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 / 一种碳晶电暖垫

一种晶电暖垫

阅读:143发布:2021-10-2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晶电暖垫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碳 晶电暖垫,所述碳晶电暖垫包括五层结构,所述第一胶粘层将所述防滑层与所述PTC恒温双面发 热层 的一面粘合;所述第二胶粘层将所述PTC恒温双面发热层的另一面与所述装饰层粘合;所述PTC恒温双面碳晶发热层内设有 电极 ,所述碳晶电暖垫上设有控制 开关 ,所述控制开关连接所述PTC恒温双面碳晶发热层的电极。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解决了普通碳晶电暖垫不能使用36V以下安全 电压 和在使用36V安全电压的情况下无法达到高温及低温的档位控制等不足,能耗较低;且克服了普通碳晶电暖垫长期使用聚温、着火、 辐射 等危险;人长时间使用后也不会感觉口干舌燥等不适症状。,下面是一种晶电暖垫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晶电暖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晶电暖垫包括五层结构,所述五层结构自下而上分别是防滑层、第一胶粘层、PTC恒温双面碳晶发热层、第二胶粘层、装饰层;所述第一胶粘层将所述防滑层与所述PTC恒温双面碳晶发热层的一面粘合;所述第二胶粘层将所述PTC恒温双面碳晶发热层的另一面与所述装饰层粘合;所述PTC恒温双面碳晶发热层内设有电极,所述碳晶电暖垫上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连接所述PTC恒温碳晶双面层的电极;
所述PTC恒温双面碳晶发热层由两层PTC发热片组成,分别是第一层PTC发热片、第二层PTC发热片;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包括聚酯薄膜与电极线,所述电极线与所述聚酯薄膜复合成一体;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上设有多根电极线,所述多根电极线相互平行并均匀排列于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的聚酯薄膜上;所述相邻的两根电极线间及所述电极线表面印刷有第一PTC发热碳浆;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上设有两根主电极,分别是主电极A与主电极B,所述主电极A与所述主电极B分别设于所述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的多根电极线的两端并连接每根电极线;所述主电极A的一端设有金属端子A,所述主电极B的一端设有金属端子B;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包括聚酯薄膜与电极线,所述电极线与所述聚酯薄膜复合成一体;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上设有多根电极线,所述多根电极线相互平行并均匀排列于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的聚酯薄膜上;所述相邻的两根电极线间及所述电极线表面印刷有第二PTC发热碳浆;
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上设有两根主电极,分别是主电极C与主电极D,所述主电极C与主电极D分别设于所述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的多根电极线的两端并连接每根电极线;所述主电极D的一端设有金属端子D;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上的金属端子A连通所述主电极C并将所述主电极A与所述主电极C连通;所述控制开关连接所述金属端子A;所述第二PTC发热碳浆的发热温度低于所述第一PTC发热碳浆的发热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晶电暖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晶电暖垫上还设有金属载流条;所述金属载流条覆于所述主电极A、主电极B上将所述主电极A、主电极B与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的聚酯薄膜复合密闭成一体;所述金属载流条覆于所述主电极C、主电极D上将所述主电极C、主电极D与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的聚酯薄膜复合密闭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晶电暖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的印刷有第一PTC发热碳浆的一面覆有一层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与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复合成一体;
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的印刷有第二PTC发热碳浆的一面覆有一层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与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复合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晶电暖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上的多根电极线之间的间距是1-100mm;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上的多根电极线之间的间距是1-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晶电暖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设有高档与低档;所述控制开关包括连接线、高档线、低档线;所述连接线连接金属端子A,所述高档线连接金属端子B,所述低档线连接金属端子D。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碳晶电暖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第一胶粘层、PTC恒温双面发热层、第二胶粘层及装饰层的边缘均连接成一体。

说明书全文

一种晶电暖垫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热发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铺设家庭、工作场所的地面,具有发热功能的碳晶电暖垫。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平得到大幅提高。寒冷的冬天,很多家庭已经不再满足空调的供暖模式,而追求更健康更便捷的供暖方式。电暖垫因使用灵活方便、铺设安全可靠受到用户的青睐。但现有技术中的电暖垫一般是使用普通金属电阻丝或者碳纤维作为发热体来制作电暖垫,也有选用在聚酯薄膜上制作平行的两条电极,并印刷平行的、规则的普通碳浆线连接两条电极作为发热体,最后在发热体上下做绝缘处理或者复合绝缘材料。使用普通金属线做发热体的电暖垫对人体有辐射,安全性很低,有聚温、着火等危险;且能耗高、长期使用后人体不舒适;使用碳纤维或者印刷普通碳浆做发热体的电暖垫安全性能也较低,长时间使用有聚温、着火等危险,并且能耗高,需使用220V的电压,较为危险。并且这种电暖垫由于是采用不具有恒温特性的材料作为发热体,所以需安装温度控制器或温度感应器进行控制发热温度。而如果采用的是温度感应器控温,也只能满足对电暖垫的点状控温,没有温度感应器的地方随时有发生聚温、着火的危险,能耗也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碳晶电暖垫,该碳晶电暖垫解决了普通电暖垫不能使用36V以下安全电压和在使用36V安全电压的情况下无法达到高温及低温的档位控制等不足,能耗较低;且克服了普通电暖垫长期使用聚温、着火、辐射等危险;人长时间使用后也不会感觉口干舌燥等不适症状。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晶电暖垫,所述碳晶电暖垫包括五层结构,所述五层结构自下而上分别是防滑层、第一胶粘层、PTC恒温双面发热层、第二胶粘层、装饰层;所述第一胶粘层将所述防滑层与所述PTC恒温双面发热层的一面粘合;所述第二胶粘层将所述PTC恒温双面发热层的另一面与所述装饰层粘合;所述PTC恒温双面发热层内设有电极,所述碳晶电暖垫上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连接所述PTC恒温双面层的电极。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饰层是织物或者皮革,以方便人们家居使用。
[0005] 优选的,所述PTC恒温双面发热层由两层PTC发热片组成,分别是第一层PCT发热片、第二层PTC发热片。
[0006]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包括聚酯薄膜与电极线,所述电极线与所述聚酯薄膜复合成一体;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上设有多根电极线,所述多根电极线相互平行并均匀排列于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的聚酯薄膜上;所述相邻的两根电极线间及所述电极线表面印刷有第一PTC发热碳浆;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上设有两根主电极,分别是主电极A与主电极B,所述主电极A与所述主电极B分别设于所述多根电极线的两端并连接每根电极线;所述主电极A的一端设有金属端子A,所述主电极B的一端设有金属端子B。
[0007]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包括聚酯薄膜与电极线,所述电极线与所述聚酯薄膜复合成一体;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上设有多根电极线,所述多根电极线相互平行并均匀排列于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的聚酯薄膜上;所述相邻的两根电极线间及所述电极线表面印刷有第二PTC发热碳浆;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上设有两根主电极,分别是主电极C与主电极D,所述主电极C与主电极D分别设于所述多根电极线的两端并连接每根电极线;所述主电极D的一端设有金属端子D;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上的金属端子A连通所述主电极C并将所述主电极A与所述主电极C连通;所述控制开关连接所述金属端子A。
[0008] 本发明中所述主电极A与主电极C的形状相同,位置相对应;本发明中所述金属端子D的位置高于金属端子B的位置。
[0009]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上的电极线可以采用在聚酯薄膜上复合箔,然后在铝箔上蚀刻出电极线,也可采用在聚酯薄膜上利用浆制成每条电极线;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上的电极线可以采用在聚酯薄膜上复合铝箔,然后在铝箔上蚀刻出电极线,也可采用在聚酯薄膜上利用银浆制成每条电极线。
[001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PTC发热碳浆的发热温度低于所述第一PTC发热碳浆的发热温度。本发明中通过第一PTC发热片与第二PTC发热片的发热碳浆的功率不同来实现高低温发热。
[0011] 进一步的,所述碳晶电暖垫上还设有金属载流条;所述金属载流条覆于所述主电极A、主电极B上将所述主电极A、主电极B与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的聚酯薄膜复合密闭成一体;所述金属载流条覆于所述主电极C、主电极D上将所述主电极C、主电极D与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的聚酯薄膜复合密闭成一体。
[0012] 优选的,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的印刷有第一PTC发热碳浆的一面覆有一层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与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复合成一体;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的印刷有第二PTC发热碳浆的一面覆有一层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与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复合成一体。
[0013] 第一层PTC发热片上的多根电极线之间的间距是1-100mm;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上的多根电极线之间的间距是1-100mm。
[0014] 本发明中第一层PTC发热片与第二层PTC发热片上的每根电极线间(含电极线表面)印刷厚度小于100微米并具有PTC恒温特性的发热碳浆,并保证相邻两根电极线间的电阻在不通电的条件下小于10000欧姆。
[0015]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开关设有高档与低档;所述控制开关包括连接线、高档线、低档线;所述连接线连接金属端子A,所述高档线连接金属端子B,所述低档线连接金属端子D。
[0016] 优选的,所述防滑层、第一胶粘层、PTC恒温双面发热层、第二胶粘层及装饰层的边缘均连接成一体。
[0017] 优选的,所述防滑层、第一胶粘层、PTC恒温双面发热层、第二胶粘层及装饰层的边缘用线缝合成一体或热压压合成一体或用封边油密封连接成一体。
[0018] 本发明中,所述控制开关设于所述碳晶电暖垫的一
[0019] 本发明中,所述主电极A、主电极B、主电极C、主电极D可设计成直条形、S型、弓型等形状。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及第二层PTC发热片上的电极线也可设计成直条形、S型、弓型等形状。
[0020] 本发明碳晶电暖垫中利用碳晶双面发热片的设计并且碳晶发热片两面发热的温差或者共同发热来达到高温和低温控制。
[0021] 本发明中通过控制开关连接线的负极和PTC恒温双面发热片的金属端子A连接,控制开关的高档线和金属端子B连接,控制开关的低档线连接金属端子D;最终使控制开关控制在高档时通过主电极A、主电极B控制第一层PTC发热片进行高温发热,控制开关控制在低档时通过主电极C、主电极D来控制第二层PTC发热片进行低温发热,控制开关也能控制第一层PTC发热片与第二层PTC发热片上的各个主电极均断路。使用时,也可以利用控制开关控制第一层PTC发热片与第二层PTC发热片同时发热来形成高温。
[00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碳晶电暖垫,该碳晶电暖垫解决了普通电暖垫不能使用36V以下安全电压和在使用36V安全电压的情况下无法达到高温及低温的档位控制等不足,能耗较低;且克服了普通电暖垫长期使用聚温、着火、辐射等危险;人长时间使用后也不会感觉口干舌燥等不适症状。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发明碳晶电暖垫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是本发明碳晶电暖垫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5] 图3是本发明碳晶电暖垫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层PTC发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是本发明碳晶电暖垫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二层PTC发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7]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防滑层,2—第一胶粘层,3—PTC恒温双面发热层,4—第二胶粘层,5—装饰层,6—控制开关,30—电极线,31—主电极A,32—主电极B,33—主电极C,34—主电极D,A—金属端子A,B—金属端子B,D—金属端子D。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9]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
[0030] 实施例1:一种碳晶电暖垫,所述碳晶电暖垫包括五层结构,所述五层结构自下而上分别是防滑层1、第一胶粘层2、PTC恒温双面发热层3、第二胶粘层4、装饰层5;第一胶粘层2将防滑层1与PTC恒温双面发热层3的一面粘合;第二胶粘层4将PTC恒温双面发热层3的另一面与装饰层5粘合;PTC恒温双面发热层3内设有电极,所述碳晶电暖垫上设有控制开关6,控制开关6连接PTC恒温双面层3的电极。
[0031] 本实施例中,PTC恒温双面发热层3由两层PTC发热片组成,分别是第一层PTC发热片、第二层PTC发热片。
[0032] 本实施例中,第一层PTC发热片包括聚酯薄膜与电极线,所述电极线与所述聚酯薄膜复合成一体;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上设有多根电极线30,多根电极线30相互平行并均匀排列于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的聚酯薄膜上;所述相邻的两根电极线间及所述电极线表面印刷有第一PTC发热碳浆;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上设有两根主电极,分别是主电极A与主电极B,主电极A与主电极B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的多根电极线30的两端并连接每根电极线;主电极A的一端设有金属端子A,主电极B的一端设有金属端子B;见附图3中的标注,附图3中标注A表示金属端子A,标注B表示金属端子B;标注31是主电极A,标注32是主电极B。
[0033] 本实施例中,第二层PTC发热片包括聚酯薄膜与电极线制成,所述电极线与所述聚酯薄膜复合成一体;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上设有多根电极线30,多根电极线30相互平行均匀排列于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的聚酯薄膜上;所述相邻的两根电极线间及所述电极线表面印刷有第二PTC发热碳浆;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上设有两根主电极,分别是主电极C与主电极D,所述主电极C与主电极D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的多根电极线的两端并连接每根电极线;所述主电极D的一端设有金属端子D;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上的金属端子A连通所述主电极C并将所述主电极A与所述主电极C连通;控制开关6连接所述金属端子A。请参考附图4,附图4中标注D是金属端子D,标注33表示主电极C,标注34表示主电极D。
[0034]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热碳浆的发热温度低于所述第一发热碳浆的发热温度。
[0035] 本实施例中,所述碳晶电暖垫上还设有金属载流条;所述金属载流条覆于所述主电极A、主电极B上将所述主电极A、主电极B与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的聚酯薄膜复合密闭成一体;所述金属载流条覆于所述主电极C、主电极D上将所述主电极C、主电极D与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的聚酯薄膜复合密闭成一体。
[0036]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上的多根电极线之间的间距是90mm;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上的多根电极线之间的间距是90mm。
[0037] 本实施例中,控制开关6设有高档与低档;所述控制开关包括连接线、高档线、低档线;所述连接线连接金属端子A,所述高档线连接金属端子B,所述低档线连接金属端子D。
[0038] 本实施例中,防滑层1、第一胶粘层2、PTC恒温双面发热层3、第二胶粘层4及装饰层5的边缘均连接成一体;
[0039] 本实施例中,防滑层1、第一胶粘层2、PTC恒温双面发热层3、第二胶粘层4及装饰层5的边缘用线缝合成一体。
[0040] 本发明中,控制开关6设于所述碳晶电暖垫的一角。
[0041]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的印刷有第一PTC发热碳浆的一面覆有一层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与所述第一层PTC发热片复合成一体;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的印刷有第二PTC发热碳浆的一面覆有一层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与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复合成一体。所述保护膜采用的是聚酯材料制成的。
[0042]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层PTC发热片上的多根电极线之间的间距是100mm;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上的多根电极线之间的间距是100mm。
[0043] 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层PTC发热片上的多根电极线之间的间距是50mm;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上的多根电极线之间的间距是50mm。
[0044] 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层PTC发热片上的多根电极线之间的间距是1mm;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上的多根电极线之间的间距是1mm。
[0045] 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层PTC发热片上的多根电极线之间的间距是10mm;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上的多根电极线之间的间距是10mm。
[0046] 实施例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层PTC发热片上的多根电极线之间的间距是20mm;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上的多根电极线之间的间距是20mm。
[0047] 实施例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层PTC发热片上的多根电极线之间的间距是30mm;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上的多根电极线之间的间距是30mm。
[0048] 实施例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层PTC发热片上的多根电极线之间的间距是40mm;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上的多根电极线之间的间距是40mm。
[0049] 实施例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层PTC发热片上的多根电极线之间的间距是60mm;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上的多根电极线之间的间距是60mm。
[0050] 实施例1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层PTC发热片上的多根电极线之间的间距是70mm;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上的多根电极线之间的间距是70mm。
[0051] 实施例1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层PTC发热片上的多根电极线之间的间距是80mm;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上的多根电极线之间的间距是80mm。
[0052] 实施例1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层PTC发热片上的多根电极线之间的间距是90mm;所述第二层PTC发热片上的多根电极线之间的间距是90mm。
[005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碳刷座 2020-05-12 595
碳刷 2020-05-11 139
一种碳刷 2020-05-12 445
电机碳刷 2020-05-11 714
碳蜂窝体 2020-05-11 226
碳酸钙碳化装置 2020-05-11 589
一种碳刷 2020-05-12 124
电机碳刷 2020-05-12 216
碳/碳复合材料保温筒 2020-05-13 87
碳酸钙碳化塔 2020-05-11 78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