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空腔共振 / 风口降噪装置、风道、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

口降噪装置、风道、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

阅读:145发布:2020-05-14

专利汇可以提供口降噪装置、风道、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 风 口降噪装置、风道、 空调 器室内机、空调器。其中风口降噪装置,设置于风道的风口处,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上构造有多个第一共振腔、多个第二共振腔,所述第一共振腔及所述第二共振腔相互独立设置,且所述第一共振腔及所述第二共振腔分别用于消除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转时产生的第一 频率 噪音及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转时产生的第二频率噪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风口降噪装置、风道、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通过第一共振腔及第二共振腔的设置分别针对消除风机不同转速时所形成的不同频率的噪音,降噪效果更好。,下面是口降噪装置、风道、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口降噪装置,设置于风道(3)的风口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侧上构造有多个第一共振腔(11)、多个第二共振腔(12),所述第一共振腔(11)及所述第二共振腔(12)相互独立设置,且所述第一共振腔(11)及所述第二共振腔(12)分别用于消除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转时产生的第一频率噪音及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转时产生的第二频率噪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口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共振腔(11)的容积与所述第二共振腔(12)的容积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口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侧上具有多个纵横交错的立壁(13),多个纵横交错的立壁(13)形成所述第一共振腔(11)和/或所述第二共振腔(12)的腔底壁,所述第二壳体(2)覆盖于所述立壁(13)远离所述第一壳体(1)的一侧,所述第二壳体(2)上构造有多个孔(21),多个所述孔(21)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共振腔(11)及第二共振腔(12)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口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为环状,所述第一共振腔(11)和/或所述第二共振腔(12)沿所述第一壳体(1)的环形周向均匀设置;和/或,所述第一壳体(1)为环状,所述第一共振腔(11)和/或所述第二共振腔(12)沿所述第一壳体(1)的轴向延伸方向依次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口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为环状,所述第一共振腔(11)与所述第二共振腔(12)沿所述第一壳体(1)的环形周向依次均匀交替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口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21)的直径为D,2mm≤D≤
4mm;和/或,所述第二壳体(2)的厚度为s,0.5mm≤s≤1mm;和/或,所述第一壳体(1)的厚度为h,2mm≤h≤3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口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率为300Hz;所述第二频率为600Hz。
8.一种风道,具有风口,所述风口包括进风口及出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口降噪装置,所述风口降噪装置安装于所述进风口、出风口中的至少一个上。
9.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为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道。
10.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为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

说明书全文

口降噪装置、风道、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口降噪装置、风道、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 轴流式风机由于具有流量大、功耗低的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空调换热系统中,随着消费者对空调噪音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开发低噪、高效的风机系统,是空调厂家一直追求的方向。
[0003] 风机噪音是影响空调噪音总值的主要因素,而且其噪声能量往往集中在1000Hz以下的中低频段,现有常规的降噪措施,既要降低风噪、又不能显著影响风道中气流的流通风量,挑战性非常高。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送风效果,将整个风机系统都被包裹在风道内,在风道的内壁上设置多个降噪小孔,虽然对风机处噪音起到了一定的降低作用,但是存在降噪频率单一的不足,这对于空调器系统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时风机不同运行转速的情况,降噪效果并不好,尤其是针对风机低频段异常峰值(例如300Hz、600Hz等频率段)并不能实现降噪,导致风机系统(空调系统)的降噪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0004]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风口降噪装置、风道、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通过第一共振腔及第二共振腔的设置分别针对消除风机不同转速时所形成的不同频率的噪音,降噪效果更好。
[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口降噪装置,设置于风道的风口处,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上构造有多个第一共振腔、多个第二共振腔,所述第一共振腔及所述第二共振腔相互独立设置,且所述第一共振腔及所述第二共振腔分别用于消除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转时产生的第一频率噪音及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转时产生的第二频率噪音。
[0006] 优选地,所述第一共振腔的容积与所述第二共振腔的容积不同。
[0007] 优选地,所述风口降噪装置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上具有多个纵横交错的立壁,多个纵横交错的立壁形成所述第一共振腔和/或所述第二共振腔的腔底壁,所述第二壳体覆盖于所述立壁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壳体上构造有多个孔,多个所述孔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共振腔及第二共振腔一一对应设置。
[0008]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为环状,所述第一共振腔和/或所述第二共振腔沿所述第一壳体的环形周向均匀设置;和/或,所述第一壳体为环状,所述第一共振腔和/或所述第二共振腔沿所述第一壳体的轴向延伸方向依次设置。
[0009]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为环状,所述第一共振腔与所述第二共振腔沿所述第一壳体的环形周向依次均匀交替间隔设置。
[0010] 优选地,所述孔的直径为D,2mm≤D≤4mm;和/或,所述第二壳体的厚度为s,0.5mm≤s≤1mm;和/或,所述第一壳体的厚度为h,2mm≤h≤3mm。
[0011] 优选地,所述第一频率为300Hz;所述第二频率为600Hz。
[001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风道,具有风口,所述风口包括进风口及出风口,还包括上述的风口降噪装置,所述风口降噪装置安装于所述进风口、出风口中的至少一个上。
[001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上述的风道。
[001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器室内机。
[0015]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风口降噪装置、风道、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所述风口降噪装置设置了不同的第一共振腔及第二共振腔且分别用于消除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转时产生的第一频率噪音及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转时产生的第二频率噪音,从而使所述风口降噪装置不再如现有技术中那样仅针对单一的频率噪音进行降噪,而利于针对消除风机不同转速时所形成的不同频率的噪音,降噪效果更好。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风口降噪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图1中第一共振腔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风口降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风道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风道的另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7为本发明的风口降噪装置的理论模型示意图。
[0023] 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4] 1、第一壳体;11、第一共振腔;12、第二共振腔;13、立壁;2、第二壳体;21、孔;3、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结合参见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口降噪装置,设置于风道3的风口处,包括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侧上构造有多个第一共振腔11、多个第二共振腔12,所述第一共振腔11及所述第二共振腔12相互独立设置,且所述第一共振腔11及所述第二共振腔12分别用于消除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转时产生的第一频率噪音及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转时产生的第二频率噪音。该技术方案中,所述风口降噪装置设置了不同的第一共振腔11及第二共振腔12且分别用于消除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转时产生的第一频率噪音及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转时产生的第二频率噪音,从而使所述风口降噪装置不再如现有技术中那样仅针对单一的频率噪音进行降噪,而利于针对消除风机不同转速时所形成的不同频率的噪音,降噪效果更好。
[0026] 所述第一共振腔11及第二共振腔12在具体设计上依据待消除的目标频率(或者频率段,如上述的第一频率噪音、第二频率噪音)进行匹配设计,相应的计算模型参见图7所示,其主要目标消音频率计算公式如下:
[0027]
[0028] lk=l+0.8d
[0029] 式中,fr为目标消音频率(单位Hz),C为声速(单位mm/s),S0为小孔截面积(单位mm2),d为小孔直径(单位mm),l为孔的深度(单位mm),lk为孔深的修正后公式,而可以理解的是,所述fr即可以选定为前述的第一频率噪音、第二频率噪音,其具体的分贝值依据于风机的转速,当风机转速确定后,即可以获取到相应的第一频率噪音、第二频率噪音。例如,发明人发现,目前的风道降噪结构针对降噪的频率段多处于1000Hz以上,而更为低频的噪音例如300Hz、600Hz则并没有被消除,这导致目前的空调器风道噪音降噪效果不理想,因此优选地,将所述第一频率选定为300Hz,将所述第二频率选定为600Hz。
[0030]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其消音频率主要取决于小孔直径和孔背后的空腔体积,孔越小、背后空腔越大,整体消音的频率会越低,而基于此处的理论对所述第一共振腔11及第二共振腔12进行构造即可,当然,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保持空腔体积的相同而改变小孔的孔径不同,也可以保持小孔孔径的大小相同而使与之对应的空腔容积(也即体积)不同。而优先的是,所述第一共振腔11的容积与所述第二共振腔12的容积不同,而保持所述第一共振腔11及第二共振腔12上的小孔孔径相同,如此,当所述第一共振腔11及第二共振腔12的构造方式采用分体组装方式形成时,能够有效防止小孔孔径不同但孔径差距不大带来的组装方位的混淆。
[0031] 作为所述第一共振腔11及第二共振腔12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所述风口降噪装置还包括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侧上具有多个纵横交错的立壁13,多个纵横交错的立壁13形成所述第一共振腔11和/或所述第二共振腔12的腔底壁,所述第二壳体2覆盖于所述立壁13远离所述第一壳体1的一侧,所述第二壳体2上构造有多个孔21,多个所述孔21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共振腔11及第二共振腔12一一对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孔21也即对应于前述的小孔。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共振腔11及第二共振腔12通过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多个立壁13形成,使所述风口降噪装置的结构设计更加简单、可靠,进一步将,所述第一壳体1及之上的多个立壁13可以采用注塑的方式形成,而所述第二壳体2的形成方式也可以单独采用注塑的方式形成,之后将两者组装形成所述的风口降噪装置,这样使其制造工艺得到优化。前述的纵横交错的立壁13的构造及布置方式也可以是多样的,而图2中给出了一种具体示例,该示例中多个所述立壁13的结构形式并不相同,具体的,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壳体1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立壁,多个第一立壁朝向所述第一壳体1的径向内侧延伸,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立壁之间形成间隔,相邻的间隔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且间隔内则设置有多个沿着所述第一壳体1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立壁,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立壁之间形成间隔,相邻的间隔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由此形成对所述第一共振腔11及第二共振腔12的腔底壁的围合。
[0032] 此时,所述孔21的直径为D(即为前述的d),2mm≤D≤4mm,能够保证所述第二壳体2的结构强度的同时还能够发挥小孔共振的作用,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D;和/或,所述第二壳体2的厚度为s(即为前述公式中的l),0.5mm≤s≤1mm;和/或,所述第一壳体1的厚度为h,2mm≤h≤3mm,前述第一壳体1及第二壳体2的厚度限定能够保证其相应结构具备足够的刚性。
[0033]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1为环状,如图1中的圆环状,亦可以为图6中的方环状,所述第一共振腔11和/或所述第二共振腔12沿所述第一壳体1的环形周向均匀设置,此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共振腔11以及所述第二共振腔12围绕所述第一壳体1的环状的中心轴线中心对称设置,从而能够在风道3的周向上均匀降噪;和/或,所述第一壳体1为环状,所述第一共振腔11和/或所述第二共振腔12沿所述第一壳体1的轴向延伸方向依次设置。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壳体1为环状,所述第一共振腔11与所述第二共振腔12沿所述第一壳体1的环形周向依次均匀交替间隔设置。
[0034] 图4中示出了另一种结构型式的风口降噪装置,该装置中除了构造有第一共振腔1、第二共振腔2之外,还构造有其他的不同容积的共振腔,值得强调的是,图中的1-15的序号定义出了15个共振腔,其在容积上可以均不相同,此时,理论上其能够对应15个噪音频率的消除,当然,也可以对这15个共振腔的容积大小进行平均分配并布置,例如,图1中的1号、
6号、11号共振腔容积相同,2号、7号、12号共振腔容积相同,3号、8号、13号共振腔容积相同,
4号、9号、14号共振腔容积相同,5号、10号、15号共振腔容积相同,由此将15个共振腔分为5组并沿着所述第一壳体1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形成对5个噪音频率的消除;还可以是,1号、
4号、7号、10号、13号共振腔容积相同,2号、5号、8号、11号、14号共振腔容积相同,3号、6号、9号、12号、15号共振腔容积相同,由此将15个共振腔分为3组并沿着所述第一壳体1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形成对3个噪音频率的消除。
[0035]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风道,具有风口,所述风口包括进风口及出风口,还包括上述的风口降噪装置,所述风口降噪装置安装于所述进风口、出风口中的至少一个上,所述风道中设置有轴流风机
[0036]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上述的风道。
[0037]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器室内机。
[0038]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0039]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