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磁学 / 电磁辐射 / 一种防电磁辐射人造石

一种防电磁辐射人造石

阅读:586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防电磁辐射人造石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防电磁 辐射 人造石,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包含34%~79%的成 型材 料、15%~65%的防 电磁辐射 材料和1~6%的辅助材料;其中,相对于所述人造石的总重量而言,所述防电磁辐射材料包含4%~50%的鳞片状 石墨 粉、1%~30%的磁 铁 矿砂和/或粉、1%~30%的氢 氧 化 铝 粉和0.1%~1%的铁基粉。本发明的人造石能有效屏蔽50Hz~30GHz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吸波率高达99%以上,所使用材料大多数为矿山废弃物,产品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电教室、通讯基站、电信机房、候机大厅、地铁站等环境。,下面是一种防电磁辐射人造石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防电磁辐射人造石,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包含34%~79%的成型材料、15%~65%的防电磁辐射材料和1~6%的辅助材料;其中,相对于所述人造石的总重量而言,所述防电磁辐射材料包含4%~50%的鳞片状石墨粉、1%~30%的磁矿砂和/或粉、1%~30%的氢粉和0.1%~1%的铁基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其中所述防电磁辐射材料还包括0.1~35%的下述之一或多个成分的混合物:褐铁矿砂和/或粉、沸石粉、白母粉、黄铁矿砂、锰锌Mn-Zn粉、镍锌Ni-Zn粉、钴镍锌Co-Ni-Zn粉、和羟基铁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其中所述成型材料包含石英砂和/或粉、玻璃砂和大理石砂和/或粉中之一或多个与不饱和树脂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造石,相对于所述成型材料的重量而言,其中砂的含量范围为30~65%、粉的含量范围为10~40%及不饱和树脂的含量范围为15~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其中所述辅助材料包含0.5~2%的固化剂、0.4~
3%的偶联剂及0.1~1%的色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造石,其中所述固化剂为过氧化-2-乙基已酸叔丁酯或甲乙,所述偶联剂为KH-570烷偶联剂,所述色粉包括铁黄、铁红、铁棕、酞菁蓝、大红、黑中之一或多种颜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其中所述人造石包含20~50%的防电磁辐射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造石,其中所述防电磁辐射材料包含5~30%的鳞片状石墨粉、5~20%的磁铁矿砂和/或粉、3~20%的氢氧化铝粉、及0.1~0.5%的铁基粉。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人造石,其中在所述防电磁辐射材料中,砂的粒度为
40~140目,及粉的粒度为300~4000目。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人造石,其中在所述防电磁辐射材料中,粉的纯度为
99%以上,及砂的纯度为65%以上。

说明书全文

一种防电磁辐射人造石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磁辐射的防护领域,尤其涉及吸收电磁波强、衰减性好、效能高的防电磁辐射人造石。

背景技术

[0002] 电磁辐射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中随处可见,它主要来源于手机、电脑、电磁炉、微波炉、电箱、电视机等电器及各种电子设备。早在上世纪,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宣布:电磁辐射已成为大气污染、污染、噪音污染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污染源。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逐渐进入全面电气化时代,该类污染日益严重,所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它容易导致儿童罹患白血病及智力残缺、引发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加速人体癌细胞增殖、影响心血管系统等;同时,电磁辐射也给信息安全带来危害,一些不良份子利用电磁波窃取商业机密、盗取网络宽带等,给人们的信息安全带来危害。针对电磁辐射带来的危害,目前已开发出种种防电磁辐射的产品,如防电磁辐射涂料、防电磁辐射服等等,以此来降低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保证人们的生活健康,确保人们工作、生活的信息安全。
[0003] 但在防电磁辐射人造石方面,目前国内尚未见相关产品出现。中国专利申请CN103601422A仅公开了一种生产防辐射人造石英石板材的方法,其方案是通过在人造石英石中加入重晶石,利用人造石英石加工工艺,并采用二次布料的方式,制得防辐射人造石。该技术只是部分解决了对电离辐射的防护,并未解决电磁辐射的危害,其方案存在的缺陷为:1)重晶石对电离辐射屏蔽效果较好,尤其对30KeV~60KeV范围内的辐射有良好的屏蔽效果,但对电磁辐射屏蔽效果并不有效;2)该技术使用的工艺为两层布料方式,一层为含有防电离辐射材料,一层为普通材料,导致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且增加了生产设备成本;
3)该技术本身仅限于人造石英石的生产工艺,应用范围较小。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一种吸收效能高、吸收频谱宽的防电磁辐射人造石,其性能稳定,没有入射限制,特别是对二次电磁污染具有极好的防护效果。
[0005] 本发明的目标由一种防电磁辐射人造石实现,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包含34%~79%的成型材料、15%~65%的防电磁辐射材料和1~6%的辅助材料;其中,相对于人造石的总重量而言,防电磁辐射材料包含4%~50%的鳞片状石墨粉、1%~30%的磁矿砂和/或粉、1%~30%的氢粉和0.1%~1%的铁基粉。
[0006] 优选地,防电磁辐射材料还包括0.1~35%的下述之一或多个成分的混合物:褐铁矿砂和/或粉、沸石粉、白母粉、黄铁矿砂、锰锌Mn-Zn粉、镍锌Ni-Zn粉、钴镍锌Co-Ni-Zn粉、和羟基铁粉。
[0007] 优选地,成型材料包含石英砂和/或粉、玻璃砂和大理石砂和/或粉中之一或多个与不饱和树脂的混合物。
[0008] 进一步优选地,相对于成型材料的重量而言,其中砂的含量范围为30~65%、粉的含量范围为10~40%及不饱和树脂的含量范围为15~35%。
[0009] 优选地,辅助材料包含0.5~2%的固化剂、0.4~3%的偶联剂及0.1~1%的色粉。
[0010] 进一步优选地,固化剂为过氧化-2-乙基已酸叔丁酯或甲乙,偶联剂为KH-570烷偶联剂,色粉包括铁黄、铁红、铁棕、酞菁蓝、大红、黑等上千种色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0011] 优选地,人造石包含20~50%的防电磁辐射材料。
[0012] 进一步优选地,防电磁辐射材料包含5~30%的鳞片状石墨粉、5~20%的磁铁矿砂和/或粉、3~20%的氢氧化铝粉、及0.1~0.5%的铁基粉。
[0013] 优选地,在防电磁辐射材料中,砂的粒度为40~140目,及粉的粒度为300~4000目。
[0014] 优选地,在防电磁辐射材料中,粉的纯度为99%以上,及砂的纯度为65%以上。
[0015] 本发明的原理为将一定量不同配比的防电磁辐射材料加入到人造石原料中,防电磁辐射材料能够吸收投射到人造石表面的电磁波能量,并使其转化成热能,进而治理电磁波所造成的二次电磁污染,有效降低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以及保护人们的信息安全。
[0016] 使用本发明的防电磁辐射人造石,能够达到吸收屏蔽99%以上的电磁辐射,有效降低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以及保护人们的信息安全。而且本发明防电磁辐射人造石还具有下述优点:1)性能稳定,没有入射角限制,电磁辐射从不同角度射向防电磁辐射人造石,都不会被反射,而是转化成热能,自动消失,
[0017] 特别是对二次电磁污染具有极好的防护效果;2)使用矿山开采过程产生的废渣和工厂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减少了环境污染,且无材料毒性;3)加工工艺简单,使用目前通用的人造石加工工艺与设备即可制得所需的防电磁辐射人造石;4)应用范围广泛,不仅可应用于人造石英石,也可应用于人造大理石及其他人造石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可通过调整各种防电磁辐射材料的比例及添加另外的防电磁辐射材料和/或色粉,而使本发明防电磁辐射人造石可用于多种用途。
[0019] 下面给出本发明人造石的生产工艺及部分优选实施例
[0020] 生产工艺:
[0021] 1、将砂料及色料放入搅拌机中搅拌一定时间;
[0022] 2、向搅拌机中放入已加偶联剂及固化剂的树脂搅拌一定时间;
[0023] 3、将粉料加入搅拌机搅拌一定时间;
[0024] 4、把搅拌好的物料放入混料机(如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则在混料机里将不同颜色物料搅拌一定时间,使其均匀);
[0025] 5、将混合好的物料通过布料机或人工均匀分布在模具里;
[0026] 6、把布好料的模具推入压机下,使物料在一定大吨位压力压机下经抽真空压制成型
[0027] 7、将压制成型的板材推入固化箱,经一定时间在80℃~90℃或室温下固化;
[0028] 8、将固化好的人造石板材进行切割、打磨抛光,即得所需的人造石。
[0029]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下述实施例中的色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自由的搭配。
[0030]
[0031]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无电磁辐射的发热板 2020-05-12 216
电磁辐射监测系统 2020-05-12 207
电磁辐射高功率源 2020-05-13 872
防电磁辐射的无极灯 2020-05-13 859
电磁辐射解耦器 2020-05-11 90
抗电磁辐射药剂及抗电磁辐射食品 2020-05-12 851
防电磁辐射墙纸 2020-05-11 526
一种电磁辐射源 2020-05-11 47
电磁辐射吸收器 2020-05-11 649
电磁辐射监测车 2020-05-11 558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