式和内置控制方式等多项创造性设计,诞生出旋轨来复式推进器新技术,使旋轨来复式推进器成为一种技术性能完备优良的全新型流体推进器;旋轨来复式推进器不仅能够为人们节省出巨量宝贵能源,而且易于技术实现、综合性能优异、平稳安静、清洁环保、安全可靠、制造成本低廉、维护维修方便,她为人们跨入高速高效航行新时代提供了物质技术保证;而彻底消除现代船舶推进器分别存在的推进效率低、辐射噪声大、空泡激振、结构复杂、重量大、造价高、强磁辐射、控制方式消极被动等诸多严重缺陷,对旋轨来复式推进器而言,与其说是举手之劳,不如说是根本就不存在的问题;旋轨来复式推进器可被广泛应用于所有类型的船舶舰艇中,甚至,她还可被广泛应用于所有类型的飞机和机动车中。因此,旋轨来复式推进器新技术的终极目标是建成海陆空运载工具一统的理想推进器系统——神龙推进器。
[0163] 本发明旋轨来复式推进器开始工作时,首先进行初始化过程,初始化需要完成两项任务,即在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开始工作之前,首先为控制器85、传感器等电子设备加电,将其工作环境置成正常工作需要的初始状态,并检测执行机构86的动力电源处于已准备好状态,随后,控制器85通过弹射口传感器检测弹射口处当前流体压力值,依据该流体压力值决定向U推进器2各工质气体空间中充加工质气体量,并控制执行机构86驱动高压缸81完成具体加气任务,将U气桥38和两个弹射单元置成系统启动需要的工质气体初始压力值,一切完成就绪后,绿色状态指示灯亮,这一过程是从驾驶舱内接通系统总电源那一刻开始并在15秒钟内完成;总电源开关被设计成钥匙式复用开关,它具有接通系统总电源和马达电源的两个作用,钥匙插进即接通系统总电源、扭动钥匙即接通马达电源;马达启动船舶发动机后,控制器85根据挡位键的按键挡位,决定旋轨驱动器1的内外两个卡口与U推进器2的两个卡头是连接还是分离,并控制执行机构86完成卡口与卡头之间的连接(卡口咬合卡头)或者分离(卡口张开口与卡头分离)动作——挡位为前进挡或加力挡时执行连接动作,挡位为倒挡时先执行分离动作、随即执行圆平台69旋转180度动作、再执行连接动作,挡位为空挡时执行分离动作;发动机的动力与动力轮6之间的接驳是在卡口与卡头离合状态(连接或分离)确定后决定的,当卡口与卡头连接动作完成后,发动机的动力经离合传动装置(被省略画出)加到动力轮6上;当卡口与卡头分离动作完成后,发动机的动力撤离动力轮6;即发动机的动力与动力轮6之间的离合是同卡口与卡头之间的离合协调一致的,其具体动作皆由执行机构86连续完成;当发动机的动力经离合传动装置加到动力轮6时,动力轮6直接驱动主驱动器5绕其两端主轴承旋转,同时,主驱动器5通过其正、负驱动头与正、负螺旋轨道相互作用并驱动内从驱9和外从驱10做互为逆向的来复式直线运动;卡口与卡头的配对有两种方式,即外从驱10上的外卡口一14(或者外卡口二15)咬合U推进器2上的U卡头一41(或者U卡头二55),内从驱9上的内卡口二20(或者内卡口一19)咬合U推进器2上的U卡头二55(或者U卡头一41);当外从驱10上的外卡口一14咬合U推进器2上的U卡头一41时,设U推进器2的第一个弹射单元推进过程开始,则在外从驱10强力加速驱动下,U卡头一41通过U推杆一42加速推进U滑塞一43,并迅速压缩弹射单元中的工质气体升至高压,弹射滑塞一52在高压工质气体作用下高速推进并将弹射头一50中的弹射流体经弹射口一53高速弹射推出,与此同时,高速弹射流体的反作用力作用到弹射滑塞一52上,并通过高压工质气体、U滑塞一43、U推杆一42、U卡头一41、外从驱10、主驱动器5、圆平台69等传递给罗盘环72上的两个罗盘球,形成两个罗盘球对船舶的推力;换言之,即高速弹射流体的反作用力作用到弹射滑塞一52上,并通过高压工质气体沿动力原传递路线反向传递到两个罗盘球上,形成两个罗盘球对船舶的推力;至此,U推进器2第一个弹射单元推进过程结束,紧接着便开始其返程过程;与此同时,U推进器2第二个弹射单元推进过程开始,其动力传递过程与推进原理与第一个弹射单元的完全相同,不再赘述,此后,旋轨来复式推进器便重复这一交替来复式推进过程,直到切换挡位为止。
期间,控制器85根据系统推进功率大小要求,控制执行机构86驱动高压缸81或低压缸83动态调控U推进器2各工质气体量,以使工质气体的工作压力符合推进功率大小要求,当工质气体因温度过高导致工作压力过大时,则通过低压缸83泄放部分工质气体,保证推进器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稳定的工作状态。
[0164] 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系统一旦与具有创造性设计的全新型船舶相结合,便能全面展现出她优异的综合性能,这种全新型船舶不再保守现代船舶的传统航行模式,而是以全新气动外形、组织架构和飞速航行为主要特征的新航行模式,其航速可与飞机相媲美,而其安全性和舒适性是飞机所无法比拟的,采用现代卫星导航技术和航海新交通规则,便不会发生高速“撞车”现象,而一旦出现故障时可随即降速并浮于海面进行维修或等候救援,故其安全性有充分可靠保障,因此,全新型船舶将使人们远洋航海享受到飞机的高速快捷和游船的安全舒适,这时,浩瀚无际的大洋便呈现出万船腾碧浪、海空同时速之美好震撼景象,而旋轨来复式推进器的神勇表现彰显神龙推进器之卓越性能,至此,人们就真正跨进21世纪航行新时代。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