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遗传学 / 基因芯片 / 一种基因芯片

一种基因芯片

阅读:742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基因芯片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基因芯片 ,包括厚度方向上依次相接的第一芯片区、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和第二芯片区;其中,第一芯片设在第一芯片区上,第二芯片设在第二芯片区上,第一芯片区一端与第二芯片区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 手柄 ,第二芯片区一端与第一芯片区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二手柄。本发明一种基因芯片,不需要专 门 的储存盒,便能有效防止污染;且本基因芯片在进行杂交时,不需要将扩增产物进行转移后杂交,可以直接在扩增体系里进行杂交,避免了样品在转移过程中的污染;结构简洁,使用方便,便于储存。,下面是一种基因芯片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基因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厚度方向上依次相接的第一芯片区、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和第二芯片区;其中,第一芯片设在第一芯片区上,第二芯片设在第二芯片区上,第一芯片区一端与第二芯片区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手柄,第二芯片区一端与第一芯片区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二手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芯片,其特征在于:第一芯片区上设有第一手柄的一端的正反面均设有卡扣,第二芯片区上设有第二手柄的一端的正反面均设有扣孔,卡扣与扣孔的位置相对、且相互匹配;或第一芯片区上设有第一手柄的一端的正反面均设有魔术贴毛面,第二芯片区上设有第二手柄的一端的正反面均设有魔术贴勾面,魔术贴毛面与魔术贴勾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位置相对、且相互匹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因芯片,其特征在于: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均为长条状结构,且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位置相对。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因芯片,其特征在于: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位置相对。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因芯片,其特征在于: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结构相同,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上均设有探针阵列,探针阵列中包括至少一排和一列的杂交栏,将探针阵列划分为不同的检测区,杂交栏由互补的基因配对形成;每个检测区均包括阴性对照探针、阳性对照探针和检测探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因芯片,其特征在于:探针阵列中包括一排和两列的杂交栏,将探针阵列划分为6个不同的检测区。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因芯片,其特征在于:第一手柄可拆卸连接在第一芯片区上,第二手柄可拆卸连接在第二芯片区上。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因芯片,其特征在于:第一芯片可拆卸连接在第一芯片区上,第二芯片可拆卸连接在第二芯片区上。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因芯片,其特征在于: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通过织物带转动连接在一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因芯片,其特征在于:织物带覆盖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的宽度方向;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之间的织物带的长度为1-2mm。

说明书全文

一种基因芯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因芯片,属于基因芯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实施以及分子生物学相关学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动植物微生物基因组序列得以测定,基因序列数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增长。基因芯片检测因其高通量、检测快速高效的特征已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药物筛选、司法鉴定、环境检测等领域,该技术是将大量已知序列的核酸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后与标记的样品分子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探针分子的杂交信号强度进而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
[0003] 现有常规的基因芯片检测技术需要首先将遗传物质在核酸扩增反应容器中进行PCR扩增,达到一定的富集量后,将扩增产物吸出,加入到基因芯片上进行芯片探针杂交分析。为了防止污染,现有的基因芯片需要特制的放置盒内储存,不仅导致了成本的增加,而且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进一步,检测时,扩增样品的多次转移容易带来污染,影响检测结果。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基因芯片需要特制的放置盒内储存而导致的成本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因芯片。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基因芯片,包括厚度方向上依次相接的第一芯片区、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和第二芯片区;其中,第一芯片设在第一芯片区上,第二芯片设在第二芯片区上,第一芯片区一端与第二芯片区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手柄,第二芯片区一端与第一芯片区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二手柄。
[0007] 本申请所描述的是基因片的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处于折叠状态、且未使用处于封存状态的结构,此时,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位于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之间,能对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无需特制的放置盒,降低了成本,节省了空间,且使用方便。
[0008] 上述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之间为360°转动连接,当基因芯片不使用时,通过手柄转动芯片区,使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盖合在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之间,进行保存;当需要使用基因芯片时,通过手柄转动芯片区,使将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朝外(也即厚度方向依次是第一芯片、第一芯片区、第二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当PCR结束后,拿住手柄,将本基因芯片插入PCR反应体系后即可直接开始杂交反应,当反应结束后,向上提手柄,将芯片取出,将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展开在同一平面后,放入检测仪读出信号即可。
[0009] 为了提高基因芯片使用和保存的稳定性,第一芯片区上设有第一手柄的一端的正反面均设有卡扣,第二芯片区上设有第二手柄的一端的正反面均设有扣孔,卡扣与扣孔的位置相对、且相互匹配。
[0010] 当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转动到二者贴合时,无论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是朝内还是朝外,都可将卡扣卡入扣孔保证稳定性。本申请将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的工作面之间定义为内。
[0011]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种方案,第一芯片区上设有第一手柄的一端的正反面均设有魔术贴毛面,第二芯片区上设有第二手柄的一端的正反面均设有魔术贴勾面,魔术贴毛面与魔术贴勾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位置相对、且相互匹配。当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转动到二者贴合时,无论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是朝内还是朝外,都可将魔术贴毛面贴在勾面上保证稳定性。
[0012] 为了方便使用,且在封存时防止污染,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均为长条状结构,且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位置相对。也即当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能完全重合。
[0013] 为了在不保存时防止污染,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位置相对。
[0014] 为了防止由于扩增物的转移所导致的污染,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结构相同,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上均设有探针阵列,探针阵列中包括至少一排和一列的杂交栏,将探针阵列划分为不同的检测区,杂交栏由互补的基因配对形成,用于对不同的样本检测区进行隔断;每个检测区均包括阴性对照探针、阳性对照探针和检测探针。避免相互间的干扰,且通过杂交栏的划分,能用于检测多个不同的基因。
[0015] 当基因芯片不使用时,通过手柄转动芯片区,使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盖合在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之间,卡扣扣入扣孔,进行保存;当需要使用基因芯片时,通过手柄转动芯片区,使将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朝外(也即厚度方向依次是第一芯片、第一芯片区、第二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卡扣扣入扣孔,盖合,当PCR结束后,拿住手柄,将本基因芯片插入PCR反应体系后即可直接开始杂交反应,当反应结束后,向上提手柄,将芯片取出,将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展开在同一水平面后,放入检测仪读出信号即可。
[0016] 为了缩小体积、且能满足一般需求,探针阵列中包括一排和两列的杂交栏,将探针阵列划分为6个不同的检测区。
[0017] 为了便于本基因芯片适用于基因检测仪,第一手柄可拆卸连接在第一芯片区上,第二手柄可拆卸连接在第二芯片区上。这样可根据需要对手柄进行拆装。
[0018]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第一芯片可拆卸连接在第一芯片区上,第二芯片可拆卸连接在第二芯片区上。这样可根据需要对芯片进行拆装。
[0019] 为了方便转动、降低成本,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通过织物带转动连接在一起。
[0020] 为了更好的防止污染,织物带覆盖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的宽度方向。
[0021] 为了既能保证转动的通畅性、又能防止污染,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之间的织物带的长度为1-2mm。
[0022] 本发明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
[0023] 本发明一种基因芯片,不需要专的储存盒,便能有效防止污染;且本基因芯片在进行杂交时,不需要将扩增产物进行转移后杂交,可以直接在扩增体系里进行杂交,避免了样品在转移过程中的污染;结构简洁,使用方便,便于储存。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基因芯片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发明基因芯片展开状态示意图;
[0026] 图3为第一芯片(或第二芯片)结构示意图;
[0027] 图中,1为第一芯片区,2为第二芯片区,3为第一芯片,4为第二芯片,5为卡扣,6为扣孔,7为第一手柄,8为第二手柄,9为织物带,10为杂交栏,11为阴性对照探针,12为阳性对照探针,13为检测探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0029] 实施例1
[0030] 一种基因芯片,包括厚度方向上依次相接的第一芯片区、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和第二芯片区;其中,第一芯片设在第一芯片区上,第二芯片设在第二芯片区上,第一芯片区一端与第二芯片区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手柄,第二芯片区一端与第一芯片区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二手柄。
[0031] 上述所描述的是基因片的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处于折叠状态、且未使用处于封存状态的结构,此时,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位于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之间,能对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无需特制的放置盒,降低了成本,节省了空间,且使用方便。
[0032] 上述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之间为360°转动连接,当基因芯片不使用时,通过手柄转动芯片区,使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盖合在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之间,进行保存;当需要使用基因芯片时,通过手柄转动芯片区,使将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朝外(也即厚度方向依次是第一芯片、第一芯片区、第二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当PCR结束后,拿住手柄,将本基因芯片插入PCR反应体系后即可直接开始杂交反应,当反应结束后,向上提手柄,将芯片取出,将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展开在同一水平面后,放入检测仪读出信号即可。
[0033] 实施例2
[0034]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为了提高基因芯片使用和保存的稳定性,第一芯片区上设有第一手柄的一端的正反面均设有卡扣,第二芯片区上设有第二手柄的一端的正反面均设有扣孔,卡扣与扣孔的位置相对、且相互匹配。当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转动到二者贴合时,无论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是朝内还是朝外,都可将卡扣卡入扣孔保证稳定性。
[0035] 实施例3
[0036]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第一芯片区上设有第一手柄的一端的正反面均设有魔术贴毛面,第二芯片区上设有第二手柄的一端的正反面均设有魔术贴勾面,魔术贴毛面与魔术贴勾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位置相对、且相互匹配。当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转动到二者贴合时,无论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是朝内还是朝外,都可将魔术贴毛面贴在勾面上保证稳定性。
[0037] 实施例3
[0038] 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均为长条状结构,且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位置相对。也即当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能完全重合。
[0039] 实施例4
[0040] 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位置相对。
[0041] 实施例5
[0042] 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为了防止由于扩增物的转移所导致的污染,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结构相同,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上均设有探针阵列,探针阵列中包括一排和两列的杂交栏,将探针阵列划分为6个不同的检测区,杂交栏由互补的基因配对形成,用于对不同的样本检测区进行隔断;每个检测区均包括阴性对照探针、阳性对照探针和检测探针。避免相互间的干扰,且通过杂交栏的划分,能用于检测多个不同的基因。
[0043] 当基因芯片不使用时,通过手柄转动芯片区,使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盖合在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之间,卡扣扣入扣孔,进行保存;当需要使用基因芯片时,通过手柄转动芯片区,使将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朝外(也即厚度方向依次是第一芯片、第一芯片区、第二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卡扣扣入扣孔,盖合,当PCR结束后,拿住手柄,将本基因芯片插入PCR反应体系后即可直接开始杂交反应,当反应结束后,向上提手柄,将芯片取出,将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展开在同一水平面后,放入检测仪读出信号即可。
[0044] 实施例6
[0045] 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为了便于本基因芯片适用于基因检测仪,第一手柄可拆卸连接在第一芯片区上,第二手柄可拆卸连接在第二芯片区上。这样可根据需要对手柄进行拆装。
[0046] 实施例7
[0047] 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第一芯片可拆卸连接在第一芯片区上,第二芯片可拆卸连接在第二芯片区上。这样可根据需要对芯片进行拆装。
[0048] 实施例8
[0049] 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通过织物带转动连接在一起,织物带覆盖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的宽度方向,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之间的织物带的长度为1.5mm。
[0050] 上述各例的基因芯片,不需要专门的储存盒,便能有效防止污染;且本基因芯片在进行杂交时,不需要将扩增产物进行转移后杂交,可以直接在扩增体系里进行杂交,避免了样品在转移过程中的污染;结构简洁,使用方便,便于储存。
[0051] 应用例1
[0052] 本实施例基因芯片采用美国affymetrix公司提供的Affymetrix Gene 1.0 ST全基因组寡核苷酸芯片,含来自Unigene Genbank的33 298个人类已知基因,含有17000个基因探针。将该芯片内置于本发明的芯片区上,第一芯片区和第二芯片区各有一张芯片,因此,可一次出两组数据。基因芯片的结构如实施例8所述。
[0053] 步骤一:取鼻咽癌患者和正常个体的鼻咽粘膜组织,分别进行总RNA的提取(TRIzol)。
[0054] 取200mg组织加入2ml TRIzol,将组织均质化,均质化的样品在15~30℃放置5分钟,然后加入0.2倍体积的氯仿,混匀,在15~30℃放置2~3分钟,4℃7,000rpm离心15分钟,取上层水相至一个新的离心管,加入0.8倍体积的异丙醇,混匀,4℃7,000rpm离心15分钟,弃上清。加入70%酒精,颠倒离心管数次以洗去沉淀所含盐分,然后4℃7,000rpm离心10分钟,弃上清。重复上述步骤1次,向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无RNase的水溶解。用分光光度计分析RNA浓度,在OD260约等于40ug/ml的RNA。需要其ODA260/A280应为1.9~2.1。用琼脂糖电泳检测RNA有无降解,然后-80℃保存备用。
[0055] 步骤二:片断化样品的标记
[0056] 将RNA反转录为cDNA,将单链DNA片断化,使用以下片断化体系:5.5μg Single-Stranded DNA(单链DNA),4.8μl10XcDNA Fragmentation Buffer(10XcDNA片段化缓冲液),1.0μL UDG,10U/μL 1.0μlAPE 1,1,000U/μL RNase-free Water到48μL,混匀;37℃,60分钟;93℃,2分钟;4℃,至少2分钟;甩下壁上液体,混匀;转移45μL样品到一个新的离心管中。
剩余样品用于检测,片断大小的范围在40-70bp。上标记,-20℃保存样品。按如下试剂体系:45μL Fragmented Single-Stranded DNA,12μL5x TdT Buffer,2μL TdT,1μLDNA Labeling Reagent,5mM总体积60μL加到片断化的样品中,混匀;37℃,60分钟;70℃,10分钟;4℃,至少2分钟,进行标记,检测标记数后待用。
[0057] 步骤三:杂交后洗涤
[0058] 将本发明的基因芯片放入步骤二的片断标记样品中进行杂交,同时加入如下体系的杂交液:3.7μL Control Oligonucleotide B2(对照寡核苷酸B2,),11μL 20X Eukaryotic Hy bridization Controls(bioB,bioC,bioD,ere)(真核生物化学对照),2.2μL Herring Sperm DNA(10medmL)(鲱鱼精子DNA),2.2μL Acetylated BSA(50mg/mL)(乙酰化BSA),110μL 2X Hybridization Buffer(2X杂交缓冲液),15.4μL 7%DMSO,RNase free H20直到总体系220μL。5℃,60r/min,杂交16小时。杂交后进行洗涤。
[0059] 步骤四:扫描与分析
[0060] 利用Gene array Scanner 3000扫描,读取每张芯片每一位点的表达值,扣除背景信号,经软件处理后导入基因数据分析软件,自动分析每一基因位点的表达参数并给出参考值,输出数据。
[0061] 取实验步骤1得到的总RNA样品,重复上述检测一次,得到第二组数据。
[0062] 第一次实验结果:
[0063]差异表达基因数目 上调2倍以上 下调2倍以上 总和
正常组织与癌症组织-芯片1 154 256 410
正常组织与癌症组织-芯片2 154 255 409
[0064] 第二次实验结果:
[0065]差异表达基因数目 上调2倍以上 下调2倍以上 总和
正常组织与癌症组织-芯片1 152 255 407
正常组织与癌症组织-芯片2 152 257 409
[0066] 通过数据可以发现,通过本发明的检测数据较为平衡,组间两芯片的差异表达基因总数的方差分别为0.25、1.00,组间试验差异表达基因总数的方差为1.18,其波动性不大。
[0067] 应用例2:
[0068] 本实施例的基因芯片与应用例1相同,采用美国affymetrix公司提供的Affymetrix Gene 1.0 ST全基因组寡核苷酸芯片,一次实验取2张芯片平行操作,本实施例的芯片操作采取常规的操作方法,不将其置于本发明的芯片区。步骤一与步骤二同实施例一所用试剂耗材及操作流程均一样,然后在1.5mL的离心管中准备杂交液,取步骤二得到的Fragmented and Labeled DNA Target(片段化和标记的DNA靶标)60μL,3.7μL Control Oligonucleotide B2(对照寡核苷酸B2),11μL 20X Eukaryotic Hy bridization Controls(bioB,bioC,bioD,ere)(20X真核生物化学对照),2.2μL Herring Sperm DNA(10medmL)(鲱鱼精子DNA),2.2μL Acetylated BSA(50mg/mL)(乙酰化BSA),110μL 2X Hybridization Buffer(2X杂交缓冲液),15.4μL 7%DMSO,补充RNase free H20直到总体系220μL。将体系混匀后离心,加热杂交液99℃,5min,45℃,5min,高速离心1min。取芯片Exon 1.0ST进行室温平衡,使用围栏粘贴工具将芯片贴上围栏,吸取200uL杂交液到芯片上,45℃,60r/min进行杂交16小时。杂交后洗涤,采用实施例一相同的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0069] 同样取实验步骤1得到的总RNA样品,重复上述检测一次,得到第二组数据。
[0070] 第一次实验结果:
[0071]差异表达基因数目 上调2倍以上 下调2倍以上 总和
正常组织与癌症组织-芯片1 158 261 419
正常组织与癌症组织-芯片2 163 253 416
[0072] 第二次实验结果:
[0073]差异表达基因数目 上调2倍以上 下调2倍以上 总和
正常组织与癌症组织-芯片1 163 267 430
正常组织与癌症组织-芯片2 152 254 406
[0074] 通过数据可以发现,组间两芯片的差异表达基因总数的方差分别为2.25、144,组间试验差异表达基因总数的方差为73.18,本应用例与应用例1的数据相比,不管是组内还是组间试验,其波动性较大。可能的原因是芯片受到外界的干扰较多。
[0075] 应用例3:
[0076] 本应用例所用到的芯片为自主合成的基因芯片,使用美国Genomic Solution公司的全自动点样仪,芯片的基片采用博奥生物有限公司的基化基片。
[0077] 本实施例在GeneBank数据库中选取了三种病毒,针对三种病毒的保守区域设计了基因芯片,一种是传统的即单独保存的基因芯片,一种是本发明实施例8所设计的基因芯片(本应用例仅用到了本发明的基因芯片的一面,即结构中只有一张芯片),通过对病毒的检测比较两种芯片的检测结果。
[0078] 选取了CCHFV、RVFV、LAV三种病毒,对来自于不同地区、毒强弱不同的病毒基因进行了分析,挑选了三种病毒全基因组中的保守区域,将该区域进行人工合成后,插入pMD-18T simple质粒中,得到重组质料pMD-CCHFV、pMD-RVFV和pMD-LVA,基因的合成由上海生工完成。在合成的三种病毒的保守区域中,分别各设计一对引物,在引物5’端标记荧光素。
[0079] 引物的基因序列:
[0080] CCHFV-F:ATGAGATGAATAAGTGGTTTGAAGAG
[0081] CCHFV-R:GAGAGCAGCCTGTTGGTAATC
[0082] RVFV-F:TTAGAGGTTAAGGCTGCCC
[0083] RVFV-R:ACCTCCGAGGTAGAACAAAG
[0084] LAV-F:TTGACCTCTTTGTGTTCAGC
[0085] LAV-R:TCCACAGGAACAAATGCCC
[0086] 在引物的扩增区域内设计探针,运用Array Designer4.0探针设计软件分别针对CCHFV、RVFV、LAV的扩增区域设计2条探针。登录NCBI,将设计好的探针进行比对分析,排除与其他病毒基因组同源性高于50%的探针。同时确保探针间的同源性也低于50%,为监控杂交过程,设计一条阳性探针及其对应的靶标与阴性探针。通过在点样仪上设置点样程序,每个探针设计3个位点,完成基因芯片的制备。
[0087] 步骤一:样品的扩增与标记
[0088] 选取含有三种病毒的cDNA为检测样品进行标记与扩增,将三对特异性引物混合,下游引物的5’端被荧光素修饰,按照步骤如下的多重PCR体系,进行样品的扩增。95℃预变形5min;95℃30s,60℃30s,72℃40s共36个循环;72℃10min。
[0089]
[0090] 步骤二:杂交反应
[0091] 配制杂交缓冲液:
[0092]
[0093] 按PCR产物与杂交缓冲液1:1的比例进行混合,并加入适量阳性靶标,小心混合后开始杂交反应。此处的杂交分为两种对比实验,一种是将PCR产物吸出与杂交缓冲液混合后,将混合后溶液吸出加入到芯片上进行杂交反应;另一种是将本发明的芯片放入PCR反应体系中,加入杂交缓冲液后直接进行杂交反应。杂交完毕后,依次将芯片放于洗液中洗涤干净后离心甩干,待测。
[0094] 步骤三:扫描与分析
[0095] 将已杂交的芯片放在荧光显微镜下扫描并获取图像。应用Photoshop软件将图像处理,并保存为TIFF格式。将处理后的图像导入GenepixPr06.0基因芯片的分析软件,分析获得的信噪比和绝对荧光值。
[0096]
[0097]
[0098] +表示有有效荧光信号
[0099] -表示未检测到有效荧光信号
[0100] 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以三种病毒的cDNA为检测样品,检测出的荧光信号完全一致,没有差异性。
[0101] 选取有CCHFV、RVFV、LAV病毒感染症状的样品,按照本实施例的实验步骤进行传统芯片检测和本发明芯片检测两种方式测定结果。
[0102]
[0103]
[0104] +表示有有效荧光信号
[0105] -表示未检测到有效荧光信号
[0106] 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以感染样本为检测对象,检测出的荧光信号有差异,RVFV传统芯片检测结果为阳性,而本发明的芯片检测结果为阴性,通过对感染样本的PCR扩增后条带验证,发现样本并未RVFV的扩增条带,进一步通过血清学验证,发现并未感染RVFV病毒。因此,传统芯片检测存在假阳性,其极有可能是在分析过程中的样品污染造成的。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