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天文学 / 大挤压 / 穿孔膜成型机构及成型方法

穿孔膜成型机构及成型方法

阅读:194发布:2023-01-08

专利汇可以提供穿孔膜成型机构及成型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穿孔膜的穿孔膜成型机构,它包括 薄膜 放卷辊、上顶张紧辊、下压张紧辊、 挤压 针刺成型辊及薄膜收卷辊,所述挤压针刺成型辊中的针刺成型辊的辊面为针刺辊面且针刺辊面内置有多根电加 热管 。优点:一是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每分钟达300米以上,大大地降低了穿孔膜的制造成本;二是穿孔膜微孔成型效率高且针直径规则;三是通过对针刺成型辊的变带,实现了在塑料薄膜成型椭圆孔的目的。,下面是穿孔膜成型机构及成型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穿孔膜成型机构,它包括薄膜放卷辊、上顶张紧辊、下压张紧辊、挤压针刺成型辊及薄膜收卷辊,其特征是:所述挤压针刺成型辊中的针刺成型辊的辊面为针刺辊面且针刺成型辊内置有多根电加热管,其针刺成型辊面上针的直径为0.08~2毫米,针刺成型辊面上针与针的间距为0.3~20毫米,当挤压针刺成型辊中针刺成型辊的速度大于挤压针刺成型辊中挤压辊的速度,势必造成针刺成形辊面上的针拉伸塑料薄膜的同时,其加热后的针使拉伸的塑料薄膜上的孔形成椭圆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孔膜成型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挤压辊的辊面为柔性辊面。
3.一种穿孔膜成型机构椭圆孔的成型方法,它使用薄膜放卷辊、上顶张紧辊、下压张紧辊、挤压针刺成型辊及薄膜收卷辊,其特征是:塑料膜面的微孔需要成型为椭圆孔时,挤压针刺成型辊中针刺成型辊的转动速度大于挤压辊的速度且通过控制针刺成型辊内的多根电加热管使针刺成型辊上针的温度控制在30~380度之间,加热后的针在瞬间刺穿薄膜的同时,其针面的温度能够有效地将孔型定位,使成型后的微孔不仅规范,而且孔圈不会产生老化且柔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孔膜成型机构椭圆孔的成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挤压辊的速度比针刺成型辊慢1/10~1/5。

说明书全文

穿孔膜成型机构及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穿孔膜的穿孔膜成型机构及成型方法,属穿孔膜成型机构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CN200974333Y、名称“一种打孔膜成型装置”,包括依流线依次设置的薄膜成型装置、打孔装置、收卷装置,所述打孔装置包括支架及设于支架上的引管、滚筒、成形网及其驱动装置,所述滚筒内侧沿圆周方向设有扇形负压区,扇形负压区通过滚筒轴向一侧开孔与引风管连通,引风管的另一端与真空电机吸气口连通,所述成形网可转动地设于滚筒的圆周外侧面,成形网轴向一侧端部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其不足之处:一是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二是薄膜微孔成型效率低且针直径不规则。

发明内容

[0003]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成孔效率高且针直径规范的穿孔膜成型机构及成型方法。
[0004]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挤压针刺成型辊中的针刺成型辊的辊面为针刺辊面且针刺辊面内置有多根电加热管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位于针刺成型辊内的电加热管能够通过辊面将热传导到针,加热后的针在瞬间刺穿薄膜的同时,其针面的温度能够有效地将孔型定位,使成型后的微孔不仅规范,而且孔圈不会产生老化且柔软。2、挤压针刺成型辊中针刺成型辊的转动速度大于挤压辊速度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针刺成型辊的速度大于挤压辊的速度,势必造成针刺成型辊面上的针拉伸塑料薄膜的同时,其加热后的针使拉伸的塑料薄膜上的孔形成椭圆孔。
[0005] 技术方案1:穿孔膜成型机构,它包括薄膜放卷辊、上顶张紧辊、下压张紧辊、挤压针刺成型辊及薄膜收卷辊,所述挤压针刺成型辊中的针刺成型辊的辊面为针刺辊面且针刺辊面内置有多根电加热管。
[0006] 技术方案2:穿孔膜成型机构椭圆孔的成型方法,它包括薄膜放卷辊、上顶张紧辊、下压张紧辊、挤压针刺成型辊及薄膜收卷辊,塑料膜面的微孔需要成型为椭圆孔时,挤压针刺成型辊中针刺成型辊的转动速度大于挤压辊的速度且通过控制针刺成型辊内的多根电加热管使针刺成型辊上针的温度控制在30~380度之间。
[0007]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每分钟达300米以上,大大地降低了穿孔膜的制造成本;二是穿孔膜微孔成型效率高且针直径规则;三是通过对针刺成型辊的变带,实现了在塑料薄膜成型椭圆孔的目的。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穿孔膜成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实施例1:参照附图1。穿孔膜成型机构,它包括薄膜放卷辊1、上顶张紧辊2和7、下压张紧辊3和6、挤压针刺成型辊4和5及薄膜收卷辊8,其按装和驱动的方法均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所述挤压针刺成型辊4和5中的针刺成型辊4的辊面为针刺辊面且针刺辊面内置有多根电加热管4-1,电加热管4-1的温度设定及控制由温度传感器和温控器共同完成,其完成的方式方法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针刺辊上针的直径为0.08~2毫米范围内可以根据需要任选,针刺辊上针与针的间距为0.3~20毫米范围内可以根据需要任选。所述挤压辊5的辊面为柔性辊面,橡塑面、橡胶面等等且不局限于此。
[0010]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针与针之间的间距为0.3或0.4毫米、针直径0.1毫米。
[0011] 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针与针之间的间距为0.5或0.6毫米、针直径0.5或0.6毫米。
[0012] 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针与针之间的间距为0.7或0.8毫米、针直径0.7或0.8毫米。
[0013] 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针与针之间的间距为0.9或1.0毫米、针直径0.9或1.0毫米。
[0014] 实施例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针与针之间的间距为1.1或1.2毫米、针直径1.1或1.2毫米。
[0015] 实施例7: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针与针之间的间距为1.3或1.4毫米、针直径1.3或1.4毫米。
[0016] 实施例8: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针与针之间的间距为1.5或1.6毫米、针直径1.5或1.6毫米。
[0017] 实施例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针与针之间的间距为1.7或1.8毫米、针直径1.7或1.8毫米。
[0018] 实施例1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针与针之间的间距为1.9或2.0毫米、针直径1.9或2.0毫米。
[0019] 实施例1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针与针之间的间距为5或10毫米、针直径1或1.5毫米。
[0020] 实施例1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针与针之间的间距为15或18毫米、针直径1或1.5毫米。
[0021] 实施例1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穿孔膜成型机构椭圆孔的成型方法,它包括薄膜放卷辊1、上顶张紧辊3和7、下压张紧辊3和6、挤压针刺成型辊4和5及薄膜收卷辊8,塑料膜面的微孔需要成型为椭圆孔时,挤压针刺成型辊中针刺成型辊4的转动速度大于挤压辊5的速度且通过控制针刺成型辊内的多根电加热管使针刺成型辊上针的温度控制在30~380度之间,如30度、35度、40度、45度、50度、55度、60度、65度、70度、75度、80度、
85度、90度、95度、100度、105度、110度、120、125度、130度、135度、140度、145度、150度、
155度、160度、170度、180度、190度、200度、210度、220度、230度、240度、250度、260度、
270度、280度、290度、300度、310度、320度、330度、340度、350度、360度、370度、380度。
挤压辊5的速度比针刺成型辊慢1/10~1/5,如1/10、2/10、3/10、4/10、1/5。
[0022]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发明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文字性描述,而不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组何、增加或省略,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