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地球科学 / 大气压 / 汽轮机尾气冷凝装置

汽轮机尾气冷凝装置

阅读:545发布:2023-01-18

专利汇可以提供汽轮机尾气冷凝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属于回收或利用其他方法处理从 蒸汽 机排出的蒸汽,特别是指 汽轮机 尾气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在轮机室一侧连通有汽罐,在汽罐内设置有冷凝管,并且在汽罐底部设置压 水 机,汽罐内部压强为0.08—0.1个 大气压 ,并解决了尾气中的 能量 损失大的技术问题,具有冷凝水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利用尾气 相变 造成的压差以吸动 叶轮 作功,以提高汽轮机工作效率等优点。,下面是汽轮机尾气冷凝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汽轮机尾汽冷凝装置,包括汽罐1、冷凝管2、压机3等构件;其特征在于汽罐1与轮机室4的排汽管5相连通,汽罐1内设置有效数量的冷凝管2,冷凝管2两端分别开口于汽罐1的顶部,底部,汽罐1底部一侧连通压水机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尾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凝管2为直管或蛇形盘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尾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汽管5中设置气流控制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尾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汽罐1体内压强为0.08-0.1个大气压

说明书全文

本实用新型属于回收或用其他方法处理从蒸汽机排出的蒸汽,特别是一种汽轮机尾汽回收装置。

众所周知,目前汽轮机的尾汽处理是将剩余蒸汽喷入冷凝器由高负荷提升冷却水进入冷凝器冷却,冷却装置采用倒置的连通原理,冷却器在其冷却方式进行的驼峰顶端,上述尾汽回收装置的缺点是高负荷水泵能量消耗大,尾汽能量利用率低(尾汽中的热量约占总能量的35%-40%),整机工作效率低等缺点;公告号2038153U中公开的循环冷却装置由循环水泵、冷凝器,冷却水补充,冷却水上升管,水下封闭散热冷却器、余热水下降管组成;其优点是能使循冷却水循环使用,而其结构上的不足点是尾汽中的剩余能量仍然得不到充分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轮机尾汽回收装置,该装置利用蒸汽相变过程中压减小的原理,造成轮机室与汽罐的压力差以吸动汽轮机片的转动来达到充分利用尾汽中蕴含的热量,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是:汽轮机尾汽冷凝装置,包括汽罐1、冷凝管2、压水机3等构件;其特征在于汽罐1与轮机室4的排汽管5相连通,汽罐1内设置有效数量的冷凝管2,冷凝管2两端分别开口于汽罐1的顶部,底部,汽罐1底部一侧连通压水机3。

本实用新型的从属技术特征还有:冷凝管2为直管或蛇形盘管。

排汽管5中设置气流控制阀6。

汽罐1体内压强为0.08-0.1个大气压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有: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适用于各种采用蒸汽轮机为动力的水面船只或舰只,汽轮机侧壁上开设的排汽管6另一端口开口于圆柱形汽罐的侧壁,汽罐1内均布有纵向排列的直管式冷凝管2,冷凝管两端部的进水口7与出水口8与船只或舰只的首部及尾部相连通,排汽管中设置排汽控制阀6,压水机3采用小型单相电机或汽轮机的动力来驱动,压水机的出水端口与向汽轮机室供汽的锅炉相连通。汽罐内的压强为0.08-0.1个大气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汽罐内的空气抽掉,使内部压强减为0.08-0.1个大气压,锅炉内排出的蒸汽推动汽轮机叶轮,使轮机叶片旋转,尾汽通过排汽管进入汽罐,当船只或舰只运动时,管道内冷水自然流动将汽罐1内的水蒸汽冷凝成水后经压水机3将水抽出并压向锅炉内,使汽罐1体内压力始终保持在0.08-0.1大气压,利用轮机室与汽罐内的压差以吸动汽轮机的叶片转动作功。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是冷凝水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利用尾汽由汽相→液相的相变。产成的压差以吸动叶轮的叶片作功以提高汽轮机的工作效率。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大气压演示装置 2020-05-13 542
大气压估计装置 2020-05-11 723
大气压等离子发生装置 2020-05-13 389
大气压电离质谱仪 2020-05-13 650
超大气压反应 2020-05-11 425
超大气压反应 2020-05-11 353
大气压强演示器 2020-05-11 793
大气压等离子反应器 2020-05-12 727
大气压储能助动装置 2020-05-12 831
大气压真空发动机 2020-05-12 73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