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地质沉积体系的解释

地质沉积体系的解释

阅读:224发布:2020-10-27

专利汇可以提供地质沉积体系的解释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辅助识别潜在的 碳 氢化合物 沉积物 的处理,其包括:执行三维 地震 体的结构解释;将三维地震体变换为 地层 -切片体;执行地层-切片体的地层学解释,该地层学解释包括提取分界面和 断层 ;以及将地层-切片体变换到空间域。如图24a、b和c所图示,在图24a中表现了域变换之前的示范地震体,在图24b中表现了在变换中使用的所解释的层位和断层,并且在图24c中表现了域变换后的地层-切片体。图24a中的输入地震体具有与沉积同步和沉积后断裂相关联的 变形 。输出的域变换后的体(图24c)基本上没有变形。,下面是地质沉积体系的解释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辅助识别氢化合物沉积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执行三维地震体的结构解释;
将三维地震体变换为地层-切片体;
执行地层-切片体的地层学解释,其包括提取分界面和断层
将地层-切片体变换到空间域;以及
将分界面变换到空间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对地层-切片体执行结构解释步 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地层学属性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地震体中解释一个或多个一个 或多个断层以及一个或多个层位。
5.一种分析地震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地震体;以及
将地震体变换为地层-切片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地层-切片体表示至少一个近似古 沉积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地震体中解释一个或多个断层 以及一个或多个层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调节该地震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节步骤包括:滤波、噪声滤 波、地震获取伪像去除、三维滤波、空间滤波、边缘保留滤波以及非线性扩 散滤波。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手动、自动和半自动中的一 个或多个来执行解释。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变换步骤减少沉积同步和沉 积后地质过程的影响。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识别一个或多个地质面或区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迹线段。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迹线段由一层位和另一层位或断 层分界。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迹线段由两个断层分界。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层位是用户所提供的。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贯穿该地震体逐区间地执行所述 变换步骤。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区间包括:比例区间、碳酸 盐台地区间、断裂区间、陡峭倾斜区间、不整合、峡谷和盐边界。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对于所有区间确定变换参数。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变换偏移体。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变换偏移体存储地层-切片体中 的每个数据点的x、y和z坐标。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对变换参数执行正向域变换。
23.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变换参数应用于地震体、断 层和层位中的一个或多个一个或多个。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获得局部迹线段参数。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每个区间中每个迹线的局 部的变换后的迹线。
26.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改进结构解释步骤。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识别地层-切片体中的结构错 误或遗漏中的一个或多个。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再次执行变换步骤。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输出地震体中断层和层位的一 个或多个的改进后的解释。
3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重复权利要求24和25中的步 骤。
3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改进步骤的结果与所述 解释步骤的结果合并。
3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执行地层-切片体的地层学解释。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地层学解释辅助沉积体系元素或 其它地震地层学特征的识别和解释。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地层学属性体。
35.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提取分界面。
36.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识别沉积特征。
3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执行面包裹。
38.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调节地层-切片体。
39.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节包括滤波、噪声减少、 和伪像减少中的一个或多个。
40.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执行多属性成像。
41.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面包裹分割体数据内的地质体分 界面。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接收初始分界面的识别。
4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地层-切片体变换到空间域中。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输出地层学体和实体。
45.一种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44中的任一步骤的装置。
46.如这里实质描述的本发明的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方面。
47.一种信息存储媒体,其包括当被执行时进行权利要求1-44中任一项 中的步骤的信息。
48.一种用于辅助识别碳氢化合物沉积物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结构解释模,其执行三维地震体的结构解释;
域变换模块,其将三维地震体变换为地层-切片体;
地层学解释模块,其执行地层-切片体的地层学解释,该地层学解释包括 提取分界面和断层;以及
逆域变换模块,其将地层-切片体和分界面变换到空间域。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系统,其中,与结构改进模块协作,所述结构 解释模块对地层-切片体执行结构解释。
50.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属性确定模块,其确定地层学 属性体。
51.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系统,其中,在地震体中解释一个或多个断层 以及一个或多个层位。
52.一种地震体分析系统,该系统包括:
地震解释系统,其接收地震体;以及
域变换模块,其将地震体变换为地层-切片体。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系统,其中,地层-切片体表示至少一个近似 古沉积面。
54.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结构解释模块,其在地震体中 解释一个或多个断层以及一个或多个层位。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系统,还包括:调节模块,其调节该地震体。
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调节包括:滤波、噪声滤波、 地震获取伪像去除、三维滤波、空间滤波、边缘保留滤波以及非线性扩散滤 波。
57.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系统,其中,通过手动、自动和半自动中的一 个或多个来执行解释。
58.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变换减少沉积同步和沉积后 地质过程的影响。
59.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系统,其中,识别一个或多个地质面或区间。
60.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系统,其中,每个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迹线段。
61.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系统,其中,迹线段由一层位和另一层位或断 层分界。
62.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系统,其中,迹线段由两个断层分界。
63.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层位是用户所提供的。
64.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系统,其中,贯穿该地震体逐区间地执行所述 变换。
65.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区间包括:比例区间、碳酸 盐台地区间、断裂区间、陡峭倾斜区间、不整合、峡谷和盐边界。
66.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系统,其中,对于所有区间确定变换参数。
67.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系统,其中,确定变换偏移体。
68.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系统,其中,变换偏移体存储地层-切片体中 的每个数据点的x、y和z坐标。
69.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域变换模块还对变换参数执 行正向域变换。
70.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系统,其中,将变换参数应用于地震体、断层 和层位中的一个或多个。
71.如权利要求7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域变换模块还获得局部迹线 段参数。
72.如权利要求7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域变换模块还确定每个区间 中每个迹线的局部的变换后的迹线。
73.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结构改进模块,其改进结构解 释模块所执行的解释。
74.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结构改进模块还识别地层- 切片体中的一个或多个结构错误或遗漏。
75.如权利要求7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域变换模块对改进后的体重 复所述变换。
76.如权利要求75所述的系统,其中,输出地震体中断层和层位中的一 个或多个的改进后的解释。
77.如权利要求7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重复权利要求74和75 中的步骤。
78.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域变换模块还将所述改进步 骤的结果与所述解释步骤的结果合并。
79.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地层学解释模块,其执行地层- 切片体的地层学解释。
80.如权利要求79所述的系统,其中,地层学解释辅助沉积体系元素或 其它地震地层学特征的识别和解释。
81.如权利要求7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地层学解释模块还确定地层 学属性体。
82.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系统,其中,提取分界面。
83.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系统,其中,识别沉积特征。
84.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系统,其中,通过分界面模块执行面包裹。
85.如权利要求79所述的系统,其中,调节模块调节地层-切片体。
86.如权利要求7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调节包括滤波、噪声减少、 和伪像减少中的一种或更多。
87.如权利要求81所述的系统,所述系统还执行多属性成像。
88.如权利要求84所述的系统,其中,面包裹分割体数据内的地质体分 界面。
89.如权利要求8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接收初始分界面的识别。
90.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逆域变换模块将地层-切片 体变换到空间域中。
91.如权利要求9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输出地层学体和实体。
92.一种地震体,其包括与沉积面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人工面,所述至少 一个人工面基本上没有地质结构变形
93.一种变换后的地震体,其包括地层-切片,该地层-切片基本上没有 由前沉积和后沉积引起的变形。
94.一种存储在存储媒体上的数据结构,该数据结构被用来解释地震信 息,该数据结构包括表示地质沉积物的信息,所述信息表示已经被变换为基 本上没有变形的体的地质沉积物。
95.一种变换后的地震体,其包括地层-切片,该地层-切片基本上没有 由前沉积和后沉积引起的地质变形。
96.一种信息存储媒体,其包括表示地质学层组的信息,该信息对应于 包括地层-切片的变换后的地震体,该地层-切片基本上没有由前沉积和后沉积 引起的地质变形。
97.一种变换地震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具有地质变形的地震体;以及
将地震体变换为地层-切片体,该地层-切片体校正由前沉积和后沉积引 起的变形。
98.一种存储媒体上的地震体,包括:
与具有可归因于前沉积和后沉积事件的地质变形的3-D地震数据相对应 的信息;以及
与基本上将由前沉积和后沉积事件引起的变形标准化的地层-切片体相 对应的信息。
99.一种使碳氢化合物沉积物的识别简化的方法,包括:
生成人工体,在该人工体中每个成像的沉积面是平切片,其中,每个 水平切片基本上没有变形,并且其中至少一个水平切片与断层交叉。
100.如权利要求9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断层延伸穿过多于一个体。
101.如权利要求10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断层是边缘到边缘断层。
102.如权利要求10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体包括:一个或多个碳酸 盐矿脉、盐边界和峡谷。
103.如权利要求10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体包括至少2个层位,并 且所述至少2个层位中的至少一个层位与所解释的断层交叉。
104.一种地层-切片体,包括:
多个人工水平面,每个水平面表示古沉积面,其中,所述多个人工水平 面中的至少一个人工水平面与至少一个校正后的断层交叉。
105.如权利要求104所述的体,其中,所述断层可以是任何方位、倾斜、 形状或延伸的长度。
106.如权利要求104所述的体,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校正后的断层基本 上没有任何变形和偏移。
107.如权利要求106所述的体,其中,所述变形包括沉积同步和沉积后 地质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
108.如权利要求104所述的体,包括至少一个盐体。
109.如权利要求104所述的体,包括至少一个碳酸盐矿脉。
110.如权利要求104所述的体,包括至少一个峡谷。
111.如权利要求104所述的体,其中,所述校正后的断层延伸穿过多于 一个体。
112.如权利要求104所述的体,其中,所述校正后的断层是边缘到边缘 断层。
113.一种用于提取体数据中的分界面的方法,包括:
创建具有多个顶点的初始分界面网格,所述多个顶点围绕关注的元素或 者在关注的元素之内;
调整网格以符合关注的元素的边界;
确定所述分界面网格中的一个或多个顶点的投影顶点位置
确定每个投影顶点位置处的体素值;以及
以下之一:
如果体素值不在范围之内,则将所投影的顶点移动到投影顶点位 置,以及
如果体素值在范围之内,则将该顶点位置识别为固定的。
114.如权利要求1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对于每个顶点重复所述确定 步骤。
115.如权利要求1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继续调整所述网格以符合关 注的元素的边界。
116.如权利要求113所述的方法,其中,关注的元素是三维对象。
117.如权利要求1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边界是地球物理学边界。
118.如权利要求1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三维对象是地质结构、生 物学对象、组织结构、器官、肿瘤、结构、矿物以及化石中的一个或多个。
119.一种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13-118中任一项中的步骤的装置。
120.一种信息存储媒体,包括当被执行时进行权利要求113-118中任一 项中的步骤的信息。
121.一种用于提取体数据中的分界面的系统,包括:
分界面模块,其:
创建具有多个顶点的初始分界面网格,所述多个顶点围绕关注的 元素或者在关注的元素之内;
调整网格以符合关注的元素的边界;
确定所述分界面网格中的一个或多个顶点的投影顶点位置;
确定每个投影顶点位置处的体素值;以及
以下之一:
如果体素值不在范围之内,则将所投影的顶点移动到投影顶 点位置,以及
如果体素值在范围之内,则将该顶点位置识别为固定的。
122.如权利要求121所述的系统,其中,对于每个顶点重复所述确定步 骤。
123.如权利要求121所述的系统,其中,进一步调整所述网格以符合关 注的元素的边界。
124.如权利要求121所述的系统,其中,关注的元素是三维对象。
125.如权利要求12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边界是地球物理学边界。
126.如权利要求12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三维对象是地质结构、生 物学对象、组织结构、器官、肿瘤、结构、矿物以及化石中的一个或多个。
127.一种用于对对象建模的方法,包括:
创建包括多个顶点的分界面网格;
调整所述顶点中的一个或多个,以符合分界面;以及
继续调整所述一个或多个顶点的一部分,直到所述一个或多个顶点的该 部分是固定的。
128.如权利要求127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顶点中的一 个符合分界面时,所述一个或多个顶点变为固定的。
129.如权利要求127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更多数目的顶点,精度增 加。
130.如权利要求1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象是2-D或3-D对象。
131.如权利要求127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建模应用于体数据集、 医学体、地震体、地面穿透雷达体、超声体、航天体、对象、矿物以及矿石
132.如权利要求12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输出所述对象的图形表示。
133.如权利要求132所述的方法,其中,可以操纵所述图形表示以显示 顶点调整的不同程度。
134.如权利要求13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对象中包括一个或多个 可由图形表示的内含物。
135.如权利要求1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整步骤对成像较差的数 据进行内插。
136.如权利要求1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界面网格是弹性的。
137.如权利要求1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象包含更多断层之一。
138.如权利要求1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象由数据集表示。
139.如权利要求1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集是体数据、医学数 据、地震数据、雷达数据、超声数据、航天数据、建模数据、蜂窝数据或对 象数据。
140.如权利要求1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界面基本上表示两个或 更多物质、材料、实体、块、对象、离散对象、元素、矿石、以及地质对象 之间的界面。
141.一种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27-140中任一项中的步骤的装置。
142.一种信息存储媒体,包括当被执行时进行权利要求127-140中任一 项中的步骤的信息。
143.一种用于对对象建模的系统,包括:
分界面模块,其:
创建包括多个顶点的分界面网格;
调整所述顶点中的一个或多个,以符合分界面;以及
继续调整所述一个或多个顶点的一部分,直到所述一个或多个顶点 的该部分是固定的。
144.如权利要求143所述的系统,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顶点中的一 个符合分界面时,所述一个或多个顶点变为固定的。
145.如权利要求143所述的系统,其中,对于更多数目的顶点,精度增 加。
146.如权利要求14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对象是2-D或3-D对象。
147.如权利要求143所述的系统,其中,将所述建模应用于体数据集、 医学体、地震体、地面穿透雷达体、超声体、航天体、对象、矿物以及矿石。
148.如权利要求143所述的系统,还包括:输出所述对象的图形表示。
149.如权利要求143所述的系统,其中,可以操纵所述图形表示以显示 顶点调整的不同程度。
150.如权利要求143所述的系统,其中,在所述对象中包括一个或多个 由图形表示的内含物。
151.如权利要求14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调整步骤对成像较差的数 据进行内插。
152.如权利要求14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分界面网格是弹性的。
153.如权利要求14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对象包含一个或多个断层。
154.如权利要求14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对象由数据集表示。
155.如权利要求14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数据集是体数据、医学数 据、地震数据、雷达数据、超声数据、航天数据、建模数据、蜂窝数据或对 象数据。
156.如权利要求14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分界面基本上表示两个或 更多物质、材料、实体、块、对象、离散对象、元素、矿石、以及地质对象 之间的界面。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的示范实施例处于三维(3-D)解释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3-D地 震解释。更具体地,示范实施例包括包含被实施为软件的两个新处理的工作 流程,该软件被设计以使得能够对三维地震数据中的古沉积特征进行自动或 半自动解释,以便进行氢化合物的勘探、开发以及例如生产。

背景技术

对沉积体系的计算机辅助的、半自动以及自动解释的需要源自各因素的 组合。能源(energy resource)正在不断变得更加难以发现和开发。多年来已 经认识到大多数的新的油气储备是地质学的、结构的以及地层学的元素的复 杂组合的函数。在碳氢化合物储备的勘探和高效开发的问题已变得越来越困 难的同时,在过去的20年间,对于每个工程要解释的数据体(volume)已经 成数量级地变得更大。同时,解释器的数目以及允许用于解释的时间两者都 已经大大减少。这推动了对于更高级的计算机辅助处理的需要,该处理可以 通过使得能够对3-D地震数据体进行更高效、精确以及有效的解释来支持解 释器。
多年以来,已经在交互式地震解释中将3-D地震数据体的计算机辅助的 结构解释实现在工具中。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层位自动追踪工具 (horizon autotracking tool)已经可用来帮助提高3-D地震测绘(survey)中 层位解释的速度和一致性(Dom,1998年)。更近来,已经开发了技术来提 供断层(fault)的计算机辅助解释和自动断层解释(例如,Crawford和 Medwedeff的1999年美国专利5,987,388;Pederson、S.I.的2002年美国专利 7,203,342),以及开发了除了事件自动追踪以外的技术以自动地解释层位 (Dom的1999年美国专利5,894,417;Stark的1997年美国专利5,671,344)。
用于辅助地震体的地层学解释的计算机工具已发展得缓慢得多。当可以 查看古沉积体系的形态(morphology)时,解释器可以非常容易地识别沉积 体系的元素(element)。类似地,非常有可能的是:如果计算机算法能够在其 中古沉积体系的形态非常容易成像的域中对数据进行操作,则可编写该计算 机算法以便识别、成像、并提取沉积体系的元素。在这两种情况下,最佳的 环境是地层-切片域,其中通过地震数据体的切片非常近似古沉积面。
在未变形的数据体中,平切片(horizontal slice)(平行于该体中的(x, y)平面的平面切片(planar slice))可以精确地表示沉积面。然而,在具有结 构变形的体中,水平切片只对于整个体的小部分表示沉积面。断裂(faulting)、 褶皱(folding)、以及速度异常阻止了通过简单的水平切片来完整地表示这样 的面。
层位分片(horizon-slicing)被定义为按照3-D地震体中的所解释的地震 反射的形状来创建通过该体的切片。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层位分 片(与水平分片相反)已经提供了沉积体系的更好的图像。
连续区间(interval)是表示相同地质代范围、但是在该体的不同部分中 以不同的沉降速率(sedimentation rate)被沉积的沉降物组(a package of sediments)。该结果是表示相同的地质时间量、但是不呈现相同厚度的区间。 在这样的区间中,由在空间上可变的沉降速率引起了生长(growth)。如果我 们假设一对分界层位(bounding horizon)之间的沉降速率仅在空间(space) 上可变(即,在给定位置处,不可垂直地变化),则可以通过垂直地内插 (interpolate)迹线值(trace value)来提取地层切片,其中在每个(x,y)位 置处所内插的样本区间由上和下分界面和在输出迹线(trace)上的区间中所 期望的样本数目来控制。这种类型的地层切片已被称为比例切片(proportional slice)。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发的比例分片或地层分片Posamentier等1996 年;Zeng等1998年a,b,c)提供了沉积体系的更佳成像、以及地震数据中 堆叠式水道体系(stacked channel system)之间的更好区分,这是因为与层位 切片或水平切片相比、这些面典型地是古沉积面的更好近似。
Zeng等(1998年a,b,c)描述了基于地质代来提取切片的第一个实例。 他们推断出地震反射体(seismic reflector)不总是跟随沉积面。因此,他们在 被判断为等同时期(time-equivalent)的面之间内插地震切片。他们将这些所 内插的切片称为“地层”切片。Stark(2004年)描述了一种类似动机的努。 他使用展开(unwrapped)的相位(phase)作为用于用户所解释的年代层位 的代替物(proxy)。通过从相等的展开相位的点抽取(draw)数据来从数据 体中提取切片。Stark的方法假设展开相位非常近似地质代,但是这是经常出 错的假设。
层位分片和比例分片两者通常遭受的实际限制在于:它们既不适应和补 偿沉积之后的一般化3-D结构变形,也不适当地对沉积环境的广泛的多样性 作出解释。层位分片仅适于地震体中的一系列整合(conformable)的层位(即, 随着时间在空间上一致的沉积环境)。比例分片仅适于呈现生长的区间(即, 在区域(area)上,在沉积厚度上的空间渐变,这通常是由于空间上的差异下 沉(differential subsidence)引起的)。层位分片和比例分片既没有在其它沉积 环境下适当地重构古沉积面,也没有对沉积后(post-depositional)结构改变 (具体地,断裂)或沉积后侵蚀作出解释。
在(如Zeng等1998年a,b,c所定义的)比例或地层切片体(stratal slice volume)没有适当处置的情况中,存在:
-度不整合(angular unconformity)
-两个层位之间的区间中的非线性生长
-碳酸盐台地(carbonate platform)区间
-断裂
例如,(如Zeng等1998年a,b,c所定义的)比例分片和地层分片产生 具有间隙(gap)或不明确地带(zone)的体,其中该体被倾斜断层面(dipping fault surface)切断(cut)。图1在2-D横截面中示出了倾斜断层对于一对层 位的该简单类型的比例切片的影响。在其中一个或全部两个层位缺失(例如, 图1中的空地带(Null Zone)-1个层位)的所有(x,y)位置处,输出比例 切片体为空(null)或不确定。对于其中全部两个层位都存在但该全部两个层 位位于倾斜断层面的相对侧(例如,图1中的空地带-2个层位)的(x,y) 位置处,比例切片体也不确定。
在图2中示出了对于多于一对层位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对于每对层位 存在空的或不确定的地带。对于每对层位,这些不确定的地带处于不同的(x, y)位置。
在多数用于解决该问题的先前尝试中(其中实现了该简单形式的比例切 片),不确定的地带充满输入地震数据而不是空,这可能相当令人费解。洛 克斯(Lomask)等(2006年)已经开发了尝试创建地层体(stratal volume) 而不要求所解释的层位、断层或其它面以定义或限制变换的方法。在他们的 方法中缺少所解释的结构的控制对于包含任何明显的结构变形的地震体产生 较差的结果。
本发明的域变换方法的一个示范实施例明确地要求所解释的层位、断层、 以及其它地质面作为输入,并且作为结果,该示范实施例不受到由Lomask 提出的方法的限制。
地震-惠勒体(Seismic-Wheeler Volume)(例如,Stark 2006年)基于3-D 中体系边界的层位解释来表示所解释的沉积体系地域(tract)以及沉积中的 间断(hiatus)。该方法要求解释器将体系地域识别为开始点,并且不考虑沉 积后结构变形以及断裂的影响。由Stark(2006年)描述的地震-惠勒体的实 现还取决于该体中的每个地震样本与相对的地质时期的关联(Stark,2004年; Stark的2005年a美国专利6,850,845;Stark的2005年b美国专利6,853,922)。 该限制不存在于这里描述的处理中。
通过将地震数据从(x,y,时间/深度)域变换到(x,y,地层-切片)域, 可以以地层-切片的视角来解释变形后的体中的数据。一个示范目标是使用用 户所解释的面和用户所提供的关于该数据体中地质关系的信息作为指导来以 未变形的状态沿着地质面重构该体。对于地层学、沉积体系、以及沉积环境, 更容易和更准确地解释处于该未变形状态的地震数据。
最后,为了所解释的数据的分割的实时渲染(rendering)以及为了减少 视觉混乱,经常必需体数据(volumetric data)的轻量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 示范实施例已经开发了新的面包裹(surface wrapping)技术,并且在此描述 该技术。例如,该技术允许用户创建符合地质体(诸如,河道(stream channel)) 的外边界的3-D多边形网格(polygonal mesh),其提供了对现有技术的显著 改善。
对于该面包裹方法的启示为面覆盖(surface draping)算法(Dom的1999 年美国专利5,894,417),其允许定义反映所解释的层位的几何形状的多边形 网格。该面覆盖算法基于在仿形面(contoured surface)上放置弹性板(elastic sheet)的比喻说法(metaphor):重力将该板向下拉,使得其贴合其下面的面, 并且该弹性材料的张力允许该板在保留重要特征的同时平滑地覆盖该面上的 微小间隙。
Dorn的面覆盖允许用户查看地震数据并定义稍稍在所期望的层位之上的 一系列点。这些点定义了3-D网格的初始形状,其对应于上述的弹性板。当 用户已经完成该阶段时,通常每个体素(voxel)使用一个顶点来计算实际网 格。然后使得这些顶点迭代地“下落(drop)”到层位上。在每一步骤中,将 每个顶点位置处的体素的值和与在所解释的层位中发现的值对应的范围相比 较。如果该值落入该范围内,则该顶点被适当地固定。
假如该面覆盖构思被适配为对地质体以及其它3-D体工作,则该构思将 具有优点。已经使用其它方法来定义围绕和符合体的形状的网格。Acosta等 (2006年,a美国专利7,006,085和b美国专利7,098,908)提出了一种技术, 其中用户逐切片地将分界面定义为一组样条曲线(spline curve)或一组普通 多义线(polyline),所述样条曲线或普通多义线然后被以3-D的方式连接。 Kobbelt等(1999年)描述了一种基于完全围绕该体的初始简单网格的连续 细分的技术。Koo等(2005年)描述的技术通过允许用户定义围绕点(point cloud)的任意形状的栅格(grid)、允许适当解释该体中的孔(hole)来改善 相同思想。以上两种算法均通过将每个顶点移动到该体中的最接近的点来工 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从3-D地震体中识别并解释沉积环 境、沉积体系以及沉积体系元素的工作流程以及自动或半自动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这样的一种方法和系统,其中,在该工作流 程的每个步骤处去除在获取和地震处理之后的地震体中的噪声或者使该噪声 最小化。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技术,由其将原始3-D地震体变换为这 样的体,在该体中通过该体的每个水平切片表示古沉积(地层)面,使得从 该体中有效地去除结构变形的影响。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成像(image)、识别并获得变换后的地 震体中的沉积体系或沉积体系的元素的分界面的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技术,由其从变换后的地震体中创建的 成像或属性体可以被逆变换到原始地震体的坐标空间。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技术,由其对于在变换后的地震体中获 得的沉积体系或沉积体系的元素而获得的分界面可以被逆变换到原始地震体 的坐标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包含现有的处理和新的新颖 处理的组合的独特的新工作流程的方法,以用于3-D地震体中沉积体系的计 算机辅助解释。在该讨论中,使用水道作为沉积体系的示例,但是该方法将 对于记录在3-D地震数据体中的整个范围的沉积体系以及环境起作用。
该独特的工作流程包括图3a所图示的以下一般步骤:
-加载(输入)3-D地震体
-结构解释
-域变换
-可选的结构改进
-地层学解释
-逆域变换
-输出地层学体和实体(body)
该工作流程的各步骤和步骤序列可以递归地应用于数据体,以改善整个 处理的结果。
结构解释是指在3-D地震体中成像的层位和断层的解释。原始地震体及 其结构解释典型地在由(x,y,z)或(x,y,t)表示的正交笛卡尔坐标系 中描述,其中,x和y表示水平距离,z表示垂直距离,而t典型地表示垂直 合成(composite)(也称为两路)反射时间。所提出的工作流程可以应用于已 经被处理为(x,y,z)或(x,y,t)体的体。
域变换是指将地震体的坐标空间从(x,y,z或t)改变为(x,y,s)的 新颖处理,其中,s表示“地层-切片”。地层-切片被定义为沿着近似古沉积面 (即,在过去某个时间处在其上出现地质沉积(例如,沉降或侵蚀)的面) 的切片。域变换创建地层-切片体(即,其中该体中的每个水平切片表示地层 -切片或古沉积面的体)。由域变换处理创建的该地层-切片体是基本上没有变 形的体。该域变换处理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去除了在沉积期间以及在沉积之后 出现的变形的影响,并且将适当地构建用于所有类型的地质面和区间的地层- 切片体。
域变换不仅产生用于解释或提取沉积体系的元素的理想的体,其还提供 用于突出(highlight)结构解释中的错误或遗漏的有价值的工具。在域变换后 的体中,突出这样的错误或遗漏。使用变换后的体来反映(image)结构解释 中的问题,可选的结构改进独特地使得解释器能够校正(x,y,s)体或(x, y,z或t)体中的这些错误和遗漏,并且改善结构解释和域变换结果两者。
如这里使用的地层学解释包含用于改善沉积体系的元素的成像的域变换 后的体的处理(这里被称为属性计算)、以及提取沉积体系的那些元素的分界 面的处理。分界面提取处理(这里被称为面包裹)是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 当前实施以获得沉积体系的元素的分界面的处理来说、提供多种优点的独特 处理。面包裹的可适用性扩展到来自任何学科(discipline)的任何类型的体 数据中成像的实体或方面的分界面的提取。
逆域变换是指将地震体、任何属性体、改进后的结构解释、以及分界面 的坐标空间从(x,y,s)改变为(x,y,z或t)的处理。
如所提及的,可以递归地将各个步骤和步骤序列应用于数据体以改善整 个处理的结果。例如,后面接着地震体的地层-切片域变换的关键层位和主要 断层的初始结构解释可以突出必须在域变换处理中解释并重视(honor)以得 到较高质量结果的次要层位或较小的断层(附加的结构解释)。
众多示范优点从该工作流程和其中包含的处理中得出:
-域变换对任何结构复杂性的任何地震体创建地层-分片体(stratal-sliced volume)。可以从该体中去除结构影响。
-地层学特征的优化视图提供了改善的沉积特征的识别和解释。
-被输入地震体中的结构变形模糊的地层学特征在变换后的体中被清楚 地成像,并且是可识别和可解释的。
-由变换后的体(地层-分片体)、地层域中的结构解释(例如,层位和断 层)的改进、以及改进后的结构面的逆域变换提供了结构解释的独特的检查 和改进。
-该独特的工作流程以内部自相容(self-consistent)的方式(在先前是不 可能的)整合了数据的结构解释和地层学解释,从而改善了解释的质量。
-新颖的面包裹技术提供了一种即使在数据体中非常差地成像实体部分 的情况下也能获得3-D对象(地质体、地层学特征、或其它任意3-D实体) 的连接的闭合分界面的工具。
-该面包裹技术具有从任何形式的体数据中提取复杂的3-D实体的广泛应 用。所述应用将还包括但不限于:获得地震数据中的复杂3-D盐体(salt body) 和峡谷(canyon)的分界面,并且获得在3-D医学成像体(例如,CT、MRI、 MRA、PET体等)中成像的组织结构的分界面。
-当与使用原始输入地震体计算的地震属性相比时,使用域变换后的体确 定的相同属性在质量和数量方面都显示出了明显的改善。当与直接确定输入 关于地震体的属性相比时,首先变换该体、确定属性、然后将属性体逆变换 的该工作流程产生明显改善的结果。
-当与使用输入地震体确定的属性相比时,使用域变换后的体确定的相同 属性改善了地层学成像的质量:
改善了沉积体系的成像
改善了属性与用于改善后的地球物理学蓄积(reservoir)特性的良 好(well)数据的相关性
-由于地层学特征在变换后的域中被更好地成像、被更完整与更容易地解 释,所以,当与其它方法相比时,该工作流程改善了沉积体系的解释效率、 准确度以及完全性。
本发明内容部分既不意欲表示本发明的全部广度和范围,并且也不应被 解释为表示本发明的全部广度和范围。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各个实 施例,但明显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想到那些实施例的修改和改造。然而, 应清楚理解,这样的修改和改变在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之内。
在示范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中描述了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征和优 点,或者从该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征和优点是显然的。
附图说明
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应理解,附图不一定是按 比例示出的。在某些实例中,可能已省略了对于理解本发明不是必须的细节、 或者使得其它细节难以理解的细节。当然应理解,本发明不一定限于在这里 阐明的具体实施例。
图1示出了对于两个层位和倾斜断层面的简单比例分片:(a)比例分片 之前的数据;b)比例分片之后的数据。空地带是其中简单比例切片算法没有 适当地处置数据的区域(region)。
图2示出了对于三个层位和倾斜断层面的简单比例分片:(a)比例分片 之前的数据;b)比例分片之后的数据。注意:由于断层面的倾斜,空数据地 带在层位对之间横向移位(shift)。
图3a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在3-D地震数据中执行沉积体系的自动或半 自动解释中的示范一般工作流程和处理的流程图
图3b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能够在3-D地震数据中执行沉积体系的自动 或半自动解释的示范系统。
图4示出了横切1公里(km)宽的深水浊积水道(deepwater turbidite channel)的Balmoral 3-D测绘的横截面。(a)中的截面以45°角切断水道。(b) 中的截面以90°角切断水道。水道的边缘由垂直的黄色箭头指示。
图5是来自Balmoral 3-D测绘的地震幅度的层位切片。在该切片中可容 易看到被图4a和图4b中的水道切断的1km宽的深水浊积水道。
图6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3-D地震数据的结构解释的处理 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从3-D地震体中提取的纵截面,其示出了两个所解释的层位 (被标为1和2)、以及七个陡峭地倾斜的断层面。
图8在(a)的(x,y,z)空间中以及在(b)的变换后的域(x,y,s) 中示出了四个区间(A-D)的示意横截面,其中所述四个区间中的两个区间 具有横向变化的厚度(C和D)。“短横线(tick)”标记图示了输入样本从输 入体到输出体的重新定位
图9将存在矿脉(reef)的影响示出为:(1)下面的(underlying)层位 的“上拉”、以及(2)水平相邻(adjacent)层位(未图示)的截断(truncation)。
图10示出了已经校正了与矿脉相关联的速度上拉。
图11是通过简单的碳酸盐矿脉的示意横截面。在(a)中示出了通过输 入(x,y,z)空间的截面,其包括矿脉底部处的层位的速度“上拉”。在(b) 中示出了域变换后的等效物,其中矿脉底部处的层位被展平并且顶部矿脉被 保留。(b)中的阴影区域表示变换后的体中的空点。
图12图示了通过峡谷的示意横截面。在(a)中示出了通过输入(x,y, z)空间的截面。在(b)中示出了通过(x,y,s)域变换后的空间的截面。 注意:峡谷填充物(canyon fill)B以及其上面的层比围岩(country rock)A 年轻,并且通过该峡谷填充物的古沉积面与周围的围岩中的古沉积面不同。 (b)中的阴影区域表示变换后的体中的空点。
图13示出了对于两个层位在2-D中重视倾斜断层的比例分片:(a)比例 分片之前的数据;(b)比例分片之后的数据。通过朝着切片与断层面的交点 来投影切片,空地带被减小为以断层面为中心的较窄的倾斜地带。
图14示出了对于三个层位在2-D中重视倾斜断层的比例分片:(a)比例 分片之前的数据;(b)比例分片之后的数据。窄的空数据地带在区间之间连 续,并且以倾斜断层面为中心。
图15示出了对于两个层位在3-D中重视倾斜断层的比例分片:(a)比例 分片之前的数据;(b)比例分片之后的数据。将最后一步(即,水平移位) 添加到(b)中以解释沿着断层面的水平偏移(horizontal displacement)。
图16示出了简单的断裂区间的示意图:(a)示出了输入(x,y,z)空 间中的区间;(b)示出了变换后的域(x,y,s)中的区间。与断层相邻的三 角区域在变换中要求特殊处置。
图17在(a)中示出了(x,y,z)空间中的具有三层的断裂地质体的示 意3-D图;并且在(b)中示出了该体的域变换后的版本的示意3-D图。断层 具有沿着断层面向下的偏移(倾向滑移(dip-slip))、以及少量的水平(走向 滑移(strike-slip))偏移。在(a)的小插图中示出了偏移的各分量,其中α 是偏移的垂直倾向滑移分量,β是偏移的水平倾向滑移分量,而γ是偏移的走 向滑移分量。
图18示出了(x,y,z)空间中截面中的褶皱结构的示意图。实线示出 了垂直内插的路径。地质区间可以通过由虚线示出的内插来更好地表示,该 内插是垂直于区间分界面。
图19在(a)中图示了(x,y,z)空间中的角度不整合(以区间A为基 准)的示意图,并且在(b)中图示了域变换后的体中的角度不整合的示意图。 (b)中的阴影区域表示空的空间。
图20在(a)中图示了(x,y,z)空间中通过盐体的截面的示意图,并 且在(b)中图示了域变换后的空间中的对应截面的示意图。(b)中的阴影区 域表示空的空间。
图21图示了阐明地震体从(x,y,z或t)域到(x,y,s)域的域变换 的示范处理的高级视图的流程图。
图22图示了阐明变换参数计算(即,地震体的域变换的一部分)的示范 处理的流程图。
图23图示了阐明正向域变换(即,地震体的域变换的一部分)的示范处 理的流程图。
图24图示了域变换之前的示范地震体(a)、在变换中使用的所解释的层 位和断层(b)、以及域变换后的地层-切片体(c)。(a)中的输入地震体具有 与沉积同步(syn depositional)和沉积后断裂相关联的变形。所输出的域变换 后的体(c)基本上没有变形。
图25图示了使用图24b中全部24个断层、但仅使用五个层位中的两个 层位(最上和最下层位)而从图24a中的体创建的示范的域变换后的体。对 于不充分的解释控制,在该体中保留了大量变形。
图26图示了阐明在地震体的初始域变换之后改进结构解释的示范流程 图。
图27图示了阐明改进后的结构解释从变换后的域到原始地震体域的逆 变换的处理的示范流程图。该处理是图26所图示的结构解释的改进中的一部 分。
图28图示了在域变换之前和域变换之后从地震体中提取的垂直切片和 水平切片的比较:(a)来自输入地震体的纵截面以及所解释的层位和断层; (b)来自域变换后的体的对应纵截面;(c)来自输入地震体的水平切片,其 示出了河道的一小部分(右下角的箭头);(d)来自域变换后的体的水平切片, 其示出了河道的整个范围。
图29图示了阐明域变换后的体的地层学解释的处理的示范流程图。
图30图示了通过地震体的水平切片上的初始分界网格(浅灰色)的示范 定义。以深灰色在体中成像了类似水道的对象。
图31图示了由两个对接立方体(abutting cube)组成的非常简单的初始 分界面网格的示例。两个外部的表面已被镶嵌(tessellate),而两个内部的表 面已被丢弃。
图32图示了通过面包裹处理定义的初始连接网格的示例。注意:该网格 来自与图30所使用的示例不同的示例。
图33图示了演示面包裹算法的两个2-D示例,其示出了所连接的顶点的 初始圆环,其坍缩到:(a)两个矩形对象;(b)来自人头的MRI(磁共振成 像)体的切片。
图34图示了面包裹算法中的固定顶点确定的2-D图。
图35图示了面包裹算法中的确定集中顶点位置的示范方法。
图36图示了使用弹性因数(elasticity factor)0.8、基于投影顶点位置和 集中顶点位置来确定最终顶点位置的示范方法。
图37图示了面包裹算法的几次迭代的连续动作的演示,其以初始分界面 (左上)开始并且持续到地质体的详细分割(右下)。
图38图示了面包裹算法中的确定顶点的“锐度”以模拟可渗透面 (permeable surface)。锐顶点(左)的面向量之和的幅度小于钝顶点(右) 的面向量之和的幅度。
图39图示了阐明沉积体系的元素的面包裹处理的示范流程图。该处理是 图29所图示的域变换后的体的地层学解释中的一部分。
图40图示了在图29和39所图示的地层学解释处理中创建的面和属性体 从(x,y,s)到(x,y,z或t)的逆变换处理的示范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与数据解释相关地描述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然而应理解,一般而言 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对于来自任何环境的任何类型的3-D数据(诸如,地震 数据)将同样工作良好。
还将与地震解释相关地描述本发明的示范系统和方法。然而,为了避免 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以下描述省略可能以框图形式示出或以其它形式概括 的公知结构和设备。
为了说明的目的,提出许多细节以便提供本发明的全面理解。然而,应 理解,本发明可以按照除了这里提出的具体细节之外的各种方式实现。
此外,尽管这里所图示的示范实施例示出了被并置(collocate)的系统的 各种组件,但是应理解,该系统的各种组件可以位于诸如电信网络和/或因特 网之类的分布式网络的远离部分,或者位于专用的安全、不安全和/或加密系 统内。因而应理解,该系统的组件可以组合到一个或多个设备中或者被并置 在诸如电信网络的分布式网络的特定节点上。如从以下描述中将理解的那样、 并且鉴于计算效率的原因,该系统的组件可以被安排在分布式网络内的任何 位置,而不影响该系统的操作。
此外应理解,各种链路可以被用来连接元件,并且所述链路可以是有线 或无线链路、或其任何组合、或能够往返于所连接的元件提供和/或传送数据 的任何其它已知的或随后开发的(多个)元件。这里所使用的术语“模” 可以指代能够执行与该元件相关联的功能性的任何已知的或随后开发的硬 件、软件、固件或其组合。这里所使用的术语“确定、推算与计算”、及其变 型被可互换地使用,并且包括任何类型的方法、处理、算术运算或技术,其 包括由诸如专家系统或神经网络之类的系统执行的那些方法、处理、算术运 算或技术。
另外,通过引用将这里标识的所有参考文件全部并入于此。
图3a示出了CASI工作流程(即,在本专利中提出的新颖工作流程)的 总体视图,而图3b示出了能够执行该方法的架构。地震解释系统300包括: 结构解释模块310、结构改进(refinement)模块320、控制器330、存储器 340、存储部件350、滤波/调节(conditioning)模块360、域变换模块370、 逆域变换模块380以及地层学解释模块390,该地层学解释模块390包括: 分界面模块392和属性确定模块394。将与附图相关地讨论地震解释系统300 的各种组件的功能。
在图3a所图示的该示范实施例中,将处理后的地震数据体加载(30)到 计算机中以进行处理。该输入地震体可以具有作为(x,y,z)或(x,y,t) 的坐标轴,其中x、y、和z是空间维度(例如,以距离为单位),其中t是用 于所记录的地震数据的所测量的一路(one-way)或两路(two-way)反射时 间(reflection time),或者其中x、y、和z仅仅是从被定义为该体的原点的位 置处的初始值开始增加或减小的索引。
从哲学上讲,该方法基于:将数据表现给解释器,并且计算机以优化沉 积体系的成像的方式来进行处理。例如,解释器可以借助于查看通过非常近 似古沉积面的数据的切片,来最佳地识别沉积体系的元素的存在。根据沉积 元素的特性形态或形状在这些切片中识别这些沉积元素,并且即使难以或不 可能从地震数据的纵截面中解释沉积体系的元素的存在,也能够容易地识别 它们。
例如,图4a和图4b示出了从3-D测绘中采集的两个纵横截面。这些截 面穿过1km宽的深水浊积水道。图4a中的截面以对于水道的方向呈大约45 度角定向。图4b中的截面以对于水道呈大约90度角定向。即使是有经验的 解释器(interpreter)也可能遗漏纵截面上的该大水道。
图5是通过水道的地震反射幅度的层位切片。从层位切片(在该情况下, 该层位切片接近于地层-切片)中,水道的存在、位置、以及方向非常明显, 并且基于该水道的形态(形状)容易识别出该水道。
结构解释
图6描绘了典型的结构解释工作流程(32)。解释器检查来自30的输入 地震体,以确定是否需要任何附加的数据调节来实现可靠的结构解释(判定 45)。如果判定45为“是”,则可以对输入数据体进行滤波,以去除或最小化 各种类型的噪声,这可以改善结构解释(处理46,结构数据调节)。这可以 包括:用于从该体中去除被引入到地震获取或由地震获取产生的随机噪声、 相干噪声、或任何伪像(artifact)的处理、以及解释之前的任何处理步骤。
这样处理的示例将包括但不限于:沿着z或t轴的数据的噪声滤波(1-D 滤波)、沿着(x,y)平面的空间滤波(2-D滤波)、3-D滤波器算子(filter operator)、以及这些处理的任何组合。时间(z或t轴1-D滤波)滤波器包括 但不限于:高通、低通和带通滤波、谱整形滤波器、以及地震处理和解释领 域中的技术人员公知的其它迹线滤波器(trace filter)。空间(2-D)滤波器包 括但不限于:均值(mean)和中值滤波器、空间小波滤波(例如,使用Daubechies 小波滤波器)以及边缘保留滤波(Al-Dossary等,2002年;Jervis,2006年)、 以及非线性扩散(diffusion)滤波(Imhof,2003年)。2-D空间滤波器可以沿 着水平切片对该体进行操作,或者可以由该体中的结构倾斜(structural dip) 的局部(local)估计来指导。在某些实例中,取决于正被滤波的数据体的类 型,2-D空间滤波器算子可以被扩展为3-D算子。
上面滤波器都被设计来减少地震体中的随机噪声的水平。还可能需要通 过使用在本行业中公知的各种相干噪声滤波技术来减少该体中的相干噪声 (例如,“获取足迹(footprint)”-与用于获取和处理地震数据的几何形状相 关联的残余(remnant)特征)。
一旦已经调节了(46)输入地震体(30),或者如果不需要调节(即,对 判定45的应答为“否”),则解释器前进到数据体中的层位和断层的解释。可 以手动地进行、使用自动处理实现、或者通过手动和自动技术的任何组合来 进行层位和断层的解释。可以通过首先解释层位、首先解释断层、或者通过 混合层位和断层的解释来进行层位和断层的解释。因而,在图6中并行地示 出了解释层位和断层的处理。
判定47表示由解释器做出的解释断层(“是”)还是不解释断层(“否”) 的判定。判定49表示由解释器做出的解释层位(“是”)还是不解释层位(“否”) 的判定。如果判定47和49两者都为“否”,则判定51为“是”且整个处理和工 作流程结束。这里描述的工作流程要求在输入地震体(30)中或在调节后的 地震体(46)中、或者在这两种体的某种组合中解释断层、或层位、或断层 和层位两者。
如果判定47为“是”,则使用解释器选择的任何断层解释技术(手动、自 动、或手动和自动的组合)来从地震体(30和/或46)中解释断层。如果判 定49为“是”,则使用解释器选择的任何层位解释技术(手动、自动、或手动 和自动的组合)来从地震体(30和/或46)中解释层位。图7示出了从3-D 地震测绘中提取的具有两个所解释的层位(在图7中被标为1和2)和七个 陡峭倾斜的所解释的断层面的典型的纵向地震截面。
一旦解释器已经完成了在图3a和图6所示的处理32中关注的层位和断 层的解释,则将地震体、和所解释的结构(层位和断层)传递到域变换(图 3a的处理34)。
域变换
域变换是逐迹线地消除沉积同步和沉积后地质过程(process)的变形影 响的方法。沉积同步过程与沉降物沉积(sediment deposition)同时发生或者 作为沉降物沉积的结果发生。由这些处理产生的一些变形示例是差异沉积和 差异压实(compaction)。术语“差异”暗示水平方向中的变化。沉积后处理使 在沉降物沉积已经结束之后出现的岩石变形。这些过程的示例是沉降物层或 由前述沉降物最终形成的岩层的断裂和褶皱。
可以适应所有类型的地质区间和面,包括但不限于:
-连续整合区间
-呈现生长的连续区间
-具有矿脉或碳酸盐台地的区间
-不整合(unconformity)(包括角度不整合)以及假整合(disconformity)
-具有差异压实的区间
该处理还可以解释沉积后结构地质变形,包括但不限于:
-3-D断层面和偏移
-褶皱
-盐构造(salt tectonics)
域变换算法要求输入几种类型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地震数据体、所解 释的层位和断层、以及关于层位类型和区间类型的用户输入。对于该体中的 每个迹线段(trace segment),存储要执行的所有变换改变。这些所存储的参 数由原始体中的开始时间和采样速率、以及地层体中的存储位置和在正向 (forward)变换处理(62)期间要内插的样本的数目组成。
为了域变换的目的,数据体被分为几片。存在所使用的两个细分部分 (subdivision)。第一个细分部分是每对用户所提供的层位定义区间。然后, 对于每个迹线位置(纵测线(inline)和横测线(crossline)交点),每个区间 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迹线段。迹线段由用户所提供的层位以及断层或另一层 位(如果在那个区间中不存在断层的话)分界(bound),或者由两个断层分 界。
贯穿该体而逐区间地执行域变换。可以以任何顺序通过所解释的区间进 行计算。在其优选实现中,从最浅区间到最深区间来进行计算。在每个区间 内,域变换遵循一组几何规则来对输入地震数据进行内插。所述几何规则是 正在对其进行域变换的地质区间的类型的函数。
示例区间和几何规则
以下所包括的该区间组意欲作为一组示例,并且不包括可以使用域变换 方法来处置的所有可能的区间。选择该子组以用于说明目的。可以使用为域 变换提出的方法来处置所有类型的地质区间。
比例区间:
比例区间包括具有或不具有沉积后褶皱和差异压实的整合区间和生长区 间。对于诸如图8中的、连续的无断裂的比例区间,执行三个步骤。首先, 对于在两个分界层位之间包含的所有迹线段执行全局搜索。该搜索想要定位 该区间的最厚部分(ZM)。通过将该最大时间厚度除以输入数据体的采样速 率(S)来计算在该区间的最大厚度处该区间中的样本的数目(N)。
N=ZM/S
在图8的情况下,区间C的最大厚度在右边缘,而区间B的最大厚度在 左边缘。
对于相对小(shallow)的倾斜和该体的纵向重新采样,用于该区间中每 一其它迹线的期望采样速率等于局部厚度(ZL)除以最大样本数目(N)。
SL=ZL/N
输入地震体的该重新采样可以通过现有样本之间的内插来完成。用于确 定局部期望采样速率SL的简单等式保证:如果体被正向变换并且然后被逆变 换,将不丢失原始体的频率内容(即,在任何位置,输出采样速率至少与输 入采样速率一样频繁,从而保留了频率内容并避免了混淆问题)。
该重新采样将导致在输入(x,y,z)域中该区间的较薄部分比较厚部分 具有较高的采样速率。图8a右侧和左侧的“短横线”标记示意性地示出了输入 区间的厚度和所期望的z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采样速率之间的关系,以产生 具有图8b所示的地层切片的输出体。注意:图8b中的区间的厚度恒定,并 且所有样本在输出地层切片域中在垂直方向上均匀隔开。
所有其它区间涉及这里针对比例区间描述的该处理的一般法则 (generalization)。
碳酸盐台地区间:
碳酸盐矿脉以及紧接着覆盖它们的区间要求特殊处置。包含碳酸盐矿脉 的区间表示出两重(two-fold)问题。第一个问题在于它们表示出速度异常, 其导致下面的地层(underlying strata)的速度“上拉(pull-up)”。第二个问题 在于它们中断了相邻区间的水平连续性(图9)。变换算法必须校正这两个问 题。
通过仿佛紧接在矿脉下的地层是连续的平面似的来处置这些地层,校正 速度上拉的第一个问题。通过假设顶部的矿脉结构应在变换中保持恒定(即, 在输出地层切片体中,顶部矿脉结构的形状应与它在原始的输入体中相同) 来校正第二问题。这两个校正的最终(net)结果(在图10中示出)是:使 碳酸盐台地的底部(base)变平、消除速度上拉、以及顶部结构未被改变。 与矿脉的顶部相对的碎屑沉降层(clastic sedimentary layer)的截断被维持, 并且使顶部矿脉结构周围的碎屑截面(clastic section)的反射变平。
在图11a中演示了数据提取的方式。上覆的(overlying)区间具有从上 至下提取的迹线段。实际的矿脉具有从底部向上提取的迹线段。对于这两种 区间,从全局最大厚度(区间A+B)中计算最大的样本数目。上覆的区间A 的最大的样本数目等于A的最大厚度除以输入体的采样速率。以类似方式来 计算矿脉区间B最大的样本数目以及以下附加步骤:将最初的样本数目乘以 速度差别(velocity-contrast)校正因数。该速度差别校正因数是碳酸盐矿脉 的地震速度(seismic velocity)除以上覆的沉降物的地震速度的比率。如果该 比率未知,则可以使用假设的差别(或根本没有差别)。然后,通过将区间的 最大的样本数目乘以将局部时间厚度除以该区间的最大时间厚度所得的比率 来计算(顶部矿脉面之上或之下的)每个迹线段的局部的样本数目。图11b 中示出了获得的输出截面。阴影区域表示通过这两个区间输出的空区域,并 且包括在域变换输出体中,这是因为区间A中的碎屑沉降物在地质学上比矿 脉结构(区间B)年轻。
矿脉校正的结果是:即使当地层切片被矿脉“切断”时,也可以输出连续 的地层切片。为了校正矿脉内的异常速度,垂直地拉伸(stretch)该矿脉内的 数据(图10和11b)。该技术对于其它类型的速度异常(诸如,气体地带(gas zone))也起作用。
峡谷区间:
像碳酸盐矿脉一样,包括峡谷的区间要求特殊处置。尽管典型地没有与 峡谷相关联的速度异常,但是峡谷中的沉降填充物(sediment fill)年轻得多, 并且属于与峡谷周围的“围岩”不同的地层切片。
图12a示出了地震数据体中通过峡谷的示意横截面。图12b示出了通过 该峡谷的域变换后的体的同一截面。与峡谷中和峡谷顶部之上的填充岩(fill rock)(B)中的地层切片无关地处置峡谷周围和峡谷顶部之下的围岩(A)中 的地层切片。因为必须发生侵蚀来创建峡谷,(B)的后来沉积跟随在其后, 所以地层切片也通过域变换后的体中的空数据值来分开。
数据提取方式通过在变换中保持峡谷的形状不变来开始。上覆的区间(B) 具有从上至下提取的迹线段,包括了峡谷填充物。围岩(A)具有从底部向 上提取的迹线段,通过所述围岩该峡谷被侵蚀切断。对于两个区间,从全局 最大厚度(区间A+B)计算最大的样本数目。上覆的区间A的最大的样本 数目等于A的最大厚度除以输入体的采样速率。以类似方式来计算峡谷填充 物B的最大的样本数目。通过将所述区间的最大的样本数目乘以将局部时间 厚度除以该区间的最大时间厚度所得的比率来计算(顶部矿脉面之上或之下 的)每个迹线段的局部的样本数目。在图12b中示出了作为结果的输出截面。 阴影区域表示通过这两个区间输出的空区域的组合,并且它被包括在域变换 输出体中,这是因为区间A中的碎屑沉降物在地质学上比区间B中的沉降物 更老。峡谷校正的结果是:即使当地层切片被峡谷“切断”时,也可以输出 连续的地层切片。
断裂的区间:
可以将断裂的区间看作上分界面和下分界面两者都存在的连续的区间。 然而,在如下的断层附近(vicinity)出现困难,在该断层中仅在该断层的任 一侧定义了一个分界面(图1和2)。在这些断层地带中,将缺失的层位向内 投影以利用数据点填充断层地带变得必要(图13和14)。
概念上,通过假设断层地带中的时间厚度等于从最接近的完全分界迹线 (fully bound trace)中得到的时间厚度,来实现缺失的层位的投影。该过程 以两步进行。首先,在(x,y)平面中执行增加半径的搜索,直到定位了由 两个层位分界的最近的迹线为止。接下来,然后对于该全迹线计算时间厚度, 并假设该时间厚度对于断层地带迹线是相同的。这导致以下投影,其中假设 缺失的层位与断层地带中的现有层位等距。承认(honoring)了,倾向滑移的 水平分量要求数据迹线在(x,y)平面中横向移位(图15)。
在图16中图示了用于正错位断层(normal-offset fault)的数据提取方式。 可以以类似方式来处理其它类型的断层(例如,逆错位(reverse-offset)断层、 冲断层(thrust fault)、以及生长断层)。在断层地带之外,可以作为常规的 (normal)比例区间迹线段来处置所有的迹线段。然而,在断层地带中,当 一个层位缺失(或者在断层的另一侧存在)时,不可能以常规方式来计算局 部时间厚度。在这些情况下,通过找到该断层的同一侧上的最接近的完全分 界的迹线段(图16a中层位A和B之间的实垂直线)来估计局部垂直厚度。 然后,最接近的完整迹线段的垂直厚度(ZL和ZR)被用作将在未存在断层的 地带α和β中存在的局部垂直厚度的估计值。然后,对于图16a中三角形阴 影区域(α和β)中的迹线的局部迹线段输出比该区间的最大的样本数目小的 样本数目。通过将最大的样本数目(N)乘以将从层位到断层的厚度(Zα和Zβ) 除以局部的估计垂直厚度,来计算局部的样本数目(NL)。
NL=N×(Zα/ZL)以及NR=N×(Zβ/ZL)
对于该断层的顶壁(hanging wall)从上至下地内插这些样本,以及对于 底壁(foot wall)从下至上地内插这些样本。图16b中的输出区间自始至终具 有相同的总厚度。图16b中的垂直虚线指示接收了特殊断层处置的区间的截 面。
上述的将在未存在断层的地带α和β中存在的局部垂直厚度的估计假设 了断层区域中的区间AB的恒定厚度。该方法的改进在于当该区间接近断层 时确定最接近的完整迹线段的垂直厚度、以及该厚度的梯度(gradient)(变 化率或一阶导数)。然后,不是将恒定厚度从最接近的迹线向着断层投影,而 是将从最接近的迹线段的厚度加上该厚度的恒定梯度,来计算地带α和β中 的估计厚度。
真正的断裂一般比2-D图会暗示的更为复杂。图17是被断层切断的水道 的3-D图。该断层呈现倾向滑移(垂直于该断层的长轴的运动)和走向滑移 (平行于该断层的长轴的运动)。该断层的完全闭合(full closure)要求处置 该断层上的两种类型的运动。
针对上面的断层描述的算法补偿了断层运动的倾向滑移分量。通过该断 层的一侧上的变换后的体中的体素相对于另一侧上的变换后的体中的体素的 水平调整来处置运动的走向滑移分量。可以基于多个准则来计算调整量。在 其最简单的形式中,如果需要的话,走向滑移调整是用于使在任何给定输出 地层切片上该断层上的幅度差最小化所需要的沿着该断层的横向偏移。在图 17b中演示了这种类型的操作。在变换之后,该水道是连续的且未断开的。
用于陡峭倾斜区间(Steeply Dipping Interval)的内插
上面已经描述的内插(迹线在垂直方向上的内插)对于除了涉及陡峭倾 斜区间的那些情况之外的所有情况都工作良好。在陡峭倾斜区间中,从输入 体中垂直地提取数据不是对于在该体中存在的地质情况的充分近似。陡峭倾 斜区间的正确处置要求使用非垂直数据迹线,如在图18中可看到的那样。该 图表示包含平坦顶部和倾斜侧翼(flank)的褶皱区间。实线指示垂直迹线。 虚线指示正确定向为垂直于该区间的分界层位的迹线。当在该结构的侧翼上 倾斜增加时,这两种数据提取方法之间的不同变得更大。因而,这些类型的 区间要求沿着非垂直的路径通过该体的内插。
可以通过几种方法来确定用于图18中的区间A中的任何点的通过该体 的路径。对于区间A的上或下分界面或下分界面可以计算面法线。如果对于 上方的面计算法线,则在每个点处这些法线将向下投影到它们与下方的面的 交点。如果对于下方的面计算法线,则在每个点处这些法线将向上投影到它 们与上方的面的交点。第三并且可能是更好的替换方案是:创建处于上和下 区间分界面之间的中间(mid-way)的面,计算对于那个中间面的面法线,并 在每个点处在每个方向上将那些法线延长至上分界面和下分界面。
无论使用哪个方法来计算和投影面法线,所投影的法线都定义了该区间 中的3-D中的内插的路径。
不整合:
图19演示了包含不整合的区间的修改后的处理。不整合是在横截面中处 于区间A的底部的层位。通过虚线在该图的左侧上的变换前的截面中示出了 非垂直迹线(垂直于分界层位)的使用。以普通的比例方式来对待上覆于不 整合上的区间(例如,区间A)。在不整合以下,也以普通的比例方式来处理 远离不整合面的区间(例如,B-E),在这些区间中,每个区间的两个分界层 位都存在。
在不整合存在的情况下,以类似于断层的底壁的方式来处置不整合区间。 执行搜索以找到最接近的完整迹线段(在图19a中指示了垂直的和地层(bed) 法向厚度两者)。然后,使用该迹线段来计算近似的局部厚度。如同断层处理 一样,通过将最大的样本数目乘以将从层位到断层的厚度除以局部近似厚度 所得的比率来计算局部的输出样本数目。在输出截面(在该图的右侧示出) 中,这导致输出区间的锥形配置(tapered configuration)。阴影区域表示空区 域,其没有表示在输入体中。
盐边界(Salt Boundaries):
许多地震体包含复杂的3-D盐体。以与断层和矿脉顶部边界相似的方式 来处置由盐部分地分界的区间。如同断层一样,以常规的比例方式来处置完 全由非盐层位分界的迹线段。当迹线段由盐边界和非盐层位分界时,必须搜 索最接近的完全非盐分界的迹线段。如同断层处置一样,来自该最接近的完 全分界的迹线段的厚度被用来确定要在局部迹线段中输出的样本数目。该样 本数目等于将最大的样本数目乘以将盐层位和非盐层位之间的厚度除以完全 分界的迹线段的厚度所得的比率。在图20中演示了作为结果的该区间的输 出。盐层位的形状被保留,同时去除了由于非盐层位而导致的复杂性和生长。
域变换规范和确定
上述的域变换处理被实现为处理34(图3a),并且在图21、22和23中 被详细示出。图21示出了域变换处理34的概图。图22示出了作为处理34 的一部分的处理60(即,变换参数计算)的详细流程。图23示出了同样作 为处理34的一部分的处理62(即,正向域变换)的详细流程。
在域变换中,由解释器提供的关于地质面的类型的结构面和地质信息、 以及由数据表示的区间被用来将地震数据体变换为地层-分片体。理想地,域 变换去除由地震体表示的陆地(earth)部分的结构变形的所有影响。这导致 了新的地震体,其中每个水平切片表示古沉积面,即在地质学上的过去某个 时候在其上发生了沉积的面。
到域变换处理(34)的输入是来自处理32的解释后的(多个)结构和地 震体(调节后的或未调节的)。可以存在或不存在从处理36(即,改进结构 解释)到处理34的附加输入。在图26中详细示出了处理36,并且下面在描 述了处理34之后详细描述处理36。
一旦将数据输入到处理34,就在处理60(变换参数计算)之前,做出关 于输入数据(层位、断层、以及体)的调节的判定57(调节数据)。如果判 定57为“是”,则(多个)输入数据体和面将被滤波以去除各种类型的噪声或 将各种类型的噪声最小化,因而改善了变换参数计算(处理60)的结果和正 向域变换(62)的结果。这可以包括用于去除随机噪声、相干噪声或来自该 体的、从解释之前的地震获取和处理步骤中引入的或者源自解释之前的地震 获取和处理步骤的任何伪像。这种处理的示例将包括但不限于:对该体的均 值、中值或小波滤波,以及获取足迹去除。重要的是注意到:用于处理58中 的调节数据的实际技术可能不同于在处理46中用于调节数据以进行结构解 释的技术。
一旦(多个)输入体和面(32)已被调节(58),或者如果不需要调节(即, 对判定57的应答为“否”),就将(在图21中由59表示的)这些数据输入到 处理60(即,变换参数计算)中,在图22中详细描述了处理60。变换参数 计算处理(60)也要求地质信息作为63中的来自解释器的输入。该解释器应 提供关于正被输入到处理60的地质面的类型以及存在于面之间的地质区间 的类型的信息。该“地质知识”被以在地震解释和地质建模的实践中博学的个 人通常使用的术语而输入算法中。这样的面将包括但不限于:层位、断层、 不整合、角度不整合、以及碳酸盐台地的顶部或底部。区间将包括但不限于: 整合区间、生长区间、以及碳酸盐区间。
一旦已经提供了所有的必备输入,就初始化(64)区间索引,从计算机 的存储器中获得用于第一个区间的数据(66,取得区间数据),并计算(68) 最大区间厚度。迹线段是定义区间的分界面之间的地震迹线的部分。初始化 (70)迹线段索引,并从该体中获得该迹线段。
对于在该体中存在的每个迹线段,将所有域变换运算执行一次。例如, 在具有用于分界无断层存在的一个区间的两个所解释的层位的3-D地震体 中,迹线段的数目将等于在该体中存在的纵测线的数目乘以在该体中存在的 横测线的数目。如果存在定义两个唯一区间的三个层位,则迹线段的数目将 是单个区间情况的两倍。此外,如果相同体具有存在于要域变换的区间中的 断层,则迹线段的数目将在具有存在于域变换区间内的断层的每个纵测线和 横测线的交点处对于每个断层增加一。
在区间中间的任何地震迹线段可以被断层切断为一个或多个子段。因而, 一旦已经获得了迹线段,就做出判定73以确定该迹线是否在该区间中断裂。 如果判定73的结果为“是”,则处理74确定迹线段被断层切断而得的子段的 数目。初始化(76)迹线子段索引,并获得(78)初始迹线段。在处理80中, 对每个子段计算迹线子段变换参数。评估判定81以确定在该区间中的那个迹 线段上是否存在更多的子段。如果判定81的结果为“是”,则在处理82中增 加子段索引,获得(78)下一个迹线子段,并计算(80)其迹线子段变换参 数。这个处理继续直至已经处理了该迹线的所有子段。
如果判定73的结果为“否”,则将迹线段输入到处理83,并计算迹线段参 数。在处理84中收集迹线段和迹线子段变换参数。这些变换参数定义了在给 出边界地质面和包括那个子段的地质区间的定义的情况下、必须如何在域变 换处理中处理每个迹线段和迹线子段,以适当地变换那个段或子段。
评估判定85以确定在正被处理的区间中是否存在更多的迹线段。如果判 定85的结果为“是”,则增加(86)迹线段索引,获得(72)下一个迹线段, 并对该新的迹线段评估判定73。如果判定85的结果为“否”,则评估判定87 以确定是否有更多的区间要处理。如果对判定87的应答为“是”,则增加(88) 区间索引,并检索(66)用于下一区间的区间数据。
这些处理继续,直到已经对所有区间中的所有迹线子段和迹线段计算了 变换参数为止。在计算迹线段的同时,还创建(89)变换偏移体。该体具有 与输出(重新采样的)地层体相同的维度。然而,地层体存储输入数据体的 域变换后的版本,变换偏移体存储该域变换后的(x,y,s)体中每个数据点 的x、y和z坐标。利用该体,从地层体产生的任何解释的位置可以被从(x, y,s)逆变换到测绘的原始(x,y,z)坐标。而且,从地层切片体计算的属 性体也可以被逆变换回原始(x,y,z)坐标作为新的3-D属性体。
正向域变换
一旦处理60完成,就将数据(包括:地震体、层位、断层、变换参数、 以及变换偏移体)从处理60传递到处理62(图23)。处理60所存储的变换 参数包括:原始输入体中每个迹线段的开始时间和采样速率、以及要内插的 样本数目和用于在域变换后的(地层)输出体中存储它们的位置。使用这些 变换参数通过内插来自原始输入体的数据点,来建立地层体。
在处理62中(图23),将在处理60中计算的变换参数应用于地震体、 层位和断层,以将地震体和面从(x,y,z)或(x,y,t)域变换到(x,y, s)域,其中变换后的数据的垂直维度s表示“地层-切片”。处理62中的前两 步骤为初始化区间索引(90)以及初始化区间中的迹线索引(92)。处理94 然后检索局部的迹线段参数。处理96然后计算局部的变换后的迹线段。然后 做出判定97以确定在区间中是否存在更多的迹线要处理。如果判定97的结 果为“是”,则增加(98)迹线索引,并且对下一个局部的迹线段检索变换参 数(94)。如果判定97的结果是“否”,则评估判定99以确定是否存在更多的 区间要处理。如果判定99的结果为“是”,则增加(100)区间索引,并且初 始化(92)该区间中的迹线索引。处理62以此方式继续,直到已经将所有区 间中的所有迹线段都变换到(x,y,s)域为止。
处理96所执行的内插的类型可以是许多种已建立的内插技术中的一种。 这些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线性内插、样条内插、以及“sinc函数”内插(也已 知为“(sinx)/x”内插)。如果在迹线(z或t)方向中正执行内插,则优选的实 现将使用sinc内插。在沿着所述体中的3-D路径进行内插的情况下(例如, 由于陡峭倾斜),一些技术的组合可用于分别处置的内插操作的水平部分和垂 直部分。
变换参数计算处理(60)在地层域坐标中输出所有输入面。如预先列出 的,输出所有类型的面。将层位输出为所述层位在地层域中分离的区间之间 的平面特征。将矿脉顶部输出为具有与矿脉顶部被输入时相同的形状,但是 它们的位置跟随在所提取的矿脉值和存在于有效值之上的空值之间的界面之 后。类似地,沿着盐边界以及侵蚀面分界的有效数据和它们定义的空区域的 界面,输出盐边界以及侵蚀面。这些变换后的面充当解释器的提示(cue), 指示地层域体如何与输入体相关。
当使用所解释的层位、断层、盐边界、峡谷边界、以及其它可能的地质 学面的形式的充分的结构控制时,域变换产生基本上没有任何变形的地层-切 片体。该变形可以是由沉积后或沉积同步褶皱或断裂、差异压实和/或差异沉 降所引起的。
图24a示出了(x,y,t)空间中的输入地震体。在图24b中示出了一组 在该体中解释的层位和断层,并且在图24c中示出了由域变换处理输出的地 层-切片体。在该变换中使用了总共5个层位和24个断层。输入体示出了来 自断裂、以及来自差异沉降(注意从图像的左边缘移动到右边缘的所解释的 层位之间逐渐增加的厚度)的显著变形。
输出体基本上没有变形,这是因为没有明显的来自断裂或来自差异沉降 的残留影响。在地层-分片体中的反射事件(reflection event)全部是平的。
改进结构解释
域变换后的体的一个关键特征在于:如果在处理32(图6)中的层位或 断层解释中存在任何错误或遗漏,则这些错误和遗漏在从处理34中输出的域 变换后的体中被突出或被加重。
图25示出了使用图24b所示的所有的所解释的断层、但只使用五个所解 释的层位中的两个所解释的层位、而从图24a所示的输入体创建的域变换后 的体。该域变换后的体不是地层-分片体,原因在于:其仍然保留了来自断裂 和来自差异沉降两者的大量变形。在最远离在变换中所使用的两个分界层位 面的点处,在所述体的中间该变形最为明显。该体清楚地要求改进结构解释 (在该情况下,包括附加的所解释的层位)。对于不充分的解释控制,在所述 体中遗留了显著变形。
在判定35(图3a)中,检查域变换后的体以找到任何这些错误和/或遗 漏。如果需要结构改进(如果判定35为“是”),则使用处理36来改进结构解 释,因而校正了那些错误和/或遗漏。在该改进处理之后,为了在变换处理中 应用改进后的结构解释,必须再次应用域变换(处理34)。
在图26中示出了改进结构解释处理(36)的细节。如果判定(35)已经 被评估为“是”,即,需要结构改进,则处理36以判定(101)开始以确定是 在变换后的体中还是在原始地震体中改进结构。如果判定101被评估为“否”, 则控制被传递到处理32(即,结构解释),并且使用处理32在原始地震体中 进行结构改进。如果判定101被评估为“是”,则将在处理36中对域变换后的 地震体执行结构改进。
从处理34和判定35传递到处理36中的数据包括:域变换后的体、域变 换后的面(层位、断层等)、以及变换偏移体。结构改进可以涉及解释附加的 层位和/或断层,并且还可以包括编辑或改变在处理32中初始解释过的层位 或断层。该解释和编辑可以手动进行、可以使用自动处理来实现、或者可以 通过手动和自动技术的任何组合来实现。层位和断层的解释可以通过首先解 释层位、首先解释断层、或者通过混合层位和断层的解释来进行。因而,在 图26中并行地示出了改进层位和断层的解释的处理。
判定103表示利用解释器解释断层(“是”)还是不解释断层(“否”)的 判定。判定105表示利用解释器解释层位(“是”)还是不解释层位(“否”) 的判定。如果判定103和105两者都为“否”,则判定107为“是”并停止改进 处理,并且变换后的数据和工作流程传递到处理38(即,地层学解释)。即 使判定35指示需要附加改进结构解释,这里描述的工作流程也不要求改进解 释。
如果判定103为“是”,则使用解释器选择的任何断层解释技术(或者手 动、或者自动、或者手动和自动的组合)来在域变换后的地震体(来自35) 中解释和/或编辑断层。如果判定105为“是”,则使用解释器选择的任何层位 解释技术(或者手动、或者自动、或者手动和自动的组合)来在域变换后的 地震体(来自35)中解释和/或编辑层位。
逆变换改进后的结构解释
一旦解释器已在图26中的处理108和/或110中完成了关注的层位和断 层的解释的改进,就随后将域变换后的层位和断层、以及在域变换后的体中 解释的改进后的结构(层位和断层)传递(111)到逆变换改进后的结构解释 处理(处理112)中。
如果在处理36中在变换后的体中执行了改进的结构解释,则改进的结构 解释在处理32中必须被逆变换并与原始结构解释相合并。在图27中详细示 出了改进后的结构解释的逆变换(处理112)。
到处理112的输入是断层和层位的改进后的解释(111)以及变换偏移体。 处理114初始化面索引,并且通过处理116获得第一个面。处理118初始化 用于所选择的面上的点点索引,并且通过处理120获得该面上的第一个点。 然后,处理122被用来将该面上的点的坐标从变换后的或地层切片域转换到 来自30的地震体的原始域中的对应坐标。然后,评估判定123以确定在该面 上是否有更多的点。如果判定125被评估为“是”,则通过处理124来增加点 索引,并且通过处理120来获得该面上的下一个点。如果判定123被评估为 “否”(在当前面上没有更多的点),则然后评估判定125以确定是否有更多的 面。如果判定123被评估为“是”,则处理126增加所述面索引,并且通过处 理116来获得下一个面。如果判定123被评估为“否”,则处理112完成并将 控制传递回处理34,以使用改进后的结构解释来重复原始地震体的域变换。
地层学解释
一旦解释器判定因为结构解释完成或者因为解释器已经选择进行不完整 的结构解释而不再需要结构改进(即,图3a中的判定35为“否”),则将处理 38(即,地层学解释)应用于域变换后的体。地层学解释处理的目的是在沉 积体系的元素、或者在域变换后的体中表示的其它地震地层学特征的识别和 解释中辅助解释器。沉积体系的这些元素的识别通过在处理38内计算各种地 震属性体来完成。一旦已经在所述属性体中识别了沉积体系的这些元素,就 还在处理38中创建这些元素的分界面。
图28示出了从输入地震体和域变换后的体中提取的切片的比较。在对该 体应用的域变换处理中,使用了五个层位和多于二十个断层。图28a示出了 从输入地震体中提取的纵截面,其具有与该截面交叉的断层面和分界层位。 图28b示出了从域变换后的体中提取的对应截面。图28a上的箭头示出了与 从域变换后的体中提取的截面的四个角相对应的点。
图28c和28d分别示出了通过输入地震体和域变换后的体采集的水平切 片的3-D视图。箭头指示了两个切片上的水道。在输入体中,因为在该体中 存在的生长和断裂,所以在水平切片上仅可看到小部分水道。因为通过域变 换处理已经去除了生长和断裂的影响,所以在来自域变换后的体的水平切片 上可看到整个水道。
从处理34和判定35(图3a),将域变换后的地震体和域变换后的所解释 的面输入到处理38(地层学解释)。在图29中详细示出了处理38。一旦数据 被输入到处理38,就评估判定127以确定在地层学解释之前是否需要调节变 换后的数据(变换后的地震体和所解释的面两者)。如果判定127为“是”,则 可以对所输入的变换后的数据体和面进行滤波以去除各种类型的噪声或者将 各种类型的噪声最小化,这可以改善地层学解释(处理128,地层学数据调 节)。该调节可以包括以下处理,该处理用于从该体中去除从地震获取和处理 步骤中引入或产生的随机噪声、相干噪声、或任何伪像,或者去除在域变换 处理(34)中引入的任何噪声或伪像。这种处理的示例将包括但不限于:对 于该体的均值、中值或小波滤波,以及获取足迹去除。
一旦已经调节了所输入的域变换后的地震体和面(128),或者如果不需 进行调节(即,对判定127的应答为“否”),则在处理130中可以计算许多的 地层学属性体。计算这些属性体的目的在于:通过单个体或通过体的组合来 产生与域变换后的地震体相比时提供沉积体系的改善成像的一个或多个数据 体。从3-D地震数据进行地层学解释的领域中的人员熟悉这些属性体。
首先通过变换地震体、然后通过计算变换后的域中的属性体,来改善地 层学的属性成像。当与直接在输入的地震体上计算属性而不使用域变换的典 型实践相比时,可以看出这个改善。鉴于此,有利的是:提供通过该工作流 程在变换后的域中创建的属性体作为要在处理40中进行逆变换的、来自处理 38的输出,如图29所示。
一旦已经通过将处理130应用于变换后的地震体计算了地层学属性体, 就使用属性体来评估判定131,以确定是否要使用多属性成像来辅助沉积体 系的成像。如果判定131被评估为“是”,则应用处理132以识别用于在变换 后的空间对沉积体系的元素成像的属性的最佳组合。在本行业中存在地层学 解释领域中的技术人员熟悉的许多技术。这些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 可识别沉积体系的元素的聚类(cluster)的属性的组合的神经网络以及与神经 网络相关的技术(例如,Kohonen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ing Map)和生长 型神经气(Growing Neural Gas))、直接聚类分析技术(例如,k-均值聚类 (K-Means clustering))、以及诸如属性交会图矩阵(attribute cross-plot matrices)和多维属性交会图可视化技术的技术。这些技术中的任何技术都可 以被用于处理132中,以对处理130所创建的多个属性体进行成像和分析, 从而对该数据中的沉积体系成像。
面包裹
当在各个属性体、或属性体的组合中对沉积体系的元素成像时,随后通 过获得它们的分界面(即,完全包围(enclose)该沉积特征的面)来“解释” 这些元素。评估判定135以确定将如何解释沉积体系的分界面。如果判定135 被评估为“否”,则解释器将手动解释沉积体系的分界面或沉积体系元素 (136)。如果判定135被评估为“是”,则将使用处理142(面包裹)来半自动 地解释沉积体系的分界面或沉积体系元素。
虽然面覆盖(Dorn,1999年)是用于创建基本上平坦的面的多边形表示 的有效技术,但是其不能直接应用于找到地质体的分界面的问题。面包裹算 法创建完全围绕3-D对象的3-D多边形网格。
面包裹是用于分割体数据内的地质体分界面的半自动方法。用比喻的方 式来讲,该方法基于弹性面坍缩在物理对象上的思想。该处理的期望输出是 可以被存储为数据、显示给终端用户、或者用于进一步数据处理技术的多边 形网格。该方法相对于全自动分割算法的优点在于: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中 要分割的体没有完全成像、或者其中存在高水平噪声的数据。对于人类分析 者来说,该方法还明显比完全手动的分割技术消耗更少的时间,原因在于: 用户仅需要在应用确定更详细的和精确的分界面的算法之前、定义近似的初 始分界面。
在优选实施例中,解释器首先指定最佳隔离体素的体素值范围,所述体 素对应于该体中预期地质体的边界。解释器然后定义完全包围该预期地质体 并近似其轮廓的初始3-D分界面,将属于地质体边界的体素与该体的其余部 分隔离开。
可以使用手动、自动、或半自动方法、或者它们的任何组合来构建初始 分界面。在优选实施例中,用于定义初始分界面的方法基于由Kobbelt等(1999 年)描述的技术。在该方法(其与在完全手动体分割软件中常见的图形用户 界面类似)中,在屏幕上显示该体的一个切片,并且用户使用虚拟画笔在屏 幕上“绘制”由初始分界面包含的区域来定义该区域,如图30所示。尽管类似 于手动分割界面,但是在面包裹中使用的界面以下面两种方式不同。首先, 所绘制的区域必须完全包围预期地质体的边界(可替代地,其必须几乎填满 预期地质体的边界),但不需要精确地跟踪该体的轮廓(contour)。其次,画 笔同时在用户所定义的切片范围上定义相同的2-D区域,因而将近似的分界 区域扩展到3-D。
在内部,所绘制的区域被表示为相等尺寸(dimension)的立方体的集合, 其中,每个立方体对应于被包括在原始分界面内的体的一小部分。图31示出 了两个这样的相邻立方体。立方体的尺寸可由用户全局调整;立方体尺寸越 小,分界面网格越密集。为了构建初始的分界面网格,通过丢弃共享相同空 间坐标的立方体表面(cube face)来找到所绘制的区域的外壳(hull)。剩下 的表面被镶嵌为每个表面两个三角形,其总地形成分界面网格的可见的多边 形(图31)。在图32中示出了从大量立方体构建的初始网格的示例。
为了允许面包裹算法仿佛分界面网格是弹性材料似的来处理该分界面网 格,网格中的每个顶点保持其邻近(neighboring)顶点的记录,其中邻近顶 点被定义为所述顶点通过三角形的边而直接连接到的任何顶点。每个顶点还 保持该顶点作为其一部分的所有三角形的记录。顶点位置对应于与数据体相 关的索引坐标,并且在任何给定空间坐标处在网格中至多存在一个顶点数据 结构,因而确保了顶点在整个网格上的连通性。
一旦已经定义了初始分界面,面包裹处理就迭代地将网格中的每个顶点 移动到预期地质体的边界,如图33a和图33b中以2-D方式所示,其中所连 接的顶点的初始圆环(ring)坍缩到:(33a)两个矩形对象;(33b)来自人头 的MRI(磁共振成像)体的切片。
下面详细介绍移动顶点的处理。
面包裹算法的每个迭代以计算该网格中的第一个顶点的向外的顶点法线 向量开始。将顶点法线计算为相邻表面法线的标准化均值,且单位长度对应 于数据体中体素的栅格间距(grid spacing)。表面法线Ns被计算为向量A和 B的向量积,上述向量A和B是位于该面的局部“平面”上的向量。
Ns=A×B
顶点法线Nw被计算为以下比率:
Nw=Nv/|Nv|
其中,向量Nv被定义为表面法线Nsi之和除以相邻表面的总数n:
N v = Σ i = 1 n N si n
并且其中|Nv|是向量Nv的幅度。
如果已经在寻找到其边界的对象外部的任何地方都创建了初始网格,则 将那个顶点的投影位置计算为在沿着与那个顶点处的向外的单位法线相反的 方向离开该顶点的当前位置一个单位长度的点处。如果已经在寻找到其边界 的对象内部的任何地方都创建了初始网格,则将那个顶点的投影位置计算为 在沿着那个顶点处的向外的单位法线的方向离开该顶点的当前位置一个单位 长度的点处。
如果投影位置处的体素值落在解释器指定的、与正被包裹的实体的边界 相对应的范围内,则顶点被标记为“固定的”(图34),并且不记录投影位置。 如果投影位置处的体素值没有落在所指定的范围内,则将投影位置存储在顶 点数据结构中。对于网格中的每个顶点重复该处理,并且该处理是与顺序无 关的(order-dependent)。
在对于每个非固定顶点计算了投影位置之后,对于每个非固定顶点计算 第二位置,这里被称为集中(centralized)位置。对于给定顶点,将集中位置 确定为该给定顶点的邻近顶点的当前位置的均值,如图35所图示。对于网格 中的每个顶点重复该处理,并且该处理是与顺序无关的。
当对于非固定顶点计算了投影位置和集中位置两者时,其实际的更新后 的位置与沿着投影位置和集中位置之间的线段的中间的(partway)点相对应。 更新后的位置到该线段的任一端的接近程度由用户可调整的弹性因数来确 定,该弹性因数被定义为从集中位置到投影位置的距离的百分比。较高的弹 性因数造成该网格被看作更易弯曲的(pliant)材料,而较低的弹性因数模拟 增大的表面张力的效果。图36示出了使用弹性因数0.8、基于顶点的投影位 置和集中位置来计算最终顶点位置的2-D图示。
如果如自动地或者由解释器确定一样、在该点处必须进一步处理该网格, 则重复以上处理直到解释器满意已经得到的期望分界面为止。图37图示了用 于创建盐丘的分界面网格的这一处理的从左上到右下的连续迭代的连续动 作。为了向用户提供面包裹算法的连续迭代的结果的实时反馈,可以在向用 户出让图形界面的控制之前预先计算每次迭代处的顶点位置。例如,使用滚 动条,用户可以展示各次顶点计算的结果并用图形显示它们。例如,通过调 整滚动条,可以向用户表现图37所示的一系列图像。
可以并入面包裹算法的附加特征是可半渗透面的模拟,其允许偏远体素 (outlying voxel)“挤过”网格,同时维持了分界面的总体期望结构。在优选实 现中,这通过紧接在计算顶点的投影位置之前使用附加的判断(predicate)来 实现,该判断确定该顶点是否正在该网格中创建锐点。该判断将连接到该顶 点的三角形的面法线向量求和,并计算所产生的向量的幅度。在图38中以 2-D方式图示了该计算,其示出了锐顶点的求和后的面向量的幅度相对于钝 顶点的不同。如果该幅度低于用户可定义的阈值,则对于面包裹算法的当前 迭代,该顶点被标记为非固定的,这具有使得网格中尖刺平滑的效果。
面包裹算法还可以应用于分界面网格中的顶点的子集,这允许局部的编 辑操作。用于选择受影响的顶点的典型机制为该网格的3-D渲染视图中的任 何挑拣操作(picking operation),但顶点的选择可以经由手动或自动技术的任 何组合来实现。
在图39中详细示出了面包裹(处理142)。在面包裹中,解释器创建初 始分界面网格(146),其是非常近似的被连接的三维网格,该网格完全包围 关注的沉积体系或体系元素(情况A),或者完全地被包括在关注的沉积体系 或体系元素内(情况B)。面包裹处理将在情况A下将初始网格向内收缩 (shrink)到沉积体系或体系元素的边界,或者将在情况B下将初始网格向外 扩展到沉积体系或体系元素的边界。
一旦解释器已经创建了初始分界面网格,则处理148初始化顶点索引, 并且处理150取得该初始网格顶点。处理152基于该顶点从其初始位置沿着 其单位法线的方向向沉积体系元素的运动,来计算投影顶点位置。处理154 然后计算该投影顶点位置处的体素值的估计值。评估判定155(体素值在范 围中)以确定该体素是否已遇到沉积体系或体系元素的边界。如果体素值在 解释器所指定的范围之中(判定155被评估为“是”),则该体素通过处理158 被标记为固定的。如果体素值在解释器所指定的范围之外(判定155被评估 为“否”),则处理156将该顶点移动到投影位置。
在处理156或158完成之后,评估判定159以确定是否存在更多的顶点。 如果判定159评估为“是”,则处理160增加顶点索引,并且处理150取得下 一网格顶点。如果判定159评估为“否”,则处理162重新初始化顶点索引, 并且处理164取得该网格顶点。然后,评估判定165以确定该顶点是否是固 定的。如果判定165被评估为“是”(即,该顶点已被标记为固定的),则处理 168增加顶点索引,并且处理164取得下一网格顶点。如果判定165被评估 为“。否”(即,该顶点尚未被标记为固定的),则处理166针对该网格中相邻顶 点来集中化该顶点位置。
在处理166之后,评估判定167以确定网格中是否存在更多的顶点。如 果判定167被评估为“是”(即,存在更多的顶点),则处理168增加顶点索引, 并且处理164取得下一网格顶点。如果判定167被评估为“否”(即,没有更 多的顶点),则评估处理169以确定是否继续收缩网格。如果判定169被评估 为“是”,则处理148为下一收缩步骤而初始化顶点索引,并且处理150取得 该网格顶点。注意,一旦在处理158中将顶点标记为固定的,则其在处理154 中的投影位置保持固定。如果判定169被评估为“否”,则面网格按照解释器 在面包裹处理(142)开始时设置的条件表示沉积体系或体系元素的分界面。
返回参考图29,一旦使用处理136或处理142已经获得了一个或多个分 界面,则从处理38向处理40输出所产生的一个或多个面。
逆域变换
参考图3a,当在处理38中识别、解释了沉积体系的各个元素并且创建了 它们的分界面时,通过应用处理40(即,逆域变换)来将属性体和/或分界面 变换回输入地震体(30)的空间域。可替代地,解释器可以选择不应用处理 40,直到已经识别并解释了若干个或所有的沉积体系元素为止。处理40要求 来自原始地震体(30)的、来自域变换(34到35)的、以及来自地层学解释 处理(38)的信息作为输入。
输入到处理40的数据包括:域变换后的体、从该域变换后的体计算的属 性体、域变换后的面、所有的解释后的地层学面(来自手动解释或来自面包 裹)、以及变换偏移体。
在图40中详细示出了逆变换处理(40)。可以将属性体和面两者都从地 层切片逆域变换到原始输入地震体(30)的空间域中。在图40中对于处理 40并行地示出了用于面和体的工作流程。一进入处理40,就评估判定171和 173。如果判定171(逆变换面)被评估为“是”,则调用用于面的逆变换的工 作流程。如果判定173(逆变换体)被评估为“是”,则调用用于逆变换体的工 作流程。如果判定171和判定173两者都被评估为“否”,则所有的期望面和 体都已经被逆变换,并且控制被传递到处理42。
逆变换处理(40)允许将在地层域中产生的解释逆变换回原始体的坐标。 它还允许将地层域中以较高质量产生的属性逆变换回原始坐标。在处理38 中,如果判定171被评估为“是”(逆变换面),则通过在变换偏移体中找到该 解释中面的每个点的最接近的邻近点,来逆变换所述每个点。这些最接近的 邻近点的(空间坐标上的)原始位置被用来逆变换(invert)那个点的位置。 在处理38中,如果判定173被评估为“是”(逆变换体),则使用与对于正向 变换所描述的内插方案相似的内插方案来将每个迹线重新采样(拉伸)回原 始坐标。
如果判定171(逆变换面)被评估为“是”,则处理174初始化面索引,并 且通过处理176获得第一个面。处理178初始化所选择的面上的各点的点索 引,并且通过处理180获得该面上的第一个点。然后,使用处理182来将所 述面上的点的坐标从变换后的或地层切片域转换到来自30的地震体的原始 域中的对应坐标。然后,评估判定181以确定在该面上是否有更多的点。如 果判定181被评估为“是”,则通过处理184增加点索引,并通过处理180获 得该面上的下一个点。如果判定181被评估为“否”(在当前面上没有更多的 点),则然后评估判定183以确定是否有更多的面。如果判定183被评估为 “是”,则处理186增加面索引,并且通过处理176获得下一个面。如果判定 183被评估为“否”,则用于面的逆变换的工作流程完成。
如果判定173(逆变换体)被评估为“是”,则处理188初始化体索引,并 通过处理190获得第一个体。处理192初始化所选择的体中的点的体素索引, 并通过处理194获得该体中的第一个体素。处理196利用来自处理35的附加 输入取得地层体素空间坐标。处理198取得地层体素值,并且处理200利用 来自处理30的附加输入取得逆变换后的体中的空间体素目标位置。处理196、 198、和200的结果被输入到处理202,处理202然后计算目标位置处的体素 值。
然后,评估判定201以确定在该体中是否有更多的体素。如果判定201 被评估为“是”,则通过处理204增加体素索引,并且通过处理194获得该体 中的下一个体素。如果判定201被评估为“否”(在当前体中没有更多的体素), 则评估判定203以确定是否有更多的体。如果判定203被评估为“是”,则处 理206增加体索引,并且通过处理190获得下一个体。如果判定203被评估 为“否”,则用于体的逆变换的工作流程完成。
参考图3,工作流程(42)的输出可以包括地震属性体,所述地震属性 体是在处理38中在域变换后的坐标系中创建的,并且所述地震属性体已经通 过处理40被逆变换到输入地震体(30)的坐标空间中。工作流程(42)的输 出还可以包括所解释的沉积体系元素的分界面,所述分界面通过处理40从域 变换后的体的坐标空间中的面被变换到输入地震体的坐标空间中。
尽管已经关于特定的事件序列而描述了上述流程图,但是应理解,可以 出现对该序列的改变而不本质上影响本发明的操作。另外,确切的事件序列 不需要如在示范实施例所陈述的那样出现。另外,这里阐明的示范技术不限 于具体阐明的实施例,而是也可以被利用于其它示范实施例,并且每个所描 述的特征可单独地和分别地要求保护。
本发明的系统、方法和技术可以在:专用计算机;编程的微处理器或微 控制器和(多个)外围集成电路元件;ASIC或其它集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 器;诸如离散元件电路的硬连线的电子逻辑电路;诸如PLD、PLA、FPGA、 PAL的可编程逻辑器件;任何装置等上实现。一般来说,能够实现状态机的 任何设备可以被用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各种通信方法和技术,所述状态机依 次能够实现这里所阐明的方法。
此外,所公开的方法可以容易地使用对象或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环境来以 软件实现,所述软件开发环境提供可以在各种计算机或工作站平台上使用的 可移动的源代码。可替代地,所公开的系统可以使用标准逻辑电路或VLSI 设计来部分地或者全部地以硬件实现。使用软件还是硬件来实现根据本发明 的系统取决于系统、具体功能、以及正被利用的具体软件或硬件系统或微处 理器或微控制器系统的速度和/或效率要求。根据这里提供的功能描述并且利 用计算机和地质学领域的基本知识可应用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使 用任何已知的或后来开发的系统或结构、设备和/或软件来以硬件和/或软件容 易地实现这里所阐明的方法和技术。
而且,所公开的方法可以容易地以软件实现,所述软件可以存储在存储 介质上、在具有控制器与存储器的协作的编程的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微处理器等等上执行。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可以被实现为采用C或C++、 Fortran等的诸如小应用程序(applet)、或CGI脚本的嵌入在个人计算 机上的程序,被实现为驻留在服务器或计算机工作站上的资源,被实现为嵌 入在专用系统或系统组件中的例程等。该系统还可以通过物理地将该系统和/ 或方法并入到诸如专用地震解释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的软件和/或硬件系 统中来实现。
因此,明显的是,已经根据本发明提供了用于解释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尽管已经结合许多实施例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对于可应用领域中的普通技 术人员显然的是,许多替代、修改和变形将是或者正是明显的。相应地,意 欲包括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种替代、修改、等效物和变形。
相关申请数据
本申请基于35U.S.C.§119(e)要求于2006年6月21日提交的名称为 “Algorithm and Process to Create Geobody Bounding Surfaces(用于创建地质体 分界面的算法和处理)”的美国专利申请第60/815,630号、于2006年6月21 日提交的名称为“Computed Aided and Automatic Extraction of Depositional Systems(沉积体系的计算机辅助和自动提取)”的美国专利申请第60/815,625 号、以及于2006年6月21日提交的名称为“Stratal-Slice Domain Transformation of a Seismic Volume(地震体的地层-切片域变换)”的美国专利申请第 60/815,961号的权益以及优先权,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并入于此。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